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派出所社区民警先进个人事迹(共五则范文)
编辑:紫云飞舞 识别码:130-942404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3-10 16:09:2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派出所社区民警先进个人事迹

【篇一】

他年纪轻轻,却已扎根基层农村社区十余载,是群众眼中能主事的“大管家”;

他入乡随俗,“蹲”遍责任区边边角角,是群众心里念念不忘的“贴心人”;

他忘我工作,竭尽全力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是用忠诚书写无悔奉献华章的“担当者”。他就是**市公安局**分局**派出所**社区民警**。

**,男,198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202_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分局**派出所社区民警,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4次,并多次获评“优秀公务员”。

有事弯腰做,有话蹲着说

**分管的**社区是农村中的“闹市区”,有两大特点:一是大多年轻人都在外打工,以留守老人、儿童为主;

二是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寄住人口庞杂。初来乍到,**还是个毛头小伙,吃了不少瘪子。“那时刚毕业,年轻没经验,脸又生,不管入户走访,还是宣传安全知识,根本就没人听你的,尤其是农忙的时候,更是没有人会停下手里的活儿听你好好说话。当时我也很郁闷,这入户走访咋也这么难呢?”

一次入户走访,**无意间发现好多居民喜欢傍晚捧着饭碗在家门口拉家常,他依葫芦画瓢跟着蹲过去。居民一看这个穿制服、戴警徽的跟他们一个样,能边蹲边聊,渐渐卸下了防备心,纷纷打开了话匣子。“从那次,我知道了,在农村,‘蹲’是一种生活方式。想要做好工作,与群众融为一体,你就得有样学样,蹲下来做事。”**总结到,“最重要的是,蹲着跟人说话,大家的视线是平的,互相能看到彼此的眼睛,大家交流时的距离近了,心也就近了。”

“农村蹲”成为他开展群众工作的一个小窍门。“有事弯腰做,有话蹲着说,你得接地气,讲‘土话’,让人听得懂,才能做好工作。”**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刻苦钻研,十几年锻炼打磨,将这“蹲”功发挥极致。

十年如一日,“蹲”遍责任区

“农村蹲”时间长了会腿脚发麻,就像基层工作一样。每天的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干好一天容易,但是长期坚持,难。**说,“既然选择了做社区民警这条路,再苦再累也必须继续坚持。”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带着这样的信念,**十几年如一日,“蹲”遍责任区边边角角,真正做到了“地形熟、门户熟、人口熟”。在他的管段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张他送上的“警民联系卡”,几乎每个辖区百姓都记得身边有个爱“蹲着”跟大家聊天的民警“老王”,有事儿找他准没错。

农村辖区里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比较多,尤其是辖区敬老院里40多名“五保”老人,无儿无女,更成了**心中的牵挂。今年年初,**在开展“微心愿”活动时,收到了一条这样的心愿:“自己无儿无女很孤单,要是有个孙女能陪陪我就好了。”**看在眼里,记在心中。3月5日,**主动联系了**镇幼儿园,带着孩子们一起来敬老院慰问看望老人。孩子们给老人们带来了精心编排的歌舞节目,**呢,则与所里的青年民警一起边帮着敬老院打扫卫生,边陪老人拉家常。敬老院的李爹感慨道:“好长时间没这么热闹、开心过了!谢谢鹏华!谢谢派出所!”

责任无高低,“蹲”驻到群众心坎里

**不仅基础功扎实,业务水平亦是一流。工作涉及人口管理、纠纷稳控、消防安全隐患排除、场所宾馆寄递业管理等方方面面,他发挥自身信息化专业特长,主动利用大数据来研判分析、开展工作。

**年3月5日,**通过数据信息比对,发现暂住在**某小区的逃犯。于是,他立即和同事商量组织去该小区蹲守摸排事宜。没想到,他突然失去意识,直面倒地,吓得同事立即将他扶起,过了好几分钟,**才渐渐缓过来。同事这才想起来,“老王”已经连轴转好几个月了,当天白天他值班,忙完相关工作,紧接着又处置了十余起警情,如此高强度、高负荷,就是个铁人也吃不消的!

同事劝他去医院看看,**却坚持值班,直到值班结束,实在疼痛难忍他才去了医院,经过检查才知道自己脸部骨折、鼻骨移位,医生怀疑他的昏迷系长期疲劳引发的心脑血管隐疾,强制要求他住院全面检查治疗。入院前的他,却不忘向分管领导汇报逃犯的事情。同事张翼回忆说:“这个老王也真是,工作起来啥都不顾了!还好后来检查没什么大问题,不然真叫人担心。”

出院没多久,**又带着扫黑除恶宣传单页,到社区、到辖区企业去开展专题宣讲了。**说:“治安无小事,责任无高低,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收集对扫黑除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大家多多宣传,能够及时发现扫黑除恶违法犯罪线索。作为社区民警,只有踏踏实实的,为群众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真正‘蹲’驻到群众心坎里。”

【篇二】

他在公安岗位上,三十年如一日,越战越勇;

如今,他五十九岁,仍然坚守公安岗位一线,不舍奋战。他面对派出所的纷繁工作,始终把职责扛在肩上;

他勇当公安队伍的领头羊;

他从不因年长而消极怠工,直至当下还像陀螺“旋转”;

他定期下社区、走访企业,积极调解居民矛盾,一心一意做群众的“贴心人”,他就是**市公安局**区局开发区派出所社区民警**。

**,男,59岁,中共党员,1985年8月开始公安工作,先后担任副所长、指导员等职位,曾五次获得区政府嘉奖,一次三等功嘉奖,**年4月,被高新区党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强人口管理,重安全防范

**负责管辖的**社区,是一个拆迁户众多的住宅区域,尤其该社区所在的青岛路一带企业很多,流动人口活动频繁,因此,流动人口、拆迁问题等不稳定因素也较多,一直以来,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纠纷多等是较为棘手的问题。

“基层警务工作,说白了是服务群众的,我们民警必须对手头的工作‘心中有数’”,**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定期每周去自己管辖的**花苑、职工之家等小区,逐家逐户上门登记流动人员、出租房屋等信息。同时,**及时更新辖区行业场所、群租房等基本信息,做到对辖区的一切人员流动“了如指掌”。

日常工作中,**常去社区巡逻检查,努力第一时间了解社区治安情况,每个月,**都会趁着巡逻社区,向居民们宣传安全防范知识。期间,**还会向社区居民发放“警民联系卡”,卡上注明自己的手机号、qq号等联系方式,一旦社区有事,方便居民们联系自己。

**年12月,**到所在社区宣传冬季防火安全知识,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赶来参与宣传活动的群众就多大150多人,将社区警务室里里外外挤得满满当当。**的宣传讲座跟别人不太一样,这也是他吸引群众的地方,他喜欢从家长里短聊到安全防范,从身边的具体案例、事例向群众教授安全防范技能,在他心目中,与其枯燥乏味的讲授法律知识,这样的形式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日常工作中,无论人口管理还是安全防范宣传,**始终坚持“主动做、往前做”理念,他做到了人口“底数清”,及时消除社区各类安全隐患,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尽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化邻里纠纷,促社区和谐

**年3月下旬,辖区一家企业因为生产噪音,与**小区居民产生了矛盾,该小区居民声称“这家单位声音太大,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作息”,**获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先了解现实情况、走访群众,稳定了双方的情绪;

将他们带到该小区物业进一步了解该事件的详情。**聆听了双方需求,他建议企业立即调整生产时间。期间,**对小区居民逐一入户走访,了解群众的想法,与企业负责人数次见面谈话,在他的努力之下该起事件的双方均愿意退后一步,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调节矛盾,就要公平公正,就得及时,不能让事情发酵”**说。

“我从事社区警务工作后,发现一个道理,想解决矛盾纠纷,就要设身处地为双方着想,循循善诱”**说。日常公安工作中,**对自己严格要求,他实行“弹性”工作制,主动牺牲周末的休息时间,他与群众打交道、勤走访、多交流,截至目前,**解决了辖区社区问题300余个,企业生产问题800余个,他将辖区很多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担任社区民警以来,辖区小区治安显著提升,居民矛盾纠纷发生率下降4成。

提综合能力,守基层岗位

“年龄不是停止学习的借口,勤学是进步的基石”**说,他平时主动向所里的年轻民警学习使用电脑技术、使用app采集数据等新技能,努力适应新形势下,派出所的基础工作,“我要避免在不知不觉中,与时代脱轨”**说,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司法考试,他用行动向大家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也证明了勤学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年6月的一天,**像往常一样在社区走访,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电话里一名男子焦急万分向**求助。原来,该男子是社区的小区居民,因上午有事外出不在**,家中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独自在家,每隔半小时,他都会打个电话回家确认母亲平安在家,但刚才连续拨打了10多分钟电话却无人接听,这可急坏了他,因为一时半会儿无法从外地赶回,只好求助社区民警**。**听完,连忙骑上警用小电驴,问清地址后就赶往男子家中。原来,男子的母亲在楼下与邻居聊天没有听到电话铃声,**对男子说明原委。男子听后,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对**急群众之所急的工作态度练练称赞。

无论日常接处警,还是入室盗窃,或群众上访事件,**的处置始终合理合法、及时有效,“无论容易解决的,还是难啃的,我都不会放弃”**说。**视群众为亲人,为了做好社区警务工作,他永远在学习路上,永远在执勤路上,永远在走街串巷关爱群众的路上!生命不停,奋进不歇,老骥伏枥,志在警营,这就是**的精神写照。

【篇三】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大家应该听说过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那首《老黄牛》吧,也明白《老黄牛》里面的老黄牛之所以能如此辛勤劳作,不辞辛苦,完全是因为自身有着足够的动力。其实,在**市公安局**县局也有着这样一名老民警,他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他一直、也将继续用行动“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行动书写警涯一生。

他,叫**,男,54岁,198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市公安局**县局**派出所南区社区民警。从警34年来,**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虽没办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但他却凭借对自己34年前从警誓言的赤胆忠心,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用黄牛般的精神默默为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以勤为本,打造平安园区

**所负责的辖区是**县经济开发区南区,该地区占地面积1万余亩,所辖企业135家,流动人口1.5万余人。由于辖区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企业内可防性案件高发。为此,**坚持每周梳理涉企警情以及发案情况,深度分析研判辖区警情、突出治安问题,定点清查整治,排查企业内部安全隐患、肃清企业周边环境,强化企业内部及周边治安秩序。同时,**所在的天能警务室与辖区企业建立协作机制,每周辖区企业主动报备企业人员变动情况,实时掌握辖区流动人口底数。

结合联勤联防工作机制,**充分整合辖区企业保安员力量,组建10支联勤联防队伍,实时调度保安员开展信息采集、警情处置、巡逻防范、应急处置等工作,真正实现邻里守望,共同防范,指挥互联互通,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治安秩序。**所在辖区至今未发生一起恶性有影响案事件,辖区社会治安稳定。

主动服务,营造优质服务环境

为了方便辖区企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天能警务室设立居住证“一站式”办理服务,为企业员工提供便利,同时**坚持主动上门面对面地指导企业加强人员管理。他在天能警务室推行矛盾调解中心与驻所调解室双轨制运行,落实涉企纠纷的主体责任,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化解。针对辖区企业特点,**运行企业经济风险评估机制,涉及民营企业的典型案事例,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提出防范建议。

为强化企业重点岗位人员的安全防范培训,**所在的天能警务室定期走进企业开展防范宣传,并通过室外彩屏、横幅、警民通信息等方式,在企业内外、员工点对点宣传安全防范工作。有效预防和应对涉企经济犯罪、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等安全风险,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安全。

扶危解困,践行“人民在我心中”

**作为从警34年的老同志,他深知群众的利益无小事,时刻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几十年来他始终牢记这一宗旨,辖区群众有什么难事急事,他都热心帮助。在**的辖区,有一户居民李阿姨,其丈夫因病去世,膝下无儿无女,生活十分困难,他了解到情况后,积极帮忙联系社区、民政局、劳动局等部门办理了低保,使李阿姨的生活有了保障,逢年过节,**总是提着慰问品去看望李阿姨。**正是凭着他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关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在我心中”。

与**共事过的同事都说,他永远精神十足,一心扑在工作上,五十多岁了还跟二十岁时候的工作劲头一个样。至今很多同事都不知道,**左耳基本已经失聪,平时都说靠一只右耳来听声音,高血压常年靠药物维持,而这些他从来不说。从警34年,他仅仅因为做开颅手术,请了一次假,而伤口还没完全愈合,他便又投入到工作中.**,一个普普通通的社区民警,没有什么动听的言辞,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他说,每个人都有信念,我的信念就是忠于党,做好本职工作。对警察这个职业的热爱,给力他无穷无尽的力量,这条从警路,他走的坚定、执着,无怨无悔。

第二篇: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

一颗心,为着人民而跳动

——记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社区民警唐积桐

在宝应县公安系统内,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身边的群众一贯怀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为一个警察,他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与老百姓心连着心、手牵着手、情系着情。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陈先岩式”的社区民警、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苏中

社区警长唐积桐。今年48岁的唐积桐,干上警察这一行可说是“半路出家”。1976年12月,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班长、副连长一直干到副营职干部,唐积桐经受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显示出一个军人的赤胆忠心和铮铮铁骨。特别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他5写血书,主动要求参战。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唐积桐经历了25个日日夜夜,他所在连的160多人中先后有52人不幸伤亡,最小的只有18岁。这一切都使唐积桐刻骨铭心,他常想,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算是万幸了,这样的生命其实已不属于哪一个人,更不应该一味地用来享乐甚至虚度,而应该用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惟有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战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到地方后,唐积桐先后在沿河、南门、城中等派出所担任警长,十几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线,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出现什么情况,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努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团结和依靠社区群众,构筑起让居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平安社区。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宝应县十佳社区民警、十佳爱民标兵警察,扬州市严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创建工作行进个人、十佳政法干警,并荣立三等功一次,被命名为“陈先岩式的好民警”。202_年11月,宝应县公安局作出决定,在全县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中开展向唐积桐同志学习的活动。

“社区就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

唐积桐自从穿上警服,就一直对社区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么多年来,眼看他的荣誉越来越多,他也有好几次变动工作的机会,可他舍不得辖区的居民。他常说:“社区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上千户家庭、数千个居民,是我服务的对象,时时刻刻我得替他们着想!”

202_年5月,宝应城区派出所进行了整合,唐积桐第一次来到了城北派出所苏中警区工作。这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大难”社区,原是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常驻人口10000多人,暂住人口1100多人,仅私房出租户就有370多家,而且还有不少的政府机关、学校和金融单位,什么娱乐休闲场所、酒楼饭店等更是比比皆是,这里以前一直是各类刑事案件的高发地段,没有谁也在这儿“栽跟头”。熟悉唐积桐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亲友也劝他“识点时务”。但唐积桐却一脸的不在乎,他说:“在哪里工作,都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好在还没有改变我的社区老本行,半年吧,给我半年的时间,干不好,我请求处分!”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赢得群众,扭转局面,唐积桐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条街巷胡同。那段时间,他一边深入宣传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性,争取社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边广泛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那时,苏中警区东片家家户户无门牌、错门牌、重门牌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但给群众的收发邮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对治安管理也十分不利。唐积桐到任后,立即着手科学合理地编制门牌,不少居民不配合,老唐可说是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钉门牌本不是唐积桐的事,可他却亲自背上挎包、担条毛巾,一家一户地上门安装。为了不损害居民家墙面的瓷砖,他先用毛巾将墙面擦干净,然后用自费购买的玻璃胶粘门牌。那段日子,老唐的手指经常被玻璃胶粘住,洗不掉,抹不去,最后只好用小锉锉,用小刀刮。更多的人家则需要用射钉枪安装,钢钉打进水泥墙里直冒火星,震得他虎口隐隐作痛。就是这样,他一个人做三四个人做的事,最终将数千个路牌、门牌安装完毕。居民们见老唐这样能为百姓吃苦,打心眼里把他当作自己人。

唐积桐常说,社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要靠感情作为纽带的。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更要有诚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能愿意与我们打成一片,与我们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唐积桐的管段里,几乎每户居民家里都会有一张他送上的“警民联系卡”。别看这张卡片小,但他却把老唐和广大居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上面的电话号码也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老唐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承诺。“有事请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每次送出一张“警民联系卡”,唐积桐都会对群众作出同样的承诺。时间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难事,如水、电、煤发生故障,下岗待业、夫妻不和、家人患病、住房紧促、子女就读,甚至阴沟堵塞等都爱找他,就是遇到什么喜庆事,也都爱找他。因为将心比心,因为设身处地,居民群众把唐积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其实

第三篇: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

一颗心,为着人民而跳动

——记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社区民警唐积桐

在宝应县公安系统内,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身边的群众一贯怀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为一个警察,他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与老百姓心连着心、手牵着手、情系着情。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陈先岩式”的社区民警、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苏中社区警长唐积桐。

今年48岁的唐积桐,干上警察这一行可说是“半路出家”。1976年12月,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班长、副连长一直干到副营职干部,唐积桐经受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显示出一个军人的赤胆忠心和铮铮铁骨。特别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他5写血书,主动要求参战。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唐积桐经历了25个日日夜夜,他所在连的160多人中先后有52人不幸伤亡,最小的只有18岁。这一切都使唐积桐刻骨铭心,他常想,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算是万幸了,这样的生命其实已不属于哪一个人,更不应该一味地用来享乐甚至虚度,而应该用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惟有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战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到地方后,唐积桐先后在沿河、南门、城中等派出所担任警长,十几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线,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出现什么情况,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努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团结和依靠社区群众,构筑起让居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平安社区。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宝应县十佳社区民警、十佳爱民标兵警察,扬州市严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创建工作行进个人、十佳政法干警,并荣立三等功一次,被命名为“陈先岩式的好民警”。202_年11月,宝应县公安局作出决定,在全县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中开展向唐积桐同志学习的活动。

“社区就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

唐积桐自从穿上警服,就一直对社区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么多年来,眼看他的荣誉越来越多,他也有好几次变动工作的机会,可他舍不得辖区的居民。他常说:“社区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上千户家庭、数千个居民,是我服务的对象,时时刻刻我得替他们着想!”

202_年5月,宝应城区派出所进行了整合,唐积桐第一次来到了城北派出所苏中警区工作。这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大难”社区,原是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常驻人口10000多人,暂住人口1100多人,仅私房出租户就有370多家,而且还有不少的政府机关、学校和金融单位,什么娱乐休闲场所、酒楼饭店等更是比比皆是,这里以前一直是各类刑事案件的高发地段,没有谁也在这儿“栽跟头”。熟悉唐积桐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亲友也劝他“识点时务”。但唐积桐却一脸的不在乎,他说:“在哪里工作,都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好在还没有改变我的社区老本行,半年吧,给我半年的时间,干不好,我请求处分!”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赢得群众,扭转局面,唐积桐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条街巷胡同。那段时间,他一边深入宣传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性,争取社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边广泛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那时,苏中警区东片家家户户无门牌、错门牌、重门牌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但给群众的收发邮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对治安管理也十分不利。唐积桐到任后,立即着手科学合理地编制门牌,不少居民不配合,老唐可说是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钉门牌本不是唐积桐的事,可他却亲自背上挎包、担条毛巾,一家一户地上门安装。为了不损害居民家墙面的瓷砖,他先用毛巾将墙面擦干净,然后用自费购买的玻璃胶粘门牌。那段日子,老唐的手指经常被玻璃胶粘住,洗不掉,抹不去,最后只好用小锉锉,用小刀刮。更多的人家则需要用射钉枪安装,钢钉打进水泥墙里直冒火星,震得他虎口隐隐作痛。就是这样,他一个人做三四个人做的事,最终将数千个路牌、门牌安装完毕。居民们见老唐这样能为百姓吃苦,打心眼里把他当作自己人。

唐积桐常说,社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要靠感情作为纽带的。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更要有诚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能愿意与我们打成一片,与我们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唐积桐的管段里,几乎每户居民家里都会有一张他送上的“警民联系卡”。别看这张卡片小,但他却把老唐和广大居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上面的电话号码也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老唐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承诺。“有事请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每次送出一张“警民联系卡”,唐积桐都会对群众作出同样的承诺。时间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难事,如水、电、煤发生故障,下岗待业、夫妻不和、家人患病、住房紧促、子女就读,甚至阴沟堵塞等都爱找他,就是遇到什么喜庆事,也都爱找他。因为将心比心,因为设身处地,居民群众把唐积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其实,唐积桐在心里,又何尝不是每时每刻将社区的每一户居民当作自己真正的亲人啊。

“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每一个人不需要什么理由”

社区是个大家庭,不管贫贱富贵,不管长住短住,唐积桐都把他们当作是大家庭的一分子,全心全意地去关心其中的每一个居民。多年来,唐积桐总是这样告诫和要求自己: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以鱼水之情善待社区居民群众,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虑,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难、我有所救。就拿他现在管辖的苏中社区来说吧,社区内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孤寡老人需要特殊照顾,谁家有什么困难需要及时帮助,甚至连谁家的电路老化、存在隐患,谁家的阳台上堆的什么易燃杂物,他心里都有一本详细的账,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活档案”

有一年春天,唐积桐到平安巷贫困居民老吴家走访,见老吴卧病在床,同老吴一起下岗的老伴也精神不振,老唐心里感到十分难过。此后,他就把老吴家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不怕跑腿,不怕磨嘴皮,同居委会干部一道与民政部门打了不少的交道,最终为老吴家争取到了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金,解决了老吴的燃眉之急。老吴含着眼泪,握着唐积桐的手,半天说不出话来。

社区里有户姓郁的人家,父母都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爹爹和孙子二人。小郁原在技校学过烹饪,但因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脾气变得有点古怪,加上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朋友的拉拢,逐渐地滑上了歪道。爹爹管不住孙子,内心非常着急。唐积桐了解这个情况后,三番五次,主动上门做小郁的思想工作,教会他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并帮他在县城的一家饭店里找到了一份厨师的工作,终使小郁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感动得小郁的爹爹逢人就夸老唐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大好事。

今年春节前夕,苏中新村有户姓王的人家,父子因长期矛盾,积怨太深,差不多就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随时随地都有激化的可能。老唐哪有心事忙自己家过年,三天两天地往家跑,分别与王家父子促膝谈心,并会同司法科、居委会的有关同志一起出面加以调处,最终使矛盾钝化,父子握手言和。邻居们得知后,都笑着说:“要不是唐警长,怕是我们这个年也过不安稳。”

唐积桐有这样一段肺腑之言:“老百姓的事,有些在我们看来是小事,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有一次,老唐在对东升路一家陈的人家进行户口项目核对登记时,发现陈家5口人中,就有3口人的姓名有音同字不同的错误。其中一个小孩登记为“女”,而户口底册上却为“男”。老唐当即告诉了陈家的户主,并细心讲解了更正姓名所需的材料和程序。陈家人感动地说:“不是你这次上门核对户口,我还不知道户口薄上有问题,感谢你及时的提醒,要不一旦用到可就要误事了!”像这样的事,老唐遇到过不少回,每次他都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帮助解决。

这些年,不论刮风下雨,唐积桐每晚都坚持到社区里转上几圈,有时一直到深夜。要是发现谁家的门没关好,老唐就喊一声主人的名字,让他把门关紧;要是发现有什么情况,老唐就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平时,不管在哪里,老唐只要看见摩托车或电动车的主人不重视防盗,他都不忘提醒几句。有一次,老唐在东升路十一巷巡查时,发现有辆黑色摩托车停在门口,没有上锁。他好不容易敲开车主家的门,却得了开门的小伙子一句“烦死了,还让不让人休息”的呵斥。对此,老唐也早已习以为常,他耐着性子同那个小伙子谈起防盗的常识,直到他心服口服。当老唐帮他将摩托车推进了院子,那小伙子终于不好意思地笑了,连声说“感谢”。

唐积桐就是这样尽心尽力地为老百姓做事情,但对自己家里的事情,却照顾很少,特别是对自己的事显得十分马虎。他在部队里就患上了支气管扩张,一年总要发作好回。有几回正逢上所里的专项行动,领导不安排他参加,他却主动请战。有一次在值班时,病情突然加重,他只好请同志替一下,挂了8天水,硬是没请一天假。曾经有人问唐积桐:“为了老百姓这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整天这样激情似火地忙碌,到底有什么理由呀?”老唐听后,咧嘴一笑说:“我是倒过来看的,想想看,还有什么,能比每时每刻分享每家每户的快乐,更让人感到开心的呢?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不需要什么理由!”

“守护社区群众的安全是我光荣的职责,让社区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身为一名警察,首要职责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这个“安全”在唐积桐的眼里不仅仅是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从一个社区民警的角度出发,把确保社区群众的安居乐业作为永恒不变的追求。近年来,唐积桐会同所在社区居委会进行实地考察,共同探讨加强社区治安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思路,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家庭防范“十要素”,挨门逐户地进行宣讲。

在走访居民和采集治安信息过程中,唐积桐发现辖区内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及外来人口愈来愈多,对人口的管理也愈来愈复杂。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对地区人员住户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用不同的标志将每户人员按照常住、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和外来人口等情况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建立了便于管理的一整套基础手册型资料,形成了人人皆知的老唐的“59个文件盒”。这“59个文件盒”,得到了市局和县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如今已成为各社区民警学习的“样板”。这些看似简单却又比较科学的方法,使唐积桐这样的社区民警们快速、全面地了解了社区,为社区长效管理打下了扎实基础。不少人半开玩笑地说:“只要有了类似于老唐的59个文件盒,就能立刻成为社区的‘活地图’。”

到苏中社区工作后,唐积桐针对社区往年刑事案件高发的态势,为了确保小区的安全,他想方设法,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在争得辖区内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的支持下,他落实了50多名信息员,聘请了16名义务护巷员,将他们4人一组,对社区进行切块负责、承包防范。除不断对护巷员进行防范知识和防卫技巧培训外,老唐还采用黑板报、戗牌及宣传单提醒等方式,及时报道发案情况和预警信息。他自编、自写的黑板报内容每月都要换上两三次,通俗易懂,老百姓很是爱看。他还大力推行白天重在“看”、晚上重在“巡”、深夜重在“守”的24小时“全天候”防范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半年不到,辖区内发案率就下降了30%,去年仅发生不到10起,成为有名的平安社区。

细致工作,不仅增进了警民之间的感情,改善了警民关系,在感情上得到了群众的回报,同时也使唐积桐在工作上得到了辖区内群众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辖区内一有什么情况,群众都争着向老唐反映。许多居民说:“老唐做事认真,为民负责,这样的警长,我们信得过。有了他,我们睡觉都感到安稳!”有一天晚上,有个男青年手提一只黑色拎包,在城郊桥西首一家录像厅门前游荡,行为诡秘。这家录像厅的业主见此情景,想起平时老唐的叮嘱,顿时提高了警惕。他不动神色,悄悄地拨通了老唐的手机。唐积桐闻讯后,立即带领几个联防队员赶到现场,对那可疑青年进行盘问。那人自称是做药材生意的,但他的包内却无一样药品或药材宣传材料,竟然有起子一把、钳子一把、手电筒一只。老唐抓住疑点不放,紧紧相逼,最终使那家伙无法抵赖,彻底坦白。原来他是盐都县的一个流窜盗窃案犯,已经在多个县市连续作案20多起。这次,他第一次来到宝应,想在这个小县城里捞上一把,没想到刚踏上宝应土地,进入苏中社区,还没“开张”,就一下子栽倒在老唐的铁腕之下。202_年国庆节期间,河南鹤壁有3人在泰州聚众斗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3个家伙知道情况不妙,立即乘车北窜,到达宝应境内时,本想下车喘口气,但由于他们神色慌张,苏中社区的群众发现他们可疑之处很多,就立即向唐积桐报告。老唐迅速行动,终使这3 人束手就擒。

做好辖区内刑满释放、劳教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帮教工作,使他们逐渐转化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唐积桐作为社区民警长期重视的又一项工作。越某因为诈骗被判了8年,202_年刑满释放后,生活上一直没有着落,加上对以前所犯的事有点其他的想法,他情绪低落,整天无所事事,借酒消愁,还时常扬言要上访、要报复,甚至与以前所谓的朋友发展到用刀威胁的地步。唐积桐知道他也是当兵出身,而且和自己同属一个军,便以老战友的身份,主动上门与他交谈。尽管吃了不少闷,但老唐却毫不气馁,仍耐心地与他掏开心窝讲真话,开导他要自尊自立自强,重新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还协助他办起了一个小茶炉,并帮他做做其它的生意。平时,唐积桐还不断地鼓励他,告诉他要珍惜这个机会。经过一段时间,董某不仅自己学好了,而且还经常教育别人跟着做好人,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像越某这样的例子,老唐遇过不少,在他的辖区内共有36名重点人口,老唐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他们当作家里人对待,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两年来,这些人中已经有24人彻底走上了正路。他们对老唐是感恩戴德,但老唐却觉得没什么,他说:“守护社区群众的安全是我光荣的职责,让社区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是啊,唐积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颗心,为着人民而跳动,自己却感到习以为常。已近半百之年的他,自己家里有妻儿老小,但在妻子眼中,他从不顾家;在儿子的记忆里,他的身影又总是那么忙忙碌碌。对于这些,唐积桐也常常感到不安和愧疚。但是,只要想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职责,想到社区群众对他的那份信任,想到公安局和派出所里领导和同志们对他的关怀和支持,他就会在不安和愧疚之余,越发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不仅增添着他强烈的责任感,也激励他更加坚定决心做好今后的工作。他常对自己说,舍小家,为大家,造福千家万家,这是当警察的本分。人只有一颗心,但这颗心只要是为人民跳动的,他就无愧于人民警察这个称号。为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就是一辈子钉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也无怨无悔!

第四篇: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

在宝应县公安系统内,有这样一位普通的民警,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始终兢兢业业,对身边的群众一贯怀有真真切切的感情,身为一个警察,他在真正的意义上做到了与老百姓心连着心、手牵着手、情系着情。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陈先岩式”的社区民警、宝应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苏中社区警长唐积桐。

今年48岁的唐积桐,干上警察这一行可说是“半路出家”。1976年12月,他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班长、副连长一直干到副营职干部,唐积桐经受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显示出一个军人的赤胆忠心和铮铮铁骨。特别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他5写血书,主动要求参战。在生与死的搏斗中,唐积桐经历了25个日日夜夜,他所在连的160多人中先后有52人不幸伤亡,最小的只有18岁。这一切都使唐积桐刻骨铭心,他常想,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算是万幸了,这样的生命其实已不属于哪一个人,更不应该一味地用来享乐甚至虚度,而应该用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惟有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战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回到地方后,唐积桐先后在沿河、南门、城中等派出所担任警长,十几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线,无论形势发生什么变化,出现什么情况,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努力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团结和依靠社区群众,构筑起让居民群众放心、满意的平安社区。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宝应县十佳社区民警、十佳爱民标兵警察,扬州市严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创建工作行进个人、十佳政法干警,并荣立三等功一次,被命名为“陈先岩式的好民警”。~年11月,宝应县公安局作出决定,在全县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中开展向唐积桐同志学习的活动。

“社区就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

唐积桐自从穿上警服,就一直对社区工作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么多年来,眼看他的荣誉越来越多,他也有好几次变动工作的机会,可他舍不得辖区的居民。他常说:“社区就好比是我的家,我的岗位在社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上千户家庭、数千个居民,是我服务的对象,时时刻刻我得替他们着想1

~年5月,宝应城区派出所进行了整合,唐积桐第一次来到了城北派出所苏中警区工作。这是一个出了名的“老大难”社区,原是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常驻人口10000多人,暂住人口1100多人,仅私房出租户就有370多家,而且还有不少的政府机关、学校和金融单位,什么娱乐休闲场所、酒楼饭店等更是比比皆是,这里以前一直是各类刑事案件的高发地段,没有谁也在这儿“栽跟头”。熟悉唐积桐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不少亲友也劝他“识点时务”。但唐积桐却一脸的不在乎,他说:“在哪里工作,都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好在还没有改变我的社区老本行,半年吧,给我半年的时间,干不好,我请求处分1

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赢得群众,扭转局面,唐积桐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辖区内的每一条街巷胡同。那段时间,他一边深入宣传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性,争取社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边广泛走访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那时,苏中警区东片家家户户无门牌、错门牌、重门牌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但给群众的收发邮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而且对治安管理也十分不利。唐积桐到任后,立即着手科学合理地编制门牌,不少居民不配合,老唐可说是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那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钉门牌本不是唐积桐的事,可他却亲自背上挎包、担条毛巾,一家一户地上门安装。为了不损害居民家墙面的瓷砖,他先用毛巾将墙面擦干净,然后用自费购买的玻璃胶粘门牌。那段日子,老唐的手指经常被玻璃胶粘住,洗不掉,抹不去,最后只好用小锉锉,用小刀刮。更多的人家则需要用射钉枪安装,钢钉打进水泥墙里直冒火星,震得他虎口隐隐作痛。就是这样,他一个人做三四个人做的事,最终将数千个路牌、门牌安装完毕。居民们见老唐这样能为百姓吃苦,打心眼里把他当作自己人。

唐积桐常说,社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是要靠感情作为纽带的。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更要有诚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能愿意与我们打成一片,与我们结交朋友,交流感情,互通信息。在唐积桐的管段里,几乎每户居民家里都会有一张他送上的“警~系卡”。别看这张卡片小,但他却把老唐和广大居民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上面的电话号码也不仅仅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老唐十年如一日为民服务的承诺。“有事请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每次送出一张“警~系卡”,唐积桐都会对群众作出同样的承诺。时间久了,居民不但遇到有什么急事、难事,如水、电、煤发生故障,下岗待业、夫妻不和、家人患并住房紧促、子女就读,甚至阴沟堵塞等都爱找他,就是遇到什么喜庆事,也都爱找他。因为将心比心,因为设身处地,居民群众把唐积桐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其实,唐积桐在心里,又何尝不是每时每刻将社区的每一户居民当作自己真正的亲人埃

“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每一个人不需要什么理由”

社区是个大家庭,不管贫贱富贵,不管长住短住,唐积桐都把他们当作是大家庭的一分子,全心全意地去关心其中的每一个居民。多年来,唐积桐总是这样告诫和要求自己: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以鱼水之情善待社区居民群众,自觉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虑,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难、我有所救。就拿他现在管辖的苏中社区来说吧,社区内每家每户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谁家有孤寡老人需要特殊照顾,谁家有什么困难需要及时帮助,甚至连谁家的电路老化、存在隐患,谁家的阳台上堆的什么易燃杂物,他心里都有一本详细的账,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活档案”

有一年春天,唐积桐到平安巷贫困居民老吴家走访,见老吴卧病在床,同老吴一起下岗的老伴也精神不振,老唐心里感到十分难过。此后,他就把老吴家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不怕跑腿,不怕磨嘴皮,同居委会干部一道与民政部门打了不

少的交道,最终为老吴家争取到了社会最低生活保障金,解决了老吴的燃眉之急。老吴含着眼泪,握着唐积桐的手,半天说不出话来。

社区里有户姓郁的人家,父母都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爹爹和孙子二人。小郁原在技校学过烹饪,但因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脾气变得有点古怪,加上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朋友的拉拢,逐渐地滑上了歪道。爹爹管不住孙子,内心非常着急。唐积桐了解这个情况后,三番五次,主动上门做小郁的思想工作,教会他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并帮他在县城的一家饭店里找到了一份厨师的工作,终使小郁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感动得小郁的爹爹逢人就夸老唐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大好事。

今年春节前夕,苏中新村有户姓王的人家,父子因长期矛盾,积怨太深,差不多就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随时随地都有激化的可能。老唐哪有心事忙自己家过年,三天两天地往家跑,分别与王家父子促膝谈心,并会同司法科、居委会的有关同志一起出面加以调处,最终使矛盾钝化,父子握手言和。邻居们得知后,都笑着说:“要不是唐警长,怕是我们这个年也过不安稳。”

唐积桐有这样一段肺腑之言:“老百姓的事,有些在我们看来是小事,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关系切身利益的大事。”有一次,老唐在对东升路一家陈的人家进行户口项目核对登记时,发现陈家5口人中,就有3口人的姓名有音同字不同的错误。其中一个小孩登记为“女”,而户口底册上却为“男”。老唐当即告诉了陈家的户主,并细心讲解了更正姓名所需的材料和程序。陈家人感动地说:“不是你这次上门核对户口,我还不知道户口薄上有问题,感谢你及时的提醒,要不一旦用到可就要误事了1像这样的事,老唐遇到过不少回,每次他都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帮助解决。

这些年,不论刮风下雨,唐积桐每晚都坚持到社区里转上几圈,有时一直到深夜。要是发现谁家的门没关好,老唐就喊一声主人的名字,让他把门关紧;要是发现有什么情况,老唐就立即投入紧张的战斗。平时,不管在哪里,老唐只要看见摩托车或电动车的主人不重视防盗,他都不忘提醒几句。有一次,老唐在东升路十一巷巡查时,发现有辆黑色摩托车停在门口,没有上锁。他好不容易敲开车主家的门,却得了开门的小伙子一句“烦死了,还让不让人休息”的呵斥。对此,老唐也早已习以为常,他耐着性子同那个小伙子谈起防盗的常识,直到他心服口服。当老唐帮他将摩托车推进了院子,那小伙子终于不好意思地笑了,连声说“感谢”。

唐积桐就是这样尽心尽力地为老百姓做事情,但对自己家里的事情,却照顾很少,特别是对自己的事显得十分马虎。他在部队里就患上了支气管扩张,一年总要发作好回。有几回正逢上所里的专项行动,领导不安排他参加,他却主动请战。有一次在值班时,病情突然加重,他只好请同志替一下,挂了8天水,硬是没请一天假。曾经有人问唐积桐:“为了老百姓这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整天这样激情似火地忙碌,到底有什么理由呀?”老唐听后,咧嘴一笑说:“我是倒过来看的,想想看,还有什么,能比每时每刻分享每家每户的快乐,更让人感到开心的呢?社区居民都是我的亲人,关心他们不需要什么理由1

“守护社区群众的安全是我光荣的职责,让社区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

身为一名警察,首要职责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这个“安全”在唐积桐的眼里不仅仅是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从一个社区民警的角度出发,把确保社区群众的安居乐业作为永恒不变的追求。近年来,唐积桐会同所在社区居委会进行实地考察,共同探讨加强社区治安工作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创建安全社区工作思路,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家庭防范“十要素”,挨门逐户地进行宣讲。

在走访居民和采集治安信息过程中,唐积桐发现辖区内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及外来人口愈来愈多,对人口的管理也愈来愈复杂。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对地区人员住户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用不同的标志将每户人员按照常注人户分离、房屋租赁和外来人口等情况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建立了便于管理的一整套基础手册型资料,形成了人人皆知的老唐的“59个文件盒”。这“59个文件盒”,得到了市局和县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如今已成为各社区民警学习的“样板”。这些看似简单却又比较科学的方法,使唐积桐这样的社区民警们快速、全面地了解了社区,为社区长效管理打下了扎实基矗不少人半开玩笑地说:“只要有了类似于老唐的59个文件盒,就能立刻成为社区的‘活地图’。”

到苏中社区工作后,唐积桐针对社区往年刑事案件高发的态势,为了确保小区的安全,他想方设法,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在争得辖区内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的支持下,他落实了50多名信息员,聘请了16名义务护巷员,将他们4人一组,对社区进行切块负责、承包防范。除不断对护巷员进行防范知识和防卫技巧培训外,老唐还采用黑板报、戗牌及宣传单提醒等方式,及时报道发案情况和预警信息。他自编、自写的黑板报内容每月都要换上两三次,通俗易懂,老百姓很是爱看。他还大力推行白天重在“看”、晚上重在“巡”、深夜重在“守”的24小时“全天候”防范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半年不到,辖区内发案率就下降了30%,去年仅发生不到10起,成为有名的平安社区。

细致工作,不仅增进了警民之间的感情,改善了警民关系,在感情上得到了群众的回报,同时也使唐积桐在工作上得到了辖区内群众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辖区内一有什么情况,群众都争着向老唐反映。许多居民说:“老唐做事认真,为民负责,这样的警长,我们信得过。有了他,我们睡觉都感到安稳1有一天晚上,有个男青年手提一只黑色拎包,在城郊桥西首一家录像厅门前游荡,行为诡秘。这家录像厅的业主见此情景,想起平时老唐的叮嘱,顿时提高了警惕。他不动神色,悄悄地拨通了老唐的手机。唐积桐闻讯后,立即带领几个联防队员赶到现场,对那可疑青年进行盘问。那人自称是做药材生意的,但他的包内却无一样药品或药材宣传材料,竟然有起子

一把、钳子一把、手电筒一只。老唐抓住疑点不放,紧紧相逼,最终使那家伙无法抵赖,彻底坦白。原来他是盐都县的一个流窜盗窃案犯,已经在多个县市连续作案20多起。这次,他第一次来到宝应,想在这个小县城里捞上一把,没想到刚踏上宝应土地,进入苏中社区,还没“开张”,就一下子栽倒在老唐的铁腕之下。~年国庆节期间,河南鹤壁有3人在泰州聚众斗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3个家伙知道情况不妙,立即乘车北窜,到达宝应境内时,本想下车喘口气,但由于他们神色慌张,苏中社区的群众发现他们可疑之处很多,就立即向唐积桐报告。老唐迅速行动,终使这

3人束手就擒。

做好辖区内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对象的帮教工作,使他们逐渐转化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唐积桐作为社区民警长期重视的又一项工作。越某因为诈骗被判了8年,~年刑满释放后,生活上一直没有着落,加上对以前所犯的事有点其他的想法,他情绪低落,整天无所事事,借酒消愁,还时常扬言要上访、要报复,甚至与以前所谓的朋友发展到用刀威胁的地步。唐积桐知道他也是当兵出身,而且和自己同属一个军,便以老战友的身份,主动上门与他交谈。尽管吃了不少闷,但老唐却毫不气馁,仍耐心地与他掏开心窝讲真话,开导他要自尊自立自强,重新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且还协助他办起了一个小茶炉,并帮他做做其它的生意。平时,唐积桐还不断地鼓励他,告诉他要珍惜这个机会。经过一段时间,董某不仅自己学好了,而且还经常教育别人跟着做好人,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像越某这样的例子,老唐遇过不少,在他的辖区内共有36名重点人口,老唐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他们当作家里人对待,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两年来,这些人中已经有24人彻底走上了正路。他们对老唐是感恩戴德,但老唐却觉得没什么,他说:“守护社区群众的安全是我光荣的职责,让社区群众满意是我最大的心愿1

是啊,唐积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颗心,为着人民而跳动,自己却感到习以为常。已近半百之年的他,自己家里有妻儿老小,但在妻子眼中,他从不顾家;在儿子的记忆里,他的身影又总是那么忙忙碌碌。对于这些,唐积桐也常常感到不安和愧疚。但是,只要想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职责,想到社区群众对他的那份信任,想到公安局和派出所里领导和同志们对他的关怀和支持,他就会在不安和愧疚之余,越发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不仅增添着他强烈的责任感,也激励他更加坚定决心做好今后的工作。他常对自己说,舍小家,为大家,造福千家万家,这是当警察的本分。人只有一颗心,但这颗心只要是为人民跳动的,他就无愧于人民警察这个称号。为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就是一辈子钉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也无怨无悔!

第五篇: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纪实

派出所社区民警事迹纪实三篇 【篇一】

**,男,中共党员,1985 年 12 月生,**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市公安局**县局**派出所社区民警。从警以来,先后多次荣获“一级社区民警”、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调解纠纷,他不遗余力以理服人 从伊山派出所到**派出所,**一直扎根基层,不同的社区相同的岗位,**心系社区的“初心”没有变。他深知要想走进辖区群众的心里,首先要把辖区群众放在心里,带着对群众的感情,为辖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人。虽然是社区“老”民警,但每到一个村,他还是以一个新警的心态开展入户走访工作,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入户走访。在担任**镇老霍社区民警以来,他累计走访群众 1000 余人,收集群众对社区治安价值意见 20 余条,帮助辖区群众调解纠纷 70 余起。

在初到**所的一次入户走访中,他了解到辖区老霍村有两兄弟因房产问题产生纠纷,双方互不相让,纠集社会人员大打出手,影响恶劣。为了给两家做好调解工作和调查聚众斗殴案件情况,**利用休息时间着便装走家串户地向庄邻了解情况,多次登门拜访年事已高的老村委书记,详细了解宅基地划分情况的始末。同时从兄弟二人的共同利益出发,主打感情牌,对其二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积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经过一番努力,**成功化解了两兄弟之间的纠纷。

侦查走访,他经验丰富心细如尘 社区工作中,**紧盯辖区发案,从抓好辖区信息研判工作入手,根据辖区发案形势及时分析案情,有针对性地巡逻防范,调查走访,切实压降辖区案件。凭着对辖区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他在案件侦破过程中,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设法破获一起又一起案件,尽心尽力帮助受害人挽回损失。

**年 5 月,辖区穆圩乡一祠堂发生一起盗窃案件,祠堂内的祭祀财物被盗贼一扫而空。案发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协助技术民警勘查现场,因祠堂屋室老旧,周围没有安装视频监控,现场未勘查到价值线索。因此案情况特殊,关系着家族人员的感情,处置不当极易造成不良影响。为迅速侦破此案,**和同事们连夜研判案情,凭着多年的办案经验,分析该起案件极有可能是附近的村民所为。通过一段时间的走访,**了解到村里有两个游手好闲的懒汉,最近一段时间出手阔绰,引起了他的注意。**对其中一名年轻人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其家里一贫如洗,平日里无所事事,但最近“零花钱”颇丰,结合村民反映的情况,推断其可能为案件嫌疑人。随着调查工作的深入,案件情况基本明朗,**迅速与同事组成抓捕小组,将二人抓捕归案。经查,两名年轻人通过深夜翻墙入院,将祠堂里有价值的祭祀钱、物全数盗走,转手销赃后并将其挥霍一空。

服务群众,他初心不改文明热情 辖区有大小之分,但服务群众的心却没有厚薄之分,担任**

所社区民警以来,**已把社区当家,视群众为亲人,用强烈的责任心、持久的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服务为民,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年 1 月,一外地老人在**迷了路,**接警后迅速到达现场,仔细询问老人,发现老人精神意识模糊,支支吾吾说自己叫邱洋化(音),但说不清家庭住址,身上除了有七、八百元钱外,未携带任何身份证件。当时天色已晚,外面又冷,老人可能还没吃饭,**决定先将老人带至派出所,为老人买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待其吃完晚饭,继续耐心和老人沟通,争取获得一些其他有效信息。沟通中,**从老人的话语中听到了“分水”字样,推断“分水”应该是一个地方名。**立即进行查询,最终确定分水是**县扎下镇辖区的一个村。随后通过警务平台联系了**县扎下派出所值班民警,告诉其老人姓名,让其帮忙查询老人详细信息,但因只知其音不知其字,扎下派出所未查询到叫邱洋化(音)的人,寻找一时陷入僵局。此时,**冷静分析此前获得的少许信息,推断该老人还是和分水村有着联系,在**县扎下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联系到了分水村村长,经双方详细描述,确定该老人正是分水村村民,老人的真实姓名叫仇某发,家人正在焦急寻找其下落。**立即联系其家属,老人家属高兴不已,电话里直喊“找到了,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同时也犯了难,此刻已是深夜 12 点,路途遥远,家里没有车可以来接。热心的**立即开车将老人送回扎下派出所交于其家人,见到老人家属时已是凌晨 1 点多。看着

平安归来的父亲,老人儿女激动得热泪盈眶,紧握**的双手,连声感谢**民警的热心相助。

【篇二】

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基础,干好群众工作,就是要和群众心贴心,肉贴肉,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怀着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社区民警忠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男,1968 年 6 月出生,1989 年 8 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市公安局**分局**派出所中国厂警务责任区社区民警。他二十九年如一日,立足基层,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解决社区群众遇到的问题,改善辖区治安环境,为居民营造了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

真抓实干 社区数据“百晓生”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对群众更要有诚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只有做到亲民、爱民,人民群众才愿意与民警打成一片。中国厂警务责任区在**派出所辖区的西南角,责任区内施工工地多、物流企业多,无业人员及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人员十分复杂。责任区有常住人口 7047 人,寄住人口 2324 人,暂住人口 3631人,私房出租户 2244 户,精神病人 27 名。接管中国厂警务责任区后,为了尽快熟悉社区情况,**经常与中国厂的社区干部、协管员一道,深入片区走访住户,清查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熟悉

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并一一做好相关登记,坚持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工作刚开展他就遇到了“进门难、找人难”的问题,但是他不气馁,白天不在家的居民,他就利用晚上时间逐户走访,经过不断地努力,他通过自己的热情真挚取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

躬耕不辍 做百姓的贴心人 派出所警力少,作为社区民警的他还要承担日常的接处警工作,于是他就将接处警与下社区结合起来,兜里随时揣着警民联系卡,给每家每户送去警民联系卡的同时,不忘说句“有事请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可能提供帮助”。平时去社区,看到居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都主动上前帮助解决。见到谁家有纠纷了,他也主动帮助调解,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进行劝说。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力所不能及之处,他就变着法子想办法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的一件小事多次跑社区,磨嘴皮子与社区商量解决办法,在他看来,那是当社区民警应该做的。时间久了,辖区老百姓都认识他了,不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想到老杨,一些掏心窝子的话也乐意与老杨讲。老杨的不懈付出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他与群众的距离也拉近了,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也逐步提高了。

忠诚为民 构筑平安防护网 由于辖区内外来务工人员、自由职业者较多,辖区治安事件

时有发生,给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化解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和社区干部经常深入辖区企业、家庭做工作,了解矛盾症结,排查不稳定因素,多方协调积极化解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群众和企业的各方利益,确保辖区治安平稳。同时,**积极与社区协调组建巡逻队,开展巡逻防控工作。针对辖区内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等民生案件频发,他还组织社区干部、治安志愿者开展夜间巡逻布控,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防范技能,使小区发案率明显降低。除了认真完成社区工作外,**还担负着社区消防工作,辖区内大大小小单位共有 157 家,他充分认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在下社区的同时,带着消防检查记录和消防整改通知书,见到有单位存在消防隐患就及时督促整改。每年都对辖区三级以下的消防单位开展多次检查,经过努力,他负责的辖区未发生一起消防安全事故。

【篇三】

他是辖区群众心中最贴心的人,大家有事第一时间想到发给“群主”。他是辖区“QQ 警务工作室”、沿街商铺微信群、行业场所微信工作群、文教卫生安全防范微信群、平安企业创建微信群、“1112”大调解工作微信群和**警务工作群等微信群的群主。他的群成员超过 4000 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是一名副其实的“群主”。

**,男,1974 年 2 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市公安局**县局**派出所社区民警,二级警督,从警 23 年来始终牢里入警

初心使命,把辖区老百姓的事当做头等工作。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嘉奖四次、被授予“**市青年岗位能手”“全县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十佳优秀社区民警”“社区警务之星”等称号。

我要找“群主谢玲” **年 9 月,**县局**派出所值班室迎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说是要找民警“群主谢玲”(注:**话小凌读谢玲)。但老人既不识字,也不认识派出所其他人,比划半天也没说出具体找谁,派出所是既没有姓谢的,也没有群主这个岗位,弄得值班室大伙一头雾水,都在寻思着谁叫群主小凌。后来通过细说才知道大娘执意要找的这个“群主谢玲”就是民警小凌(**),**派出所一名社区民警。

**与老人结缘是因为一个户口问题。老人名叫彭怀花,今年72 岁,是**社区**居委会居民,早年从外地嫁到**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把户口遗失了,导致很长时间没有户口。**年的一天,老人偶然听村邻说,有个**微信警务群说不定就能帮上她的忙。在村邻的帮助下,把老人的户籍问题发到了微信群里。**看到信息以后,通过多次走访调查,查阅原始户籍档案,辗转和老人原户籍地联系,最终帮助她重新落了户。这次来是因为老人的孙子从苏南务工回来,想让**给她参谋参谋帮她孙子在家乡找份工作。

这个群主有点“火” 提起这个**微信警务群的群主,还要从 202_ 年说起。当时,30 岁刚出头的**刚调到**镇派出所,由于辖区面积大、人口多、乡情民风较为复杂,同时派出所警力有限。**意识到,单纯依靠“脚量手记”的传统工作方法,很难有效地服务联系辖区群众,信息采集效率也不高。于是,他建起了首个“QQ 警务工作室”,后来随着微信普及和工作需要,**又相继建立了**微信警务群等十余个工作联系群,群内群员超过 4000 人,覆盖 11 各行政村,113 家店铺商户,3 所学校,12 家企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辖区群众对这个民警群主慢慢熟悉起来,**建立的各个微信群也渐渐“火”了起来。哪家有什么问题,需要什么帮助,有什么信息都会发到群里。从**年开始,为构建全要素网格化+社区警务工作机制,**又开始将辖区内党政机关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区民警、流动人口协管员、专职保安等群体陆续拉到相应群里,宣传、组织、发动多要素参与社区治理,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四防合一的防控体系。

小群里有大天地 **每天和他的同事们都会在各个群内发布安全防范知识和预警提示,浏览、筛选群员发布的信息、视频、链接等内容,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案件线索、信息,有针对性的重点巡防防范,加强社会面管控,及时对群众群里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答复,建立实时沟通交流途径。近两年来,通过各个群,共采集有价值案件线索 82 条,妥善处理各类信息 213 条,辖区可防性案件与同期相比下降 30%。**年 10 月 9 日上午,民警在浏览**警务工作微信群时获悉,**居委会粮所东门北侧马某一辆电瓶车被盗。接到

警情以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通过走访调查,调取现场监控得知,嫌疑人锁定为一名未成年女性,后经过群里不断反馈信息,辨认确定嫌疑人系**镇橡佟村村民严某艳。最终,民警不仅追回了电动车,同时还顺藤摸瓜破获盗窃案件 5 起;为方便外出务工人员办理户籍业务,社区民警在各个微信群定期发布民警联系方式、基本办理流程,接受群众业务咨询、预约办理。目前,通过摸底登记、走访调查、查阅户籍档案等方法,共为辖区群众解决各类户口问题上千个,帮助 23 名 60 岁以上无户口老人重新落了户。

业无止境勇攀登 根据多年的社区民警工作经验,**意识到信息是调解工作的生命线,矛盾纠纷越早介入越好调解。对此,他建立了纵横联动的“1112”大调解工作微信群,积极发挥微信群里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创新“1112”大调解和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各级调解要素入驻群里参与调解,及时全面掌握调解工作情况。对微小轻微蓝色矛盾纠纷,由村级调解组织就地调处,村级调解组织在调解现场通过微信以纠纷 现场图及文字说明即时反馈群里,派出所、综治办、矛调中心在微信群实时介入指导,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黄色纠纷移送至驻所调解室调解,红色纠纷则上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召集业务能力强或邀请相关社会力量参与处理化解。同时,各级调解员在微信群中可以畅所欲言,遇到难题,在微信群里向大家请教, 集思广益,就如同“专家会诊”一般, 有力推动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截止目前,通过微信群化解各种纠纷 400 余起,重大矛盾纠纷 30 余起。

派出所社区民警先进个人事迹(共五则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