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分类后的垃圾到底去哪儿了范文大全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130-941023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3-09 15:22: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分类后的垃圾到底去哪儿了

分类后的垃圾到底去哪儿了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垃圾。每天清晨,当你将一包包生活垃圾扔进小区垃圾桶时,可曾想过,他们会经历些什么,将会去到哪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类后的垃圾到底去哪儿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是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桶等。

他们去哪儿了?

有害垃圾投入到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后,专用的收集车会将有害垃圾运送到暂存点,随后由环卫专用有害垃圾车辆运输至中转站进行分拣和存储,最后进入各类危废处理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

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玻璃、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张、废织物(简称:玻、金、塑、纸、衣)以及电子废弃物和利乐包装等。

他们去哪儿了?

可回收物通过“直接卖给废品回收企业”、“投放到设置在居住区公共区域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中”、“投放到两网融合服务站点”这三种方式进入废品回收系统,然后经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站、场收集后,通过市场化渠道运往各类再生资源工厂再生利用,变废为宝。

湿垃圾

湿垃圾是日常生活产生的容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主要包括剩菜剩饭、瓜皮果核、花卉绿植、肉类碎骨、过期食品等。

他们去哪儿了?

这些湿垃圾(投放湿垃圾时记得要去除包装袋)投放到设置在居住区公共区域“湿垃圾”收集容器中后,由小区物业保洁员短驳至垃圾箱房,再由环卫通过湿垃圾专用收集车辆进行收运至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实现日产日清。郊区主要通过“就地就近、一镇一站”的湿垃圾处理设施和分散设备进行资源化处理。

干垃圾

干垃圾是除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他们去哪儿了?

这些干垃圾投放到设置在居住区公共区域的“干垃圾”收集容器中后,经分类短驳到垃圾箱房,随后由环卫“干垃圾”专用车辆运输,实现定期清运。中心城区经过中转,集装运输到市属设施(老港、江桥)两大基地进行焚烧和卫生填埋处理,郊区则依靠区属设施进行焚烧处理。上海力争202_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第二篇:小课题:垃圾去哪儿了(本站推荐)

小课题: 垃圾去哪儿了

朱君小学

研究目的:

在教室里,有的学生不爱惜学习用品,环保意识较差,从小就养成了随手扔纸屑、包装垃圾等。有时早上刚打扫得干净的教室,两节课下来地面上就像雪片,虽然班主任老师再三强调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但是乱扔纸屑、垃圾的想象仍然屡禁不止。影响了学校的环境卫生,也给清理垃圾道的班带来了负担。在学生看来,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整洁是值日生的事,这些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甚至可以说是为了让班级不扣分。我们发现什么时候要检查了,学生就会比任何时候打扫得都认真,而他们实际的卫生意识却并没有增强。为什么我们的苦口婆心在学生那里竟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呢?

.研究对象:

二年级(我所教班级是二年级,便于调控和反馈。)

研究过程:

通过观察和与访谈等方法,发现学生乱扔垃圾的原因如下:

1、与家庭教育、父母影响分不开

现在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各方面都照顾的很周到,造脏了乱了,都有人给收拾,所以他们在学校没有意识去找垃圾筒,吃完了就随手扔在他们看来很正常,扔时根本就没想那么多。

2、学生自身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

大部分学生乱扔垃圾,是认为垃圾筒少而且离得远,手里拿着垃圾别扭。还有的是跟风影响,本来自己没想随手扔,看到别人扔了,觉得自己拿着垃圾去找垃圾筒会遭到他人的嘲笑,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而与他人同流合污了。更有甚者认为扔垃圾是种个性的表现,与学校的规定作斗争,感觉很有乐趣,不让干什么就偏干什么。总按老师和学校规范要求做事,在他们心里产生了逆反心理。

3、素质低下也是导致乱扔垃圾的原因。

有些学生认为,我值日时别人扔,那我也扔,反正又不用我一人来收拾卫生,一种报复心理作祟。还有的是觉得空投或空抛是很潇洒的,是技术活,而且是一种乐趣。所以他们乐此不疲,只要没有老师看到,他们就不管不顾的自己乐呵。

4、责任心问题。

每天课间都有学生去看护分担区,但是大多学生只是带着袖标去等着检查,应付了事,时间久了学会钻空子了,有时连去都不去了。即使去了也不抓乱扔垃圾的人,怕被报复。当熟视无睹变成一种习惯,当习惯成为一种自然,很多人便在这种自然中麻木,于是,乱扔垃圾也就变得习以为常了;于是,乱扔垃圾也就没人提醒,于是,即使有人提醒也会落得个“狗咬耗子,多管闲事”的下场。班级也是,没有形成好的舆论氛围,班委都自己管不住自己吃零食,对待他人也是得过且过。

研究结果分析:

如今教室卫生情况良好,不代表学生的卫生习惯好、环保意识就强。如果学生只是在老师的要求和监督下才能做好,那就证明还没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而我们要的是让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转变。所以必须想点行之有效地方法。

1、班主任加强对值日生的管理力度,实行卫生责任承包制,并且把卫生工作分细,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卫生职责所在,值日生不仅要打扫,还要监督同学之间的保持情况。除学校检查外,教师还要随时抽查,发现平时的不良卫生情况及时落实责任,进行整改或处罚。避免每天只是在学校检查时,卫生才能比较好些的现象。

2、在班中建立一套关于乱丢乱扔现象的奖惩评比制度,积极参加卫生打扫的、认真搞好卫生、在班级卫生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学都能加星并加分。表现不好的就要接受劳动改造并且扣分。并在班内建立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在班中树立爱护环境的良好榜样,发现好现象及时表扬。

3、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首先要以身作则,看到纸屑能弯腰捡。而且要求班级干部带头以身作则,形成好的氛围,相互影响。

4、通过活动、主题班会等增强学生的卫生意识。

平时多宣传一些卫生知识,搞一些环保活动,比如废物利用,垃圾回收等,让学生学会变废为宝。而且通过全球环境污染的危害的宣传,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现状,可以组织演讲活动、征文活动以及卫生知识问答竞赛、征集环保标语、环保宣传画、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从思想意识和习惯的养成方面进行教育,号召大家一起来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让学生写活动的感受,并且总结自己的进步。还可以通过与国外一些国家好的卫生意识的表现对比,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从而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形成正面的舆论氛围。

5、在校园各处张贴一些醒目的提示标语或标志图,在有明确要求提示下,学生会适当地收敛自己的行为,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而且应多设一些美观醒目的垃圾筒,免得学生因嫌麻烦或不方面而随手扔垃圾。

研究应用:

做法是:首先,控制这些垃圾的来源。在班里,我给学生准备了两个袋子,让值日的学生利用课间把学生手里的废纸、垃圾收集起来,而且进行了分类。其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利用班队会和学生制定了“争做文明小卫士”的竞争榜。具体细则是:

1、谁主动捡起地面上的一片纸,就给谁加一颗星星;

2、如果得到五颗星星就升一级,换成一朵红花;

3、如果能得到六朵红花,再升一级,换成一朵紫花;

4、如果谁乱扔一片纸或自己区域内的纸片不捡就减去两颗星星;

5、谁得的紫花多,谁就是“文明小卫士”。

6、在学生的桌面贴提示条,让学生随时都能看到,时刻提醒自己。对上课、下课、课间、路途这几个方面作以以要求,内容简洁,给学生讲解后,都能明白其义,学生落实起来,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后附提示条)

有一个学生在我们班实在找不到纸片了,就把地面上的小渣渣捡起来,捧在手心里,让我给他加星。看到这个学生可爱的样子,我毫不犹豫地给他加了两颗星,他高兴得蹦起来。周围的学生不服气,有的学生索性跑到其他班的卫生区里捡来纸,让我也给他加星。有一次,在做操时,忽然有一片纸刮到了一个学生的脚下,他趁弯要的机会,一把把纸捡起来,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他的这些举动,我看在眼里,乐在心了。回来后,我给他加了两颗星。他高兴得脸就像那绽放的花朵。同学们都羡慕得不得了。有时,我故意到班里逗同学们,查查谁的区域内有纸片,这时同学们会“唰”地都钻到桌子底下,有些调皮的学生还为自己求情,请老师高抬贵手,千万别扣他的星星,他一定会将功补过。我就是抓住了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利用制度来激励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些年来,我们班在卫生评比检查时一直居榜首。

实施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在实施的过程中刚开始效果会很明显,但是过一段时间由于老师的检查力度不大,不良想象还会反弹,所以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坚持,如果自己确实没有时间,可由班长和卫生委员具体操作,但一定要公平、公正。否则,会适得其反。通过设置奖励鼓励大家都参与监督,加强扔垃圾就可能会被抓到的可能性。

这只是二年级的样例,不代表其他年级和校园的清洁卫生情况,但在清洁保持方面,学校一直在进行教育。有好的方法,比口头讲,效果明显好些。此例只是作为其他年级的参照,其他年级也有其好的方面可用,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认为对于乱扔垃圾的现象要想彻底改变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在环保行为养成之前,就得加大规范力度,而且得为学生生活的便捷多想办法。而且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学校应该和家长一起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才行。如果到处都是很干净的环境,大家就会有顾虑、有担忧了。所以还得注重集体的影响力量。

桌面提示条

第三篇:时间去哪儿了

时光里的爱

七年级六班张晓悦指导教师蔡春花

风—从水中掠过,留下粼粼波纹;阳光—从云中穿过,留下丝丝温暖;岁月—从树林中走过,留下圈圈年轮。--题记

“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着就老了······”每当我唱起这首歌时,我的血液便在血管中汹涌澎湃地卷着浪花。

时间过得好快,眨眼间,我长高了,成熟了,可爸爸挺拔的身躯在已没有了往日的威武,妈妈俊俏的面庞早已失去了光华„„

“嗒···嗒···”瞧,爸妈又在干活。浅暗的灯光配上凄凉的“灰”发,再加上那憔悴而又灰土的脸庞,都可以做一道“苦情肴”了。可是我的心里却非常难受,我的爸爸妈妈已经老了,他们干点儿活都会让我心疼。我爱他们,但这个“爱”字不是说说而已,它是在父母最辛苦的时候说上一句问候话;它是在父母最劳累的时候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它是在父母最憔悴的时候为他们捶捶背、捏捏肩。

小的时候,我就向爸妈手里的一颗明珠,怕磕着,怕碰着,应该就是所谓的“掌上明珠吧”,但渐渐长大了,爸爸开始让我独立了,让我自己学骑自行车,让我自己知道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让我自己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前,我老姐的爸爸好严厉,不懂得关心我,但渐渐长大了,我开始明白了,爸爸妈妈是多么的爱我,用他们的勤劳换来我的做事速度快的习惯;用他们的努力换来我的独立;用他们的坚持换来我的成功。

我的妈妈,挺唠叨,每天都要念个紧箍咒,每一次都念的我的头好大,只是为了我好,如果把我念烦了,我可能会顶上一句,但您却不知道,我事后会有多么的愧疚,多么懊悔,都会偷偷趴在被窝里哭泣,我有时觉得,自己很不孝,是世界第一不孝子。

爸爸,或许在有些人眼中,您有多么可怕,因为您长得像童话故事中的小矮人一样,长的丑但心里美,但我觉得您是世界上最帅,最好的老爸,我在您的疼爱中长大。在您高大而又魁梧的肩上大,您的肩,把我托长大了,而您自己,却“塌”肩了。

妈妈,即使您有多么唠叨,多么唠叨,但我依然觉得您是世界上最美,最好的老妈,我在您的亲昵中长大,是您,让我懂得了人世间真、善、美;是您,让我懂得了母爱的伟大;是您,让我懂得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爱---母爱。

时光已在你们的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那是岁月的伤疤,是衰老的征兆,是青春消释的图画。

时光啊:请你别那么快带走他们的青春,我还想伴着他们的青春,一同成长,时光,请你回来吧!

第四篇:“美”去哪儿了

“美”去哪儿了

在英国做作家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我们看到一幅画时,谁都难免回想起许许多多东西,牵动自己的爱憎之情。是要它们有助于我们欣赏眼前看到的东西,大可听之任之,不必多虑。只是由于我们想起一件不相干的事情而产生了偏见,由于我们不喜欢爬山而对一幅壮丽巍峨的高山图下意识地掉头不顾时,我们才应该扪心自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我们的厌恶。”

一、美来自内心

晴朗的天气妈妈会发愁买雨伞的儿子,没有生意。雨天妈妈又会发愁买冷饮的孩子,没有生意。我们的情感左右着我们的思维。就像许多大师不被那个时代所理解,就像梵高被自己最好的朋友最尊敬的老师所鄙视一样。梵高摆满了一屋子的向日葵,放好椅子时等待高更的几句美言时却换来了高更的冷嘲热讽,两人经历激烈的争吵后最终以梵高割下自己的耳朵来表示抗议。事实证明梵高的这11幅向日葵至今,每一幅都成为了传世佳作价格不菲。美术是一门最没有标准答案的学科,只有你是否喜欢,就像是两人在谈恋爱,看对眼了就会觉的什么都是好的。

所以我认为在现在的小学美术教育当中最重要的不是培养孩子有多么高超的美术技巧,而是训练他们心灵中的哪只慧眼。学会如何欣赏美。记得上学的时候老是曾经给我们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摄影师教自己的学生如何去发现美,他让自己的学生闭上眼睛然后向东南西北几个方向各走几百步,然向左右在走几百部,然后在10步范围内拍摄作品。恰巧这个时候有一位学生正好走进了厕所。这位学生十分头痛上下左右都没有什么好拍的,于是这位学生就在厕所里待了整整一天,直到傍晚的时候光线透过窗户射到厕所中的时候他发现到那束光线射到地板的样子是那美丽于是他最后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美的存在于否在我们的心里,而如何将我们心里这种美的东西表达出来就是我们要做的。

二、情感消失在了闲言泼语之中

“你画的是什么?”一句话把孩子内心的情感所禁锢。“我画的是什么?”其实孩子也在问自己。同时孩子在心里也会这样想。“既然你们不知道我画的是什么,那还是不要画了。” “那我就画些你们看的懂的东西吧,可是你们看的懂的东西我都画不好,算了我还是不要画了”于是孩子放下了画笔跑走了。孩子们慢慢长大,孩子走进了学校。老师开始上美术课了,拿出美术本翻看美术本的那一页,孩子们的大脑中和美术本一样空白。他们是不知道画什么吗?,是他们不敢画吗?,还是因为他怕自己画的东西没有人可以看的懂呢?。可怜的孩子开始发问自己。就在孩子一筹莫展的时候,就会有人站出来帮忙,他们会告诉孩子说太阳是这样的,小鸟是这样的,更有才华横溢的人编几本儿童简笔画大全之类的书。各种补习班横空出世孩子开心的学着,直到有一天他们看到一幅色彩丰富妙趣恒生的画时会发出嘲笑的声音,小猪怎么会飞到天上,小猪不是这样画的,猫咪为何会拉小提琴,它身上的花纹不该是这个样子的,他们都不会讲话,它们是动物,太阳应该是圆的是红色的„„

这些许许多多的应该和不应该,这个时候作为旁观者你想说些什么。我想这个时候你一定举足无措,因为他们画的不在是自己内心的东西他们的情感已经被当初的那句“你画的是什么”所扼杀。他永远停留在了别人影子下,他们失去了自己走路的能力,随之而来就会是一句一句的“妈妈,你看我的画好看吗?老师,你看我这样画对吗?”在这个时候我只想对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说一句“你觉的呢?”

每一个孩子都少许有些自卑,科学地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孩子们好奇心非常强的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不要打击学生们的好奇心,这样可以很好的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往往一些同学之间的游戏活动会让孩子们变的自行,多做一些游戏可以更好的引发孩子们的潜力。我们大多数的人习惯于我们所熟悉或所擅长的东西来展现自己的魅力,如何让孩子们有他们擅长的领域,那就是我们教师所需要掌握的了。他们与同学朝夕相处,教师用自身的感染力熏陶着他们,孩子们会在不经意间学到了我们很多的习惯和能力,当在紧张的学习之后、他们的诸多能力就被开发出来,如果我们可以正确掌握孩子的规律很容易的就可以开发出来孩子的潜能。并且在孩子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情感丢了,想象只是空谈

在我的兴趣班上有这样的一位学生,他每一节课听课都听得很认真,但是完成的作品让人看了以后有点伤心,有一次我布置了两幅不同内容的绘画作业,一个题目是《各种各样的动物》另一个是《图形的排列组合》,都是训练孩子们进行构图训练的的作业,但这个可爱的孩子却交给我两张几乎差不多的作业。两幅作业在画面的右上角都有一个用圆形和折线组成的太阳,在画面的中心位置都有一个三角形和方形组成的房子。于是我特别仔细的观察他做作业的过程。这位同学在我刚刚讲完内容,还未布置作业要求的时候,她的太阳再次在作业上冉冉升起。我走到她身边进行询问原因时,他也说不上为何要画这个太阳,她说她只会画这样的太阳。于是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难道她真的只是画太阳吗?

经过我的观察其实在低年级的许多孩子中间都会有这样一个太阳,我发现孩子的这个太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孩子没有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喜欢涂鸦式的绘画,家长看到了觉的自简单的绘画还能够去教一些,就想指点自己的孩子于是教孩子一些简单的简笔画。于是这样的太阳就这样升了起来。因为他们的家长之前所学的太阳就是这个样子,接着孩子们到了幼儿园,开始参加各种培训班,这个太阳的形象开始反复的出现在孩子的眼帘,一个圆圈,几道放射线组成了他们心中永恒的太阳。

这个太阳在孩子中间传播速度很快,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个圆圈加几根线条就成了他们的标准答案。孩子们很善于去模仿,因为他们怕我们对他们说“这样是不对的”其实很多的对于错,都是我们的情感单单只是我们成人的看法,我们忽视了孩子自己心中的想法。只有让孩子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时他们智慧的火山才会爆发。一个又一个匪夷所思,充满创意的形象才会展现你的眼前。又是那句老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因该很明白,美术教育不是之有“术”的教育更多的是“美”的教育,不是孩子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就完成了任务。而是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体验,认识,表现的能力。但现实中孩子们的思维就像是哪个太阳一样早已成为定式。

四、美不在乎技巧的高低而在乎装扮能力

美术本身就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的一门学科。但是纵观我们学生的绘画作品,学生的作品都慢慢的统一了起来,那个固定的太阳变成了符号出现在孩子的作业当中。孩子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甚至是有的学生就算是他没有见过的动物形象他也能够表现出来,他们会画鹿、会画马,会画大象,但是如果让他们去画鹿的一家,马的一家。孩子们就只会把这些动物放大或缩小后变成了“一家人”因为在以前他只学过这种动物的画法。他们不懂得如何去进行装扮。

如果给鹿妈妈穿上漂亮的裙子,鹿爸爸画上胡子,路宝宝手里拿上气球用自主内心里爸爸、妈妈和孩子的样子去画这一家人我想一定会让人拍手称绝的。

在我们班级中还有这样的一个转学生,他说自己学了很久的画画,他的水粉已经考到七级,说是通过专业组水粉静物考试,于是我想他学了这么长时间一定会很棒,所以我在上《四季的色彩》时请他用水粉画一幅关于四季的一幅画,到了交作业的时候他却没能完成作业,当我问她原因时她却哭着对我说,他还没有学过画这样的画,画不出来。细问他以前是怎样上课的,他说他们画了几次单个静物,就开始画罐子,我问她你喜欢罐子吗?他说不喜欢,但老师说了考试的时候要考罐子。我有问他,你为什么要考级。这个时候他开始反问我,不考级怎么能够证明自己的实力。顿时我感到了一种可悲,并对她产生了怜悯。这种根生地固的模式画教育,抹杀着一个又一个孩子的想象力,以前我只是听说过这样的现象,但现在真的自己遇见了,感受又变的不一样了。家长把考级变成了学习美术的目的。考上了高的等级似乎能够证明实力,其实她真正的学到知识有多少呢?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投机取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孩子年龄特征来进行教学。听他说和他在一起学的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我想我只能暗暗的祝福他们。

传统的美术教育蒙蔽了大多数人的眼睛,要想改变首先要打破大家对美术学科的一种偏见,认为美术课就是老师拿着粉笔教,孩子拿着铅笔学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改变就要先该变众人的思想,让他们理解美术,美术不只是画画,美术课不是把孩子培养成画画的高手,我们培养的是他们的审美能力,然后用这种能力提高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思维方式。而这种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建立起来的审美意识。许多学生进入小学以后 “幼儿绘画”会慢慢的结束,经过一系列的美术训练,按理说学生创作水平跟知识、技法的增长应同步上升。然而不少学生却是相反,他们对绘画表现,随着年岁增大反而会有大幅下降,有些学生一听“美术课”就忘记带工具不愿去画,恰恰是低年级的学生会毫无顾忌的进行“创作”,在学校的时间越久他们的“胆量”就会变小直到最后丧失殆尽。在美术课堂中许多孩子会被绘画工具所吸引,喜欢把颜料沫在手上,然后把桌子上地上搞的不堪入目,让人痛恨不已。其实孩子从来不会故意干坏事,儿童有自己的幼稚的善恶观、好怀观,有自己幼稚的审美标准,甚至有自己衡量时间的尺度。他们眼中的评判标准和我们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是我们培养孩子的最佳时期,我们可以用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把颜料涂在画纸上,让他们观察色彩之间融合后的奇妙变化,让他们把颜料当成玩具让他们熟悉色彩世界的乐趣。其实兴趣的培养就是如此的简单,一个正确的引导,一句关怀他们会深深的爱上美术这么课的。对学生的关注要持之以恒,对做得好的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要有耐心,不要怕反复,作为老师要有一股韧劲,要有恒心。给孩子更多的是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敢于大胆的表现自我情感,在情感的交流之中提高艺术修养,用我们的才识为孩子的成长铺设一条真正适合他们的宽敞平顺的大道。

第五篇:爸爸去哪儿了

爸爸去哪儿了

爸比 你会唱《小星星》吗 不会啊

那我教你好了

好啊)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你有跑调哦

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 三头六臂 刀枪不入 他的手掌有一点粗 牵着我学会了走路 谢谢你关顾我的小怪物 你是我写过最美的情书 钮扣住一个家的幸福 爱着你呀风雨无阻

分类后的垃圾到底去哪儿了范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