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德育课程体系论文[本站推荐]
编辑:悠然小筑 识别码:130-1068258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7-17 09:30:2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德育课程体系论文[本站推荐]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总之,这种“知识性德育课程”或“理论性德育课程”,因为其“道德功课”的性质与一定程度的“空洞说教”的缺点,在其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或“教育”作用上,从积极方面看,能让学生们“学会”或“知道”一些“非道德的”知识或观念,即“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但是,在形成真正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就收效甚微了。

对于传统的与现行的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上述缺点,不少欧美国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实验。在其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研究与借鉴的是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的德育方法,特别是他所创导的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及其德育课程的理论与方法[1]。作为德育课程及其教学领域的一种新探索,它对于学生道德判断发展和道德行为成熟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它作为一种特定的道德教育方法,某些方面是有限度的;当这一方法与其他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及各种隐性课程相联系时,其作用将得到保证和扩大。在我国学校认识性德育课程及说理、讨论、辨别等德育方法的建立、改进、发展与实施过程中,这种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方法与道德推理课是值得批判性借鉴的。当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认识性德育课程,特别是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还有待于大量的比较研究、探索创造与验证性实验。

第二篇: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初探论文

摘要: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人机工程学、工程预算及施工工艺等相关理论。国内较多的高校艺术专业都设置了室内设计这门专业课程,但其实践性教学效果欠佳,这不仅需要学生们正确的学习方法,更需要以实践性教学为导向的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引导,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实践性教学为导向标准对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展开分析和探讨,浅论笔者对高校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的想法与见解。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室内设计;课程体系

一、高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国内更多的三本高校为加快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步伐,不断加强与广大企事业单位交流与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素质,提升学生就业档次,实现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形成良性互动交流,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室内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而当前在三本高校中开设的室内设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效果欠佳,学生们在刚毕业走向实践岗位的时候,不能很及时得适应角色的转换,对于整个室内设计流程不能全局把握,一般的学生必须经历一年的甚至更长的时间实习期才能够胜任室内设计的各项工作。这也反映出高校教学方式的不足: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大部分以理论教授为主,学生已经形成了上课听讲,下课完成作业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阶段,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不能接触更多的室内设计施工现场,也不能很好地结合实例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室内设计基础理论,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开设室内设计课程应以设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设计技能的培养为目标,增强教学的实践性,把实践训练与理论传授结合起来,以培养出室内设计专业较为全面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二、“以实践性教学为导向的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初探”的思考与对策

室内设计涉及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材料学、园林艺术、雕塑、美术基础、设计风格、风水学等多个领域。该专业培养面向设计、施工、管理、服务等室内设计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掌握室内设计工程装修的设计方法,具有室内设计施工图及效果图的制作能力,掌握室内工程预算和谈单的技能和技巧。室内设计需要大量专业精湛的人才,而目前国内室内设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高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亟待改革。文章结合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室内设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监管、配套设施、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和探讨,进行了研究与解析,探究这些环节和因素对室内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的作用和影响。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实验室建设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应加强理论与实际工程的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实战机会,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实际的室内设计施工流程中,结合实例,为学生展示各种装修材料和施工的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让学生亲自体验常规的施工流程,对于施工材料和工艺达到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给学生们适当布置课程任务和课下调研活动,让他们分组讨论、调研、总结。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比较优秀的施工现场,给学生讲解设计方法和整个施工的流程。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建设室内空间设计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是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实践化的关键场所,实验室将是学校和社会的中介平台,专业教师可以运用这个平台更好的与市场接洽,锻炼教师们自身的设计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还可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实训的机会。这是培养专业的全面的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具备的。此外可在学校内部设置室内设计材料及施工工艺实验室,室内设计软件实验室、室内设计手绘工作室、室内设计综合实验室、室内设计创意实验室等,提高学生对课堂理论的深入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注重理论课堂和实践教学课程的配比关系室内设计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充分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系统的学习理论和课程练习,初步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以及艺术审美,利用特种设计手段和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学生们要掌握室内设计原理、室内设计风格流派、室内陈设设计、室内灯光设计、室内家具设计,这些理论将指引学生正确认知室内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但是现如今的室内设计的专业性要求学生们必须具备更强的社会实践性,所以在其课程体系中更要加强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实训,实例学习室内设计专业理论,例如学生们在学习室内设计人机工程学这门课的时候,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人体及常规家具尺寸的测量来得出一系列的数据,这些都是为今后设计做基础,专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学生们亲自测量实验,最后对数据分析总结,达到快速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点,为学好室内设计专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3、教学与社会接轨,开展项目教学模式项目教学对于一般高校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当然也是有一定的难度,这不仅要求学校为学生们提供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专业教师不仅要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更要拓宽自己的专业平台。教师不仅在本专业要做到精益求精,还要涉及更多的相关知识,如工程预算,风水学,沟通学,地理和历史等等,对学生要全面了解,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项目教学中对于学生将给予适当的点评。这不仅仅让学生们通过实训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也可以使专业教师在下一个阶段的教学中找准方向和切入点。在室内设计项目制作中,让学生在体验真实的项目中训练技能。通过实际的室内项目设计的实习,使学生全面认知室内设计和装修的全部流程,掌握室内设计中的施工工艺以及各种施工材料的应用,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设计以及如何与客户沟通。这些仅仅依靠课堂理论讲授,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

4、与时俱进,突破创新

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与其他艺术教学方式是大不一样的,在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紧跟时代要求,加强实践课程设置,突破传统教学形式,与时俱进、突破创新。尝试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指导学生学习,更要鼓励学生多走出去练习和学习。特别是计算机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们可以通过室内设计专业软件快捷的表现出自己的方案。室内设计人员还要有很强的专业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对于当今快速更新的装饰材料、施工工艺以及设计理念等方面要能做到全面的认知和应用,如果还沉醉于传统古老的模式之中,那将会被社会淘汰。总之,室内设计专业教学要与时俱进,突破创新,这既是竞争获胜的手段也是装饰装修行业进步的要求。让学生应该多参加活动,掌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多让学生接触新的设计模式,这也是每位教师必须要做到的。

三、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艺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鉴于此,三本院校中室内设计课程体系的建设更要以实践性教学为导向,以当前设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设计技能的培养为起点,加强实践课程的比例和设置,通过更多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和掌握室内设计大量的理论知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研究,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工作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也应该加强实践类课程和练习,理论结合实际工程,培养出全面的室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澜.《室内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_.10

[2]吕永中,俞培晃.《室内设计原理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7

[3]张书鸿.《室内设计概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_.6

第三篇: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1

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小学

张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学校传统的教育体制越来越不能适应人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显现出明显的弊端——德育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内在需求,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主体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学生是在一种被动、受动状态下接受教育,导致学校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封闭,越来越狭隘,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通过多年来的从事德育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破除学校德育上的这种弊端,必须正视现实,师生互动,把认知性教育、体验性教育、隐性教育贯彻到学校德育工作中去,把学校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教育调整到学生主体参与、亲身体验、环境熏陶式的教育上来,把重理论、重认知的教育调整到理论实践并重、互动式的教育上来,构建适应社会进步需要、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新型德育课程体系。

一、构建认知性德育课程体系——启德

认知性德育课程又称知识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及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认知性德育课程是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和高尚品德不可缺乏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在构建认知性课程中,我们可以从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主题教育、心理辅导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具体来讲,就是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1、突出创新教育。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加强实践教育。依照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通过参观访问、游览、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企业家、警察等社会成员的 广泛接触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使他们亲身体验,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索,从而提高思想觉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兴趣爱好,锻炼意志品质,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此,我们专门组织强大的骨干教师队伍认真编写了以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的德育校本课程《成长的足迹》,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我们还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分解,编制了适合学生实际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段达标序列训练方案》,对加强学生实践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3、重视人文素养教育。要特别重视加强我国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以及传统美德教育,以期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尚情操和公正纯洁的灵魂。要通过教育和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善于应变的品质,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劳动打下基础。要发扬优良校风,加强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得在“教化、养成、示范”诸方面,以强大的人文精神去有力地规范与熏陶学生,使之能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4、关注环境意识教育。要教育学生牢固树立“保扩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刻认识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符合环境道德要求的生活习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美化绿化活动,自觉承担植树义务,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绿化美化成果。

5、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要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使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对生活充满信心,具备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使学生主动自觉地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具有独立果断、坚韧、勇敢的品质。要引导学生使学生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身份,与环境协调一致,关心理解他人,与人相处关系和谐。

二、构建体验性德育课程体系——立德

体验,是一种情绪、情感想象,是学习者本人自己的体验,是本人亲历的,别人无法替代的,只有体验是真实的、主动的,别人不能强迫你体验。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要求儿童从做中学,以此改造儿童自己的经验,通过学生主体的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其人格的全面发展。为此,我校将学校的德育工作置于开放之大教育环境中,通过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以及外部的家庭教育与社会资源的利用,全方位发动,师生互动,2 逐步构建全方位的学校德育体验课程体系。

(一)学习形态的体验德育课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教育是我们整个义务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根本所在。在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开齐开足课程的同时,我们应努力开放教育渠道,倡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的道德品质自由生长,获得真正意义的道德升华;利用班队活动、晨间活动等时间,开展丰富的学习体验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验效率。

1、在学科课程中体验

在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努力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或活动,优化学习方式,强化和巩固正确的行为方式,使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做人的道德准则、体验努力学习后的成功快感、体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等,提高自己的认识。

2、在特色活动中体验

每天下午放学前15分钟为我校夕会活动时间,教导处要求各班必须合理制定好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认识教育和常规教育,不得将活动时间另改他用。在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中,我们专门设置了“荣誉时刻”栏目,大张旗鼓地宣传发生在师生中的先进典型事迹,学校、班级、个人获得的重大荣誉,让学生在聆听中分享、体验。每周星期四为我校“学生论坛”时间,在该活动中,学生自由地向同伴介绍自己优点、进步、成绩、经验、心得等;对班级建设、学校发展、完美人生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对发生在周围的事件发表评述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生活,升华认知。

3、在班队活动中体验

班队活动是在学生的主动参与、辅导员的精心指导下进行的,按期初制订的计划提前一周准备好活动主题和材料,按时开展活动,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诗歌朗诵会、新世纪故事演讲、“我来露一手”擂台赛、安全知识大检阅、基本功大比武等,通过鲜明的主题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在活动中找回应有的自信和勇气,并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

4、在常规评比中体验

在小学阶段,学生良好行为常规的培养与形成对学生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学校教导处与大队部联合开展“争做星级学生”的常规教育活动,3 得到了全校教师与学生的极大支持。大队部成立了星级评比领导小组,由学生行为规范监督岗成员进行具体检查监督,将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与评选条件进行对比,采取“个人申报—组内考核—辅导员评价—大队部审核”的方式,评比出星级学生;学生表现较为突出的,可以由班主任老师提出申请,经学校大队部和教导处审核,学校组织申报者开展综合技能大比拼,每个年级从中产生2-4名最佳星级学生,进行全校公示,并授予相应的标志,组织全校学生都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树立起行为规范的标兵,让学生在“争星”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生活形态的体验德育课程

1、在行走中体验

学生在校园里学习,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生活领域内,他们不只是单个的个体,同时也是集体中的一员,教育者要让学生明确走的规范: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争不挤,按顺序行走,安安静静排队行,走路轻轻,说话轻轻,不影响他人。

2、在玩耍中体验

“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时下许多人却惊奇地发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会玩,走道上,学生你推我攘、滚成一团的事时有发生。怎样引导孩子正确地玩呢?首先,应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正确的事物上来。如按学生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如“读书小组、棋类小组、游戏小组”等,解决怎么玩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玩什么。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德育真正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3、在劳动中体验

扫地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了,但并非夸张地说:眼下的学生不会扫地。你看有的学生拿着扫把的姿势,直着腰板,东一挥,西一蹭,地是越扫越脏。于是老师批评呵斥,学生越做越没信心,干脆溜之大吉。如何抓住这个德育的切入点,教会学生正确地认知,在认知中体验呢。一是教师指导,教给正确的扫地方法;二是教给学生扫地时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即打开门窗通风,扫前先洒水等等。同时告诉学生扫地也是一种高尚的劳动,既是为自己服务,也是为班级服务。如此一来,学生明确了为何而扫,怎么扫,扫得好,扫得快,得到肯定,自然就乐此不疲。

(三)、实践形态的体验德育课程

1、在校园实践中体验。

学生的时间大多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宝贵时段来影响学生。在校园树内开展认领一棵树,认养一片绿的活动,让学生在为树松土、浇水,为小草除杂草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对树木花草的热爱,对环境的热爱。通过为树木命名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地去收集资料,获取更多的植物知识。还可以把金鱼等小动物引进教室,让学生轮流喂养,学生的爱心、细心在喂养的过程中定会表现得淋漓尽致。

2、在家庭实践中体验。

家庭是步入社会的起点,是学生生活的又一领域,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实践活动也很关键。现阶段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更别提体谅父母、做家务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经常性地开展“我帮妈妈洗衣服”,“今天我当家”等实践活动,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孝敬长辈实践活动:三八节为妈妈洗脚、表演一个节目,重阳节为老人做一件好事,清明节开展一次祭祖扫墓活动等,鼓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3、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在教育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理解成人的世界,尽可能地带领他们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我们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结合实际,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我是小记者”、“卖报”、“当一天小交警”、“当一日环卫工”、“参观工厂”、“到敬老院为老人送温暖”、“绿色环保队”的生活实践,引导他们走进社会,让学生们在这些社区公益活动中,感受劳动的光荣,挣钱的艰辛,增强学生们的责任感、环保意识和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

(四)、情境形态的体验德育课程

1、在顺境中体验。

在热爱祖国的教育中,我校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都坚持日日升旗、周五降旗制度。事实证明,每天当国歌声奏响时,没有人命令,没有人指挥,所有学生都会神情庄重地肃然立正,那份爱国的情怀已在学生心中滋生。

2、在逆境中体验。

适当地让学生经受逆境的磨砺,将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我们开展了“我和青石孩子手拉手”、“帮助残疾人”、“和身边的困难生结对子”等,在逆境中体验,对学生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培养都大有裨益。

3、在特殊情境中体验。

近年来,我们先后将程天道烈士墓、三峡珍稀植物园、沱口敬老院定为学校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活动,接受教育。这样的活动没有空泛的说教,在学生如其境,如其情体验感受之后,自己教育自己,其针对性、实践性不言而喻。

体验教育在德育中的实施途径有各种各样,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设定的各种各样的场景当中,学会分析,学会选择,形成正确的判断。

当然,体验性课程也有其短处,设计难度较大,能效低,需要教师事先做许多准备工作;直接体验比间接体验更多情绪性,难于使学生作出理性的思考和整体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加工等。

三、构建隐性课程体系——冶德

隐性德育课程是广泛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的、间接的、内隐的,通过社会角色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影响因素。隐性课程能让学生在情境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它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品德及行为方式,陶冶高尚情操,完美人格素养。小学德育教育如果不注意运用隐性德育课程进行德育教育,要想得到满意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一)、校园物质文化形态的隐性课程

校园文化对每个学生都具有一种同化力。它隐蔽、渗透在学生经常接触、经常参与的各个环境要素及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一种特有的约束和规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实际上也为我们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导向功能指明了道路。

为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我们在校门外制作永久性的教师寄语;在校门内制作“五心教育”系列宣传画;在每间教室里布置了“一旗一句”;在教学楼的走廊张挂了名人名言;在楼梯边张贴着充满人文关怀的提示语;在学习园地里展示着学生的美术、书法等作品;在学校中心地段悬挂催人奋进的校训;在教室外堡坎上张贴巨型磁砖画《祖国在我心中》、体育艺术宣传画;在操场边梯口用瓷砖镶嵌着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等。通过一系列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有意设计,达到了对学生无意灌输的目的。

教育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把德育教育寓于学校各种物质设施的布局设计和具体活动之中,不仅避免了抽象空洞的说教,而且克服了强制 6 的压服和灌输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不仅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对学生的行为模式朝着社会期待的方向生成和发展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

(二)、校园精神环境形态的隐性课程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比较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学校与班级的传统、校风班风、领导方式、人际关系、教师言行等等。这些精神环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持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

为激励教育学生,我们开展了征集校史资料、优秀杰出校友事迹材料及展览活动。向历届校友(包括曾在学校各个时期工作过的教职工、已故校友)征集各历史阶段的重要文件、文稿、照片、图片、题词、字画、录音、录像、校徽、教材教案、教具模型、学术论著、借书证、毕业文凭等有价值的校史资料,征集获奖证书、论著成果,昔日校园生活之难忘回忆、追念母校名师师范师风的文章等优秀杰出校友事迹材料。让学生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领悟母校的办学成就、学校文化等,无形中激励了学生自觉养成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乐于助人、克己奉公勇于探索等精神品质。让学生主体参与养成教育,建立了值周班制度。学校确定了30余个校园值周、巡逻岗位,制订详细职责以及评价标准,由值周班学生负责管理、服务和检查、评分,培养了学生竞争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环境。同时,为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我们还组织了艺术队、书画社、文学社、电脑组、航模组、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兴趣活动小组;组织开展了主题班会、春游、野炊、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宣讲会、歌咏活动、读好书活动等活动,为学生情感、审美、知识、心理、道德、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社会影响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密切结合的局面。”针对一些学生中存在的在学校是“好学生”,回家是“小皇帝”的现象,以及学校教育和社会现象相抵消的小学德育现状,我校通过致力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加强校外隐性德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社会隐性德育课程的抑制功能。建立健全了家访制度、设置了家访卡、开办了家长学校、举办了家长座谈会;聘请离退休干部到校作报告;邀请交警有关领导到校作报告;邀请打工人员到校作报告;组织志愿者服务队长年坚持上街或去敬老院服务等系列活动,有效解决了社会“大环境”、家庭“小气候”和学校教育不协调的问题。既及时沟通了学生 7 在家在校的情况,又交流了家庭教育经验;既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全社会都在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又促使他们自我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教师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我国唐朝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出“教师应该负有三大任务: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形态的德育功能应该是全过程、全方位的,内隐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具有渗透性、示范性和互补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自己所有的教育活动中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或相同的时间里,开发隐性德育课程,努力尽到自己的德育职责。

首先,我们要求教师从各自的学科特点出发,研究课堂教学的隐蔽课程。我们在把握教材的同时,注意隐蔽性教育的教学设计,认真挖掘教学内容中隐蔽的德育因素,进行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

其次,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师德承诺”、“师德演讲”、评选“师德之星”、出版德育专刊、开展教育行风评议等一系列活动,举办德育工作会,强化师德教育,树立教育新风和教师的新形象。

第三,要求教师必须严以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示范性作用。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和优良的师德,同时,结合根据新的课程理念的学习、运用,要求教师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性姿态,与学生之间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隐性课程具有正向和负向功能,因此在设计中要重视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向功能,要抑制其负向功能,防止、克服其消极影响的方面。

认知性德育课程、体验性德育课程和隐性课程在实践中是相互交叉的,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的,同时也是各有利弊的。只有合理重组认知性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和进程,灵活发挥发挥体验性德育课程特有的功能,有意识的构建隐性课程,才能使德育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鲁洁主编:《德育社会学》社会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

2. 瞿葆奎、郑金洲主编:《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2_》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年12月版

3. 于文杰:《通往德性之路----中国美育的现代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_年 12月版

4.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2_年4月版

第四篇:动画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为了推动我国动画事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全国各地建立了众多的动画产业基地,各大院校也相继开设了动画专业,招收了大量的动画专业学生。在这种形势下,动画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高校动画专业为例,探讨基于数字艺术的动画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

【关键词】数字艺术;课程设置;“知识树”;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益革新,数字和信息处理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艺术创作领域,拓展出数字艺术。“所谓数字艺术,可被诠释为这样一种艺术形态:艺术家利用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类数字信息处理设备,通过构建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的创作平台,对自己的创作意念进行描述和实现,最终完成基于数字技术的艺术作品,并通过各类与数字技术相关的传播媒介(以网络为主)将作品向欣赏者群体发布,供欣赏者以一种可参与、可互动的方式进行欣赏,完成互动模式的艺术审美过程。”①与数字艺术同源的有数码艺术、数位艺术等。数码艺术延伸到教育领域,直接催生出众多的专业,如新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网络交互设计专业、信息艺术设计专业等等。动画与数码艺术的联姻,使动画自身的属性得到了拓展,也使动画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具有了新的特点。因此,基于数码艺术的动画专业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动画专业是传媒或艺术类院校的重点专业,每所院校都会讨论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分析基于数字艺术的动画专业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构建等问题。

一、“知识树”教学模式的确立

众所周知,一粒种子必须有足够的养分和充足的阳光,才能够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学习过程也是如此。因此,我们提出“知识树”的概念。

(一)人文科技知识的吸收

基础理论课程,比如设计美学、影视动画编剧、科技概论、戏剧文学、中外美术历史、中外文化概论等,不但能够提供足够的基础文化知识,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大学生不仅要谋得职业,还要做得事业。这是知识树的根基部分。

(二)知识技能工具的掌握

相关学院和系部建成了电脑工作站机房,开设了多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如计算机网络应用、数码造型基础、动画运动规律、原画、场景、角色设计、平面立体动画造型软件如ADOBEPHOTOSHOPCS,ADOBEIILUSTRATORCS2,FLASHCS,ANIMO,3DSMAXMAYA的使用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动画专业基础知识,还能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完成专业领域的基础绘制与创作。学生找到了表达自己想法的方法,能够描述和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念,学习成为一件体验创作快乐的事情。这相当于知识树的枝叶部分,提供给学生选择的机会。

(三)创意思维表现的训练

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要充分考虑课程设置的引导性。在掌握基本的技能之后,还需要专业的思维,也就是动画的思维。动画具备电影的视听特性和动画的绘画特性,要训练动画思维,就要在课程设置上加入剧本写作、视听语言、分镜头脚本创作、导演基础、表演基础等内容。通过训练动态思维、想象思维等,使每个学生的想象力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这个过程好比修葺知识树的枝叶,使树木茁壮成长。

(四)实践项目成果的转化

经过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创意思维表现的训练之后,加上项目实践环节,目前有些学校实行的短学期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夏季实践学期,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组成项目创作小组,完成短片的创意、制作以及成果的转化。或者学生进入公司企业进行实践,接受市场检验。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得到锻炼,也可以让教师查找教学上的缺失,以便及时弥补,可谓一举两得。创作的动画作品可以参加每年举行的动画节、电影节。如果作品能够吸引到投资,可以进行下一步商业开发;如果作品可以拿到奖项,还有助于学生获得工作的机会,这就是收获果实的环节。目前,“知识树”教学模式的成果收效日益显现。

二、“知识树”教学模式的分析

古人云: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②无论何种教学模式都要切合实际,符合教学规律和相关教育理念,数码艺术的教学既要继承传统的教育观念,又要符合现代大学的教学理念。

(一)模式特点分析

“知识树”教学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渐进式”学习和“捆绑式”教学。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上形成“井”字形的框架结构,一年级和二年级为横向黑色区域,三年级和四年级为竖向黑色区域,交叉的白色区域为实践环节,环环相扣、节节相连,体现出捆绑式教学和渐进式学习模式的特点。大学四年分为两个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属于获取人文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阶段,三年级是知识总结和思维训练阶段,四年级是实践和成果转化阶段。而每个年级的知识结构都环环相扣,中间都有一个节点,这个节点就是实践环节,展示学生作品和教学成果。这样,教师可以查找教学上的缺失,学生也得到了实际锻炼。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把每个环节都做到位,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考验。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起始阶段进行干预和把握,做到教与学的捆绑。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教师就应在哪个环节及时纠正和调整。学生要在渐进式学习过程中完成一系列作品,就不能松懈。这种层级递进的模式,既符合传统的教学规律,又贴近现代教育的理念。大学的“教”应该尊重教师的权利,让教师发挥教学热情,使之能够从教学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大学的“学”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得到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提升。这两个方面互为关联,缺一不可。针对这一模式,相关教学系部可以对一些课程进行调整,分为专业骨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针对专业骨干课程,每个学期结束都要进行一次作业和作品的汇报展出,每一个学生的平时作业和考试创作作品都要在专业展厅进行展出。这样有助于消除一部分学生“混”学分的思想,有助于对于全体学生起到督促作用,使教师易于进行教学管理。

(二)专业特色凸显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开设动画专业的本科院校不少于400所,加上民办院校、高职院校等,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多达1000余所。这些院校的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质量也良莠混杂,如何差别化办学、特色化教学是这些院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实现专业化办学、特色化教学,首先就应该明确培养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动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要具备人文基础、创新思维、表达技巧和实践运作能力。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凸显特色,在软硬件建设上加强保障。师资队伍建设要专业化,管理要科学化、人性化,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现代大学管理体系。特色化教学的关键是要有特色课程设置,目前相关学院动画专业正在建立一套主干课程教学计划。比如,正在准备实施的“实践项目”教学,每个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至少要完成两个短片,在二年级学期末,学生要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短片,在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至少要完成一部成熟的短片制作。到毕业设计阶段,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要有制作短片的经历,都能参与到创作的环节中。另外,除了特色课程设置以外,还要有特色化教师。有专长的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特色项目的设计,能使有天赋的学生发挥一技之长,专业特色也就此产生。

三、总结

基于数码艺术的动画专业设置要构建厚实的创作基础,包括人文基础、技能保障、思维训练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国产动画的原创实力靠的就是创造性思维。另外,学生的培养最终要贴近动画行业的实际。学校办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生最后要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因此,教学模式的革新离不开社会的实际需求。针对实际项目和市场进行教学模式探讨,根据动画业界的实际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实现教学成果转化、凸显专业特色,是目前各院校动画专业的立足之本。

注释:

祥忠:《数字艺术论(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2_年版,第12页。

②参见《百度百科》“朱子读书法”条目,

第五篇:工程管理概论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1、《工程管理概论》课程的特点

(1)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大一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通识教育课程,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就是《工程管理概论》。《工程管理概论》一般安排在大一下学期。作为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势必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引导完全外行的学生认识工程、工程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清楚地了解工程管理的专业特点、专业内容,培养其专业兴趣,明确专业学习目的,为今后的大学学习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考虑,甚至对将来的就业和执业也会形成初步的思考。

(2)涉及知识面广,概括性强。由于“工程管理”本身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专业知识,而《工程管理概论》课程主要介绍工程、工程管理和工程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该课程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归纳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各相关知识,课程涵盖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包括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施工、工程力学等工程技术知识,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管理职能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包括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涉及的经济知识、法律知识、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此外还包括学习方法建议、执业资格认证制度与就业领域等相关知识,综合性很强,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

(3)团队教学模式。正是由于《工程管理概论》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概括性强的特点,同时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政策等知识的更新,在《工程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中,改变了如其他专业课程中只有一位教师单独授课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由工程管理各主要研究领域的几位专任教师合上该门课程的团队教学模式,即《工程管理概论》课程不同章节按照授课教师的专业特长分别由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授课,让更多专业教师及早介人培养学生。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提前熟悉和了解本专业教师的专业领域和教学风格,而且更重要的是,团队中的各任课教师对自己专业领域有较高的造诣,能够将涉及的专业知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传授给学生,同时通过对讲授知识的合理安排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与后续专业课程的重复。

(4)课时安排少。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工程管理概论》教学总学时只有16学时,时间很短,而内容较多,如何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课程知识结构,并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构建《工程管理概论》课程体系

根据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工程管理概论》课程的总学时由以前的32学时减少到16学时,因此教学计划也应做相应的调整。根据《工程管理概论》课程的特点,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以满足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1)导论,包括工程和管理两大内容。其中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工程的起源与发展、定义、分类、工程系统结构、工程相关学科专业的结构和工程相关企业和建筑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管理的起源与发展、定义及基本职能。重点知识是工程的定义、分类和系统结构,管理的基本职能,同时了解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宜安排2个学时。

(2)工程管理概述,内容包括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工程管理的历史沿革和主要发展趋势、工程管理的行业特点和参与主体、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和建设程序。将“工程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古代、近代、现代的工程管理发展放在一起,使学生对工程管理的整个发展及特点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形成对比,加深认识,同时对将来的专业研究有个初步的思考,激发专业学习兴趣。重点知识是工程管理的定义、内涵、特点,工程管理的职能和主要任务,工程管理的建设程序和生命周期,同时了解并熟悉其他内容。宜安排2个学时。

(3)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内容包括工程管理专业发展沿革、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教学体系与教学安排、主要课程课程设置以及学习方法建议。在讲解这一章的内容时,尤其要注意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比如教育部在202_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工程管理”的专业代码、专业方向和学士授予类型做了相应的调整:专业代码改为120103;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从工程管理专业中分离出来,这样工程管理专业涉及的专业方向就缩小了;工程管理专业依据各学校的情况可选择授予管理学或者工学学士学位,因此培养目标、教学体系与主要课程应结合新的专业目录以及学校制订的新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讲解。

同时在这一章中还应介绍工程管理“四个平台”体系结构及其构建的必要性,避免下一章各个专业教师分别讲授各平台知识的孤立、零散,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专业课程体系。此外,“学习方法建议”这一部分知识也是必需的,首先学好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注重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各方面知识的融合,同时增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遵循学习规律,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宜安排2个学时。

(4)工程管理的四大支撑平台,分为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和法律平台,具体包括技术平台涉及的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工程施工等知识;计划、协调、组织、控制和监督等管理职能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和适用性;我国工程相关法律体系,如与工程相关的重要法律、重要法规和规章、规范,工程管理体制和制度等。重点知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和法律平台体系结构及各自发挥的作用,即必要性。对后续会涉及到的专业课程,如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工程材料等,只强调课程设置的目的和作用,尽量避免知识的重复。宜安排8个学时,每个平台2个学时。

(5)工程管理执业资格认证制度与择业导向,内容包括工程管理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工程管理行业人才的需求、工程管理行业择业导向。重点了解和把握工程管理相关执业资格的类别及资格认证的主要程序,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职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要求等。通过了解工程管理的人才需求和执业资质制度,有助于加强学校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和人才要求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把握就业的主动性,以提高将来毕业后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宜安排2个学时。

3、《工程管理概论》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几点建议

(1)教学内容的讲解中,首先要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工程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初步树立专业思想,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建立热爱工程管理专业的感情和对工程管理行业的责任心,为今后积极主动地学好专业课程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打下思想基础。在课程的讲解中,对涉及的专业术语和概念尽量以科普教育的言简意赅的教育方式进行讲解,对概念进行形象化的讲解。其次注重专业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的讲解。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主要课程以及四大平台涉及的后续专业课程,比如技术平台涉及的工程施工、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等专业知识进行介绍时,一般仅限于对其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有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性加以介绍,不涉及这些课程的具体内容,注重与这些后续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和衔接,避免内容的不必要的重复。再次就是注重四大平台结构的介绍和融合。

工程管理专业理论及技术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专业知识体系是由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四个平台的理论及实践知识构筑而成。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分别由四位专业教师讲解,分别孤立地讲解,必然会造成学生知识的零散和孤立,因此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这一部分知识讲解中,应同时介绍这四大平台结构、四大平台体系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四大平台分别介绍完之后,根据课堂安排,进一步介绍四大平台体系的相互融合关系,使学生了解其相互联系和区别,以加强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全面了解和把握。最后是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注重对工程管理未来发展趋势的介绍。专业知识更新迅速,作为专业引导课程,需及时将专业的最新发展状况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同时提醒学生通过网络等其他方式进一步了解工程管理的现状发展,探索专业未知领域,以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

(2)加强团队教师的交流。由于团队的专业教师中,最少的教师只负责2学时的教学,而最多的也只讲解4学时。各专业教师分别讲授各自部分内容,有可能造成对学生的过程管理和平时成绩的考核不统一或不连贯,也不利于对学生的了解和熟悉,因此应加强团队教师的相互交流。可利用专业教研活动或其他方式,召开《工程管理概论》任课教师交流会,共同交流确定教学计划的安排,相互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管理情况和考核情况,相互了解具体的教学内容。在引用典型案例或身边案例教学时,应分别从不同知识角度加以分析,尽量避免知识的重复。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注意可操作性及先进性。《工程管理概论》教学中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如案例教学、多媒体及网络辅助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既可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实际工程项目,也可以国内外工程管理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教学为切入点,进行案例教学;既可以采用工程录像、幻灯片、图片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也可以课后对学生进行总结、辅导和答疑,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网络教学资源,供学生自学,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

(4)通过给学生布置以“执业规划”或“职业规划”为主题的“小论文”等方式,引导学生尽早对专业学习进行规划。与其他工程技术类专业不同,工程管理的综合性强、专业面宽、知识结构复杂,毕业后可就业领域比较宽泛,同时涉及到造价师、监理师、咨询师、建造师等至少16类执业资格类型。通过让学生完成个人的“执业规划”或“职业规划”,使学生提前制定专业学习计划,并对将来的就业和执业有所思考,做到有目标,有计划,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少走弯路,并能积极主动地学好专业课程,也未将来的就业、择业和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德育课程体系论文[本站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