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三线建设党课授课稿(5篇)
编辑:寂夜思潮 识别码:130-616138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3-08-04 07:24:54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三线建设党课授课稿

“三线”建设奠定中国生产力坚实基础 “三线”精神锤炼社会主义者党性修养

今天这节党课,我们来一起学习新中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三线”建设。之所以要讲授这个内容,是因为其在上个世纪波谲云诡的世界形势下,彰显出了中国人民誓争建设新中国的决心与勇气,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三线”精神。走进新时代,人们并未遗忘曾经为巩固国防工业基础建设而不惜献出生命的英雄同志。时至今日,“三线”精神对于加强新时期党性修养教育同样具有特殊的意义及价值。

下面,我主要通过回顾“三线”建设的历史点滴、展望“三线”精神的内涵蕴意来对各位同志产生一定的政治教育性启迪。

一、深化历史记忆,回顾“三线”建设 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我们新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与前苏联交恶,又赶上美国妄图在东南沿海展开攻势。在如此紧张险恶的国际环境下,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直接进行战略部署,在当时的中西部地区 13 个省、自治区掀起了这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即:“三线”建设。

“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这是“三线”

建设中的响亮口号,鼓励了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从四面八方奔赴艰苦卓绝的“三线”建设战场。在这场硬仗中,国家政府投入了 2050 余亿元巨资,安排筹划建设的工程项目达 1100个。中国人民踊跃参加建设活动,在高峰时期投入的人力有400 多万人。这场贯穿了“三五”、“四五”、“五五”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成为了中国经济史上一次规模极大的工业迁移史实,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由于“三线”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导致建设起来的企业单位、工厂设施、基础建筑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困难与缺陷。也许,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且不屈不挠的民族。面对困难,当时的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使建设的步伐一时一刻都不曾耽搁。从 1964 到 1980 年,“三线”建设工程共创办了 1000 多个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有力支援、巩固了中西部工业建设和国防基础。

二、彰显伟大成就,创造建设业绩 (一)多方联动,夯实国防工业基础

在“三线”建设中,建立起电子科技、武器装备、船舶航海、航空航天、核能资源现代国防工业体系,建成众多国防生产基地和尖端科研试验基地。这些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国家过去武器装备生产落后的状况,改善了我国国防工业

结构布局。同时,我们还掌握了原子弹、氢弹等高端武器技术,成功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有力平衡了世界大国的核分布态势,成为了拥有绝对先进国防实力的国家,为国家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全面覆盖,优化工业生产布局

在建国之初,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们国家当时 70%的工业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在布局上,存在东重西轻的不足。而且,现代化工业十分薄弱。从军事经济学的专业角度来分析,这种工业布局具有非常脆弱的特性。因此,“三线”建设首先就需要解决布局不均衡的问题。在建设期间,当时一大批工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很快,许多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城市在中西部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拔地而起。为加强战备并建设国防重工业体系,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也逐步迁入三线地区。由此,在大西南区域,部署建成了全套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互相协调、实用实战的交通能源、基础工业及国防工业结构化布局。

(三)质量卓著,实现中西部跨越式发展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攀枝花、六盘水、金昌等地已经变成了当下著名的新兴工业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快速发展。而在“三线”建设之前,这些地方都曾经是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这也就是说,发掘矿产资源、创建生产工厂、打

通交通要塞等“三线”建设过程中的开发运动,在特殊的备战时期有力地发展了中西部落后地区。并且,随着科研、教育、技术等元素的迁入,中西部地区基础建设条件进一步完善和强大,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程度、医疗健康保障等都显著提高。这也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的,“三线”建设奠定了产业、技术、物质和人才基础,促进大西南地区整整进步了 50 年。

三、坚持思想导向,领会“三线”精神 (一)学习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扎根三线,为国效力”。东部沿海地区的高端科技人才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根据“三线”建设工作部署安排,迁往以云贵川为主的西南地区。这些技术人员自愿放弃城市舒适优渥的生活,来到不可预知未来的“三线”重点建设地区。他们不惜牺牲本应享受的幸福日子,不对建设地区的待遇产生消极情绪,而是任劳任怨,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奋进的斗志,在西南地区乐于付出、甘于奉献。他们含辛茹苦、默默付出,以工厂为家、以建设为事业,也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只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国家作贡献。

(二)学习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全国一盘棋,建设大三线”。这句口号不仅在宏观上体现出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而且在微观上呈现出建设

人员统一协作的精神。“三线”建设时期正值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国家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一声令下,全国各行各业各领域积极响应、鼎力支持。在党和国家号召下,形成了“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的举国之力。无论是来自其它地区的建设者,还是当地的人民群众,大家都通通集中在一起,在党和政府的统筹下群策群力,施展新中国建设时期集体主义的伟力。

(三)学习艰苦奋斗的实干主义精神

“大雨小干,小雨大干,无雨拼命干”。这是“三线”建设者在云贵川“天无三日晴”的自然条件下争分夺秒、苦干实干的真实写照。在当时的西南地区,建设条件极为艰苦。建设者始终坚定建成“三线”工业基地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恶劣的环境与落后的基础下秉承“先生产后生活,先厂房后民用”的生产生活原则,坚持将个人物质生活置之度外,自觉把建设基地和工业生产作为首要任务,高喊着“天作衣被地作床”的口号,风餐露宿、肩扛人挑,勤俭节约、艰辛工作,用汗水与血水的融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建设奇迹。

四、强化初心使命,培养党性修养 (一)坚持政治引领,坚定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我们国家自从成立以来,乃至改革开放后,西方国家始

终没有放弃任何途径的“和平演变”。这自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永恒的罅隙使然。对于甚嚣尘上的攻击甚至歪曲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虚无主义论,同志们可以用持续近二十年“三线”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来展开有力回击。不得不说,“三线”建设是我们党领导的持续开展国家经济建设的历史见证,“三线”精神是我们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理想印证。“全国支援三线,共同建设三线”使人民、党员干部切实认识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真实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极大优越性。我们每位同志都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党的领导,用奉献、协作、创业、创新让我们的国家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坚持意识觉悟,坚定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

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国家各项事业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发展形势和国情变化情况。在巨大的新挑战之下,我们每位同志要在对客观困难和主观问题进行认真审视的基础上,作出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选择,自觉屏蔽“糖衣炮弹”的诱惑与干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进行改革工作的路上,还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也就是说,我们自身的力量可能还不足以消灭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回想“三线”建设的事迹,我们要积极发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

子孙”的伟大自我牺牲精神,我们要坚守“个人服从于集体、部门服从于单位、地区服从于国家”的伟大自我服从精神。让我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人民群众共同走好新时代新长征路的动力支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精神引领。

(三)坚持自我升华,坚定提升党性教育水平的追求

党性教育是培养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方式,包含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建发展工作、党的优良传统等丰富内容。并且,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与升华。当然,党性教育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背景下运用而生。在以往的党性教育中,我们各位同志主要是接受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伟大精神教育。那么,除了“血与火”的革命战争教育之外,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志还可以通过“三线”精神的熏陶来对新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呈现出的精神风貌、价值意义、经验教训进行深度了解和深入思考。由此,在新时期党性教育之下,让自己的实际工作产生精神世界的共鸣,为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积累重要的实践载体和鲜活的教材资源。

各位领导、各 位同志,“三线”建设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史上的辉煌一幕,也是我们国家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建设的行动及其精神,为我 们每一位中国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谱写了一页光辉灿烂的篇章。

同志们,“三线”建设的历史终会成为过去,“三线”精神的内涵却必将永垂史册。

“三线”事业既是我们党革命建设精神的传承创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历久弥新。其历史价值和时代蕴意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提升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具有重要价值。

新时代,让我们铭记可歌可泣的“三线”建设者;新时期,让我们发扬永放光芒的“三线”精神;新征程,让我们接续耕耘“三线”事业的宏远目标及愿景。我们要不断洗礼精神世界,不断升华思想境界,用实际行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中国谋未来。

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X 镇近三年党建工作总结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党委认真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职责,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基层党建工作始终贯穿于经济建设,扎扎实实开展基层党建工作。

一、主要工作

(一)坚持强化主业意识,提升基层执政能力。镇党委书记始终守好“主阵地”,充分发挥“班长”作用,带头种好党

建“责任田”,以严格的标准、务实的作风抓好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进一步筑牢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一是层层压实责任。镇党委把党建工作纳入总体工作布局,与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一起考核。镇党委书记发挥“龙头”作用,强化直接责任,既要带头抓、主动抓,又要督促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党建工作。

二是强化激励问责。将开展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行动纳入基层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和“四个全面”绩效考核,作为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指标的一项重要依据。加强督促检查,对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实绩突出的进行表扬;对不作为、慢作为的,打板子,形成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坚持规范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能力。围绕“组织健全、设置合理、作用突出”要求,抓严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突出重点,抓好村级换届工作。我镇在全市第一批顺利圆满完成村级换届工作,换届选举过程依法有序风清气正,全镇呈现出了“结构换优、能力换强、人心换齐、面貌换新”的新局面。

二是主攻难点,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按照“年年排查,年年整顿”的工作原则,2019 年我镇排查到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公和村,在市“三支一扶”整顿工作组的支持下,该村党组织战斗力由“软”变“硬”,整体面貌焕然一新。据统计,共投入整顿资金 X 万元,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X 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X 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X 余件,整顿工作转化率达 100%。

三是聚焦要点,抓好驻

点联系群众工作。以“一卡两册三台账”为载体,跟踪管好“三本问题台帐”(总问题台帐、解决的问题台帐、未能解决的问题台账),党群、干群相互联动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干群关系,拉近了干群距离。

(三)坚持规范队伍管理,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按照“有激情、在状态、敢担当、出实效”的要求,进一步管严党员领导干部队伍。

一是规范管理“ 两委” 干部队伍。以村级换届为契机,严格实施“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确保群众遇事“找得到人、解得了难”。同时,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建立全镇农村干部和党员档案,不断规范农村干部和党员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二是从严管理党员队伍。我镇严格党员发展流程,由镇纪委、计生办以及派出所严把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审查关,从源头上解决不合格党员问题,推动党员发展标准化。我镇近几年均按质按量完成了党员吸收任务,启用党员电子信息台账,全镇 X 名党员基本信息管理实现网络化、信息化。不断规范党费管理,稳妥开展党费收缴工作专项检查,全镇各党支部已按时完成了党费收缴任务。

(四)坚持抓严组织生活,提升基层组织感召力。充分用好党内政治生活这个“传家宝”,把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任务来抓,促进组织生活常态化、规范化。

一是扎实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研究制定了主题教育方案和工作安排表,在抓好“规定动作”中细化任务,在选准“自选动作”中体现特色,在解决“突出问题”

中改进提高;强化理论武装,组织学习研讨会 X 场次,并依托常平精品论坛“常学堂”、“送课下乡”、文艺晚会、歌舞快闪等活动,抓深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擦亮初心、筑牢使命;坚持问题导向,抓准调查研究,抓实整改落实,抓牢中心工作,在建立健全“定制经济实施意见”“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要点”等多项长效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二是逐步完善党建阵地。把党建阵地建设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紧密结合,按照“一厅四室”(办事大厅、“两委”干部办公室、班子会议室、党群会议室和综合便民服务活动室)标准,合理设置党建阵地,确保组织生活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三 是不断创新组织生活。推行“党支部主题党日”,健全“三会一课”等制度,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从严教育管理党员、群众工作落到支部。X 个党支部结合“四个日子”,开展组织生活“微课堂”等活动,创意组织生活。

(五)坚持扎根基层,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一是强化党组织服务功能。我镇通过健全干部管理制度,加强干部上下班纪律、会议作风建设,严格实施村“两委”干部轮流值班制度,有效整治了干部“走读”现象,切实转变干部队伍疲软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及时有效扭转了我镇工作落后被动的局面。2018 年,我镇顺利通过了 X 市生态文明镇检查验收,解决了困扰十几年的节假日省道 X 线 X 段交通拥堵难题,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强化联系群众服务能力。组织村“两委”45 岁以下干部参加了电大电脑操作培训,提高村“两委”干部的业务水平。

三是强化基层基

础服务保障。重点做好抓党建促扶贫工作,把加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建立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机制,全镇 X 个村党支部均开展了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充分发挥贫困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其中,X 村党员小老板 X 帮扶贫困户 X 万元改造房屋,X 村乡村医生党员为贫困户免费看病,X 村创业青年X 成立 X 农业种植合作社,与贫困户合股经营。

二、存在问题

(一)抓基层党建意识不强,党建责任落实不到位。对抓基层党建工作投入不够,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督导较少,对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指导较少。

(二)部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推动发展能力不强。部分党员干部文化素质较低,发展能力不足、服务能力不强,思想松懈、缺少激情,不在状态,不敢担当,工作存在被动应付、作风疲软。

(三)部分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滞后,基层服务水平不高。部分党组织仍未能按照“一厅四室”标准合理设置党建阵地,组织生活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不能保证基层党组织服务质量水平,严重制约基层党组织的发展。

(四)“ 两新” 党组织基础薄弱,党建工作不够规范、党。

组织服务水平不相适宜、党员作用发挥不够突出。

一是对“ 两新”。

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两新”党组织组织生活不够健全、活动缺乏活力和创新。

二是“ 两新” 党组织自身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对党组织定位不清、作用发挥不够、组

织活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党建工作缺乏新思路、好办法,习惯采取学习文件或开会读报等老旧传统形式。

三、努力方向

(一)在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上下功夫。把落实党建责任作为第一工程,切实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以身作则种好党建“责任田”。

(二)在解决基层工作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坚持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继续开展驻点联系群众工作,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确保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在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开拓党建思路,打造党建亮点。坚持培育典型,以点带面,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不断完善基层党建阵地和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激发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提高基层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基层组织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打造一批服务效能突出的村级基层党组织和“两新”组织党组织,带动全镇党组织晋位升级。

(四)在提升抓党建促发展成效上下功夫。把党组织建设和我镇经济社会各项建设有机结合,聚全镇之力,围绕市委提出的“四大抓手”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不断加快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第二篇:三线建设

建设依托行业特色的现代传媒教育 实现民办高等院校的历史跨越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对参加今天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从大江南北不辞辛劳赶来的各位贵宾,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北京东方研修学院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一所优质民办院校,办校十年来已先后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万余名传媒、财经、航空航海、房地产、高尔夫等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学院连续多年被北京市教委授予“优质民办院校”的称号。目前,我们已拥有两万多平米教学、办公场所,多功能教室、语音室、演播室、摄影机、电视播出系统、专业机房、化妆间、形体房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在大学城内,学生的社会实践、图书阅览、体育运动、购物休闲都可以轻松实现。

30年改革春风的沐浴,如今的民办教育已整体从规模扩张和以校园建设为主的初级阶段进入到内涵发展阶段。坚持发展内涵,注重培植办学特色,突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民办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传媒艺术分院是北京东方研修学院成立之初就着力打造的一个,培养应用型传媒人才的特色学院。分院历经国际合作、职业培训、行业注入等多个发展阶段,最终转变为目前的,以一线传媒行业为依托、国内顶级学术教学为基础、专业实践模式为特色的崭新人才培养方式。今年,时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之际,我们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强化教学改革力度,实现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为社会输送理论扎实、技能过硬、品行兼优的专业传媒人才。

大家知道,随着公办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分数逐年下降,民办院校面临着相同的发展困惑。现阶段,解决这一瓶颈的根本方法就在于实现教育的转型,变压力为动力,强内功、找出路、谋发展!近年来,北京东方研修学院在北京市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兄弟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办学定位、教学改革、机制创新、基础能力、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我从这五个方面工作,作分别阐述!

一、明确精准办学定位:

明确精准的办学定位是院校发展的前提和宗旨,传媒艺术分院长期以来始终坚持行业用工市场为先导。从传媒业界的实际需求出发,因势利导的进行必要的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和调整。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夯实理论基础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影视传媒行业培养和输送品行兼优、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新型专业传媒人才。

当前,我国有2600多所高校,学生总规模达2980万人,每年毕业生600多万,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然而,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们的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距。从历年人才招聘市场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来看,呈现出实践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行业了解和职业规划、课堂教学成果转化率低、职场生存竞争力不足等态势。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要合理调配教育资源,积极进行教学机制革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与一线职场完全接触的机会,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作为办学者,我们主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行业交流合作;坚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责,北京东方研修学院传媒艺术分院,始终把握传媒行业对人才的切实需求,从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首先,我们结合国际交流经验,采用世界先进的传媒教学模式,对国内同类院校的教学大纲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沿袭借鉴主考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教育段的教学计划,引进了“电视艺术思维”、“电视传播概论”、“中外纪录片比较”、“电视片结构”、“电视艺术概论”等一批传媒精品课程。结合中国传媒行业,尤其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与理论总结存在较大时差的现实状况,删减部分陈旧过时、脱离行业实际需求的理论课程。这部分内容的精炼,不仅减轻了在校大学生的课件压力,同时为行业动态信息教学让出了有效空间。推出了“电视文摘鉴赏”、“精品节目分钟化剖析”、“实用非线性编辑实操”等一批优秀的校本课程。为学生了解行业动态,更新学习观念,拓宽专业思路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在实践操作中学 习专业理论知识的精品课件,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从教学方法上,传媒艺术分院更是按照“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的原则,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众所周知,传媒影视是一个非常强调从业者动手能力的行业。尤其对于在校大学生,实践中学习,课堂理论知识与课下实践操作的交替进行,互为推动,可以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的知识转化率。这个环节我们主要着眼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发展个性特点。校园电视台“东研TV”的顺利开播,学生自制节目《校园直通车》、《大学这点事》的不断革新,为每一位传媒艺术分院的学生提供了不间断的行业实践机会。由我院学生独立制作完成的影视作品“老倔头”、“今天的拉萨”,先后在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优秀纪录片评选、中国传媒大学“大学生艺术节优秀电视专题片评选”中获奖,也充分证实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突破了教学管理僵化的难题,为学生创造了更加灵活多样、兴趣浓厚的学习机会。

沿袭这样的教学思路,2010年我们对学院教学方法进行了更加彻底的改革。变传统的院校班级建制,为不同栏目组形式分班。打破专业差别、年级层次、学习程度的不同,按照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编入不同栏目组学习。在课堂教学之外,我们的学生完全按照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节奏工作,每天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完成选题寻找、文稿策划、外景拍摄、演播室录制、后期包装的节目生产制作全过程。这种注重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同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和能力。同时,改变了以往比较封闭的培养方式,促进了学生对于行业背景、传媒理论和多元文化的理解。

其次,我们坚持激励式教学,通过科学全面的评价制度,有意识、有重点的培养和考察在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综合评价、实践操作、理论考核三个大项,按照三学年,总分百分的计算考核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动态、全面评价。其中,实践操作占总分的40%,理论考核、综合评价各占30%。

1、综合评价的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品德表现、到课率、纪律表现、宿舍教室卫生、班团活动等;

2、理论考核部分则包括:学生所有公共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的考试成绩;

3、之所以将实践操作考核比重增大,也是尊重传媒专业教学的规律,科学适度增加电视实践考核比重,有意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其内容包括:学生参与电视节目生产实践、行业实习、创作评奖、实习单位评价等内容。

这些量化考核结果,会按学年记入每个学生的档案,直接影响学生的实习单位级别、就业安置、奖学金评选。同时,学院教务处会将每个学期学生的量化考核结果寄给家长,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调动学生家长与学院配合,完成学生在校期间的不间断、动态监督考察。量化考核制度的实施,也为学生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更便于督促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全面成长、科学发展。

学院的文化建设成果将直接造就院校特有的精神品格,核心体现在学生精神、价值、作风和对理想的追求上。大学之大,首先在于精神的伟大。我们正处于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不同文化激荡的时代。一方面新思想、新观念和不同文明交融的新成果进入大学,另一方面,我们更注意到大学里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之风的存在。在这里,我想举一个现实的例子,阐释传媒艺术分院对在校学生实现精神培养、引领的观点和目标。

“我的孩子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了7年,在点团队学习了3年,他在点团队3年来带给我的惊喜不仅仅是他做的8个项目;不仅仅是他本科毕业就不用花家里的一分钱,而是他在团队学到的是一种团队协作精神,是一种承担责任的能力,是一颗懂得感恩的心„„”这是一位华东科技大学学生家长的感言,他的孩子同时也是这所大学“点团队”的一员。“点团队”是由华东科技大学刘玉教授创办的一个以本科生为主的科技创新团队,在短短几年间,他们共完成科研项目110项,申请专利14项,队员毕业时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签约率达到100%。我们传媒艺术分院的人才培养机制正是契合了“点团队”的精髓,让在校大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以节目生产促进理论学习,以理论学习推动节目生产,让孩子们成为传媒就业市场的抢手货。但这绝对不是学院的终极目标,对于我们而言,刘玉教授的另外一个故事更重要。2004年秋天,一个星期天晚上十点多,刘玉和团队成员在回家途中,遇到被狂风吹倒的一段大树枝。队员们一一跨过,正当一名叫杨威的队员也准备跨越时,走在后面的刘玉发现此举,立即叫停所有队员,一边让杨威将树枝移开,一边严厉的批评:“你们怎么这么自私、这么怕脏?怎么不想想后面路过的人会绊上,摔跤、受伤?”杨威一边把树枝搬开,一边委屈的告诉老师:“我们不是怕脏怕累,只是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做事的时候要为后面的人考虑„„”刘玉由此得出:“道德是要靠后天的实践养成的!”影视传媒行业是一个需要高度协调配合的行当,因此,我们的学生更需要有意识的进行道德养成和职业精神培训。规范的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精神,将是传媒艺术分院在抓好理论知识教学、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同时的又一根本要务。也因此,才会出现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为生病的孩子送药、洗衣服;外出实践时,专业课教师循循善诱,讲解行业规范、待人接物的细节要求;主抓学生工作的院长连夜送军训中意外受伤的学生到天津治疗,这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事件。优秀是一种习惯,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好的态度可以带来更多机会!我们始终坚信这一观点,也必将实践这一观点,培养品行兼优,好学、好用的孩子。

三、坚持机制创新传统:

以科学教育质量观为宗旨,实现民办高校多样化发展。机制创新渗透在北京东方研修学院教学、实践、就业等院校发展的各个环节。我们重点做好了学院与行业企业、兄弟院所、社会团体的密切合作,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为毕业生保障优质就业平台。

2008年以来,学院先后与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北京电视台生活节目中心、天津电视台文化娱乐频道的多个栏目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定期输送在校学生到指定节目组观摩、实习,先后有百余名在校生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理财在线》;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传媒《环宇地理》;北京电视台《谁在说》、《你该怎么办》;辽宁卫视《畅游中国》;安徽卫视《鲁豫有约》等栏目的节目生产制作。学院陆续承接了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传媒、北京市参事室、陕西卫视等多档节目的研发制作,并有多家国内传媒机构从我院订单生产节目。实现了在校学生制作的节目,在电视台播出的先例。电视台热播的《那些迷人的往事》、《我家有宝》、《手机》、《铸剑》等一批优秀影视作品,也由我院师生完成部分剪辑、策划工作。这些合作的展开,使在校学生有机会参与国内外影视一线的生产制作流程,缩短与行业发展的距离,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

同时,学院成立了“北京鼎盛佳映影视传播有限公司”,与千县电视台联盟、雅士力集团、拉芳集团、中科文化、光线传媒、勇士传媒、广州视线传媒、大唐盛世等6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和传媒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前店后厂”运营模式,一方面实现教研成果的顺利转化,将学院传媒教学研发的新形态节目投入市场生产和制作,锻炼专业师资队伍,避免实际教学脱离行业要求;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就业机会。逐步形成校企联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全新传媒业运营方式。

其次,重视机制创新在学科建设当中的运用。为培养优势学科,学院主动打破专业和院校限制,首先加强了优秀师资的引进,先后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福建华侨摄影学校、航空学院聘请跨专业教师,研发教改方案。实现了传统教学、建制、管理,向新型传媒人才培养方式的顺利转型。从影视行业一线聘请有经验的工作者作为外聘教授,是学院学科建设的又一亮点。教研实践中我们发现,原有教学大纲、考试计划、课时安排、教学进度等环节与行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主动邀请影视行业主持人、记者、制片人、主编等不同岗位的专家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逐步搭建了交叉融合的学科平台,组建跨领域团队,注重培养方案的开放兼容,突出实践性、技能型教学环节的比例。逐步形成了一套有行业特色,可动态调整的学科体系。

四、夯实办学基础能力:

北京东方研修学院历来重视办学基础能力的提升。按照学院“加强教学硬件投入、注重学科群体建设、坚持优秀人才引进”的总体规划,近年来,传媒艺术分院先后实施了院办企业建设、行业教师引进、实践基地充实等扎实有效的工作。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院发展的核心要素,学院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着重考虑了行业教师的引进。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福建华侨摄影学院院长、中国纪录片协会理事王琳先生;北京青年报“冰点”专栏创始人、著名报纸、杂志主编王伟群女士;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编孙晓伟先生;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著名摄影师李新先生;优秀青年影视剪辑师刘勇先生等一批传媒业界精英人才的加入,增强了传媒艺术分院的专业师资队伍。我们通过教师分类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最大限度调动师资团队的工作热情。使行业教师科学处理工作与教学的关系,发挥行业一线工作经验优势,注重把工作实践融入专业教学,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以实践促教学。同时,对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以及师范类院校新闻专业的一批学院派教师队伍,学院则着力创造他们“节目研发方案”的实施。推动优秀节目策划方案尽快转入生产阶段,激励这部分教师团队的影视节目策划研发能力,为“双师型”团队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定期组织不同特长教师研讨教学、推进完善教改,注重教师队伍的多样化,打破近亲繁殖和门户之见。

就业历来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就业难将是一段时间内高校毕业生面临的一大难题。一方面大学生抱怨工作难找、就业就会少,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在抱怨没有能力强的大学生可用。传媒艺术分院始终把就业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招生面试、教学管理、实习实践、就业指导,我们努力做好每一个细节,杜绝“毕业等于失业”现象的出现。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影视实习实训工作是学生就业的必要保障。近三年来,除了巩固学院原有30余家国内电视栏目、影视剧组、网络视频、报纸杂志、专业制作公司等实习实践基地外,更加注重了国外影视制作机构、类型化栏目实践基地的开发。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传媒引进制作的《环宇地理》,就是一档代表了世界一流纪录片制作水准的优秀栏目。我们有侧重的选送优秀在校生到类似的节目实习实践,增强学生对国际影视节目生产方式的了解,实现“快速崛起、精英带动”效应。让这些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实现学生团队的全面进步。校园电视台“东研TV”正式开播,东研影视工作室苹果、大洋、DPS专业剪辑设备引进,600平米综艺节目演播室、千县电视台联盟播出平台等一批硬件教学设施的相继投入使用,必将继续促进传媒艺术分院教学的全面发展。

五、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面临着产业升级、机制转轨等深刻变化,迫切需要高校在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作用。我院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力争成为新兴产业的促进者。“三网融合”将是未来我国信息领域的一大进步,是指原来承载语音通讯的电话网、传播音视频业务的广播电视网和交换数据的计算机网,逐步具备同时承载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业务的能力。国家“三网融合”计划的实施,迅速增加了社会普通受众对于音视频产品的需求层次和播出总量。以往没有条件收看的影视节目,而今透过数据网络、手机视频等更加灵活多样的收看方式,各个年龄层次、文化背景、性别性格的人群都可以实现收视需求。这也意味着,中国收视市场对于音视频产品的需求将有一个迅猛的膨胀。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世界对经济危机忧心忡忡,电视业却取得了持续的增长。全球日均电视收视时间在过去5年中增加了5分钟,达到3小时零8分。而从国内来看,我们不仅拥有规模居全球首位的1.6亿有线电视用户。同时,随着IPTV、手机电视在农村市场的出现,未来我国的音视频产品消费人群将超过10亿。这些数据和现象对于传媒领域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随着用户音视频产品需求总量的增加,目前市场现有产品从结构层次、容量类型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其直接会导致,未来我国对音视频生产创作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对于从事专业音视频人才培养的传媒艺术分院来讲,我们也拥有全新的发展契机。学院将牢牢把握这个契机,通过卫视播出、行业投资、教学研发“三线建设”,实现东研传媒的第三个五年计划。

围绕第一线:我们将在传媒行业继续巩固、加深战线联盟,2011年底自办节目实现一星、四区、多点位布局,实现节目经营与学院发展相结合的战略目标。一星,是指我们将在国内省级卫视频道中打造一档优秀品牌节目,目前正在与天津卫视、山东卫视、安徽卫视,进行前期策划沟通;同时在学院生源集中地区东北、山东、河南、山西的省级频道发行播出自办节目。目前已有《音乐先锋》、《快乐生活秀》两档节目进入样片制作阶段,这些节目还将发行到部分地方台。确定开播的平台有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天津滨海电视台、山东滨州电视台、淄博电视台、山西电视台生活频道、山西长治电视台、河北迁安电视台、新疆兵团卫视、新疆塔城电视台等地。实施第二线:东研传媒将继续发挥北京文化中心的地缘优势,扩大学院影视节目制作影响力。目前,学院下属影视公司已与北京市政府参事室、北京文史馆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投资200万,制作历史文献系列片《北京历史文化》。该片由中国纪录片协会会长刘效礼担任总导演、国家一级剪辑师《士兵突击》制作者周海霞亲自参与制作。在这部文献片制作中,我院学生将参加策划、拍摄、后期全过程。同时,学院与万达集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与强生中国签订的长期制作服务协议也已进入实质合作阶段。

完善第三线:在节目研发方面,东研传媒将一如既往发挥行业优势,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纪录片协会、中国录音协会等行业协会加强联系,共同探讨影视合作项目。并与央视索福瑞、AC尼尔森等影视数据调查公司进行数据研讨合作,为学院自制节目研发提供市场数据资料。并在未来三年,每年投资300万用于专业教学设施、设备建设与更新。

展望未来,我们深知使命艰巨、责任重大。学院必将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亲切关怀下,在合作机构、兄弟单位的真诚帮助扶持中,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解放思想,扎实工作,为影视传媒行业培养和输送更多品行兼优、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新型专业传媒人才。

谢谢大家!

第三篇:三线建设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铁路生产力布局调整和大面积提速的新形势,工会组织要在生活保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个作用就是以强化“三线”(生活线、文化线、卫生保健线)建设为切入点,以此为载体,为运输生产服务,为广大职工服务,不断改善沿线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共2页)文章关键词: “三线”建设 铁路沿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生活保障 职工服务 布局调整 工会组织 卫生保健

车站和工务工区“三线”建设差距大,主要表现在房舍老化,设施陈旧,已满足不了保障服务的需要。随着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二等站并入车务段管理,由于近几年来对其投入不足,“三线”也是不达标。无论是为沿线职工服务,还是解决建线问题,都需要我们在车务、工务系统偏远的沿线小站和工区下力量下功夫。三是把重点放在解决部分地区职工吃水难上。沈阳铁路局于2004年开展的“溪流工程”建设,全力解决职工偏远沿线吃水难问题。但由于近年来地下水位下降过快、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等原因,一方面枯水期季节性缺水.另一方面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这给作业职工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困难。目前我局管内还有近100余处职工吃水难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为此,“三线”建设要坚持党委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建和职工群众共同参与的原则,即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三线”建设工作,摆上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行政作为建线的主体,负责项目调查、审核,并保证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各级工会组织在党委的领导下负责“三线”建设引导、协调、配合、督促、检查,组织职工参与日常管理,并负责小型设备的资金投入。在“三线”建设实施上要做到“三坚持”:第一,坚持一线为主,兼顾其他,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三线”建设投入上,先运输站段,后其他单位的指导思想,既照顾重点,又重视一般。第二,坚持统筹规划.逐步改善,全面推进的原则。根据资金能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保证重点投入的前提下,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逐步投入,全面推开,使全局的“三线”建设水平不断得到整体提高。第三,坚持规范整治,统一标准的原则。强化高标准和规范性的管理,统一标准,注重优选方案,达到实用合理有效,保证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第四,坚持共建共享,实际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三线”建设是全局的事,全员的活,需要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合力打造。生活线、文化线、卫生保健线建设需要人性化和高品位,管理制度的制定,生活设施、设备“三线”建设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建、管、用并重原则,努力实现生活线建设可持续发展。长效管理机制其实质是一个长期的管理过程和职工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如果单纯讲究投入,不加强日常管理,势必事倍功半,达不到“三线”建设的目的。一是建立日常管理制度。按照不同系统、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日常“三线”建设标准,用标准约束并引导职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使“三线”建设管理工作成为常态管理。二是建立检查考核制度。把“三线”建设的考核纳入对基层单位整体工作考核和对负责人的考核.纳入单位评先考核,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对不合格的单位,给予处罚。三是建立定期分析制度。每季度由工会牵头,有关部门成员参加,认真分析“三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对涉及的管理问题,由责任部门立即进行整改;对涉及硬件投入等资金问题,工会亲自组织协调解决;对一时没有条件解决的,给予合理的答复。四是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凡构成固定资产的设施、设备要按有关规定,纳入行政资产管理,按期提取折旧。工会负责小型设备的维护、更新,并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以保证“三线”设施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加强沿线职工的生活线、文化线、卫生保健线建设,大大改善了运输一线生产生活环境,真正解决了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使职工心齐气顺干劲足,增强了职工凝聚力、向心力、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保证了铁路安全运输生产,特别是对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的成功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实践证明,铁路各级工会积极参与抓好沿线职工的生活线、文化线、卫生保健线建设是其工作的永恒主题。

11月25日,路局党委书记张友松、局工会主席张金平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单位的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深入到即将开通运营的宜万线,调研职工生活线、文化线和卫生线建设。这是继9月16日张友松、张金平到宜万线调研后的第二次查看。局领导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在宜万线各站点上班的干部职工有宿舍住宿,有食堂吃饭,有澡堂洗澡,有交通道路,有电视观看,有文体活动场地,基本设施要比照武广高铁的标准配置,让干部职工安心抓好安全运输生产。

张友松和张金平25日一早,添乘机车从宜昌东到达利川。一路上穿隧道,过山涧,越桥梁,破迷雾,机车在限定的最高时速下风驰电掣的一路前行。尽管车窗外风光如画,领导们关心的却是职民工上道作业防护意识强不强,公路的防护栏牢不牢固,路材路料的堆码是不是很规范等情况并一一记在了本子上,立即对宜万建设指挥部和相关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在利川、恩施、巴东、长阳等站区,局领导深入到行车室、单身宿舍、食堂、澡堂、文体活动室等处仔细查看,对于水源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单身宿舍是否够住,食堂有多少人吃饭,文体活动室配备了哪些活动设施、器材,新来的职工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籍贯、民族等等都详细询问,并和职工们亲切交谈。张友松寄语在宜万线工作的干部职工要牢记“投身宜万,建设宜万,创业宜万,立功宜万,奉献宜万”的宜万精神,为宜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宜昌东召开的小结会上,局领导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始终把安全、责任、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要教育职工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宜万线环境特殊,长大隧道桥涵占了线路的74%,各系统、各工种要团结协作,共同抓好安全,对于还没完成的“三线”建设工作,要高质量的抓进度,不得拖延。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要发挥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宜万线的顺利开行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第四篇: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基地”分布

011基地:贵州安顺。歼击机和教练机生产基地。

012基地:陕西汉中。预计建设成歼击机生产基地,1975年,中央决定西安飞机设计所研制的运八飞机由012基地继续研制,基地变为运输机制造基地。1979年彤辉机械厂、劲松机械厂和012飞机设计所分出单独设立陕西飞机制造公司,012基地成了航空配件生产基地。1980年,运八飞机投入批量生产。

013基地(湖南航空):张家界—长沙。管辖几个航空配件厂(主要是3028厂湘陵机械厂)和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第三设计院。

014基地(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河南洛阳。158厂南峰公司从汉中迁来,专门制造空空导弹。

061基地(江南航天)贵州遵义。防空导弹生产基地,航二院分建。

062基地(航天七院)四川万源—成都。火箭/弹道导弹生产基地。航一院分建。

063基地(航天四院):陕西西安。

064基地(并入062基地):四川达州。

066基地(三江航天):湖北远安—孝感。飞航导弹生产基地(红鸟)。航三院分建。

067基地(航天六院):陕西凤县—西安。液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航一院分建。

068基地(湖南航天):湖南邵阳4县1市—长沙。航二院分建。1970年始建,1978年停建,1994年搬迁到长沙。

081基地(川北电子):四川广元。原0821指挥部,1965年开始兴建,为火控雷达生产基地。

082基地:四川成都东郊电子工业基地。

083基地(振华电子):贵州都匀。

541总厂:坦克制造基地,机关在山西闻喜东镇,厂区分布在山西绛县、翼城和垣曲。

举报 | 回复

楼主:LM901 时间:2015-08-10 22:23:47

大三线建设主要成就

中国二汽(湖北省十堰市)中国第二大汽车集团

江汉油田(湖北省潜江市)

长庆油田(陕西省)中国第三大油田

酒泉钢铁集团(甘肃酒泉)

西北铝加工厂(甘肃兰州)

攀枝花钢铁集团(四川攀枝花)中国第五大钢铁集团

贺兰山煤炭基地(宁夏石嘴山市)

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甘肃酒泉)中国最大航天发射场

西昌航天发射中心(四川西昌)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甘肃金昌)

嘉陵摩托车集团(重庆市)世界最大摩托车生产商

六盘水煤炭工业基地(贵州六盘水)

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四川德阳)超大型机械生产商

洛阳玻璃厂(河南省洛阳市)

成都飞机制造厂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东方电机厂

东方汽轮机厂

东方锅炉厂

成昆铁路(成都——昆明)全长1091公里

焦枝铁路(焦作——枝城)全长 772公里

湘黔铁路(株洲——贵定)全长 905公里

襄渝铁路(襄樊——重庆)全长 895公里

青藏铁路一期(西宁——南山口)全长 814公里

刘家峡水电站 总装机容量122.5万千瓦,年发电量57亿度

丹江口水电站 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

葛洲坝水电站(湖北省宜昌市)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年发电量161亿度

中国西南物理研究院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举报 | 回复

第五篇:三线建设

中共中央西南三线建设

“三线”这一概念出自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在这个构想中,毛主席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三类地区,分别简称一线、二线和三线。三线地区位于我国腹地,离海岸线最近700公里以上,距西南国土边界上千公里,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起伏的山脉作天然屏障,在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成为较理想的战略后方。

三线建设投入资金2 052亿元,投入人力高峰时达400万,安排建设项目1 100个,①在新中国经济建设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

三线建设概况:用今天的区域感念来说,三线地区基本上就是除新疆、西藏、内蒙古的中国中西部地区,其重点是西南。攀枝花,东北距成都800公里,东南距昆明280公里。1954年,508地质队普查踏勘,指出攀枝花矿区储量可达亿吨。1958年,攀枝花铁矿勘探队探明钒钛磁铁矿储量超过50亿吨。接着,探明攀枝花--西昌地区共有大中型矿区86处,富含铁、钛、钒、铜、锌、钼、镍金、铂族、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49种以上,在铁矿资源较少、品位普遍低下的中国,攀矿的发现,不啻平地一声惊雷。经过1958年全民炼钢之后,国人上下对贫铁、低铁的国情已由共识,因此,攀矿一开,便放出夺目光彩。攀钢建设、配合攀钢的成昆铁路建设、临近贵州六盘水煤矿工业区的建设、云南西部开发,影响了当地及辐射区2000万人的命运。一位社会学家评称:它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

从1964年下半年到1967年上半年,四川的三线建设开始有计划有秩序地紧张进行。广大工人、干部、知识分子忘我劳动,发挥智慧,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重大成绩。1964年底的迁建试点中,工厂大都是迁到中小城镇或大城市远郊区,只有少数迁到成、渝两市市区。多数工厂利用60年代初国民经济困难而停建下马的厂矿厂房或并如省内原有工厂,土建施工量不大。由于初建顺利,1964年10月20日,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同意从川黔两省的“下马厂”中再拨给国防工业47个,作为迁厂选址的基础。随即国防军工各派人来川踏探了解厂址,办理交接手续。同时,国务院所属十多个部、委、办,包括国家计委、建委、国防① 《党的文献》第10页.[J] 1996(3)

工办、一机、八机、铁道、冶金、煤炭、石油、化工、水电、建工、建材等部,都派出精干负责人员组成工作组人川,分别或联合踏探、计划和设计新建项目的选址。①厂址选定后,有关专家参加,附以有关的地质、水文、交通、电力、通讯、后勤生活支援等资料,征询所在地方意见,再送西南三线建设筹备小组审批定案。实际上就是要在四川和西南,部署一种类似“小中国”的全套互相协调、互相支持、门类齐全、实用实战的基础工业交通能电及国防工业体系,用心实在良苦。

六盘水,处于贵州省的边远贫穷地区,远离省会等中心城市,其社会经济状况及人民生活水平可想而知。几个世纪以来,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被养在深闺人未识,而这里的人民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穷困生活。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一场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把原本鲜为人知的偏僻落后的六盘水一下子推到了中国西部建设的前台,展示在世人面前。

六盘水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有煤、铁、铅、铜、锑、镍、铀、钻、锻、钻、硫铁矿、硅砂、石灰石等30余种。其中以煤、铁、铅、锌储量最多。煤炭储量更是江南之最。可靠储量711亿吨(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64亿吨,垂深1000米以内可靠储量413亿吨,且埋藏浅,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按中央三线建设指示,千里内迁在黔北、黔西、黔东南青葱荒凉的喀斯特石灰岩山野中安家落户。它们面临的是另一种更艰苦悲壮的命运。由于时间仓促,无前车之鉴,论证不足,加上“文革”对文化科学那般毁灭性的影响,贵州阴湿、封塞、地貌崎岖、信息不足,生活条件差,工厂分散,文化通讯落后,研究机构运转不灵„„几乎所有困难都施加在那些工厂院所头上。

从1965-1975年11年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占77%。其方法是迁厂、调人、建新厂、利用三线地区的各种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以铁路建设为先导,以国防建设为重点、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化工建设互相配合,经1965-1969、1971后两次建设高潮,克服重重困难,在三线地区逐步建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在投资比例上,冶金工业项目占22%;机电项目占9.7%;能源工业(包括煤、电、天然气)占28%;交通运输占20%,其中铁路就占该项的70%;②还有许多文化、教育、卫生、民政项目等。①

② 《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何郝炬[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陈东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

3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效益,极大地加强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力,同时也减弱了东部耕地和水资源的压力。

在交通运输方面,先后建成川黔、贵昆、成昆、湘黔、湘渝等10条铁路干线,新增铁路8046公里,公路新增通年里程22.78万公型,新增内河港口吞吐能力3042万吨,使西部地区交通闭塞的状况有了较大改变。在能源、冶金方面,先后建成贵州六盘水、河南平顶山等50多个统配煤矿区;葛洲坝、龙羊峡、神头等大中型水电、火电站68座;建成四川攀枝花钢铁厂、贵州水城钢铁厂、甘肃酒泉钢铁厂、成都无缝钢管厂、贵州铝厂等钢铁工业企业984个,有色金属企业945个,逐步形成了重庆、成都、贵阳、汉中、西宁等新的机械工业基地。受惠于高强度投资,整个三线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新中国政府开始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备战是三线建设最直接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期,中国的周边环境日益恶化,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北部,由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中苏边界局势紧张。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苏联当局相继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逼还欠债;在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策动大批中国居民逃往苏联,在伊犁制造**事件。60年代中后期,苏联向中苏边境大举增派军队,由原来的10个师不足20万人逐渐增加到54个师近百万人,其战略导弹直接指向我国的重要设施,中苏边境一触即发。在南方,美国在越南发动的侵略战争正步步升级。1964年8月5日,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对北越实施军事封锁和大规模轰炸。1965年3月,美国派遣海军陆战队悍然在南越登陆,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南大门,严重威胁到中国南大门的安全。在东南沿海,盘踞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从1961年到1965年,一直叫嚣反攻大陆,并多次派遣飞机、军舰和武装特务窜犯我国东南沿海和广东地区,妄图建立大规模进犯大陆的“游击走廊”。在西南,1962年6月,印度军队越过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入侵西藏,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发动大规模的全面进攻。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军事威胁,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不能不引起始终把国家安全作为第一位的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警惕。

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1965年4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加强战备的指示,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在思想上和工作中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面。

内有隐患,外有强敌,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仅要关心人民现实生活问题,更要关注国家的安全和长远发展。加强战备,加强国防,这是搞三线建设最直接的原因。

其次,革命战争年代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思想是三线建设重要的思想根源。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推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仗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①三线建设沿袭和发展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一旦大战来临,敌人会在全面进攻之前进行持续的大规模轰炸,并有可能占领第一线”,所以,“要把国防工业建在三线,建成能抗飞机轰炸、抗原子弹袭击的巩固的战略后方”。“在‘三线’地区建设一个打不烂、打不乱的战略大后方”,不但全国建立巩固的有组织的战略后方,而且各省要搞小三线,建立各省的战略后方。1964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批准下发了国家计委提出的《1965年计划纲要(草案)》。计划纲要提出,三线建设要结合第三个五年计划来考虑和安排。三线建设总的目标就是采取多快好省的办法,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工业基地。因此,三线地区的布局项目,从能源、原材料到机械、电子、化工、军工都自成体系,修铁路、公路,规划建设煤、钢、基地,挖防空洞、地道,企业搞“厂办社会”,到1970年“四五”期间将内地建设成一个部门比较齐全、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强大战略后方。

还应该注意到,改变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促进经济长远发展,是三线建设的根本原因。

毛泽东虽然强调存在战争危险,但也并不认为就一定会打起来。因此,毛泽东在强调备战的同时,特别要求计划编制工作要有长远考虑,要考虑经济建设长远全面发展。1965年1月24日,他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谈到三线建设时,特别指出:“三线只修铁路,只规划煤、钢?应当是机械、化工、军工什么都有才好。”1965年3月13日,周恩来在听取赵尔陆汇报小三线建设时也指出:搞小三线,要看到长远规划,15年要全国搞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要有相当的地区经济的发展。4月12日,在中央政治局125次扩大会议上,周恩来再次指出:“我们现在一方面备战,一方面还要搞长期规划,要备战和长期结合。当然,这两个① 《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第333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东西如果发生矛盾,要先照顾备战,但是长期总不能取消,要相互结合。你不打,我东西生产一点,总是有用。另一方面,长期还要继续建设。所以,像包钢、武钢、太钢这样的新项目,还有像德阳的重型机械,过去布置也不够,现在也要把它加快。”①

由此可见,毛泽东和党中央是从战略高度出发,搞三线建设,这既是为了备战,更是为了改变我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综合实力,促进全国经济的长远协调发展。

三线建设促进了三线地区经济、科技和文化等事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三线地区原来都是各方面发展都极为落后的省份。比如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和湘西、鄂西、豫西等地,曾是旧中国西南军阀连年混战的地方,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贵州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云南也没有多少工业。抗战时期重庆成为陪都,蒋介石从沿海带去一点工业,解放后初期我们又建设了一些项目,但其工业基础仍然很差。但仅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就大大改变了该地区的面貌,出现了几十个中小工业城市,其中攀枝花、六盘水、十堰和金昌等,则成为著名的新兴工业城市。四川的重庆、成都、德阳、绵阳等,则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机械、电子、航空、轻纺、电力动力设备城市,其产品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在“三线”地区, 以兰州、西安、成都、重庆、贵阳和昆明等为中心城市,形成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②在这里,汇聚了西部地区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的精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

三线建设改变了我国的工业布局,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在国家安全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布局与国民经济、国防经济的生存能力尤其重要。因此,在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和生产力布局规律的同时,考虑战争的影响和要求,合理地布局国家的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就能有效地保护国民经济和国防经济的生产能力,使国家经济经得起战争的冲击。在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布局,尤其是国防工业布局过浅的问题相当明显,三线工业很少,仅有的一些工业大都集中在沿海。炭、电力、机械、化工建设互相配合,三线建设克服重重困难,在三线地区合理配置并形成了各种工业基地和战略保障基地,对西北、西南诸省的工业、科研、教育、能源、动力、交通、通信系统进行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①

② 《党的文献》第46页.[J].1995(3)《三线建设:西部工业的摇篮》秦伟.[M]《军工史话》

全面最深刻的改造,逐步建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在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全国和三线地区极不平衡的工业布局,有利于经济建设的重点逐步向内地实行战略转移,实现了工业布局的纵深化,改变了工业基地布局过浅的格局,有利于济的长远发展。

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三线建设是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生产能力向内陆腹地的一次大推移。三线建设的规模、投入、社会动员及职工积极性的发挥,都是空前的。数百万建设大军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西部建设的赞歌。几千家企业的兴建,几十个各具特色的城市的崛起,几千公里铁道公路的畅通⋯⋯无不凝聚着几百万建设者们的聪明才智、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他们创建的许多企业,至今仍是西部地区的工业骨干。“三线”建设既为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条件,也为世纪之交启动的西部大开发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这次“非常”建设,我们现在内地的建设任务将更加繁重,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将更为悬殊,国家整体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既为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条件,也为世纪之交启动的西部大开发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这次“非常”建设,我们现在内地的建设任务将更加繁重,内地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将更为悬殊,国家整体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

三线建设党课授课稿(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