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职场礼仪说话技巧(5篇材料)
编辑:夜色温柔 识别码:130-1045812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6-22 21:37: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职场礼仪说话技巧

职场礼仪说话技巧

在平常的一言一行过程中,说话的方式和技巧也会影响交谈的效率,小编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说话技巧一

一.说话的秘诀

1.你和对方在交谈进行中,说话目的在于使人全部明了,别人听不清,就不懂,就是浪费。说话时声音要清楚,快慢要合度。说一句,人家就听懂一句。良好的谈话,应该是用大方、熟练的语句,而且有丰富的字汇,可以应付说话的需要,使内容多彩多姿,扣人心弦。

2.说话有节奏,快慢合适,抑扬顿挫是获得听众的唯一秘诀。不可忘记在应快时要快,应高时要高,应慢时要慢。因为我们谈话的目的是说明一些事情,使人发生兴趣。所以要清晰,要明示。

3.在火车里,在飞机里,或者是在别人放爆竹的时候,提高声音说话是不得已的,但是平时就不必要也不能太大声了。如果在公共场所,便会令你的同伴感到难堪。

4.每说一事,要创造一个新名词,把一个名词在同一时期中重复来用,是会令人生厌的。一个名词不可同时用来形容各种对象。和你所说的意义毫不配合的口头禅,还是极力避免吧。

5.知道怎样去运用声音、语调和姿态等,还是不够的,说话的方法是将字眼变成声音,说话要越简洁越好,字眼不可多用,话未说出时,应先在脑里打好了一个自己所想表达的意思的极简单的轮廓,然后根据这轮廓叙述出来。

6.太深奥的名词不可多用,除非你是和一位学者讨论一个学术上的问题,否则,满口深奥名词,即使用的恰当,也是不太好的,随便滥用学术上的名词,听不懂的人根本不知道你说什么,且会以为你有意在他面前炫耀你的才学;听得懂的人则觉得近乎浅薄。

7.俏皮而不高雅的粗语俚言,人们初听时觉得新鲜有趣,偶尔学着说说,积久便成习惯,结果是随口而出。那些话试想在社交场上,给人听见了,会发生怎样的反感呢?一句不当的话是会立刻降低你的地位的。

说话的技巧二

1.我们要对人说规劝的话,在未说之前,先来给人家一番赞誉,使人先尝一些甜,然后你再说上规劝的话,人家也就容易接受了。无论他人说什么,你不可随便纠正他的错误,若因此而引起对方的反感,你就不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听者了。批评或提意见,也要讲究时机和态度,但最重要的,是不可伤害他的尊严。否则,好事会变坏事。

2.你能和任何人继续谈上十分钟而使对方发生兴趣,你便是一等的交际人物,因为任何人这个范围是很广的。你若具有一般的常识,即使你不能有各种专长的学问,也足够应付各式各样人了。因为即使你不能应付如流,你总会提问题。问话,是使对方开口的xx。问话,是一个打开对方话匣的最好方法。但问话虽是小事,但提问技巧却要相当考虑研究了。

3.所以我们每次接触到一个人物时,必须先看四周的环境,并明白对方近来的生活情形如何,倘若对方正是得意的时候,你不可在他面前光说不得意的话,俗话说得好:得意人面前不说失意话。

4.如果你要人家遵照你的意思去做事,总应用着商量的口气。譬如有一位主管要求属下做事时,总是用着商量的口气说:你看这样做好不好呢?他虽然站在发号施令的地位,可是他懂得人家是不爱听命令的,所以不应当用命令的口气。

5.若要别人也和你自己一样地相信你的意见,你必须供给对方相当充分的资料。叫人足够相信你的意见,既不是盲从,也不是武断。在这同时,你还要表示愿意考虑别人和你不同的意见,请对方提出更多的说明、解释和证据来使你相信。你要表示,假使对方能够使你相信他的意见,那么你就立刻抛弃你自己原来的看法。

6.按言语是铁,沉默是金的说法,表示沉默比多话好。言语是一个人的行为的影子,我们常因言多而伤人,言语伤人,胜于刀伤;因为刀伤易痊,舌伤难愈。多说招怨,瞎说惹祸。正所谓言多必失,多言多败。只有沉默 永远不会出卖你,保持沉默便是保护自己安全。

7.信口开河、放连珠炮,都是不好的说话方式。信口开河并不表示你很会说话,相反的,证明你说话缺乏热诚,不负责任。至于说话像放连珠炮,那只有使人厌烦,因为你一开口,别人就没有机会启齿了,结果当然是自讨没趣。

8.若是到了非说不可时,那么你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词、声音和姿势,都不可不加以注意。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怎样说?都值得加以研究。无论是探讨学问、接洽生意、交际应酬或娱乐消遣时,种种从我们口里说出的话,一定要有重点,要能具体、生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9.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且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深刻。多言是虚浮的象征,凡有道德者,不可多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才谋者,不必多言。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唯有保持沉默,别人将以为你是一位哲学家。

说话的难点三

1.说话是双方面的,甚至是多方面的,一次好的谈话,不只要讲,还要很善于听,不只要把自己的话讲好,还要善于听别人的话,而自己所要说的话,也不能像演讲一样,可以事先完全准备妥当,照讲无误,而是要有很多随机应变的才能。

2.当你面对一个人谈话的时候,如果你只一大套一大套地把自己想好的话讲出来,而不了解对方的看法和兴趣,不能观察对方对你的话有什么反应,有什么疑问,不能及时地解除对方心理的症结,那你就不能算是一个好的谈话者。

3.在谈话时,你的思想至少要顺着两条线发展,一条线是你自己的,一条线是对方的。一方面你自己当然要有你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推理的方法,一方面你还要懂得对方的立场、态度 和推理的方法,如果你谈话的对象,不只一个人,那么,你的工作就更为复杂,你所要顾到的方面就更多。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嗜好和推测都是不同的。

4.让别人先说,一方面是表示你的谦逊,使别人感到高兴,一方面你可以借此机会,观察对方的语气神色以及来势,给自己一个推测的机会,这才是两全的方法。

5.在社交上,我们也常看到许多人,因为喜欢表示和别人不同的意见,而如此得罪了许多朋友。我们为什么要和别人发生争辩?起因是由于彼此主张不同,因而彼此结上仇恨,这对于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活动最不好的事情,所谓冤家少一个好一个,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着他的自尊心。

6.说话要真诚,不要表里不一,虚伪滑头,几乎每一个人,都更喜欢忠实的朋友。

第二篇:职场说话礼仪(模版)

说话也是门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出来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这就是语言的魅力。祸从口出,有时候你无心的一句话停在别人耳朵里,可能就与你想表达的意思相去甚远了,在职场上,有些话是不应该说的,或者换种方式说,看看这些话你中枪了没。

以下是职场不该使用的13种措辞:

1、“这不公平”

别人得到了晋升或认可,你却没有。普赖斯说:“在职场和我们的星球上,不公平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无论这是不是职场的弊端或这个星球的严重问题,避免这类用语的要点在于,应表达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不是牢骚与抱怨。”

2、“那不是我的问题”,“那不是我的工作”或“没人花钱雇我干这个”

如果你向他人求助,别人用这种话回应你,你会有什么感受?普赖斯说:“无论一项要求有多么令人不便或不恰当,它对另一个人可能很重要,否则他们不会提出来。因此,作为团队具有奉献精神的一员,首要的事务是关心他人的成功。”漠不关心、只顾自己的态度会限制你职业方面的进步。

她还说:“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说‘是’。但你需要在说‘不’的时候表现得委婉体贴。”

3、“我想……”

“我想,我们的公司或许会成为你的好伙伴”,或者“我相信,我们的公司将会成为你的好伙伴”。哪种说法更让人觉得可靠?

普赖斯说:“第一种用语包含‘想’和‘或许’两个不够坚定的词语。它们可能让你听起来对你要传达的信息不够确定。相反,第二种用语既自信又肯定。要传达这种态度,用‘相信’代替‘想’,用‘将会’取代‘或许会’。”

4、“没关系”

当某人向你表达谢意,礼貌的回答是“愿意效劳”。

普赖斯说:“这意味着你为帮助他而感到高兴,并且你接受他的感激。‘没关系’尽管是一个轻松随意的词汇,但在这里却未能表达这种态度。它实际上否认了对方的感激之情,并且暗示,有关状况在另外的情境下会成为问题。”

5、“我试试”

普赖斯说:“设想今天是4月15日,你让一个朋友在去邮局的时候顺便在下午5点前邮寄你的纳税申报单。如果他回答说:‘好的,我试试’,你会觉得你不如自己跑一趟。”因为这个短语暗示,有关任务可能失败。“谈话时,尤其同高层领导谈话时,用‘会’取代‘试试’。这一点变化能表达很多东西。”

6、“他是蠢货”,“她很懒”,“我的工作糟透了”或“我讨厌这个公司”

普赖斯称,没有什么能比骂街更快毁掉你的职业生涯了。“这不仅说明你像毛头小子那样不成熟,这种语言还带有倾向性与挑衅性。”

7、“但是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普赖斯说:“最有效率的领导重视员工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这种语言会让你显得固步自封和缺乏灵活性。

第三篇:职场工作礼仪说话技巧请谨记

职场工作礼仪:说话技巧请谨记 职场工作礼仪之如何说话

音量适中、速度平稳、散发热情

容易听懂的语言

简洁明了(避免专业用语)

强调重点,并有条理

多用敬语、谦虚、富于朝气、充满诚意的话语配合对方的立场、个性、适合对方的言辞如何让说话有魅力

多倾听不打岔

多讲对方感兴趣且积极乐观的话题

避免在大庭广众下纠正别人及与人争论

诚心诚意并利用适时的机会的赞美,不要夸张及矫揉造作合适的时机谈合适的事

有礼地接受对方的美意

让对方多谈自己

避免的话题:健康/争论/哀伤/谣言与闲话等

本文由化工人才网整理

第四篇:职场说话礼仪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职场上,我们每天和同事、领导之间难免有话要说。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都应“讲究”。可以说,在职场上“说话”也是一种艺术。很多时候,有些人吃亏就是因为没能管住自己的嘴巴。

说话爱揭别人的“短儿”

张挺在某国家机关做办公室文员,她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可每当就某件事情征求她的意见时,她说出来的话总是很“刺”人,而且她的话总是在揭别人的“短儿”。

有回,自己部门的同事穿了件新衣服,别人都称赞“漂亮”“合适”之类的话,可当人家问张挺感觉如何时,张挺直接回答说:“你身材太胖,不适合。”甚至还说:“这颜色你穿有点艳,根本不合适。”

这话一出口,便搞得当事人很生气,而且周围大赞衣服如何如何好的人也很尴尬。因为,张挺说的话有一部分是事实,比如说该同事就是比较臃肿。虽然有时张挺会为自己说出的话不招人喜欢而后悔,可很多时候,她照样说特让人接受不了的话。久而久之,同事们把她排除在集体之外,很少就某件事儿去征求她的意见。

尽管这样,如果偶然需要听听她的意见时,她还是管不住自己,又把别人最不爱听的话给说出来。

现在在公司里几乎没有人主动搭理她。张挺自然明白大家不搭理她的原因。

抱怨老板两句,不断遭刁难

孙丽目前在中关村一家计算机公司做高级程序员。她之所以离开以前的公司,主要是因为她在同事跟前抱怨老板的话,传到老板的耳朵里后,老板处处排挤她,逼得她不得不辞职走人。

事情是这样的。一次,老板交给孙丽一个难度很大的任务,并跟她事先声明“这件事难度大,你敢不敢承担,敢不敢接受挑战”。尽管孙丽明白自己的实力,她觉得在公司众人中,老板主动找她征求意见,说明老板器重自己,所以孙丽一咬牙就接受了。结果,由于老板给的期限较短,孙丽的确没能按时完成任务。结果因为此事孙丽遭到了老板批评,并受到了经济处罚。

可她感觉非常委屈也很气愤。孙丽认为:既然任务这么艰巨,做不完本是预料中的事。自己当时那么努力,没做完也不该算是工作失误。

“老板真过分,这么短的时间里,让我干那么难的活儿,我都说做不了,可他非让我做,没做完还罚我。”事后,孙丽跟身边同事都这么抱怨。结果不久,老板又给她新任务,还好,这回孙丽完成得相当顺利。

正当孙丽高兴时,老板又把一个难度更大的任务交给他。并说,“这里我是老板,下属只有服从,不许抱怨。我不养白吃饭的人,适应不了就走人。如果你这次再完不成任务,就要考虑是否该换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领导有分歧,说实话两头挨训

霍明在一家知名外企公司做事。有一次项目经理告诉他,要给单位做一个宣传案的策划,经过大家讨论后,霍明完全按照项目经理的意思加班加点,并顺利完成策划。但是,当策划案交到单位该项目主管领导那里,他却被狠狠批一通。

在领导面前,霍明说,这方案是他们小组所有人讨论的结果,而且,他们项目经理也非常赞同,这个策划案60%都是项目经理的想法。

可没想到领导直接把项目经理叫来,当面对质。主管领导追问项目经理:“听说这都是你想的,就这种东西还能叫方案,还值得你们那么多人来集体策划?我看你这个项目经理还是不要当了。”

从主管领导的办公室出来后,霍明又被项目经理批评了一顿。项目经理告诫他,以后说话前动点脑子,别一五一十把什么都说出去。可霍明认为,自己没有说错什么,更何况他说的都是实话。

说话得罪主管,丢了续签机会

刘欣是一家宠物杂志的记者,天性喜欢小动物的她很庆幸自己能够选择一个非常合适的工作。因为喜欢和动物接触,所以她不仅工作努力,而且热情有加。但是在一个月前,升职加薪的人员中并没有看到她的名字。而一个在工作热情和工作业绩上都明显不如她的人,却因为善于奉承主任而轻轻松松地升了职加了薪。

刘欣怎么也想不通,愤愤不平之余把自己一肚子委屈告诉了跟自己不错的一个同事。说主管提升人不是看谁有本事,不是注重人的才能,而只把眼睛盯在会拍马屁的人身上。这话说出去后没多久,刘欣明显感觉主管对她另眼相待,并且时时在一些事情上压制她。年底,当刘欣的合同快到期时,主管以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对她的绩效考核不及格为由,没有与她续约。

职场菜鸟嚼上司私生活被批

邓盈是一个性格十分开朗的女生,来到新单位没多久,就成了办公室里的“开心果”。一天她和同事下班回家,看见上司的车里坐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第二天邓盈就在办公室大声公布了她的新发现。两天以后,上司把她叫到办公室,告诫她以后在上班时间少说与工作没有关系的事。邓盈闷闷不乐地回到自己办公的地方,叫她伤心的是,没有一个人过来安慰她。

后来,邓盈逐渐发现,其实办公室里除了她,别人几乎很少说与工作无关的话,更别说提及别人或自己的私事了。这样一来,只要邓盈不开口说话,办公室里几乎是死气沉沉的。邓盈不明白,为什么大家之间的关系那么冷漠,处事都那么小心谨慎。

专家点评

站在别人立场考量事情

贯能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中心主任陈伟认为,如何在职场上说话,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从组织的角度看,企业期望其员工为了达成企业的目标,能自动自发地和同事建立彼此合作关系,高效快速地完成企业必须完成的各种各样的任务,赢得客户满意度和合理的经济效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企业的人际关系,就是赢得合作的关系。

从个人的角度看,善于处理职场中的棘手问题、维护并保持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是职场成功必备的职业素养之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首要原则是自我管理和双赢思维。自我管理包括善尽自己的职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双赢思维则要求能够随时站在别人的立场来考量事情,以协调合作的态度完成组织的目标。从具体的方法上看,用建言代替直言,提问题代替批评,顾及他人自尊,诉求共同利益往往在实践中比较行之有效。

对于案例中的几种情景,陈伟建议:

①如果工作上事先感觉会发生问题,要主动地向上司提出,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②上级可以越级向下布置,但接受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处在接受任务的岗位,向上汇报的时候不要越级,要先告知直接上司;

③至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完全不必过于认真,赞美与欣赏他人,是人际关系的点缀与润滑,而能够真诚地赞美与欣赏他人,则是自己的一份美德。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第五篇:职场听人说话的技巧(定稿)

职场听人说话的技巧

一些企业老总几乎全然不知自己不会听人说话,而且对由此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也懵然不知。

我接触过的老总们大多数都很会说话。但是,他们几乎全然不知自己不会听人说话,而且,对不会听人说话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也懵然不知。

几个月前,去旁听一位我的教练对象主持的董事会。会议从上午9点开始。不到两小时,我已做出初步结论:这些能说会道的董事中很少有会听人说话的,其中我的教练对象戴董事长的问题尤其严重。他颇有肚量,每件事都让大家先发表意见,然后由他小结并提出解决方案。但是,他提出的方案都碰到了“软钉子”:没人明显反对,也没人明确赞同。于是,最后的决策就像难产的婴儿,千辛万苦出不来。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原因是戴董根本不会听人说话。这个董事会的人说话都比较婉转、隐晦且不直截了当,而戴董坐在那儿一会儿接手机,一会儿发短信,脸上一副似听非听的神情,那些委婉的事情,他大都没有真正听懂。如此,他提出的方案不能反映大家的真实看法,自然就得不到大家的真心赞同了。当然,董事们又要顾及老板的面子,说话转弯抹角,不直接、明确地表态,于是,会议变得没完没了。

午饭被拖到了一点之后。下午两点会议继续。戴董让我先发表意见。作为其个人教练,按理我是不在董事会上公开自己看法的,但此时我却即兴决定“苟同”戴董,“违规”一次,“助产”一把:“你们讨论的具体内容我不懂,因而也不做评论;但我可以向你们展示一点别的东西。”我请一位与会的董事——黄董,把他上午说了半个多小时的话提炼一下,用两三分钟时间再概括地表述一次,然后要求董事长用半分钟时间展示一下他对黄董的理解。我强调,此时我们只要理解,不要评判。戴总表达了他的理解后,我问黄董:“戴董事长听懂了你的话吗?”黄董苦笑:“没有”。我请黄董耐心再重复一遍他的话,突出那些戴总没有听懂的部分,然后请他再次展示自己对黄的理解。这回黄说戴大概听懂了70%。

接下来,我让另一位董事,蔡董,按照刚才的做法如法炮制。蔡董的话里“抨击”的成分不少,人人都明显感觉到董事长“龙颜不悦”。呵呵,有戏了。在戴总展示了他对蔡董的理解后,我请蔡董“看在公司的份上”,务必给予真实反馈。他说“董事长不但没听懂我的主要意思,而且话里还有对我的不满情绪,让我很不是滋味”。董事长正要辩解,我马上阻止:“戴董,现在我们只求理解,不求对错。此刻,请你仅仅展示你的倾听能力。”无奈,董事长只好压着性子,重听了一遍蔡董的阐述,并再次展示了自己的理解。这次,蔡董说戴总听懂了他的意思的百分之六七十,但又称,“戴总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对我的观点的负面评价,我是敏感的。”

乘胜追击,我接着让董事们按照刚才的模式,两两结成对子,一个用两三分钟时间阐明自己上午提出过的观点,另一个仅仅表达理解,不做任何评判。结果让他们自己大吃一惊:居然没有人在理解的准确度上能够超过70%。有了这个基础,我便得寸进尺:“各位有没有想过,那没有听明白的百分之三五十可能会是些什么内容呢?也许是你不以为然的内容,或许是你一知半解的,还有可能是忠言逆

耳的。今天是‘倾听考试’,你们全神贯注力求达标的结果况且如此,换做平时,你们可能连50%都达不到。在没有听懂对方的情况下你们做出的回应和决断的质量如何,我就不用说了吧?”

从众董事的眼神中,我知道自己把他们“搞掂”了。于是乘势建议他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与他人对话时或开会中,逐渐养成一个习惯,即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或试图说服对方之前,一定首先力图理解人家的意思,在明确自己确实听懂了他人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看法。

那次董事会后不久,戴董要求我为其公司所有中高层管理人员做一整天的培训,“钦点”的题目就是“如何听人说话”。我心里明白,这样的培训课题对那些久经沙场、自以为是的中高管是没有吸引力的。按照惯例,他们一定会以各种各样的借口逃避出席,可这次因为戴董亲自压阵,明令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请假,他们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坐到了培训课堂上。培训开始,我首先发问:“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个对他人富于影响力的人,对吗?”“对”,课堂中没有任何异议。“一般说来,这种对他人的影响力是建立在对他人的理解之上的,对吗?“对”,又是异口同声。“凡认为自己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请举手。”与会者中90%以上的人举起了手。看到大家开始“上套”,我暗自高兴。“好,太好了,那我就出个题目,帮大家检测一下自己善解人意的程度。”

“你们公司的xx产品号称中国领先,可我用下来感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而且我周围用过你们产品的人都有同感。我以为,你们忽悠的本事倒是全国数一不数二的。”看到我一本正经的样子,学员们顿时严肃起来了:“您能肯定您用的是我们公司的品牌而不是冒牌货吗?”“我负责客户服务工作已经两年多了,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评论我们的产品。请问张老师,您在使用我们的产品前阅读过产品使用说明书吗?”“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尽管我们的产品不是完美无缺,但我们绝对是行业领先,这不是忽悠,我们有官方统计数据可以证明”„„我乐了:“各位,你们向我、也向你们的老板和同事证明了,你们是捍卫公司名誉的坚强斗士。但是,你们在客户面前表现出一点善解人意的品质吗?”感受到他们的挫败感,我安慰道:“我们不讨论与公司有关的事宜吧。现在假设我们是纯粹的朋友关系。我告诉你:我所有的朋友都生了儿子,偏偏只有我生的是女儿,唉,我现在可真是见人矮三分哪!”看到我满脸愁容、捶胸顿足的样子,学员们的安慰声此起彼伏。我又乐了:“各位,谢谢你们对我的同情、劝慰和你们给我支的招儿。但是,理解体现在哪儿?这是善解人意的最佳表现吗?”看到大伙儿都掉到我精心设计的“陷阱”里去了,我知道,真正意义上的“培训”可以开始了。于是,我开始讲解什么叫“倾听”,为什么管理人员要学习如何听人说话,倾听、理解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联等等。在他们认真倾听了我长时间的理论阐述后,我又向他们展示了我在Hay(合益)集团全球定义的基础上对倾听能力的分级说明:

层级1:对语言的初步理解能力

层级2:对情感的基本识别能力

层级3:对意义的深入理解能力

层级4:对背景的综合理解能力

学员们以四个层级为标准,小组演练、大组示范、结对巩固,足足“折腾”了两个多小时,大家才感觉到对“倾听”真有“感觉”了。结束时,大家为一天的收获热烈鼓掌。

一个月后,戴董邀请我去观摩他组织的一个部门协作会议。他在会上要求各部门

把那些平时协商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逐个摆到桌面上来讨论,要当着大伙的面把部门间矛盾的原因搞清楚并力求现场解决。各部门响应老大号召,人人争先恐后地发言、对质,不多久,好几个人就已经脸红脖子粗了。令我都没有意料到,一直在旁边冷眼“观战”的戴总此时慢吞吞地发话了:“一个月前我的教练教你们的倾听本事,都搁哪儿去了?你们年纪都比我轻,不会这么健忘吧?刚才的那几个案例,都给我从头来过!每个人一定要先表达对对方的理解,在得到对方对自己的理解的肯定后,才能做解释、说明、辩护、反驳等等。无论如何,一定先提供理解,这要成为我们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的一个‘规定动作’。”

老板此话一出,各部门的大佬没辙,除了依葫芦画瓢,别无他法。但有意思的现象随之发生了:一些部门间看似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大家力求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设身处地地理解后,解决矛盾的线索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了。

职场礼仪说话技巧(5篇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