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大全(精选合集)
编辑:紫云飞舞 识别码:130-1119873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8-28 09:27: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大全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大全

【导语】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教材以“童年往事”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展示古代儿童生活画面的《古诗三首》;有作家萧红回忆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快乐的《祖父的园子》;有作家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还有陈慧瑛描写一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梅花魂》。东星资源网为大家准备了《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大全》,供大家参考阅读。

【篇一】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大全:《祖父的园子》

我会写:

蝴:蝴蝶、蝴蝶结、蝴蝶花

蝶:蝴蝶、蝶泳、彩蝶、招蜂引蝶

蚂:蚂蚱

蚱:蚂蚱、蚱蜢

樱:樱桃、樱花

拔:拔草、拔剑、选拔、拔河、出类拔萃(cuì)

瞎:瞎闹、瞎忙、瞎想、眼瞎、黑灯瞎火

铲:铲地、铲平、铲土、铲菜、铲除、铁铲

割:割草、割掉、割断、割舍、忍痛割爱

承:承认、承担、承载、承重、继承、承包

拴:拴马、拴住、拴牢、拴线、拴束

瓢:水瓢、瓢泼、瓢虫、瓢饮

逛:游逛、闲逛、逛街、逛公园

形近字:

蝴(蝴蝶)、湖(湖水)

拔(拔草)、拨(拨打)

瓢(水瓢)、飘(飘落)

多音字:

晃:huǎng明晃晃 huàng摇晃

结:jiē结果子 jié结束

近义词:

漂亮——美丽

闪烁——闪耀

存心——故意

特别——非常

随意——随便

阴凉——凉爽

反义词:

新鲜——陈腐

漂亮——丑陋

承认——否认

黑暗——光明

随意——拘束

阴凉——炎热

理解词语:

【明晃晃】光亮闪烁。

【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马马虎虎】形容做事马虎、随便。

【光芒四射】指强光向四处照射。也形容人或事物光彩照人,极具影响力。

【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

词语扩展:

ABB式:

胖乎乎

圆滚滚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静悄悄

黑沉沉

香喷喷

亮晶晶

课内词语:

蝴蝶、蜻蜓、蚂蚱、樱桃、榆树

锄头、承认、水瓢、随意、阴凉

圆滚滚、明晃晃

句子解析: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样样都有”可见花园里昆虫种类很多,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孩子扳着手指头给人显示她的富有,那种满足、得意、炫耀的神态跃然纸上。

2、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

描写了蝴蝶、蜻蜓、蚂蚱等昆虫的色彩丰富。

3、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运用比喻修辞,把蜜蜂比作小毛球,形象地写出了蜜蜂的形态。“胖乎乎,圆滚滚”生动表现了作者对蜜蜂的喜爱和自己满心的快乐。

4、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这句话写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

“明晃晃”一词改为“五颜六色”好不好?

不好。“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园中事物的满心喜爱。如果改为“五颜六色”,只是表现色彩的丰富多样,则不能传达出这种感情。

5、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因为……所以……”这一句式表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喜欢事物的原因就是这么简单。结果子的喜欢,不结果子的好像不存在。

6、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先呼叫”说明榆树高大,树大招风,只要一刮风,枝叶猛烈摇动发出呼呼声;“先冒烟”是雨点落在纸页上,雨珠成线就像冒烟那样。这里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榆树的高大。

7、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写阳光下的榆树叶子,闪光发亮,充满活力。

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了大榆树的高大?

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入手,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描写大榆树的高大和充满活力。

8、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我”跟随祖父在院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我”并非真正地劳动,而是儿童的天性——爱模仿,甚至还很淘气,把菜种踢飞。这些行为表现了“我”的天真幼稚、顽皮可爱。

9、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因为我太小,祖父拔下锄头杆,让“我”单拿着“头”铲地,表现祖父体谅我,不愿让“我”太劳累,表现他对“我”的疼爱。

10、我并不细看,……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这一段中运用“摘、丢、追、采、捉、绑”等动词,从“我”这些动作中,写出了“我”在园子中一刻也不停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对园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

1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运用拟人、排比修辞,写出园子里的花、鸟、虫是自由快乐的,是无拘无束的。

12、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其实也处处表现了“我”的自由自在。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写园子里的昆虫和树。

第二部分(4~15):具体叙述“我”和祖父在园子里一起劳动、玩耍的情景。

第三部分(16~20):写园子里的动物、植物还有人和谐相处,一切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活动和成长。

问题归纳:

1、花园里面有什么昆虫?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这些昆虫的?

答:花园里有蝴蝶、蜻蜓、蚂蚱、蜜蜂。作者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2、十七段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一段中反复出现的是“愿意”“就”这两个词。作者反复运用这些词语,表面上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其实是作者把自己的自由快乐、无拘无束的心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面,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借景抒情,清新自然。

3、“我”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呢?

答:(1)园子给了“我”自由。“我”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玩耍,即使是瞎闹也不会受到责备。

(2)园子给了“我”快乐。这里有“我”喜欢的昆虫、花鸟、植物,这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活力的,是“我”喜欢的环境。

【篇二】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大全:《月是故乡明》

多音字:

斗:dǒu星斗 dòu斗争

燕:yān燕国 yàn燕子

近义词:

孤单——孤独

陪衬——衬托

气派——气势

盼望——期望

澄澈——清澈

广阔——辽阔

平凡——平常

不可胜数——不计其数

反义词:

容易——困难

澄澈——浑浊

广阔——狭窄

平凡——伟大

不可胜数——屈指可数

理解词语:

【陪衬】①附加其他事物使主要事物更突出;衬托。②陪衬的事物。本文是第二种意思。

【不可胜数】不能数完,形容数量非常多。胜:尽。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烟波浩渺】形容江湖水面十分辽阔。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湖。浩渺;辽阔无边。

【篝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显得很有情趣,很有意思。映:映衬。趣:意趣。

【诗兴】作诗的兴致。

【油然】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萌动】(事物)开始发生。

【晶莹】光亮而透明。

【澄澈】清澈透明。

【离乡背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

【漂泊】比喻流落在外,四处流浪。

【旖旎】柔和美好。

【无垠】没有边际。

【碧波】碧绿色的水波。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

【雄奇】雄伟奇特。

【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耄耋】指老年:高龄。素:七八十岁的年纪。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优美的景色。良辰:美好的时光。

词语扩展:

形容数量多的四字词语:

不可胜数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不胜枚举恒河沙数

句子解析:

1、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开篇点题,点明主旨:爱故乡。开头简洁、自然。

2、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作者的家乡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小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不知道山为何物,所以无法理解诗句描写的景象。

3、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作者看到天空中的明月,清光四溢,看到水中的月亮与之相映成趣,心中萌动的一定是对明月的赞美,是对家乡的歌颂。

4、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这段话通过世界各地的月亮与故乡的小月亮作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的含义。

第二部分(2~4):回忆故乡和童年的生活。

第三部分(5~6):写离开故乡后的生活,表达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第四部分(7):抒发对故乡月亮的思念之情。

问题归纳:

1、你对“月是故乡明”这一题目有哪些了解?

答:①“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②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表现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

③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的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

2、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

答:写了两件件趣事:第一件事是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第二件事是在古柳下面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3、作者明明是写故乡的月亮,为什么还要写那些童年趣事呢?

答:这些童年趣事都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数星星、捉知了、赏月等都跟月亮有关,通过写这些铭刻在作者记忆中的童年趣事,表达出他对故乡的眷恋、思念之情。

4、本文是怎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

答:(1)通过对故乡的月亮及月下趣事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拿世界各地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作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3)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课文主题:

本文以“月亮”为线索,深情回忆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看到的无数美景和月亮,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之情。

【篇三】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大全:《梅花魂》

多音字:

抹:mā抹布 mǒ涂抹 mò抹墙

折:zhé折扣 zhē折腾 shé折本

近义词:

偶尔——偶然 爱惜——珍惜

训斥——斥责 清白——洁白

慈祥——和蔼 郑重——庄重

欺凌——欺负 眷恋——留恋

反义词:

漂泊——定居 偶尔——经常

训斥——表扬 清白——污浊

慈祥——严厉 郑重——轻率

理解词语:

【冷艳】耐寒而美丽(多形容花)。

【幽芳】形容香味清淡而芬芳。

【漂泊】比喻流落在外,四处流浪。

【文坛】指文学界。

【颇负盛名】形容名气很大。盛名:很大的名望。

【古玩】古代留传下来的可供玩赏的器物。

【玷污】弄脏;使有污点。多用于比喻。

【郑重】严肃认真。

【欺凌】欺负;凌辱。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折节】屈服于别人。

【境遇】境况和遭遇。

【秉性】性格。

【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严冬。

【凉飕飕】形容有些凉。

【蒙胧】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事物)深切地留恋。

相关诗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中送别

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宋代: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句子解析:

1、故乡的梅花又开了。一年一度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运用倒叙的写法,先写看见梅花开,闻到梅花的幽芳,再写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巧设悬念,引人思考:梅花与外祖父有什么联系呢?

2、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把梅花与其他的花进行对比,突出梅花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质。三个“最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在梅花的精神。

3、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开头写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写从梅花图想到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这样首尾呼应,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强烈情感。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由梅花开放想到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第二部分(2~15):回忆关于外祖父的五件事,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春恋之情。

第三部分(16):照应开头,赞扬外祖父的爱国精神。

问题归纳:

1、外祖父为什么珍爱梅花?这表达出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表达了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梅花魂指的是什么?

答:梅花魂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梅花的精神;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三是做具有梅花精神的人。

3、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课文写了外祖父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感,赠墨梅图,送梅花绢等五件事。

表达了这位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主题:

本文以梅花为线索,讲述了关于外祖父的五件事,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的深切爱国情,也表达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

【篇四】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大全:《口语交际一: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一、交际内容:

先想一想可以了解谁的童年,如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邻居,再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问之前,先列一个提纲,把提问对象和问题写下来。

如交际对象是祖父母,你可以这样提问:

⊙您小时候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哪几篇课文?

⊙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课后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二、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1、提问的时候,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2、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一边听一边做简单的记录,不要随意打断别人。

整理记录。

三、具体做法。

1、选择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

首先确定自己要选择的对象,然后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恰当合理的问题。选择的对象要是大人,问题必须围绕“大人的童年生活”展开,不能偏离主题。

2、做好记录,选择有趣的事例。

大人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倾听,做好记录。整理记录时,要选出大人童年生活中让你感兴趣的典型事例。

3、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感悟。

和同学交流整理的记录时,要有条理地表达,可以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还可以谈自己的深刻感悟。

【篇五】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大全:《语文园地一》

一、交流平台

朗读课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

(2)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3)抓住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体会。

(4)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

二、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择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这个句子运用排比描写广阔背景之下的大月亮,以此对比家乡的小月亮,突出故乡月亮之美,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个句子将杭州的桂花与家乡的桂花对比,说明家乡的桂花已经融入母亲的生活,成为母亲生活中的一部分,表达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蓬,远比不上绍兴的鸟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这个句子把姑爹破旧的小船与绍兴精致的乌篷船作对比,表达“我”对父亲、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三、日积月累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注释:

①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②意恐:担心。

③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秆,也指子女的心意。

④报得:报答。

⑤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诗意: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赏析: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篇六】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大全:《习作1:那一刻,我长大了》

一、习作要求:

(1)选择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如引发心灵的触动,让自己明白某些道理,感觉长大了。

(4)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选材指导:

(1)品德方面:看到出现皱纹的妈妈,懂得了关心父母;看到为自己操劳的爷爷懂得了关爱老人;看到生病还坚持上课的老师,懂得了尊敬老师;得到同学帮助的那一刻,懂得了关爱同学;获得同学掌声的那一刻,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也懂得了要欣赏和鼓励别人;帮助低年级的小同学修好文具盒,那一声谢谢让我感受到助人后的愉悦……

(2)学习方面:课堂发言受到老师表扬的那一刻,懂得了要努力学习;克服困难,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那一刻,懂得了要学会独立思考;读书交流会上得到同学们掌声的那一刻,懂得了要主动探索新知识……

(3)能力方面:学会了一项新技能,为自己感到自豪;放学了,爸妈没来接我,独立回家的那一刻,内心充满了喜悦;晚上自己在家没有感觉害怕,得到爸妈赞许的那一刻内心非常激动……

(4)友情方面:原谅朋友过失,看到朋友激动表情的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对待朋友要宽容;把自己的钢笔借给朋友,听到谢谢的那一刻,我懂得了要帮助别人……

三、写作技巧:

1.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中心。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我们要选择那些引发自己真实感受,让自己真正成长的典型事例,更加有力地突出中心。

2.要详略得当,突出事情的重点。

我们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叙述完整。一般详写事情的经过,略写起因和结果,让读者很快清楚事件的主要环节。

3.抓住细节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进行细致描写,把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结合这篇文章的主题,我们可以多运用心理描写,写清自己的心理感受。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好心理描写,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心理描写要扣住本质。心理描写要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不要兴之所至,信笔写去,使心理描写成为累赘。

②心理描写要实事求是。心理描写要恰如其分,不可主观臆造,不可无限制扩大。过于冗长繁琐的心理描写,非但达不到真切感人的目的,反而会令人生厌。

③心理描写要和其他描写方法相结合。只有把心理描写与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写作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4.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做到以情动人。

最真实的东西最能打动人。生活是怎样的你就应该怎样去写,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既不能“造假”,也不能“矫情”。这样才能感染人、打动人。

四、拟题思路:

本次习作让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瞬间长大的事情,一般直接用单元习作的题目拟题,如《那一刻,我长大了》。还可以用具体瞬间+我长大了或“那一刻,我长大了”拟题,如《演讲成功了,我长大了》《稳稳地骑好自行车的那一刻,我长大了》等。也可以用事物拟题,如《妈妈的白发》《卧在碗底的荷包蛋》等。

【篇七】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大全:《古诗三首》

我会写:

昼:昼夜 白昼 极昼 昼夜不息

耘:耘田 耕耘 春耕夏耘

桑:桑树 蚕桑 桑叶 沧桑 沧海桑田

晓:拂晓 破晓 报晓 知晓 揭晓

多音字:

解:jiě解释 jiè押解 xiè浑身解数

供:gòng供品 gōng提供

形近字:

昼(昼夜)尽(尽头)耘(耕耘)耕(耕地)

晓(报晓)浇(浇水)

问题归纳:

1、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2、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不同之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村晚》先写乡村晚景,再写牧童,构成了乡村晚景图。

课外积累:

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得了文学的启蒙。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

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4.八字成语列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6.本课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的形式呈现的。

7.”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8.陶行知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9.《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0.《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11.带”风“的诗句有: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梅舒寒)一.《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二.《装满昆虫的衣袋》 1.《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

三.《变色龙》

1.《变色龙》一课,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2.”变色龙“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类似的三字俗语有: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3.六字成语列举

迅雷不及掩耳 一不做二不休 九牛二虎之力 过五关斩六将 风马牛不相及

五十步笑百步 三寸不烂之舌 天有不测风云 有眼不识泰山 有志者事竟成四.《金蝉脱壳》

1.《金蝉脱壳》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2.”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3.含有动物、昆虫名称的成语

鼠目寸光 九牛一毛 谈虎色变 守株待兔 龙飞凤舞 画蛇添足 蜻蜓点水 蛛丝马迹

一马当先 亡羊补牢 猴年马月 呆若木鸡 狗急跳墙 猪狗不如 飞蛾扑火 金蝉脱壳

4.歇后语列举: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扁担挑水--心挂两头

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足 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5.有关观察的格言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戴上墨镜,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培根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中的三则寓言故事流传久远,并浓缩成三个成语。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学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张口结舌:因离去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二、《推敲》

1、《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他与孟郊、李贺等都被称为”苦吟诗人“。

2、韩愈主张用”敲“字有三条理由:①表明作者是一个有礼貌的人;②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③读起来也响亮些。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三、《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后羿:力大神勇、为民造福;嫦娥:美丽善良、机智勇敢,一心为民;逢蒙:奸诈贪婪。

四、《读书莫放”拦路虎“》

《读书莫放”拦路虎“》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读书时遇到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查字典,查字典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耐心,二是要有恒心。

五、《伊索寓言》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

六、练习三

1、京剧《红灯记》选段中的唱词表现了李玉和被捕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浑身是胆雄赳赳“。”千杯万盏会应酬“,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会冷静对付。”时令不好风雪来的骤“,比喻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把冷暖时刻记心头“,提醒母亲要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大意;”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提示铁梅在与地下党同志联络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切记对准暗号,不可稍有疏忽;平时还要”防野狗“,即警惕敌人特务爪牙耍花招;面对白色恐怖,要学会斗争,还要充满胜利信心,相信一定会有”喜鹊唱枝头“的一天。最后特别叮嘱小铁梅,”家中的事儿你奔走,要与奶奶分忧愁“。

2、戏曲的剧种除了京剧还有淮剧、越剧、秦腔、昆曲、评剧、黄梅戏等等。

七、综合

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掩耳盗铃、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

2、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有:火眼金睛、精卫填海、天衣无缝、开天辟地等。

3、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一鸣惊人、入木三分、三顾茅庐、胸有成竹等。2

4、含有”月“ 的成语有:月下老人、水中捞月、披星戴月、日新月异等。

5、描写”月亮" 的诗句有: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 李白 《月下独酌》

②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 杨万里《竹枝词》

③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师恩难忘》

1、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读书做笔记有三种形式:摘抄、编写提纲、写读后感。

2.《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

刘绍棠,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位教导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得了文学的启蒙。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指种植,第二个“树”指培养。这句话指:种植一棵树,十年的时间才可以成材,培养一个人才的时间则更长,充分说明培养人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田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明白道理,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

5、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身临其境:亲身来到某种境地(体验感受)。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好的境地。文中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带到了美妙的境地。

6、赞美老师的名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8、根据提示写成语。

娓娓动听(AABC):依依不舍

井井有条

滔滔不绝。绘声绘色(ABAC):一心一意

自由自在惟妙惟肖

怒气冲冲(ABCC):神采奕奕

气喘吁吁

风度翩翩 枝繁叶茂:南征北战

东张西望

志同道合虚情假意

赞美老师的:诲人不倦

循循善诱

兢兢业业

含辛茹苦

无微不至 指精神集中: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目不转睛

专心致志 指色彩多的:五彩缤纷

色彩斑斓

五颜六色

姹紫嫣红 含身体部位:指手画脚

满面春风

七嘴八舌

手舞足蹈 描写自然景色:湖光山色

山清水秀

崇山峻岭

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语惊四座 形容人才学出众的成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博古通今

八字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9、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 刘向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 《观书有感》

二、《陶校长的演讲》

1.《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健康是生命之本;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工作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2.本课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的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德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3.“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

4、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向困难低头。

5.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我们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重视道德的修养,学做真人。

6、陶行知的名言: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7、Lian 锻(炼)

精(练)(连)接

简(练)(炼)钢

Ji

立(即)(即)使

(既)然

(及)时

奋笔(疾)书 Li

(历)史

日(历)

鼓(励)(厉)害

激(励)

再接再(厉)

三、《古诗三首》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 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 一线希望——彻底失望。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2、《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 “(意欲捕鸣蝉)”。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振:震荡。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樾:树阴。意欲:心想。“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着的蝉,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这两句是因果关系。)

3、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地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四、《练习一》

1、《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2、带有“风”字的古诗: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本单元我们认识了(教学有方)的田老师,(关心学生)的陶校长,(迷恋昆虫)的法布尔,(爱护动物)的朋加沙。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精选)

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 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

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 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

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 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 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 受得了文学的启蒙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

老师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

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 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 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4.八字成语列举: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5.《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 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 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演讲稿情真意切 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6.本课每一问结构类似

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

7.“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 “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

8.陶行知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华国 中国现在不得了 将来一定了不得

9.《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

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

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

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0.《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 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11.带“风”的诗句有: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梅舒寒)一.《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 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 文题蕴含丰富

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 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2.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 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开阔我们的视野 让我们健康成长

二.《装满昆虫的衣袋》 1.《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

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 《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

2.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 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 同时

也让我们知道

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

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

三.《变色龙》 1.《变色龙》一课

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 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 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

2.“变色龙”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 类似的三字俗语有:

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井底蛙(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千里马(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3.六字成语列举

迅雷不及掩耳 一不做二不休 九牛二虎之力 过五关斩六将 风马牛不相及

五十步笑百步 三寸不烂之舌 天有不测风云 有眼不识泰山 有志者事竟成四.《金蝉脱壳》

1.《金蝉脱壳》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 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 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

2.“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 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三十六计”还有: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打草惊蛇、苦肉计、空城计等

3.含有动物、昆虫名称的成语

鼠目寸光 九牛一毛 谈虎色变 守株待兔 龙飞凤舞 画蛇添足 蜻蜓点水 蛛丝马迹

一马当先 亡羊补牢 猴年马月 呆若木鸡 狗急跳墙 猪狗不如 飞蛾扑火 金蝉脱壳

4.歇后语列举: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扁担挑水--心挂两头

西施脸上出天花--美中不足 孙悟空闹天宫--打上前去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玻璃杯沏茶--看到底 5.有关观察的格言

细节在于观察 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戴上墨镜

世界在你眼前就立即失去了光彩 个人的不幸往往是脆弱者观察生活的墨镜--培根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中的三则寓言故事流传久远 并浓缩成三个成语

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学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 大多由4个字组成 一般都有出处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 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 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张口结舌:因离去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二、《推敲》

1、《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 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他与孟郊、李贺等都被称为“苦吟诗人”

2、韩愈主张用“敲”字有三条理由:①表明作者是一个有礼貌的人;②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③读起来也响亮些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三、《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

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 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

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后羿:力大神勇、为民造福;嫦娥:美丽善良、机智勇敢 一心为民;逢蒙:奸诈贪婪

四、《读书莫放“拦路虎”》

《读书莫放“拦路虎”》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 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读书时遇到生字

最好的方法就是查字典

查字典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耐心 二是要有恒心

五、《伊索寓言》

寓言

是通过一个小故事 用比喻、拟人等手法

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 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 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 说理深邃 诙谐有趣

在全世界享有盛誉

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

六、练习三

1、京剧《红灯记》选段中的唱词表现了李玉和被捕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 “浑身是胆雄赳赳” “千杯万盏会应酬” 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 诡计多端

他都会冷静对付

“时令不好风雪来的骤” 比喻形势险恶

敌人越来越疯狂;“把冷暖时刻记心头” 提醒母亲要时刻提高警惕

不可大意;“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 提示铁梅在与地下党同志联络时一定要谨慎小心 切记对准暗号

不可稍有疏忽;平时还要“防野狗” 即警惕敌人特务爪牙耍花招;面对白色恐怖 要学会斗争

还要充满胜利信心

相信一定会有“喜鹊唱枝头”的一天 最后特别叮嘱小铁梅 “家中的事儿你奔走 要与奶奶分忧愁”

2、戏曲的剧种除了京剧还有淮剧、越剧、秦腔、昆曲、评剧、黄梅戏等等

七、综合

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掩耳盗铃、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

2、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有:火眼金睛、精卫填海、天衣无缝、开天辟地等

3、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一鸣惊人、入木三分、三顾茅庐、胸有成竹等 2

4、含有“月” 的成语有:月下老人、水中捞月、披星戴月、日新月异等

5、描写“月亮” 的诗句有:①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唐 李白 《月下独酌》

②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 杨万里《竹枝词》

③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定稿)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第一课《窃读记》 作者:林海音

一、字音

(窃)读qiâ

(腋)下 yâ

贪(婪)lán(惧)怕 jù

饥肠(辘辘)lù lù

支(撑)chēng(踮)起脚尖 diàn

(依依)不舍yīyī

二、字形

辘(饥肠辘辘)檐(屋檐)

腋(腋下)

撑(支撑)漉(湿漉漉)

瞻(瞻仰)

液(液体)

掌(手掌)

三、词义

1、重点词。

贪婪:贪心而不知满足

饥肠辘辘: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依依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

2、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担忧——担心

贪婪——贪心 惧怕——害怕

适宜——适合 反义词:担忧——放心 贪婪——知足

隐藏——公开

暂时——长久

四、课文主旨把握(中心思想)

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五、品味语句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句: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比作饿狼进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窃:在本文中指“只读不买。”快乐:“我”可以读到自己喜欢的书。惧怕: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作者在窃读中因学到了知识,获取了智慧,认识了书中的人物而感到快乐,惧怕的则是怕店员发现她只读书而不购买,而把她从书店里赶走,从此不让她来看书。)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对比: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4、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窃读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5、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6、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我感受到作者非常想读书,已经迫不及待了。从“跨、踮、挤”等动词中我感受到了作者为了尽早读到书而万分急切的心情。作者连把短发弄乱也不在乎,说明她非常想看书,而且也说明了书店的顾客很多。)

第二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作者:张钫

一、字音

水(浒)传hǔ

(彭)公案pēng

(侠)士xá

二、多音字

接(济)jì

旺(盛)shâng

(藏)书cáng(绿)林好汉 lù(济)南jǐ

(盛)饭chãng 宝(藏)zàng(绿)色

二、词语积累

绿林好汉

滚瓜烂熟

中西贯通

古今贯通

文理贯通

三、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喜欢——喜爱

困难——艰难

起码——至少

鼓励——激励 反义词:喜欢——讨厌

困难——容易

起码——至多

鼓励——打击

四、课文主旨把握(中心思想)

1、本文是一篇访谈录,记述了一名叫苗苗的小学生与季羡林老爷爷的交流对话,在轻松和谐的谈话气氛中,让我们感觉到了苗苗的稚气与礼貌,季老的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表达了季老对下一代成长的深切关爱之情。

2、重点句: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三贯通,是指“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只有具备这三种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五、品味语句

1、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一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我的理解:“闲书”指的是《彭公案》《济公传》等课外书,“正课”指的是课内要学习的课程。“闲书”与“正课”的区分源自教师与家长的界定。这句话是季老与苗苗交流课外读物时,现身说法,列举了自己童年的例子,表明了自己是支持儿童读课外书的。

2、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我的理解:“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学习偏科而说的,对21世纪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只有具备这种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3、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

我的理解:这句话是季老直接指出有些人的认识是片面的,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早学比晚学好”。

4、我觉得,一个小孩子起码要背诵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我的理解:“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季老在与苗苗的交流中提出古诗文积累的建议,用“起码”“最起码”提出了量化的要求,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体验,又有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一、字音 伴(侣)lǚ

(娱)乐yú

毫不犹(豫)yù

一(趟)tàng 背(诵)sîng

二、多音字

(供)应gōng

相(似)sì

(处)分chǔ 提(供)gîng

(似)的shì

到(处)chù

三、词语积累

1、环绕

娱乐

感叹

周游

思考

品味

片段

忽略

意义

方式

毫不犹豫

2、近义词:毫不犹豫——毫不迟疑

熟悉——熟识

品味——品尝 欣赏——观察

3、反义词: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熟悉——陌生

欣赏——讨厌

四、课文主旨把握(中心思想)

主题:本文作者以独自环绕世界旅行,只能选择带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开始,引出了“以书为侣”的观点。进而说明了反复读一本书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挚爱以及用自己的读书方式将书读精的独特见解。

五、品味语句

(一)修辞手法:

1、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设问)

2、这有什么关系呢?(反问)

3、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他们吧?(反问)

4、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反问)

5、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比喻)

6、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比喻)

(二)有特殊作用的句子: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这句话既是上一自然段作者比喻所得出的结论,也是下一自然段要进一步说明的引子,在行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我的理解: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作者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说明里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

2、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我的理解: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说明书在作者心中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这句话还与课文题目相呼应、相对照。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我的理解:“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通过“„„就是„„也是„„”的层层递进,愈加表达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4、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我的理解: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读书的特殊理解。首先,是指每个人的阅历不同,读书的方式、方法不同,即使是读同一本书,感受和收获也会各不相同,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次,作者倡导用自己的方式阅读,将一本书读精,读书要有独到的见解,这样才能将书中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5、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书的方法是:首先,通过读文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其次,品读精彩段落,感受文章写法妙处,试着续编故事;最后,在读某些细节,寻找自己忽略的地方,进而写体会、做积累。(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

第四课《我的“长生果”》

一、字音

喻yù

扉fēi

呐nà

瘾yǐn

囫hú

囵lún 莎shā

磁chí

锻duàn

鉴 jiàn

呕 oǔ

沥lì

二、多音字

禁止jìn

差劲 chà

奔跑bēn

播撒 sǎ 情不自禁jīn

差错 chā

奔头bân

撒娇sā

参差chī

出差chāi

三、词语积累

1、流光溢彩

呐喊助威

津津有味

天长日久

如醉如痴

浮想联翩

泪落如珠 囫囵吞枣

不求甚解

悲欢离合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不言而喻

花纹驳杂 黯然神伤

千篇一律

沉甸甸

天高气爽

云淡日丽

香飘四野

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

大显身手

眼泪花花

真情实感

心安理得

念念不忘

呕心沥血

2、近义词:愉悦——喜悦

遭遇——遭受

悲惨——凄惨

领悟——领会

3、反义词:愉悦——不快

悲惨——幸福

寂寞——热闹

模仿——独创

四、课文主旨(中心思想)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

己生活的影响,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五、品味语句

(一)修辞手法:

1、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快之情。(比喻)

2、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比喻)

3、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比喻)

4、后来,我又不满足于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比喻)

5、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比喻)

6、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引用)

(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我的理解:“长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在这里指营养极其丰富。这句话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充分表达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2、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之意。我的理解:“囫囵吞枣”比喻读书不做细致地分析,笼统地接受。“不求甚解”指读书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追去透彻。这里是指作者水平有限,因读不懂而放过去,不得已而为之。

3、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我的理解:“别出心裁”,意思是与众不同;“鲜味”即新鲜的味道。这句话是作者在一次成功的习作后悟出的道理,完全得益于课外阅读。意思是要想将作文写好,就先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不落窠臼。

4、小时候受过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我的理解: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课外阅读的积累,为这次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5、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我的理解:“借鉴”,指拿别人的事作为镜子,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模仿”,仿效,照着样子做。“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这是作者在又一次成功习作后悟出的道理:作文应该表达真情实感,有感而发,以情感人;开始时必须要进行模仿和借鉴,习得一些方法,但只有浸透着自己心血和汗水的创造,才能打动人心,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大全(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