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大学生党建工作特征及问题[合集5篇]
编辑:红尘浅笑 识别码:130-934187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3-04 10:04: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大学生党建工作特征及问题

大学生党建工作特征及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对“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建平台建设存在特征及问题分析,提出在大学生党建交互平台建设中交互作用的实现是关键,并从思维、内容及形式三方面提出大学生党建交互平台建设中交互作用实现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融媒体”;党建;交互平台;交互作用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交互作用,对人们社会生活及思想变化产生的影响正日益加深。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梦得以实现的关键一代。因此,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建工作既肩负着为党组织在优秀学生的群体中培养和发展党的事业的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又要组织和引领学生党员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的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新时代、新背景下,高校既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又要重视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下功夫,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这对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融媒体”是以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扬优为手段,要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

挥到极致,因此对于大学生党建工作者来说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理解“融媒体”的发展理念,利用好“扬优”手段,在新旧媒体融合的“融媒体”时代赋予了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特征

(一)“融媒体”及其特征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工程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5G 时代的到来,传媒的方式有了飞跃式发展,传媒的理论有了跨越式进步,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交互融合过程中,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突出“内容+服务”模式的“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而这个时代其主要的特征就是“融”,其关键就是“打通”,即要“打通”新旧媒体间的壁垒,也要“打通”时间、空间的壁垒,更要“打通”思想文化壁垒,更好的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二)“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特征

1.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培养后备力量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时代下,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必须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着力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2.党建平台建设多元化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在“互联网+”发展理念的影响下,人们逐步

由传统媒体时代、步入了新媒体时代,并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交互作用下,整合双方优势,迈入了“融媒体”时代。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对高校大学生而言,“融媒体”为大学生更好的发展自我,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选择。党建宣传也从传统的书报、讲座宣传,向网站、微信公众号、APP 等平台发展。

3.学生政治素养提升内在动力更为明显

新时代下的大学生们历史任命感较之以往更为突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之上,当代的大学生是“生逢其时”的一代青年,他们是“中国梦”的逐梦人、圆梦人,时代赋予了这代青年人责任担当,赋予了他们敏捷的思维;开拓进取的品质以及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他们在入党问题上思想更加成熟,动机更纯,因此,在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和提升政治基本素养方面的内在动力方面明显增强,学生更加主动的融入组织生活中,关心时政,他们通过报刊、网络等途径学习和把握党的理论知识,了解党的历史,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并升自我。

三、“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在“融媒体”的发展必然趋势下,党建网络平台建设成为“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因此,为详细掌握辽宁省内高校大学生网络党建信息化平台的实际情况,本人从辽宁省内 115 所大专院校中选取省内 50 所高校进行了网络调研。其中选取 20 所公办本科院校,10 所民办院本科校,以及 10 所专科院校,以学校的党建信息

化平台内容调研对象,共调查校级党建相关网站 50 个,在调研中发现了如下问题:

(一)“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各版块建设融合度不高

从所调研的各高校党建平台的内容上来看,党建网站多是以专题版块设置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通知公告;理论学习;党建活动动态;党员风采;网络课堂、资料下载等。单独以大学生党建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党建版块几乎没有。从版块在党建工作发挥的作用看,党建工作中虽都有涉及,但仍以突出思想建设为主,其它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特别是政治建设对本校大学生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表现不为突出。从党建工作的网络平台的使用与实际开展的大学生党建工作来看,并不有体现出“融媒体”“融”的特点,工作间的关联不大,在网络资源的利用及大数据的管理上,也没有很好的“打通”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全省高校大部党建工作开展的平台只能说是介于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建设过程之中,尚未达到“融”的要求。

(二)“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建工作重形式而轻内容

通过对省内 50 所学校党建网络平台的调研中发现,各高校的党建网络平台不同程度的存在形式雷同,无特色无亮点。党建网络平台变为了单向的“传声器”和“展示台”,这种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建设不但没有发挥出“融媒体”的优势与活力,反而不利于对大学生的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建交互体验干预不明显

“融媒体”在大学生党建的作用发挥必须依托平台的建设,在平台上实现互融与互补。“融媒体”的合理利用,可以突出网络合优势,为大学生党建提供很好的“服务”,然而,目前,从辽宁省高校党建信息平台的采样中发现,独立的、全方位、交互作用明显的大学生党建平台并没有形成,这说明我们在如何开发和利用好网络资源,充分发挥交互体验的正向干预仍需进一步研究。

四、“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建交互平台交互作用实现依托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建交互平台要以新时代党建思想为指导,厘清大学生党建工作思路,以发展理念为前提,以扬优为手段,以“服务”为目的,要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突出“融”的特点,关键在“打通”。从而设计平台功能版块,打造一个可以实现管理的智能化、自我学习的自由化、服务交流的顺畅化为目标的大学生党建交互平台。

(一)教育思维由单向输出到交互传导的拓展

传统的教育思维,就是以课堂教学为教学主阵地,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向教学思维,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在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中,主要也是通过思政课课堂教学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党课教育为主要手段。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是主导地位,对教学效果的实现负主要责任。然而教学并非是教的单向疏导过程,还有学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觉产生的学习的需求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双向互动只能说是有限的。然而,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作为“环体”要素的“融媒体”为教学

思维由单向输出向双方的交互传导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师生通过社交软件的使用获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另一方面,能通过一些小的教学插件的使用如雨课堂或弹幕软件等,让教师一方面可以对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定,同时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就想了解的知识点作更为深入的学习把握。

(二)思想建设内容由“点”到“云”的应用拓展

生动的教学、鲜活的案例,这是学生发生思想“同化”过程的最有效的手段。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也要掌握丰富资源作为支撑。融媒体,可更好的整合知识点,通过大数据、资源库的构建,使教师教学更详实,同时使学生学习更为直观,理论不再是枯燥的,而是鲜活的。在数据资源的支撑下,我们所给学生看到的榜样不再是仅仅的某一个人、某一个党员,而是共产党员身上所共同的特质。这种说服力与感染力与学生所产生的思想共鸣要远远大于“点”所带来的影响。要运最终实现由“点”到“云”突破。

(三)实践形式的现实与虚拟的互通拓展

大学生学生党建中,对大学生的实践主要是社会实践,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完成。通过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更加注重实践调研过程,使了解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融媒体”整合资源,拓展了学生实践的方法,更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因其资源通融的特点,学生的实践形式更加多样化,采用虚拟手段对实践地点进行实践调研,如通过网上浏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AR 模拟实际场景、历史比照等方法,让学生实践更切合实际,而不流于形式。

五、建构大学生党建交互平台的意义

建构一个在内容上以媒体资源库为依托,高校大学生党建顶层设计及工作信息库、党史理论资源库,学生党员动态数据库和后备力量储备库“四库联动”;结构上基于传统党建平台架构的改良,以“打通”壁垒的思政平台为融合点的三级党建交互平台有利于实现管理的智能化、自我学习的自由化、服务交流的顺畅化的服务目标,可以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改革和“智慧党建”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学生数据信息的建立,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组织方的工作起到了助推作用。如对学生基本信息、浏览数据等动态数据的分析,就能较为准确的发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对下一步工作特别是在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工作的制定与调整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借助新媒体,充分发挥“微信”与“微博”的力量,搭建起了大学生党建平台的互通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学生推送学生感兴的新闻、影视作品,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参与度较高的活动,使学生对大学生党建平台的关注度大大提升,参与平台互动的次数明显增多,进而通过提升交互体验,使学生更为自觉地改造自我的主观意识,提升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薇.融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_(18):271-272.[2]耿健,柳炳祥,黄远明.“融媒体”平台下流动党员的管理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_(6):176-177.[3]高顺基,陈东运.党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实事求

是,202_(5):79-80.[4]欧洪湛.关于新时期高校党校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_(2):33-37.[5]丁越.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策略研究[J].党建研究,202_.作者:王晓璐 单位:沈阳体育学院思政部

第二篇:关于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及问题研究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行为 消费习惯

论文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不仅消费能力逐步提高,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也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和超前化的特点。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到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大学生成长和高校的德育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愈加受到广泛的关注。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消费行为极其多样化;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独立,消费受到很大制约,这一矛盾时刻困扰着当代大学生。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1 大学生消费现状和行为特征

在本项研究中,笔者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_年在校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所用方法为随机抽样,样本从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分布比较均匀,男女比例适中。在调查中,将大学生消费分为食物消费,学习用品消费,手机话费消费,上网消费,服装和化妆品消费,数码产品消费,娱乐消费和其他消费八大类。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8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8%,通过筛选剔除一些不合格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88份。在问卷调查的同时,与部分同学进行访谈,最合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因此,本项研究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行为特征,对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消费依附性很高。大学生自身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供给。在消费收入调查中,90.9%的大学生选择父母供给,3.4%选择奖学金,3.4%选择勤工助学,另外2.3%的同学选择了其他途径。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的依附性很高,这种依附性一方面表现在消费水平会受家庭条件制约,另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行为受家庭消费观念的影响。

(2)趋同性与两级分化并存。在月消费额调查中,54.5%的月消费额在600元-1000元,28.5%在400-600元,12.5%在1000元以上,4人的月消费额在400元以下,占总人数的4.5%。因此大学生消费水平比较接近,83%的大学生月消费额都集中在400元-1000元的中间水平,具有很高的趋同性。但也存在两级分化现象,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月消费可达1000元以上,而家庭条件较差的甚至低于400元。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娱乐、数码产品及服装和化妆品的消费上。

(3)传统消费逐渐减少,时尚消费成为潮流。随着电脑、电子词典和其他电子产品的普及,大学生在传统学习用品上的消费逐渐减少。55%的大学生月消费在50元以下,32%在50元——100元,13%在100元——200元。同时与上世纪相比,食物已经不再是大学生消费的主体,消费金额也不大。调查发现,17%的月食物消费在200元以下,36%在200元——350元,28%在350元——550元,另外17人的月消费额在550元以上,占总人数的19%。然而服装和化妆品消费却在上升,41%的月消费额在100元以上。另外数码产品和消费娱乐消费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有着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然而有些方面思想尚未成熟,消费过程中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1)消费无计划。多数家长按月给孩子汇生活费,但很多大学生并不是按计划

消费,花钱时也不考虑生活费能不能坚持到月底。当问及理财状况时超过60%的大学生表示不能合理地规划每月消费,因此大学生中出现了很多“月光族”,一到月底生活费就没了,有的甚至没到月底就将生活费花光,只好向周围同学借钱。另外,大学生储蓄率很低,只有23.9%的同学会在每个月存点钱,大部分学生的储蓄意识十分淡薄。

(2)从众消费。从众性是指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不足、缺乏判断力,容易“随大流”,形成“班级效应”和“宿舍效应”。他们在形成自己的消费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不同程度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就拿我们宿舍来说,大家日常饮食和服装就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当其中一个同学吃什么或穿什么时,其他同学也会相应的跟着去做。

3)攀比和炫耀消费较为普遍。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十分重视自己的形象,在消费上也比较注意商品的样式与档次。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月消费额应该在800元以上,16%则希望月消费额在1000元以上。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消费水平偏低,这主要是同学间相互攀比和炫耀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好而学习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更想以此来塑造自己的形象,通过物质上的优越来填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

(4)超前消费日渐明显。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敏锐地把握时尚潮流,希望用新异的形象展示自己的青春活力与激情。他们是新商品、新的消费方式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他们喜欢拥有独特风格的商品,引领着青年消费潮流。受社会风气和环境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惜代价,利用借记卡进行超前消费,这个月就把后几个月的生活费花完了。然而超前消费与大学生自身条件是极不相符的,不仅会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也会形成精神压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的合理化建议

解决当代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存在的攀比消费和无计划消费等突出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不仅与大学生自身的认识和修养有关,与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有关,更与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引导密不可分。

(1)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当代大学生生活水平显着提高,每月的消费金额逐渐增多。然而多数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很低,不知道怎样合理地规划自己每月的消费,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学校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开设专门课程如证券投资,财务管理等。一方面提倡大学生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节俭消费;另一方面向大学生传播现代的消费理念,增强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更要以身作则,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的教育引导,使大学生对金钱有正确的认识,树立节约、合理的消费观念,养成有计划消费的良好习惯。

(2)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学生受社会上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影响,消费上追求时髦和高档次商品,过分的注重享受生活。一些商家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份额,请当红的影视明星进行广告宣传,诱导大学生不理性消费。而且大学生往往得到不公平待遇,一些销售商人为地提高商品价格或者以次充好,特别是价格相对昂贵的数码产品,如果大学生对产品没有足够的了解,很容易受商家蒙骗。因此要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外部环境,商家和媒体要本着对大学生负责的态度,加强健康消费和合理消费宣传,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误导大学生。

(3)完善信用卡管理制度。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信用卡在大学生中已经比较普遍,一些商业银行纷纷前往各大高校进行宣传推广,派发各种各样的信

用卡,然而信用卡的相关管理制度却不够完善。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一时的消费需求,利用信用卡借钱进行超前消费,养成不好的消费习惯。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完善信用卡管理制度,加强对商业银行信用卡的监督管理。同时加强大学生信用卡管理,对大学生使用频率和金额做出相应的规定,帮助大学生理性消费。

[1]马永耀.浅谈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3):138-139.余展洪.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J].思想理论教育,202_,(11):42-45.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2_,(2):297-300.方翰青.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2_,(10):87-90.

第三篇: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高等学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强调“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高等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进一步明确了培养高素质大学生在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指针。

一、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特点与发展趋势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新时期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流动的知识群体,富有朝气与活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党员质量如何,直接影响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和创新,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进入21世纪,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对象、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党建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意味着大学生党建工作具有紧迫性、艰巨性和现实性,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情况和新任务。

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挑战。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收入分配改革等不断推进,直接带来了如何稳定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和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党务工作专业化等新问题。由于高校党建工作者在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工作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客观瓶颈,他们对所从事工作的认识和自我评价缺乏客观公正性,导致高校党建工作者队伍不够稳定。高校扩招后生源愈趋复杂,后勤社会化及社会环境变化,也给大学生管理带来新难题,这些都对高校党建工作队伍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对象具有新特点。大学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对象。目前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快速增长的大学生数量对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形成了较大压力。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层层推进,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更多,受社会因素影响的可能性更大。作为青年学生,他们的思想倾向具有可塑性、易变性、创新性等特点,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比较浓厚,但判断和甄别能力有限。在来自四面八方的良莠俱存的各种信息的冲击下,青年大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思想产生偏差甚至错误。怎样根据这些新的特点,做好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在大学生心中构筑起一道拒腐防变、自觉抵制不良影响的防线,无疑成为高校党组织需要解决的、刻不容缓的又一个新课题。

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更趋复杂化。随着高校开放办学日趋深入,社会中个人本位、利益本位、权利本位等观念在学生思想中日渐凸显。伴随社会变迁,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大多学生自我认识不足、角色定位模糊,生活、学业以及就业压力加大,由此带来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都使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更趋复杂化。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立足眼前、放眼长远,处理好政治与业务、集体与个人、学习与成才、积累与发展的关系,是高校基层党组织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突出大学生党建工作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的有力抓手。

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亟待创新。新时期大学生所具有的新特点,要求不断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单纯的政治观念说教和思想意识灌输,单向的、居高临下的教育与管理,已经不能引起大学生兴趣。静态、单向的网络交流同样解决不了大学生在学习、感情、就业等方面的种种困惑。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打破了原来学生宿舍或公寓的管理

格局,新的管理模式和体系正在探索中逐步建立,不少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还有很多学生在校外租房,大学生的流动性更加显著。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发挥高校党组织和大学生党员的作用,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也需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

二、以培养高素质大学生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导向

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一系列新现象和新问题,高校必须始终坚守办学性质与使命,立足于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高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开展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

牢固树立大学生党建在高校党建总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必须以大学生的教育为根本,以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为根本导向,明确高校党建在高校党建总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通过制度保障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地位,以及高校党建工作者的待遇、发展等问题的稳步解决。另一方面,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在高素质的大学生培养方面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一支素质强、专业化的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对高校党建工作者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高校党务工作体系,从学校到各院系都要建立学生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党委组织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及各相关部门相互协力,形成“多部门参与、大党建格局”的工作合力。其次,必须建立一支素质强、专业化的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除重视党支部书记培养和选拔,还要选拔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做好群众工作的党员教师和党员政工干部担任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建设一支比较稳定的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对他们在学历提升、职称评聘、专业发展等问题上给予实质性的倾斜,并从制度上加以确保,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创新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必须积极主动地掌握和适应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特点与发展趋势,结合高校特点,通过制度设计、程序设计、主题活动设计优化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一是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机制。包括抓好新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建立发展新党员的培养、考察与继续教育机制等。通过认真审查、系统培训、严格教育、规范管理,引导新生党员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并形成相应制度。通过建立包括评议、推荐、培训、推优、考核、初拟、公示、预审、纳新在内的新党员培养与考察工作流程和机制与继续教育机制,实现大学生党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二是建立灵活设置党支部的运行机制。从高校实际出发,根据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特点,灵活设置大学生党支部,分层推进,不留空白点。积极探索以大学生为主的党建工作思路,使学生党员在角色转换中锻炼社会工作能力,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此外,还必须创新高校大学生党建活动形式,通过支持和鼓励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富有思想性的教育活动、主题活动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周芳)

第四篇: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质即保持和发扬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但是在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进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促使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党建工作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一、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思想态度不端正

1.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腐朽价值观的影响,其价值取向和入党动机不正确。

2.由于“入党之前重发展,入党之后轻培养”错误的教育机制,导致党员出现“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转正之后就不干”的消极心理。

二、缺少专职的工作人员,导致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缺乏实效

1.由于缺乏学生党建工作的专职人员,导致组织工作的教师出现精力不足、投入不充分、业务不熟悉的问题

2.由于从事党建工作的工作人员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容易以行政管理代替思想教育,导致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不足。

三、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1.没有严格遵守推荐程序。

2.缺少严肃、认真、到位的培养,是定期培训考察成为一纸空文。

3.党支部会议注重形式缺少质量,没有起到相互学习、树立旗帜的作用

4.介绍人原则不强,缺少有力的党内思想帮助。

四、党组织生活内容贫乏、流于表面;学生党支部影响力不强,模范作用发挥不够

1.没有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从而使其组织、参与活动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起到对学生党员工作的带动作用。

2.由于缺乏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与考核以及有力的党性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对自己的要求不严,导致在学生群体中没有感召力和影响力。

3.缺少与其他组织的联系和沟通,使学生党员处于孤立地位,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五、入党前后的教育脱节,疏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1.没有严格的制度管理。

2.没有分配一定的工作任务。

3.缺少应有的监督机制,不能让党员接受充分的锻炼和考验。针对上述问题,对于大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提出如下对策:

一、加大投入,确保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健康发展

1.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领导班子的建设。由于教师比例低,经验、专业知识不足,导致党建工作缺乏指导,组织不利。因此要加强专业队伍的组建,全面提升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道德水平、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2.加大党建经费方面的投入,以确保办公用品、办公设施到位,保障正常开展工作。并确立奖惩措施、对优秀工作者给予补助,充分调动

积极性。

二、调整基层党支部的规模,并组建理想党支部组织。

1.由于党支部的结构缺乏层次、过于冗杂,会令许多党员无法参与党组织活动中的发言与讨论,难以进行思想交流、相互学习与深入讨论。应当建立年纪党支部,由辅导员及专业教师与专业党支书共同组建,由于专业教师的参与,加强年级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建设。

2在保证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同时,应建立专业党支部,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年纪党支部的领导下,创造性的开展党组织活动。

三、宣传与引导相结合,营造奋发向上的政治氛围

1.利用多种形式传达党的路线方针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宣扬先进模范个人的轶事,烘托当的先进性的主旋律。

2.注意树立典型,在学生打造榜样,利用榜样的作用感染学生。并注重与先进老干部、老典型进行交流,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教育。

3.加强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以开展更加广泛的教育。

四、注重早期发展,兼顾教育培养

1.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2.端正党员入党动机,树立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阵地、多层次地培养教育体系

(1)发挥新生党员的积极性,带动新生党员参与投入到党建工作中来

(2)培养教育积极分子,端正思想,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信仰,扎实理论功底。

(3)大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培养大局意识及战略思维。

3.创新党员自我教育模式,促进新老党员的思想交流,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五、建立健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民效机制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保先教育相结合2.将组织的考验穿插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来。

3.加强民主评议,构建监督机制

4促进党团共建,使党员充分融入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接受锻炼,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第五篇: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析在新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问题研究

【摘要】目前: 高校党建工作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如何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开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主要任务;本文从党建工作入手,建立完整的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党建工作载体,实现专业化的党务管理等;

【关键字】:创先争优;高校党建;长效机制;党务管理

党建工作在高校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同一时间所取得的成果,其本身也有很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是党的建设工作面临的挑战,继续在中国共产党建设以及如何找到一个解决一个简单的论述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创先争优活动,以促进学习党的基层组织,有关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整体工作的战略任务;这样,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意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青年有希望的民族,国家的前途,在青年学生党成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事业的宝贵的人力资源;建设的高校学生党支是直接相关的整体素质和长远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新一代的年轻党员,也关系到是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中国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署的未来;其培训的学生在生活和生产线,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各界人士的基本单元分布;在这些地方,党员和带头发挥表率作用,更直接代表着党的形象;然而,由于高等教育学历的本科学位,学生在职业院校和院校,入学要求,学校制度,教学,培训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使得高职院校党的建设工作和繁重的任务更加困难,困难的,明显的弱点;学生党支建设职业院校,在党的发展,教育,管理和其他方面的工作党的积极分子的培养必须根据他们自己的现实,开拓和创新的新方式,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党的建设工作学生。

二、高等院校在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创建高校党建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学校忽视掉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同时亦有社会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原因深刻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1、当今社会方面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快速发展,金钱至上,在西方国家传入我国,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在一些事情的理解不成熟的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往往表现不稳定,所以这些值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再加上我国社会转型的系统仍不完善,许多社会矛盾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据统计,在202_年,就业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大增加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在学生的入党动机方面存在一些功利思想。

2、高校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缺陷

当今,一大部分学校对党建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立足点偏低,缺乏足够的认识;并且学生自身进步意识不足也大大的限制的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进而导致学生党建工

作诸多问题的存在;

(1)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比例不高

近年来, 在党中央的高度关注下,高校开始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在校大学生党员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大幅度增高;1990年仅为1.36%, 202_年达到9%, 202_年突破25%;但就高等院校大学生党员占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仍较低;虽然从1990年开始,我国的本科院校进行扩招,且扩招人数逐年递增,但学校对入党人数一直有着严格的限制,所以,学生入党的比例并不高;

(2)高等院校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忽视学生党建工作;

目前,许多高校在工作中将重点投资用来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学校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反而,忽视了党的建设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的思想和山体滑坡,导致大学生素质的下降。这种情况下,当学生申请入党动机,现实是较理想的功利大于信念,这是学生认为在大学的社会态度的折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片面将入党和个人的发展相联系,在现实生活中片面将入党所获得的身份和资格作为个人目的的“敲门砖”。(3)高校党支部缺乏细致周到的组织建设;

学生党支部是由学生党员组成形成的学生团体。每名成员都参与集体的思想政治组织工作当中。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大学生党员,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只有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使大学生加强共产党的身份,以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培养良好的共产党人;

然而,一些院校党支部建设还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校和一些学生党员,不认真学习党的指导思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是“信仰危机”的党支部;有一些学生党员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和党组织在学生的健康发展有负面影响;此外,学生党员的民主权利也得到基本的保障和足够的锻炼。

三、提高基层党支部建设, 激发党支部的生机和活力

习近平,第十七届全国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的是思想理论建设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高校党建工作是党的极其重要的工作;大学是知识分子和高标准知识创新相对集中的战略制高点,是宣传党的理论创新,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基地,也是有效地抵御西方腐朽文化对我施行思想入侵的前沿阵地。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发展机遇期、矛盾凸显期,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会影响到高校党员和师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认识和行为特点,容易给师生带来思想困惑,迫切需要加强对各种思潮、观点和文化的正确引导。从高校自身环境看,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改革、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高校党员和师生接触的信息更加广泛,选择的自由更加多样,思想的个性更加明显。这些都增加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历史经验反复证明,高校思想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高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革创新、不能止步不前。各级党委和高校党组织要增强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分析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及时掌握高校思想理论动向和校园舆情动态,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1

1摘自习近平,《高校要把思想理论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_.首先,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马克思主义最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基本指导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之最新研究成果武装学生和教师,要充分贯彻落实,常抓不懈。第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价值观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到高等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手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大力推进高校教材改革,加入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广大师生中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道德风尚。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和学校出版社的建设,严格社团、课堂、讲座和网络的管理,坚持研究无禁区、讲课有纪律,坚决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绝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确保阵地巩固、导向正确。第三,发挥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大学的独特优势,要充分调动积极性,到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阵地大多数学院和大学的理论工作者,主动性,创造性,和大学;组织高校理论工作者开展联合研究,及时总结我们党在实践中,带领人民,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以创建一个新鲜经验,并争取了宝贵的组成部分的理论成果的数量来。第四,要把握的重大思想理论建设的关系,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利是一个人的工作;充分调动党员教师和高校的学生,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在的社会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的情况下增加多样性,我们需要以更加仔细态度开展研究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并不断加强措施的可行性,充分加强思想的有效性理论建设;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学术自由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探索各种思想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努力,尊重差异,并允许多样性和坚决抵制所有的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第二,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指导思想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亲和力、凝聚力的吸引力,努力打造贴近教师和学生实际生活的战略目标,贴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与繁荣,百家争鸣的思想和谐校园文化;第三,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党的先进性的关系,重点对高校教师和学生不同的群体,在党和非党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之间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的宣传和教育,科学理论一步一步到广大教师的思想共识的区别和学生;第四,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的关系,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既要教育,引导,激励和鞭策人,同时尊重,理解,关心人,帮助教师和学生的人,办实事工作,凝聚力和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好东西。

四、加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突出党务工作合力。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三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完成。首先,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这是根本保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的领导班子必须依靠民主集中制原则两者之间的平衡,以实现对学校党的领导。学校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按要求“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由学校党委(常委)集体讨论和决定。二是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学校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由分管领导集体讨论,并决定是负责组织实施。学校日常的日常工作,分工负责的领导主动,独立负责地处理。第三,建立和完善民主和科学的决策机制。在重大问题决策,增强透明度,充分发挥专家的决策和咨询作用,为专家决策讨论任何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没有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不决策。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干部”。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是有一个高素质,熟悉教育的领导者,管理者,现代的眼光法律。党的领导,党和各级政府实现干部学院和大学。因此,“干部”是在中国的高校和高校的干部选拔制度,建设

高素质干部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原则。其次,“在党来管理党的严格。加强了大专党的组织建设,以改善群众图像眼中的党组织,保持党的先进性质和纯度,并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和前提。党委的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组织和作风建设。2

第一,合理规划,科学建立党支部;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的学生党支部设置,从而克服了学生党支部形成了一个很短的时间,更分散的党员,人事变动等问题;第二,建立一个强大的团队;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当选的教师一般组织成员,有条件的还重新雇用退休任何专职组织的成员,选拔优秀学生党员的支部委员会的党员政治干部服务;强大的队伍,是搞好党的建设工作的关键;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以确保党支部要遵循的规则;系统的开发必须符合党的建设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把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我们必须敢于创新;

创新党支部工作机制的有机结合,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学风,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教师党的建设相结合的有机结合,以确保学生的有效建设党支部工作的创新;

结语: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高度,不断探索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探索长期发展大学生党的革命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高校学生党建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习近平.第十七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人民日报,202_.[3]李延保.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_.[4] 郑倩倩.《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创新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2_

[5] 曹飞.《高校学生党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某高校的调查》[D] 《华中农业大学》202_

[6] 顾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_

[7]杨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党在高校知识分子中的凝聚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_年7期

2李延保.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_.附页

一、选题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学校的内部领导体制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几经变迁,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不断成熟的过程。实践证明,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效地保证了党对高校的领导,保证了高校的学术活动,保证了高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历史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的高校中,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二、主要问题:

三、高校党建工作的问题研究(提纲)

1、当今社会方面因素。

2、高校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缺陷。

(1)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比例不高。

(2)高等院校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忽视了学生党建工作。

(3)高校党支部缺乏细致周到的组织建设。

3、如何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合理规划,科学建立党支部。

(2)建立一个强大的团队。

(3)加强制度建设,以确保党支部要遵循的规则。

大学生党建工作特征及问题[合集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