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范文合集
编辑:醉人清风 识别码:130-1048543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6-24 22:59:2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希望有所帮助!

第一,人性之爱欠缺精髓,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一个7岁的孩子,经常花钱雇同学来为自己写作业;一位处于花季的女孩,只因为父母未能满足其去香港看明星演唱会的愿望,便从高楼上纵身一跳;一个已经升入大学的男孩,学期末把脏被单和脏被套一次性邮寄回家,母亲洗好后再为其换上……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一种畸形心理,当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之后,温柔就会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就会化作一个圈套。家长的代劳、娇宠和有求必应,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缺乏最起码的劳动锻炼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那么爱的精髓究竟是什么呢?总结起来很简单:它只是一种爱的正确表现形式而已。从家长的职责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为子女提供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家庭环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便把爱无私地给予了孩子;而对孩子而言,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父母正确的爱、恰当的爱,也就意味着得到了爱的精髓。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过于浓重的溺爱成分,让孩子从小就得不到锻炼,得不到磨练品质与意志的环境,孩子长大以后如何去适应社会,如何才能获得竞争与创造的意识呢?

第二,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的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中国家庭代代相传的错误教育模式——经验主义,常常让父母不明就里地照葫芦画瓢。曾经有人向一群孩子发问帽子的用处:5~6岁孩子的答案是扇子、船帆、蚂蚁的船、小猫的摇篮、飞碟等,而10岁以上的孩子则回答:“帽子就是戴在头上的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却在减退。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才能的孩子,问题在于家长如何发现孩子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的智力思维像火一样燃烧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家长与孩子在交流上产生障碍的原因,其实就是大人的定式思维造成的。孩童时代,孩子们随时都会问出一些离奇或者看似荒唐的问题,而有些家长没一会儿就烦了:“你那小脑袋瓜里面都想着些什么呀?”“你能不能问一些有用的问题?”可能他们没有换位思考过,在孩子的世界中,这些回答意味着什么。等再次想交流时,孩子心里的门已经紧紧地反锁上了。相反,当一个孩子切开苹果时,惊喜地对妈妈说:“苹果里有一颗星星!”妈妈惊讶地回答他:“真的吗?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呢?宝贝你真棒!”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幼稚可笑甚至是愚蠢的。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其实这些看似幼稚的行为,往往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另一种观察。

第三,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的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奖励”这个词语一定不会陌生,这是中国父母惯用的杀手锏,比如承诺孩子当考试成绩达到多少分,就奖励他玩具或者金钱。凡此种种,方式不同,但是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只是一味地追求结果,而忘记了奖励的初衷,那这样的方式还可取吗?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孩子不局限于眼前的小利益,换一种奖励的方法,也许能让孩子感受到更加精彩的世界。比如说,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电影,参加夏令营,或者带他们去旅游,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第四,教育手段单一,家长演变为应试教育的同谋者。

孩子是教育的产物。谁都知道,填鸭式的教育是不对的,但对于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而急红了眼的家长来说,他们最舒服的感觉和称心的方式就是全力支持学校教育,做好应试教育的同谋者。孩子放学回家刚放下书包,父母的唠叨就开始了:“今天的作业多不多?”“赶紧先做作业,妈给你做好吃的。”“玩什么玩,你这孩子的玩心怎么那么重?”各位家长,这些耳熟能详的`话,是不是已经让孩子变成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机器”呢?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习能力不太优秀的孩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很难得到认可和欣赏,而许多拥有强烈自尊心、良好自信以及灵活创新能力的孩子,可能仅仅因为在某些学科上还没适应或体现出来天分,就被草率地称为“笨孩子”。当这些孩子错误地认为只有优秀的成绩才能得到赏识时,他们所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以考试成绩来证明自己,但是当这种努力归于失败时,孩子们的自信心也可能会随之崩塌,这样的后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灾难。

第五,教育目标朝令夕改,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

家长一味的代劳和包办模式,让孩子习惯了听从,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随波逐流,今天学习这个,明天练习那个,并不清楚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怎样的人,这种朝令夕改的行为及言语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特别深重的。

教育孩子的精髓是了解并理解孩子。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的著作《童年的秘密》,这虽然是一个世纪以前的书,但在这本书中,作者呼吁家长和老师,希望他们能够尊重孩子的身心规律,尽量避免反儿童、反教育的事情发生,时隔100年之久,我们仍然没有完成。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的最大问题是——听话就是优点。然而,好孩子的定义是具有独立性、责任性、懂道理、有主见,未来的人才标准是具备完善的个性、顽强的毅力、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反应能力以及机敏的应变能力。只有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协调一致,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家人教育观念不统一:比如,爸爸要求孩子简朴,妈妈却要求孩子时尚;父母不让孩子随意吃零食,爷爷奶奶却偷偷让孩子吃。家长对于教育的不一致,一是让孩子无所适从,二是让孩子学会钻空子,更甚者,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朝令夕改,忽宽忽严,以自己的情绪为转移,这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影响。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独立,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义务感以及他们的荣誉意识。

第二篇:中国的大学缺啥

个人小论文

中国的大学缺什么

东北师大政法学院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韩世泽

谈起咱们中国自己的大学,一种矛盾之感不禁会油然而生。的确,起自高考制度的恢复,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的大学规模越来越大,在校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成果也越来越显著。中国的大学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平民教育”,教育理念的多样化,教育对象的多元化,教育方式的多种化,赋予了中国大学独有的魅力,但与此同时,笔者认为,中国的大学还有诸多的欠缺,要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我们还有许多路要一步步的去走:

1.缺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综合国力不断的提升,于是,很多人认为我国的人才机制很健全了,是人才发挥了重要的的作用。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我国的发展仍然来自于七八十年代那批接受过多种考验,历经挫折的老一辈的积极贡献,而现在的大学真正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发挥的作用少之又少。所以,我国的大学教育是缺人才的。虽然在数量上有了一个很大的改观,但是在质量上却不容乐观。与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我们的高素质人才急缺,大学里顶尖级的教授缺,真正有能力的学生缺,所以,在无形中造成了一种人才的不平衡。国家的发展靠经济,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进步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最终靠教育。所以,我们需要人才,但我们的人才又缺,责无旁贷,大学应当承担起这份重任,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多方努力,积极探索新思路,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好教授、导师的指引作用,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而努力。

2.缺精神 大学之“大”,乃全面、变通、高深、超然;大学之“学”,乃精神、思想、探索、创造。大学生是现代文明皇冠上的明珠,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这些文字恰好地道出大学的作用以及对社会民族的重要性。然而在当今的中国大学当中,精神层面却有待提高。我们的意识很强烈,我们的心态很积极,但在无形中我们的大学心态却走上了一种畸形。诚然,喊出“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这口号不错,充分体现我们的自强之精神,但很大的程度上,我们却忽视了内在素养而去刻意追求外在的形象工程。在文化的殿堂里掺杂着社会的泡沫,在圣洁的学术中混淆着功名与造假,刻意的追逐,涵养的缺失,中国大学的精神有待回归。

3.缺资金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去年对全球52个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与金砖四国)进行了“教育竞争力综合排名”。中国在52个国家中教育竞争力综合排名

个人小论文

合作与培养机制,切实减轻学生压力,减轻学校压力。

4.缺创新

邓小平曾经说过:“改革开放最大的错误就是教育”。已故的钱学森教授在他临终前的前段时间对温家宝总理进言: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而现在我们的大学在某种程度上还在走一条庸才之道,我们还戴着应试教育的枷锁。因此,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及其内化为人们的良好素质,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针对传统教育重知识传递、轻实践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综合素质等弊端,教育应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鼓励个人创新,激发个人潜能,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主张能力与素质是比知识更重要、更稳定、更持久的要素,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加大科研创新与智力投资,提高的整体发展水准。

中国大学差在哪里?哪里都不差!中国大学正在很出色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建设人才。新中国成立61年来,中国的大学铺垫着社会前进的道路,鼓励、塑造着一批批年轻人,为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的和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中国的大学却有欠缺,缺在人才,缺在精神,缺在资金,缺在创新。当然,中国的大学由于起步晚、自身积累少等客观原因的限制,不能与牛津、剑桥、哈弗等世界名校同日而语,但只要我们中国的大学,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骄傲自大,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前行,我们就一直前进着!

第三篇:浅谈中国企业文化的缺失和构建

浅谈中国企业文化的缺失和构建

(202_-07-12 14:59:51)

转载

标签:分类: 企业文化

杂谈

利益之于企业,肯定是必然要重视,并且作为第一目标来追求的,而文化之于企业,对它的重视程度就不会那么响亮了,各种回答不一而足。但是我想说,文化之于企业,套用一句俗话就是,文化之于企业不是万能的,而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万万不行的。

就拿近期的三鹿奶粉事件来说,60年的品牌价值就是因为产品一时的质量问题,顷刻间轰然倒塌,可05年的苏丹红事件,却为何没有把肯德基之流推倒呢?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它的品牌具有生命力,它的生命力来源于它的品牌信仰,即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追求。许多国际大品牌,如松下、微软、安利等都有这样的品牌信仰,虽价值取向各异,但都明白企业建立信仰体系的重要性,只有中国人一旦下海经了商,只想着如何赚钱这一件事,中国的企业,即使对企业文化有所涉猎,也只是蜻蜓点水样的走形式。孰不知西方很多企业,甚至包括娱乐电影都有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渗透,他们的渗透是无孔不入的,继而让消费者不光是买了产品,还让其行为和价值取向也跟着产品发生改变,影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所谓,产品不是万能的,可文化信仰却能持久发力。正基于此,来谈中国企业的文化也有其积极意义。

首先先来界定一下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将文化概念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它主要是通过宣贯“内化”为员工的精神品质,然后又通过员工的行为来外化为企业行为和企业形象,成为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内容。根据“企业文化结构模型”,企业文化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价值观体系、规章制度、行为、物质层。然而中国的多数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尤其在价值观体系和行为这两部分,根本就没有发力,其他所谓的企业文化也多是表面文章。下面我列举一下其中的弊病。

一是名片文化。有些企业把企业文化当作是公司对外宣传的“名片”,总认为,文化是做给别人看的,只是企业形象对外光环的一部分,对员工能做到不克扣工资就行了,于是节日里领导看望工作员工,卖不了的产品作为福利发放,或在上面领导参观时组织一场员工联欢会等等,一张张拿出来光彩夺目,可是名片是给别人用的,图片上了报纸,活动作秀了几次,除了企业或是领导者获得表彰之外,员工呢,忙里忙外却没有实质的收获,甚至连集体荣誉感都在折腾和抱怨中一无所有。

一是浮萍文化。这些企业文化如同浮萍一样,叶子碧绿十分好看,但是没有根,一有狂风暴雨,浮萍就会随波逐流,一飘千里。这种文化一般是表现在不少小型企业,生存的压力迫使这些企业不断的攫取利润,建立的企业文化大多数是停留在口号上,文化直接反映着企业的生存现状,先解生存问题才能谈精神追求,这就是它残酷的真实面目。因此,员工流失的比例相当大,培养员工主要是技能,对于精神上的教育比较忽视,不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只希望能按时按点完成每月销售任务就行了。文化的主体是人,人员经常流动,皮将不存,皮将附焉。

接下来,我来谈谈形成这样的企业文化的深层次原因。

首先,就是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在认识上的偏差。纵观我们中国企业的领导,多半是从一线的工人提拔上去的,多是理科或者工科出身,对于企业文化和宣传这些方面,一个是不够重视,再就是外行。不重视导致企业在这方面的工作缺失,从而形成文化真空,而外行则使整个工作事倍功半。比如一些大的企业集团基于同等规模都有内刊和电视台的考虑,也纷纷上马,又是电视台,又是内刊。然而仔细研究,除了企业时政新闻的播发,和休闲娱乐内容,并没有深度的挖掘一些能够影响员工价值观的内容。而企业在其他媒体上的报道和宣传,也多是自卖自夸式的吹嘘,根本不顾受众的感受,更别提要求他做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大众的价值观体系了。

其次,就是目前的企业在文化方面面临的传承危机。对比上世纪以前的家族企业,他们的创办者能够将家业做成一定规模的企业,必将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而这套方式方法会随着管理层的相对固定而一直沉淀升华。随着家族成员的继承,那些理念和价值体系也会一直传承下去。对于招收新的员工,他们也是首先建立亲如父子的师徒关系,先进行手把手的严格培训和价值观体系的同化,再进行正式的的工作安排。这样,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首先在价值观和自我认同上就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共同体,这样的企业文化无论是自我认同还是对外弘扬,都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以前的中外著名企业不同,现在的企业多是股份制公司,董事会的股东们一般不参与企业的运营管理,而是聘请职业经理人来打理日常的行政工作,而员工也以聘用的形式在这里工作。和以前的家族企业相比,他们的工作效率高,用工成本低,但是随着职业经理人和员工的更替,企业文化的传承自然无从谈起。

第三,当前流行的价值观体系严重影响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我们中国的企业从不缺少优秀的文化,缺少的是对“文化”的运用,过去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是半部厚黑行天下,各种各样的成功学、立志学满天飞。我们的成功学教育培训家们是不是在激励的同时,更多的引导一下工作价值体系呢,我们在多方鼓励创业的同时,是否也鼓励爱岗敬业、提升技能呢,是不是也像日本人那样把工作当成一种终身大事呢!没有把工作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只是把工作当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导致人心浮躁,加上企业和体制的变动,各企业员工跳槽频繁,流动性过大,这样进行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很难开展。

鉴于以上三点因素,那么,企业文化的构建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呢?笔者不才,略述几点,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首先,建议国家能够出台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和员工之间的“职业诚信体系”。建立“职业成新体系”主要希望达到建立企业和员工的长期合作的机制的目的,这样企业才肯踏下心来花成本来培养员工,从而将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念渗透到员工的理念当中,而不是简单的学习一下规章制度和岗位技能。而员工也能在这种长期合作过程中,真正的将自己和企业融为一体,将自己效力的企业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从而也不是简单的学习和机械的适应企业的文化,而是努力开拓自己的事业,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其次,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可以考虑横向发展。传统的企业都是从第二产业的生产制造型企业起家,因此从某方面来讲,他们在企业文化方面优势并不明显。这里,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可以尝试跨领域发展,这样既可以规避将“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风险,还可以进一步展示自己企业文化的丰富性。这里可以借鉴一下青岛海尔集团的运营模式。众所周知,海尔集团最初是从一家濒临倒闭的生产电冰箱的小企业起步,在张瑞敏的主持下,一步步成长为国际化的企业集团。早在上世纪海尔集团就不仅生产洗衣机、电冰箱、还积极拓宽国际市场,投资拍摄动画片《海尔兄弟》、拍摄广告等,不仅使海尔的企业文化和理念蕴含在寓教于乐的动画世界里,还能因此获得丰厚的利润。

第三,企业可以通过精品的广告将自己倡导的文化理念宣传出去。不用我说,现在各种各样的广告铺天盖地,花样翻新,但是目的仿佛只有一个,就是将产品推销出去,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把受众口袋里的钱掏出来为止,处理不合适的话效果不言自明。其实,我们企业投巨资做得广告宣传,做得足够好的话,是能够将促销和宣传企业文化一举两得的。以芬必得在央视做得两则广告为例,一个是公益律师郭建梅的公益广告,一则是阳光学校校长石青华的公益广告,他们两个本身关注的就是中国的弱势群体,而在关注弱势群体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这使他们自身也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在这过程中,芬必得能够给他们减少痛苦。于是广告的效果悄然升华:关注公益律师和阳光学校本身就能在很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同,而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他们帮助,进而无声无息的将自己的产品和企业文化理念一并推销了出去。

第四,还可以加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使彼此之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比如,节假日发一些福利品,别小看这福利品,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礼轻情义重”,因为礼品的价值往往是不透明的,这就让员工很难准确地用金钱计算自身的价值。于是,简单的用工与被用工之间往往多了一层情,很多企业口号里总有“用情留人”却往往只浮于口号,忽略了员工节日福利的重要性。

再有一点就是能够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凝聚力。每个员工都不可避免的有三个圈,同事圈,朋友圈,亲戚家人圈,平日里生活上,跟亲戚朋友谈起来,“我们公司又发福利品了”,“哇,你们公司真好,真有钱,效益不错!”羡慕之情洋溢于表,从而在保障了企业宣传的同时,也增加了他的自豪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在这一点上,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企业做得比较不错。以贾樟柯电影《二十四城记》中的老军工企业四二〇厂为例,记得演员陈建斌饰演的是工厂的车间主任,他的经历代表了许多人对那个年代“单位”的感情。作为工厂的子弟,和工厂的小伙伴长大,当初的初恋、现在的生活都与这个单位息息相关。其实那个年代的人们怀念的,不仅是“单位”的福利和待遇,更是那个时候单位带给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以及那份无法割舍的情愫。当年的做法,有许多都值得今天的企业借鉴。

如今的老板大多学经济管理、MBA,成功学、厚黑学;看似赶超比拼,实则急功近利,深入看,任何一家企业离不了文化,都会是无源之水,走不了多远。相反,将企业文化做好,做到民众信仰的那一步,那么上帝想将他毁掉都不那么容易。正如可口可乐的名言:“如果可口可乐被一把大火烧光,只要可口可乐的品牌还在,一夜之间它会让所有的厂房在废墟上拔地而起。”有全世界民众对其文化的认可和支持做后盾,他还怕什么呢?

第四篇:中国夫妻缺五样东西.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国夫妻缺五样东西

作者: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都市健康人》202_年第11期

中国夫妻自古讲究“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传统的婚姻中,人们喜欢把对配偶的爱融入点滴生活,这一点固然重要,却少了些调剂与乐趣。婚姻专家指出,与国外夫妻相比,中国人的婚姻容易缺少以下5样东西。若能多注意、多投入,婚姻生活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亲昵 中国夫妻大多羞涩,觉得“亲昵”是黏糊的表现。但研究显示,拥抱、亲吻等表达亲昵的动作,是婚姻的必需品。日本爱妻家协会就发起过一个“拥抱妻子计划”,要求丈夫每天给妻子几个拥抱,包括每天出门时的“常规拥抱”,在等车、等红绿灯时的“伺机拥抱”,从背后拥抱,搂着腰紧贴在一起的温情拥抱。

★情话有研究表明,夫妻间每天至少需要说3句情话,如“我爱你”、“我想你”等。美国休斯敦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还发现,对着爱人的左耳说甜言蜜语,更能打动对方。

★幽默幽默能化解、缓冲矛盾,消除隔阂。幽默包含了很多信息:爱妻子、哄妻子高兴、赞美。妻子接收到这些信息,心情自然多云转晴。

★欣赏中国人善于欣赏和表扬孩子,却习惯用挑剔的眼光看配偶。其中原因很多,但长此以往会伤了感情,破坏婚姻稳定。人人都希望得到表扬,且表扬越多,越能激励其好好表现。所以,不妨将你对伴侣的欣赏挂在嘴边。

★沟通素有“爱情博士”之称的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教授黄维仁指出,婚姻幸福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沟通和解决冲突。“要加强沟通的效果,一方面要用赞美代替批评,尤其不能人身攻击,另一方面要少用程度性的修饰词,如经常、总是、太。此外,沟通要避开身体疲倦、饥饿、生病或工作繁重等4个时段,不然会影响效果。”

第五篇:202_中国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202_中国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202_年12月20至2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主办的202_中国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本届高峰论坛以“家庭教育的价值与使命”为主题,同时还就“现代学校建设中的家庭与学校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邀请到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卢勤,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刚,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学院副院长白新睿,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重涵,金华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吴惠强,甘肃省家校合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振邦,北京红黄蓝教育集团董事长史燕来,辽宁省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苏加胜等众多教育专家、学者、知名中小学校长、一线教育工作者等近300名代表参加。

在开幕式上,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在致辞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但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作为家庭教育主导角色的父母,应该避免过度望子成龙、重智轻德、过分溺爱等不良教育态度,加强家校合作,共同营造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环境。

随后,各位嘉宾围绕家庭教育热点话题,从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的专业角度展开讨论,传播着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共享家庭教育最新研究成果。

孙云晓副主任作了题为《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的主题报告;卢勤女士用生动的事例、幽默动情的表达为与会代表奉献了一场题为《怎样把孩子培养成财富》的精彩演讲;白新睿副院长为大家分享了朝阳区在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构建中的实践经验与成果;吴重涵所长分享了江西省在推进家校合作过程中,实施“科研引领、行政推动、学校实践”的实践经验与阶段性成果。

22日上午,来自重庆教科院的何云山主任、广东东莞的毛秀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的田国秀副院长、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的郭建民老师、武汉生命阳光儿童发展中心的肖付强教授等纷纷登台,畅谈经验,分享成果。

中国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是家庭教育领域一年来信息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思想的沟通、成果的分享。在短短的2天时间里,大家既提升了理论素养,扩大了眼界,也广交了朋友,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参加本届高峰论坛受益匪浅,期待着第二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再次重逢!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范文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