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报告(最终五篇)
编辑:雪海孤独 识别码:130-939746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3-08 15:29: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报告

【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报告

感谢学校给予我这一次外出学习杜郎口中学和即墨二十八中的高效课堂的机会,经过这一次的学习,让我对教育观念、课堂内容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等有了新的认识,具体如下:

一、教育观念的变化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应该具备主动学习、主动做事的能力,老师只是安排他们什么时候学、学什么,什么时候做、做什么,安排下去后学生不想学、不想做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学不好,做不好,以后走入社会生活艰辛、困苦是他们不好好学习的回报,殊不知,就是这种观念让我的教学课堂成为传统的课堂、没有活力的课堂、以讲为主的课堂、就怕考试考着而面面俱到的课堂、学生躲懒、不听、睡觉的课堂、平庸而没有实效的课堂,通过这次亲临杜郎口中学和即墨二十八中的高效课堂,我才恍然大悟我的课堂真的很平庸、很无力,其根源在于我的教育观念很陈旧、很落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才知晓学生不学不做是跟教师教学内容的选取、课堂组织形式息息相关,选取得当、组织得好,学生易学、易懂、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二、课堂内容设计的变化

我原有的课堂内容设计一般为:以讲为主引导学生推导、归纳出知识点,以例题的形式理解、强化知识点,以练习的形式巩固、消化、应用知识点,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而杜郎口课堂内容设计易学、全面、由浅入深,以《线段的中点预习展示课》为例,他们集体备课出5个专题:

(1)以选择题形式选出不属于中点的选项

2)仿照中点的`几何语言描述用几何语言描述出三等分点、四等分点并思考n等分点

(3)知总线段长度求分线段长度

(4)知分线段长度求总线段长度

(5)一题两解。

三、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

我一般都是引导学生分析讲解例题,再让学生仿照例题做练习。

而杜郎口对每个专题都安以下步骤完成(1)让学生大声读出题目并找出知什么、求什么及如何解答这道题

(2)认学生展示自己解题思路及过程

(3)其他学生对展示这个学生提问、质疑、对抗,此时该题就有了准确无误的答案

(4)对子之间再相互讲解该题的解答过程

(5)让学生把原题目中的数字换成其他数字形成一道新的题目并在自己的黑板上写出答题过程,这时老师巡回查看学生的解答并辅导。

四、杜郎口小黑板的作用

杜郎口的每一个学生在墙壁上都有属于写上自己名字的一小块黑板,在课堂上得演算基本都在小黑板上完成,所以我认为具有以下作用:

1、学生的板书越来越好

2、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展示的根源

3、学生偷不了懒,一旦偷上懒自己的小黑板上一片空白

4、教师一眼就能发现对本节知识内容掌握不牢靠的学生从而进行辅导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必须得挖空心思、深入思考:怎样设计课堂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偷懒、主动学习。

第二篇:外出学习交流报告

《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

外出学习交流报告

林海九年一贯制学校

赵 敏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此次外出学习的心得体会,此次培训历时两天,时间虽短,收获却良多!

耿喜玲、陈云和陈默三位教授的讲座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幽默诙谐的语言,让我们整个培训在欢笑中度过的同时,也发人深省!刚开始听的时候,只以自己是一名教师的身份去听、去思考,后来渐渐给自己加了多重身份,母亲、妻子、老师、同事等等,有了更多的感想与反思。在此,我仅谈两点:

一、注意细节;

二、重视心态。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在沙滩上捡起被海浪冲上岸来的几条鱼,然后扔回大海,大人看到了对他说:“你捡鱼扔回大海干什么?对于大海来说,它是不会在乎这几条鱼的” 小孩却说:“可这条小鱼在乎!” 是啊,大海就好比我们老师,而这条小鱼就是学生。很多时候,学生会因为我们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一个举动而伤心、抑郁,也会因为我们某句不在意的夸奖,而开心好几天!这说明细节很重要!

假想一位老师选了个临时班长,对老师很负责,但得罪了学生,投票选举时,他落选了!老师并没有问原因,也没找落选的他谈心,在学校他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被同学们排斥了回家表现极端暴躁!家长找到老师,老师以为是狂躁症,建议家长去看医生,最终医生听了家长的描述给孩子开了药,孩子真的不狂躁了,却抑郁了,不言不语想要自杀。这个事件究其原因还是老师与医生不注意细节引起的,如果当孩子落选时找到孩子谈谈心,问问事情原委,也许事情又会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了!也就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细节决定成败,也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如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仑兹所说的蝴蝶效应一样,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蝴蝶轻轻扇动几下翅膀也可以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西方曾有这样一个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这充分说明了细节可以决定国家的兴亡!

其实每个孩子在上学前都充满了对学校生活的期待,他们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早点上学,想尽早体会到学校生活的乐趣。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得高分!可半学期之后又是什么使孩子们失去了刚上学时的期望呢?每个孩子都想出色,因为他们都有自尊,他们不出色是他们分了心。每个孩子都想获得尊重和肯定,可我们给了孩子这样的机会吗?平日我们的“体罚”,过重的话语很有可能伤了孩子的心,让孩子失去找回自我的信心。现在的孩子虽是独生子占多数,而面临着学习和竞争的压力,本来就处在一个病态的环境里,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家长和老师更应关注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他们身上凸现的问题,正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和同龄的孩子之间,为一点小事而大动拳脚,缺乏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基本能力。很多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不足,有可能受到同伴的“冷暴力”,而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父母和老师的关心和疏导在这个时候尤为重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会为孩子开启一扇窗,让孩子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我们把孩子培养成“永不言败,永远有激情,永远有自信”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成功所在。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很少关注到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忽略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障碍,没能去和他们沟通。听了耿老师的讲座顿悟,我不光只做自己专业的事,还有去适度发挥自己的其它才能,注意细节,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能把自己和别人的孩子教好。

心理健康真的很重要,我们不仅要注意孩子的心理,还要重视教师自己的心态!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影响本人的身体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事业的成功;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影响身边的人(包括学生、同事、家人、朋友等)的心理健康,阐明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要正确处理自己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压力会导致攻击性与暴力。由于面对着信息量的剧增、工作责任的加重、与时间赛跑的快节奏、家长期望与社会评价的苛刻,以及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对自己工作业绩的关注与考核,使得许多教师遭受着愈来愈重的精神压力。因此,一些教师变得越来越容易发火、爱骂人、不耐烦、对学生态度专制,甚至出现或大或小的体罚行为,这些都表明教师身上的压力已经超出了极限的范围。导致这种明显违反教育常规的过失行为的原因,与其说是盛怒之下一个常人一时失去了理智,还不如说它是现行教育管理制度下一位教师心灵的扭曲。是激烈的升学竞争、周测月考、分数排队、公布名次以及名目繁多的班级量化考核指标,引发了教师无穷的焦虑;是堆积如山的作业、试卷,特别是所谓“末位淘汰”这一类人事制度,使得我们的教师的神经整日处于高度紧张之中。所以,在很多时候,教师会认为自己无法胜任工作,对自己的职业丧失兴趣和信心。我们更容易抱怨,更容易对自己做出消极的自我评价,我们会感觉到自己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喜欢和有效地适应自己的工作,我们的个人成就感正在快速缩减。

但是听了陈默教授的讲座后让我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诚如她所说“教师是个好职业”,为什么呢?她给出四大理由 :

一、有自由高度。进入课堂,我们就是主角,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我们可以花样百出,关上门,这节课你自己说的算,你就是主宰,课堂由你做主!

二、有成长性。想搞科研,提高自身能力,学校给你提供机会,使你快速成长!

三、假期较长。教师让人羡慕不已的就是有寒暑假,可以出去旅游,吃尽天下美食,与孩子长时间相伴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不上班还有工资开!

四、成就他人。我们是蜡烛,是园丁,浇灌祖国的花朵,培养祖国的下一代成才,这是不是使我们很有成就感? 综上所诉,教师是个好职业!

这次讲座真的是让我心扉顿时透亮,以前总认为人的生理出现问题才叫病,现在才知心理出现问题比生理出现问题才更可怕!生活在尘世中的我们能有几个保持好良好心态的?适时检评自己的心态,对自己和身边的亲人有着一定的好处,那样我们才感到快乐、幸福。

如果你问我幸福是什么?我想告诉你,曾有人这样说过:“幸福不是因为我们拥有的太多,而是因为我们计较的太少!”从今天起,让我们调整好心态,快乐育人、快乐生活吧!

第三篇:外出学习交流稿

外出学习交流稿

202_年7月11日,有幸和我校的老师们一起参加了“中国好老师,互通,互助”行动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赴云南文山送教活动。我们数学组参加了该次活动的数学专场,聆听了两节低年级的校本课堂教学。下面我就对本次学习到的和自己的一些初浅的认识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一、观摩林清英老师执教的《玩转四联骨牌》课堂教学 执教内容主要是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进行拼组。听了这节课我深刻体会到,这样的教学就是我们正在追寻且正在实践的路上的教学,它真正实现了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林老师大胆放手让孩子们去拼,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动手操作。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得出的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在林老师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是让学生有东西可动。为此林老师准备了板演的教具和每个学生的学具,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在此类教学活动时,我自己往往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列如:课堂秩序混乱,学生不按要求,时间掌握不好等“放出去收不回”的现象。而林老师的课堂上却显得井然有序,学生一步一步跟着走。在林老师的课堂上学到了:

1、操作要有明确的要求。小学生注意力往往明显地带着无意性和情绪性,操作时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因此,林老师操作前用清楚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按教学目的精心地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使他们的操作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从而提高动手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2、操作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的思考,动手操作都需要时间,老师提出问题后,不能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动手操作,就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使学生不能从操作中总结知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林老师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去动手动脑,主动探索,教师则起组织,引导和点拨,鼓励的作用。

3、操作要把握好教学契机。从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组织学生操作活动也要把握好最佳时机。

4、操作要把思维活动过程与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在动手操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性表达,使动手、动脑、动口构成相辅相成的交互作用过程,使操作、思维、表达融为一体,有效地推动智力活动的内化过程。

像这类的课题我们每个学期都接触到,结合自己及平时听课的情况,教学中像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等这些都有体现,但始终觉得缺些什么,不是时间把握不好,就是环节不够紧密,不是教具学具准备不充分,就是学生思维活不起来,就算学生思维活起来了,却不能很好的收场,不是知识环节没有过渡语,就算过渡了也不那么自然等一系列存在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仅是我个人或是少数老师存在的问题,但也正是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她的课题是个数学绘本的名字,叫《乱七八糟·魔女之城》。教学内容以绘本故事的形式贯穿与整个教学活动中。对于我来说这节课很新颖,因为我个人见识浅薄,学得不多,第一次听这样的数学课。这节课的教学以一封信进行引入:阳光灿烂的南国住着一位坚强的公主,有一天,一只青鸟飞来丢给她一封信“公主殿下:我去了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后就迷失了方向,只有经过北边的规则之城才能到达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用您的智慧和勇气来救救我吧!...王子”。从故事的开头就激发了学生深厚的兴趣,整个教学活动就以故事的情节铺展开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根据绘本内容以闯关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如第一关找钥匙找钥匙,感知规律,钥匙藏在结着有规律的苹果树上;第二关猴子归位,探索规律,帮公主想想看,应该把这三只猴子放到哪里去呢;第三关搭桥,再次提升运用规律。第四关找出不按规律的砖块;第五关挪东西等一系列活动。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点变成了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故事中学到数学知识,在故事中培养学的观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

在本次课堂教学中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数学绘本,讲的则是有关数学的故事。它看起来不那么严肃,却能告诉孩子们生活中的数学是需要严谨对待的事; 它看起来不那么科学,却能让孩子们发现数学是一种规律;它看起来很活泼,却讲述的是一则则实在“枯燥”的故事。这正是数学绘本带给我们丰

在学习教学的时候,就不会单纯地认为是加减乘除,这样的教学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是有趣的知识、游戏式的知识。在进行绘本的教学时,除了需要挖掘绘本中的数学元素,教师必须同样把握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对数学的关键经验进行解剖和分析,将其化解为活动中的一个个环节,使得教学与孩子们的已有经验能够紧密整合,让孩子们在故事阅读的过程中仍能有所感悟和收获。

(二)绘本中生活化的故事情节与生动的图文呈现,使学生不仅能产生兴趣、持续高度的专注力,并乐于探索与联系数学绘本中隐含的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三)数学绘本能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最初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的数学知识,都蕴藏在美妙的故事中,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优美的画面和简洁的文字,将抽象的数理知识蕴涵在其中,让孩子们轻松地获得知识让人的心灵变得柔软、让人的思维变得灵动,让数学与生活有效联结。

绘本在数学活动中运用,不仅能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绘本的魅力,为教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也为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四篇:外出学习交流稿

外出学习交流稿

---有感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观摩会>

闫红雪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学习的体会。首先感谢学校的各级领导给了我们一线教师这样一个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亲临名师的课堂,聆听特级教师的精彩报告,使我们不断的在学习中成长。

今年的3月,我和郭老师有幸到北京参加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观摩会》,听了几名特级教师:刘德武、贲友林、徐长青老师的课和讲座,受益匪浅。今天我将我们听课的感受汇集在一起,从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教材挖掘到位、深入,三维目标落实到位。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师在上一节课时,首先关注的就是教学目标,然后才是怎样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就像旅游一样,首先考虑“去哪里”的问题,然后是“怎样去”,最后才是思考“我们是否到了那里”。课改以来,我们从仅仅关注知识的教学目标慢慢向“三维”目标过渡,即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听了了几位专家的课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专家的每一节课都是一节有思想深度的课,给学生留下了长久的心灵激荡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即便以后具体知识忘了,但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将长期储存在孩子的脑海中。在专家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听课教师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专家对知识、技能的指导,对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思想方法的的渗透,甚至为学生以后学习此类知识埋好了伏笔。例如:徐长青老师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广角-重复》,教学目标是通过各种活动向学生渗透“集合”的思想。教学时,老师先请两名男同学来玩抢凳子游戏,学生表示两人无法完成游戏,然后问:谁还想参加这个游戏?又从其他同学中选出了4名同学。这时学生觉得人数多了,之后教师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从4人中留下了1名女同学和前面的两位男同学一起进行抢凳子游戏,并决出冠军。游戏结束后,教师请参加刚才活动的七位同学起立,教师的这句话立刻激起了课堂矛盾,学生立刻提出异议:不是七个人是六个人。教师故作糊涂,请参加猜拳游戏的举手(4人),又请参加抢凳子游戏的举手(3人),4+3=7。还是7个人吧!学生表示强烈抗议。到底谁对呢?教师拿出了两个生活中锻炼身体用到的“呼啦圈”,请参加两种游戏的同学都站到属于自己区域的呼啦圈内。这时,参加两种活动的学生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但两个游戏都参加的那位女同学却一会被猜拳的同学拉走,一会被抢凳子的同学拉走,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全体学生眼巴巴地把目光转向老师,想寻求帮助。但徐老师却假装没有看见,走到了教室后面,旁若无人,悠闲地散着步。课堂一度比较安静,继而出现了混乱、争吵,但之后的局面很快出现了转机,失去依靠的学生开始自己交流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讨论中,那位女同学站到了两个呼啦圈的交叉处。“集合”“交集”的概念在学生的交流争论中清晰明朗化。听课老师和学生对用“呼啦圈”感知集合概念这节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教师不但完成了知识教学目标,而且还渗透了深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及能力的教学。让人不得不佩服专家在课外所做的大量的工作以及在挖掘教材深度方面所做的思考。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说过:要想唱好戏,功夫在戏外;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生要想读好书,功夫在书外;老师要想教好课,功夫在课外。

二、课的设计巧妙,步步“诱敌深入”,淡化了人为设计的痕迹。这一点是我们这次听课感受最深的。教学设计是解决怎样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在几位特级教师的教学中,教学设计相当巧妙,课堂各层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多余的环节,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甚至没有一个不参与的学生。例如:刘德武老师在教学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时,充分发挥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刘老师所展示的每一个角、每一个图形都不是独立出现的,都是由基本图形变化而来,锐角慢慢依次展开变成直角、钝角;长方形依次慢慢变形,变成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这些图形的转化变形,把学生对图形的认识由一“点”连成了线、面,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知提供了支撑点。此外,在学生认识了锐角和钝角后,刘老师出示了两个古代的兵器“矛”,一个矛的顶部是锐角,一个矛的顶部是钝角,问:哪个更容易刺入敌人的身体?为什么?通过学生交流,明确:锐角:尖锐、锐利;钝角:迟钝。这个很另类的教学环节,加深了学生对两种角的本质的认识,也使学生对这两个字的记忆深刻。实在巧妙。

再如刘老师的《找规律》。一般这类内容的教学都会直接安排各种层次的找规律的活动,请学生通过活动或操作找到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但刘老师的教学设计却别具一格。课堂一开始,刘老师用课件出示不同颜色的圆片,请学生猜下一个颜色。然后提问:为什么有的猜得准?有的猜不准?规律重要吗?以此让学生感知:什么是有规律、什么是没规律以及规律的重要性。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听课老师觉得既新颖、特别,又很有必要。

三、专家的理念新颖,对教学工作指导性强。

在本次外出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各位特级教师的精彩讲座,也使我们接收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在这些新的理念之中,有一些是对已有教学观点的新认识,还有一些是对青年教师走专业化道路的方法上的指导。当然,其中不乏有一些颠覆了我们传统的想法、做法,让人回味无穷。例如:刘德武老师的几个独到的见解就使我们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我感触最深的几点与大家分享。

1、直观性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则,但“全直观”远不如“半直观”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2、要深入理解教材设计意图中的深层次内涵。没有根据地对教材编排进行盲目“创造”是值得商榷的。

3、开放性的练习反而会提高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概括化程度;

4、创造性思维来自于对问题的批判性思考,被批判的“点”多一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就会多一些;5温故而知新,在简单和重复性的温故中是不易达到知新的效果的,只有深入地温故才可以,而且一定会起到知新的作用;

6、逆向性问题是检测学生思维水平高低的试金石,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磨刀石”。

徐长青老师认为:教师要做教学艺术家。在课堂上,教师要适时地制造课堂“教学乱象”,“乱象”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美。“乱”说明学生思维多,想法多,在“乱象”中拨乱反正,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徐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了以下理念:

1、培养离开老师还读书,离开学校还学习的学生;

2、成长的意义在于经历而不是得到;

3、差异是世界的美,也是生命的美;

4、我们不知道学生的明天会怎样;

5、学不会是每个学生的权利;另外,徐老师还建议:教师可以适当地把自己打扮漂亮些进课堂,女教师可以化一点淡妆进教室。原因是:课堂是一门艺术,课堂要让学生和教师都感觉到心情愉悦。

四、教材的差异引发的思考。

目前新课标的版本较多,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北师大版、苏教版和人教版。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也有幸聆听了这三个不同版本的课堂,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思考。例如:来自江苏南京的贲友林老师带来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节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知识和正反比例的基础上教学的,我们的北师大版教材同样也有这节课,而且外出听课之前,我刚上完这节课,因此,对这个内容的差异,我感触最深。在北师大版教材中,这节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时,图形的各条边要按照同样的倍数来放大和缩小,但并没有涉及按照怎样的比放大和缩小。在听了贲友林老师的课后我对这节课有了新的认识,也更明白了教参上所说的一些设计意图的含义。生活中我们都会有一种惯性思维,而这种惯性思维有时有可能是错的。例如:生活中,我们常把1:2理解为把原图形各边放大2倍,2:1理解为把原图形各边缩小2倍,其实恰恰相反。在听了这节课回到学校之后,我做了一次实验,把贲老师的课给我的学生上了一遍,果然不出所料,学生中大部分的学生理解上都有误区,这使我对教材编写的差异有了一定的看法。明显北师大版教材在这一部分内容的编写时,可能高估了对学生的认识,忽略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及惯性思维。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不知合适与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教师真不容易呀!教材上有的东西要传授给学生,教材上没有的东西也要想办法传授给学生。

以上是我们对此次外出学习感受的整理,有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包涵。最后用刘德武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数学是充满魅力的,聪明的学生需要聪明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先把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很多老师问刘德武老师:“刘老师,您怎么会想出这么多聪明的点子?”刘老师这样答复老师们:毛主席教导我们:古人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说多想出智慧!我们在多想的同时还要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用我们的智慧给数学学科戴上充满魅力的花环!

谢谢!

第五篇:外出学习交流材料

观名师风采

享智慧盛宴

保山市实验小学

杨晓香

3月20日,我与本校三位老师一起赴昆明参加云南省第二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与全国名师同课异构活动。首先,我代表同行的几位老师衷心感谢学校领导给我们这么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有幸与名师近距离接触,亲眼目睹了名师的教学风采,亲身感受到了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受益匪浅。此次研讨会听课地点安排在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时间是3月21日——3月22日,在短短两天的听课中我们共听了云南省罗蓉名师工作室张宏老师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老师的<<天游峰的扫路人>>、昆明市五华区莲华小学张砾月老师和福建省阅读以及作文教学现场比试一等奖获得者何捷老师的<<童话写作>>、昆明市东川区第二小学陈顺琼老师和全国优秀教师李卫东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以及四位专家的专题讲座。名师不愧为名师,听他们的课就是一种享受。其中宋运来老师,何捷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们的课堂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学生好像是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风筝,想往哪儿飞就往哪儿飞,实则他们手里紧紧的握住了风筝的线。而我们普通的老师则不敢让“风筝”脱离自己的视线,“风筝”刚刚有飞的欲望,我们就匆匆收线。久而久之,我们手中的“风筝”再也飞不起来了,我们的课堂也变得越来越乏味了。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①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了解课文背景是非常重要的。②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③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博采众长,才敢大胆放手,从容的让“风筝”翱翔于广阔的蓝天。我们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报告(最终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