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先进事迹材料
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编辑:前尘往事 识别码:124-542005 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 2023-06-24 12:46: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心灵的天空,就在孩子身上

榜罗幼儿园许丽

雨果说过:比陆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宽广的是人的心灵。而我,正是一位塑造孩子们心灵的幼儿教师。

2004年9月,我从幼师毕业分配到幼儿园,也许就是因为多少年来地向往和与生俱来的对孩子们的喜爱,出为人师,心中竟有些惴惴不安,是紧张还是兴奋,自己也说不清,只是满心喜悦地去迎接这充满挑战的工作,投身于幼儿园这片多姿多彩的新世界。

春天,在蒙蒙细雨中,我和孩子们在花伞下静听小雨沙沙,做“小树长高了”的游戏;夏天,我和孩子们在种植园浇水施肥,观察玉米结穗,豆角挂藤;秋天,我和孩子们拾落叶,制作精美的叶贴画;冬天,我们堆雪人,打雪仗,银色的世界里洒满孩子们的笑声。

热爱孩子是教师实施教育的重要前提,没有对孩子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是幼儿的一种迫切的心理需要,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感情联系,能使幼儿产生积极、愉快地情绪。我班新来的张陆欣小朋友没上过幼儿园,还有脚趾内翻的疾病,走路不稳。刚入园时,情绪一直不很稳定,不是掉眼泪,就是不跟小朋友玩。我每天早上热情地蹲下和他打招呼,牵着他的手去拿玩具,邀请其他小朋友和他一起玩耍,消除他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慢慢地他看到我就露出灿烂笑容,开始学着和小朋友玩,老师和小朋友要帮助他,他不仅不让,还大声的说:“我会穿。他妈妈说:“非常感谢老师,是你们让我能安心的工作,是你们让孩子快乐的生活。”在与幼儿的朝夕相处中,他们对老师的依赖和信任,使我对他们更加热爱。

光有爱是不够的,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要教育好他们,就需要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为此,作为幼儿教师就要不断探索科学育儿的道路,不断克服困难。刚参加工作时,我没有认识到常规培养的重要性,盲目爱孩子,放纵他们,结果连正常的教育教学都难以维持,经过一段时间的虚心请教学习,反复思索,终于能够较好的组织幼儿一日活动。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大,我逐渐感到自己跟不上了。新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冲突,而我去固守着旧的形式,不敢去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1我大量翻阅“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等杂志,认真了解教育教学新动态,揣摩优秀教案中的新思想、新方法,并在日常教学中反复尝试实践,努力将新的教育观念运用的更准确,让幼儿做到“做中学”,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充分发挥幼儿学习主动性。慢慢地我的教学活动有了突破。

思想观念的突破,也让我对创新教育有了一些理解。在组织活动

中我不再只局限于一种正确回答,而是尽量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

法,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对幼儿大胆精彩的想法多加赞扬,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我在本园率先进行了“美术活动中幼儿创新意识的培

养”的研究活动,并在取得一些成果后,在园内的教研成果发布会上

进行了推广。使大家积累一定经验,并成功运用在园内环境布置上。我园的环境处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幼儿的创造性,获得了大家的一

致好评。

我每年都参加园内“六一”节目编排,”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动作

发展特点,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并能具备一定观赏性和游戏性,得

到园领导和家长好评。

我已经在幼儿园第一线奔忙工作了9年,由一个普通的教师,一

步一步的成长为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并参加了定西市幼师骨干教师培

训班学习,在这难得的学习期间,我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计算机水平

达到高级,对教科研活动有了较全面、细致的了解,接触到了目前国

外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对幼儿教师的内涵有了更新的认识。这些知识的补充,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又有了挑战,我懂得了,做一名好的幼儿

教师,应该是科研型的教师,这样才会使幼儿园的工作有提高,才会

提高自己的水平。

一个人能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度过美好的时光,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我知道我面前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深信:今天操场上奔跑的追皮球的娃娃也许明天就会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今天音乐声中

传出的稚嫩童声,也许明天会响彻在世界音乐的殿堂里。每一个孩子

都是一个希望-----民族的希望,世界的希望,人类的希望。相信每一

位热爱幼儿并对幼儿付出真情和汗水的幼儿教师在白发回首时,都将

幸福地说:“我得到了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

2012.9.10

第二篇:董秀芳先进事迹

孝心,责任心成就最美女教师

——道德模范董秀芳事迹材料

董秀芳,开发区一小的一名普通教师,在教育一线艰苦奋战了35年,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爱生如子,真正履行着教书育人的准则,在教学成绩始终名列全区前茅,受到了师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师德师风模范先进个人,她的家庭也因和睦美满多次被评为和谐家庭。

董秀芳在学校是学生的主心骨,在家中也撑起了半边天。在家里,她有长年患病的爸爸,坚持照顾突发脑血栓的爸爸3年,年复一年,毫无怨言,用她纤瘦的肩膀支撑着这个负重的家庭;在学校,她是毕业班的班主任,又担负着数学教学工作,三十五年如一日,精益求精,在三尺讲台上谱写了喜人的成就。

一、爱岗敬业,扎实做教育

三十五年教育生涯,三十五年艰苦探索,董秀芳老师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数学教学的探索。她一直扎根在数学基础教育的最前沿,身体力行,始终不渝,时刻以正确的观点教育人,以实干的精神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崇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

通过三十五年的不懈努力,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起兴趣、引发思考、主动参与、说练并重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增加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量、活动量和练习量,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课堂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动局面,她所带的班级的数学成绩也屡创佳绩。从教以来,多次讲授公开课、优质课,凡是观摩过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数学教学所吸引、所折服。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她还不断总结探索教学实践的经验,发表几十篇优秀教案及论文,对活跃数学教学,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董老师在教育上工作了三十五年,也当了三十五年的班主任。三

十五年来,董老师桃李满天下,有许多学生都已走上了工作岗位,可每逢节假日都忘不了发个短信,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曾经教过他们的董老师,有时在大街上碰到以前教过的学生家长,那热情的画面让人看了羡慕不已。记得在纱厂学校时有这样一个学生,至今一直和董老师保持联系,她就是刘燕子。刘燕子看上去是一个冷漠、自傲、言语刻薄的女孩。当董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她眼中与那年龄极不相符的冷漠形态时,董老师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在内心深处甚至有一种排斥心态,但是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她便耐心等待时机,寻找教育的契机。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董老师发现刘燕子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孩

子,在学习上的表现还算尽人意,但就是待人刻薄,对人冷漠,因此也就导致同学们都疏远她。作为班主任,她深知这样的恶性循环对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会使她具有不健全的人格和不健全的心灵。从其他熟悉她家境的老师口中得知,她的这些个性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妈妈在外打工,她长期和爸爸生活在一起,虽然她爸爸是爱她的,但远不及那细腻的母爱,加上爸爸的知识有限,导致教育方法欠妥当,有时候甚至是拳脚相向,为此,孩子逐渐变得冷漠,仇视身边的一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董老师深知工作的艰辛,如何才能融化她心底的坚冰呢?沉思许久,顿然醒悟,雨果说:“爱是情感的升华,它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并且使之欣欣向荣。”为此,董老师决定以“爱”为契机,开导她,满足她,改变她。于是和她进行了第一次谈话,她表现得极为平静,虽然只是拉家常式的谈话,但她仅仅只用寥寥数语来应付,第一次谈话以失败而告终。过了几天,在批改作业时,我发现她的字迹工整,干净,漂亮。,为何不抓住这一时机,董老师用纸条写下了:“孩子,你真得很

棒!从你的作业中,可以看出你有能力写好,看你的作业对老师来说就是一种享受,老师很是欣赏你。”写好后,放到了即将发下去的本子里面。董老师预感到这一次她会有话和她说的,拿破仑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更何况是孩子呢?

不出所料,第二天下课后,她在办公桌上也留了一张便条,上面写道:“老师,谢谢您的夸奖。您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赞扬我的老师,我很感动。”看完便条,董老师暗自乐了好一阵子,她知道刘燕子心底的坚冰已经在慢慢融化了,只是还需要时间就能够真正走进她的内心,从那以后,刘燕子就变了,董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教学、家访、做学生思想工作,董老师样样干得好、干得细。一

些学生没有父母管教,大多由爷爷奶奶或亲戚代管,这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由于疏于管教,有些学生很小就养成坏习惯,思想很成问题。怎样教育好这样的孩子,班主任责无旁贷。教书先要育人,董老师就是这样履行着一个教师的职责,一个班主任的职责。学生张镕玺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加上三代单传的特别原因,爷爷、奶奶特别溺爱这个孙子,在家里要什么给什么,称王称霸;在学校不认真学习,想打谁就打谁。董老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决定无论如何要把这个孩子教育好。董老师联系上他远在异地的父母,讲明这个学生的情况,请家长协同老师一起教育。首先要爷爷奶奶改变观念,改变溺爱孙子的做法,然后找学生谈话,做细致的思想工作。经过董老师的一番细致耐心的教育,这个学生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成为一个遵守纪律,热爱学习的好学生。

爱一行才能钻一行,对教育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让董老师在工

作中不计得失,不懈钻研。连续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她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工作,忙碌的生活,始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作。当别的同志有事,当学校的工作安排不开时,她都毫无怨言地接过重担。

在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董老师本着能让自己吃苦也不拒绝别人的原则。只要教师请教帮助的事,只要是她能够办得到的,都会承诺并守信地办好。譬如,一些年轻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业务不熟,作为教研组长的董老师就利用课余主动指导她们;一些老师因为家庭琐事烦恼,董老师总是耐心倾听,悉心开导。时时如此实心办事,真诚待人,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另外她还经常与同在一线的老师们

共同探讨有效教学模式,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学习,博采众长。从不吝惜将宝贵的经验授之予人。每次参加完培训,她都会将学习心得与同事们分享,与他们共同感受新课标下的课程改革。

二、孝敬父母,家和万事兴

百善孝为先,孝,不但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进行

全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孝,是道德之本,人们恪守孝道,才使得家庭美和睦,社会发展进步。就是这样一位平凡普通的小学教师,用自己的爱心来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孝道的含义。她是一个热于助人,性格开朗,做事认真,勤劳能干,孝敬父母的人,结婚几十年来,董老师和丈夫相敬如宾,孝敬老人,关心子女,热心助人,用平凡的事、点滴的情诠释了家庭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2012年4月3号,她的父亲突然身患脑血栓,导致全身瘫痪,卧病在床。从此以后,她就开始了白天上班夜晚在病床前照顾父亲的生活。当时,父亲经常发烧住院近两年时间,每天吃饭、洗澡、大小 事都离不开她。为防止长时间卧床引起皮肤溃烂,董老师就每隔2小时给父亲翻身、擦洗,还虚心向护士学习了按摩技术,为父亲按摩。父亲由于长期接受药物治疗,身体虚弱,给护理带来了诸多不便。每天夜晚给父亲换洗尿布,然后给父亲每隔4小时喂一次饭。煎药、洗脸、擦身……有时一天要洗四、五次床单、被套。不论什么时间,只要发现老人不舒服,他半夜三更也会马上爬起来服侍老人,每天夜里都得起来四五次以上。为父亲治病花去一百万医疗费。但是为了给父亲补充营养,经济并不宽裕的董老师每天买菜时总是挑父亲最爱吃的,回

家后为父亲做既可口又有营养的饭菜,亲自用注射器送到父亲胃里边,等老人吃饭后自己才吃。为了防止父亲的四肢肌肉萎缩,她坚持每天为父亲按摩两次,每次两小时,有时累得胳膊酸痛肿胀,抬都抬不起来,但董老师仍然坚持不懈。为了让父亲的身体早日恢复健康,董老师隔三岔五都会抱着父亲到外面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她还想尽一切办法恢复爸爸的身体,给老人买了按摩器,每天定时扶老人进行康复训练。就这样,董老师三年如一日照顾着老父亲,三年来,她没睡过一次完整的觉。董老师用一个女儿的孝心照料着老人,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工作之余悉心料理家务,与丈夫在生活上相互体贴,在工作中相互鼓励,家庭的负担并没有成为她和丈夫工作的绊脚石,反而激励她在工作中更加兢兢业业,满腔热血都洒在了教育事业上。

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奉献,在教育这个美丽的岗位上,董老师已无愧而充实地走过了35个阳光灿烂的春秋。面对成绩,面对赞誉,董老师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兄弟姐妹,谁都有孩子,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教师该做的而已!”多么质朴的话语啊!这话语饱含着苦中作乐、勤劳质朴;这话语饱含着豁达乐观、无私奉献!在重重困难面前,董秀芳老师用自己的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片天,她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坚定着对家庭的信念,把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师的美德,在平凡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中,不断的传承延续着……

第三篇:黎秀芳先进事迹

《黎秀芳先进事迹》读后感

黎秀芳同志,一生崇尚护理先驱南丁格尔,倾心致力于护理教育及管理,躬身耕耘六十载。效仿先贤,专注护理,她终身未婚,以护理事业为己任,不遗余力,谋求发展,弘扬人道,激励创新,她曾是第36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她出身于旧知识分子家庭,1936年9月,考入国立南京中央高级护士学校,1941年4月毕业后,先后在重庆、武汉等地从事护理工作,1942年1月转入国民政府兰州西北医院任护士长、护士指导员,1947年到上海国防医院护理科任实习教员,1948年8月任兰州伪中央高级护校代理校长兼护士部副主任。1949年8月兰州解放后任西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高级护士学校校长,1954年11月任西北军区后勤部护士专修科主任,1956年10月任兰州军区总医院附设护士学校校长,1962年11月任兰州军区卫生学校副校长兼教务科长,1970年1月任解放军第一医院医务处助理员、后任副主任。从1978年8月开始,黎秀芳先后任兰州军区军医学校训练部副部长、副校长、专家组成员等职,1988年9月至逝世前,任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专家组成员,她曾多次受到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通过学习黎秀芳先进事迹,又一次让我对护理事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再一次让我觉得选择护理工作而感到使命的神圣,回想当初选择护士并非出于救死护伤或者其它伟大的目的,只是憧憬于白衣战士的神气,而这一切都与使命无关,与理想无关,这只是一个少女纯洁的梦,刚走上护理岗位后,白天,我们一个个护士在病人痛苦的呻吟中从一间间病房走过,夜晚,我们就在守护生命与期盼黎明的希冀中静静熬过,当时我后悔过,怀疑过自己当初的选择,读了《黎秀芳先进事迹》一书后我理解了她说的一句话“专注事业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黎秀芳同志们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她对护理事业执着的梦,她用她的平凡的一生诠释了她崇高的职业情怀,她让南丁格尔精神如一盏高擎的航灯,引领所有的白衣天使风雨兼程;为每一位护理人员送去一抹曙光。是啊!护士的工作对整个人类来说,对我们每个生命来说是多么的“有意义”。

黎秀芳同志能够把自己的事业上升到神圣的高度,无比虔诚地投入一切,做到最好,这该有多难!曾记得我刚进妇产科当护士的时候,我几乎天天想着怎么改行,怎么逃离“护士”,逃离“偏见”,逃离无休止的“夜班”。然而黎秀芳同志用行动给我们做出了回答,她对护理事业有着无比执着的追求精神,始终孜孜以求,锲而不舍,为了护理事业把自己的一切都用在了推动护理事业发展上,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对护理事业仍然非常牵心,即便是生命垂危的时候,她心里最挂念的还是护理事业。但凡看了黎秀芳事迹的人,无不对她执著的事业追求而感动,为她独身一人的人生经历而感慨。生为女人,我不敢想象独身一辈子会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如果我有亲人在海外,我会像她一样选择留在祖国、留在大西北吗?我不知道!黎秀芳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她所钟爱的护理事业,就像植根于大西北的一棵老槐,留给后人的是一片阴凉。一位平凡的女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青春、用生命诠释了这样的信念:一腔热忱、一生奉献,只为她深深爱着的党、祖国和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从国立南京中央高级护士学校毕业的黎秀芳,曾眼睁睁看着许多走下战场的伤员因护理工作跟不上,没等看到祖国的解放而抱憾离去。为能挽救更多的伤病员,黎秀芳像当年“提灯女神”南丁格尔那样,白天精心照料伤病员,夜里手持油灯巡视在每一个病室。1966年文革期问,黎秀芳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揪斗、游街,但她仍矢志不渝对党的追求。1969年,她下放到医院工作,她埋头苦干,只要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1942年,黎秀芳来到兰州,创办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级护士学校。为事业舍弃爱情,矢志不渝跟党走。从对党的仰慕、热爱,到成为党的忠诚一员,她整整奋斗了一生,6份入党申请书,凝聚26年的人生追求,黎秀芳把党视为远航的灯塔、指路的明灯。有这样一则故事,释迦牟尼和他的徒弟云游四方到处行善造福,徒弟围绕在他身旁,每到一处都细心听他说法。一日,释迦牟尼对徒弟说他将圆寂于此。徒弟哭诉:“师父,没有了您我不知该做什么,就像失去了眼睛丢掉灵魂,迷失了方向,我该怎么办?”释迦牟尼这样回答他:“再曲折的路和困难都有他的方向和解决办法,只不过都在黑暗之中。只需一盏灯就可以找出方向和办法,你只要把我当成一盏停留在你心中的灯。”我想,黎秀芳的心中一定有这样一盏灯,无时无刻不在指引她找出解决一切困难的方向和办法,因此她一直没有迷失方向,因此她的生命之路才如此曲折而灿烂,因此她的一生看似孤独却大爱无涯。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时而明亮、时而暗淡,时而近在咫尺,时而远在天边。掩卷沉思,折服于她充满真善美的光辉品格,更震撼于她对信念的执著和坚定,是黎秀芳的感人事迹,让我心中的灯更明朗、更清晰、更温暖!在竞争激烈、工作压力过大的今天,再加上患者对医疗体制的不满意、对就诊程序的不理解、对收费的不满意,而护士又是患者最直接的接触者,他们会把这些不满直接发泄到护士的头上。尤其急诊科的护士面对更大的压力。当我们受到委屈或者病人的不理解时,作为一名护士承担病人的痛苦需要有一颗异乎寻常的爱心,每一个岗位都有不尽人意的一面,我们要调整好心态。其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在烦恼和矛盾中渡过,没有烦恼的人是不存在的,没有矛盾的地方是不可能的。用热爱护理工作的热忱去对待工作,我们的付出和努力,病人是看得到的,病人虽然和你发了脾气,他心里会感激你的宽容。就像黎秀芳同志一样,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以至于她的这份情,这份义,与天地同在,与日月争辉!

第四篇:学习贾学秀先进事迹

学习贾学秀先进事迹

时间:2014年5月27日下午

一、学习贾学秀先进事迹

1.践行“微笑服务”奉献一片爱心

1994年贾学秀带着美好的梦想与追求做了公交驾驶员。人们常说,做驾驶员辛苦,做公交驾驶员更辛苦。不管严寒酷暑,都要起早贪黑,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可贾学秀就有一股不怕苦、不服输的“犟”劲,10多年来,她没有叫过苦、累,从不迟到误班,工作十分执着。贾学秀常说:“一个服务行业的党员,要遵守‘爱心是一个驾驶员最起码行为’的准则,一个驾驶员如果对乘客缺乏爱心,就很难做到优质服务。”在10米车厢里,贾学秀总是把乘客当亲人一样对待,让乘客颇感贴心和温暖。当你乘上她的车,听着她清晰亲切的服务话语,看到她面带微笑的服务,就会感到爱心在车厢中蔓延。

为提高驾驶维修技术,贾学秀常常与同车组的驾驶员一道学技术,以提高车组的驾驶维修水平。她利用业余时间到车间学技术,钻车沟、清洗油箱、调修油电路,虚心向修理师傅和其他司机请教。如今她的维修水平大大提高,驾驶的21070号车的技术状况也是全站最好车辆之一,车组从未因车辆故障影响过营运。为了给乘客提供一个干净明亮、温馨文明的乘车环境。她坚持做好车辆回场每趟一小扫、收班一大扫,始终保持车厢洁净明亮的状态,她的车成为单位卫生检查的免检车辆。为营造一个方便、舒适的乘车环境,她竭力为乘客提供一切便利,自费为老、弱、病、残乘客配置特殊的“爱心”座垫,还备有便民药箱、方便伞、《柳州日报》《柳州晚报》等免费提供给乘客,使乘客一上车,就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受,受到同事的称赞和乘客的认可。她的车被评为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服务是我们永恒的主题”,这是萦绕在贾学秀心中的坚定信念。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使得贾学秀在平凡的驾驶员岗位上实现着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她悉心照顾“六种人”、耐心回答乘客的询问,主动使用口语宣传,争做乘客的“活地图”„„她热情周到的服务受到单位同事的认可和乘客的好评。

11路是贯穿市区的主干线路,是展示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她常说:做好服务工作关键是与乘客交流时能注意自己的表情,柔和的语气能拉近与乘客的距离。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每当乘客问讯,她总是耐心回答,遇到老、弱、病、残的乘客,她做到关怀备至,被乘客誉为“盲人的眼睛、残疾人的拐杖、老人的女儿、小朋友可亲的阿姨。”每停靠一个站,她都会对乘客伸出真情服务之手。在雅儒路有位80多岁的乘客步履蹒跚,贾学秀赶紧将老人背上车,到站后,她又温柔、快捷地将老人背下车,这场面让乘客们深深感动。车到火车站,一位外地乘客面对陌生的柳州茫然不知所措,但很快得到贾学秀的热心指路。车到汽车总站,返校学生接二连三地上车,投币之时,她帮学生们把行李箱往车厢后提,数次来回,车上一位老伯还拿出相机把这感动的瞬间拍摄下来。

家住机务段80高龄的苏文全老伯,多次得到贾学秀的细心关照,他怀着感激和敬佩的心情,来单位赞扬贾学秀热忱、细心的感人服务。苏老伯和其他退休老同志几乎每天去柳侯公园、大龙潭公园、广场等地进行晨练,因此,每天都乘公交车。苏老伯总会在天天见南门候车,常遇到贾学秀的车,每当有老人上车,贾学秀都坚持用口语和电脑宣传帮助找座位。看腿脚不便的残疾人上车,就上前搀扶,找好座位才开车。当乘客称赞她时,她总是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贾学秀就是这样,“急乘客所急,想乘客所想”,充分展现了公交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在我们公交驾驶员的心目中所占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充分体现了和谐公交所带给每位市民的快乐和欣慰。

经多年实践,她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微笑服务技巧,那就是语气亲切,宣传到位。即起点站说好迎宾语,报站宣传时说好文明规范语,查验投币刷卡时说好客气语,到转乘终点时说好提醒语。这些亲切的话语,只要是乘坐过她驾驶车辆的乘客都能从她的服务中体会到。被感动的乘客用各种方式感谢她:送掌声、水果、毛袜,甚至在春节时,一位姓谭的老伯还将一个大红封包送到她手里,看她推辞,老人说:“放心姑娘,里面没有钱,我只想祝福你一路平安。”

点滴服务暖人心,处处关爱撒真情。踏上贾学秀开的公交车,你会看到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听到一声热情真诚的问候,感受一次温馨周到的服务。贾学秀就是这样以真诚的心,为南来北往的八方来客编织着幸福,传递着欢乐,在10米车厢里演绎出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她获乘客各种形式表扬(含乘客在意见本上的留言表扬)550多次。她细心照顾老人的优质服务事迹多次得到柳州新闻、《柳州日报》《柳州晚报》《南国今报》等新闻媒体宣传表扬。

2.在日常工作中创先争优

贾学秀认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不应该为活动而活动,而是要通过做好日常工作发挥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贾学秀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行车上,她是好手,服务上,她是乘客的朋友。无论跑哪条线,她都用诚挚的心去对乘客。由于工作的需要,2005年7月把她从市“巾帼文明岗”11路线暂时调到了当时的整改线路27路线工作,目的是让她带动该线路的整体服务水平。她深知压力和责任,她说:“我是党员,组织让我上我就上吧。”她的到来让27路发生了变化,她执着的工作态度,感染了整条线的驾驶员,大家先是看,然后是学,学她的服务、她的技术、她的精神,一来二去,大家向她看齐,整条线路的服务水平也提升了。

作为线路长,她常用业余时间参加线路安全检查和指导工作,并帮助站里做好年轻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教育,她常跟他们交流线路上危险地段的行车要点,有了她的言传身教,年轻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有了较大的改变。

2005年7月份,为创建市级“文明线路”,她自费购买了几十把便民雨伞,分别配置在11路、27路线的44台运营车辆上,为乘客提供便利的乘车环境。工作中,谁有困难需要她帮顶班,她总是有求必应;线路上谁的车辆抛锚了,她主动停车帮忙转载乘客;一些新司机经验少,开车油耗高,只要找到她帮忙,她尽其所能言传身教,努力搞好传帮带。生活中,工友中谁病了,她总是关切地前往探望慰问,从不遗漏。

2006年3月,她在本线路发出倡议,开展“爱心互助”捐助活动,每人每月向“爱心互助”箱捐款1元钱,用于慰问、看望困难员工。目前已累计有几千元,“爱心互助”活动已从线路几十名驾驶员参与扩展到全站近200名驾驶员参加。“爱心互助”送温暖的活动已成为全站的一个爱心活动品牌,深得职工的好评。贾学秀同志就是这样,用真诚的心,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描绘着人间的真善美,用爱心与乘客之间搭起了一座理解、沟通的桥梁,把真情洒车厢,实践着真心实意为乘客服务的宗旨。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爱心、真心,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二、学习讨论:

卢慧:她坚持在日常工作中创先争优,在多年驾驶员工作中践行自己“微笑服务”的承诺,笑迎乘客,热心照顾“六种人”,服务周到。在服务行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的主题活动中,贾学秀努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特色精品服务,为乘客营造温馨的车厢环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她在工作上真诚待客,将爱尽撒车厢,爱岗敬业,是企业信得过的好司机;生活上她热心公益,甘做传播爱心的带头人。这种敢于创新和一心为群众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值得每一位党员学习。

张骥: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群众是党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观念。

唐琦:我们要向贾学秀学习,把实践做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中最有发言权的是人民群众。因此,坚持“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唯一标准”,是求真务实、科学行政的具体表现,是党的实践观、群众观的生动实践。

童光辉:学习贾学秀先进事迹后,我深有感触,今后我要认真的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群众的利益,服务群众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

余华:做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我要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才能更具体地知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覃婷:今后我们要认真审视、深刻反思在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工作、群众作风和干群关系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好的做法和好的传统,认真改进工作而不回避问题,真正把群众放在心坎上。

第五篇:彭秀英先进事迹

见义勇为

舍己救人

---彭秀英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彭秀英,女,汉族,中共党员,淮阳县王店乡祝寨行政村打鸡园自然村人。1945年6月生于王店乡刘菜园行政村彭瓦房庄,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嫁到祝寨行政村打鸡园自然村,1970年至1978年任打鸡园生产队妇女队长,其间,多次被评为大队、公社劳动模范。2012年5月26日上午午11时,在106国道祝寨行政村打鸡园自然村段为解救一名3岁男童不幸去世,享年67岁。

5月26日11时,村民刘攀抱着不足1岁的女儿,带着3岁的侄子刘寒硕在村头路口玩耍。不知什么原因,刘寒硕想从东往西跑过公路,到对面去。此时,一辆大货车从南往北疾驶而来。‚快回来、快回来!‛见此情景,刘攀大喊。伴着一声刺耳的紧急刹车声,大货车往西猛转向躲闪,却依然没能躲开。眼见大货车向着孩子冲去,正站在公路西边的同村老人彭秀英猛地上前一步,一把把孩子拉开,自己未及躲闪,就被重重地撞倒在地。

据目击群众说,货车司机见撞到了人,立即往后倒车,车后轮又碰到了倒在路边的男童头部,‚要是不往后倒,孩子应该是没什么伤‛。

事故发生后,当地交警部门、120很快赶到现场,将老人和孩子送到淮阳县新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67岁的彭秀英于当天12时许停止了呼吸。当天,被救的孩子转到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据值班医生介绍,孩子额骨骨折,但精神稳定,现已脱离危险期,通过治疗,应该会康复良好。

2012年5月26日11时左右,村民刘攀带着三岁的侄子刘寒硕在村头路口玩耍。刘寒硕突然从106国道路东跑向路西,此时一辆大货车从南向北疾驶而来,大货车司机看见小孩后紧急刹车,并往西猛转向躲闪,但依然没能躲开孩子。眼见大货车就要撞向孩子,正站在公路西边的同村老人彭秀英猛地上前一步,一把把孩子拉开,自己未及躲闪,就被重重地撞倒在地。事故发生后,老人和孩子被送往淮阳县新人民医院,67岁的彭秀英经抢救无效,于当天12时许离开人世,被救的孩子经治疗,目前精神稳定,已脱离危险。

儿女心中的慈母 邻居眼中的善人

彭秀英老人的突然离去,令亲人们悲痛不已。在儿女们的印象里,母亲就和普通农村妇女一样,过的是手脚不停、自顾衣食、时时教导晚辈的平淡日子。孝敬长辈,团结邻里,母亲为他们做出了榜样,她用行动教会孩子们怎样孝敬老人、怎样与人为善。

‚太突然了,这么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好人,面对危险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大家一点 儿都不感到意外。‛村民们聚在一起,在哀思中议论着彭秀英不顾自身安危、车前救人的壮举,大伙儿都被她的行为感动着。邻居们纷纷到彭秀英家中帮忙料理丧事。

说起彭秀英大娘的好,邻居张巧玲泪流满面。‚秀英大娘可是个出了名的热心肠。平日里,谁家有红白喜事,她都会去帮忙;谁家顾不上接小孩儿,她就会一块儿接回来;孩子们有个头疼脑热的,她也会细心照看,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孙子孙女。村里的孩子们经常围着她,一口一个奶奶,叫得可亲了……‛

在邻居劳艳琴的印象中,无论邻居谁家有事,秀英大娘总是有求必应。自己种的菜,她常常给这家点儿,送那家点儿,对邻居一点儿都不吝啬;看到谁家有困难,她都会主动过去帮忙。正是彭秀英老人乐于助人的行为,令她在村里拥有了极高的威望。左邻右舍拌嘴吵架,彭秀英一出面,立马就消停了。说起来,邻里之间也没啥大矛盾,都是一些琐碎小事,彭秀英老人由于处理得让人信服,大伙儿都觉得她是一个与人为善的好邻居。

让人尊敬的好党员 令网友感动的‚党员老奶奶‛

从妈妈口中得知老人的英雄事迹后,在淮阳城关上学的吴义天小朋友冒着细雨步行五六公里,前来给不认识的彭秀英老人送行。他想亲眼看一看,自己心目中这位舍身救人的英雄老奶奶到底啥模样。据祝寨行政村村委会主任彭作录介绍,彭秀英姐弟4人,父亲是南下干部。1948年父亲走后,她母亲就带着他们姊妹几个在老家生活。虽然彭秀英的母亲没有上过学,但在教育子女方面却非常严厉,在母亲的影响下,尚未出嫁的彭秀英由于表现突出,于196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嫁到打鸡园村的第二年,彭秀英就成了生产队的妇女队长,每次都领头干脏活、累活,从不叫一声苦。出事前,尽管已67岁了,每逢村里修路、建校,她都带头响应,主动多捐款,从没落过人后。

村委会主任彭作录说,虽然彭秀英家庭困难,但她从未向村委会张过口。2008年,由于彭秀英的丈夫连年瘫痪在床,按照规定,村里给她申请了低保补助,但彭秀英知道后并不领情。她认为自己眼下还能挺过去,低保金应发给更需帮助、真正贫困的农户。最后,彭秀英硬是把低保名额让给了同村一个更困难的村民。彭作录充满深情地回忆,彭秀英平时为人和善,心地善良,喜欢帮助别人。她能在那么危险的时刻伸手救人,绝不是偶然的。她用自己的生命向党递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她是打鸡园全体村民心中最优秀的共产党员。

市政协副主席、淮阳县委书记任连军作出批示:‚老党员彭秀英舍身救人的壮举,值得全县人民学习。‛

不少80后、90后网友对彭秀英老人的壮举深表敬佩,尊称老人为‚最感人党员老奶奶‛。中华龙都网网友‚弦歌‛说:‚从小我们就接受教育,舍己救人是崇高的行为,是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彭秀英老人这种纯洁而勇敢的举动就像耀眼的流星划过苍茫的陈州大地,让世人受到灵魂洗礼,令人赞叹崇敬!‛网友‚晨之风‛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彭秀英老人的壮举已经感动了整个陈州大地,向舍己救人的老党员彭秀英学习,向过世的老奶奶致敬!默哀!‛网友‚独占一江秋‛说:‚67岁的农村老奶奶,一个真正的优秀共产党员,深奥的大道理她或许并不知道多少,但在生死关头,‘党员老奶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祝英雄奶奶一路走好。‛

秀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