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先进事迹材料
创业之乡先进事迹材料[★]
编辑:月落乌啼 识别码:124-536385 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 2023-06-21 12:17:0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创业之乡先进事迹材料

创业之乡先进事迹材料

*镇属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的中心。现有农业村17个,城市社区13个,总人口23.5万,其中农业人口33828万。201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907元,连续三年增长都在300元以上。全镇现有个体工商户18214户,民营企业309家,种养大户1650户,3.5万人,实现产值16.10亿元,实现利润6000万元,税收5200万元。另有县属大中型企业银华纺织、美丰化工、明珠电力等企业20余家,就业人员2.5万人。2010年2月,被建设部、民政部等国家六部委联合确定为“全国重点镇”;2010年6月,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乡镇委员会授予“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太和镇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绩,获得这些荣誉,是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突出发展主体,激活创业热情,努力建设活力太和、实力太和、和谐太和的结果。

树立发展理念激发创业热情

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把劳务开发作为城乡居民增加收入最快、最便捷的第一大来源,作为加快当地发展的第一大活力。牢固树立“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的观念,始终把劳务开发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第一要务来抓。狠抓思想引导,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板报、标语和各种会议,旗帜鲜明地宣传“外出务工不仅能挣钱,而且能带回新观念、新技术和现代文明”,紧紧围绕“让农民不当农民”、“变居民为就业能人”,动员大家广泛开展就业和再就业活动,努力营造劳务开发氛围。

为更好地激励全镇有劳动能力的人士开拓进取,自强不息,勤奋创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文明和谐现代城市社区,自2010年以来,每年都坚持表彰了一大批奋发有为的“创业优秀人才”、“十杰创业之星”和在服务创业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的先进单位,这一创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极大地激发全镇人民自主创业的热情。全镇农村富裕劳动力和城市无业人员不断减少,城乡居民的就业率逐年提高5%以上。被镇党委、政府授予“创业优秀人才”的下岗工人陈杰,2002年在我镇王爷庙村承包耕地70亩,搞无公害蔬菜生产,现在又投资30万元搞起了食用菌生产,雇佣农民工由过去的10余人,达到现在的30多人,年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上,实现了了自主创业。

强化职业培训改进就业服务

围绕打造劳务输出品牌,提高就业劳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增加劳务收入水平,近年来我镇建立和完善了“政府买单培训,企业订单培训,市场引导培训,就业促进培训”的劳务开发机制。坚持用产业化思路推进城乡富余劳动力资源开发,努力实现劳务产业“三个转变”,即由单纯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由自发性向有组织输出转变,由外出务工向回乡创业转变,由单向输出向吸收外来务工转变。

强化以劳动技能为主的“转业”培训。2002年以来,坚持政府出资支持学杂费,利用“农民技能学校”、“市民培训学校”举办电工、缝纫工等培训班20期,培训人员2278人次。与县职中、县就业局、县驾校等培训机构合作,开展焊接、驾驶、车工、保姆、电脑等市场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适用技术培训,共计培训10680余人次,提高了劳动者的技能

村和社区为单位,每年坚持开展劳动力普查,随时跟踪掌握富余劳动力的年龄、学历、技术等情况,开展外出人员调查摸底,同劳务输出中界机构和用工企业加强联系,积极开拓劳务市场;充分利用镇、处、社区互联网这一现代传媒手段,定期搜集和发布劳务信息。在新疆、广州、深圳等地建立劳务输出服务站6个,不仅扩大了劳务输出市场,而且为26位外出务工人员开展维权行动,帮助收回工资等16万元。同时,利用外出成功人士组织外出务工,形成了有组织的建制性输出。如磨嘴村3社唐化勇在新疆从事建筑业,每年春节就在我镇一次性组织400余人前往务工。创新思路抓服务。镇党委、政府还在镇劳动保障所建立了劳动力资源库、电子档案和远程见工系统,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劳务信息。每年坚持组织干部群众以及志愿服务者,为外出务工家

庭开展好以帮户助耕、民工救助、子女教育、计划生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工作,较好地解决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

鼓励回乡创业带动全民创业

太和镇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带,境内有四川美丰、华纺银华两大上市企业集团,在推进美丰、银华两大工业园区建设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响亮而明晰地提出:抓思路创新,激活民营;抓产权改革,催生民营;抓招商引资,扩张民营;抓政策启动,扶持民营;抓典型引路,带动民营;抓优化环境,服务民营;抓素质提高,推动民营,这“七抓”使全镇民营经济异军突起。

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创业。外出打工者是太和镇最宝贵的财富,他们学到了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挣回了充裕的民间资金。如何使打工者回乡创业激情涌动、迸发,使太和人更好地“走出去”,更多地“引进来”投资创业,让打(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工者的资本运作更加活起来,让打工者的创造力更加活起来。为此,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高度重视,动员和帮助外出务工的有志之士回家乡创办经济实体。鼓励他们将在先进地区打工学得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理念以及先进的企业文化和挣得的雄厚资金一起带回家乡,激活家乡,发展家乡,致富家乡。镇党委、镇政府除每年坚持向每位外出务工人员寄一封信、打一个电话外,还紧紧抓住春节打工者回家探亲的时机,每年都坚持召集他们召开茶话座谈会,进行交心谈心,了解他们在外务工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通讯联系渠道,动员他们尽量多带些农民出去务工。尤其注重向他们认真细致宣传我镇实施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创业或者动员外地客商来投资,鼓励他们参与我镇集体企业改制,鼓励他们发展规模种养业,鼓励他们参与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坚持振兴镇域经济“源泉在民办、活力在民营,希望在民间”的观念,坚持做到在舆论上支持、政治上关心,政策上引导,机制上保证,真正成为打工者回乡创业者的热土、经商的福地、企业的乐园。最大限度地激发打工者的创业欲望,激发他们创业干事的激情,让一切创新的活力充分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如:保河村杨志95年在西藏打工,96年回家后购买了破产企业县装璜印刷厂,现搬到美丰工业城标准厂房内从事专业印刷,解决就业100多人,年产值达400余万元,创税利30余万元。现洪达家鑫董事长汪中帅,原在外务工多年,2009年回乡后购买了原县破产企业天然气化工厂,解决当地劳动力200多人,现年产值达8000万余元,创税利200余万元。近年来,全镇先后已有37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投入资金1.5亿元,发展民营企业43家,吸收富余劳动力就业5600人。

与此同时,广泛动员镇内群众,开展离土不离乡的创业活动,激发民众的创业热情,“用好自己的资本,善用别人的资本,用活今天的资本

巧用明天的资本”,使太和镇成为资本运作最具活力的地方,太和镇群众特别能创业,充满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崇尚成功。现在,“百姓创家园,能人办企业”蔚然成风。采取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办理《再就业优惠证》等措施,积极鼓励民间资金转化为资本,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如隆鑫公司董事长税刚,从事包装、印刷和机电产品生产,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现产值达1.1亿元,税利达500万元以上;大堰村田明隆自筹资金兴办的新龙橡胶厂,生产再生橡胶,年产值超1000万元,解决当地农民200多人就业。磨嘴村田永山在本村兴办的龙泉塑料制品厂拥有固定资产150万元,现有工人60余人,年产值500多万元,年利润50多万元;郑大兴创办的郑葛生态养殖公司,拥有养殖车间6000多平方米,年出栏优质肉猪4000多头,仔猪1万头,年纯收入80多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50多人。60多户郊区农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植果树,美化、亮化、净化周边环境,办起了“星级农家乐”,从业人员达200多人,年创产值在500万元以上。

优化环境招商扩大就业空间

重视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树立全民招商意识。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制定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搞好岗位人员技能培训、加强对外宣传,树立太和镇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把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富民强镇、推进太和发展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紧紧围绕“我开放,你开发;你投入,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引资工作思路,鼓励镇内外人员投资兴企,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同时,实行镇党委成员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帮助他们解决投资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落实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国民待遇,并按照“招商引资”兑现征用(入股)土地、用电、用水、交通、办证、税收等有关的优惠政策。

创新思路抓招商。以资引资,让镇内闲置资产与镇外技术资金形成对接,办企业、建超市、搞娱乐等;以商招商,利用企业家、客商走南闯北,阅历丰富,广交朋友,广聚贤才,让更多的朋友来太和镇做客,在太和镇投资,共谋发展。真正做到“无事不招商,无处不招商,无时不招商,无人不招商”。仅2010年,我镇新引进银丰、恒业等外地规模企业入户13家,引进资金18000万元,帮助解决当地富裕人员就业1000人以上。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太和镇实现向外输出劳动力10300余人,已有1369位回乡创业者在县城购买了住宿房,变成了城市市民,共有2798位离土不离乡的能人创办机械制造加工、化工、印刷、食品加工和种养企业或者从事个体工商业,激活民间资金2.7亿元,吸收本地从业人员16000多人,吸收外地人员就业3900人

第二篇:创业先进事迹

2007年,从南京三江学院毕业的浙江xx姑娘xx,追随爱人来到xx区xx镇,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安安心心地拿着固定工资,双休、五一、十一&&法定节假日都有休息,悠哉悠哉地过着小资的生活。

然而不久,也许是身处寸土寸金的中国xx家纺城的原因吧,两个刚毕业大学生的心被火热的经济态势所点燃。当年底,小夫妻俩决定:下海!

下海创业

小夫妻俩商量了一下,把原打算在xx买房子结婚的50万元钱,拿出来买下了恒源祥企业要卖的一个拉链车间,成立了xx博源拉链有限公司。

创业之初是艰难的。他们小夫妻既是厂长,又是车间主任,还是勤杂工。公司招聘了6个挡车工。对于拉链这一行,陈巧什么都不懂,又没有社会经验,怎么办?一切从基础做起,向车间里的员工学习请教,他们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从学徒做起,掌握熟悉每道工序的每一个环节。为了节约成本,创业之初,他们买了一辆三轮车,自己送货。

2007年,在xx市大学生人才服务中心和川姜镇政府的帮助下,陈巧他们在镇工业园区购了13 8亩土地,获得了xx市鹏欣大学生创业基金10万元,又在xx信用社贷款100万元,购买机器设备,建设新厂房、购置新设各,进一步扩大再生产。

第三篇:创业带头人先进事迹

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方式,深邃的观察力和前瞻力使他非常注重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企业稳稳占据广东制冷行业的科技制高点,成为执掌行业牛耳的人。何刚明,湛江水产学院制冷专业1982届校友,现任广州市粤联水产制冷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以技术兴企业

广州市粤联水产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是由原广东省水产供销公司属下制冷行业各分公司的骨干组成的具有独立法人的制冷工程有限公司,为广东省首家具有gc2制冷压力管道安装资格的民营企业。公司下设设备部,冷冻配件专卖部、商场、工程项目部、工程维修部和设计室等业务部门。

何刚明具有深邃的观察力和前瞻力,他看到制冷工程的不稳定性,决心从产品研发上打开制冷行业的新突破口。1997年他与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制冷设备厂,专业从事制冷空调设备与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捷电冷机――蒸发式制冷设备、冷风机、冷水机组、风幕机、快速制冷冰机系列等制冷设备。

合资后的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在何刚明的精心领导下,经过5年的培育,研制生产的广华、广华夏乐斯等产品已成为制冷空调保温材料行业内的名优品牌,捷电冷机蒸发式制冷设备的节能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华德公司推出的每一个产品,都成了国内市场的最新科技创新产品,有力地推动国内空调制冷行业的技术发展。2001年,何刚明凭着对国际保温材料技术发展方向的敏锐洞察力和公司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让华德公司率先引进日本设备,与欧美、日本几乎同步推出复合不燃铝箔的橡胶复合隔热材料,并在短时间内在华东、华南地区打开市场。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在《中国制冷空调暖通年鉴》中,广华夏乐斯作为国内隔热材料技术创新的代表被收录,成为国内铝箔复合橡塑隔热材料的原创者。2002年,华德公司与广州电器科学院组成联合研发新型a级防火隔热材料的实体,携手共同完成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4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全面展开。

二、向管理要质量

随着先进技术和专利产品及管理方式的引入,何刚明主导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并通过了由英国皇家woa国际认证机构iso9001:2000质量体系的国际认证。2005年4月,公司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面对荣誉,何刚明与他的同事们始终保持冷静,他们决心要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不断创新,继续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向用户献上性能更好、价格更低、服务更佳的空调制冷设备材料系列产品。目前公司产品销售已覆盖到广东、湖南、上海、江阴、南京、北京、云南、广西等地区,涵盖办公大楼、大型商场、医院、药厂、酒店、会所、工业厂房和社会公共场所等。

何刚明还十分支持残疾人福利事业。目前,在何刚明所管辖的企业中,已有近40%的员工是残疾人士,2005年获得广东再就业先进企业和全国优秀福利企业(全广东只有两家获得)的殊荣。

第四篇:滩羊之乡

2003年6月28日,中国品牌保护调查发展中心和中国国际名牌协会联合将一块镌刻着“中国滩羊之乡”的牌子授予盐池县政府。这是继1995年盐池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甘草之乡”后的又一殊荣。

滩羊是我国珍贵的裘皮良种绵羊。盐池县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滩羊独特的品质,经权威部门检测,盐池滩羊肉无膻味,且胆固醇含量在所有羊肉中最低,具有提气补虚、生血益肾的功效。滩羊二毛裘皮毛色洁白,光泽如玉,花穗美观,在国际上享有盛誉。2002年自治区提出全面禁牧封育以来,盐池县为了确保农民禁牧之后不减收,果断提出打特色牌,走特色路,将滩羊优势做大做强,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准备,盐池县政府于今年年初向中国品牌保护调查发展中心和中国国际名牌协会提出命名申请,经过这两家单位组织专家考察核定,正式将盐池县评定为“中国滩羊之乡”。

据了解,盐池县是自治区确定的滩羊保种区,国家级的滩羊种羊场也在该县。多年来,该县滩羊年饲养量始终稳定在90万只左右,以滩羊为主的畜牧业不仅是全县的支柱产业,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盐池县县委书记何国攀在授牌仪式上表示,今后将以品牌为依托,与科研院校联合攻关,对滩羊肉进行深加工,做大做强滩羊产业。

第五篇:药材之乡

中药材之乡——安康

安康位于陕西省最南部,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汉江横贯其中,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势特征。安康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全国闻名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也是天然无污染的药用生物资源宝库。中药材是安康一大优势,为全国四大药带之一,它的物产非常丰富,南北荟萃,种类繁多,其中尤以中药材著称,在这里可以找到党参、当归、天麻、五倍子、黄连、柴胡、杜仲、麝香。还有用来降血压、降血脂的绞股蓝等400多种中药材。被誉为“天然药库”、“药材摇篮”、“中药材之乡”、“秦巴万宝山”。

全省产中药材近600种,安康就有400多种,其中杜仲产量居全国之首;五倍子、黄连产量居陕西第一;被 《神农本草》列为上品的踌香、党参、当归、天麻等名贵药材的产量也在全国占有一定比重。安康作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中国最大的绞股蓝和黄姜生产基地,平利绞股蓝是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据调查资料,这一地区共有各种动、植、矿物中药材3000余种,其中收入《中国药典》的达1299种。常年收购经营的常用中药材400余种。列为国家名贵中药材35种中,陕西产17种,陕南秦巴山区就占15种。有20多种中药材名扬中外。由于秦巴山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土壤、地貌的特殊,是许多中药材适生中心区。因此,出产的有些中药材其药用成分均高于其它地区,这就是中药材讲究“地道”的原因。加之,又富硒,真是“秦巴药材甲天下”。丰富的药材资源为安康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近20年来,安康的中医药产业已初具规模,以黄姜、绞股兰、葛根、杜仲四大药业为支柱,已研发、生产出绞股兰总甙、乳康片、葛根素、六神丸、皂素、麝香等产品,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区,并出口到新加坡、泰国、日本、港澳等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药、水、游”作为全市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做大做强中药产业,使安康市中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在中药产业发展中,安康市对现有5家制药企业通过改组、改制、合作经营、招商引资等措施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现代化迈进,建立和健全现代化中药产业创新体系,建立科学的中药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机制,注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结合GMP认证,对骨干中药生产企业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技术设备引进和更新,实现提取技术的现代化,制造工艺工程化、质量保证标准化,产品产量规模化、制药管理规范化,市场营销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建成生产、研究、市场、基地一条龙的黄姜、葛根、绞股蓝三大优势制药体系,初步建成满足本市道地中药材生产相适应的中药饮片和常用中药颗粒制取的生产能力,从而使中药产业成为全市起支撑作用的主导产业。

在黄姜综合开发方面,成立以旬阳科威公司、旬阳祝尔慷公司、白河隆盛化工公司、石泉江兴医化公司为龙头,以安康新药研发中心为新药研究牵头单位,吸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参与,向研制生产黄姜去氢表雄酮、黄体酮、氢化可的松、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疗效突出、附加值高的激素类药物方向发展。综合开发黄姜淀粉、纤维等系列产品。

在绞股蓝综合开发方面,成立安康北医大和正大制药公司为龙头,以安康新药研发中心为依托,向研制生产绞股蓝保健药品和绞股蓝泼尼松片、股蓝冠脉康、股蓝地塞米松、股蓝皂甙缓释片等疗效突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国家一、二类新药方向发展。综合开发绞股蓝茶、绞股蓝保健品、绞股蓝化妆品等产品。

在葛根制药综合开发方面,成立正大制药公司、镇坪制药厂、平利制药厂为龙头,以正大制药公司、镇坪药厂新药开发中心和三秦药物研究所为依托,研制生产葛根保健药品和疗效突出的葛根素大输液及葛根素片剂、口服液等药品。综合开发葛根黄酮、葛根粉、葛根纤维等产品。

在新药研发上,安康正大制药、北医大药研院、中科医化、镇坪制药厂等重点制药企业要加强与省上4个中药现代化技术中心(中药现代化制剂工程中心、中药指纹图谱和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中药制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中药药用成分分离工程技术中心)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快新药的研制创新,增强制药企业发展后劲。在中药材基地建设上,以中药现代化的思路做好黄姜、绞股蓝、葛根等地道中药材的种植科研工作,依托西北植化研究所、南京中科院,以市林研所、旬阳、白河、岚皋等县黄姜研究所为主体,继续搞好新品种选育、科学栽培、专用农药、肥料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与此同时,要狠抓中药GAP认证研究项目,重点筛选安康市品种独特、历史悠久、产地地道的中药品种进行GAP认证研究。到2005年,力争黄姜、绞股蓝、板蓝根通过GAP认证。

围绕市场和制药企业对原料的需求建设绿色药源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规范化种植为突破口,突出抓好黄姜基地、绞股蓝基地、葛根基地、天麻基地、丹参基地、金银花基地、镇坪县林麝场为龙头,在镇坪县建设2500只林麝繁育基地、汉阴县农林牧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在汉阴、宁陕等县建设1万亩黄精的8大药源基地建设。

同时,选择适生区域,对玄参、板蓝根、党参、黄连、厚朴、杜仲、黄柏、银杏、红豆杉、桔梗、辛荑花、吴茱萸等中药材,进行规范化栽培,种植基地25万亩,使全市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左右。

积极指导市内各医药企业,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形成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的安康医药企业销售网络,不断提高安康市中药材及医药产品的外销能力,扩大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份额。

通过对安康市兴华市场的扩建改造,开辟陕南秦巴药材贸易市场,吸引相邻地区的中药材上市交易,逐步发展成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交易平台,变产品优势为经济优势。以药材交易市场为主体,建立一个全国联网、通向国内外的中药材网上贸易中心,通过网上交易,为安康乃至陕南中药材及中药产品销售提供信息服务。

创业之乡先进事迹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