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个人先进事迹合集10篇
【篇一】
xx,男,中共党员,现任八步区二轻集体工业合作联社党组书记、主任。
自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该同志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在他的带领下,该联社挂点联系帮扶的贫困村——铺门镇xx村各项帮扶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并于2017年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一、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帮扶对象底数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xx村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他经常轻车简出,深入结对帮扶村铺门镇xx村调查研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该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确立了联社开展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机制。一是加强领导。xx同志亲自抓扶贫工作,成立了以他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联社扶贫工作组织实施和指导督查。二是制定方案。及时制定了《八步区二轻联社关于实施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细化帮扶资金、项目、责任、考核等5个方面的内容,为脱贫攻坚的运行畅通、协调夯实了基础。三是明确责任。确定机关9名干部职工和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做为单位的主要领导,他能够亲力亲为,在镇每周召开的扶贫周例会,他都能亲自参加。此外,他在自身负责联系帮扶5户贫困户的情况下,还随时掌握全村的脱贫攻坚情况,做到情况明、底子清。两年多来,联社扶贫工作小组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倾尽所能,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了问题的及时解决,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突出重点环节,制定落实具体帮扶措施
针对xx村所处的地势低洼实际情况,该同志对症下药,突出重点环节,大力实施“科技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三大举措。一是大力实施科技扶贫。两年来,联社先后为该村在“美丽乡村”和村部建设给予8万多元的资金支持,给予贫困户免费赠送鸡苗1万多羽。二是大力实施项目扶贫。帮助该村积极争取了300多户,每户投入500元,合计投资20多万元的自来水项目,目前已投入使用。通过协调农田水利配套、农村道路等项目资金投入,形成以淮山、莲藕、毛节瓜等为主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四、坚持标本兼治,促进经济科学发展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xx同志深刻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更注重扶志和扶智。一是解放思想强脑子。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他带领联社干部职工深入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与群众面对面地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宣讲新观念、新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二是开拓视野找路子。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方面,他先后邀请了市、区种养专家对村民进行了科技培训,提高了村民的致富水平。三是培育典型。他在村内树立了致富典型,充分发挥示范户带头作用,推广他们的致富经验,组织贫困户进行学习培训,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外出务工人员介绍致富经验和创业历程,使贫困户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立意识和脱贫信心,激活了他们的内在动力,确保了xx村能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于2017年顺利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篇二】
2015年11月,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xx气矿开江作业区党政办副主任xx受组织委派,赴九龙县乌拉溪乡xx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开展精准脱贫工作。xx任“第一书记”以来,从加强宣传搞好思想动员、深入农户做好调查研究、真抓实干为民办事、立足实际抓好规划实施等重点工作入手,找准着力点,走村入户,与村民共谋发展良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加快xx村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加强宣传搞好思想动员
“从国有企业最基层到地方政府最基层工作,学石油工程的我对农村农业一窍不通,如何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成为摆在我面前的第一道难题。”这是xx初到xx村的第一想法。xx选择从加强宣传搞好思想动员工作入手。物质上的贫困只会制约一时,精神上的贫困才影响长远,他从到达xx的第一天起,便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就相关工作交换意见;组织村干部召开动员会,统一村干部思想,树立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信心,和村干部一起讨论村集体发展难题,确定发展目标,激发村民全面干事创业的热情;通过一对一谈心等形式,与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村组干部交流自己近期打算、xx村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等问题;与公司挂职干部一起组织村“两委”成员、群众代表、贫困户召开座谈会,认真学习了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精准脱贫工作的主要精神和精准脱贫惠民政策。
二、深入农户做好调查研究
“刚开始走访时,多数群众对我抱着怀疑和不相信的态度,认为是上级派来的一个镀金干部,只会当看客,做过客,做不成什么事情。”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越是坚定了搞好调查摸底的信心。xx在公司挂职干部的带领下与村组干部一道走村入户了解民情,真正做到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为贫困户寻求脱贫发展的潜力和对策。xx首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摸清、摸准、摸透,更新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准确录入xx省扶贫开发系统。2015年以来,跑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35户贫困户平均每户走访10次以上,多次召开了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全面深入地掌握了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农业发展、种植、养殖情况,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在此基础上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发展xx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基础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有效实施干部结对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
三、真抓实干为民办事服务
“不能光打雷不下雨,我们不光听他说了什么,最后更要看他做了什么。”通过前期的走访接触,xx村的干部群众对xx寄予了厚望。他通过调研了解到xx村大多数村民以种植洋芋、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生活并不富裕。在2016年春节暨藏历新年来临之际,他争取到西南油气田公司新春慰问资金6.6万元,对全村特别是生活有困难的贫困户和低保户开展了新春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发放了米、油、毛毯等生活必需品;为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素质能力,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他将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接受各类教育的40名子女全部纳入派驻单位“一对一”结对帮扶,资助他们完成学业;全村90%的村民住房为石木结构,没有厨房厕所,按照“地方财政出一点、企业帮扶一点、农户自筹一点”,他动员每家每户不要错失良机享受政策,协调落实“彝家新寨”项目资金333.5万元,争取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帮扶资金30万元,实施完成包括30户贫困户在内的148户彝家新寨建设项目,同时同步建设厨房、厕所、院坝、垃圾池等配套设施,确保了让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住房有保障,实现了住上好房子的愿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协调落实通村路建设资金440万元,完成11公里通村路建设,打破了制约该村发展的交通瓶颈;2017年还将解决4.8公里村内环线路及6公里联户路建设资金,彻底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真没想到一个大城市来的80后年轻人这么富有实干精神,能一下子为我们村做了这么多实事,有这样的‘第一书记’我们村脱贫奔康大有希望。”正是以真情换真心,xx得到了群众的尊重,获得了群众的信任,群众们都把他当成了贴心人。
四、立足实际抓好规划实施
xx了解到部分村民靠种核桃、花椒致富了。他想,何不批量种植发展为全村的特色产业。于是他牵头编制的乌拉溪乡xx村精准脱贫规划得到了xx村村民的一致认可。结合村情实际和群众意愿,指导建立了“种植+养殖”复合产业发展机制,确立了短期以生猪、土鸡养殖,长期以花椒、核桃、苹果、白芨等绿色生态经济林木种植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采取集中养殖和群众散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村“两委”牵头成立石强生猪养殖合作社,整合资金70万元建立规范化养殖基地600平方米,集中养殖生猪200余头、散养土鸡1500余只,种植核桃、花椒、苹果4.96万株,白芨15亩;同时,争取企业帮扶资金30万元帮助购置2辆专用运输车及冷链车,并指导该村在县城农贸市场租赁1个门市,专售本村群众出产的有机猪肉、土鸡及特色果蔬等。2016年,合作社累计出栏生猪180余头,实现销售额30余万元,3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一年多时间,村民们从怀疑到信任。xx带领村民完成了通村公路硬化,打通了群众致富的最后一公里;重点扶持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2016年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全面完成彝家新寨建设,让村民住上了好房子;集卫生室、文化室、幼儿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村民活动中心2017年也将建成投用。村民们都说:“xx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篇三】
xx县丁山乡邓家坝村的村民近来凡有个家长里短、烦心的事总会第一时间想到一个名字——xx,并要千方百计找到曹书记,让曹书记评个理、出出主意。“曹书记的影响力比我这个乡书记还大”这是丁山乡乡党委书记王怀颖的原话。xx是xx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选派到xx县丁山乡邓家坝村的第一书记。xx同志自驻村开展工作以来,以“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办百家事”为工作方法,用恒心、决心、热心和耐心为邓家坝村的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村级全面进步等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在8月开展的全省脱贫攻坚蹲点调研督导检查中,xx同志作为村第一书记情况熟悉、思路清晰、措施得力、群众基础牢固,受到督导组高度评价。带队的王铭晖副省长评价他所具体组织开展的机场集团精准扶贫工作为“结合帮扶村特点,有针对性到位物资、到位资金、到位精力、到位智力,与帮扶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工作成绩突出。”xx同志也因自己的优异表现,于2016年7月被中共xx州委授予“xx州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一、务实访、知实情,科学制定规划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从城市来到完全陌生的村庄,面对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xx同志一时感到无从着手,但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激情和村民的信任支持。为了把“穷根”找准,他在邓家坝村小路上开始了奔波忙碌。白天,到田间地头一边帮群众干农活、一边摆龙门阵;晚上,拉上村支书到村民家里同群众一边嗑瓜子、一边拉家常;深夜伏案疾书,整理一天收集到的情况……用了整整10个白天黑夜,他把全村107户280名贫困群众的情况摸的一清二楚。在摸清邓家坝村“全部家底”基础上,他又用了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上网收集相关材料,先后到农牧、林业等十多个部门单位反复咨询论证,多次征询村“两委”干部及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了《邓家坝村精准扶贫规划》。在此基础上xx又制定了《邓家坝村精准扶贫项目规划》,对脱贫攻坚期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详细的意见和规划,同时制定了《邓家坝村脱贫实施方案》,就具体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资金来源做了详尽的规划。一系列相关规划和方案的制定,为邓家坝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讲实干、抓班子,夯实党建基础
刚到邓家坝村,xx发现村党支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宗旨意识差、服务能力弱,导致群众意见大。“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xx意识到,要想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在带好村班子上下功夫。他规范制定了《邓家坝村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领会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掌握省、州、县的有关政策文件,鼓励带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找寻好的发展思路。同时,带着村两委人员深入贫困户家中,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在动力。在党员群体中认真组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我是第一书记,就要在各项工作中给干部们作出书记应有的样子!”在平时工作中,xx总是以“高标准、严要求”来督促自己,用“合格党员”的标准衡量和约束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村干部做到的,他总是率先做到,村里的大小事务他都积极参与,身体力行做出榜样。
三、解实难、促和谐,帮扶显真情。
扶贫攻坚不能“等、靠、要”,必须发挥优势,主动作为。xx到村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听取群众意见,为基层排忧解难。
xx以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入手。2016年春节期间从xx机场集团申请资金1万余元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慰问17户特困户;了解到该村村民邹志平因无钱治病,长期使用外置导尿管,xx想方设法,主动联系xx市人民医院和爱心人士筹集医疗费2万余元安排其就医,彻底解除了困扰老周多年的疾病;了解到村里有辍学儿童,xx立即与相关学校联系,解决入学问题;为方便村民复印相关证件,xx在村办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并个人出资购买了电脑、打印机和复印机等相关设备。结合建党95周年,他协调集团公司投入6万元为前期建成的丁山乡东联村活动室配置了办公桌椅及设备,并举行隆重捐赠仪式,进一步促进了基层组织阵地作用发挥,激励广大共产党员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驻村9个月以来,xx时刻不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同时也赢得了尊敬,更赢得了民心。
四、实“输血”、促“造血”,抓好精准扶贫
针对邓家坝村一穷二白的村集体状况,xx认真研读学习省、州、县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熟悉扶贫精神,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为扶贫村办实事、办好事。
驻村9个月来,从了解第一手资料到项目规划编制完成再到项目落地,xx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目前xx省机场集团已按照精准扶贫规划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投入资金277.9万元,包含项目有:一、生态土鸡养殖,该项目提供帮扶资金45万元,在村内散养生态土鸡1万只,由村集体成立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委托养殖协议,并由村集体注册商标、印刷包装和完成销售;二、为推进邓家坝村农业产业发展,将先期投入资金60万元,启动300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项目;三、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该项目提供帮扶资金80万元,新建一所占地4亩的村综合服务中心,内设卫生室、农家书屋、一村一幼及村两委办公场所;四、村道亮化工程,投入19.7万元为3公里的村主道安装路灯,方便村民生产生活;四、生活垃圾回收项目,投入3.2万元,购置20个垃圾箱,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回收,集中处理;五、为推动邓家坝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今年下半年邓家坝村“彝家新寨”建设中,投入45万元给予该村特困户补贴,并帮助完成村容村貌打造。另外,还将对原帮扶的丁山乡东联村给与后续帮扶资金6万元,同时给与邓家坝村5年19万元的运维资金补贴。
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和帮扶资金的投入,无不倾注着xx同志的心血和多方调研论证的辛劳。借助以上扶贫项目,邓家坝村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生活也将蒸蒸日上,迈上脱贫奔小康的幸福大道。
作为“第一书记”,xx始终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光荣职责,踏踏实实将工作做好,真真切切让群众满意,是xx同志的心中所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xx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高尚追求及优秀形象。
【篇四】
xx,女,汉族,生于1990年6月,xx县人民法院办公室工作员,xx县双河镇伏头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自2018年2月起从事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不断追求进步、敢于创新,始终做到了诚恳做人、踏实做事,在xx县人民法院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深受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2018年9月,xx同志被任命为xx县双河镇伏头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工作中,该同志不怕苦不怕累,深入基层,吃住在村上,入户走访,访贫问苦,协助第一书记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深入基层,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驻村后,为了及时了解伏头村的村情民况,在第一书记以及村支两委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了伏头村。一是“请进来”。通过党员大会、脱贫攻坚工作会、农民夜校,听取了党员干部、群众的想法,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经济发展状况、村发展计划、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基本掌握了伏头村的基本情况。二是“走出去”。在第一书记和村支两委的带领下,走遍了全村所有的贫困户,真实的了解和熟悉贫困户的现状。同时参加驻村工作队每周例会以及双河镇脱贫攻坚工作会、谈心谈话会,通过聆听学习大家对如何解决扶贫工作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提意见,第一时间深入了解了帮扶贫困村。
二、严于律己,遵守组织纪律
xx同志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始终保持清廉本色,深入群众,体察村情、民情,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情。驻村以来,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守纪律、讲规矩,每月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与村两委干部一道坚持在村工作,严格执行考勤、请销假、外出报备等日常管理制度。
三、聚焦重点,落实驻村工作
驻村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1、协助第一书记进行扶贫资料的制作、整理、完善工作;2、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时刻把握贫困户详细信息和目前生活状态,了解其生活困难并及时解决;3、协助第一书记走访调查,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解决群众切身困难问题,听取群众建议;4、协助第一书记完成2018年整村退出市级验收工作;5、协助第一书记做好脱贫攻坚省交叉考核工作;6、协助第一书记做好脱贫攻坚各项督查及日常工作;7、积极参与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8、每季度走遍了村内所有农户,动态了解其生活状况并及时解决相关生活困难。
xx同志情系农村情系农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以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为奋斗目标。xx同志在怀孕期间依然坚持开展扶贫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她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服务于脱贫攻坚工作,她用自己扎扎实实的行动,阐述了一个扶贫工作者在脱贫攻坚中应该彰显出的青春奋斗风采。
【篇五】
xx,xx镇大路边村民,因自己患有恶性肿瘤,家里有三个小孩上学,家中又没有稳定收入,2013年经过精准识别正式建档立卡成为了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对象。但是他面对困难挫折不气馁,迎难而上不等靠,脱贫路上不停步。正是这个平凡的男子汉,靠自己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很快走出了贫困的“沼泽地”,撑起了脱贫致富的新天地。
“人不怕穷,就怕生活没有盼头”这是xx经常说的一句话,成为贫困户后,xx意识到光靠在家里打小工的收入根本无法承担自己高额的手术费和后续的化疗费、儿女们的教育费,更别说让整个家脱贫致富走出困境,只有到沿海发达的地方去,才是整个家庭脱贫致富的希望。
为了摆脱贫困,夫妻两人商议,将年迈的母亲托付给在县城同样打小工的哥哥,读书住校的儿女们由亲戚照顾。随后,夫妻俩并来到了浙江一边务工,一边治病,不等不靠,经过两年的辛苦打拼,家庭经济收益有了很大的改善,除了治病外,还有一定的结余。
同年,他们的大女儿也从新余学院毕业了,在南昌也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2015年人均收入3600元,基本实现稳定就业。2016年,经过民主评议后确定为脱贫对象,从此他们向幸福生活迈进了崭新的一步。
回顾奔跑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这两年来,xx感慨的说:“感谢党的好政策,在医疗报销中帮了我很大的忙,也感谢各级干部的真帮实扶,让我家能够迅速改变贫困现状,实现脱贫致富,逐渐走上致富路。”
如今,xx的二女儿今年幼师专科也毕业了,在南昌参加了工作,小儿子现在就读于分宜高中,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教育的帮扶,改善了家庭生活困境,同样也改变了子女的人生命运。
儿女们也纷纷表示,在自己家庭遇到困难时,是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才有我们的幸福的今天。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自己也将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先扶志”。治贫更需治“懒”,幸福美好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是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篇六】
“喻主任,我要买5斤猪肉。”“喻主任,我要买10斤猪肉。”区局的精准扶贫工作微信群十分热闹,这是端午节发福利的节奏吗?确实是的,不仅是给自己,更是给帮扶的百姓。
xx镇xx村有这么一对老夫妻,命运多舛,令人同情,但勤劳朴实,令人敬重。欧阳大叔年轻时常在煤井上班,白手起家,眼见两个儿子成年,好日子终有盼头。然而天不遂人愿,厄运突降,两个儿子相继病重,为了挽救两个年轻的生命,如今已经债台高筑达70余万,可换来的却是人财两空的结局……
老年丧子的悲痛几乎击垮了两位老人,成为空巢老人以后,许多人建议二老直接去敬老院,老人拒绝了,他说:“要还完了债才能去,做人要讲良心。”老人家4000元起家,养猪还债,起早摸黑的辛苦,沉重的债务日渐减少。然而厄运再次来袭,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两位善良的老人,2016年死了几十头猪,亏了8万多元,当时有不法商人想廉价收购病猪死猪,老人却摇头表示拒绝,并自己花钱请人把猪埋了。欧阳老伯虽然贫穷,但是他身上却散发出人性最伟大的光芒,他的淳朴、他的善良、他的责任心令人钦佩,老人家用自己朴实的行动给区地税局的扶贫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
老人家坚持用传统的方式饲养,不喂饲料,只喂玉米粉,别人养五个月出栏,他却养八个月,成本相对较高,但猪肉质量更好。由于今年猪肉价格下跌,如果批发给市场,每头猪面临亏损200元,如果屠宰零售就略有盈余。区局党员干部知道以后,纷纷表示一定要帮助欧阳老伯度过难关。于是出现了微信群中发生的这一幕,由于存栏量仍然较大,大家纷纷寻求亲友支持,利用朋友圈等方式,帮助大叔卖猪。
精准扶贫、精心帮扶,不是一句高尚的口号,不仅仅是走访调研,不仅仅是节日送慰问金,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走入农村、走入基层、走入百姓,关心百姓生活、关心人民疾苦,设身处地的为百姓思考,积极主动的为百姓谋事,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将“两学一做”常态化活动向实践延伸,向基层拓展,让共产党员的光辉在精准扶贫的一线绽放。
【篇七】
在我驻的道县白芒铺徂復村有这么一个贫困户,户主叫xx,他今年51岁了,家里有一个83岁的老母,一个16岁有智障的孩子,一个女儿已经出嫁,妻子已去世多年。他本身又是肢残4级。现在只能靠吃低保和做一些简单的种养维持生活。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是他的几个兄弟姐妹出钱为他建了一座楼房,平时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屋前还种了荷花,咋一看,不像是一个贫困户,倒像一个书香门第。
xx具备初中文化,人还很聪明,平时也喜欢写写画画,舞文弄墨,在家里搞一些雕刻啥的。只是听说他年轻的时候因报名参军被人顶替,精神上受了严重刺激,得了一场大病,还落下了下肢残疾,因此他平时也不能正常与人交流,还自视清高,看不起别人。他这个人不仅很难与别人沟通,甚至还不近人情,就是扶贫手册上的所有签的字他一慨拒签。说什么“我签了就不给我吃低保了”,无论你怎么做工作,怎么解释,他就是不听,甚至同村的县政府党组成员蒋斌来做他的工作,也吃了闭门羹。
然而,一次偶然机会,我送了他一只毛笔,却拉近了我与他的距离,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那是一天的中午,我吃完午饭后在我的宿舍里,我用笔蘸着清水在宣纸上临写何绍基字帖,正临着来劲呢,忽然xx进来了,他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只有他才能听明白的话语。他一看到我在练字,不知怎的,眼中好像放出光来,人也不傻了,说话也一本正经了,非常有兴趣地凑了上来,看着我写,还不时地说哪一笔要直,哪一笔要如何写才有力。我也是一愣,没想到贫困户里也有喜爱书法的人,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过。他似乎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与我大谈毛笔的特性来,说什么样的毛笔要有弹性,中间饱满才好写字之类的话来,还说“我就是喜欢像你这样会写毛笔字的人”,“像你这样的人,很对我的脾气”,“我给你在我家留一间大房,你搬到我那去住”,看得出来,他非常信任我了。没想到,他竟然也是性情中人。
我看他对毛笔如此痴爱,就对他说:
“你如果喜欢,这笔送给你吧”。
“当真”?xx一下来劲了。
“是的”。我当即就把笔递给他。
他没有马上接,而是在我的笔筒里挑了一只。
“我要这个,画画用”。我一看,他挑了一只中号长锋。他怕我不愿意,眼中有些期待。
“好,送你了,拿去吧”。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他欢欢喜喜地回家去了。
第二天,他又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旧户口簿。与他交流了半天,才知道他要为他的儿子办身份证,因为他的户口上的地址“白芒铺镇洞仂口村”漏了一个“口”字,去派出所办了几次,也许是因为语言交流不清的原因,一直没有办好。所以找我来了,请我为他办好这件事。我知道,他是把当成信任的人了。不然的话,不会来找我。
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对于他来说,也许是一件很难办的事。他是没有办法才找上我的。
我把户口簿接了过来,答应他,一定能办好。我们又交流了一会,他才离开。
周一,我进村经过白芒铺镇派出所,向户籍股的民警说明了xx的情况,他二话没说就改好了,还免费为我打印了他家4口人的新的户口簿。
我到村之后,马上赶到了他家,亲手把新户口簿交到了他的手里。
他激动地拉着我,请我坐下。然后在大衣柜里摸出一大包珍藏很好的花生米,说什么也要送给我。我不要,起身要走,这把他急得,差点跪在地上了。我知道,我如果不要这包花生米,他无论如何是不依的,只好先带上,今后给他送点水果来。
从此以后,他对我们工作队的态度变了,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
【篇八】
我是市委宣传部驻新田县骥村镇xx村工作队员。在xx村,我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为村民办实事,让他们感受身边的温暖。我们驻村工作队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带不走的工作队”。
“不好,xx把她妈打伤了,快叫工作队来协调。”
“快来呀,离婚回家的xx发病了,把她妈打到头出血了!”刚吃过午饭,我准备午休,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迅速披上衣服,一路小跑往xx家中赶。一到现场,我与村民们把xx拉开,马上电话联系村卫生室的医生为伤者头部做清洁包扎,并协调康乐医院过来接走xx进行治疗。事后,考虑到xx家的实际情况,我还积极帮她向民政部门申请了临时救助。
这虽然不是扶贫的范畴,但是和老百姓相处久了,他们有什么矛盾纠纷都愿意让我出面调解,我也愿意帮助村民。
种南瓜致富,贫困户主动要求脱贫
驻村帮扶的日子里,我吃住在村,与老百姓打成了一片,上门宣讲政策,争取项目资金,鼓励老百姓发展产业,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
2014年被纳为贫困户的黄状元家,以前是半边厨房半边床,一家人住在瓦房里,下雨天漏水严重。因为缺技术、缺资金,仅靠女儿、女婿在外打工,生活艰难。我得知黄状元家里的情况后,心里很着急,主动登门走访,帮他做产业规划发展种植业。
在我的帮助下,黄状元和老伴在农忙之后,种起了红皮萝卜和南瓜。他给我算了这样一笔账:今年种了2亩南瓜,毛收入5000元;冬天还打算种8亩红皮萝卜,一亩地可以赚6000元,仅红皮萝卜的毛收入可达4.8万元。
“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xx村选派了这么好的扶贫工作队,带领我们发展产业谋出路。现在我申请退出贫困户!”在村民大会上,黄状元主动提出退出贫困户之列。
广场舞跳起来,美好生活笑起来
夜幕降临,村民们在村活动中心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村民陆仁凤是村里广场舞领队,看电视学会了跳40多种舞蹈,热衷于教大家广场舞。
“我先跟着视频学习舞蹈,学会了再组织大家一起跳。”聊起广场舞,陆仁凤就打开了话匣子,她说,在工作队来之前,村民们精神需求匮乏,晴天耕作,一空闲下来就在家打牌,现在新建了村活动中心,村民们可以在广场上跳舞、散步、锻炼身体,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幸福感也增强了。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我驻村以来,和村支两委先后筹措资金120余万元,修建了村文化活动场所,并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邻里”评选、村民卫生评比、送戏送春联等一系列群众性活动。还注册成立xx现代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近600亩,聘请两名有技术、懂农业的村民进行管理,发展山东济薯、优质稻、红皮萝卜等订单农业。在村活动中心修建了46米“乡村振兴”防腐木文化长廊,制作了6个高档次太阳能灯箱广告、5个不锈钢烤漆党建宣传栏、小山顶休闲文化亭等。
走进xx村活动中心,到处可以看到村规民约、中华小经典、十星文明户、乡村振兴诸多内容,“十大陋习、十大新风”、好家规好家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风文明等内容,吸引村民时常驻足观赏,人文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此外,村活动中心周边新铺了透水砖2600余平方米,路面白改黑3000余平方米,新建乡村舞台1个、标准篮球场1个。每天晚上,村民们云集村活动中心,唱歌、跳舞、下棋、打球,自娱自乐已成常态,群众性文化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如今的xx村,与我刚来时已经完全换了一副模样,不仅干净整洁,还充满诗情画意,留得住记忆里的乡愁。
【篇九】
2018年2月,我响应市委新一轮驻村帮扶的号召,担任xx县xx镇xx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第一书记,到今天已经过去了550多天。在这些日子里,我看到了很多以前看不到的风景,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记录的知识,也经历了很多平凡而有温度的故事。
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xx村基础设施滞后,自然条件恶劣,常年缺水,属典型干旱死角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337人,2018年还有62户215人需要脱贫,贫困发生率达13%,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但我第一天来到xx村时,还是被当地的恶劣环境震撼了,xx村的自然环境让群众很难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深入的走访摸底、调研考察,我发现群众对于产业扶贫要么过于悲观,认为扶贫产业发展不起来,要么过于乐观,没有正视产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这让我深深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一时找不到答案,我就边干边想。从去年3月开始,我先后带领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成员到祁东县黄土铺考察黄花菜种植项目,到宁远县、新田县考察葛根种植项目,到本县观音滩镇考察槟榔芋、生姜种植项目,到大忠桥考察瓜蒌子项目,到广州江南市场考察食用菌市场。最后采用排除法和多方论证的方式,选取了母猪繁殖和黑xx鸡养殖等以养殖业为主的产业发展之路。近半年中,终于在xx村里打造出一个现代化的母猪繁殖基地,养母猪达400头;黑xx鸡养殖已签订“公司+合作社”合作合同,厂棚正在搭建之中。唐中华、唐明华等外出不便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到母猪繁殖基地和黄花菜种植车间务工。他们高兴地对我说:“张队长,你带我们走了一条脱贫的好路,我们还想走更远。”原来,选择和努力都重要,无论缺了哪一个,脱贫都会事倍功半。
“张老板”的朋友圈
每天打开手机,我都会习惯性地先看微信群置顶的几个贫困户农产品分销群,一旦发现有人@我说“张老板,送几只土鸡来”之类的消息,我都会激动一下。这些土鸡土鸭不是我养的,而是我帮贫困户联系卖家,客户不知道,一直管我叫“张老板”。担任扶贫队长这一年多来,我从微商上汲取灵感,建立了多个微信分销群,摸索农产品电商扶贫模式。每次从村里回家,车上都载满了产自xx村的土特农产品,卖到山外的世界。今年7至8月,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我帮助贫困户销售蜂蜜300余公斤,销售收入达3万余元,有大客户通过“一亩田”电商平台,一次性向贫困户王江柏订购蜂蜜700公斤。
温顺的“阿福”与亏欠的“方特”
“阿福”是xx村一个贫困户养了多年的一只土狗,平常性情比较警惕暴躁,陌生人来了隔很远就不停地吠叫。我刚来时,它会对我凶猛地叫,但因为危房改造和产业扶贫的事情,我经常往这家贫困户家跑,“阿福”见我次数多了,也不叫了。我想这就是“狗不叫”式的扶贫干部。
“阿福”对我亲近了,但是我的女儿对我却没那么亲近了。女儿去年正值小学升初中关键时期,在扶贫的过程中,我不但没能关心到她的生活和学习,暑假答应带她去株洲方特欢乐世界游玩的承诺,也因为道路改造、考察产业、争资跑项、抓施工期而耽搁了。为此,从小亲近我的女儿,整整一个月没有理我。
对家人的亏欠,可以慢慢弥补,但贫困群众脱贫的机遇,一旦错过就难以重来。这不是什么大道理,但我相信女儿今后肯定会懂。
我始终认为,我就是一名平凡的扶贫干部,没有什么特别感人的事迹,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功绩,在平凡的扶贫道路上,一点一滴的平凡故事让我感觉很有温度,这些温度汇聚在一起,也能酿出醇厚的感情。
【篇十】
踏上扶贫路,是我人生最美、最珍贵的选择。一路风景,一路艰辛。让我领略到了人间温情,感受到了社会关怀,收获到了贫困家庭脱贫的喜悦……扶贫工作的往事,犹如缀满大树枝头的果实,其中的一颗让我感动。
2018年端午节的前一天。
早上,我与同事三人前往距县城60公里的道县桥头镇毛巾田村督导驻村扶贫帮扶工作。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爬行,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涧处遇见了一位老人,她佝偻着身躯,左手撑着一根弯曲的树枝,用手掌接岩石上冲下来的山泉水喝。
“婆婆,您这是准备去哪里呀?”我们停下车来友好地问道。
她指了指路边放着的一个竹篮告诉我是去集市卖鸡蛋。
“有多少个?我买了吧!”
“要得!要得!”她喜悦地说:“你们要得多的话,家里还有,本来是留给外孙吃的,一起卖给你。”
“好,去您家里拿。”
我搀扶她上了车,边走边聊。老婆婆姓林,1953年生。老伴姓黄,大她两岁,一大早就到三里开外的红薯地里除草去了。夫妇俩没有生小孩,三十多年前从别人家抱养了一个女婴,取名小花,视如己出,抚养成人。
汽车沿山路蛇行十余分钟,“到了,小车开不上。”她用手往左边的山上指了指,她家的路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路,是用土石块简易堆砌而成的蜿蜒阶梯,对我而言,爬这样的路已是艰难,真不敢想象,两个老人每天出门都要走过这陡峭的阶梯。
“大家慢点。”她反倒多次提醒我们,“我们经常摔跤的。”来到老伯伯房前,只见整个房屋倾斜得厉害,两扇木门的间缝有半拳宽,门没有落锁,大开着。走进屋内,两张木板简单钉成的“桌子”,一高一矮地放在厅堂上方位,高的那张桌上放着一台老式电视机,堂屋还摆放一张自制的长板凳子、两张小板凳和一些不“像样”的家当。
在等她去拿鸡蛋的间隙,我站在屋前,不觉眼涩,已饱含泪水。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和责任的重大,贫困的现实像利箭穿在我一个扶贫责任人的心上。
有太多的问题想问她。唯有这句——您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吗?我已不能问、不敢问!(问出来是讽刺,是笑话。)
“家里只有八只鸡,五只母鸡,积了这些,便宜一点……”她端着满满的一盆鸡蛋嘀咕。
我已无心再听她讲些什么。满脑子想着她们是怎样生活下来的?因为眼中有泪,她数鸡蛋数量时的细节我也没有在意。
“连车上那四十个,总共九十六个,卖一块三一个,你给一块二角五分吧!”
“老人家,您好精明哟。”同事开玩笑说,“但是您卖便宜了。”
我故意给了她两张一百元的钱币,根本没打算要她找我零钱。她固执地退给我一张,要我给她二十元就行了。我谎称只有这两百,没有零钱。我看她有些左右为难,一手拿一张,不知所措。
“收了才是对的。”我倒是安抚她。
“谢谢!谢谢!谢谢你们照顾我老人家,家里还有点玉米棒子,不值钱,你们拿些……”我见她用衣袖擦拭了一下眼角。
同事拿了几根玉米棒子。我假装到“厨房”喝水,悄悄地在她煮饭的铝制锅里又放了两张一百元的钞票。
辞别了她,我们来到车上,我突然感到还有些地方做得不妥。
“不行,拿个袋子,装十个蛋。”
我提着蛋,返回到她家。“婆婆,拿个大碗来。”
我怕她舍不得吃,又留下来卖了。二话不说,“叭,叭,叭……”手起手落,10个蛋汁入碗。“婆婆,这是我送给您的中饭菜,补补身体。”
“怎么好意思啊,谢谢同志!鸡蛋吃完了再来,不要你的钱……记得。”她有点哽咽。
来到车上,我不像往常那样谈笑风生,而是满脸严肃。同事误认为我买了“贵蛋”不高兴。我没有辩解。
临近中午,来到村委会,郑重地向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反映了林婆婆家里的情况,令人欣慰的是村里正在按程序把她家纳入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直到此刻,我的心情才开始放松下来。
傍晚,回到县城,在家做晚餐时,我拿出买来的鸡蛋准备下锅。叭,叭……突然,“不行,这个好像不对,坏掉了吧!”我赶紧叫来父亲辨别好坏。
父亲看了一眼说:“一定是放的时间长了,醒了(乡下土话)。不要紧,有点臭的蛋煮出来更香。”我听了父亲的,也是出于对林婆婆劳动成果的尊重。我没有把坏了的蛋丢掉,而是继续打了几个,和了些韭菜油煎至焦黄。果然,一股特有的浓香扑鼻而来。
晚餐,父亲就着鸡蛋喝着小酒,儿子因为有“异香”蛋也多吃了很多饭。
我边吃边沉思:我们吃的不仅仅是鸡蛋,而是父辈先前的贫穷,是如今贫困户的不容易,也是我辈节俭的美德。这样的鸡蛋,里面还有些什么味道?余生够我好好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