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读心美一切皆美有感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10-1128174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6 11:41: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心美一切皆美有感

心,美在菩提树下

——读《心美,一切皆美》有感

素洁恬淡的封面在色彩斑斓的书丛中显得耳目一新,当我看见它时,心里不禁涌起一种弥足珍贵的感觉。反感了喧嚣街市的心深深的被上面的墨莲吸引。浮躁的内心顿时沉淀下来。凭着直觉,我便毫不犹豫的将它买下。

其实很早便对作者有些耳闻,尤其是诗意的名字让我印象颇深。记得那是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阶段,恰巧一次教研室来校听课,我无意间的选择了《和时间赛跑》一课来进行教学,当时简单的向学生介绍了一下课文的作者,可是那一堂课下来,感觉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的好,一个和自己天真的教学设计有关系,再一个原因就是这篇课文确实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于是这事便成了我心中一种莫名的痛,作者的名字也深印我的脑海。恰巧书城中再见作者,我便有读它一读的内心冲动,于此便与《心美,一切皆美》结下了缘分。

轻轻地翻开封面,仔细地去品味作者的“美”。果然,刚刚翻了几页,书中如诗般的语言便将我虏获。文章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美丽的欢愉和都市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的乐趣。

心美的抒发当然离不开文笔美的表达。对景物的描写和感情的抒发作者都进行得恰到好处。对词语的使用既不铺张浪费,也不吝啬小气,而是点到为止。掌握的火候刚刚好,绝不多一笔的累赘,也不少一笔的不足。像对鹅卵石的描写“河岸的卵石,实在有一种难以言喻之美。

它们长久的在河里洗刷,比较柔软的石头已经化为泥水往下游流去,坚硬者则完全洗净外表的杂质,在河里的感觉就像宝石一样。被匠心磨去棱角的卵石,在结构里的纹理,就会像珍珠一样显露出来。”,有一种自然之美的气息。而不是靠堆砌精美瑰丽的辞藻来哗众取宠。而那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更是一语中的。比如作者对化妆的理解“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使我对充斥着浮华的装束有了全新的看法,原来化妆这个字眼还可以用这样的视角去理解。

青虫与萝卜的世缘之美读起来让我颇为感动,文山包种茶的那种天真纯朴之美深印脑海,还有青花菜肆意绽放的自由之美让我久久不能忘却。起于宁静,归于平静的“心灵美”是让大多数读者羡慕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其实作者已经在书中给大家开出了一副药方: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看到这里,大家会被作者的幽默忍俊不禁。的确,这几味药药店里没有卖的,只能通过自己心的修炼才能得到。“药补不如食补,”在这里我想再添一句“食补不如心补。”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会不断惊异于作者对佛的研究之高深。能肯定的是对禅宗的领悟和解读是作者明白什么是正真的美,引领他的内心走向美的境界。正是在菩提的荫蔽下,作者找回了那颗迷失在市井生活原本自然、纯洁真实的内心。我认为,心灵美的过程其实很简单。首先要学会发现美,懂得美丽的标准;其次,要充分利用美的价值,让美丽去感化内心,提升自己的心灵美。心美的道路就是这样的良性循环。

我想一个人外表可以不美,但心必须要美。只有心美了,再平淡无奇的相貌也会水到渠成的由内而外的美丽。就让我们继续在自己内心里的那颗菩提树的树阴下静静地修炼自己美丽的心灵吧!

第二篇:心灵美,一切皆美

心美,一切皆美

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界一切都是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界万物都很深刻,所以,要想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更深——林清玄

——题记

清晨,送走了上学的儿子,就去了附近的南湖公园散步。说是散步,其实就是想晨练,消耗消耗多余的脂肪,让自己看起来身材更加匀称。公园里的马油路绕一圈正好是3.5公里,由于想健康的人很多,马路上三三两两的人都结伴而行,有聊着家常的,有伴着音乐节拍的,有慢跑的,有昂首挺胸的。看着他们我也不自觉的挺直了腰背,心想,锻炼也要走出气质来,这样一路走着,竟没觉得累。

经过了一夜的秋霜,路边的树叶又掉了许多,马路上也聚积了一层枯叶,看着这些失去生命的叶子躺在路上被行人踩踏,心中隐隐作痛,觉得秋天竟如此凄凉,如此无情。口中念着阿弥陀佛,心里又多了些自责,花开花落,本是大自然的规律,任何生命都有它的起点和终点,可终点并没有结束,那是下一次轮回的起点。这样想来,心也明亮的起来。一缘起,一缘灭,都是每个生命要经历的历程。笑也好,哭也好,都是为生命增添些色彩罢了。唯一让别人记得的就是那颗柔软包容的心。

一辆清扫树叶的汽车迎面过来,一层层的落叶被它吸了进去,遗落下来的零零散散的贴在路面上,这样刚刚沉闷的画面,竟被清扫车化解了。真的好神奇!再环顾一下公园的秋,树上仍生机盎然翠绿的叶子;树下星星点点没被枯叶掩盖的不知名的绿草;马路上零零散散的落叶;还有树中间夹着的几株挂着红叶的枫树。被刚刚升起的暖阳晕染得如此优雅,禅静,我竟被这清美迷住了。从没有发现北方的秋竟然也如此怜人。从小到大都是认为只有南方的四季如春才诱人,有观赏的情趣,因为东北能看到颜色的季节太短暂了,你觉得刚刚嗅到她的香,刚刚触摸到她的温柔,就被突如其来的秋风带走了。你拼命的拽着,使劲的抱着,可还是留不住她的温柔,攥在手心里的是唯一带着朝霞一样颜色的红叶,看到她娇红的容颜,骨感的脉络心也宽慰了很多。把一切五颜六色的的思念寄托在这小小的红叶上,也是一种安然,一种洒脱,更多的是一种回味。

我对春夏的留恋,对秋的埋怨,竟被这淡淡的美化解了,多年的幽怨,多年的苦闷在刹那间无影无踪。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姿态,不同的美,这需要我们用一个柔软的心去观察她,在不同的角度去领悟她。心中怨气太多,阻碍了温暖阳光的渗透,让黑暗欺骗了我们的慧眼。以至于我们把美隔在心外。现在,让我们从新拨开黑暗,放进阳光,把爱,把包容,把美放进去。因为,——只要心美,一切皆美。

第三篇:心美一切皆美的美文摘抄

他是保洁员,每天下午两点,便穿着厚实的橙色环卫服,拿着长长扫把出来打扫。有一次,我去超市,刚好看到他蹲在阴凉处休息,时不时用卷起的衣袖擦额头上的汗。我走上前与他攀谈起来,知道他有一个女儿,在外地读大学,每年需要一笔不小的学费。他有风湿病,重活吃不消,其他技术也没有,只好做了保洁员。

我问他:“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满意?”他惊讶:“你就别取笑我了,这样低等的工作谁会满意呢?我是没本事,要是有本事,谁愿意做这种苦力活?维持生计,混口饭吃,没办法。算了,不说了,说了你也不懂。”说罢,他重新提起扫把,向小区深处走去。

或许,我是真的不懂。

她是一名月嫂,收入还不错,就是忙碌。一是要全国跑,哪个城市有人家需要照顾宝宝,她就会被公司派遣过去服务。二是活计多,不仅要把哭哭闹闹的尿一把屎一把的小宝宝照顾好,还得负责雇主一家的饮食起居,忙里忙外,几乎没得闲。碰上好的雇主还好,要是碰上蛮不讲理的或脾气粗暴的,稍有不慎便要被骂,骂了还不能吭声,默默忍受,一肚子气没地方出,但做事干活依然一件都不能少。碰上抠门儿的雇主,月底结算工资还要找各种借口扣钱。

与她见面,见她友善开朗,于是与她简单聊了聊。当她被我问及是否喜欢自己的工作,要是碰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找碴儿的雇主,还能否开心时,她很坦然地回答说:“其实,做月嫂工作,我还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我愿意去照顾他们,钱是一个因素,因为要生活,但不是必然因素。所以,只要有孩子,我就很开心,看到天真无邪的孩子,被我照顾得白白胖胖时,那我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一番话,让人油然而生敬意。过了段时间,我的一位朋友喜得千金,让我介绍月嫂,我想起她来。打她电话,接通,问及是否有时间过来帮忙时,她说:“恐怕没时间了,因为马上要出国了,国外有一富贵人家高薪聘请我做常年的保姆,包吃住,月薪8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6万多元。”

表示祝贺后挂了电话,突然觉得这月嫂很幸运,这样可观的工资在国内得是CEO级别的人物了。再回头去看小区里的保洁员,依然还是大热天板着个脸出门,辛苦忙碌,疲惫着身体,沮丧着回家,生活没有半点起色和改变。

有时候不禁要问,为何起点都是普通的两个人,而后面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呢?或许,是因为内心的出发点不一样:一位是出于生计,被迫就业,对生活充满无奈和恐惧,生活所回馈的自然是平庸与无奇;一位却是出于对孩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期待,生活所回馈的是如她一般憧憬而明媚的礼物。

原来,不同的内心初衷,会绽放出不同的福报之花。所以,人生最宝贵的,不是我们以怎样高贵和荣誉的工作来诠释我们的身份和品质,而是,当我们身处平凡与卑微时,依然能保持一份澄澈、坦然与高贵的心情,演绎好最本质的哪怕是卑微的活计与工作。心是命运的灯塔,心美,万物有情,一切皆美!

第四篇:《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

记者:您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直到不再参赛,此外,您还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除了众人以为的文思泉涌,还有别的诀窍吗?

林清玄:我很喜欢一句古诗:书到今生读已迟。就是说,这辈子你要读书已经来不及,都是上辈子的积累。我想这种积累重要的是怎么坚持,每天写一点,一个月以后回头看,会觉得性情上有变化,这种慢慢积累的过程是快乐的。

记者:从乡下奋斗到台北,您的经历也是比较坎坷的。小时候,您随父兄在田间地头流汗受苦,这段经历对您今后的成长有何影响?

林清玄:有很大的帮助,使我什么情况都能适应。从出生到现在,我没有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没有一餐饭吃不香,随时都能笑得出来。因为小时候在大山中长大,生活很苦,心思也单纯,天黑上床马上睡觉,你不会有欲望,有欲望也没用,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慢慢久了,你对欲望就不会太敏感。

记者:在您的环境里面,显然没有成为作家的条件,但您成功了。

林清玄:的确,我家代代都是耕农,可是我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爱。记得有位文人叫张潮,他讲,“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你把地上的东西看清楚了,那就是一篇文章。我小时候的成长不可能像一般人所说的,学富五车,而是一门深入。我记得小时候读每本书,拿过来都珍贵得不得了,抱着,枕着,经常拿到什么就很用心地看。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我要抱着一本书,才睡得着;每天一定要读到一篇好文章,才肯睡觉。

记者:在经历5000年未有之变局之后,拜金拜物对传统价值观的疏离逐渐明显,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

林清玄:其实这是一个向欲望倾斜的时代,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你看报纸会看到一个爱玛仕的包卖到100万人民币,荒唐!但大家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怪,它是名牌,就值这个钱,那是因为你已经迷失了对事物的真实判断。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人在中间,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谷”,一边是一个人加一个山谷的“山”,俗和仙如果能够平衡,你就能做一个平正的人。当然,要想不被欲望捆绑,就应该有自己心灵的寄托,要花一些时间来充实我们的心灵世界,比如文学。

记者:对于生在这个时代有着多种价值可供选择的青年来说,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林清玄: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其实在青年的成长中,文学也是他们最好的化妆。因为如果有内涵,你会觉得什么事情都美。我有两句话,“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你的心灵美丽了,你看到的世间一切都美;如果你的情感深厚,你会觉得世间万物都很深刻。所以,如果要使你的生命、外表、气质变得更好,你的心就要美,你的情就要深,文学正好是容易进入的途径。

1、林清玄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在林清玄看来,在这样光怪陆离的时代,怎样才能活出真正的优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清玄认为,“第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他的这一观点是否适用于所有的人?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参考答案

1、文思泉涌,对文字有非常深刻和敏锐的感受;小时候苦难经历的磨炼;勤奋读书,坚持积累;对欲望不敏感。(4点每点1分)

2、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被欲望捆绑;亲近自然,多读书,让自己的心灵放松、充实,让自己的心灵有所寄托。(第一点2分,第二点3分)

3、观点一:适用于所有的人。因为所有的人都需要精神的成长,而阅读是人精神成长的最有效的方式。读书可以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让人变得情感深厚、气质美好。所以第一流的文章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生命的化妆。

观点二: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因为林清玄在这篇访谈中提出的这个观点主要是针对青年人而言的。我们这个时代容易使人迷失方向,青年人又面临着多种选择,对他们而言,读书可以让他们的心灵变得美好。但对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形成的人来说,第一流的文章对改变他们的人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连最基本的物质都得不到满足,一流的文章又能给他们提供多少帮助呢?

第五篇:读美国史有感

读美国史有感

美国的历史由那艘载着一百多名清教徒的“五月花号”被风暴吹到马萨诸塞海湾开始。这些清教徒具有无比坚定和高涨的宗教热忱,他们一登陆,就全都在海滩上跪了下来,感谢上帝将他们带领到这里。他们相信就像当年的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一样,他们背井离乡,到这毫无人烟的荒原是为了在全人类面前做榜样,建立体现人类理想社会和上帝荣光的“山巅之城”。他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能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受打扰地来建立一个体现了“真理”的理想社会。

这些清教徒登陆之后很快就以自愿订立契约的方式建立了法律、章程以建构社会。没有哪个民族、社会、国家像美国这样在其开端同时有这么多关于人类社会的形形色色的理想、主义、乌托邦或者改革方案在同一块土地上鼓吹、实行、实验:犹他州是摩门教徒的天堂,摩门教以严格的团体生活著称;北卡罗来纳是世界上一切逃亡者的避难所;南卡罗来纳是海盗的乐园;欧文、圣西门的共产主义信徒们也在北美大地上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共产主义的公社进行实验。

那些在马萨诸塞海湾登陆的英国清教徒,一开始就以自由自愿联合订立“契约”的方式构建了他们的社会,他们选举自己的领导人,规定他们的权限、任期、薪酬,议定纳税的额度,社区管理的规章,武装自卫抵御印地安人的方式等等。一句话,一切涉及到公众重大利益的事项都必须由全体成员大会来讨论,以多数的意见来决定。

当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庄严地说出:“美国的理想在于建立一个人民所拥有的,人民所治理的、人民所享用的国家(For people, by people ,to people)”时,他说的并不是一种飘渺的理想,而是说的是在美国土地上实实在在发生、发展的一种实情。

为什么美国两百多年会发展得那么好呢?总结一下,应该有三大原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指美国没有强大的邻国,不必保持强大的常备军,人民也不像欧洲的人民那样地去崇拜能打胜仗的军事领袖,没有一个支配了一切权力的强大的首都,充裕的土地造成了人民普遍的富裕这些原因。

2.民情,即人民“心理习惯方面的东西,包括人们拥有的各种见解和社会上流行的不同观点,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所遵循的全部思想。”(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当年建立了新英格兰的那些英国清教徒他们所拥有的信念、信仰、思想、生活习惯和态度,是决定了美国历史发展道路重要的原因,就像即使是一片深厚的沃土,只有落下的是红杉的种子,才能长出一片高耸入云的巨林,如果落下的是灌木的种子,也只能长出一片低矮的随风摇摆的灌木丛而已。

3.法律制度因素,一是指采取的联邦制,能使一个大国的强大性、安全性和小国的自主性、灵活性、多样性结合起来。二是指公民的乡镇自治制度使人民养成了自己治理自己的政治艺术和爱好自由的习惯。三是指司法制度的设置使统治权的很大一部分直接在人民手中。人民通过陪审团自己掌握司法的判决权,广泛有效的法律设施使人民普遍拥有法律观念,能有效地制止、平衡多数的暴政,将民主政治的弊害减到最少等等。

美国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而国家法律制度正是保障这一切的基础。有人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强盛,不是强盛在经济上,不是强盛在国土面积上,而是领先在法律制度上。所以,中国希望真正强大的话,完善法律制度,是必须的。

读心美一切皆美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