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编辑:岁月静好 识别码:10-1082475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8 17:12: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近日,我阅读了《梁家河》一书,在书本最醒目的位置写着总书记说的话:“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1969年,习近平主席到了梁家河。在那里,他度渡过七年的艰难岁月,在那里他从一个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有梦想的青年。他胸怀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从习总书记的人生成长历程中,从梁家河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中,我们应当汲取最宝贵的经验。我们要坚定信念,发愤图强,把个人理想与民族希望融为一体,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前行,为实现人生理想而永不懈怠。通过学习,使我深深地学到了梁家河精神所蕴藏的巨大力量,进一步坚定我们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崇高精神。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是知识的传播者,行为的示范者,更应该从总书记的身上汲取精神食粮,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为人师表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因此要坚持应以德修身,以德服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平时教学中注重自己的衣着得体、言行举止得当,做好学生的榜样。

二、终身学习在教育实践中学习,从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入手,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更新教育知识结构,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

三、静心教书、致力育人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教师的职业心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应有的内涵,同时也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静下心来教书,才有可能提升自己,桃李满天下。只有静下心来,集中精力研究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潜心致力于学术钻研,才能不断提高水平,充实自己,并把学科前沿的高精尖问题带到教学中去。

《梁家河》不仅是一本革命传统教育的读本,还是一座“不忘初心、坚定信仰”的精神丰碑,是一个“怀揣梦想、继续前进”的人生驿站。身为一位教师要珍惜美好的生活、珍惜现有工作,用感恩之心和奋进之情做人做事,用实打实的干劲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去,努力争做新时代新教师,真正让“梁家河精神”在教学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时刻做到慎言慎行,常怀赤子之心,以实际行动无愧于时代的重托和人民的深情厚望,争做一位人民满意的老师!

第二篇: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李音

《梁家河》一书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情节,还原了40多年前的梁家河。出身于革命家庭的总书记在15岁那年来到陕北农村插队,在7年的摸爬滚打中,实现了他从格格不入到和老百姓融为一体的转变。在他离开梁家河的那天,全村人不论男女老幼都来送行,很多村民都哭了,他们之所以舍不得这位好书记,那是因为总书记在插队的七年时间里,亲自带领村民打井取水,打坝造田,远赴四川取经,在陕北首创引进沼气,他用自己的质朴与勤劳、智慧和心血,改变了梁家河的面貌,换得了民众的真心。

梁家河七年,总书记始终心系群众,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学习、实践、创新,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梁家河七年的生活阅历,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梁家河精神,这些精神应该成为普通共产党员学习工作的动力,成为广大青少年服务国家、熟悉和了解中国社会的学习资源。

反复阅读《梁家河》一书,我深受教育和感染。自己身为一名普通党员,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要根据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带头学、深入学、扎实学,边学习边思考,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业绩,努力把学习的收获体现到推动工作上。在博学广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重点学习掌握那些与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知识,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

学习梁家河精神,最关键的是学习总书记攻坚克难、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作为一名为老干部服务的基层工作人员,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离退休老干部,我始终要坚持思想上关心、精神上关怀,满腔热情地为老干部做好服务工作,要以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精神,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更好地为离退休老干部服务。要待老干部如亲人,心系老干部,唯有这样,才能得到老干部的认可和支持,个人的理想和信念才能实现和升华。

—END—

第三篇: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读完《梁家河》这本书时,我深深感受到领袖的不平凡是从青年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对比自己在那个年龄的表现,真的是自惭形秽,相差甚远。

书中“难忘梁家河”这一篇目中讲到,202_年8月14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接受延安广播电视台《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回忆起在延安的插队岁月,他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以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作为陕北的一员听到很是自豪。

正如梁家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石春阳所说,“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当年的北京知青,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也成为他后来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

书中提到高产的淤地坝、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磨坊和裁缝铺、知青居住的窑洞……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把我的思绪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青年习近平在陕北农村当村支书时,带领群众建铁业社、缝衣社、代销社、磨坊,修沼气池,打淤地坝,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若干年后,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谆谆教诲。这是在用实践告诉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成才,踏踏实实的去干好每一件小事,久久为功,最终会顺利到达目的地。

在陕北那艰苦的七年岁月里,青年习近平从一个十五六岁的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步成长为一名沉稳自信、奋发有为的共产党员和大队支部书记,梁家河的知青岁月是总书记成长的力量源泉。基层是大舞台、大课堂,群众是好老师。习总书记用自己青年时代在基层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基层锤炼,就要做到心随党旗在基层,情系群众共生长,为民服务敢干事,在基层磨炼中不断升华精神、检验作风、提高能力。对于干广大青年干部而言,基层的广阔天地是我们奋发有为、增长本领、干事成才的好地方,我们要勇于扎根基层这片沃土,在基层中汲取养分,努力干事创业,打好坚实基础,才能成长为遮风避雨的“大树”。

《梁家河》这本纪实文学,我们广大青年不仅要阅读它,更要用心去感受、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真正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在为民干实事中努力成才、在青春奋斗中砥砺前行!

第四篇: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在公司的统一安排下,开展对梁家河精神的学习,同时给每位党员配发了《梁家河》一书,梁家河一书记载了总书记在延川县七年的知青岁月,同时也详细描绘了习近平两次回梁家河看望相亲父老的场景,读完之后,感受颇多。

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一待就是七年,从不到十五岁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二十二岁的干劲青年,从入党被拒之门外到成长为梁家河村支书。这七年,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他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说明总书记当年没有被荒凉的环境所吓倒、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所打败,扎根农村,融入农村,带领村民一心谋发展的生动写照,书中展现的这种梁家河精神,值得我们钦佩、更值得我们学习。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习,书中降到“在从北京到梁家河随身携带的行李箱中,一共就带了两个箱子,没有一件件衣服,充斥的是满满的两厢书。他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那时因为不通电,天黑后不久,整个梁家河就早早地进入了梦乡。只有习近平的窑洞还透出一丝光亮。没有人知道,,这微弱的灯光给习近平带来了怎样的光明。”这一幕,对我触动很深,我们现在生活可以吃饱穿暖、可以灯火通明、可以随时买书,但是谁有会珍惜现在这种机会呢!大家每天忙于刷微博、看电影,哪有闲暇时间看书啊!扪心自问,你已经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或者说用心的读完一本书。我们每天都在挥霍着大把的时间,却还在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处,反观习总书记没有抱怨生活的,而是竭力去适应这个生活,虽然手磨破了、饭吃不饱,从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主动改变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

第二个令我感受深刻的是习近平求实创新、艰苦创业的精神。在梁家河的几年,由于地少贫瘠,很多梁家河的村民过完年就出去讨饭,习近平就带领村民打坝增加土地,让村民有饭吃;看到报纸上说有人成功用沼气可以烧火做饭,习近平有不远千里亲自取经,早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同时又带领村民设立代销店、铁业社等,在方便村民的同时创造了额外的收入。这种创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就一定能客服各种困难。

结合目前我们的工作也是一样,我们现场的生产运行及安全管理工作较多,很多时候不少同志都在发牢骚,有的说活多,有的嫌压力大,有的说照顾不到家里。但看完《梁家河》这本书,想一想当时总书记为了打淤泥坝,克服重重阻力,最终为梁家河增加一大片良田。这些困难又算的了什么?这些都不值得一提,显得如此渺小;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新技术上去,不如放在解决现场问题上去,不如放在装置的安全管理上去,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干好现场管理工作。

梁家河这个陕北村庄,深深包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必将成为每一名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有《梁家河》为伴,便有了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信心和法宝。

第五篇: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读《梁家河》有感

《梁家河》这本书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情节生动,具有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有很强的可读性、思想性、教育性。读了这本书从总书记的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中深刻体悟到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习近平对知识的如饥似渴和注重修生养性的精神。还记得书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习近平,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习近平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是知识的传播者,行为的示范者,更应该从总书记的身上汲取精神食粮,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为人师要做好表率

己不先行,何以导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对学生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它爆发的内驱力是不可估量的。正人先正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教师应以德修身,以德服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二、教师要成为一名学习者

首先,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学习,从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入手。博学多才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不是静止的,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因而,为师者要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三、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体现了对教师职业心态的高度关注。教师的职业心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应有的内涵,同时也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静下心来教书,才有可能提升自己,桃李满天下。只有静下心来,集中精力研究教学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潜心致力于学术钻研,才能不断提高水平,充实自己,并把学科前沿的高精尖问题带到教学中去。

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因为教师不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道德基因的传接者。教师的人生就是实实在在,就是默

默无闻,就是不求索取。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