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听武凤霞讲座有感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10-1133344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0 10:06: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听武凤霞讲座有感

听武凤霞讲座有感

202_年1 月27日,我很荣幸能参加由万安县教育局组织的大讲堂活动。上午,我有幸聆听了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武凤霞校长的《让教研有主题,让成长有路径》的精彩报告,听了报告,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武凤霞校长的报告,并不像有些专家似的纯理论性的,而是结合自己的实践来阐述的,报告让我感觉真是精彩绝伦。她分别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历、教科研成果及经验以及自己在学校管理中的点点滴滴等,这些内容让我感受到一位校长的威信是从何而来,是靠她精美的课堂技巧、精湛的语言艺术、超凡的人格魅力和完美的学校管理艺术。她没有惊艳的容貌、没有时尚的打扮,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她只靠自己平平淡淡的经历,自己优美的语言艺术感染着我。作为一名教师,她能够扎根于教学第一线;作为一名校长,她能够以自己的威信感染着每一位师生;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她的确能够帮助她的老师在教研上的发展,她能让她的团队立于教育的丛林中。一切缘于她有一种精神支撑着她,那就是“不放弃”。多么简单的三个字啊!可是做起来真的很难,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武老师是一个睿智,坚定,博学的老师。听完武老师的报告,我清醒地认识到,她们之所以能成为名家名师,是与她们那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她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学习和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她们的真实写照。

身为教育者,我们要把握课改新动态、了解新理念、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向名家名师学习,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中学,在教中研,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

五丰学校 袁淑平 202_年1月31日

第二篇:听武凤霞老师讲座有感

听武凤霞老师讲座有感

与武凤霞老师的上一次见面可以追溯到一年前了,还清晰地记得上次见面时她如春风般地温暖,和我们分享她走向优秀的经验,她并不像一个师者,而是像一个有经验的大姐姐,没想到,一年后,我们又见面了,她的经验丰富了许多。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曾经冥思苦想了许多日子,这一次,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如果把优秀教师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努力就一定是这棵大树的根,渴望、责任、学习、特色、研究则是它的茎。两次邂逅中,我最深的感想就是:要做一个努力的人。

如果让你选择,聪明和努力,你会选择哪个?如果在上学时,我会不假思索地选择前者,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明白了努力的重要性。努力,是一名教师走向优秀的必要因素,如何努力呢?努力应该朝着什么方向?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善于学习

在教育理念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不能再默守陈规,需要重新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武凤霞老师之所以出色,正是因为她有着执着的追求,和永不止步的学习之路。对于我们,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大到学习名师的一堂课,读一本书,小到明白了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无处不在。比如:管理好一个班级,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在书上看到班干部轮流制,便拿来在班级小试,在班内选择了六名同学,任命为班长,三人为一小组,每组负责一周,每人有固定的职责,例如:一名班长负责路队、一名负责检查日常事务、一名则负责纪律,几个月下来,班级运转良好,慢慢的,我从一个管理班级的主角,变成了一个配角。向别的老师请教、网络、培训……这些都是学习的途径,身为教师,必须努力成为善于学习的人。

二、努力做一个小太阳

现在,生存压力、学习压力较大,我们心中有时会有些压抑,如何走出压抑,热爱生活就是最好的办法,要想播撒阳光到学生的心里,自己就要先成为太阳。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生活的教师如何去让自己的学生热爱生活,一个对生活没有追求的老师如何去激发学生对生命的追求,一个生活没有情趣的老师如何能把学生的生活点缀得多姿多彩。

那么,如何努力做一个小太阳呢?一位教师优秀,是因为工作时的那种有滋有味的幸福感,那种在日复一日,平常、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能发现新奇、新鲜、新意的无限乐趣,那种看到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验证的满足感、成就感。优秀教师每天面对面对的还是昨天的那些学生,但今天却从这些学生身上发现了不同于昨天的新东西。优秀教师是有工作幸福感的,也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教育出幸福的学生。所以,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充满幸福感的教师,用我们的光芒,去照亮学生的内心。

三、善于反思

努力的路上,总会有碰壁的时候,这时,就要想想,是否努力错了放向。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反思。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之后,教学设计的疏漏不找自见。自我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努力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除了在教学中,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要时刻进行反思,处理班级事务的方式、对待学生的态度……

总之,优秀教师的这棵大树在我们的心底种下了,用学习、乐观、反思去浇灌大树的根,它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第三篇:听李凤霞老师讲座有感

听李凤遐老师讲座有感

8月30日,我们非常有幸的聆听了来自江苏省首届十佳师德模范和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凤遐老师《用师爱成就学生和自己的精彩》的讲座,受益良多。

李凤遐老师,今年58岁,虽然年过半百,但依然工作勤奋,活力四射。老师们经常对她说,“你是一部停不下来的机器”,“如果让你离开课堂和学生,你会难受的”。到底是怎么样的信念在支撑她,让这个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永不知疲倦呢?那就是当一辈子的老师,做一辈子的班主任;当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是李老师一生的追求,也是她感受生命价值和生活乐趣的所在,更是她赋予自己人生的一种意义。

李老师坚信“选我所爱,爱我所选”,例举了担任班主任期间大量详实感人的事例,处处流露着她对每一名学生“关爱、尊重、宽容、鼓励、责任”的真情。“大家猜猜我的年龄?”这是李老师经常问她的学生的一个问题。在大家的猜测中,李老师兴奋地说:“我十八岁。”是的,李老师的心理年龄只有18岁。李老师还说,她每次接一个新班,总会穿着印有史努比的卡通衣服走进课堂,伴随着孩子们啧啧的惊叹声,“凤妈”以她独特的魅力征服着每一个学生。她让每个学生都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和陶冶。

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我有了以下的感受:

一、改变心态

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一颗童心,才能融入学生的世界,才能体会和学生相处的快乐,才能保持对教育工作的热情,才能让工作充满阳光,才能把阳光洒进学生的心田。

二、热爱你的工作和职业

用李老师的话来说,“要想身体好,班主任当到老”,在工作中,我们要充满激情。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选择了为人师,那么我就该热爱这份工作,让自己做好“为人师”,让自己立志做最好的老师,做最优秀的班主任。李老师更让我明白了“因为有追求,所以要执着;因为有热爱,所以会快乐。”

三、用师爱包围学生

李老师在说到这点时,强调了一种叫“非常6+1”的师爱,即为:平等的爱、尊重的爱、理解的爱、宽容的爱、信任的爱、自律的榜样再加一流的课堂教学。李老师说道:“做班主任就是要用师爱给学生一座殿堂——一座让我的学生难忘的、充满创造灵性、充满欢声笑语、充满人文关怀、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殿堂。”简短的一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深思。是啊,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最大的温暖和力量,用师爱包围每一个学生。

四、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

学生喜欢的老师应该有自身的魅力。有可以影响学生的人格魅力;有可以启迪学生的语言魅力;有可以塑造学生的行为魅力。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在李老师眼里,学生就像一座花园里的花,有的春暖娇艳,有的夏热芬芳,有的秋爽妩媚,有的冬寒傲雪。他们的成长又如同花开四季,不是同步的,又是各具特色的。李老师就是我的楷模和榜样,我决心以她为榜样,反思自己做班主任的言行,努力做好班级工作。

第四篇:杨氏之子 武凤霞

杨氏之子 武凤霞

一、谈话导入

老师:我说一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生(沉思后,有同学举手):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

老师:刚才我说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区别?

学生:老师说的话比较简练,我们平时说的话要复杂一些。

学生:老师说的话不怎么好懂,我们现在不这样说。

老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也学过,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

学生: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3.温故而知新。

老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

二、一读(读正确)

老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读一读,看看什么感觉?

学生:1.文章的句子很短,我感觉不怎么好读。2.有些句子不知道怎么读才能读好。

老师:说说哪个句子你不知道怎么读?

学生:“孔指以示儿曰”这个句子我读不好。

老师:谁知道这句话该怎么读?(学生尝试,但读得都不大正确。)

老师:正确的读法应该是这样,孔/指以/示儿/曰。(学生自由读,齐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呢?一会儿你自己就明白了。谁来把文章读给大家听?(两位学生读)

老师: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有两个字和第一位同学读得不一样??

学生:“为设果”中的“为”,李同学读的是第四声,而张同学读的是第二声。

老师:哪个读音正确呢?我们先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

学生:“为设果”就是孩子给孔君平摆上水果。

老师:“为”在做“给”的时候读第四声。还有一个字音他们读得也不一样。

学生(踊跃):“儿应声答曰”中的“应”,他们一个读第一声,一个读第四声。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

老师:“儿应声答曰”形容孩子回答速度很快。现在我们还经常这样用。

三、二读(读明白)

老师:同学们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我相信你们还能读懂。再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

学生:我读懂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意思是,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非常聪明。

老师:非常──聪明,这句话中没有这两个词啊。

学生(齐举手):“甚”就是“非常”的意思,“聪惠”的意思是“聪明”。“惠”古代通“慧”。

老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明白了。这里的“惠”是个学生字,你会写么?(学生上台演板,写得很正确)

学生:我看下面注释知道了“孔君平诣其父”中,“诣”的意思是“拜见”。

老师:好啊,看注释是理解古文最简便的方法之一!“诣”也是个学生字,相信每个同学都会写,在本子上写一个,互相检查检查。

学生:我读懂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思是我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啊。

老师:夫子在这里指谁?(学生:指孔君平)

老师:把孔君平称为夫子,那──夫子就是指孔君平吗?如果来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张君平、李君平,还能称夫子么?(学生:能)

师(依然作思考状):如果来的是阿姨呢?

学生(略略思考):不能,因为阿姨是女的。夫子一般指男的。

师(追问):如果来的是一个小男孩呢?

学生(迟疑不敢作答):不行,因为夫子好像指的是大人。

老师:是的,夫子一般指年龄比较大的男士。

老师:如果来的是一个没有文化、不识字的老农,我们可以称他为夫子么?(学生不语)

老师:我们来推测一下孔君平的身份。你认为,他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相信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他应该是一个富人,从图中我们看到他穿的衣服很华贵。

学生:他应该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因为他看到杨梅就把杨氏子的姓联系起来,而且还说这个孩子是“君”。这是对人的尊称,能对一个小孩说“君”的,一定是一个有涵养的人。

学生:这篇文章选自《世说新语》,这本书是写士大夫阶层的事情。

老师:是啊,士大夫阶层都是为官之人,都是有文化的人,那么他们的朋友也一定是有学问的人。所以,可以称为夫子。再比如孔子我们就称为──(学生齐:孔夫子)孟子──(学生:孟夫子)

老师:同学们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么?

学生:杨氏是一个人的名字么?

老师:有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沉默,继而又摇头。)

老师:这里的杨是人的姓,而“氏”有两个意思。(师出示)(1)在有特长或者有身份的人的姓或者姓名后面加“氏”表示尊重。(2)旧时放在妇女父姓或夫姓的后面称呼已婚妇女。

老师:读一读,在这个句子中,你该选择哪一种意思呢?

学生:选择第一种。

学生:为什么“父不在,乃呼儿出”?这个孩子才九岁,怎么能照顾客人呢?怎么不叫他的妈妈出来呢?

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解答?

学生:因为他妈妈和他爸爸一起出去了,都不在家。

老师:同学们推测了很多种孩子出面招待客人的原因。在我国古代,重男轻女,只有男人算是人,女人是不算是人的。所以迎接客人都是男人的事情,儿子再小也是男人,也要出来招待客人。母亲呢?只能呆在后堂,只有丈夫、孩子请她出来见客人的时候她才能出来。(学生惊讶,然后又问了几个字的意思,很快就得到了解答)

老师:既然大家都懂了,谁能把这篇文章的意思讲一讲?(学生自由说)

四、三读(品味语言的精妙)

老师: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有两个句子很精妙。你们知道是哪两句么?

学生:“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两句话很精妙,一般人说不出来。

老师:看来大家都同意他的说法,但是这两句话精妙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杨氏子姓杨,杨梅的第一个字也是杨。所以,孔君平就和孩子开玩笑:此是君家果。就好像说杨梅是杨氏子的弟弟一样。

学生:杨氏之子明白了孔君平的意思。马上也拿孔君平的姓氏和孔雀连起来说。

老师:对呀,这在兵法上就叫以其人之道──(学生齐:还治其人之身。)

老师:所以,课文中这样称赞这个孩子──(学生齐:甚聪惠。)

五、四读(读出古文的味道)

老师:同学们,读古文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还要读出古文的味道!自己试一试,品味品味古文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有的还摇头晃脑,很可爱)

老师:如果配上音乐,那种感觉会更美。先听一遍,想想该从哪个地方开始你的朗读。

老师:再听一遍,然后自己试着跟着音乐朗读。

老师:谁愿意配乐读给大家听?

(学生踊跃举手,一学生读,虽然与音乐还不怎么吻合,但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又一学生站起来要求朗读课文,在音乐中读得很投入、很美。全班掌声)

老师:读得真好!这个小故事简单、有趣,我相信,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背下来。

(学生情绪很高,还没等教师把要求说完,琅琅的背诵声已经响起。)

六、五读(理解中学习运用)

老师:同学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肯定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这一篇文章中有一些词我们现在很少使用,或者有的根本就不用,你能找到这些词语么?

(学生认真读课文,画出“诣”“乃”“儿”“曰”“氏”“之”“其”几个字。)

老师:这些字的意思同学们都懂了,我相信你们也很想试着用一用。看这几句话:(教师出示)1.这是你家的小猫。2.我班的张月十分聪明。3.一个学生说:李娟,你的家在哪里?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句试着说说。

学生:我说第一句,这是君家猫。(学生笑,一学生举手,教师示意他站起来说)

学生:这乃君家猫。

师(赞许):其实,“这”在古文中常常用“此”表示。“你”也常常用“尔”来替代。(板书“此”“尔”)所以,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踊跃):此乃君(尔)家猫。

老师:第二句呢?

学生:我班张月甚聪慧。

老师:“我”在古文中还有一种说法,有人知道么?(学生摇头)“我”在古文中通常称“吾”。(板书“吾”)那么这句话就可以说成──

学生(齐):吾班张月甚聪慧。

老师:第三句好像要有点难度哦!

学生:一学生曰:李娟,君家在哪里?

老师:“在哪里”在古文中经常说成是“安在”“何在”。如果换成这两个词,这句话又该怎么说呢?

学生:一学生曰:李娟,尔家安在?或李娟,君家何在?

老师:如果把“一个学生说”改为“一个孩子问”呢?(学生自由回答:一儿曰)

师(赞赏):学得不仅牢固,而且灵活。真好!同学们,古文就是这么有意思,课后找一篇自己感兴趣的古文读一读,我相信你们会有更多发现。

一、谈话导入

老师:我说一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生(沉思后,有同学举手):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

老师:刚才我说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区别?

学生:老师说的话比较简练,我们平时说的话要复杂一些。

学生:老师说的话不怎么好懂,我们现在不这样说。

老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也学过,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

学生: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3.温故而知新。

老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

二、一读(读正确)

老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读一读,看看什么感觉?

学生:1.文章的句子很短,我感觉不怎么好读。2.有些句子不知道怎么读才能读好。

老师:说说哪个句子你不知道怎么读?

学生:“孔指以示儿曰”这个句子我读不好。

老师:谁知道这句话该怎么读?(学生尝试,但读得都不大正确。)

老师:正确的读法应该是这样,孔/指以/示儿/曰。(学生自由读,齐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呢?一会儿你自己就明白了。谁来把文章读给大家听?(两位学生读)

老师: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有两个字和第一位同学读得不一样??

学生:“为设果”中的“为”,李同学读的是第四声,而张同学读的是第二声。

老师:哪个读音正确呢?我们先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

学生:“为设果”就是孩子给孔君平摆上水果。

老师:“为”在做“给”的时候读第四声。还有一个字音他们读得也不一样。

学生(踊跃):“儿应声答曰”中的“应”,他们一个读第一声,一个读第四声。在这里应该读第四声。

老师:“儿应声答曰”形容孩子回答速度很快。现在我们还经常这样用。

三、二读(读明白)

老师:同学们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我相信你们还能读懂。再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

学生:我读懂了“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意思是,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非常聪明。

老师:非常──聪明,这句话中没有这两个词啊。

学生(齐举手):“甚”就是“非常”的意思,“聪惠”的意思是“聪明”。“惠”古代通“慧”。

老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明白了。这里的“惠”是个学生字,你会写么?(学生上台演板,写得很正确)

学生:我看下面注释知道了“孔君平诣其父”中,“诣”的意思是“拜见”。

老师:好啊,看注释是理解古文最简便的方法之一!“诣”也是个学生字,相信每个同学都会写,在本子上写一个,互相检查检查。

学生:我读懂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思是我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啊。

老师:夫子在这里指谁?(学生:指孔君平)

老师:把孔君平称为夫子,那──夫子就是指孔君平吗?如果来的人不是孔君平,而是张君平、李君平,还能称夫子么?(学生:能)

师(依然作思考状):如果来的是阿姨呢?

学生(略略思考):不能,因为阿姨是女的。夫子一般指男的。

师(追问):如果来的是一个小男孩呢?

学生(迟疑不敢作答):不行,因为夫子好像指的是大人。

老师:是的,夫子一般指年龄比较大的男士。

老师:如果来的是一个没有文化、不识字的老农,我们可以称他为夫子么?(学生不语)

老师:我们来推测一下孔君平的身份。你认为,他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相信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他应该是一个富人,从图中我们看到他穿的衣服很华贵。

学生:他应该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因为他看到杨梅就把杨氏子的姓联系起来,而且还说这个孩子是“君”。这是对人的尊称,能对一个小孩说“君”的,一定是一个有涵养的人。

学生:这篇文章选自《世说新语》,这本书是写士大夫阶层的事情。

老师:是啊,士大夫阶层都是为官之人,都是有文化的人,那么他们的朋友也一定是有学问的人。所以,可以称为夫子。再比如孔子我们就称为──(学生齐:孔夫子)孟子──(学生:孟夫子)

老师:同学们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么?

学生:杨氏是一个人的名字么?

老师:有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沉默,继而又摇头。)

老师:这里的杨是人的姓,而“氏”有两个意思。(师出示)(1)在有特长或者有身份的人的姓或者姓名后面加“氏”表示尊重。(2)旧时放在妇女父姓或夫姓的后面称呼已婚妇女。

老师:读一读,在这个句子中,你该选择哪一种意思呢?

学生:选择第一种。

学生:为什么“父不在,乃呼儿出”?这个孩子才九岁,怎么能照顾客人呢?怎么不叫他的妈妈出来呢?

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解答?

学生:因为他妈妈和他爸爸一起出去了,都不在家。

老师:同学们推测了很多种孩子出面招待客人的原因。在我国古代,重男轻女,只有男人算是人,女人是不算是人的。所以迎接客人都是男人的事情,儿子再小也是男人,也要出来招待客人。母亲呢?只能呆在后堂,只有丈夫、孩子请她出来见客人的时候她才能出来。(学生惊讶,然后又问了几个字的意思,很快就得到了解答)

老师:既然大家都懂了,谁能把这篇文章的意思讲一讲?(学生自由说)

四、三读(品味语言的精妙)

老师: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有两个句子很精妙。你们知道是哪两句么?

学生:“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两句话很精妙,一般人说不出来。

老师:看来大家都同意他的说法,但是这两句话精妙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杨氏子姓杨,杨梅的第一个字也是杨。所以,孔君平就和孩子开玩笑:此是君家果。就好像说杨梅是杨氏子的弟弟一样。

学生:杨氏之子明白了孔君平的意思。马上也拿孔君平的姓氏和孔雀连起来说。

老师:对呀,这在兵法上就叫以其人之道──(学生齐:还治其人之身。)

老师:所以,课文中这样称赞这个孩子──(学生齐:甚聪惠。)

五、四读(读出古文的味道)

老师:同学们,读古文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还要读出古文的味道!自己试一试,品味品味古文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有的还摇头晃脑,很可爱)

老师:如果配上音乐,那种感觉会更美。先听一遍,想想该从哪个地方开始你的朗读。

老师:再听一遍,然后自己试着跟着音乐朗读。

老师:谁愿意配乐读给大家听?

(学生踊跃举手,一学生读,虽然与音乐还不怎么吻合,但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又一学生站起来要求朗读课文,在音乐中读得很投入、很美。全班掌声)

老师:读得真好!这个小故事简单、有趣,我相信,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背下来。

(学生情绪很高,还没等教师把要求说完,琅琅的背诵声已经响起。)

六、五读(理解中学习运用)

老师:同学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肯定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这一篇文章中有一些词我们现在很少使用,或者有的根本就不用,你能找到这些词语么?

(学生认真读课文,画出“诣”“乃”“儿”“曰”“氏”“之”“其”几个字。)

老师:这些字的意思同学们都懂了,我相信你们也很想试着用一用。看这几句话:(教师出示)1.这是你家的小猫。2.我班的张月十分聪明。3.一个学生说:李娟,你的家在哪里?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句试着说说。

学生:我说第一句,这是君家猫。(学生笑,一学生举手,教师示意他站起来说)

学生:这乃君家猫。

师(赞许):其实,“这”在古文中常常用“此”表示。“你”也常常用“尔”来替代。(板书“此”“尔”)所以,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学生(踊跃):此乃君(尔)家猫。

老师:第二句呢?

学生:我班张月甚聪慧。

老师:“我”在古文中还有一种说法,有人知道么?(学生摇头)“我”在古文中通常称“吾”。(板书“吾”)那么这句话就可以说成──

学生(齐):吾班张月甚聪慧。

老师:第三句好像要有点难度哦!

学生:一学生曰:李娟,君家在哪里?

老师:“在哪里”在古文中经常说成是“安在”“何在”。如果换成这两个词,这句话又该怎么说呢?

学生:一学生曰:李娟,尔家安在?或李娟,君家何在?

老师:如果把“一个学生说”改为“一个孩子问”呢?(学生自由回答:一儿曰)

师(赞赏):学得不仅牢固,而且灵活。真好!同学们,古文就是这么有意思,课后找一篇自己感兴趣的古文读一读,我相信你们会有更多发现。

第五篇:检阅武凤霞2

在杭州上了一节课,整理出来,欢迎大家批评。先行致谢!

《检阅》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检阅》。(板书课题)谁来读一读?(生读)师:课前大家读了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一会我们来交流交流,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什么? 生读。

生:我知道了博莱克是一个双腿残肢的孩子。师:(板书“博莱克”)我听到了,你的普通话很标准。这个孩子啊,是波兰人,读他的名字不一定严格按照普通话的音调字正腔圆的读,应该让他带点“洋味”,怎么读呢?

同学们都在尝试,然后纷纷举起手来。教师请几位同学读,各不相同,但读得都很有味道。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博莱克是一位身体残肢的……” 教师还没有说完,同学们纷纷举手。生:不是“残肢”是“截肢”。师:还知道什么?

生:知道了是同学们让博莱克参加这一次检阅的。最先拿出好主意的是队长。生:知道了博莱克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师:观众是这样说的——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这句话可重要了,我把它写在黑板上。(板书)

生:不仅博莱克,所有的儿童队员都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生齐:这些小伙子真棒!(板书)

生:我还知道了波兰的国庆节在七月。生:我知道了这一次检阅很隆重。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读:“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师:从环境的热烈和观众的数量方面体会到了。还有么? 生:“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多媒体出示这两段话)

师:谁来向我们介绍介绍这次检阅?让我们感受到它的隆重和盛大。一生读,声音很响亮。

师:采访一下,你为什么用这么洪亮的声音来读? 生:看到这么隆重的检阅我很激动,所以我这样读。师:激动得声音宏亮!(走到另一名同学跟前)你呢? 生:我很高兴。生:我很快乐!生:我很骄傲!

师:好。你再来介绍介绍,让我们感受到你的骄傲。生读,齐读。

二、走进故事,深入感知。

师: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很多学生举手。师:(走到一名学生面前)你想说什么呢?

生: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很多同学自觉把手放下了。

师:大家都想表达这一个意思,对么?好。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

(一)、走进博莱克

一生读。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师:我们都来认识认识博莱克吧。生自由读。

师:看,这位小伙子就是博莱克。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他说句什么话呢?

生:博莱克,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

生:博莱克,你是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我要向你学习。生:博莱克,我看到你的自信了,你真的很棒!……

师: 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那就让我们把他介绍给所有的人吧!生齐读。

师:有句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仿佛看到了博莱克在训练,他跌倒了又爬起,爬起来再跌倒。但一直在练习。生:我看到他的头声流出了很多汗。

生:我看到他的衣服都磨破了,同学们对他说:“博莱克,休息休息吧。”但他没有停下来,还在练习。

师:你不仅看到了,而且还听到了他们在说话。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

(二)、走进儿童队员

师: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们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得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学生一时愣住了)

师:没考虑这个问题是么?没关系,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就明白了。(出示课文2——9段)读一读,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在讨论时同学们因为要不要博莱克参加这件事很为难。师:从哪感受到大家的为难?

生:从“大家都鸦雀无声”感受到了,谁都不愿意说这件事。生:一个队员说:“这是一件棘手的事。”说明很难办。

生:我从这一段感受到的:“劝他不去?要不把它放在队尾?……怎么跟他说呢?” 师:是啊,这一段有6个问号,多为难哪。谁能把你的为难传递给大家? 生读。

师:这我就不明白了,博莱克左腿截肢,很不适合参加这次检阅,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么?相信他会理解的,还用为难么?

生:不能直接告诉他,会伤害他的自尊心的。

师:能伤害么?我不信。我们来模拟一下这个情景。谁觉得自己能说会道,愿意承担起劝说博莱克的任务?(随即点了三名同学)剩下的同学和我就是博莱克,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劝说的。

生:博莱克,你就不要参加了,你的腿截肢了,不能和大家保持一致的。师:提醒我们是残疾人呢!生:博莱克,不要参加了,万一你突然跌倒了,会让队伍受影响的,外国贵宾会笑话我们的。师:怕我们给队伍、给国家丢脸。

生:博莱克,你就不要去了,等你的腿重新长出来在参加吧。师:我的腿还能长出来么!

好了,博莱克,听了他们的劝说心中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废人,什么也干不好了。师:失望了。生:我好自卑!

生:我恨自己为什么截肢了!

生:伤心的很,觉得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没意思了,反正我和大家不一样。……

师:博莱克伤心了,绝望了,自卑了。这可怎么办呢?队长,队长在哪里呢?你可是儿童队的核心啊!你有好主意么?

(生不敢举手,终于有一只手怯怯的举起来。)

师:好!队长在这里,还是一位女队长呢!想说什么呢?

生:队员们,如果我们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还不是一般的队员!(出示队长的话。)

师:这么好的主意怎么说的声音这么小?来,自信得说一遍,注意是用“洪亮”的声音说。声再读。同学们踊跃尝试!

队长的话音刚落,马上有一个队员接口说——

生: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这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师:你好像是在朗诵,不是说话呀!一名队员激动地说—— 生说(很激动的样子)

师: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 生:队长的主意真高!师:也有的说——

生:不愧是队长!博莱克一定会高兴的。师:还有的说——

生: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师:大家都夸队长的主意好,但好在哪里呢?我怎么不知道?谁来帮我解决这个疑问? 生:队长让博莱克走在第一排,给了博莱克信心。

生: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人一个样,他们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师:说得好!让博莱克感受到自己和普通的儿童队员是一样的,这就是队长主意的高妙之处。我知道博莱克也明白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队伍中走得那么出色。我们再来看看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睁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这坚强的博莱克,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怎能不称赞呢?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走出文本,升华认识。

师:博莱克成功了!儿童队成功了!看着他们越走越远的身影,一个问题让我感到困惑:同学们,博莱克是不是必须要参加这一次检阅?他还能不能有其他的选择? 生:不能有其他的选择,因为他是儿童队员,他必须要参加这一次检阅。生:可以有其他的选择。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同意第一种意见)

师:如果我是博莱克,你们推测一下,我是选择参加这一次检阅呢?还是选择不参加?(生几乎都选择参加检阅。)

但我告诉大家,我选择不参加这一次检阅。我也很爱我的集体,我的国家。你们能推测出来我不参加的理由么?生讨论。

生:因为你怕自己走不好,让外国人笑话。生:因为你怕因为劳累,把右腿也截掉。(众笑)生:你怕训练的时候太艰苦,怕自己身体受不了。

师:是啊,一个原因是为集体考虑,一个原因是从身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所以我选择了不参加。你们同意么?

生齐口同声:不同意。只有一个同学小心翼翼地说:同意。

师:在大家一片反对声中,我听到你的意见和大家不一样,同意我不参加这次检阅。说说你的理由吧。

生:我怕你太劳累生病了,会耽误学习,所以同意。师:谢谢你的理解!握握手吧,感谢你!

还有哪位同学理解我?(又有两只手举了起来)

师:同学们,我有充分的理由不参加这次检阅,但你们却不同意,这不是强迫我么?(生不言)

师:你们有被强迫的时候么?什么感觉?

生:星期天,我想和同学出去玩,但妈妈一定要我写作业,我心中很生气。生:早上我不想吃饭,但妈妈非要让我吃,我知道是为我好,但我就是很烦!师:那我呢?我不愿意参加这次检阅,你们非要我参加,想想我会怎么想? 生:你会很生气,很难过。生:你会觉得同学们不理解你。

师:我感谢大家给我的机会,但是,你们对我最好的关爱不是强求我做一件事情,而是—— 生:听取你的意见。

生:让你自己选择自己做什么。师:是的,尊重我自己的选择。

好了,同学们,既然博莱克可以有不同的选择,那么,《检阅》这篇文章就可以重写。我们不妨做一些假设:假如博莱克参加了检阅前的那场讨论,他会怎么做怎么说?假如博莱克选择不参加这次检阅,同学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事情会如何发展呢?建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是这些出属于自己的《检阅》,我期待着不同版本的问世。欢迎批评:《检阅》教学实录

把第一次试教的的实录一并发出来。《检阅》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播放国庆五十周年的阅兵式,学生课前欣赏。

(此环节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知识,目的是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文本解释与实际场景之间的有机联系,为学习课文时理解博莱克和其他儿童队员们的做法做铺垫。)

师生问好,上课开始。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检阅》。(板书课题)师:谁来读?(指两个学生读)

师:看见过检阅的队伍么?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生:他们步伐整齐。生:他们个子一样高。生:他们特别神气。„„

师:是呀,要展示给大家看,展示给国家领导人和外宾看,当然要挑最棒的参加检阅。但是,有一次,在波兰首都华沙,参加检阅的队伍中就有一个特殊的孩子。现在,我们就去关注一下那一次检阅。请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注意边读边画出三个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词语么?

生:没有了这个词语课文在某方面就说不明白了。生:文中的主要人物的名字就是重点的词语。师:好,开始读课文吧。

生读,边读边画,师指了三个同学把自己画好的三个词语写在黑板上。学生分别写下了:

国庆检阅 博莱克 儿童队员 博莱克 棘手 商量 国庆 沉默 真棒

师:这几个同学分别写出来三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词语,我们来读读,看看有没有重复的。“博莱克”重复了,还有谁画的也由这个词?看来它很重要,我们把它写下来。你还觉得哪个词在叙述这件事中不可少?(学生经过争论定下了“国庆检阅”、“真棒”两个词语。)

师:能不能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儿?(学生练习,说话。)

师:三个重点词语,学习时我们先从哪个入手呢?

生:应该先从“真棒”开始,我们可以抓住真棒提问:“谁真棒?”“为什么真棒?”然后带着问题学习。

师:从事情的结果入手,用问题来引领我们学习的道路,很好。看来你是一个很会学习的孩子。

(听了表扬,学生得意的坐了下来。一生站起来反对。)

生:老师,我不同意从“真棒”入手,因为,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课文了,我们知道是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参加了国庆检阅,大家称赞他们真棒。已经知道的问题再装着不知道的样子提出来,老师说过是假问题。师:(很欣赏的看着他)你说应该从哪个入手? 生:我觉得应该从“检阅”入手,感受了“检阅”的盛况以后再来体会他们的“真棒”才能理解更深刻。

(很多同学露出同意的神情)师:还有没有别的看法?

生:我觉得应该从“博莱克”入手,因为他是文章的主人公。

师:同学们说的入手点都不错,但如果让你们选择一个最合理的,你选择哪一个词语?(很多同学选择“检阅”,于是学习就从“检阅”走入。)

(虽然只是一篇不足千字的小文,但在八岁孩子的眼睛里依然是一个庞然大物,那么看到文章以后,该从何处入手读懂呢?此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悟一种“由重点词语入手”的方法。)

师:听从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先来看看这是一次怎样的检阅。文章哪一段作了描述?谁来读? 生:读

师出示“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检阅!„„外国贵宾。” 师:谁再来读? 生读。

师:你读得字正腔圆,且自信满怀。我感受到了你的激动。如果你是一位亲自目睹了这一盛况的观众,回到家中你向自己的父母介绍这次检阅,你怎么说?注意,要说!生把这段话用说的语气读了一遍。(读得很好。)再有一名学生用同样的语气读。师:如果你是一名主持人,现在,这次检阅的实况要向全世界直播,你又该怎么介绍? 生:各位观众,这里是波兰国庆检阅的直播会场。看,多么盛大的检阅!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师:你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可以。谁能再试一试?注意,用文中的原句。介绍时注意表达你自己的心情。

生:介绍。(但声音有点小)师:有什么好的建议说给他听么? 生:声音要响亮,要自豪„„ 学生再试。

(“读的最高境界是说。”这是身边一位老师经常对我说起,而我在近段才悟透的一个道理。这一环节目的就是要学生把“读文”和“说话”两相融合,使课堂上的语文学习真正为学生日常生活服务。)

师:这时,步兵过去了,炮兵——

生接读:“„„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 师:博莱克就行走在这支儿童队里。我想了解一下,你们为什么把博莱克保留在这里? 生:他很特殊。他残废了,但还参加了检阅。生:这篇文章主要写的就是他。„„

师:正是因为博莱克的特殊,关于他能否参加检阅的事情好让大家为难呢!读读文章的2——9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了大家要不要博莱克参加的事情很为难。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从“大家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看出很为难。

生:从一个队员说到博莱克时,大家马上鸦雀无声了,看出很为难。生:从第六段中的问句感到很为难。师出示第六段。

师:谁来读读,让我们感受感受。生读,(读得很好。)

师:继续汇报,还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博莱克能参加这次检阅应该感谢队长,因为队长解决了这个问题。出示队长的话。指名读。一声读的声音很响亮。师:问问你,为什么声音如此响亮?

生:因为前面说队长是用洪亮的声音说的。

师:真好。你能够关注提示语,并能明白该怎么读,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同学。谁再读一遍? 生读,很有特色。

师:再问问你,读的时候你关注了哪几个标点符号? 生:关注了两个感叹号一个问号。

师:所以你才读得这么掷地有声!队长们,让我们一起来说这几句话。(生齐读)师:队长的话音刚落,一个队员马上就说—— 生读。

师:(拓展)同学们议论纷纷,吉恩说—— 生:队长的主意真好!解决问题了。师:约翰说——

生:还是队长高明,博莱克一定高兴极了!师:但有人不同意,听,他说——

生:那怎么行,我们的队伍就不整齐了。师:有人解释说——

生:放心吧,博莱克不会影响我们的,他一定会刻苦训练。„„

师:同学们在这里议论纷纷,那博莱克现在在哪里呢?他在想什么呢?推测以下。

生:博莱克就在教室外面,他听到了同学们的谈话,他想:同学们这么信任我,我一定好好练习。和同学们步伐一致!

生:博莱克正在操场上孤独的走着,他好着急,唯恐大家不让他参加。生:博莱克正躺在家里,他想:队长是有办法的,他一定能让我参加的。生:博莱克在教室里坐着,他想:同学们不会丢下他不管的。生:博莱克就和大家在一起,他高兴得要挑起来了。„„

(对文本进行拓展的方法很多,可拓展的内容也很多,在这里我们先展现了一个议论纷纷的场面,在模拟的议论中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队员们为难的情绪,善良的心境和关心集体荣誉、为他人着想的高尚的品格。再展现博莱克孤独的场景,在这一场景中焦急的博莱克和沉着的博莱克都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冲击,为下面的理解“真棒”打下了基础。)

师:我们来看看国庆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吧。出示十二段。生:读。师:检阅台上千千万万的观众和主席台上的人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个小伙子身上了,一个观众说——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旁边的人也一定在议论这个小伙子,有的说—— 生:这个小伙子走得多自信!师:有的说——

生:他在练习的时候一定吃了不少苦。师:一个同样身患残疾的人说——

生: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伙子,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师:听着大家的议论,旁边一个人纠正道—— 生齐:这些小伙子真棒!师:读到这里有问题要问么?

生:博莱克应该得到大家的称赞,因为,他是残疾人,但却这么自信的参加国庆检阅。其他同学都是正常人,为什么也得到了称赞呢?

师: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也不明白,谁来解决我们这个疑问? 生:这些小伙子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说明他们没有歧视他,所以应该受到称赞。师:(若有所思的)你说得有道理。

生:这些小伙子把博莱克当作一个和他们一样的人了,他们给了他和大家一样的机会。生:他让博莱克感到了自己并不特殊。生:他们告诉博莱克他是和大家平等的。

师:好一个“平等”!同学们,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是的。这些小伙子们了不起呀,因为他们知道,关爱残疾人不仅仅是照顾他们、帮助他们,更重要的是—— 生:让他们感到平等。

生:给他们和正常人一样的机会。„„

(理解两个“真棒”是本文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重要的“点”,也是文本学习最难的点,在这里,这一熏陶蕴含在学生的拓展想象中,表面上是借学生的口说观众的话,实际上他们说的是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在说的过程中明白了一个他们应该明白的,我们需要他们明白的道理。)

师:好极了!所以,观众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们。一群多么优秀的孩子,一个多么优秀的博莱克呀。

同学们,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次检阅好不好?

师生配合,把学习过程中的想象融合在课文中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详细在现当时的场景。同学们读得很投入。

师:我相信,这次检阅会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中,会永远铭刻在博莱克的记忆中,也会永远被我们所牢记。下课。

欢迎批评:《检阅》教学实录

[这个贴子最后由独自凭栏在 202_/04/15 08:37pm 第 1 次编辑] 记述一下这节课的诞生过程:

《检阅》是课标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这节课在杭州“运河之声”观摩会上进行了展示。对我而言,课堂本身的成败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在备课过程中得到的收获。可以说教案从第一稿到最后一稿(二楼、一楼的帖子)走过了一段比较艰辛的路。

第一次试教对文本意义的领悟是在“关注残疾人就应该给他们和普通人同样的机会”这一层面上,教学情况如二楼的实录所记述的。当时学生学习得很是轻松,效果很不错。但我总以为,这样的解读还是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没有走出老师们的视野,没有达到我所要达到的高度。于是,就推翻了这个教案,重起炉灶。

第二次教案从“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入手,升华检阅的价值,预测达到的效果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建构起这不仅仅是一次普普通通的队列队形的检阅,也是一次人性的检阅,更是一次人生的检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课堂上我尝试着让学生从感性的语言文字中提炼抽象,但结果学生学得很累,我也教得很累。试教后,我反思问题之所在,最后发现,是提得太高,教学过于理性化。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我继续思考,继续研究文本。研究中我发现了文本本身存在的问题,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从篇幅上看应该是儿童队员,但从内在中分析应该是博莱克,因为,一切问题都是围绕着他展开的。但是,文章写博莱克的文字只有短短的一个自然段,几十个字。儿童队员在讨论博莱克的问题,却没有博莱克参加。于是,我意识到了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主人公缺失”的问题。博莱克的命运操纵在儿童队员们的手中,自己却没有丝毫的决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的权利,这显然是大家对博莱克的不尊重。

于是,我又想到了文本的批判。经过一夜的构思,第二天到一个班去尝试让同学们讨论儿童队员的做法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结果,孩子们毫无“应该让博莱克参加讨论,应该听取博莱克意见”的思想,在我的引导下,许多学生还是有些莫名其妙,短短的二十分钟,让我感受到了批判的辛苦!听课的老师说:“我们平常就没有对学生进行过这方面思维的训练,所以学生也没有这样思维的习惯。”感叹中我感到悲哀。

这一次尝试的失败让我没有胆量推翻我原来的思考来一节真正意义上的文本批判,于是就开始寻找折中之路。于是就出现了大家在一楼实录中所看到的在文本学习的结尾处引导学生进行的讨论。这一部分的安排老师们的意见也是不一样的,玫瑰、闫学、紫玉几位现场听过和听说了的老师都说,这一设计开发了文本本身所给予我们的显现在阳光大道上的意义,深入到了文本的背后,挖掘出了所蕴含的价值。但也有的老师说,最后一个环节没有意义,因为,在前面对文本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在脑海中建构起来 了“博莱克是自信勇敢的,同学们是十分关心博莱克的,明白了对残疾人最大的尊重是给予他们和大家同样的权利。”,而后面又让学生讨论博莱克另外的选择,人文精神又走到了“尊重博莱克的选择上”,前后矛盾,感觉不妥。

每一种意见都有自己的理由,我尊重老师们的每一种思考。但我依然觉得最后一个环节设计十分必要,因为,从濮阳到杭州,几乎所有我上过这节课的孩子们都有着统一的认识——博莱克必须参加检阅,因为,大家给了他机会,因为他是一个儿童队员,这样的机会他不能白白放弃。为什么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中的孩子会有同样的认识?这的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欢迎批评:《检阅》教学实录

我刚刚上完这一课,说说我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文本本身没有问题,1、在上到儿童队员在俱乐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就问了孩子们这样一个问题:博莱克也是儿童队的一员,为什么他没有来参加讨论?

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去医院了,有的说:去公园了等等 我引导孩子想,这是很重要的一次检阅,大家都很重视,也都会知道要举行讨论,博莱克如果愿意参加肯定会来,可是他为什么没有来?

这里就说了博莱克可能存在的心理,孩子的心理—儿童队员觉得问题棘手,同样博莱克也觉得棘手。想参加但有怕给大家带来麻烦

孩子们听了都很能够理解,有孩子起来说:他们都是善良的孩子

这样处理这个环节是不是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人性的善良和纯真呢?

2、另外我认为这篇文章除了“关爱他人,人人平等,尊重他人”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主题

也就是像楼主所说的一样,为什么博莱克是主人翁,却在文中出现的那么少? 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文本特意的“留白”

我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是让孩子们拓展:博莱克同样在家忐忑不安的等待着讨论结果的时候,有队员通知他,不仅让他参加,还让他在第一排,他的心情如何?

我记得有孩子说:高兴、激动……还有一个词是感谢

抓住“感谢”这个词来说事了。

博莱克将怎样感谢队员?

孩子说:走好、排练好、和大家保持一致

那么一个残疾孩子想做到这些,容易吗?如果容易,那就不会有前面出现的“棘手问题”,可见是不容易的。

这时候,让孩子想象,博莱克是怎么训练的?最后走的那么整齐,是用什么换来的?

(这里纠正楼主一点,波兰的国庆节有两个,一个是在5月3日,一个是11月11日。课本里“临近七月”,可见是准备参加波兰独立日也就是11月11日国庆节)

最后孩子们都能想到,在长达四个多月的时间里(7月—11月),博莱克是怎样的刻苦,孩子们想象:可能脚起了泡;摔了无数跤……才换来最后人们的赞扬。

所以,博莱克是自尊、自强的孩子,是通过自己努力换来成功的,并不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处理,相反他热爱集体、热爱自己、热爱生活。我认为这是文中的另一层意义。“自尊自强自爱”

最后让孩子们体会“要想别人尊重你,首先你得尊重自己”

博莱克还是文中的主人翁,只不过,没有可以的描写,一切都在我们的拓展的引导中去展现了。欢迎批评:《检阅》教学实录

几乎所有我上过这节课的孩子们都有着统一的认识——博莱克必须参加检阅,因为,大家给了他机会,因为他是一个儿童队员,这样的机会他不能白白放弃。为什么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中的孩子会有同样的认识?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只要是孩子,都渴望参加重要的集体活动,特别是一次全国性的检阅,孩子去参加会觉得很光荣,很自豪。

即使是博莱克也不例外,他同样渴望被重视,和其他孩子一样。不知道楼主有没有研究过儿童心理。一个孩子,尤其是一个有缺陷的孩子,在内心里是渴望被大家接受的。而不会产生我有理由不来参加检阅,可以不用来。这样的想法才是真正软弱和自卑的体现。

去问问孩子们,如果让他去参加这样的检阅,他愿不愿意?我相信,孩子们会很乐意参加,如果有机会的话。

所以很自然,楼主的设想得不到孩子们的理解和支持了。

楼主的想法是很成人化的,在我们成人眼中,可以有许多的理由和原因而放弃一些东西。可孩子不一样,他没有多少客观的东西,没有客观的条件限制这样的意识,所以他们是大无畏的,是可爱的!` 那么为什么还非要他们过早的体会成人的无奈和感受呢?童真可是最宝贵的东西,能多留住一些就尽量多一些吧!` 当然,以上都是我个人的主观意见,只针对课文,有冒犯的地方,不好意思。

听武凤霞讲座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