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党建+”引领 打造美丽**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10-709936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3 07:21:05 来源:网络

“党建+”引领

打造美丽**

**村位于岢岚县城东13公里处,209国道和忻保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是**乡党委政府所在地,全村共有641户1408人,党员74名。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近年来,**村党支部牢记领袖嘱托,运用“党建+”模式,致力打响“新农村”品牌,先后被评选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忻州市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等,党建已成为带动全村工作的一面旗帜。

“党建+阵地”,筑牢先锋“新堡垒”

作为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1+8+N”规划的8个中心集镇之一,**村整合了2个撤并村、3个易地搬迁村,人口从原来的578人增加为1408人。如何选好“头雁”,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融合服务发展成为新村的首要任务。乡党委选派1名有着多年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副乡长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吸收易地扶贫搬迁、撤并村的45名党员重新组建党支部,四名搬迁和撤并来的原村“两委”成员分别担任了新村支部委员、村委委员,分设了5个党小组,插花编成5个村民小组,支委委员任组长,党员带头帮扶,促进新旧村民更快更好融合;建立乡村人才库,吸纳50岁以下的有知识、有能力的村民,实行定向培养,定点使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对40岁以下的党员进行能力提升,进一步厚植基层创新土壤,更新干部理念,使“党建+阵地”成为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体系的重要着力点,为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提供了基底保障。

“党建+产业”,架起发展“双赢桥”

**村党支部立足本村实际,围绕大棚、小杂粮、土豆、沙棘、蘑菇、经济林等特色产业,探索出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支部建在致富项目上、让党员示范在创业岗位上的“一区三联”党建扶贫新模式,构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先后引导山西薯宴食品有限公司、新大象养殖有限公司带动46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年增收4348元;扶持**功能食品有限公司带动78户农户采摘沙棘果增收,人均年增收8000元;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共带动农户28人,人均年增收4000元。依托一系列文旅项目、园区种植养殖项目、扶贫企业带动增收项目等,使支部、党员和村民之间构成了共创美好家园的“共同体”,有效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的同时,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实现了由“单打独赢”到“发展共赢”的战略性转变。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2.7万元,同比增长11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16元,同比增长11%。

“党建+颜值”,实现村貌“新蝶变”

围绕“城乡一体化、三年大变样”目标,**村党支部扎实开展创卫、美丽乡村和农村建筑特色风貌整治等工作。按照“政策支持、乡村主体、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等相关政策为支撑,以统一补偿标准、统一建房标准、统一建筑风貌、统一配套基础设施“四统”为向导,对旧村和新村进行了风貌整治,同时对所有基础设施、公共建筑、公共设施、绿化景观等进行新建或改造,提升乡村“环境美”;开展“洁家净院”、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在村民中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增添乡村“人情美”;党员带头帮助村内孤寡老人、五保户打扫卫生,定期对村内公共服务场所进行清扫,凸显乡村“精神美”;进行了乡村旅游专项规划、景区发展总体规划,健全了旅游管理、服务、宣传相关制度和标识标牌系统,配套建设了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演出舞台等基础设施,实现乡村“产业美”。**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巾帼乡村旅游双创示范基地、忻州市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集体等。

如今,青砖灰瓦,木屋黄墙的**村班子强、干劲足、产业实、蓝图美,发展如火如荼、势头正旺。我们相信,在“党建+”的引领下,**村的各项工作将同心同向、同频共振、联动互补。

“党建+”引领 打造美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