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双溪古镇导游词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10-884511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4 09:50: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双溪古镇导游词

双溪古镇导游词

[导游内容] 中山路、后街――陆氏宗祠――陆宅――周宅――文庙――城隍庙――张宅(盖屏富)――宋宅、花园里――薛宅――薛氏宗祠――灵岩寺――北岩寺――盘龙墓(宋墓)――劝农桥――迎恩桥――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瑞光塔--鸳鸯湖景区(导游词略)--月老峰景区。

古镇游览区

【中山路、后街】 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双溪古镇游览。现在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千年古镇双溪的基本情况。

古镇双溪又名紫城,因南北两溪绕村而过交汇西流而得名。村落四面群峰高峻,玉柱崎于前,三台拥于后,金钟、玉印、狮象诸峰环抱于左右,地形成三角形小盆地,海拔820米,现为双溪镇治所在,人口8000多人。双溪原是屏南旧县治所在地,设治时间自清雍正13年(1734年)到公元1950年计215年。但双溪古村的真正历史可上溯自唐末,自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3年)陆氏始祖肇基至今已1093年,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镇。

双溪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镇内古建筑、古民居、古街巷、古文物保存较好,民风淳厚,风俗古朴,是难得的农耕文化天然博物馆。双溪古镇游可概括“一塔一湖一月老,两寺两庙两廊桥,三祠五厝廿七巷,风景最亮在民俗。”这一塔指的是瑞光塔,它是屏南唯一的塔式建筑;一湖指鸳鸯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鸳鸯溪五大景区之一;一月老指月老峰(又名石长老)景区,这是一处美妙的自然景光;而两寺是建于宋代的灵岩寺、北岩寺,两庙指文庙、城隍庙,两廊桥指迎恩、劝农桥;三祠指陆、薛、张三宗祠,五厝指张、宋、陆、薛、周等民居群,廿七巷指镇内诸街巷。同时又可将双溪古镇分为古镇游览区;北岩寺游览区;瑞光塔、鸳鸯湖游览区;月老峰游览区。

朋友们,现在我们所处的就是古镇原商业中心街中山路、后街,这里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是闽东北地区货物交流中转站之一。当时双溪是政(和)、宁(德)、建(瓯)、周(宁)四县(区)边界地区最繁华市镇。人口已逾五千之众,且有官道上通四府,下连省垣,东通福安、宁德,西达建瓯、政和等地。城内货栈连立、商贾云集,有各种百年老字号数十家。现如今虽然风光不在,但我们仍能从这成排的古商铺中看出当年“百载老号数十铺 千年古镇几繁华”来。

【陆氏宗祠】陆氏宗祠原建于宋熙宁初年(1069年),为陆氏八世祖修建,后经历代修葺扩建,以成现今规模。陆氏宗祠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融池、楼、塔、墙等于一体,布局合理、建筑精巧、装饰古朴,是屏南最具明清建筑风格的代表。该祠入选《福州十邑名祠大观》一书,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陆 宅】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屏南古民居的建筑特点:采用夯土墙围护,穿斗式构架承重的土木结构上下廊、左右厢、前后厅、双天井、二厨房、“墙包栋”、明厅式造型。门面为青石打造,下有门当、上的户对,注重装饰雕刻。这座陆宅系画家、屏南二中创始人之一的陆品圭先生,其兄建国初我县四大名老中医之一陆品彝先生的古居。

【周 宅】建于清末,一排三栋相连相通,是双溪民宅建筑规模较大的一座。该厝是双溪“六合春”茶庄。创办于清末民初,经营者周绍堑先生,系当时屏南商界泰斗。该茶庄为我县近代制茶业始祖,其场地宽畅、设计科学、建筑精巧、设备齐全,其茶制品以规范茶箱压装,经福安赛岐口岸销往东南亚一带。

【文 庙】 文庙又称圣人庙、孔庙、文宣王庙、学宫、儒庙。这圣人庙就是供养儒家集大成者孔子,以及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曾生,孔子的孙子,孙子的学生孟子。这四人又称为“四配”。有的还有十哲,七十二贤人。这里是膜拜孔圣人主要的地方。同时也是书院,学堂,考庠。

据屏南县志记载:屏南圣人庙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由知县沈钟倡建,此后经历了十多次的重修,扩建,渐渐形成布局严整,规模宏大,设施齐全的文庙。

文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建于文庙中轴线上,坐北朝南,三楹两庑,重檐翘角歇山顶,雕梁画栋,装饰精美,雄伟壮丽,内塑孔子像,并绘从祀诸贤于两庑。殿前为露台,台周环护以石拦杆,正前方与左右均有台阶,前方台阶中建丹墀,雕刻精致。台前为棂星门,上悬乾隆元年御书的“与天地参”匾额。前为泮池,呈半月形,砌石成图案,中驾以石桥,池中种莲花,希冀莲开并蒂,得中状元之瑞。池前为戟门,上悬“文庙”匾额。戟门前建“兴贤”、“育才”二石坊,坊前正中镌“高山仰止”,左曰“金声玉振”,右曰:“江汉秋阳”;坊后正中曰:“仰之弥高”,左曰“道冠古今”,右曰“德配天地”,均道光十七年训导凌翰所书。棂星门左建名宦祠,祀沈钟与凌翰,右建乡贤祠,祀张疆与章润。两庑前为碑廊,立乾隆至道光间所泐石碑。大成殿后建崇圣祠、明伦堂、训导署、奎光阁、尊经阁;并建祭器库、乐器库、省牲所、更衣亭、学仓、神厨等附属建筑。文庙周环红墙,正面有凌翰楷书“万仞宫墙”四字。这番景致是文革前的圣人庙。现今破坏较严重。

【城隍庙】城隍庙座落于双溪东隅、紫山之麓。该庙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古田县知县朱岳楷始建正殿、清乾隆元年(1736年),屏邑首任县令沈钟依后山之势,凿石平地,并认捐俸银力倡之,数月续建寝殿。至今已有270年历史。后人又于乾隆43年、嘉庆5年义捐重修。道光2年、9年又建后殿。及光绪、宣统年间多次续修,形成占地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九进,包括:“山墙、东西辕门、天井、廊厩、戏台、月台、钟鼓楼、正殿、后殿”等建筑在内的巍峨壮观、规模恢宏的典型明清宫殿式建筑。城隍庙是双溪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

1、“活阎罗”牌匾的来历

城隍庙月台前檐正中上悬挂一幅前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双溪镇高安村张氏合家叩拜城隍爷牌匾,称“活阎罗”。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冤案重申平反故事。

高安村民张氏,绰号“烂头蜞”,为人诚朴老实,世代务农,家有妻室子女多人。一日因巡看田水与另一村民发生口角,“烂头蜞”气忿不过、漏口道,“走着瞧,日后要除去你!”想不知此话却引来杀身大祸。

不久此同村人往宁德赶猪做生意,在下七房松坪亭桥遭两歹徒抢劫,其人身强力壮,与歹徒搏斗、并逃跑。歹徒甲竞拔屠刀从其咽喉刺进,当即丧命,抢其身带银元。另一歹徒乙欲分钱财。甲不允,说“杀人得财乃我也,与尔无份。”其时乙为分钱财,也丧心病狂拔刀又在死者头部连刺七刀,且将刀插入路边田畔石缝中。后来歹徒甲携财外逃浙江庆元投军。

却说受害人家属即以上述“烂头蜞”一语而疑之告官,“烂头蜞”被捕入死牢,上大刑拷问,死来活去,却坚不认罪。一时间街谈巷议,众说纷纷,此案成为当时一大悬案。

于是张氏妻室,每日怀抱整束大香,披发乱髻、呼天叫地,到城隍庙击鼓喊冤,行人闻之,凄凉悲切无比,同情至极。

县官几审“烂头蜞”而他死不认罪,县官夫人旁侧进言道:“夫君审堂时,奴家观之罪人面目慈祥,且有妻室多人,不像杀人越货之辈。其妻室数次到城隍庙喊冤,莫非确是冤案?”

其时忤作(验尸人)已向县官禀报疑点有二。其一,死者头上有7个刀刺之洞,不出血。系死者咽喉被刺死后,被X另人再刺。有悖于仇敌杀人后夺银再补刺之理,歹徒定有二人以上。其二,死者系往宁德赶猪,身带“增”字号银元被抢,是否可查搜“烂头其”家有无赃物与案有关?

县官即查双溪“增”字号银元出处。原来“增”字号银元主人系双溪后街老字号梭布庄老板,其长年有钱银向高安一带山民借贷。且每块银元上均镌印“增”字号的记志。其老板出示借钱账簿,实有受害人与“烂头蜞”借银之名。“烂头蜞”家所搜“增”字号银元显然证据不足。“增”字号老板当堂向县官禀报说:“烂头蜞’为人诚实,其借银系青黄不接之时购米养活妻室儿女,绝不会越货杀人,不能以此即定其杀人罪”,并恳求网开一面,继续调查定案。于是,这一离奇杀人案就暂搁一旁。

且说有一晚深夜,“烂头蜞”弟梦见有一黑面矮人,手提大铜缒狠击其床沿,大声呲喝道:“城隍爷铁链在你床下,你还不速去报官,抓拿犯人。”其弟惊醒,敲打火石照之,果见床下有锈迹斑斑之铁链一条,惊奇不已。随即连夜赶县衙击鼓鸣冤,且将铁链击敲县官案桌。县官问明情况,安慰说:“你稍安勿躁,待本县再查!”也即令衙卒往城隍庙器械库房查看封条是否有开启。片刻,衙卒回报,库房封条仍尘封未启。县官又令开启封条,只见存放铁链处有一条明显铁链拖拉出来之痕迹。县官与众人更惊奇万分,认定城隍爷也确认此案为冤案。

话说杀人犯甲逃往浙江庆元投军期间,终日惶惶不安。有一夜也梦见有一黑面矮人手执铜击其床沿,厉声喝道:“你应速返屏南认罪归案!”醒来惊之而屎溺。

不日,歹徒甲返家呆立于村头“奶娘庙”门口,公差捕快赴其村缉拿人犯,他自语道:“不须抓拿,我自去投案。”经开堂审问,供认不讳问死罪,“烂头蜞”无罪释放,此案告破。县官就自雇专轿让其乘坐,披红彩放鞭炮送其返家。这就是本文开头张氏合家赠献城隍庙之“活阎罗”牌匾来历。民间传说,此乃城隍爷明察冤屈,派神灵托梦协助县官解迷质疑,让县官重申平反民间冤案之显例。正如城隍庙楹联所云:“举念有神知善恶,正邪能宣判;照人如镜朗吉凶,祸福总无私。”

2、古戏台

城隍庙老戏台是该庙内270余年来迄今保存最好的木质建筑。它位于庙内第四进横廊藻井旋天,更是巧夺天工。它由众多雕镌精美倒三角形“套斗”组顶衬托成穹隆状圆顶盖,其中未用一颗铁钉固定。全由“套斗”利用三角形顶立固定性拱托牵连,历200余年来风雨侵蚀和人为移动破坏,仍是巍然不动。202_年夏,经省考古队专家一行实地考察研究,认定该戏台建筑设计奇巧、雕刻精丽,且藻井旋天对演戏融杂消音功能良好。为目前闽东乃至全省少有保存较好的木质古戏台之一。很有建筑考古研究性与观赏性。

【宋 宅】宋宅门口上方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牌匾,上书“文魁”,是当时省级大员为宋家在道光、同治和光绪年间考中的进士、举人和贡元题写的。

跨过两边雕刻着精美图案的青石门槛,离大门三步远的地方是由三扇高门组成的照壁,上部漏雕,下部是浮雕。照壁后面是十多平方米的天井,天井再上去两步就是正房。天井的左右两侧是厢房,厢房门口有一个青石踏步,做工讲究。左右厢房和正房门板的木鬲心上镶嵌着工艺非常精美的木雕装饰,这是宋宅精华之所在。木雕的内容很丰富,有“渔、樵、耕、读”等耕读传家的生活画面;有“关云长千里走单骑”、“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周文王渭水访贤”、“陆羽烹茗”、“羲之易鹅”、“懿公封鹤”、“画龙点睛”、“南山求寿”等传统故事,书卷气非常浓烈,难怪当年从这座房子里走出了那么多的官员。

【盖屏富】张宅主人在清乾隆年间富甲屏南,据说当时田租达四千石,号称盖屏富。其旧宅均建于清乾隆年间,由相连五栋组成。内部装饰华丽,雕刻精美。

【薛 宅】由多栋房子组成,建筑风格与其它房子相近。系清台湾完备、广威将军薛文潮古居。

【薛氏宗祠】双溪薛氏迁入是明代中后期,薛氏家族注重耕读传家,可谓人才辈出,受乾隆嘉奖的广威将军、台湾完备薛文潮,以及近代学者薛贻源,屏南首位博士薛承健,外交家,大使薛谋洪都是双溪薛氏一代俊才。薛氏宗祠建筑精巧,内植奇花异草,尤其是庭中洛阳牡丹系薛文潮所种,有近300年历史。

北岩寺等其它游览区

【古官道】自双溪古镇去往北岩寺游览区可步行,也可驱车。若步行自双溪东门出发,沿古道3里可以到达,沿路可欣赏古道风光,品味古道岁月。

【灵岩寺】在北岩寺上,位于双溪去往福安、周宁古官道边。该寺建于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是一座千年古刹。

【北岩寺】俗称下院,建于宋雍熙元年(984年),原为陆氏家寺。该寺背靠狮山(状如狮头),面对虎洞(对门山虎头岩),身绕龙涧(俗你十八谷一涧水萦曲如盘龙),座东朝西。寺深54米,宽27米,原为土木结构六排五开间,近年修筑了混凝土结构的山门与前殿。山门前匾额“北岩寺”系1982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该寺所书。

【盘龙墓】盘龙墓又叫宋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建于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为双溪陆氏八世祖陆亨与夫人苏氏合葬墓。它座东朝西,圆形,远远望去,犹如一条苍龙盘于山腰上,所以称盘龙墓。该墓造形奇特,圆形墓壁随山势用块石砌就,墓坪铺以石板,直径11米。墓顶壁中横嵌石板上有一千字墓志铭,是研究双溪历史文化的文物。

【劝农桥】位于北岩寺前的劝农桥系石拱廊桥,桥以块石拱砌,上架廊屋,屋中间有一匾额书“劝农桥”三字。旧时每年春季知县等官员会到此例行劝耕。首任知县沈钟有诗云:“载酒春山自劝耕,官亭杂沓共欢迎。溪回树绕青旗转,风定花随翠盖轻,已荷恩纶蠲宿赋,史占丰穰报秋成。太平乐事原多众,野老休跨长吏清。”

【迎恩桥】旧名南安桥,长林桥,为石拱廊桥。乾隆二年四月重修,知县沈钟以落成之日,适有朝庭恩诏到来,故更名迎恩南桥。光绪三十三年九月知县江若干重建此桥时,题额“南安桥”于桥中央。此桥所处为双溪八景之“南桥春霁”。(双溪八景为:三台拥翠、两涧回澜、文峰挺秀、杰阁凌云、印山积雪、钟岭残霞、南桥春霁、北寺秋声。)

【纪念碑】1984年7月建。位于双溪西南两溪交汇处,是新四军六团北上抗日纪念碑。1939年2月4日,叶飞、阮英平率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202_多人从屏南棠口进驻县城双溪,入住陆氏宗祠(团部驻地)、文庙。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继而率部开赴抗日前线。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瑞光塔】位于双溪镇的钟岭山顶。该塔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倡建,光绪十八年动工,光绪二十三年落成。塔为石构楼阁式,八角七层实心,内设石梯向上自左至右直至六层,隔石设上下门,塔檐内走廊。塔底层高2.5米,第二层1.9米,三层至七层均为1.6米,底座边长2.3米,宽7.2米,塔身高14.3米。

【月老峰】又名石长老、罗汉石,位于双溪北二里许,一巨大岩石如月下老人或披袈长老。双溪太学生陆珍有诗云:“面壁何年化?还疑散雨花。乾坤为梵宇,苔藓作袈裟。直拟金身现,奚须宝盖遮?千秋长说法,指点夕阳斜。”在月老峰下的黄坛里溪涧中,有多级飞瀑,也是休闲的好去处。

【结束语】朋友们,千年古镇双溪不但人文荟萃,民俗风情也很浓郁。每年农历正月和十月都有庙会活动,双溪花灯、香线龙、白蛇灯、铁技、舞龙舞狮等传统民间民俗巡游活动,以及屏南民间传统大戏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看。欢迎大家到时来古镇看民俗表演。人们常说玩在双溪,其实吃双溪更地道。双溪自古出“三师”,大家猜猜是哪“三师”?是“教师、厨师、理发师”。双溪厨师享誉闽东北,他们以屏南土产的山珍河鲜烹饪出的名菜如“一捧雪”、“秋色锅边”、“鸳鸯果”“马兰花黄鳝”多次在不同烹饪比赛中获奖。来双溪不尝地道的双溪风味那可算是美中不足了。

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第二篇:双溪漂流导游词

双溪漂流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双溪竹海漂流,漂流双溪竹海,欢迎大家来到双溪感受自然的竹海风光。

我是景区导游小×,希望我能成为大家快乐的旅伴。-

双溪,顾名思义,由两条溪流汇合于此。双溪是个古老的小镇,历史悠久,余杭建县治便有双溪,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双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有着极具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在漂流中我会向大家一一介绍。

前面大家所看到的是竹海长廊。竹海长廊总长130米,在我们杭州是绝无仅有的,木柱青瓦,古色古香,为我们景区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长廊的正上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同志题写的“江南第一漂”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为我们双溪竹海漂流景区锦上添花。

前面有几头老牛,正在摇头挥尾欢迎我们去坐牛车。双溪水牛较多,因为有着充足的水资源。水牛在以前只是作为耕种劳力,随着双溪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水牛也就“下岗”了。现在双溪发展生态旅游,老牛重新“上岗”,和我们一样成了一名“旅游工作者”。在牛车道,大家看到的细沙是为了减轻牛脚负担,因为牛的脚底板很软,地面太硬牛会吃不消,所以这细沙是专门为牛而铺设的。

各位游客,这里是上竹筏的码头,双溪老百姓都称之为“老花园”。首先我向大家讲一下乘坐竹筏漂流的注意事项及安全须知……

好,大家坐稳了。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这“老花园”。古代这里是一个很大的花园,花园内花香四溢,鸟语声声,盆景根雕千姿百态。宋代词人李清照避难于此曾词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唐代徐文长(别名徐渭)留下诗句“门涤当水尽,路曲入松移,过溪无虎啸,枉送远禅师”;清代吴焯一首题为《双溪》诗曰:“百里双溪汇此方,修篁含涧郁相望。云生石脚水痕白,曰射山头烟气黄,不少游鱼冲潋滟,尽多啼鸟弄微茫。行人已入桃花路,何必前溪问棹郎”,这些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大家看前面有两条溪流在此汇合,这便是“双溪新十景”中的第一景¬¬——双溪叠月。现在我们所处的是莫干溪流,大家看到的另一条溪则是天目溪流。两溪的交汇处,大家不妨把手伸入溪水中感觉一下,来自莫干溪流水温高,而一边的天目溪流的水温明显低,这是为什么呢?(迄今仍是一个谜)其实双溪颇有神奇色彩,以双溪为界线就有四个不同。一是天目溪流与莫干溪流的水温不一样,相差水温为4-5℃;二是溪北竹林与溪南竹林的颜色也不一样,溪北竹林呈黄色,溪南竹林呈青色;三是溪北的山各以动物名居多,如狮子山、鲤鱼山、老虎山等,溪南的山带有人文景观居多,如将军山、美女山、神童山等;四是溪北的村以山名居多,如竹山村、台山村、吴山村,而溪南6个村没有一个带“山”字村,不同也许不止这

些吧?

为满足游客自我参与、追求野外刺激的需求,我们公司不久前在天目溪上推出了“皮筏漂流”,从“沙塘”至“双溪叠月”,全程三公里,沿途有九处激流险滩,相当刺激。

在天目溪流上游三公里是径山湖,这是余杭区最大的人工湖,坝高为44.5米,最大蓄水量为28000多万立方米。在径山湖的北面半山腰是新十景的第二景——“同安天门”,“同安顶上天门开,巨石凌空方腊来”雄伟的天门,是当年方腊以惊人的毅力竖立起来的。同安顶上没有屁股的螺丝、形如筷子的方竹,吸引古今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画。

西面直线十多里那最高的山峰,就是号称“江南第一山”的径山,海拨800多米的山上有一座被称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的“径山寺”,贡茶“径山茶”采于此,日本的茶道是从这里流传过去的,乾隆、苏东坡等帝王将相留下不少碑文诗句。

南面最高峰为“将军山”,山上有一块磨剑石,面积为七、八平方米,平整光滑,面上有道道刀痕,那就是我们双溪新十景中的第三景“将军磨剑”。诗曰:“马到山前路未开,英魂遗恨独松关。心萦吴越甘生死,剑石长留将军山”。八百年前,北边的金兀术带兵攻进了京城开封汴梁,一路南下,康王赵勾逃到临安(杭州),在临安建成京都,为了守住临安,一位将军相伟受命在双溪把守关口,抵抗金兵。将军山和对面的狮子山两山相对,中间的山岔是个关口,地势险要,是进临安的通道,将军自知责任重大,天天在山上操练兵马。但是,金兀术带兵从安吉、孝丰一带打过来,打上了百丈独松岭,接着又来到双溪这个关口,一场血战整整打了七天七夜,最后只剩下将军等五人,寡不敌众,自知无法守住关口,无颜面见圣上,更无颜向双溪百姓交待,便与将士自刎于山上。那将军磨剑石现还留存完好,有机会大家可登山目睹。后人为纪念这位将军的忠心爱国之心,便把此山命名为“将军山”了。

前面那道堰坝就是景区新建的橡皮坝,整座坝体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橡胶胎,跟车胎的原理差不多的,只是它里面充的是水而不是气,由于橡皮坝的作用,这里便形成了一个2米多高的落差,我们马上就会感受到这一刺激了,为了您的安全,请检查一下救生衣是否穿妥了,冲坝时身体尽量往前倾,千万不要站起来,以防竹筏失去平衡。

北面这座小山,形态像什么?大家猜猜看是不是像狮子?双溪老十景的“狮山倒影”诗曰“青青山阜肖青狮,旁枕清泉映四时。倒景入波添异景,孰真孰假孰新奇?”

“溪水粼粼溪波柔,竹海如歌堪漂流。两岸凤尾拽不住,笑声托起画中游”这是双溪新十景中的“竹海漂流”诗,双溪竹筏漂流历史悠久,五十年前,这里没有公路,运输主要靠溪中竹筏运送,这条溪是我们山区百姓的生命线,山里面包括安吉县的部分乡镇的山民的土特产,如毛竹、山木、笋等就用竹筏运到山外面出售,换来大米、油盐等生活用品用竹筏逆流而上撑回山里。山里面六、七十岁的老人个个都是撑筏高手。

双溪竹海漂流是近年来径山镇开发的一个新景点,环境优美,竹林绵绵,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堰坝险漂”在江浙一带的漂流项目中较具特色,因而深受上海、苏南地区等地游客的欢喜。

前面是双溪大桥,以前此桥是用木头铺就的,“板桥联汉”诗曰“溪外清溪桥外桥,临波

风景笔难描,欲离欲接联如汉(汉:彩虹),浮影横空跨二苕”讲的就是这双溪大桥。

再看溪边这只大茶壶,这就是由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家扬题词的“江南第一壶”,整个茶壶直径3米,是按唐代的茶壶风格制作而成的,闻名遐迩的“陆羽泉”便在溪旁,根据嘉靖《余杭县志》记载:“陆羽泉,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吴山界双溪路侧,广三尺许,深不盈尺,大旱不竭,味极清洌。”被誉为“天下第三泉”。唐代茶圣陆羽就在此隐居研究茶事,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茶叶专著《茶经》,真是“结茅种茶饮淡泊,茶经一卷说千年”。民间有关陆羽的故事流传至今有“陆羽问茶”、“榆树垂钓”、“径山古道”、“兰花坪”。陆羽,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自号桑苎翁。他初到双溪时,在将军山下的茶叶坞寻觅茶树,正值天气炎热之时,口干舌燥,见有一草舍,便推门走进向一位大嫂要口水喝,这位大嫂便在水缸里舀了碗生水,在上面撒了把砻糠,端给陆羽,陆羽很气恼,只得吹一下砻糠,喝一口水,慢慢地喝。喝完后,陆羽说:“大嫂,你为何要撒砻糠?”大嫂说:“天热,你流了许多汗,一口气把生水吃下,冷热一惊,难免要生病,我撒砻糠,是要你慢慢地喝。”听到这里,陆羽方知自己错怪了这位好心的大嫂,“陆羽问茶”便由此而传开了。

“陆羽泉”景点已布置一新,书法泰斗沙孟海题写了“陆羽泉”三个大字镌刻在泉井的上方石碑上,“鸿渐阁”一楼是陆羽泉陈列室,井边“苕溪草堂”是当年陆羽撰写《茶经》的地方。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苎翁垂钓”,传说陆羽经常在这里垂钓,享受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溪旁这片葱葱绿绿的竹林大约有一千五百余亩,林间小道,鸟语花香,景色秀丽,走进翠竹林中,犹如坠入迷宫,又好像走入一个冰凉的世界,夏日的热浪完全被隔在了林外,这里绝对是夏日避暑的一个好去处。

不远处是“竹笛声声”。听,演奏者所吹奏的乐曲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悠扬入耳,令人清新舒畅,心旷神怡!筏上还有“刘三姐”想与您对山歌,你试试看,不妨与“三姐”对上一曲,不亦乐乎。

我国初唐的“四杰”之

一、文学家骆宾王曾有一首写鹅的诗,诗中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活灵活现描绘了白鹅戏水“红掌击波”的情态。您瞧,溪中游弋的那群白鹅形象地体现了骆宾王诗中的意境。

前面就是“夹堰险漂”了,上一座堰坝是新建的橡皮坝,这一座则是历史悠久的砌石坝了,始建于清朝年间,当初建此坝,一是为了修坝引水,灌溉良田;二是为了筑坝蓄水便利交通。以前,这山里的土特产(如茶叶、笋干、毛竹等)都是靠竹筏运输到杭州等地进行交易的,一遇到干旱季节,溪水干涸,竹筏就会搁浅,这时只要把堰坝闸门关上,不出一两天,溪水便能蓄足,再开闸放水,就能控制水位,方便竹筏运输了,直到解放后灌溉工具先进,陆上交通也发达了,这堰坝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今双溪开发了旅游市场,这堰坝又被利用起来,成了双溪漂流途中最惊险刺激的一部分,此处落差有三米高,请大家配合筏工,让我们感受一下与橡皮坝不同的惊险刺激。(重申安全须知)

饱尝一番“刺激”后,让我们平静下来领略一下“水牛戏水”和“田野放牧”的情趣。这里的水牛,我们坐牛车时已有所领教,硕大健壮的身躯,甩着尾巴,一路小跑时那溅起的泥巴,赏心悦目,充满野趣;你看它们在溪中欢快地戏水、舒适地漫游、悠闲地喷吸溪水的状态,就好比是一位经过拼搏后获得奖牌的游泳健将在水中休闲徜徉。

再看那溪中的鸭子和溪滩上的羊群,它们悠哉闲哉地在溪中戏水,或追逐或在滩上散步、啃草,顿使我们产生了“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感觉,与在喧闹的大都市中生活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但愿这种充满野趣的景观,能激励大家对双溪竹筏漂流、余杭好山好水乃至美好的生活产生更多的留恋和向往!

现在我们到“双龙戏水”景点,这是根据我们双溪的民间传说“双龙游双溪”而设的,话说这一青一黄两龙奉玉皇旨令为双溪解决干旱,青龙自天目溪引来甘泉,黄龙自莫干溪引来玉露,一到双溪,双龙见双溪两岸淡竹成林、环境幽雅、民风淳朴,便决定留守双溪,从此这里便风调雨顺,、正所谓“双溪卧双龙,一年四季吃勿穷。”

前面这个“梦溪滩”是这次漂流的终点。宋代科学家沈括曾到此一游,撰写了《梦溪笔谈》。下筏后,大家可以到竹海游乐园打沙滩排球、爬竹竿、荡秋千、踩水车、坐翘翘板、爬网桥、乘游船等,还可爬上塔山“翠虹亭”观赏领略整片竹海,感觉一下习习竹风,一定会令您心旷神怡。

各位游客,双溪漂流到这千步滩休闲区就告一段落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配合,但愿双溪的竹海漂流、双溪人民的热情好客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希望有时间再来,再见!

第三篇:福建宁德屏南双溪古镇

福建宁德屏南双溪古镇

中华古镇概览>>> 宁德屏南双溪古镇

安东老王编录

屏南县双溪镇,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地处屏南县东北部,距城关18公里。古镇发祥于五代后梁,兴建于北宋,鼎盛于清朝道光年间,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双溪古镇作为屏南旧县城所在地,虽为弹丸小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古镇明清房屋多为土墙黑瓦两至三层结构,虽没有徽州大户人家那种恢宏气魄,但建筑精美,木雕、石雕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古建筑的梁柱、斗拱、檩椽、墙面雕梁画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许多屋内楹联出自名家之手,富含哲理。石板街巷铺设技术精湛,街巷空间尺度造宜,建筑有进有退。

双溪又名紫城,因南北两溪绕村交汇后西流而得名。古镇面对文峰,背靠三台,玉柱崎于左,长老踞于右。四周群峰环抱,形成一个海拔820米的山间小盆地。双溪原是屏南旧县治,现为镇所在地,人口8000多。设治时间自清雍正13年(1734年)至公元1950年计215年。双溪古村的人文历史可上溯自唐末,自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3年)陆氏始祖到此肇基至今已1093年,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镇。双溪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镇内古建筑、古民居、古街巷、古文物保存较好,民风古朴,是难得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双溪古镇游”可概括“一塔一湖一长老,两寺两庙两廊桥,三祠五宅廿七巷,舞龙迎神闹元宵。”这一塔指的是瑞光塔,它是屏南现有唯一的塔式建筑;一湖指鸳鸯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鸳鸯溪五大景区之一;一长老指石长老(又名罗汉石)景区;两寺是建于宋代的灵岩寺和北岩寺,两庙指文庙和城隍庙,两廊桥指迎恩桥和劝农桥;三祠指陆氏、薛氏、张氏三宗祠,五宅指张宅、宋宅、周宅、陆宅、薛宅等古民居群,廿七巷指镇内诸街巷。同时又可将双溪古镇分为古镇游览区;北岩寺游览区;瑞光塔和鸳鸯湖游览区;石长老游览区。

主要古建

1、【文庙】

文庙大成殿

文庙又称孔庙、文宣王庙、学宫、圣人庙。这里既是祭祀孔子和“四配”(颜渊、子思、曾参、孟軻),“十二哲”(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子张)和“七十二贤人”的场所,又是当时的书院,学宫、考庠。据屏南县志记载:屏南文庙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由知县沈钟倡建,此后经历了十多次的重修,扩建,渐渐形成布局严整,规模较大,设施齐全的县级文庙。

文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建于为文庙中轴线上,坐北朝南,三楹两庑,重檐翘角歇山顶,雕梁画栋,装饰古朴,内塑孔子像,上方悬乾隆元年御书的“与天地参”匾额,并绘从祀诸贤于两庑。殿前为露台,台周环护以石拦杆,正前方与左右均有台阶,前方正中设雕刻精致的丹墀。台 前为卵石铺砌的天井,天井前方为棂星门。前为泮池。呈月形,砌石成图案,中驾以石桥,池中种莲花,希冀莲开并蒂,得中状元之瑞。池前为戟门,上悬“匾额。戟门前建“兴贤”、“育才”二石坊,坊前正中镌“高山仰止”,左曰“金声玉振”,右曰“江汉秋阳”;坊后正中曰:“仰之弥高”,左曰“道冠古今”,右曰 “德配天地”,均道光十七年训导凌翰所书。棂星门右建名宦祠,祀沈钟与凌翰,右建乡贤祠,祀张疆与章润。两庑前为碑廊,立乾隆至道光间所泐碑。大成殿后建崇圣祠、明伦堂、训导署、奎光阁、尊经阁;并建祭器库、乐器库、省牲所、更衣亭、学仓、神厨等附属建筑。文庙周环红墙,正面有凌翰楷书“万仞官墙”四字。这番景致是“文化大革命”前的文庙。“文化大革命”中破坏较严重。目前正在修复。文庙内的装饰

2、【城隍庙】

城隍庙座落于双溪东隅、紫山之麓。该庙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古田县知县朱岳楷始建正殿、清乾隆元年(1736年),屏邑首任县令沈钟依后山之势,凿石平地,并认捐俸银力倡之,数月续建寝殿。至今已有270年历史。后人又乾隆43年、嘉庆5年义捐重修。道光2年、9年又建后殿。及光绪、宣统年间多次续修,形成占地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前后依次为门墙、东西辕门、门楼、前天井、廊庑、戏台、中天井、月台、钟鼓楼、正殿、后天井、后殿”。是典型的明清宫殿式建筑。城隍庙是双溪曾经作为古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城隍庙 城隍庙戏台是庙内保存最好的木构建筑。戏台上的藻井由斗栱层层迭架,形成罗旋状穹隆顶。藻井四角绘“琴、棋、书、画”图案,两侧梁上 以楷书记载着建庙总理、董事姓名,台前的悬钟雕刻“八仙”图案,202_年夏,经省考古队专家一行实地考察,认定该戏台建筑古朴、设计精巧,为目前闽东乃至全省保护较好的少数古木构古戏台之一。具有建筑考古价值和与文物价值。

3、【古街巷】

古镇古代商业中心街中山路、后街。这里在清朝和民国时期是闽东北地区货物交流中转站之一。当时双溪是政(和)、宁(德)、建(瓯)、周(宁)四县(区)边界地区最繁华市镇。人口已逾五千多人,且有官道上通四府,下连省垣,东通福安、宁德,西达建瓯、政和等地。城内货栈连立、商贾云集,有各种百年老字号数十家。现如令虽然风光不在,但我们仍能从这成排的古商铺中看出当年“百载老号数十铺,千年古镇几繁华”来。

现在双溪保存得最完整的老街只有一百多米长,处在镇中心,在街口盖着一座拱形门洞,上面写着“旧城风貌”四个大字。这是一条商业古街。从屏南在双溪立县开始,当地的商业就相当发达,而且此地是连接闽东闽北的要道,是四里八乡货物的集散地。所以临街都是店面。街道五六米宽,两旁大多是单间单层或双层的木质房,间或有几座土房,高高矮矮,连成一片无声的韵律。门板的背后是木质店柜,这木质店柜是稀罕之物了,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

据《屏南县志》记载,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分古田县北乡设置屏南县,县衙在双溪,隶属福州府、闽海道,直到1950年才把县政府搬到现在所在地。由于这一段历史,所以双溪留下了一大批精美的古民居。

4、【宋宅】

宋宅位于屏南旧县治双溪镇东,有一座主落和两座附落,门口巷道两端设“护砂门”,布局严谨。由清道光丙午科举人宋贞芳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土木建筑,有一座主落和两座附落,门口巷道两端设“护砂门”,布局严谨,占地面积900多平方米。

宋宅主落为二进三开间格局,七柱十五檩穿斗式构架。附落格局、构架与主落一样,只是面 积略小,雕饰较少。主落位于正中,大门为砖、木、石结构。门当石制,上 雕“狮子戏球”,门楣上方有木雕户对。户对下方为对 联:“赋梅丞相府,咏杏状元家”。大门板中部有铜制门环。大门内有一照壁(中门),中门槅扇为拼镶槅心,上下绦环板均为深浮雕。中门内为石板铺砌的前天井,天井两旁为二层廊庑,其厢房门窗槅扇均为木雕饰,底层厢房门窗槅扇槅心拼镶,中嵌“福、禄、寿、喜”,上绦环板为花型漏雕,下绦环板为深浮雕,其图案内容有“羲之易鹅”、“懿公封鹤”、“杜康造酒”、“陆羽烹茗”、“尉迟从军”、“王冕牧牛”等历史题材。正厅以三合土铺地,正中太师壁下方摆一精美几桌,馏金深浮雕饰,内容为“钟馗嫁妹”、“木兰从军”。太师壁两侧后方的屏风槅心为浅浮雕,左侧为升腾图,右侧为风雅图案。两边厢房的门窗槅扇均为拼镶格心,上绦环板为花型透雕,下绦环板为深浮雕,内容为“渔、樵、耕、读”、“琴、棋、书、画”等八幅木雕图案,每幅木雕均有历史典故,如“渔”用“周文王渭水访贤”之典故;“樵”用“武吉卖茶”之典故;“琴”用“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之典故;“棋”用“南山求寿”之典故;“画”用“画龙点睛”之典故。由于宋宅建于晚清,当时的木雕艺术已发展至较高水平,雕镂手法由平面浅浮雕向深浮雕和透雕转变,雕刻工艺由简单向细腻、繁复发展。在构图上更注重变化和透视效果,人物造型表情逼真、栩栩如生。因此宋宅的木雕艺术较之清初古民居的木雕有了质的飞跃。《乡魁》匾及宋宅精美木雕 宋宅的大门上方是悬挂着一块《乡魁》匾,从匾文可以看出,宋家可谓人才辈出,第一代即建宅人宋贞芳为清道光丙午科(1846年)举人;第二代为同治癸酉科(1874年)岁进士宋肇祥;第三代为光绪戊子科(1888年)附贡元宋谦材和光绪辛丑科(1901年)附贡元宋谦承。可谓是“耕桑读律、科名继世”之家。

5、【周宅】

建于清未,三栋两进相连相通,是双溪民宅中建筑规模较大的一座古民居,也是屏南为数不多的三落大厝之一。周宅原是双溪“六合春”茶庄。创办于清未民初,经营者周绍堃先生,系当时屏南商界巨子。该茶庄为我县近代制茶始祖,其屋宇宽畅、设计科学、建筑精巧,其茶制品以规范茶箱压装,经福安赛岐口岸销往东南亚一带。双溪镇的古民居

位于屏南县双溪镇中心的周宅,有一座主落和两座边落。其主落前方有照墙,院门斜向左侧开放。主落与左右附落均为土木建筑,两层二进三开间格局,七柱十五檩穿斗式构架,占地总面积为900多平方米。

主落大门位于中轴线上,大门石门框上阴刻对联为“宗风承汝水,家学溯濂溪”。进大门后为中门,中门后是一石板铺砌的天井,天井两旁为两层廊庑。从天井正中的石板路往内,就是该民居的中心——正厅。正厅高大宽敞、气派堂皇,而且地板很有特色,地面全部以杉木板铺就。厅堂正中的太师壁下方摆着一张几桌,其木雕工艺非常精美,图案内容为“渭水访贤”等历史典故,图案人物均加以镏金。太师壁两侧的正柱上悬挂金字板联:“为官心存君国,读书志在圣贤”。其后方的左右屏风均为拼镶槅扇装饰,槅心为古代漆画。屏风后的后天井,廊庑及后厅宽敞明亮,结构合理。

右边的一座边落,其格局为歪门正厅,大门位于中轴左侧。大门对联为“阳羡忠贞裔,濂溪道学门”。进门后是一道槅扇装饰的照壁,往内是两层廊庑,有边门与主落相通。天井外仍虚设一道中门,也是槅扇装饰,其上方有一横楼,楼窗槅扇雕饰精美,从横楼往左为梳妆楼。与主落不同的是,主落为明厅厝,这座边落为楼厅厝,因此,从梳妆楼顺二层廊庑的走廊往内,即达楼上正厅。正厅前方设楼窗与美人靠。据说,这里是当年周宅女眷们的生活起居场所。与主落相同的是其底层厅堂的地面也以杉木板铺设。这对降低室内湿度有好处。这两座宅院的木雕饰比较精美,尤其是悬钟、梁托、枋托等廊檐雕饰,更有特色。有的像一只悬挂在廊檐下的精美花篮,有的象一朵倒吊的莲花,其工艺精细,造型别致,很有特色。

周宅的左边落与主落和右边落格局上基本一致,只是面积较小,装饰较少,门面朴素无华,据说是供收租、屯粮和仆人居住之所,有边门与主落相通。三座宅院珠联璧合,是屏南规模较大的三落大厝之一。双溪镇古民居

6、【双溪盖屏户】

位于屏南旧县治双溪镇东的盖屏户,由三座呈“品”字排列的宅院组成。主落坐北朝南,大门石制,石门框上阴刻“圣恩天广大,文治日精华”。房屋为二进五开间格局,七柱十五檩穿斗式构架。其后开设左右两个后门分别进入后面的两座宅院。是屏南为数不多的深宅大院之一,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古民居局部

盖屏户由赤岩富绅张日煌创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由于当时的张家年收租四千担,在县衙纳税薄上名列第一,故人称“盖屏户”,即屏南纳税首户之意。据说每位新到任的知县都要到张家拜访。作为屏南首富,宅院建筑自然要气派堂皇,正厅高大宽敞,雕梁画栋,正中太师壁上悬金字匾额、下摆精美几桌,所有对联均为金字板联。正中柱联为:“传家有道唯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两旁对联从内到外别为:“遡九世同居百忍家声标两字,仰千年积学二京赋手配三都”;“五龙鳞甲动风云谏草批鳞直节久传台阁,六翮羽毛新景象文星振羽奇花夙燦砚池”;“赤帜树云坛祥发赤岩引得松心皆摅赤,青钱标玉案光分青嶂射来云路尽拖青”;“理学旧传家东西铭千秋著美,文章今冠世燕许笔一代齐名”。两旁各有两行厢房,其布局非常巧妙,有暗门,房间可分可合,四通八达。厢房门窗槅扇均为拼镶槅心,中嵌人物花鸟图案。上方绦环板为“五福捧寿”和草龙图案,下方绦环板为浅浮雕,内容为“春、夏、秋、冬”、“渔、樵、耕、读”、“琴、棋、书、画”和“耕读传家”、“如鱼得水”、“松鹤延年”、“竹鹿呈祥”、“喜上眉梢”等题材。正厅灯梁两端,嵌“金狮戏球”浮雕镏金梁托。厅前栱廊下的枋托为人物和瑞兽组雕,其木雕艺术风格较为粗犷、古朴。图案均上漆镏金,显得金碧辉煌。

盖屏户的天井特别宽大,地面及周边均用宽大石板铺砌,其中一条石板宽80厘米,长达6米,据说当时由近百人从山上抬来。天井两侧各建两行石凳式花架,上摆盆景花卉,使庭院显得更加幽雅,并与富丽堂皇的厢房雕饰相映成趣,让人在这深宅大院中能感受到一种天然气息。

张家自肇基双溪后,家业不断扩大,人丁日益繁盛,偌大的盖屏户也容纳不下发展的家族人口,至清嘉庆年(1796-1819年),又同时扩建了三座宅院,使盖屏户面积扩大一倍多,成为当时屏南县城中规模最大的院落。

在主落的左侧,是一座两进三开间的边落。大门外石板铺路,门墙上有泥塑彩绘墙饰。藻井的“天顶画”和民居的窗饰

7、【陆

宅】

这座古民居由陆品彝(我县名老中医)、陆品圭(画家、屏南二中创始人之一)创建,门框为青石打造,上阴刻“圣恩天广大,文治日精华”,其石门当雕刻精美。建筑特点是夯土墙围护,房屋为两进两厅,三开间穿斗式构架的土木结构民居。中门槅扇木雕精美,正厅宽敞,两厢门窗槅扇木雕相对粗犷,灯梁梁托精美,天井石制花架。

8、【陆氏宗祠】

双溪镇的宗祠

为陆氏八世祖修建,后经历代修葺扩建,以成现今规模。陆氏宗祠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布局合理、建筑精巧、装饰古朴,是屏南最具明清风格的建筑之一。该祠入选《福州十邑名祠大观》。现为县级建筑文物保护单位。

9、【薛氏宗祠】

双溪薛氏迁入是明代中后期,薛氏家族注重耕读传家,可谓人才辈出,受乾隆嘉奖的文威将军、台湾守备薛文潮,以及近代学者薛贻源,屏南首位博士薛承健,外交家、大使薛谋洪都是双溪薛氏一代俊才。薛氏宗祠建筑精巧,内植奇花异草,尤其是庭中洛阳牡丹系薛文潮所种,有近300年历史。

10、【灵岩寺】

在北岩寺上,位于双溪去往福安、周宁古官道边。该寺建于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是一座千年古刹。

11、【蟠龙墓】

蟠龙墓为宋代古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建造于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为双溪陆氏八世祖陆亨与夫人苏氏的合葬墓。建筑座东朝西,远远望去,犹如一条苍龙盘于山腰上,所以称蟠龙墓。该墓建筑造形与本地其他墓葬截然不同,而与北方的墓葬相似,墓周随山势用块石砌就,正中壁上嵌一石碑,碑文为近千字的墓志铭。有主墓道和支墓道,墓道上方铺以石板并以卵石和精雕条石砌成手饰盒状,墓坪宽11米。深10米。古墓是研究屏南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物。

12、【劝农桥】

位于北岩寺前的劝农桥系石拱廊桥,桥以块石拱砌,上架廊屋,屋中间有一匾额书“劝农桥”三字。旧时每年春季知县率官员到此例行劝耕。首任知县沈钟有诗云:“载酒春山自劝耕,官亭杂沓共欢迎。溪回树绕青旗转,风定花随翠盖轻,已荷恩纶蠲宿赋,史占丰穰报秋成,太平乐事原多众,野老人跨长吏清”。

13、【迎恩桥】

旧名南安桥,为石拱廊桥。乾隆二年四月重修,知县沈钟以落成之日,适有朝庭恩诏到来,故更名迎恩南桥。光绪三十三年九月知县江若干重建此桥时,题额“南安桥”于桥中央。此桥所处为双溪八景之“南桥春霁”。(部分图片原作者:萧云集)中华古镇概览>>>

第四篇:丽江古镇导游词

导语:我们都知道丽江古镇是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很多人都向往去丽江古镇旅游。那导游词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丽江古镇导游词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丽江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的丽江古城。我是陈艺涵,大家可以叫我小陈,今天的由我来陪同你们来到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

现在我来到了丽江古城。在丽江古城的街道依山势而建,顺着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的花纹图案栩栩如生,自然雅致,非常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这就是四方街。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一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四方街是一个梯形的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有石拱桥、石板桥、廊桥等其它桥。大家可以在这里看看风景,拍一拍照片。

请大家在这里细细游赏,感谢你们的到来,大家在玩的过程,注意安全,注意环境卫生,祝愿大家玩得开心!

篇二:丽江古城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

你们好!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你们叫我小郑就可以了。今天我们来到风景秀丽的云南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玉龙雪山脚下,丽江古城的一大特点是没有城墙。请问各位游客,您见过那座古城没有城墙呢?恐怕没有吧。这就是丽江古城的最大特点。原来,因为丽江古城的首领姓木,他想,木围上就围墙不就是困了。他觉得这个字不吉利。就不要围墙了。可能有的人要问了,如果没有围墙,可能就会受到异族的侵略了。到那时没有防范措施怎么办?这个不用担心,丽江古城是四面环山,山又很高。可以将山当作最大的围墙。所以不用担心异族的攻击。

现在,我们看到丽江古城的两座大风车,他们叫母子轮。大的是妈妈,小的是儿子,怎么样,形象吧?我们在向前走,这个广场就是四方街了。四方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它可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在这我们顺便讲讲茶马古道的故事。茶马古道是一条运盐巴,茶叶的道路,它从香格里拉一直到西藏。因为路上很危险,运输的队伍又经常遇险或被异族的人抢了货物杀害。所以,至今还有很多人记得他们。

再往前走,这座八角宝塔型的建筑就是丽江古城的木府。它是丽江首领居住的地方,所以人们现在一直还保留着。丽江古城的景点很多,一定要细细游览。

好了,我们今天先讲解到这里。大家可以解散一个小时,感受一下丽江古镇的魅力,一个小时之后还是回到这里集合。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篇三:丽江古城导游词

各位嘉宾:

现在我要带着大家去游览下一个景点,也是丽江最著名的景点——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因为有玉泉水贯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城内亦有多处龙潭、泉眼出水。这样就不怕迷路了,为什么不怕迷路呢?因为你要是迷路了,你可以顺着丽江古城里的河流走就能走出丽江古城。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水龙柱是古城人民的出火灾的愿望。这里的人们会很守“规矩”会爱护古城,很少扔烟头之类的易燃物品。再看世界文化遗产标志,圆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类创造的文明,圆圈和方框相连,代表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丽江古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右边的这些石刻称得上是丽江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浓郁的纳西风情画。我们脚下是“巴格图”,是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东巴祭司常用它来定方位和占卜等。

大家看丽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门,也看不到城墙,因为古城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木”,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了……

今天呢,我们先看到这里。大家也了解了不少的事情,可以到处看看。要注意安全啊。祝大家旅途愉快。

篇四:丽江古城导游词

各位旅客:

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现在我将要带大家去游览著名的景点——丽江古城。

我们即将来到这被称作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在此各位游客就会想,我怎能口出狂言,敢把这高原小城称得如此夸张,其实一点都没有被我夸大,丽江古城就是因为有玉泉水贯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城内亦有多处龙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街道自由布局,不求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临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镇,穿墙过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意是这座古城的真实写照,这里虽是云贵高原小镇,却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我在古城给大家讲了那么多,大家也看了那么多,但是马上就要进入古城了,怎么就没有看到城门呢?其实各位游客是看不到的,这也是丽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门,也看不到城墙,因为古城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木”,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了。

今天,我们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的支持,再见!

第五篇:西塘古镇导游词

西塘古镇导游词5篇

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塘古镇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西塘古镇导游词1

西塘位于嘉善县北,地处江浙沪交汇处,是著名的千年古镇。在西塘,你可以细细品味这里的慢生活,可在茶楼里品茶听曲,或等夜晚的西塘披上惊艳外衣后,乘上摇橹船看水中的各色倒影,也可以去酒吧坐下来找一点儿古朴中的现代感。即使是站在桥上俯视川流的木船、远眺整片屋檐,或在廊棚下漫无目的地闲逛也是一种乐趣。古镇内住着不少本地居民,你会看到常有阿婆在河边洗衣、阿公在廊棚下下棋,生活气息相当浓郁。

数不清的古桥和弄堂是西塘的特色,而且走到哪儿都有廊棚(有屋顶的街道,也称为“雨廊”),很多廊棚一侧是卖特产、饰品、小吃的铺子和民居,另一边则是河道。有的廊棚一侧还有靠背长凳,走累了可以坐下歇息,从送子来凤桥到北栅街这段廊棚最为经典。西塘的廊棚有“烟雨长廊”之美名,如果是雨季,可坐在廊棚下欣赏烟雨中的西塘,感受江南水乡的柔情多姿。

西塘有一百多条长短各异的老弄堂,弄堂多为石板铺路,有的两侧墙头高耸,有的宽有的窄。其中宽度仅为1米的石皮弄最为有名,你可以进去体验与对面游人侧身而过的拥挤感,还可感受弄堂中与世隔绝般的宁静。

西塘的河道水巷上横卧着各种石桥近百座,其中永宁桥为西塘的最佳观景点,可纵观河道交汇处的美景,清晨可来此拍摄到静谧纯朴的水乡风情。此外还有造型独特的送子来凤桥、站在桥头可远眺层层青瓦的环秀桥、曾出现在电影《碟中谍3》场景中的万安桥等。

古镇内的古迹景点众多,有西园、醉园、种福堂等别致的园林及民居,还有护国随粮王庙、圣堂等香火甚旺的庙祠,你还能在江南民间瓦当陈列馆、中国酒文化博物馆、纽扣博物馆中了解到当地的民风民俗。这些景点都包含在景区联票中。

西塘还是有名的“艳遇之都”,塘东街一带有很多酒吧,晚上音乐声、歌声此起彼伏。西塘也是许多影视剧的取景之地,电影《碟中谍3》中阿汤哥飞奔于廊棚中的那一段场景也许很多影迷都历历在目,此外还有许多酒楼、客栈、弄堂、老宅也都留下了各大剧组的足迹。

来西塘一定要坐一回摇橹船,体验从水上欣赏古镇,尤其是晚上坐在船上品味西塘夜景,赏心悦目。景区主入口内和送子来凤桥前各有一个游船码头,乘坐摇橹船每船150元(须凭门票,限坐8人),散客为每人20元,时间约25分钟。

西塘有管老太臭豆腐、陆氏小馄饨、钱氏祖传豆腐花等特色小吃,还有满街都能看到的粉蒸肉、扎肉、芡实糕、酒酿园子等美食,不容错过。北栅街一带还有老品芳等老饭馆,可以尝到各色江南菜肴,价位也大多不贵。古镇内遍布古色古香的临水客栈和明清古宅,不少人会选择住一晚,如果偏爱清静,可以住在一些远离酒吧街的巷子里。

西塘古镇导游词2

西塘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善县,江浙沪三省交界处。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是吴地汉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西塘被誉为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历史文化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后弦的《唐宋元明清》也是在古镇西塘时有感而发而写的。西塘古镇还有以提倡民族气节,推翻封建的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为志的南社,是在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浪潮汹涌澎湃的激荡下,于1909年11月在苏州秘密成立的。

南社的发起人是吴江著名诗人柳亚子,他在西塘发展南社社员18人,较为著名的有余十眉、李钟麒、郁佐梅、沈禹钟、江雪塍等。南社是一个革命团体,它主要是以文字鼓吹反清革命,与同盟会互相呼应,成犄角之势。一时京、沪、苏、浙、湘甚至南洋等地不少报纸,都为南社社员所掌握。“欲凭文字播风雷”(柳亚子语),为反清民族民主革命大造声势。后来,南社在大革命的浪潮中也四分五裂,但西塘的一班诗友,又组织了胥社,宗旨不变,人员不变,成为南社在西塘的延伸组织。胥社成员的诗文绝大多数保留了下来,这些诗和他们的“宗师”柳亚子在西塘留下的90首诗文一起,并且共同成为西塘的千古绝唱。

西塘现状在西塘,你可以细细品味这里的慢生活,可在茶楼里品茶听曲,或等夜晚的西塘披上惊艳外衣后,乘上摇橹船看水中的各色倒影,也可以去酒吧坐下来找一点儿古朴中的现代感。即使是站在桥上俯视川流的木船、远眺整片屋檐,或在廊棚下漫无目的地闲逛也是一种乐趣。古镇内住着不少本地居民,你会看到常有阿婆在河边洗衣、阿公在廊棚下下棋,生活气息相当浓郁。

西塘古镇导游词3

西塘,古称胥塘、斜塘,又名平川,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春秋战国时代,西塘就是吴越两国相争的交界地,故也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小镇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称“双绝”。

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 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

古镇现存的许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镇先人当时致富后的结晶。由于当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来骚扰较少,故能使西塘较完美地将古镇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遗产能延续下去。

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西塘古镇导游词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周无寒,是你们这次西塘行的小导游。今天,由我带你们去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走一走。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以“桥多、弄多、廊棚多”的三大特色而获得广大游客的青睐。

大家看,这就是西塘最著名的一个景点——石皮弄。石皮弄是最窄的弄堂,全长68米,最窄处仅0.8米,最宽处也只有1米,由168块薄薄的石板铺成。人站在这里是不是有一种“一线天”的感觉呢?这条石皮弄是明朝嘉靖年间王姓子孙的宅院之间的一条小弄堂,大家可以在这儿留个影。

大家跟着我继续往前走,下一个景点是送子来凤桥。送子来凤桥建于明崇祯十年,是一座三孔石板桥。传说在建造时,一只鸟飞过来,造桥人认为吉利,便取名为“送子来凤桥”。这座桥宽4米。中间有一座墙隔开,桥顶有棚,红檐黛瓦,既古朴又新颖。

我们接着往前走,看到前面那条带顶的街了吗?那就是“烟雨长廊”了。这条长廊总长1000米,宽2—2.5米。这条烟雨长廊让我们在游玩时,下雨不用撑伞,晴天不用遮阳,是一条独特的风景线。在临河的长廊走,要注意安全,不要掉在河里。

走过长廊,我们就到了西塘最繁华的商业街。在这儿可以自由购物,品尝小吃。我推荐几样特产,让大家品尝,第一是八珍糕,八珍糕是慈禧太后最爱的食品,由八味中药配以糯米粉、白糖精制而成,口感香甜,且益脾胃。第二是臭豆腐,这儿的臭豆腐臭中含香,美味至极。这儿还有许多其他的纪念品。

各位游客,今天的浏览结束了,再见。

西塘古镇导游词5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今天为大家服务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一下江南六大古镇中的一个,就是西塘。西塘地处杭嘉湖平原,属浙江省嘉善县,距上海90公里,杭州110公里,苏州85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之称,唐宋时聚成村里,明清时期,由于水路发达地理位置优越,逐渐成为了江南繁华富庶的商业重镇,西塘1平方公里的古镇区至今保留着二十五万平方米的明清建筑,居住着二千多户的居民。游人到此,不仅可以领略到小桥流水、错落有致的明清古建筑,还可以置身期间,亲身感受古朴、安逸、原汁原味的水乡风情,西塘古镇共有十一个景点,每个景点都以其特有的内涵向游 人展示着西塘厚重的历 史文化与独特的人文风情。

张正根雕艺术馆

各位团友,我们看所到是张正根雕艺术馆。张正根雕艺术馆系典型的民国建筑,距今已有百年左右的历史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 欧式建筑的各自特点,为砖木结构,里面陈列的 是著名根艺美术大师张正的几百件根雕作品。根雕源于自然,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张先生,他是杭州人,原籍安徽舒城,生于1958年,1999年因人才引进,来到西塘 继续其根艺创作。

他的作品立足于七分天然,三 分人工,有不少作品获得全国的各种奖项。五百件大件作品(最轻为150kg,最重为1000kg,平均重量为250kg)进入吉尼斯,还被载入世界名人录及东方之子,来到嘉善后,又被评为嘉善的荣誉市民。当我们走进张正根雕艺术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张龙椅,它叫“过把瘾”,在中 国古代只有皇上可以坐龙椅,而根雕馆的这张龙椅,是专为游客准备的,让各位可 以坐坐龙椅,做一做现代的皇上。

西塘有三多

(沿途讲解)您知道西塘有三多吗?那就是桥多、弄多、廊棚多,在古镇至今仍保存有古桥27座,长廊202_多米,弄堂是一大特色,其中百米以上的有5条,幽幽 长长的弄堂仿佛是一条时间隧道把我们带入了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西街是西塘清 朝末年,民国初年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共有500多米长,集中了西塘一些老字号的店 铺,至今,我们从斑驳陆离的墙壁和褪色的木门板上还依稀看出这里曾有的'繁华。

江南瓦当陈列馆

团友们,我们眼前的就是江南瓦当陈列馆。中国瓦当文化源远流长,“秦砖汉瓦”闻名于世,但由于砖瓦之类极易破碎,所以年代久远 的瓦制品大多传世不多。因而更显得瓦当的珍贵。在西塘南面的干窑一带,确有大批精美 作品传世。追其源由,得知早在秦汉时期,当地的制窑业就已相当发达,更早有“千窑”之称。连闻名遐迩的“明货金砖”皆在那里烧制。相传当年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广招天下兵马,特向江南一官员下了一道口头圣旨,但当地官员年老失聪误把召千军万听为“造千砖万瓦”,遂大兴土木,至此嘉善一带制窑业发达。这个馆内有花边滴水、筷笼、步鸡、砖雕、古砖、陶俑六大类300多个品种。其中有极富美好愿望的传统瓦当;有带宗教色彩的寺庙瓦当,有表明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图案瓦当。它以深邃而广博的文化蕴含,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思考与遐想。

烧香港景区

大家请看这边,我们已经到了烧香港景区。烧香港景区是西塘两大典型水乡风貌区之一,它 以典雅、秀美、幽静的特色见长,站在鲁家桥上远眺,烧香港宛如一位小家碧玉的姑娘,楚楚动人地屹立在水边,使人不由得心旷神怡,烧香港景区的建筑保存得较为完好,有着明清建筑的典型风格,在这里你可以体味到几百年来水乡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生活,一座座精致的小楼,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河埠头以及千姿 百态、喻意深刻的系舟石,无一不透视出这里浓浓的生活气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塘是个风景秀美,人才辈出的地方,据镇志记载,从明代万历三年至明末的427 年间,中进士的19位,中举人的有31位,近现代获得中高级以上职称的西塘在外人员有好几百位,原上海市副市长、被誉为人民公仆式的好市长倪天增的祖居就坐落在烧香港内。

石桥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一拱如月的石桥,桨声四起的流水,青瓦灰墙的人家,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小镇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称“双绝”,具有别样的风韵。

西塘最有名,最繁忙的一座桥——永宁桥。它位于西塘古镇的十字路口,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这里连接着西塘的标志性建筑——烟雨长廊(或称 金色长廊)还连着曾经最繁华的长廊——北栅街。和以前最繁忙的水道——烧香港,以及现在最有名的商业街——西街。所以这里定是商家必争之地。光酒楼家就有好几家。尤其是仿古的 明清食代。大量的木结构,仿古的建筑,宽阔的店面,实在是气派。站在永宁桥上,环顾四周。可将西塘大部分区域尽收眼底。

醉园

(沿途讲解)我们现在要去的是醉园。我呢,也不会闲着,现在为大家讲一下关于西塘的东西。先说北栅街吧,它是西塘解放以后较为繁华的地段,至今还是西塘周边农户购买生产资料的集中地,铁匠铺、秤店、理发店、化肥部、小吃店等许多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店铺,是当代西塘百姓的真实写照。

西塘三多之一的廊棚是西塘一绝,站在永宁桥上远眺,连绵不绝的长廊与河对岸的粉墙黛瓦 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青砖黑瓦间挂的串串红灯笼与柳枝间偶 尔冒出来的那抹新绿为这幅水墨画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塘也由此变得更加 神秘,更加写意,令人留连忘返。园内另有一小砖桥,高约一米左右。虽然桥小,但人可以从砖桥上走过,是西塘具有使用价值的最小的砖桥。

西塘古镇石桥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纵横,自然环境十分幽静,一拱如月的石桥,桨声四起的流水,青瓦灰墙的人家,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小镇上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落,廊棚和古弄堪称“双绝”,具有别样的风韵。

西塘最有名,最繁忙的一座桥——永宁桥。它位于西塘古镇的十字路口,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这里连接着西塘的标志性建筑——烟雨长廊(或称 金色长廊)还连着曾经最繁华的长廊——北栅街。和以前最繁忙的水道——烧香港,以及现在最有名的商业街——西街。所以这里定是商家必争之地。光酒楼家就有好几家。尤其是仿古的 明清食代。大量的木结构,仿古的建筑,宽阔的店面,实在是气派。站在永宁桥上,环顾四周。可将西塘大部分区域尽收眼底。

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游完了我们计划中的景点,一路上谢谢团友们的合作,现 在,我们将踏上返程,请您务必跟上脚步。

双溪古镇导游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