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常见文言文归纳总结
编辑:夜幕降临 识别码:10-884501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4 09:44:2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常见文言文归纳总结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翻译: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 益多弊少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婉言辞谢

2、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4、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

5、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答: 【二】南海之帝为①倏②,北海之帝为忽③,中央之帝为浑沌④倏与忽时相与⑤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⑥。倏与忽谋⑦报浑沌之德⑧,曰:“人皆有七窍⑨以视听食息⑩,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注释】

① 为:是。

② ③④:倏、忽、浑沌,人名,具有寓言性质。倏和忽是短暂的意思。浑沌即纯朴自然之意。

⑤时相与:常常一起。

⑥善:好。

⑦谋:商量。

⑧报混沌之德:报答混沌的德行。

⑨七窍:指一口、两年、两目、两鼻孔。

⑩视听食息:看、听、吃、呼吸。参考译文】

在传说中南海的君王叫做“倏”,北海的君王叫做“忽”,中央的帝王叫做“浑沌”。倏与忽经常作客于浑沌的国土,接受浑沌丰盛的招待,倏与忽欲报答浑沌这样热情的款待,想着人都有七窍而浑沌却没有,就想要一天凿出一窍,让浑沌也能跟他们一样享受美食、音乐、愉人的景色等,没想到等七天凿完七窍后,浑沌却也因此死了。

【三】[甲] 纪渻子①为王(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③”。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④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示鸡矣,其德(精神)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庄子〃达生》 [乙] 人有操舟者,其始折旋⑤疾徐,惟身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⑥之间,所向莫不知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⑦鼓径进,亟犯在险⑧,乃四顾胆落,坠浆失柁⑨。

注释:①渻:读shěng,人名。②方:正;恃:凭着,依靠。③犹:仍然;响:声响,指鸡的啼叫。影:影子,指别的鸡走近来。④疾视:怒目而视。⑤折旋:调头:旋:转变。⑥洲渚(zhù):水中小块陆地。⑦椎:用椎敲。⑧亟:突然;犯:碰到。⑨柁:读tuò。

译文。甲:纪渻子为宣王饲养斗鸡。十天后,宣王催问道:“鸡训练完了吗?”纪渻子说:“还不行,它正在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

过了十天,宣王又问训练好了没有。纪渻子说:“还不行,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有所反应。”

再过了十天,宣王又问起训练鸡的事。纪渻子说:“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再过了十天,宣王问起那只鸡。纪渻回答说:“现在差不多了,即使别的鸡叫,它也好像没有听到似的,毫无反应了。”

宣王于是就去看鸡的情况,果然呆若木鸡,于是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内,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看见它就转身逃走了。

乙:楚国有个人学习驾船,开始时,学习折回、转弯、快走慢走,都是船师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一回,他试着驾船在河里的小洲之间行进,前后左右没有不如意的,于是他就认为自己把驾船技术都学到手了,立即谢过船师去了。于是,击着鼓快速前进,很快地去迎冲大风浪,他四下张望,这才吓破了胆。桨也掉了,舵也使不上了。

1.用“/”线标示朗读的节奏。(2分)①方虚而恃气 ②于是小试洲渚之间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地点的词。(2分)①鸡已乎 ②反走矣 ③四顾胆落 ④坠浆失柁 3.翻译下列句子。(3分)①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②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4.甲文的纪渻子训养斗鸡,侧重训练斗鸡的,“斗鸡”达到了不怒自威的气质,而且“ ”;乙文中的楚人学舟(驾船),只学习师傅的,“楚人”却在实战中演出的丑态“。”(2分)5.结合实际,谈谈你的阅读感悟。(2分)

【四】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 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 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成王封伯禽于鲁: ②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③犹恐失天下之士: ④守之以恭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②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3、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分)

第二篇:·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叫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等。

第三篇:小学常见文言文

1、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韩非子》 [注释]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翻译: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这个故事的寓意: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2、揠苗助长

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

2.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3.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4.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5.趋:快走。往……去,到……去。

6.槁(gǎo):草木干枯。

译文: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这个故事的寓意:

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3、画蛇添足

原文: 楚有⑴祠者,⑽赐其⑵舍人⑶卮酒。舍人⑷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⑸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⑾为之⒅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⑹固无足,⑺子⒀安能为之足?”⑻遂饮其酒。为蛇足者,⑿终⑼亡其酒。

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持祭祀的人。

(2)舍人:旧时王公贵族家中的门客。

(3)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4)相谓:互相商量,共同议论。

(5)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起。

(6)固:本来,原来。

(7)子:对人的尊称,您。

(8)遂:然后。

(9)亡:失掉,指未喝上。

(10)赐:赏给,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1)为之足:给它画上脚。

(12)终:最终、最后。

(13)安能:怎能,哪能。

(14)引:拿起。

(15)且:准备。

(16)成:完成。

(17)余:剩下的。

(18)足:脚。

翻译: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4、刻舟求剑

[原文]:

⑩楚人有①涉江者,其剑②自舟中坠于水,③遽(jù)④契(qì)其舟曰:“⑤是吾剑之所从⑦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⑧若此,⑥不亦惑乎!

[注释]1.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2.自--从。

3.遽--急遽,立即,匆忙。

4.契--刻。

5.是--指示代词,这里。

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7.坠--掉下。

8.若--像。

9.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10.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11.求--寻找。

12.之--代词,代“剑”。13.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

14.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词)那。

15.从其所契者,其:他。

16.止:动词,停止。

18.行:走(这里指行驶)。

19.亦:也。

【译文】:

楚国有一个坐船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不小心从船上落入江中。他急在船沿上用刀刻上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往前驶过了,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的方法去寻找宝剑,不是很糊涂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5、滥竽充数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③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

①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②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③廪:粮食仓库。

【译文】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

6、掩耳盗铃

【原文】: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⑥。恶⑦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⑧矣。——《吕氏春秋》

【注释】

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③负——背着

④椎(chuí)——槌子或棒子。

⑤况(huàng)然——形容钟声。

⑥遽(jǜ)——急速。

⑦恶——害怕

⑧悖——荒谬

【译文】智伯消灭范氏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准备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

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胡涂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7、鹬蚌相争

原文:赵①且伐燕②,苏代③为燕谓惠王④曰:“今者臣来,过易水⑤,蚌方出曝(暴)⑥,而鹬⑦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⑧。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⑨之为渔父⑩也。故愿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注释:①赵:国名,都城在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

②燕:国名,都城在现在的北京市。音yān,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③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洛阳人。

④惠王:就是惠文王,赵国的国君,名叫赵何。

⑤易水:在现在河北省境内。

⑥曝:pù,晒太阳。

⑦鹬:yù,一种水鸟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长,捕食鱼、虫、贝类。

⑧喙:huì,嘴,专门指鸟和兽的嘴。

⑨秦:国名,都城在现在的陕西省咸阳市。⑩渔父:渔夫。

(10)渔者——就是后面的“渔父”,以捕鱼为业的人。

(11)伐——讨伐

(12)雨——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

(13)禽——音qín,擒获,就是捕捉的意思。

(14)支——支持,这里是相持、对峙的意思。

(15)弊——弊病,害处,这里是疲弊的意思。

翻译: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惠王说:“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老蚌怕出来晒太阳,但有个鹬鸟跑来啄食它的肉,蚌马上合上两片壳刚好夹住了鹬鸟嘴巴,鹬鸟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小蚌你死定了。”蚌说道:“你嘴巴今天抽不出,明天抽不出,等死的是你。”两个都不肯舍弃让步,这时刚好有个老渔翁走过看到把他们俩都捉住了。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我恐怕强大的秦国要当渔夫了。所以请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赵惠王说:“好。”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当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

8、狐假虎威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翻译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这个故事故事我们的道理: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9、买椟还珠

原文: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①椟而还其②珠。

注释:①椟:木匣;②珠:珍珠。③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翻译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第四篇: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句式总共可以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一、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之一。固定句式在解题的很多时候,可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是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

(一)表疑问的固定句式

1.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可译作“什么地方”。例如:

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 三国志〃 荀彧传》)

2.何所,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是“所„„ 者何为”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作“„„ 的(人、物、事)干什么用”。例如: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3.何以,即“以何”的倒装。表示疑问。可译作“用什么办法”“有什么”“为什么”“凭借什么”。例如:

何以言之?(《 赤壁之战》)

4.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1)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失街亭》)

(2)奈何取之尽锚株,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5.如„„ 何,译为“对„„ 怎么办”。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 愚会移山》)

6.奈„„ 何,译成“把„„ 怎么办”。例如:

巫姻、三老不来还,奈之何了(《西门豹治邺》)

7.何如,常用来问行为方式或事物状况,可译为“怎么样”。“何如”还经常用于对人或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孰与”的用法,译为“比„„ 怎么样”。例如:

(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 ’谢曰:“右军胜林公。”(《 世说新语》)

8.何遵,表示问原因,译为“怎么”。例如:

此何速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1.不亦„„ 乎,译为“不是„„ 吧”。例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学而》)

2.何„„ 为,译为“还要„„ 干什么”。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姐,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3.何以„„ 为,由疑问代词“何”、介词“以”和动词“为”组成。“何以”即“以何”的倒置。“何以„„ 为”等于介词结构加动宾词组“为何”。可译作“用(要)„„ 做什么”。例如:

敌未灭,何以家为?(《宋史〃 击飞列传》))

4.何„„ 之有,疑问代词“何”同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共同作“有”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何”提前。

“何有”之间嵌人结构助词“之”作“何”提前的标志,表示反洁。可译作“有什么„„ 呢”。例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

5.何有于„„,表反话,可译作“对于„„ 来说,又有什么呢”。有时可理解为“何„„ 之有”,但它中间的词语被省略,译时应补出。例如: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海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述而》)

6.庸„„ 乎,译为“难道„„ 吗”。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7.其„„ 乎,表示洁问或揣度,译为“难道„„ 吗”或“大概„„ 吧”。例如: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少年中国说》)

8.如之何,奈何,译为“怎么„„ 呢”。例如: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 君子于役》)

(三)表推测、揣度或商榷的固定句式

1.得无„„ 乎,得无„„ 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 吧”。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2.无乃„„乎,译为“恐怕„„ 吧”。例如: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般之战》)

3.„„ 之谓也,其„„ 之谓也,其„„ 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

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如:

诗曰:“孝子不匾,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部》)

(四)表感叹的固定句式

1.何其,它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表示原因和程度,译为“为什么”“多么”;一种是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多么”。例如:

(1)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荀子》)

(2)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沽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2.一何,有的写作“壹何”,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增强感叹语气,可译为“多么”。例如: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五)表比较的固定句式

1.孰与,与„„ 孰,译为“跟„„ 比较,哪一个„„ ”。例如: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六)表选择或并列的固定句式

1.非„„ 则,表示选择。可译作“不是„„ 就是„„ ”。例如:

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

2.其„„ 其„„,表示选择。可译作“是„„ 还是„„ 气有时候前一个“其”字可省略。例如:

诚爱赵乎?其实僧齐乎?(《史记〃 赵世家》)

二、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陈胜者,阳城人也。(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5)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6)七略四库,天子之书。(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8))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9)此三者,吾遗恨也。(10)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11)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

(1)此乃臣效命之秋也。”(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3)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4)即今之傫然在墓者。(5)梁父即楚将项燕。(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7)非死,则徙尔。(8)此皆良实,志虑忠纯。(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1)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4)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例如:

(1)刘备天下枭雄。

(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

(1)臣诚恐见欺于王。(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5)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6)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为予群从所得。(4)恐为操所先。

(5)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6)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受”“受„„于”表被动。如:

受制于人。

(三)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

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例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标志词:于、以。如:

俄有武夫出于波间 覆之以掌,虚若无物。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

(1)甚矣,汝之不惠。(2)美哉,我少年中国。”(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5)德何如,则可以王矣?(6)何由知吾可也?(7)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8)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9)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10)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

(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

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

(1)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2)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3)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5)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6)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7)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8)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9)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第五篇:文言文常见句式概括范文

文言文常见句式概括

设计人;何绪奇

202_年6月2日星期三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等五种。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独五人之激檄,何也?(同上)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同上)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用疑问语气词的,例如:

壮士,能复饮乎?(司马迁《鸿门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沟《六国论》)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

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伶官传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曹丕《与吴质书》)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

参佐无不被系束。(《世说新语•桓南郡好猎》)

5.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五、变式句

所谓变式句,是比照现代汉语说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置。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一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来何操?(操何)(司马迁《鸿门宴》)沛公安在?(在安)(同上)

子何恃而往?(侍何)(彭端淑《为学》)

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范仲淹《岳阳楼记》)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司马迁《鸿门宴》)一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唯利是图(图利)

3.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4.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常见文言文归纳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