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限时检测
1.[202_·南师大附中联考]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b表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
C.若种群的增长为“S”型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组成一直是增长型
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
2.[202_·广东省仲元中学、中山一中等七校联合体高三联考]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下关于样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随机取样
B.估计值是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C.狭长的河流宜采用等距取样法
D.样方的大小应严格按1
m2的正方形
3.[202_·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开学考试]“飞蝗蔽天,禾草皆光”,下图为生态学家对某草原上4种蝗虫处于不同密度时对牧草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相同时,对牧草危害最大的是亚洲小车蝗
B.若4种蝗虫同时存在于该草场,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都是竞争
C.当狭翅雏蝗虫的种群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增加
D.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宽须蚊蝗若虫(跳蝻)的种群密度
4.[202_·执信、广雅、六中三校高三联考]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中田鼠存在水平结构的分布
B.该田鼠种群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
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示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5.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
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调查
C.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Ⅱ内的开始下降
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均相同
6.[202_·甘肃省张掖一中调研]下列关于图中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B.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C.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D.在t1时控制有害生物最有效
7.[202_·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种群的数量变动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是解释田鼠周期性数量变动的内分泌调节学说的主要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田鼠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田鼠种群数量增加会使其年龄组成趋向于衰退型
C.社群压力增大,会使田鼠的平均体重趋向于下降
D.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
8.[202_·四川南充高级中学模拟]生态学上把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最低起始数量又称为M值,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为该种群的种群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K值为750(个),M值为25(个)
B.当种群数量大于K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K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C.当种群数量小于M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大于M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D.若该种群的起始数量分别是75、300、800,则理论上种群的最终数量依次为0、600、600
9.[202_·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模拟]如图为研究者构建的某地区“捕食者—猎物”模型,(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模型可以反映捕食者和猎物的种群数量变化
B.N2最可能代表猎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P3代表了捕食者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10.[202_·河北省邯郸市高三摸底考试]如图为某研究小组调查千岛湖A、B两个岛屿中社鼠数量在某年份3月~11月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岛屿中社鼠在6~7月份数量的下降与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有关
B.B岛屿中社鼠在3~4月份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每个岛屿中社鼠种群数量增加均离不开信息传递的作用
D.调查社鼠种群数量变化时,再次捕获后社鼠死亡不会影响调查结果
11.[202_·江苏省启东中学第一学期期初考试]池塘水中生活着多种浮游动植物,其中大型溞是常见杂食性浮游动物,该动物具有较强的摄食能力,可用于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增长。为探究大型溞对藻类的影响,某实验室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
(1)多次采集池塘水,混匀后分别装入透明塑料桶中,将塑料桶随机分成5组(C0-C4组)。向桶中加入大型溞,使其密度依次为0只/L、5只/L、15只/L、25只/L、50只/L。将水桶置于适宜光照下,每三天计数一次,统计每组水样中藻类植物的细胞密度,实验结果如下图1。
①实验水样中的所有生物可看作微型________,输入其中的总能量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透明桶置于适宜光照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4天到第7天期间,C0、C1、C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水体中无机盐得不到及时补充
b.有害代谢产物积累
c.浮游动物的摄食数量大于藻类的增殖数量
(2)研究者还统计了各组水体中小型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结果如下图2所示。大型溞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据此分析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3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可知,饲养大型溞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需考虑大型溞的投放________等问题。
12.[202_·广东省河源一中模拟]“植物A→动物B→动物C”是某草原的一条食物链,生态学家对该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动物B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__。
(2)研究人员调查并绘制动物C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202_年6月种群C的年龄结构是________型。可以预测,种群在202_年6月后数量变化的趋势最可能是________,其直接原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监测了C种群几年间的数量变化并绘制出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乙。监测过程中为控制C种群的数量,引入了以C为食的种群D。据图分析,D最可能是在图中__________点对应的时间引入,该时间点____
____(填“是”或“不是”)控制C种群数量增长的最佳时期。
(4)动物B和动物C都是恒温动物,它们同化的能量中有不足10%用于________________,而其余的能量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能够依据B留下的气味去猎捕B,B同样也能够依据C的气味或行为躲避被猎捕,由此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1.B
2.D
3.D
4.C
5.D
6.D
7.A
8.D
9.C
10.B
11.(1)①群落 水样中的生产者(主要为藻类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②利于藻类植物(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③abc
(2)捕食与竞争 大型溞密度过大,抑制了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使某些藻类得以繁殖
(3)防止藻类过度生长(防治因水体富营养化(N、P污染)而造成藻类的爆发)密度
12.(1)480 大
(2)增长 下降 出生率可能小于死亡率
(3)b 不是
(4)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