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总结5篇
编辑:枫叶飘零 识别码:10-1048963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5 10:51: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总结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心理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十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人能在诸如学习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那绝对不是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戒骄戒躁,态度端正,虚心认真….要永远的记住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课程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做课程设计以前觉得课程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课程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课程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我的心得也就这么多了,总之,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终于做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在此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罗老师、朱老师和李老师对我们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们给我们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封面(根据自己的个性设计)2.目录3.主界面(介绍这次设计的课题、人员、目标、任务、人员分工)4.主要过程(要告诉别人你的这个作品该怎么用)5.程序流程图(用图来表示主要过程)6.核心源程序(你觉得这个作品它具备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就将实现这个功能的代码给COPY下来)7.主要函数(你程序代码里用的函数中你觉得重要的或是难的)8.心得9.附录(你完成这次课程设计参考的书,这个可以多写一点,以示用心认真)

第二篇: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师不少工科生不可避免的课程,下面是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欢迎参考阅读!

【最新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

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到得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的是如何进行团队的合作,因为任何一个作品都不可能由单独某一个人来完成,它必然是团队成员的细致分工完成某一小部分,然后在将所有的部分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认真调试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之后形成一个完美的作品。

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不少知识,也经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许多东西,树立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可能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它对我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次的课程设计不仅仅有汗水和艰辛,更的是苦后的甘甜。

【最新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二】

经过紧张而辛苦的四周的课程设计结束,看着自己的设计。即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自己的设计终于完成啦,担忧的是自己的设计存在很多的不足。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的课程设计题目是:设计胶带输送机的传动

装置(如右图所示)工作年限是10年 工作环境多飞尘 滚筒圆周力F是1500牛 带速v是1.6米每秒 滚筒直径D是250毫米 滚筒长度L是600毫米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共分为8个阶段:

1、设计准备工作

2、总体设计

3、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4、装配图草图的绘制

5、装配图的绘制

6、零件工作图的绘制

7、编写设计说明书

8、答辩

在前几周的计算过程中我遇到很大的麻烦,首先是在电机的选择过程中,在把一些该算的数据算完后,在选择什么电机类型时不知道该怎么选择,虽然课本后面附带有表格及各种电机的一些参数我还是选错,不得不重新选择。在电机的选择中我们应该考虑电机的价格、功率及在设计时所要用到的传动比来进行选择,特别要注意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成本。在传动比分配的过程中,我一开始分配的很不合理,把减速机的传动比分成4,最后导致在计算齿轮时遇到很大的麻烦。不得不从头开始,重新分配。我们再分配传动比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以后的齿轮计算,使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合理。

在把电机的选择、传动比选定后就开始进入我们这次课程设计的重点:传动设计计算。在一开始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在杨老师和张老师的热心讲解和指导下,明白传动设计中齿轮的算法和选择。在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时,我们一定得按照书上的计算思路逐步细心地完成,特别一些数据的选择和计算一定要合理。当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选择完成时,在分别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和按齿根弯曲强度计算,最后通过这两个计算的对比确定分度圆直径、齿轮齿数。

这次设计中最后一个难点就是轴的设计,在两位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采取边画边算的方法,确定低速和高速轴后又分别进行校核,在这个环节中我觉得轴的校核是个难点,由于材料力学没怎么学好导致计算遇到麻烦,这也充分的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综合性。在平时的学习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麻烦。

在计算结束后就开始画图工作,由于大一的时候就把制图学,又学电脑制图导致很自己手工画起来很吃力,许多的画图知识都忘记啦,自己还得拿着制图书复习回顾,导致耽误许多时间,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更加明白我们所学的每一科都非常重要,要学好学的学硬。在画图过程中,我们应该心细,特别注意不要多线少线同时也要注意图纸的整洁,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好的图。

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然而,当我一着手清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3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虽然这是我刚学会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胜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许多,另我有一中春眠不知晓的感悟.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课程设计过程中,许多计算有时不免令我感到有些心烦意乱:有2次因为不小心我计算出错,只能毫不情意地重来.但一想起周伟平教授,黄焊伟总检平时对我们耐心的教导,想到今后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想到世界上因为某些细小失误而出现的令世人无比震惊的事故,我不禁时刻提示自己,一定呀养成一种高度负责,认真对待的良好习惯.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在工作作风上得到一次难得的磨练.短短三周是课程设计,使我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真正如此的缺乏,自己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如此的不足,几年来的学习那么多的课程,今天才知道自己并不会用.想到这里,我真的心急,老师却对我说,这说明课程设计确实使我你有收获.老师的亲切鼓励我的信心,使我更加自信.最后,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们,是您严厉批评唤醒我,是您的敬业精神感动我,是您的教诲启发我,是您的期望鼓励我,我感谢老师您今天又为我增添一幅坚硬的翅膀.今天我为你们而骄傲,明天你们为我而自豪。

【最新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三】

机械课程设计接近尾声,经过两周的奋战我们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们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然而,当我一着手整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两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或许很多人认为课程设计两周时间很长,可我们却丝毫未感觉到时间的充裕,这些天我们每天早出晚归,除在寝室休息食堂吃饭其他时间就窝在基地做课设。这两周的时间大致的安排是第一周做选定题目、背景调查、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这个过程中我们在网上收集资料,选定方向,提出初步的方案,经过几次不断地反复修改和讨论,我们基本确定题目和实现原理。第二周的任务就着重在详细设计。这个阶段我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我和黄彦鑫由于有一些建模基础,负责建模和动画,彭浩负责文档、图片的整理和说明书。我想这是我最充实的几天,经过概念设计后我们对方案都认为有深刻的解,可是真正落实到细节,我们低估它的困难性,每一个零件的尺寸、定位都需要确定,一个螺钉、一个轴承、一个卡簧都要装配,从来没有体会到装配原来也这么的有技术含量,经过四天的努力,我和黄彦鑫还是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这期间我想最痛苦的并非我,而是我的笔记本,几乎每次都是以死机而告终,最后装配体里一百多个零件,三百多个装配约束,只要修改一个尺寸,就要驱动很多零件的位置,最后做动画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删掉如圆角、推刀槽、筋等一些结构特征,甚至一些不影响约束的螺钉螺帽和卡簧,即便是这样动画也渲染近八个小时。这期间痛苦过纠结过,郁闷过犹豫过,可是也只有经历过才能学到知识,我们使用的机构类型比较多,这促使我对机械原理的理论知识有新的理解,槽轮中槽数的选择和拨盘圆销的选择、凸轮的轮廓设计和运动性能分析及其优化、齿轮的模数齿数的选择和变位系数的计算、曲柄滑块中急回特性的应用和杆长的设计,这每一点都要用理论来指导,例如,我以前从来真正不明白为什么变位齿轮的重要性,中心矩不是设计好的吗?为什么还要凑呢?只有自己亲手设计东西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所以也真正认识到学好机械原理的重要性。

我收获的另外一点或许是我对设计方法的认识,对CAD的认识,之前学过一些CAD软件,也跟老师做过一些建模和软件测试的项目,而真正这么完整的自己用CAD软件细致的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思想还是第一次,CAD画图,最重要的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可能理解不同,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时时刻刻记住自己使用CAD画图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进行工程设计,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阶段,三维的或者二维的实际上都是要将某些设计思想或者是设计内容,表达、反映到设计文件上。而图,就是一种直观、准确、醒目、易于交流的表达形式。所以我们完成的东西(不管是最终完成的设计文件,还是作为条件提交给其他专业的过程文件,一定需要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设计 思想、设计内容。有这个前提,我们就应该明白,好的计算机建模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特征:清晰、准确。

由于以前的一些经验,这次我没有按照传统的从零件设计,然后装配、检验、运动仿真,而是尝试一种耳熟能详但是没有实践过的设计方法:自顶向下设计。这是一种逐步求精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对要方案进行分解,定义出各个模块和机构,而将其中未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子任务放到下一层次中去解决。这样逐层、逐个地进行定义、设计和调试。按自顶向下的方法设计时,我们首先要对所设计的系统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然后从顶层开始,也就是从装配体开始连续地逐层向下分解,分解到到子装配,最终到每一个零件的参数和定位以及标准件的选择.这样设计速度明显会加快(这也是我们能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建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独立,耦合性低,最终也不回出现各个模块之间运动矛盾或者干涉等问题出现。

虽然这是我刚学会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胜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许多,另我有一中春眠不知晓的感悟.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也让我体会到合作与双赢的快乐。

我的心得也就这么多,总之,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终于做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

第三篇: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简明指导书

1.设计目的《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基础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该设计的目的在于:

(1)在结束了《机械制造基础》及有关课程的学习后,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并培养学生学会全面综合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机械制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中的有关手册、图表和技术资料,并学会结合生产实际正确地使用这些资料。

(3)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懂得合理的设计应该是技术上先进的,经济上合理的,并且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4)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提高学生对技术文件的整理、写作及组织编排的能力,为学生将来撰写技术及科研论文打下基础。

2.设计内容

(1)编写规定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一份:

填写规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一份;

填写规定零件某机械加工工艺的《机械加工工序卡》一份。

(2)设计规定零件的某机械加工工序的专用夹具一套,并绘制其总装图一张。

(3)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3.设计步骤及要求

(1)根据给定的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和审查零件图:读懂零件图;审查该零件的结构工艺;了解该零件主要技术要求;区分哪些表面是加工表面,哪些表面是不加工表面;查清各表面的尺寸公差、形状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和特殊要求,区分各表面的精密与粗糙、主要与次要、重要与不重要等相对地位。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3)根据给定的零件材料,确定毛坯种类。并确定加工表面的总加工余量。

(4)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选择粗基准和精基准;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加工顺序;安排热处理工序及必要的辅助工序。

(5)确定各工艺的加工设备,夹具刀具。

(6)对工艺规程中的某道工序使用的夹具进行设计,手工绘制夹具总装图,图幅为A1。

a.以有利于反映该工序加工的位置,选取投影视图。用双点划线画出零件轮廓。b.在零件定位表面处,画出定位元件和机构。

c.在夹紧位置画出夹紧机构。

d.在对刀位置画出对刀元件和刀具导引装置。

e.绘图时要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画法,能用标准件的尽量使用标准件。

f.为了表达清楚夹具结构,应有足够的视图、剖视图、局部视图等。

g.夹具图上应标注夹具的总体轮廓尺寸,对刀尺寸,配合尺寸及配合公差要求,并标明夹具制造、验收和使用要求。

h.在夹具图右下角绘制出国家标准规定的标题栏和明细表,表中详细列出零件的名称,代号,数量,材料及其他要求。

(7)确定所设计的夹具工序的工序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8)确定所设计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9)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各一份。

(10)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应条理清晰,精简扼要,书写整洁,注意编号和排版。要用专用设计说明书用纸书写,应包括以下内容并按以下顺序装订:

a.设计说明书封面

b.序言(或前言)

c.目录

d.正文:包括两大部分。

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生产类型的确定;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技术要求分析;毛坯选择;加工余量的确定;工艺路线安排;刀具、夹具、量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工序余量及公差的计算;工时定额的计算等。

②夹具设计:总体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各类元件的选用;夹具动作原理及操作方法等。e.设计心得体会、小结。

f.参考文献:使用过的参考文献应在正文引用处作标识,并在“参考文献”中作著录,著录格式如:华楚生,等.机械制造基础.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_.

4.设计进度计划

设计时间共两周10天,日程安排计划如下:

(1)设计准备(借绘图工具、参考资料、设计动员等)0.5天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天

(3)确定各工艺的加工设备,夹具刀具0.5天

(4)机床夹具设计4天

(5)确定所设计夹具对应工序的工序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该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填写工艺卡和工序卡1.天

(6)编写设计说明书2天

(7)答辩1天

5.设计参考资料

以下设计资料根据设计实际需要选用,还可以使用下划线的主题词去检索更多: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材

(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3)机械制造工艺师手册(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

(4)机械切削机床产品样本

(5)公差与配合手册

(6)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7)切削用量手册(或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金属切削手册)

(8)机床夹具结构手册

(9)夹具模型及挂图

(10)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参考光盘

(11)其它

6.设计注意事项

(1)参考本指导书的设计进度计划,拟定自己的设计计划。经常检查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按计划进展工作,确保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2)对每天的工作内容进行记录,作为设计说明书的底稿。经整理、补充和修改即为完整的设计说明书,以提高设计效率。

(3)设计过程中要自觉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参考各种设计手册的基础上,勤于思考,大胆创新。并主动争取指导老师的指导,虚心请教,力争圆满完成设计工作。

第四篇: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要求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向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是设计和机床专用夹具的设计。其目的如下。

① 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② 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定夹具设计方案,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③ 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④ 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第二节 课程设计的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题目一律定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零件图样、生产纲领、每日班次和生产条件是本次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老师提供给学生。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纲领为中批或大批生产。

本次设计要求编制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按照教师的指定,设计其中一道或两道工序的专用夹具,并撰写设计说明书。学生应像在工厂接受实际设计任务一样,认真对待本次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设计任务书,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认真地、有计划地桉时完成设计任务,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做的技术决定、数据和计算结果。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期使整个设计在技术上是最先进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生产上是可行的。具体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①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 1张 ② 毛坯图

1张 1张 1套)1~2套 1张 1份

③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④ 夹具设计(装配图)⑥ 课程设计说明书

(或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⑤ 夹具主要零件图(通常为夹具体)

第五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分析

三峡大学

题目:汽车同步器变速器第四速齿轮工艺规程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姓 名: 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

日期:202_年12月

一: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齿轮的零件图样

2.生产类型:成批生产

3.生产纲领和生产条件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

2.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完成某一表面工序设计(如孔、外圆表面或平面),确定其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

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l套。

4.设计夹具一套到二套,绘制夹具装配图2张。

5.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

三:参考文献

1.熊良山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刘长青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目录

说明..........................................................................................................................................4 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6

1.1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6 1.2零件的技术条件分析................................................................................................6 1.3零件的其他技术要求.................................................................................................7 1.4零件的材料及其加工性............................................................................................8 1.5零件尺寸标注分析.....................................................................................................9 1.6检验说明.....................................................................................................................9 1.7零件工艺分析...........................................................................................................10 第二章 齿轮毛坯的设计......................................................................................................11

2.1毛坯种类的确定.......................................................................................................11 2.2毛坯的工艺要求.......................................................................................................11 第三章 工艺规程设计..........................................................................................................13

3.1工艺路线的制定.......................................................................................................13 3.2机床、夹具、量具的选择.......................................................................................16 第四章 齿轮加工机床夹具设计..........................................................................................17

4.1专用机床夹具设计目的...........................................................................................17 4.2机床夹具的作用与组成...........................................................................................17 4.3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18 4.4机床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18 4.5专用齿轮加工夹具的设计.......................................................................................20 心得体会................................................................................................................................21说明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应用极为广泛的零件之一。汽车同步器变速器齿轮起着改变输出转速、传递扭矩的作用,所以在齿轮加工过程中要求较为严格。变速器齿轮应具有经济精度等级高、耐磨等特点,以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和传动效率。齿轮在工作时,要求传动平稳且噪声低,啮合时冲击应小。

齿轮本身的制造精度,对整个机器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及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其使用条件,齿轮传动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传递运动准确性

要求齿轮较准确地传递运动,传动比恒定。即要求齿轮在一转中的转角误 差不超过一定范围。

(二)传递运动平稳性

要求齿轮传递运动平稳,以减小冲击、振动和噪声。即要求限制齿轮转动时瞬时速比的变化。

(三)载荷分布均匀性

要求齿轮工作时,齿面接触要均匀,以使齿轮在传递动力时不致因载荷分布不匀而使接触应力过大,引起齿面过早磨损。接触精度除了包括齿面接触均匀性以外,还包括接触面积和接触位置。

(四)传动侧隙的合理性

要求齿轮工作时,非工作齿面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贮存润滑油,补偿因温度、弹性变形所引起的尺寸变化和加工、装配时的一些误差。

齿轮的制造精度和齿侧间隙主要根据齿轮的用途和工作条件而定。对于分度传动用的齿轮.主要要求齿轮的运动精度较高;对于高速动力传动用齿轮,为了减少冲击和噪声,对工作平稳性精度有较高要求:对于重载低速传动用的齿轮,则要求齿面有较高的接触精度,以保证齿轮不致过早磨损;对于换向传动和读数机构用的齿轮,则应严格控制齿侧间隙,必要时,须消除间隙。

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1.1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

在行驶的过程中,汽车齿轮始终处在高速重载的条件下工作。在换挡时,还受到冲击载荷的作用。所以要求齿轮具有高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能。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使齿轮满足上述工作要求,要使各加工表面的表面质量良好,还要有一些热处理或喷丸处理,使齿轮面强度足够。最终的磷化处理,防腐蚀。

汽车同步器变速器第四速齿轮属于多联齿轮,由结合齿和传动齿组成。为了减少齿轮啮合过程中的噪声、摩擦及磨损,需要在齿轮上钻出三个沿周向均布的油孔。为减少换挡时对齿轮的冲击,还要在大端上加工出止口。

1.2零件的技术条件分析

齿轮的加工分为轮坯的加工和齿轮轮齿的加工。轮坯的加工部位有端而和轮坯外圆柱面。轮坯的加工精度对齿轮的加工、装配精度有较大影响,故其加工精度应满足相关的要求。

齿轮轮齿的加工部位有渐开线齿廓和倒角,还要有热处理及喷丸处理,以提高齿轮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热处理及喷丸处理后,还要进行内孔和端面的磨削以及渐开线齿廓的精密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由零件图上知,齿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a0.8,加工精度为IT7

0.029齿轮内孔尺寸为700.010,由于齿轮与轴承有配合要求,一般为IT6-IT7级精度,表而粗糙度不大于Ra6.3。2.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由零件图上知,端面和内孔有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

小端面对于内孔的定位基准垂直度为0.05mm,平而度为O,01mm

止口平面对于内孔的定位基准垂直度为0.015mm,平而度为O.01mm

退刀槽对于内孔的定位基准垂直度为0.03mm 1.3零件的其他技术要求 1.倒角1×45° 2.除去加工时的毛刺 3.喷丸处理,使齿轮强度增加 4.热处理:渗碳淬火 5.磷化处理 1.4零件的材料及其加工性

齿轮材料选择45钢,工艺性能好,再配合以热处理及其他特殊处理工艺,也能满足齿轮所要求的强度、耐磨性及抗冲击等性能。45钢具体力学性能参数如下:

试样状态:退火钢 屈服强度:≥355(MPa)断面收缩率:≥40%

化学成分:材料化学成分组成元素比例(%)碳 C : 0.42~0.50 锰 Mn;0.50~0.80 磷 P;s0.035 硅 Si;0.17~0.37

抗拉强度:a600(MPa)特性及应用:未热处理时:HBs229

热处理:正火

延长率:>16% 布氏硬度:51 97

铬Cr:s0.25

镍Ni:s0.25

硫S:s0.035

强度较高,塑性和韧性较好,用于制作承受负荷较大的小截面调质件和应力较小的大型正火零件,以及对心部强度要求不高的表面淬火零件,如曲轴、传动轴、齿轮、蜗杆、键、销等。水淬时有形成裂纹的倾向,形状复杂的零件应在热水或油中淬火。焊接性差。

因此,汽车同步器变速器第四速齿轮的毛坯材料选择45钢的锻造件。

1.5零件尺寸标注分析

轮坯的加工部位有端面和轮坯外圆柱面。齿轮轮齿的加工部位有渐开线齿廓和倒角,还要进行内孔和端面的磨削以及渐开线齿廓的精密加工。尺寸链的建立依靠孔的轴线和两个端面。在各工序中,应标出加工后所要达到的尺寸。

1.6检验说明

在齿轮的加工过程中,要保证加工精度,需对被加工零件实时检验。大体可分为轮坯加工后的检验、热处理后的检验以及最终检验。为保证检验准确,检验前应对零件进行清洗。

轮坯的检验:轮坯的加工精度对齿轮的加工、装配精度有较大影响,并直接关系到加工余量是否满足要求。因此这一步的检验至关重要。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定不能流到下一步。

热处理后的检验:热处理后的工件,要进行检验,以确定后续加工时的刀具、切削用量等。

最终检验:所有的加工工序结束后,对零件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零件图样上的各相关技术要求。1.7零件工艺分析

齿轮零件的部分加工表面精度要求较高,从齿轮的尺寸和形状位置要求来看,要保证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各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为了提高加工效率,齿轮的外圆表面、端面、内孔的粗加工及半精加工可以采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孔和端面,采用磨床即可达到相关技术要求。最终采闱喷丸和磷化处理以提高强度和增强耐磨性能。

第二章 齿轮毛坯的设计

2.1毛坯种类的确定

毛坯的种类决定零件的材料、形状、生产类型及加工中获得的难易程度。对于汽车传力齿轮的毛坯而言,其结构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一般采用模锻件即可满足相关工艺和性能方面的要求。

根据模锻件的加工工艺方法,毛坯内孔可直接锻造得到。

2.2毛坯的工艺要求

2.2.1毛坯的加工余量与公差

根据零件图上给定的零件尺寸,再加上要保证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及公差,采用逆推的方法来得到毛坯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毛坯图、毛坯尺寸如下:

2.2.2拔模斜度

拔模斜度的功用是使锻件成型后能方便的从模膛中取出来。因为锻件的材料是45钢,拔模斜度的具体要求如下:

外膜斜度(模锻件外侧的斜度),当模锻件冷缩时与模壁分开,有助于模锻件取出:

内模斜度(模锻件封闭剖面内侧斜度),当模锻件冷缩时紧贴模壁,阻碍锻件出模。

技术要求:

1.未注明内拔模角为10°,外拔模角为30° 2.未注明圆角为R3

3.某些难以拔出的锻件,须有顶出装置将工件取出来 2.2.3圆角半径

圆角半径分为外圆角半径和内圆角半径。外圆角半径指的是锻件上的凸圆半径:内圆角半径指的是锻件上的凹圆半径。为了便于金属在型槽内流动,在模锻件的转角处,应当带有适当的圆角。

第三章 工艺规程设计

3.1工艺路线的制定

3.1.1加工方法的选择

齿轮的加工工艺路线的选择应根据零件材料的加工工艺性、工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以及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而定。

加工表面技术要求是决定表面加工质量最重要的因素。

各加工表面的加工工艺如下:

端面:粗车一精车一磨削

内孔:粗膛一半精膛一精膛一磨削

小端面结合齿:粗车一精车一插齿

大端而渐开线齿廓:粗车一精车一滚齿一磨齿 3.1.2加工工艺路线

根据齿轮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对毛坯采取一下加工工艺路线:

锻造→热处理→检查→粗车小端外圆及端面,粗膛内孔、倒角→粗车大端外圆及端面→精车小端端面及外圆→精车大端外圆→车止口→精膛内孔→精车大端面→滚齿→齿端倒角→车锁环槽→插小端结合齿→钻孔→热处理→磨孔→精磨小端端面→精磨大端端面→磨齿→齿而喷丸处理→磷化处理→检查 3.1.3加工阶段划分

对于齿轮加工,按加工阶段,可划分为齿坯加工阶段、齿面加工阶段和表面精加工阶段,工艺路线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粗加工阶段:切除大部分加工余量,加工出精基准。包括粗车小端外圆、端面,粗膛内孔、倒角,粗车大端外圆及端面。

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次要表面的加工,为精加工做准备。主要是半精膛内孔。

精加工阶段:使零件达到图样要求。主要是精车外圆面。

光整加工:对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要求很高的表面进行光整加工。包括磨内孔,两端面和齿面。3.1.4工序的分散与集中

采用工序集中原则:①在零件的一次装夹中,可以加工好零件上的多个表而,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这些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同时也可以减少装夹工件的次数和辅助时间,并减少零件在机床之间的搬运次数和工作量,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②可以减少机床的数量,并相应减少操作工人,节省车间面积,简化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3.1.5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

粗基准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①合理分配加工余量;②保证非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符合零件图样上的要求。

精基准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②尽可能选择加工工件多个表面时都能使用的定位基准作为精基准;③两个表面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它们自身的尺寸与形状精度都要求很高时,可以采取互为精基准的原则:④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在精加工时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

具体基准选挥如下:

以大端端面作为粗基准,粗车小端外圆及端面,粗膛内孔,倒角

以小端外圆表面作为基准,粗车大端外圆面和端面

精基准与粗基准应保持一致

插齿、滚齿时,以内孔作为定位基准

磨削时以大齿分度圆作为定位基准 3.1.6热处理工序及辅助工序的安排

为保证零件强度及加工精度,需安排热处理等辅助工序。

(1).锻件的热处理,消除应力,提高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

(2).钻孔前应进行的清洗工作

(3).检查工序,保证符合零件图样所要求的技术要求 3.1.7加工工序的设计 详见机械加工工序卡:

3.2机床、夹具、量具的选择

3.2.1机床的选择

根据各待加工表面的犍点,再耋虐到提高加工效率及经透性,尽可能选择数控机床和专用机床。加工工序主要有车、膛、磨、齿轮成型、钻,各机床类型为CA6140,Z515,Y3150,YK83250,M1432A。3.2.2刀具的选择

根据工件的材料,刀具耐用度,再考虑到换刀时间、加工经济性带来的影响,选择的刀具如下:

切槽刀、插齿刀、滚齿刀、锥柄麻花钻、CBN砂轮、45°直头外圆车刀、90°直头外圆车刀。3.2.3量具的选择

在各加工工序中,没有出现难以测量的表面或轮廓,故长度、直径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即可;孔用塞规用来检查孔的直径。

3.2.4夹具的选择

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工件的加工质量。而工件的定位又和夹具息息相关。各定位夹具选择如下:

粗车小端端面和外圆,用三抓卡盘夹紧大端,大端端而用作轴向定位。

大端端面加工时,同样是用三抓卡盘夹住小端外圆面。

插齿、滚齿加工,各有相应的夹具,以及磨床夹具等。

钻床夹具设计详见第四章 第四章 齿轮加工机床夹具设计

4.1专用机床夹具设计目的

机床夹具是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和引导刀具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将工件定位,以使工件获得相对于机床或刀具的正确位置,并把工件可靠地夹紧。夹具一般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通用可调夹具和成组夹具、组合夹具、随性夹具。此处设计的,为供大批量生产用的专用夹具。

设计专用的夹具,目的如下:

1、提高生产率

2、保证加工精度

3、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

4、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4.2机床夹具的作用与组成

机床夹具是在机床上加工零件时所使用的一种工艺装备,其主要功用是实现工件的定位与夹紧,使工件加工时相对于机床、刀具有正确的位置,以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能达到设计要求。

夹具通常由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引导元件或装置,连接元件,其他装置或元件,夹具体等组成。

夹具设计时常用的零部件的规格和型号已有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可直接查阅选用。

4.3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夹具应采用合理的定位、夹紧方案,选择合适的定位、夹紧元件,保证工 件的加工精度。

(2)提高劳动生产率

夹具设计应合理,能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良好的加工使用性能

夹具结构应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维修。使用简便、安全、可靠,减轻劳动强度。

(4)经济性好

夹具元件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廉,根据生产批量,应设计不同复杂程度的夹具,以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

4.4机床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1.明确设计任务与收集设计资料

夹具设计的第一步是在已知生产纲领的前提下,研究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工序卡、工艺规程和设计任务书,对工件进行工艺分析。其目的首先是了解零件的结构特点、材料,确定本工序的加工表面、加工要求、加工余量、定位基准和夹紧表面及所用的机床、刀具、量具等。其次是根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资料,如机床的技术参数。

2.拟定夹具结构方案和绘制夹具草图

①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设计定位装置

②确定工件的夹紧方式,选择夹紧装置,设计夹紧装置

③确定对刀或导向方案,设计对刀或导向元件和装置

④确定夹具和机床的连接方式,设计连接元件及安装表面

⑤确定和设计其他装置及元件的结构形式,如分度装置、吊装元件等

⑥确定夹具体的结构形式及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方式

⑦绘制夹具草图,并标注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

3.进行必要的分析计算,审查方案,改进设计

在确定夹具结构方案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计算。根据加工工件的尺寸,确定夹具的尺寸并绘出夹具草图。

夹具草图如下:

4.绘制夹具装配总图

5.绘制夹具零件图,标准件给出其型号

4.5专用齿轮加工夹具的设计

齿轮加工夹具的工作原理:芯轴限制四个自由度,轴套限制一个自由度,六角螺栓夹紧后起到夹紧和定位作用。4.5.1主要部件的设计

主要部件有夹具体、两个套筒、垫块。详细尺寸见装配图 4.5.2其他部件的选择

两个六角螺栓,垫片

心得体会

通过这段时间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通过设计实践,树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思和竞争意识,熟悉掌握了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也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对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相关设计资料的查阅,对自己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具体做的过程中,从设计到计算,从分析到绘图,让我更进一步的明白了作为一个设计人员要有清晰的头脑和整体的布局,要有严谨的态度和不厌其烦的细心,要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一种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些许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自己曾焦虑,但是最后还是解决了。才发现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另外,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相互协作,遇到有疑问的地方集体商议,找出好的解决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仅凭自己的能为,很难完成一个设计任务,而通过团队合作,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从而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设计任务。

做完了课程设计,对以前所学的只是有了更深的理解。知识只有放在实践运用上才能体现他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被大家接受,也能更好的被自己掌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总结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