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十三五农业产业扶贫报告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10-763288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2 18:15:10 来源:网络

十三五农业产业扶贫报告

X市农业农村局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履行部门职责,结合X实际,立足峡谷特色和资源禀赋,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把产业扶贫作为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总体目标,主推“造血式”农业产业扶贫,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确保贫困人口长期稳定受益。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聚力精准施策,推进产业发展。X年以来,按照《X市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要求,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全市实际情况制定《脱贫攻坚市级项目库、乡级线路图及村级施工图的实施方案》,共投入农业产业扶贫资金X.X万元,按照“三带四区”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完成蔬菜种植X.X万亩、木本蔬菜X.X万亩、草果X万亩、茶树X.X万亩、水果X.X万亩、中药材X.X万亩、草果提质增效X.X万亩、饲草饲料X.X万亩;建设生猪养殖基地X个,年存栏X.X万头、黄牛养殖基地X个年存栏X.X万头、土鸡养殖基地X个年存栏X万羽、中蜂X万箱。

(二)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持续推进农村社会体系改革。

一是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稳定,顺利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共确权X.X万亩(涉及农户数X户);通过下发《X市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指导意见》,扎实做好土地流转、产业发展,全市实现农村土地流转X.X万亩,签订耕地流转合同X份。

二是全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我市紧密围绕“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目标,牢牢把握“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守法律政策底线、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原则,精心谋划、科学统筹,突出组织领导、宣传培训、机制建设、政策完善、督查考核,全面推开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三是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步走”专项行动,X年以来,投入资金X.X万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市X个行政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已实现覆盖,全面消灭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初步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从“破零”到“达标”,从“达标”到“提质”“三个转变”,X个贫困村均实现年收入X万元以上。

(三)不断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贫减贫作用。

通过落实《X市关于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的实施方案》,有效运行市乡村三级运营平台,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协作化、规模化程度,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扶持龙头企业X家,农业产业合作社X家、家庭农场X个,成立草果、核桃、蔬菜等县级协会X个有效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

在市产业办的努力下,完成“三品一标”企业认证X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X个,有机产品认证X个产品,地标产品(X火腿)X个。实现每个贫困村有X至X个产业发展项目,每户贫困户有X个以上增收项目,全市X个行政村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户产业帮扶全覆盖。

(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多元化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

脱贫攻坚过程中我们摸索各类产业发展模式,为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奠定了基础。

一是以扶贫专业合作社主导重塑农村教育、农业科研的新体系。

如:“基层党建+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合作社+新农人+科技”的六位一体新农人电商“多多橘橼”模式。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以省委下派工作队引入国际知名电商拼多多入住X扶贫资助为契机,引导全村走向特色农业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从而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二是依托气候资源优势,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统一管理、技术指导和资产租赁推动增加贫困户收入。

如:X年建设的X市年出栏X万头生猪种养殖循环项目“资金”变“资产”资产租赁模式,通过市乡村三级平台公司投入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引进具备先进技术的养殖企业以租赁方式合作,改善我市原有粗狂型的养殖模式,推行规模化、工厂化、立体化养殖方式。

三是联营共建“同股同权”农民专业合作社。

如:平台公司、龙头企业联营共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同股同权”模式。由X市兴地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X昂可达农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专业合作社,按照集中连片种植方式建设X亩大兴地镇滇黄精标准化种植基地。形成合作社入股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资产、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五)加强农业产业技术推广,培育现代化农业农村基础。

一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根据贫困群众实际劳动能力和从业技能情况,科学合理区分有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有无技术、有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制定产业带动机制。坚决做好以扶“智”扶“志”为重点“两个帮扶”,突出个性化、时效性培训手段,加大对贫困群众专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贫困群众综合素质和增收本领。X-X年,全市共开展种养殖、实用技能、致富带头人等培训X.X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万人次,实现贫困户参加培训全覆盖。

二是加强对农技术人才的培养。

充分利用好农技推广信息化平台,助力打通科技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我市农技人员注册X人,发布、上报农业知识日志、农情X篇,与全国农技专家互相答疑解惑问题X个,增强了我市农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农技推广平台逐渐成为全市农技人员、种养大户、涉农企业不可缺少的“新农具”。

三是示范引领农业产业科技推广。

通过召开现场观摩,持续提高产业的示范带动效应。“多多橘园”的成功打造是数字农业在我市的初步尝试,现已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示范点;甘薯品鉴会的成功召开,是我市种子培育示范推广的先行先试,标志着我市的甘薯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高度。

(六)围绕“一档八条”标准,持续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通过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全市X个自然村基本实现“一档八条”标准,人畜混居、粪污直排、陈年垃圾裸露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大力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和自然村公厕建设,基本满足群众如厕需求,共建成x等一批省州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旅游特色村和美丽乡村。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还处于培育阶段。目前,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有的作用发挥不够,分散的“小生产”很难与遥远的“大市场”对接。近年来按照“三带四区”布局产业,在扶贫攻坚工作摸索出了许多适合我市发展的经验,但我市农业产业化依然还处于培育阶段。

(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发展产业后劲不足。

产业建设需要人才支撑,才能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市发展的特色产业缺乏人才。绝大部分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门在外出打工,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只是极少数,留守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体力都明显偏弱,对新型产业、现代农业知之甚少,导致多数贫困户没能力或根本没有指望靠在家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进而给产业扶贫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三)农业基础薄弱。

我市山高坡陡,大多数贫困村分布在峡谷两边,生产条件脆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巩固好现有的脱贫攻坚产业成效,摸索创新更加有效的市、乡(镇)、村三级平台公司运作模式,不断提高我市产业扶贫组织化、协作化、规模化程度,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加大致富带头人培育,打好“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组合拳,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力度,落实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二是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引入、培养工作,打造一支与时俱进的农机队伍,为现代化农业农村提供人才保障。

三是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示范创建、政策引导工作,改变传统的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好数字化农业发展之契机发展好产业,使新型经营主体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是持续深化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改革。

完成市、乡镇、村三级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立,继续巩固土地确权成果,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不受损失。

五是坚持农业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紧扣“三带四区”产业布局,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乡村振兴中达到一类县标准,实现“美”与“富”的互促共进、相得益彰

十三五农业产业扶贫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