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浅析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
编辑:落花时节 识别码:10-1144520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9 09:22: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析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

浅析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

作者:任元红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预算会计一直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基础,仅在事业单位的部分领域和部分交易事项中采用权责发生制。21世纪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引起政府及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收付实现制预算模式弊端逐渐显现。因此,会计确认基础也应予以改进和完善。关键词: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预算会计;会计核算基础

21世纪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引起政府及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已成为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目前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在政府预算会计中运用了权责发生制,其中世界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一半以上的成员国在政府财务报告中采用了权责发生制。本文重点介绍西方国家预算会计改革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当前国际上通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现金制基础。现金制基础也称为收付实现制基础,这是最古老的会计基础。它要求会计的一切记录,无论是收入、支出,还是资产、负债,都应当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的时间为准。现金基础会计核算是最简化的,它避免了那些本月应收未收、应付未付款项的核算,因而不需要通过应收和应付款项来进行时间调节。修正的现金制基础。修正的现金制基础是指原则上采用现金制基础,对某些特定业务则偏向于采用应计制基础。如对某些有明确期间的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按应计制基础加以确认。

应计制基础。应计制基础即权责发生制基础,是指在判定收入和支出上,以会计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发生的时间为基础,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

修正的应计制基础。修正的应计制基础是一种现金基础与应计基础的混合物或者改进基础。是指原则上采用应计制基础,对某些特定业务则偏向于采用现金制基础。在收入上采用谨慎原则,而在支出上采用应计基础加上契约责任基础。这样可以较好地避免高估收入或少算当期支出所造成的虚假结余问题。

由此可见,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仅是确认时间基础的两个极端,而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则是混合会计确认基础,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融合将成为未来会计确认基础的发展趋势。

二、世界各国改革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通行做法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普遍采用收付实现制。随着各国政府会计环境不断变化、政府在社会经济中角色重新定位、政府管理职能发生重大改变以及会计国

际化,政府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所生成的会计信息局限性日益暴露,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优势不断被各国所认同。

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各国面临不同的经济、政治和财政环境,改革的具体方式、实施的范围和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新西兰、澳大利亚最早在政府财务报告中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之后芬兰、希腊、瑞典、美国、意大利、冰岛、英国和加拿大等多数国家在改革中根据本国的国情和财政管理的需要,部分地采用一些权责发生制方法来弥补传统的收付实现制的缺陷,或者在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同时,保留了一定程度和范围的收付实现制做法,从而形成了多种“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模式。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1996年成立了专门的国际公立单位委员会,着手研究制定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编制财务报表的国际公立会计准则,还专门制定了从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轨的工作指南。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引入权责发生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新趋势。综观各国的改革实践,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方式: 以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英国为代表的“一步到位”式。政府会计基础由收付实现制直接改为权责发生制。这些国家对政府的活动采用了与企业相同的核算方法,在政府部门管理中实行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等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同时,政府的预算编制、财政报告也采用权责发生制方式记录、编报。

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分步到位”式。部门会计和预算管理采用权责发生制,政府预算编制、财务报告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模式。这些国家政府会计基础的改革沿着“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的轨道运行,一步步实施改革。

以美国为代表的“逐步扩展”式。政府财务报告、部门管理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编制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先对部分收支、资产、负债科目实行权责发生制,然后再逐步扩展到其他的政府会计科目。在这种模式下,政府财政报告虽然采用权责发生制,但报告所反映的政府控制、运用资源等内容,建立在完整的统计、分析系统上,并不完全通过预算编制取得,部门管理上引进企业的管理模式。而预算编制采用收付实现制,以反映本财政年度内资金来源及政府运用资金的情况。

国外改革的经验表明,许多政府会计已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完全抛弃收付实现制,在实际应用上,没有一个国家采用的是纯粹的某一种会计基础,而是以某一种会计基础为主,应用其他会计基础进行某些修正。如各国的政府会计报告体系中均有一张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重要报表———《现金流量表》,弥补了权责发生制基础在揭示现金信息方面的不足。

三、我国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基础应用探讨

我国预算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优点。1.可以提供政府资产的全面信息,有利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权责发生制基础应用于预算会计上,可以较好地区分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有效避免资产一旦购置或建造完成就脱离公众的监督视野,提供关于政府资产的全面信息,有利于加强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同时,可以解决长期存在的政府不计算成本,以及即使计算,也因不计提折旧等费用而造成成本不真实问题,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所拥有的经济资源价值及其使用状况和使用效果,有利于对所拥有资产的持续管理。有助于有效控制财务和经营成本,可以对提供的产品、服务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使政府业绩更加透明,有利于广大纳税人及社会公众评价政府部门履行职能的状况以及它们的工作效率。

2.适应部门预算改革的需要。预算会计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能够为政府编制预算提供有用信息,因此预算会计与政府预算管理的协调是推行会计核算基础改革应考虑的重要方面。我国预算编制正用“零基法”取代过去的“基数法”。基数预算使得公共预算很难进行资源的再分配,从而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在部门预算改革中,零基预算被视为一种最佳的预算编制模式,它主要根据各部门职责、占用的经济资源、人员配备等客观因素来确定资金使用额度,预算基数不再理所当然地成为下一个预算年度进行预算决策的基础,这一变化要求预算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这样才能保证预算信息和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比较和控制,促进政府的绩效管理。

3.全面反映政府债务。自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财政风险日益加剧。权责发生制可以提供收入支出方面更全面、准确的信息,能够对政府的资产、负债进行全面地反映,还可以使管理者清楚地了解财政成本以及其在时空上的变化。例如可以对目前已发生的负债,将来才产生支出的项目,如直接贷款、贷款担保等进行成本核算。能揭示社会保险、雇员养老金等政府长期承诺形成的负债,避免了收付实现制下“隐性负债”藏而不露的问题,便于政府加强负债管理,有利于政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提高其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我国预算会计核算基础改革的设想。通过对世界各国改革模式的了解,以及借鉴各国改革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经验,结合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时期,还没有统一的预算会计准则的特殊情况,我认为我国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应采用“分步到位”的渐进式方式。

1.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初级阶段原则上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对某些特定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如预算支出中的退休养老金、政府采购中跨年度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核算、长期资产和长期负债等。

2.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随着政府会计体系的完善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规范,不断扩大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范围。如事业单位会计可以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即原则上采用权责发生制,对某些特定业务,例如政府拨款、捐赠收入和奖励支出、赞助支出等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预算仍然采用收付实现制,即预算文件中按收付实现制基础编制现金流量表,这样有利于信息处理的简化和预算制度的稳定。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实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会计结果,以现金基础为主的预算表面平衡将会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那些预估的、尚未发生的债务,例如政府未拨付的转移支付款、未退库的税收、未弥补的企业亏损补贴等。这就是说,现金基础下的表面平衡将被实际赤字所打破。随之而来的是,预算赤字加大而产生的政治风险。因此在我国的法制不太完善,个人诚信的征询体系尚未建立,企业或个人拖欠国家税款的现象较为普遍的情况下,预算会计基础的改革可以分别按照两种会计基础报告政府会计结果,先小规模、小范围试点,然后再扩大和推广。参考文献: [1]马国贤.预算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_.[2]刘玉廷.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 202_,(2).[3]王淑芳.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预防对策[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_,(3):108-109.

第二篇:关于改革我国预算会计核算基础问题的探讨

关于改革我国预算会计核算基础问题的探讨

编辑: 会计职称考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预算管理改革措施相继推出并逐步实施,主要有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这些措施对原有的预算会计核算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政府采购会发生货已到,款未付的业务,会计要不要处理?如何处理?这就触及到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问题,是遵循收付实现制?还是权责发生制?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看法。

一、收付实现制预算会计基础的弊端

收付实现制作为一种会计核算基础,对收入和费用的确定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基准。因而在会计核算上,以设置的科目少,会计记录方式简单,易掌握占优势。“收付实现制”目前仍是我国预算会计的主要核算基础。在预算会计功能主要侧重于为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服务时,“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的优势占据上风,基本满足了国家对预算收支管理的需要。但当会计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对预算会计提出了要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运动和结果的新要求后,收付实现制预算会计基础的弊端在许多方面开始显露:

(一)财政支出反映的内容不全面。在收付实现制下,财政支出仅包括以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如当期支付的基础设施、当期发放的工资、当期归还的债务本金和利息等,不反映那些本期已经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部分,如一些基层事业单位拖欠的工资。也不反映应由本期负担,以后偿还的债务,如应付国债及借款利息等。这样,在客观上,一方面造成了财政支出被低估,虚增了国家可供支配的财力资源,不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正确制定;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与之相关的债务被掩盖,不利于国家财政风险的防范。

(二)成本、费用的核算不准确。由于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支付,作为费用确认的依据,对本期发生尚未支付的费用不予反映,如固定资产折旧费在目前的预算会计中就得不到反映,使行政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耗费不能进行完整地核算,不利于对部门实施绩效的考核。对从事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业务的事业单位来讲,虽然 经营性业务要进行成本核算,但由于两种业务通常混杂在一起,费用难以合理分摊,成本的核算极不准确,这既不利于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也不能使预算内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

(三)无法对复杂多样的新业务进行正确的处理。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存在采购环节与付款环节相分离的现象,出现了货物已到,发票账单未到款未付的业务,也出现了货款已一次性支付,但货物尚未到达的业务。在物资采购的货款支付方式上,可采用一次付款、分期付款,或按合同规定在采购完成后,要保留一部分尾欠由以后支付等方式。在收付实现制下,行政事业单位对未支付货款、但已收到的物资,不登记入账,不利于对各项物资进行全面管理;对仅支付部分款项的物资,也只能按拨款单据中的实际支付金额确认和计量,显然不能对采购业务进行确切地反映;另外,预算单位的财政支出是按国库实际拨出的款项列报的,但执行部门因种种原因发生了本年不能付款的事项,若在权责发生制下,采取“列支出,增付款”的方式就可解决。但在收付实现制下,则成为无法解决的难题,只好当作“结余”转入下年,这种作法极不规范,预算的执行情况也无法得到真实的反映。

(四)引发不同间收支规模的波动。收付实现制下,记录收入、费用的时间是以款项的收到或付出的时间为准,而不考虑收支项目的匹配性。现实是,无论是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都存在着并非每年都发生的费用如固定资产修理费,在修理费发生的年份,支出规模较大,其余年份则没有或发生数额较少的支出,造成各的支出规模不一;同样,有些收人是本期一次性收取,但要涉及若干期如培训费收入,在培训费收取的当期,收入有大幅增长,以后则可能出现负增长现象,特别是在各期培训费收入相差较大的情况下,问题尤为突出。

(五)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报告项目过于简单,反映的内容不全。在我国预算会计体系下,预算单位会计报告主要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必要的附表及会计报表说明书组成,其格式、项目及编制方法均分别在《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加以规定,而且各成体系,表中均未涉及应付未付的项目。另外,总预算会计与单位预算会计报表中,有些项目缺乏必然的联系,如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报表中反映,但在总预算会计报表中,却没有相关的信息资料。当然,这与原有的预算会计侧重于预算资金的收支管理有关,同时,也说明目前的总预算会计报表内容不能全面反映因财政资金的使用而形成的大量的固定资产及其现状、不能全面揭示政府的债务状况,无法披露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

二、权责发生制的优点和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一)权责发生制的优点。

权责发生制也是一种会计核算基础。与收付实现制基础的差异是,权责发生制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是以权利和义务(责任)是否在本期实际发生为标准,而不管其款项是否在本期收到或支付。因而它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水平,是国际公认的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目前,西方一些主要国家也开始在政府会计中不同程度地引入了“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引入政府会计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是能从各个方面记录和反映政府拥有的各项经济资源,有利于政府了解这些资源的状况和使用效果,并对资产的维护、过剩资产的“处置、毁损或陈旧资产的重置作出最佳的决策,便于对财政支出实施有效的控制。二是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政府现实和潜在的债务,便于政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提高其防范风险的能力。三是能够完整地反映政府各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一方面有利于政府作出合理的预算安排,确定那些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服务应享有的政策补贴数额。另一方面有助于政府对各部门实施绩效考核,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世界各国改革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通行做法。

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先后开展这方面改革的国家有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法国你拿大等。由于各国面临不同的经济、政治和财政环境,改革的具体方式、实施的范围和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但就各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基本做法来讲,有许多共同的特征:

1.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构建法律框架是政府会计改革的前提,各国在改革政府会计核算基础时,均通过制订相应的法律措施作保证。如新西兰在1986年至1995年改革期间,先后颁布了《公共财政法案》、《财务报告法案》,确立了政府各部门应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告;澳大利亚在1997年颁布并实施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报告法案》,法案中明确指出权责发生制应作为政府预算、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的基础;英国议会在202_年通过了《政府资源与会计法案》,确认了权责发生制在政府会计中的法律地位。

2.颁布了适当的政府预算会计准则。会计改革既要有法律保障、又要有具体的操作准绳。各国在推进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进程中,均选择或制订适当的政府会计准则。如新西兰、澳大利亚,来单独制订政府会计准则,而是遵循由私营部门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制订的相关准则,只对政府的特殊业务进行补充规定;英国,由财政部制订了政府各部门遵循的会计准则—-《资源会计手册》,规定了政府和政府机构会计处理的具体要求;美国、法国、加拿大等也由不同的机构制订了政府会计准则,作为指导政府会计核算的指南。

3.采取符合国情的改革方式。政府会计改革不同于企业会计改革,各国的改革并未建立在统一的标准之上,而是立足于本国的国情,采取了不同的改革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以新西兰为代表的“一步到位”式,即政府会计基础由收付实现制直接改为权责发生制。二是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分步到位”式,政府会计基础的改革沿着“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的轨道运行。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逐步扩展”式。根据实际情况先对部分收支、资产、负债科目实行权责发生制,然后再逐步扩展到其他的政府会计科目。

4.建立了较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资料的高度浓缩,各国在进行政府会计改革时,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纷纷建立与改革相适应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以全面。系统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等。从改革较彻底的两个国家来看,政府报告体系的建设还是比较完善的。新西兰: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分两个层次,一是“部门报表”,由各政府部门编报,有资产负债表、运营表、现金流量表、服务业务报表、目标表、承诺事项表等;二是“整个政府报表”,由各部门报表合并而成。澳大利亚:政府会计报告体系由经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资本表构成。

5.引入权责发生制,并不排斥收付实现制。目前,将权责发生制引入政府会计,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但这并不意味收付实现制基础将退出政府会计。国外改革的经验表明,许多已实行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完全抛弃收付实现制,如各国的政府会计报告体系中均有一张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重要报表——《现金流量表》,弥补了权责发生制基础在揭示现金信息方面的不足。

三、对改革我国预算会计基础的思考

基于目前收付实现制预算会计基础存在诸多弊端,以及国际政府会计改革的新趋势,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基础进行改革。但会计基础的改革不单纯表现为技术问题,同时也反映一国的经济问题,甚至政治问题。若处理不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在推进我国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时,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要渐进式进行。

(一)权责发生制引入的时机。

在预算会计领域,要全方位地实施权责发生制,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法律环境,为其提供保障;其次需要制定相应的准则、制度,作为操作指南;最后,需要掌握相应知识的人员与技术的支持。但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转型时期,法律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预算会计准则还未制订,现有从业人员的技能有待提高,因而,决定了我国在现阶段,还不能“一步到位”式地将预算会计基础由收付实现制直接转为权责发生制,而要结合我国的现实条件,先部分引入权责发生制,待时机成熟时,再逐步向较高程度的权责发生制过渡。

(二)权责发生制应用的程度。

权责发生制应用的程度是由政府财政管理改革的目标决定的。如为解决现行预算会计基础下,“年终结转”事项合理不合规的现象,我国财政部曾于202_年,印发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暂行补充规定,确定了中央总预算会计的个别事项可采用权责发生制;随着预算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若改革目标定位于加强部门的绩效管理,对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成本耗费和效率水平进行考核,就需要选择在服务费用和政府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实施权责发生制,合理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若改革目标是为了充分揭示政府的隐性债务,以防范财政风险,则应选择在社会保障收支、国债收支、政府担保支出等方面运用权责发生制。

(三)权责发生制的推进方式。

预算会计是预算管理的基础,能为预算的编制提供会计信息,二者应协调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预算会计改革已明显落后于预算管理改革,出现了许多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适宜或无法处理的业务,我们应区分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稳步推进权责发生制。对于因实施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财政资金流向的改变。使行政、事业单位出现了收入增加时,工资费用或非货币性资产也同时增加的业务,可在现行收付实现制基础下。通过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补充规定的方式,来解决现实中难以操作的问题;对于需要转换会计记账基础才能处理的业务,如跨期收支的业务,则应在相关科目中部分推行权责发生制。而对于那些涉及面广,影响较大且确认又不经济的事项,则应暂缓或不实行,以保证预算会计核算的正常秩序和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政府会计体系的建立。

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政府会计标准也趋于国际化,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们应加快预算会计向政府会计转换的进程,构建我国的政府会计体系。一要合理界定政府会计的范围。可以按政府活动作为划分的界限,凡政府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如总预算单位和行政单位涉及的业务,应纳入政府会计的核算范围。反之,非政府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则不属于政府会计的核算范畴,如非盈利性事业单位的经营业务。这样,事业单位会计就要从现行的预算会计中分离出来。二要明确政府会计的目标。政府会计的目标即确定政府会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在确定政府会计目标时,可考虑以下几方面:政府提供的会计信息,首先要反映政府拥有的经济资源和承担的债务状况;其次要反映政府对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情况;再次要反映政府对所使用资源的受托责任、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最后,要反映政府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效率。成本和业绩。以达到满足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三要既借鉴国际经验,又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制定我国的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在制定时,可以按照,凡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已作出规定,且已被广泛应用,效果较好的原则和方法,在与我国法律规定不冲突的情况下,要加以借鉴;对于一些我国特有的业务,再制定相应的条款来进行规范。四要建立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就政府财务报表的种类来讲,要考虑编制与国际相符的报表。如“财务状况表”、“财务业绩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报表附注等。

第三篇: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复习思考题

1.会计基本假设是什么,它包括什么内容?

2.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实质重于形式?为什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

4.什么是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包含几层含义?

5.应用谨慎性原则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A.会计职能B.会计对象C.会计内容D.会计主体

2.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这属于()。

A.会计主体假设B.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D.货币计量假设

3.会计分期是从()引申出来的。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D.权责发生制

4.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

A.企业法人主体B.债权人和债务人

C.投资者D.一个特定单位

5.企业进行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依据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6.下列组织中,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

A.企业生产车间B.销售部门

C.分公司D.企业集团

7.我国的企业会计期间可划分为()。

A.会计B.会计季度

C.会计月份D.会计半

8.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下列收入或费用应归属于本期的是()。

A.本期销售产品的收入款项,对方尚未付款

B.预付明年的保险费

C.本月收回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

D.尚未实际支付的本月借款利息

9.对于收益和费用归属期的确定,在会计处理上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现收现付制 B.权责发生制C.现金收付制D.收付实现制

10.下列属于谨慎性要求的是()。

A.资产计价时从低

B.负债高估时从高

C.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D.利润高估时从高

二、判断题

1.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凡是本期实现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入账。()

2.会计主体就是法律主体。()

3.会计的计量单位只有一种即货币量度。()

4.会计主体是指经营性企业,不包括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5.可靠性要求企业所有的会计核算资料正确客观,不允许进行估计和判断。()

6.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7.会计核算是以会计时间为前提。()

8.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没有现代会计。()

9.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10.及时性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三、分析题

资料:某企业某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支付上月份电费5 000元;

(2)收回上月的应收账款10 000元;

(3)收到本月的营业收入款8 000元;

(4)支付本月应负担的办公费900元;

(5)支付下季度保险费1 800元;

(6)应收营业收入25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

(7)预收客户下月的购货款5 000元;

(8)负担上季度已经预付的保险费600元。

思考与讨论:

(1)比较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异同;

(2)通过计算说明它们对收入、费用和盈亏的影响。

社会实践题

深入某一企业调研该企业如何确认收入及费用。

第四篇: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的利弊

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的利弊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入,恢复预算单位会计核算功能也是势在必行,其积极作用主要如下几点:

1、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相结合。恢复预算单位会计核算职能后,能使单位会计核算与财政管理工作相结合,使单位既要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对代管资金及会计资料的安全性、完整性负责,也要严格保管、审核财产物资;使单位会计人员从现金收付的出纳员和会计凭证接收、报账的“票据传递员”转变成单位的财务核算人员,积极参与管理,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

2、有利于单位收入的记帐。恢复预算单位会计核算职能后,因单位财务人员能清楚的掌握单位的收入来源,所以能更清楚的对单位的每笔收入进行分类做帐,对收入的分类能做到更清楚、更明了的分类,能做到更准确的帐务处理。

3、责任更加明确。恢复预算单位核算职能后,有利于划分帐务处理错误责任、偷漏税收责任、乱发乱补责任,避免“两张皮”的现象出现。对单位的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划分有更大的好处。

4、能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到位。恢复单位核算职能后,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由单位会计、出纳具体组织实施,能更好的做好财务管理的衔接和研究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却没有及时处理好。能使单位财务的预算、计划、分析、控制、监督等重要管理职能有机衔接,使财务管理工作的不留“空档”和不“缺位”。

恢复单位会计核算职能后的弊端:

1、会计业务的决策者与执行者的未分离,会导致会计做假行为的发生。多数是会计业务的决策者即单位的领导让干,会计人员出于行政上的领导关系或自身利益需要会根据单位领导的意图从事做假行为。

2、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会有所下降,恢复单位会计核算职能后,由于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性,会使会计帐务处理不能准确的按照相关会计制度来执行及更新,会计有每年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存在一定的差距。

3、偷漏税收、乱发乱补等的现象会有所增加。恢复单位核算职能后,上述行为逃离财政部门的监督,由单位自己决定,在某些财务管理意识不强的单位是极有可能会性偷漏税收、乱发乱补等违规现象。

第五篇:会计核算基础练习题

会计核算基础练习题

(一)单选

1.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2.企业的会计期间是()。

A.自然形成的B.人为划分的C.一个周转过程D.营业

3.凡为取得本期收益而发生的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相关的,应作为()。

A.收益性支出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D.营业外支出

4.凡为形成生产经营能力,在以后各期取得收益而发生的各种支出,即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相关的,应作为()。

A.收益性支出B.资本性支出

C.营业性支出D.营业外支出

5.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金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

A.配比原则B.重要性原则

C.谨慎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

6.在会计内,如把收益性支出当作资本性支出处理了,则会()。

A.本虚增资产、收益B.本虚减资产、虚增收益

C.本虚增资产、虚减收益D.本虚减资产、虚减收益

7.会计对各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时,选作统一计量标准的是()。

A.劳动量度B.货币量度

C.实物量度D.其他量度

8.配比原则是指()。

A.收入与支出相互配比B.收入与营业费用相配比

C.收入与产品成本相配比D.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配比

9.下列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有()。

A.支付职工工资B.支付当月水电费

C.支付本季度房租D.支付固定资产买价

10.企业于4月初用银行存款1200元支付第二季度房租,4月末仅将其中的400元计入本月费用,这符合()。

A.配比原则B.权责发生制原则

C.收付实现制原则D.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E.记账本位币

2.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下列收入或费用应归属本期的是

()。

A.对方暂欠的本期销售产品的收入

B.预付明年的保险费

C.本月收回的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

D.尚未付款的本月借款利息

3.下列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有()。

A.支付当月办公费B.当月流动资金借款利息支出

C.购置设备支出D.工资支出

E.销售产品的运费支出

4.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的要求,下列收入或费用应计入本期的有()。

A.本期提供劳务已收款B.本期提供劳务未收款

C.本期欠付的费用D.本期预付后期的费用

E.本期支付上期的费用

(三)判断题

1.会计主体是指企业法人。()

2.会计计量单位只有一种,即货币计量。()

3.我国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4.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性凭证为依据,表明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真实性原则。()

(四)案例

某会计师事务所是由张新、李安合伙创建的,最近发生了下列经济业务,并由会计做了相应的处理:

1.6月10日,张新从事务所出纳处拿了380元现金给自己的孩子购买玩具,会计将380元记为事务所的办公费支出,理由是:张新是事务所的合伙人,事务所的钱也有张新的一部分。

2.6月15日,会计将6月1日—15日的收入、费用汇总后计算出半个月的利润,并编制了财务报表。

3.6月30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数总和法,而本月前计提折旧均采用直线法。

4.6月30日,事务所购买了一台电脑,价值12 000元,为了少计利润,少缴税,将12 000元一次性全部记入当期管理费用。

5.6月30日,收到达成公司的预付审计费用3 000元,会计将其作为6月份的收入处理。

6.6月30日,预付下季度报刊费300元,会计将其作为6月份的管理费用处理。案例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事务所的会计在处理这些经济业务时是否完全正确,若有错误,主要是违背了哪项会计假设或会计原则。

案例提示:

该事务所的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不完全正确,主要表现在:

1.张新从事务所取钱用于私人开支,不属于事务所的业务,不能作为事务所的办公费支出。这里,会计人员违背了会计主体假设。

2.6月15日,编制6月1日—15日的财务报表是临时性的。我国会计分期假设规定的会计期间为、季度和月份。

3.计提折旧,前后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违背了会计上的可比性原则。

4.购买电脑应作为资本性支出,分期摊销其成本,不能一次性记入当期费用,违背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5.预收的审计费用不能作为当期的收入,应先记入负债,等为对方提供了审计服务后再结转,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6.预付报刊费,应在受益期间内摊销,不能记入支付当期的费用,违背了

权责发生制原则。

浅析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