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读《道德经》有感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10-1134665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1 10:06: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道德经》有感

寒假闲时逛书店的时候,书架上放着《老子》一书,不知是否出于一时的冲动还是有先见之明,竟然买下了这本书。正好这学期开了《管理心理学》一课,其中有关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内容,于是联想到《老子》一书中的管理学思想。

如果要说老子当年写《道德经》的时候,确实有考虑过刻下些昭示后人的管理理论。至少我是很怀疑的——能牵强附会滥竽充数的也只不过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等比喻而已。好在华夏艺术中有“留白”一说,而读书中用得也最多,所以才有一百个人眼里的一百个林妹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小侃几笔,姑且算作我的愚见吧……

老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道家虽然重隐逸修行,可世界不能清净,也是修道中人所不愿看到的。所谓推己及人,与道已近的人们,总也是希望拿出有为之方,好用一番作为扬一派学说,同时为了世界的清净,出一翻力气。

道家思想用于管理,并不似其他各派那么张扬,也不似儒家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祭出“中庸”二字。道家讲究守拙和不言。所谓守拙,就是钝治的延伸;而不言,则是针对于机巧之徒的无上法门。现实运营中,很容易遇到外界局势的巨大波动,也很容易碰到行业局面的天翻地覆,更容易撞上企业内部的紧急情况。当外界变动太快时,任何的机巧之谋都没有了用武之地,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无法从外界获取正确的信息,从机构内部发出再多的信息,都是徒劳的。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汉武大帝》中写到刘彻和太后的权利斗争时,刘彻一度陷入极度的劣势中,太后在宫中派了很多太监宫女作为眼线,监视他每一个动作。这样的情况如果在商场上遇到了,那么被监控的企业一定是大大的不利了。可是刘彻很聪明,在屡次试图突破“围剿”失利之后,索性扮了天真,整天与派来监视自己的宫女太监打闹玩耍,也不再说什么大志向大抱负,疯言疯语,不久就骗得太后安了心。

太后虽然派出了那么多的眼线,可是刘彻这个被监测的信息主体没有发出任何可供分析的资料。没有了分析的主体,这些线人等于瞎了眼睛,聋了耳朵。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久而久之,权力斗争中双方的心态发生了彻底的扭转:太后因为得不到刘彻的消息,也渐渐放宽了心;刘彻也在与宫女太监的相处中长了经验,并且发现了很多先前因为浮躁而没有发现的东西,为此后的大翻盘做了周密的准备。http://www.teniu.cc

当然,在商场上,对手是不可能像太后和刘彻一样还存在着一点点的血缘关系的,所以很少有半死不活的情形出现。所以,借鉴归借鉴,依样画葫芦可不行。比如说企业制度,就是很好的“拙政”:死守制度,至少在定制制度时预料到的问题,此后就可以避免了;至于日后遇到了问题,都不能轻易对制度加以改造,特别是那些由于大脑发热的改造,更是不允许的。任何冲动在道家看来,都是“锐气”之故;而锐气在《道德经》里,被老子称为是“人之私”:怀私行事,哪怕是行有为之善,都是初衷不纯的,又是离道日远。谈判时意欲先发制人,就是锐气过盛;激励部属时过分注重物质或精神奖励,则是滋养了部下的锐气;上司训斥部属,则是放纵自己的锐气。还有诸多不妥之处,都是需要管理者们小心处理的。

用道家的思想套到管理的准则,大概以理服人、不以势取胜算是比较重要的原则;实在到了非以力取胜的地步,大多是紧要关头不得已而为之。良好的管理,大概就是日积月累的改善,在不知不觉中,把安排落实下去;在不言之间,把事情做好。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管了好似没有管一样,如同周瑜戏蒋干,把自己的力量延伸到对方的机体中,把自己的大变革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时时获取信息,时时做出调整,就没有大的危险可言了。

《道德经》崇尚“不言”简直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这不能不说是人的悲哀。语言是最大的沟通工具,人类之所以和动物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语言的推动。而道家反对多言,说话在老子眼中,和缺乏智慧简直就是同义词。可能是老子在图书馆供职久了,安静的环境决定了他对于那些喜好制造“噪音”的人的反感,也未可知。不过,成熟的管理的确是不需要语言的。正所谓“悠兮,其贵言。”只不过要达到成熟的境界,本身就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谈了那么久,罗罗嗦嗦一大堆,也不知道是否说到了点上。反正言语无用,若是被老子看到了,定要说我是个顽固不化的俗人了吧……

第二篇:读《道德经》有感

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0701孟云龙3072001102

《道德经》与养生之道

近几天,读了下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从中初步了解了养生之道,同时也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道德经》中出现最多的是“道”,何谓“道”,“‘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其中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道”是没有概念可表达的,凡是能够表达的概念,那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就都不是永恒之“道”的真是概念。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想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隋;恒也。”在相对中取得统一,这是世间所有事物的内在规律。在对立中而显示变化发展,在发展运动中而呈现出相对之事物过程,就如波浪是波峰和波谷的相对变化而呈现。但是,每一具体事物,其内部相对差越小就越和谐,越长久;相对差越大就越混乱越短暂。古代圣人们就是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这种本质规律而从事修养生之道。要使人的生命过程延长,就得要缓和自身的相对极化,使体内之“阴”、“阳”趋于平衡中和态。但人体中和与否的本质因素取决于人的意识场,人体之场态变化是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要使人体中和就得从根本上做起,也就是从调整意识上做起。人的所有思维辩解活动,都是有意识场的不同极化形式所形成的,所以要使意识场中和,就得要减少或停止思维辩解意识,这就是修功者常说的“无欲”,也是其中的为人之道之一。“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之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修养生之道的宗旨,就是让心神能够中和虚静,心神的中和虚静有内因和外因共同促进。外因就是要有一个较为清净的环境,以免外在事物对人的心神产生干扰;内因就是对修功规范的诚信遵守,而内因又占主导地位。这样外想不入,内思不出,就能较快的体验到“道”之信息。但是环境的清净只能相对而言,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很难找到一处没有任何干扰的绝对境地,这就得要能够较好的收敛自己的意识,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触而不觉,放弃一切念头,而保持一种似有若无的精神状态,虽然任何事物都能知道,但又什么事物都没有具体的分辨。当心神中和的时候,就构成了身体中和的直接因素,调节不中和的因素去趋于中和的心神场态。当内在的整个人体场处于中和态后,就会和无极化之道趋于同一。当此种趋势处于良好状态时,身体内环境就会和外部环境处于场势连通态。当自然环境中的场势有变换的趋势时,就会直接对人体内环境产生影响。这就称“预感”能力,如有的人能在地震前或其他大的自然灾害前就会产生一种“大祸临头”的,不知其所以然的恐慌心理,从而设法远离那不知将会发生什么祸事的现场而避过灾难。这不是鬼神的驱使,而是自身的预感场驱使所致。但大多数的常人此种能力已被后天的智慧所掩盖,所以就不相信人类会有此预感能力。《西生经》有云:“是以圣人非托于天下,亦非托于鬼神,亦非托于万物。常以虚为身,亦以无为心,此两者同谓之无身之身,无心之心,可谓守神,守神玄通,是谓道同。”

在休养生功时,当心神逐步的虚静中和后,就会对身体的场态产生感应使之趋于中和。而人体的中和场又须有能量的平衡为基础,因此,在人体场势趋平的同时,就会伴生“元气”的趋平运动。由此可知人体之中和,是由心神之中和虚静为主宰的。知道了这种内在的因果关系,也就知道了无论人体产生什么样的奇妙变化,都必须保持心神的中和态。因为,这所有的奇妙变化都是由心神的中和虚静而产生的。若在身体内产生变化时而妄动意识,那就必然会导致“元气”的妄动而对身体带来新的不和谐。这就像想用一把弯曲的尺子作标准去校直木板,这不仅不能起到校直的作用,反而会把本来直的木板也给校弯曲了。《庄子》有云:“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所以只有当心神中和虚静时,元气才能中和而归根,从而显示出养生的最佳效果。

虽然我只是略微的看了一下《道德经》,并且有些还不是非常了解其深意,但是其给我的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修身还是做人,其实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无欲”。当然这“无欲”并非没有追求,毕竟我们不是圣人,能够看破尘世的种种,其实际就是要求我们

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0701孟云龙3072001102 有一颗包容的人,能像包容自己一样包容他人,那么其修身也就差不多了。所以看了这《道德经》后,我会努力的往这方面做好-----宽容乃大。

第三篇: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读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弃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读高中的时候,我曾经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无为”就是合道之为。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称作“无”(无,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么也没有,只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运行,布生天地和万物。可见“道”就是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本原,是天地万物的母体,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无”是道的根本属性。“无为”即是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采取的管理对策,是在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透彻理解后而采取的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无为”是一种管理理念,更是一种境界。

那么怎样才算是“无为”?怎样实施和推行“无为”?由于现阶段对世间万物及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对这些问题也许还没有准确一致的答案。但个人认为“无为”必有以下特点:

一、“无为”以平等为基础。虽然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天下万物因进化程度或组成的不同,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动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的分别,但在老子看来,天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它们既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贵践之别。在天地和圣人的眼里它们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天下万物有些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有些从某种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它们都是道安排给我们的朋友,它们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作为天地万物一员的人,不能也不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其它万物的生死。

万物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和多样的。平等是前提,自由和多样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万物是平等的,它们各自有自己存在的理由、生存方式和生活规律即有各自的“德”。谁也不属于谁,谁也不能命令别人该怎样生活。世间万物是平等的、自由的和多样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心地按道的要求采取无为策略,让万物按各自的“德”自由平等也生长、生活。

二、“无为”以加强个人修养和以身垂范为手段。“无为”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不妄为、不胡为。因此,要推广和实行“无为”就必须加强对客观规律的研究和探索,以增加所采取对策的目的性和准确性。同时,更为主要的是要加强个人修养,做到以身垂范。要秉持“道德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平等对待天下所有人,不分善、恶、美、丑都要照顾和关怀,象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俭”就是不甚、不奢,不占有别人的资源和权益,天下人的资源天下人共享,天下人的权益天下人均分。要做到少私寡欲,多予少取。少私寡欲是前提,只有做到少私寡欲了,才可能多予少取;“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提倡什么,也不反对什么,即不干涉别人的自由,同时,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有了这样的修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就会更深入、更全面,采取的管理措施才会更合道。

道布生了天地,衣养了万物,但道并不占有万物,也没有从中获得一点私利,因为他不谋私利,所以道成了世间万物的母体,它的功劳和功用才永远不会失去。受此启发,创建和管理一家公司也不能仅仅为了本公司的利益而巧取豪夺,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必须要以有利于公司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成长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百年老店;同理“圣人”治国也不是为了个人或为某个小团体获取私利,而只是为了保护万物的平等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为了民众生活得更自由幸福。只有以此为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才是符合广大百姓利益的措施,才是合道的“无为”政策。

三、“无为”以达至和谐为最终目标。实行“无为”就是为了达到人和人、人和环境、各环境因素之间的全面和谐。要实现这样的全面的和谐。领导者除了前述加强个人修养外,在目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的条件下,尤其要做好以下二点:一是善于倾听百姓的心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处于第一线的“百姓”对客观事物的接触最直接,认识也最清楚,他们总结出的经验往往也最接近客观规律,他们也最清楚自己是不是得到合道的对待,他们的心声往往也就是“道”的要求,“以百姓心为心”就容易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实行“无为”的捷径。二是要当好调和万物矛盾的“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不光人和人之间,人和物、物和物之间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阴阳),矛盾本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但因为(道向阴阳之间)冲填了“气”而实现了和谐,由此可见“气”是调和矛盾、实现和谐的关键。

第四篇: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全篇育人,以柔做事,以柔胜刚,以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做人。做事要专一,而不是面面俱到而不精,做人要大智若愚而取实,而不是事事皆知,而路路不通,看事物要看到内在,而不是表面,故常无欲,而观其妙,常有欲,而观其缴。做人做事一依皆循自然等等。

我认为《道德经》主要讲的是道的博大和在人无欲情况下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道,不是说的明白解释的清楚的,说的明白解释清楚的那就不叫道了。道,包含万物之理。道,只是一个称谓而已。道便是无,无中产生有,生成万象。人只有在无欲的情况下才能看到万物的本质,如果常存欲望便只能看到万物的表面现象。

名利都是虚无的东西,追求名利心太重,就会失去道,当失去道后,不依循大自然的规律做人做事,就会受到惩罚。当人们追求名利心过胜时,小偷、尔虞我诈、小人等等就会产生,是以圣人之治:治理万事万物,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样世间就会祥和安康。

做人要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而不张扬,当以张扬去做人做事,不依循自然规律,就会适得其反,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即使德高

望重,也不自高自大,所以才显得高于众人,而不是标榜高于众人。做到以柔弱胜刚强。

对待万物要一视同仁,《道德经》中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说,天地没有偏爱,视万物如用草扎成的狗;圣人也没有偏爱也视百姓如用草扎成的狗。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大风箱吗?它空虚飘渺无际,越鼓力风量越大。而人越多为就会行有所阻,不如遵循自然规律守中而为。《中庸》中也讲,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对任何人,都要以礼相待,以诚待人,以德服人,以仁为本,而不是,对有些人好,对有些人就不好。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意思是说圣人遇事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反而能够领先。弟子规中也讲,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财物和利益在现在这个社会,在人际关系中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所以,我们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高尚的人像水一样。水具有施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的美质,安然于众人所厌弃的低洼之处,所以说它的行为是很接近道的准则。做人要懂得跟水一样,水利万物而不争,争名夺利弄得声败名劣,就不是本意了,做人也要像水一样,别人厌恶的东西,自己去做,这样就会在无形中得道。做人也要谦卑,易经中讲谦

卦,六爻皆吉。谦卑是为人处事的法宝,古人云,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意思是真实的话并不好听,好听的不全是真话;朴实的人不善辩,善辩的不一定是什么好人;明白道的人不一味地追求知识的广博,知识广博的人不一定会有深刻的见解。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处处可听,处处可遇,只要自己心中有数就可。而不是被这些华丽的语言而蒙蔽,失去自我。自我膨胀,失去不改失去的东西。做人要时刻的内省,反观自己,这样才能纠正前边的错误时刻的提醒自己。争辩,对双方都不会有任何的好处,不论是《四书》还是《五经》或者是《鬼谷子谋略术》都不提倡与人争辩,而是以水的柔弱引导对方,达成共识。

这是我读《道德经》的感慨有不当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此致

敬礼

202_.06.11

第五篇:读《道德经》有感(精选)

读《道德经》有感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按照这种划分,我先简单地谈谈我对“道”的理解。

花,本不自生,而是生于植株;也不自灭,而是归于植株。其不自生,也不自灭,却适时令而存在,它暂居于生命的本体,它所遵循的生命的轨迹,既为“道”。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这是我们后人所理解的道。

然而老子自己却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粗浅的理解为:能够用语言说出道就不是道了。道就像是空气,伸手去抓,以为得到了,张开手却空空如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我对“德”的一些感悟吧!

《韩非子·解老》中说:“德者,道之功。”《管子》中也有:“虚无无形之谓道,化育万物之谓德。”古人一般认为:道指本体,德指本体之功用。如此说法,我认为有些道理,但也出现偏差。

道诞生万物,又蕴含于万物之中,是一种绝对的,永恒的,不变的存在,而德是道化育万物过程的一种顺应事物发展的体现。《道德经》中所说德仍是宇宙万物的大德,并非我们通常所说人类中个人品德的小德,虽然小德蕴含在大德之中。

德实际上是万物顺应发展,这个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而是整个自然界,这个宇宙,体现出来利于世界有序发展一种外在表现。因此才有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以上乃我读完《道德经》之后的一点感悟。

读《道德经》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