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中国近代史纲要之外来侵略与民族抗争的读后感
编辑:梦回唐朝 识别码:10-1137594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13 17:31: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之外来侵略与民族抗争的读后感

“外来侵略与民族抗争”之中国革命

与中国共产党(节选)

——“中国近代史纲要”阅读文献汇编与导读

中国近代遭受了100多年的外来侵略,也进行了100多年的民族抗争,我惊呼于中国顽强的毅力,在如此内外交困、满目疮痍的境地下竟能屹立100多年之久而不覆灭,最后存活下来并逐渐恢复、成长、壮大!有压迫就有反抗。有1840年的鸦片战争、1857年的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5年日俄在中国领土上的战争,1931年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的全面侵华战争,就有从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到清朝爱国官兵的反抗、从广东三元里人民抗英到沿海人民抗击侵略的反抗、从西藏军民抗英到台湾人民反割台的反抗、从太平天国运动到义和团运动的反抗、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的反抗、从抗击日本侵略的‚九一八‛事变到全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的反抗。支撑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在四分五裂状态下‚站起来‛的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反抗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将我们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正是这种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走向大发展大繁荣。

读了本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节选)‛后,我深刻理解到中国百年来的革命运动的对象、任务、动力以及性质都是在摸清中国当时现状的情况下‚对症下药‛的,都是符合国情,实事求是的。正如毛泽东在其‚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所说:‚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查,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中国革命是在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进行的。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国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了,它们从封建社会脱胎而来,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一部分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前身。因而,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化就显而易见了。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在内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在外受到帝国主义剥削,它们二者竟还结合起来采用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订立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经商、办学传教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等等残酷行为,加之中国内部封建主义的压迫,造成了中国东西、城乡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极端不平衡,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也是世界所少见的。

因此,在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之下,中国革命确立了其革命对象、革命任务,明确了其革命动力、革命性质。中国革命的对象就是压迫和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还有在一定时期内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与人民为敌的资产阶级的反动派。中国革命的任务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中国革命的动力即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力量,主要有以下几个阶级和群体:一是地主阶级内除了投降派和保守派以外的,还有抗日积极性的中小地主出身的开明绅士即带有一些资本主义色彩的地主们;二是资产阶级中带有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中就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间内参加当前的反帝国主义战线的买办阶级和需联合抗日的顽固派,民族资产阶级中就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革命的阶级;三是农民以外的各种类型的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四是约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五是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封建势力压迫的无产阶级;六是需要改造的无正当谋生途径、缺乏建设性的游民。其中,无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优越性和时代特征,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而这场革命的领导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了完成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革命方针、方法与形式斗争策略等。

仍是那句话‚有压迫就有反抗‛,伟大中国不屈的历史铸就了今日中国薄发的精神!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之侵略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之侵略屈辱史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领导的虎门销烟。

3、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

(1)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2)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3)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4)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5、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家:英、法。(雨果说过:两个强盗闯入夏宫)

3、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主要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威海卫战役

2、《马关条约》,签订人: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主要内容:

(1)割领土: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

(2)赔巨款: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

(3)增四埠: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个通商口岸,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4)设工厂:准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3、影响: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背景:义和团运动

2、八国: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奥匈帝国

3、《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

(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

(2)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3)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4)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4、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在初中学过一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为什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然而对于老师在课堂上向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如“辛亥革命是在哪年暴发的?”、“洋务运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又是在什么时候?”等等诸如此类简单基本的问题,我却不能说出准确的答案来。老师的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这段历史学了很多遍,但却对这段历史了解得甚少,就算有些时候对一些历史事件背得滚瓜烂熟,但一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在我们上中学甚至小学时就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但那时所用的课本只是叙述故事般的讲述历史事实。我当时仅仅是把这些历史事实当做故事来学习来背诵的。我根本没有往历史深处思考这些历史事实,它们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以及带给我们的启发。这些本是我们学习历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却被我们忽略了。

在初中、高中阶段,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认知,我只是从单方面来判断这些历史人物的好坏。但现在,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后,我懂得了如何全面客观分析评价一个人。

比如说:以前我只知道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叛国者,但现在我知道了:虽然李鸿章因与日本签订了卖国契约---《马关条约》而成了被举国人民谴责、唾弃的卖国贼,留下了千古骂名,但当时的李鸿章也是迫于无奈。《马关条约》导致国内民愤四起,而又不能指责清政府为慈禧倾尽国库一心筹备万寿庆典,故将矛头指向了李鸿章,李鸿章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做了大清丧权辱国的替罪羊。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受命,作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尽管行前清廷已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他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于会住处的路上遇刺,世界舆论哗然,日方因此在和谈条件上稍有收敛。三月十六日,李鸿章伤稍愈,双方第四次谈判,日方对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原本是3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等要求表示不再让步,日方和谈代表伊藤博文谓,李鸿章面前“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事后日方继以增兵再战进行恫吓。李鸿章等连发电报请示,光绪皇帝同意签约,命令“即遵前旨与之定约”。二十三日,《马关条约》签字。

1895年3月24日,李鸿章在日本商讨马关条约签定问题时,被刺客小山丰太郎开枪击中左面,血染官服,当场昏倒。一时间,现场大乱,行人四处逃窜,行刺者趁乱躲入人群溜之大吉,躲入路旁的一个店铺里。随行的医生马上替李鸿章进行急救,幸子弹未击中要害,李鸿章复原迅速。行刺事件发生后,日本警方很快抓到了小山丰太郎,据此人供认,他本人是日本右翼团体 “神刀馆”的成员。他不希望中日停战,更不愿意看到中日议和,一心希望将战争进行下去,所以决定借刺杀李鸿章,挑起中日之间的进一步矛盾,将战争进行到底。从以上情形看得出李鸿章只是迫于当时的形势,受命于光绪才签下条约的。就算李鸿章当时拒绝签约,但往后依然会有第二个李鸿章做清朝的替罪羊。

以前只知道毛泽东是如何的伟大,多么的令人崇拜,是受到全国人民群众爱戴、追随的领袖人物。但现在也了解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一道理了。

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当然不可磨灭,但他犯的错误也是不可否认的。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不仅是毛泽东人生中的一大败笔,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败笔,也是中国的一处伤痛。

在这场所谓的“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安、检察、司法等专政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了。

在长时间的社会**中,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比例关系长期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这十年间,按照正常年份百元投资的应增效益推算,国民收入损失达五千亿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没有提高,有些方面甚至有所下降。自七十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这场由文化领域发端的“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影响极为深远。很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学校停课,文化园地荒芜,许多科研机构被撤销,在一个时期内造成了“文化断层”、“科技断层”、“人才断层”。据1982年的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文盲和半文盲达二亿三千多万,占全国总人口数的近四分之一,严重影响到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大革命”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乱,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破坏。一些投机分子、野心分子、阴谋分子和打砸抢分子乘机混到党内并窃取一部分权力,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个人崇拜以及各种愚昧落后的思想行为泛滥开来,致使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受到严重削弱。

可见,十年的文革给中国带来了多么惨痛的损失。

一百六十余年的中国近现代史,让人见证了中国由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发展成为工业现代化的新中国,复兴的艰难曲折难以想象。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也让我了解到了一些以前我不知道的史实,让我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

近现代史学习心得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学校为我们开设了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历史对于我们而言,是一门不算陌生的学科,但是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把历史的学习太当回事儿。因此当看到中国近代发生的那些事儿时,有一种觉得自己不配做一个中国人的感觉,因为我们竟然不记得那些屈辱的年代,那些艰苦的岁月。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是202_年的修订版,上面的内容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直到今天。学习完这本书,我有太多的体会和感悟。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一般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也是中国人民为捍卫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反侵略战争。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但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而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现在回头去看鸦片战争,它的确是中国人一个惨痛的经历,悲痛的回忆,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遭受了屈辱,还被迫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去看,这也不得不说是一种幸运。在此之前,中国人是封建的、保守的、落后的,但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有很多先进的中国觉醒了,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他们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在鸦片战争中我们还能感受到中国人的爱国情节以及中国人民纯洁的道德心和反侵略的坚决性。六三虎门销烟的壮丽画面雕刻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它作为近代爱国史诗的第一章永远铭刻在炎黄子孙的心中。其实,提到鸦片战争,更多的人记得的不是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也不是虎门销烟的壮丽画面,而是林则徐这个民族英雄。他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至今仍旧被广大学生牢记。他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被委派去禁烟之后,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以及办事的雷厉风行尤其让大家佩服。在收缴和销毁毒品时,他都亲临现场监督。在收缴时,仅用了34天,就收缴了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在销毁时,20天共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也造就了林则徐这个民族英雄。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开始有了较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于是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出现了一大批以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在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这接近80年的时间里,中国遭受了各个国家的侵略,被迫签订了许多的不平等条约,例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天津条约》、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94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在这些条约中,中国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近8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并不是一味地挨打的,中国人民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等,这些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虽然这些运动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其带来的对于群众和国家的积极影响。例如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最终的结果是失败了,但是其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竖立起的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力量成长壮大的基础上,在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思想基础之上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它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中国革命真正找到了它所必须依赖的力量基础,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劳动运动的真正开始是在1921年,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即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革命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改变了过去面貌之时,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都是十分明显的。

其实除了这些无产阶级的运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那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永雄气概,那种互帮互助、亲密团结的合作精神,那种严守纪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都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前进。

回顾过去的事情,能够讲述的,值得学习的有太多太多。看着中国历史上的艰苦斗争,我们应该为中国现在的繁荣和昌盛感到自豪。历史早已翻开了新的一页,现在的我们生活在的是一个和平的世界,我们站在的是属于那个强大的中国的土地。我们早已不用抛开学业,上街游行,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早已不用为了填补饥饿的肚子,啃草根、吃树皮。中国的历史是另人心酸的,中国的发展是另人震惊的。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的经济繁荣了,我们不会再屈于强权,不会再忍受屈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为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停滞不前,停滞不前便是落后,因此,我们更应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不懈,使我国保持飞速发展。尤其作为年轻一代,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使强国富民为己任,认清我们在新时期的责任和使命对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我们的民族正在腾飞。

看了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让我感触颇多。

这是一本以中国“鸦片战争”为起点到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末端的中国近代发展历史。清代末期的腐朽统治,“鸦片战争”让中国进入了“双半”社会。由于“小农”的阶级性并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的“农民运动”,最终都已失败告终。洋务派的本阶级利益,维新派的自身弱点与局限性根本不可能拯救中国。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的旧民主主义也随之结束。以“新文化运动”作为铺垫,“五四”运动成为了开启新民主主义的一把金钥匙,让“双半”的社会看到了一丝光明,“反帝反封”成为了社会的主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播撒了革命的种子。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成功与失败、十年内战,是由于国民党的贪婪与野心作祟、浪费国家人力、物力、财力而发生的不必要的战争。民族资产阶级的摇摆不定让我们看到了要以共产党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来夺取国家的领土与主权的独立自主。“八七会议”纠正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到土地革命兴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动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开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名论断,鼓舞了气势。由于博古、王明等人犯了“左倾”错误,采取“直面攻击”“机会主义”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并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开展了“万里红军长征”,挽救了党的实力。

接下来的毛泽东领导时期让我折服,抗日战争全过程、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土地革命,无时无刻让我看到了他犀利的眼光、审时度势、先见性与战略性。他能够在危机关头作出决定性的正确判断,能够在让士气低落的战士看到胜利的曙光,能够顾及人民的利益,注重民生,他可以不顾个人安危、挺身情愿走进蒋介石的圈套里,他可以“熊掌与鱼兼得”、看清国民党本质、制定周密计划,他可以看清国际国内环境、看出世界发展主流、抓住机遇。建国后,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大跃进” “文革十年”,毛泽东尽管有错误,但是“人无完人”,“熟能无过”?年纪的上升也会使决定产生错误思想。每个人都有思想,作为领导更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他是为国家而急、为国家经济发展而急、为社会进步而急、为深陷贫困的广大人民群众而急。他有被中国人民称颂的资格与权利!邓小平的第二代的领导提出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与“一国两制”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第三代的领导提出了“三个代表”,以胡锦涛为第四代的领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这样会主义和谐社会”。

近现代史学习心得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现在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

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

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中国人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建国以后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几十年里就完成了别的国家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就像我们从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只用了七年的时间,但美国却要花去200年。虽然我们现在和美国、英国等国还有一些差距,但要考虑到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

其实,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一致,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所以,不必去盲目崇拜美国、日本,我们应该崇拜我们中国人自己。

还记得,小时侯,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社会主义好》,歌词的最后那一句“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相信所有的中国人也都听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并不是凭空编造的,它们的存在是有依据的。

提到中国,又会忍不住想到让我们全体中国人自豪的“红军长征”。长征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长征精神”却代代相传,就像是保存精神火种一样。

长征途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常常在我们的心中荡漾,那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永雄气概,那种互帮互助、亲密团结的合作精神,那种严守纪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都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前进。但在无数的光环下,还有许许多多同样出色的战士,他们或许没有令人们为之称赞的英勇事迹,但“长征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是熠熠生辉。

在这里叙述一个长征故事——“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

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感到无比沉重!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二万五千里,在中国的土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走了一圈。我们红军历尽艰难,突破重围,翻雪山,过草地,渡赤水,还要飞夺泸定桥。从 1934年秋开始到1936年10月,这段历程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胜利树立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里程碑。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历史,给我的带来震撼的不仅仅是长征,还有辛亥革命,百万雄师过长江,五四运动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叙述它们给我带来的是如何的感受了。

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替矣。

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以史为镜,可知兴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后感

昨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80周年公祭日。在这个时间点回顾历史,总结反思对于当今国民来说是有相当意义的。读罢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后三章,我总结了四个关键词:确立,错误,改革,新时代。

一、确立

结束了艰难的抗战与内战之后,人民得到了数百年来的未有的大解放,可以说久旱逢甘霖,而带领人民赢得和平的中国共产党,毫无疑问的将继续带领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从现在的角度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当时来看,即便一个人完全不懂何为社会主义,但一定明白,在共产党领导的这条路上,我可以有自己的土地,我们有自己的军队,不再害怕有人来欺负我们,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不行,我可以过上有保障,有尊严的日子。当然在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路上,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要抬头看天,也要低头看路。有人说:去哪儿永远比怎么去重要,我们的国家也终于有了一个努力的方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会在接下来的许多年努力为之奋斗。

二、错误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即便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亦是如此。其实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本身并无对错之分,有的只会是差异,但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那些日子总是不好的、曲折的、错误的。中学学过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我记得在他的文章中并没有太多对红卫兵的直接描写,全部都是自己的经历、见闻,但是从那些平实的描绘中我便下意识的害怕那个时代——一个人竟会受一条狗的牵连,我无法想象在庞大的人际关系网中,又有几人不连坐受罚的。我见识浅陋,但我认为,并不是打着防资本主义的复辟、消除官僚主义的旗号就可以不尊重文化、就可以残害文人的。两千多年前也有一个叫赢政的人想用焚书坑儒等措施达到愚民的效果,但历史毫无疑问证明了他的错误,下场不过“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罢了。伟人是伟人,也是平凡人,也会犯错误,但这个错误在奸佞的手上被放大太多倍,最终酿成历史上令人心痛的十年浩荡,幸而,在1976年的十月终于结束了,拨乱反正,平反昭雪,中国也终于迎来下一个春天。

三、改革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开放就是这个理论的践行者。家庭联产承包、对外政策的调整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在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而且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采取各种各样的积极措施,当然,我们的民族自强不息,不甘落后,才从经济、军事、政治各方面都开始快速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四、新时代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字眼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中国梦的实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毛泽东救了中国,邓小平富了中国,而现在,总书记就要带领我们强起来,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林,让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好。政治上,坚决反对腐败,坚持整治党风;经济上,人民的钱包越来越鼓,消费能力越来越高;军事上,科研发明,努力追赶美俄。我们正处于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每个中国人都将怀揣自己的中国梦,为未来强大的中国助力。

中国近代史纲要之外来侵略与民族抗争的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