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编辑:落日斜阳 识别码:10-1088750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2 16:14: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随之进入了情绪负重的年代。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自然就十分敏感。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本身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种种心理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作为天子娇子,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急的事,具有预防精神疾患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及时为学生疏通心里,排解压力,指引方向的作用。

那么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或者是周围人的心理是否正常呢,以下有三项基本原则:其一,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否趋于一致。其二,心理与行为行动是否趋于一致。其

三、人的情绪在一个阶段内是否稳定。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与以上违背较大的情绪,那么他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那么什么叫心理障碍呢?它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如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以上的情绪状态,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主动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沟通。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才能迎合二十一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才能在其中搏击翱翔,走向成熟,迎接挑战

第二篇: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模版]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本身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心理问题。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5篇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大全1

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是因为心理健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三、正确区分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

第二种状态是不平衡状态。一旦发生了扰乱正常生活、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事件,如受到挫折、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就会进入一种不平衡状态,这里指学生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等状态。一般来说,学生在生活过程中会不断地经历各种不平衡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面对不平衡状态才会带来发展或者成长的契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不断打破对象的平衡,促进其发展。对不平衡状态的外在或内在的非建设性或伤害性处理,才会导致所谓的“病态、变态、或偏差”。

异常行为是学生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一种偶发性行为,这种行为在学生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发生的,它与常态行为不同,可以称为“偏态行为”。班主任如果能及时鉴别学生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摆脱心理的危机状态,回复到正常状态,那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违法行为、不道德行为以及意外事件就会大大减少。

第三种状态是不健康状态,当学生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往往会非线性地发生不适应行为,包括反社会行为和异常行为。所谓“非线性”地发生,是指这些行为的发生常常是没有明确的、直接的原因,找不到其因果关系,其因果序列是不清晰的。例如,一位小学生突然害怕方格或类似方格的所有物体,这是一种异常行为,包括他自己在内,谁也弄不清他为什么会怕方格。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的特点,我们对其不适应行为的产生就无法预测。学生在心理不健康状态下所发生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既没有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这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变态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二)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就能够形成众多的非专门渠道,促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大全2

在接触心理学以前,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为它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所折服。心理学是十分客观的一种存在,但同样不乏应用性。也许心理学理论有些枯燥,但辅以实例,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深入体悟生活的感觉,所以说心理学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来源于生活,又指导于生活。

在科技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进入了“情绪负重”的时代。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自身也就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对专业的选择和态度,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等等。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我们避免出现或有效应对由上述种种问题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现象,以积极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我个人而言,心理学教会我的是,正确地认识自己。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我的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心理年龄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现实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从自我意识特点考虑,我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定主见,不随波逐流,但遇到大事偶尔会犹豫摇摆,受他人暗示影响。我逆反心理和依赖心理偏强,但已经开始尝试着以成人的角度审视社会,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分析社会现象,有一定理想和生活目标。虽然自我控制愿望强烈,但自我控制能力仍然不足。

从情绪特点考虑,我的情绪体验较为丰富,并且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情绪的自控能力加强,但还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在外界刺激下,虽能克制自我,但有时仍易冲动,不能够十分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有时容易感情用事。从性格特点考虑,我能够面对和接纳现实,客观评价和接受自己、他人和社会,有较广阔的视野。较为热爱自己周围的事物,有独立自主的性格,能分辨目的和手段,对善恶的区分态度较为明朗,有适度的幽默感和创造性。这就是我对自身的认识。虽然可能会有些偏颇,但这也是调整自己以适应不断前进的生活的基点。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就是我的最大收获。

每个人都渴望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渴望了解别人。心理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把自己清晰地呈现在里面。有人说心理学是神秘的,我想神秘的只是我们所不够了解的人和事物。其实很高兴学习心理学这门课程,也很高兴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相信从其中得到的东西,会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

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大全3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心理健康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

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清华大学生向狗熊泼硫酸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还有的学生甚至迈上了自杀、轻生的道路来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教师的重要课题,它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然,社会的力量也是举足轻重的。而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大全4

所谓健康,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强健的体魄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我认为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所以今天下午的讲座,对于我们这些还很年轻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小学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该做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按照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变态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虚的,还是喜欢听。所以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赞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因为赞赏可以改善机体气氛,有利于搞好儿童教育,提高教师的领导艺术,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这些赞赏必须是真诚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况下人都是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有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嫉妒之心,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观察了解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否则有的后果会很严重。还有一种就是就是羡慕之心,这是产生在一种美好基础之上的。

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希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出发,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学生跳楼自杀的、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也在想如果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及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心他们、去教育他们,也许就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通过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讲解后,让我明白,学生出现逆反、任性等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并非故意和老师作对。而且,出现问题的孩子正是需要我们的包容和帮助,我们老师不应该嫌弃他们,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当我们把问题学生当成一个个研究对象“对症下药”时,就会觉得有乐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学习,给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最后几天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大全5

听了本次心理健康的专题系列讲座,使我更进一步理解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听评课懂得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活动,现今社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健康的身体,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些心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考虑学生一般心理规律的同时,也要对暴露出来的个别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中,我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室兼职心理教师的个别咨询辅导,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个别谈心与辅导。通过学校开通的心理咨询箱,打通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通道,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5篇大全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

来到大学已有四个月之久了,颇有些感触。初到大学之际,接触的是军训,那是一个艰苦并快乐的时光,是一个再也不会有的记忆。渐渐的,我融入到大学生活中来,也很有缘分的接触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通过了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下面我就来谈一谈自己的心得。

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真真正正的农娃。在上大学之前,接触的东西真的很少,接触面也很窄。其实在上大学之前是有些心理准备的,所谓的心理准备是,知道来到大学不可能还像以前那样涉猎面很窄了,需要尝试,需要努力改变一些东西,自己的性格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以前在高中,我很少上台发言的,即使少数的几次发言,也都面红耳赤的。来到这个全新的环境,我发现自己极具“好强心”,这个就体现在学生会招新和班委竞选,我感觉自己有股上台展示,表现和肯定自己的冲动。但随着时间一长,我的这股冲动也渐渐的淡了。还有一方面就是攀比心理,以前没接触过手机的我,来到这里发现自己好“落后”,对手机的了解实在是少,我需要学习。还有兴趣爱好等方面,我缺少自己的特长,没有个性发展是不行的,容易在这个庞大的社会中迷失自己。记得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的主题曲中有一句话:我看着满目疮痍的繁华,感觉到痛彻心扉的惆怅。这句话我曾经和一个高中同学说过,那是在9月初的样子,我还在家,没有来到学校,他已经到学校开始参加军训了。那时我问他是不是有这句话的感受,他说是的。他经常晚上在军训后站在阳台上和我聊天,他说异地有着异地的气息,但身处其中也有些迷茫。好有一句话我也记在心头,这句话是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一种做人的标准,身为学生会成员和班委中的一员,有时候实在感到力不从心,自己的时间被安排的满满的。身上有这份责任就得做好它,还记得当时班委竞选时的承诺,我会和全班同学一起努力创造最棒的自动化2班的,我不会忘,我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心里健康教育课上我还学到了自我调整等方法来缓解和改善自己的心情。记得在元旦晚会那天,天气有点小冷,整个致用礼堂里人山人海,人人网的小屏幕上刷新不断,全场的整个氛围相当的热烈,但在那个时候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或者说是孤独感,这也许是环境的负面感染力吧。其实当你认识到自己其实也在这个大氛围中,融入到里面,high起来就不会失落了。

在上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后,我发现自己的感觉变了,自己的认识也变了。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来到这个新的环境中,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来改变,来完善。

我们不应该让自己陷入自己挖的坑中,不一样的生活也许会给我们造成一些压力,但我们需要将这份压力转化成动力,毕竟路还很长,我们需要用这份动力来支持我们走下去,走的更好,更远。大学生活,我们正在感受,我们正在体验,我们也正在书写着一份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经常会听到学长学姐们说,大学时光真快啊,四年快过去了,学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什么也没有,就这么“安安稳稳”的过来了。这次元旦做兼职,遇到一个安建工的学长,他也这么说到,他说:四年下来不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只是脸皮更厚了,接触的东西更多了。说到这次做兼职,我又是深有体会。以前没做过,很想尝试一下,尝试之后,才体会到社会百态,世间的辛酸苦辣,这是一份不错的体验。

经过了几个礼拜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于大学生健康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下面就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简谈一下本人的理解:所谓健康、不仅指躯体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健康、精神上和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不只是没有疾病。”目前不少大学生不仅存在体质问题,而且存在心理问题。在校大学生不仅要注意自己的体质健康,更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的大学生。在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避免和减少各种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加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何谓心理健康

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环境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性格、求职与择业问题。存在问题的人数较多,存在的问题比较集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自己,有人说能打倒自己的人只有自己,也有人说能拯救自己的人也只有自己。能欣然享受生命中的快乐,也能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困难。但是,有些人对自己并不了解,即俗语所说的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亲友是我们最可信赖的人,他们让我们在这个世上不觉得孤独,能直接感受到人间温暖,也是我们对这个世界产生深切依恋的最主要原因,亲友

能极大地满足我们感情上的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亲友是我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在遭遇困难时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但是,亲友并不都能理性且准确地分析我们的问题,这时我们就需要运用下面这条 “求助热线”。心理咨询师是一个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求助热线”,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养能让你拥有一双慧眼,让你有机会跳出自己的圈子,更理性、更客观地评判自己与周边的关系,学会从不会的角度看问题,学会采取有效的行为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平复我们心灵的创伤。

至此,我已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中学到很多,感谢老师授予我们的生活秘诀,相信这对我以后的生活会大有益处的。

第四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的适应新环境。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及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

人的灵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础是心理。这门课程帮助我塑造了一个自由高尚的灵魂,为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指导,为我的未来照亮了道路。

接触大学生心理课,让我明白了,原来成为大一新生所有的焦虑,暂时对陌生的学校环境及周边环境感到迷惘,不只是我有,而是每一个新生都会出现的情绪反应。我学到了人生的首要课题:保持心身健康。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保健的方法;学会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规划我的大学生活,了解到大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并逐渐适应自觉学习,自我学习的方式,了解到大学生情感与健康种种问题及调节方法;学习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过程及特点,有意识地健全自己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更科学地了解自己,更充分地认识真实的自己.这门课程帮助我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可我却感觉目标的内容比较空洞,目标的阶段性也不明确,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按照目标来设计和规划自己。另外就是自豪感与自卑感的冲突。高中时候我是班上的佼佼者,我带着优越感和自豪感踏入大学校园,但很快我发现,在强手如林又需要较好自理能力的新环境中自己的优势已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无法面对挫折的自卑感。面对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它教会我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首先,一个人要能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然后,客观认识个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既不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过高的估计自己,尽量

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在处理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的心理矛盾上,它教会我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影响自己成长的主要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学习、努力提高,适时调整

这门课程帮助我培养健全的人格。它教会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过自我剖析我发现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我性格上太过于执着近乎偏执,在这门课程的指导下我避免了走向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误区。

这门课程帮助我规划人生,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人生的确需要规划,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准备做些什么样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踏实的人生目标靠近。人的一生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永远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走到什么地方。一旦紧咬目标,你会发现你有战无不胜的力量,而且会努力为自己的最终理想而奋斗不已。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oc心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感受

进入大学后,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开始了一段跟中学时期完全不同的生活,内心深处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因为好奇,我们试着去摸索和发现,一路成长的过程,我们有收获也有失去,闲暇无人一个人总会问自己这些日子你快乐吗?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未来很近也很远,你有自己的人生规划吗?一连串的问号,一连串的不知所措。

作为一名快大四的在校学生,心里很清楚现在的我们不再是大一的青涩与懵懂,更不是大二的肆无忌惮,大三正在进行中,怎样的状态,看看自己脸上的表情,一切尽在不言中。有人说九零后的我们是脑残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也有人说我们自私缺少责任感,害怕承担错误。面对上一辈的质疑,我很想说我们不是一个除了无知就是无知的人,年轻的我们可以用青春踏出让人惊讶的舞步,现在的我们正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可能我们现在不够很好,但每一个人都有他成长的过程,等我们承受了也就成熟了。

在我们蜕变的国度里,我们需要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去面对前方未知的事和人,要充分的认识自我,把握自我,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三了,身边的人开始考虑自己毕业后的方向,有人考研,有人准备备考公务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们选择直接进入社会。生活中每天我们会遇见不同的人,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活得精彩,然而对自己目前的选择,很累的时候想过放弃,或者直接选择逃避,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我学的很开心,可是只要身边的同学稍微一句话碰触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就会突然变得失落,感觉前途像窗户的玻璃,看似一片光明,其实无路可走,从心理角度解释,自己进入了学习疲劳综合期,想想毕业之后的压力,自己明白即使颓废也不能超过三天,也许这样暗示自己有点苛刻,但现在的我容不得自己停下奔跑的脚步,你慢下了,后面的人会把你甩的更远,可能你越害怕一件事情,他越追着你不放,这时我需要调适自己亚健康的心理状态,就像老师说的一样人做一件事情的目的性不能太强烈,越想得到越做不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情绪,情感的使用非常随意,在基本社会性需要我们有依恋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这些情感需要有些在后天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外露,但在具体情境中,会因客观事物刺激而以情绪形式外显。对此我们要重新解释与接纳自己与情绪的关系,不会一直自我防卫,避免挫折并安排替代的目标。要独立,不依赖父母,增强责任感及工作能力。

在了解这些自我情绪调解的基础上,我们要对现实有正确的了解,对不良情绪要具有自我调控能力,面对困难首先要正确评价自己,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坚定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不应沉湎于这种焦虑情绪的体验中,而应勇敢地面对那些引起焦虑产生各种适应问题。其次要掌握全新的学习方法,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有些话我们每个人都会说,事实往往会向我们呈现出不是所有人都是行动的巨人,大多数情况你会发现我们中很多人仅仅只是一个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学习中我总是保持乐观的心态去处理我面对的一切,虽然这一切无论我处理的任何好,但是人都是情绪动物,因此学会情绪管理很重要。

中学毕业,通过高考,我们怀着一颗憧憬的心,告别亲人,来到了大学校园,此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我们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得到支持和理解,促进身心健康。一个人的幸福和才智来自人际交往,当人际关系和谐时它会给人以愉快和充实,能够充分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因此在生活中为了促进自我良好发展,我要学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艺术。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而言,需要有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在社交中,要主动参加交往活动,主动去接纳别人,在人际交往关系上要自信,同时要塑造自我的风度美。

心理学家认为,赞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善用赞扬和批评。以前在生活感觉自己脾气很倔强,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就是对,很少会给别人以双倾听的耳朵,总是给自己带来许多烦恼,可能就是因为没有在人际关系中自己缺少换

位思考的肚量,没有真诚地从别人角度看事情,理解别人。或许把自己的眼光移到别人的角度,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用别人的心体验世界时,我会获得许多从来没有的理解,对很多不够理解和明白的事情,也会觉得自然。

阳光总在风雨后,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应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临近大四毕业季,即将要进入社会的我们会遇到很多我们无法猜想的挫折,因此我们要正确面对挫折。冷漠,逃避,焦虑都是一种错误的方式,在遇到挫折后,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做出理智的反应,不能被情绪控制,要及时调整,保持冷静,面对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担心挫折,害怕失去的人,总是把自己沉溺在万事如意的想象中,不敢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更不能搏击人生,稍遇挫折机意志消沉,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记住贝多芬的一句话:“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遭运里百折不挠。”大学生要成为卓越的人,应当投身社会,经历磨练,不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忍受挫折是人生修养所必须的一门课程,挫折是人生的催熟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准备,做一件事是这样,人生职业规划也是如此。

对大学生而言,要想真正地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永放光芒,为以后通往成功人生道路奠定良好基础,就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环境,提早规划,善于设计。在制定职业规划时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能力,性格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青春是美好,处于青春期末班车的我们要时刻抓住青春的尾巴,一圈圈旋绕,绕出属于我们独特的旋律,无愧于自己,无悔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之后,我对自己的学习适应,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思考,感觉人是社会性的,我们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有与人间接或直接的接触,从侧面反映了我们随时随地都有自我的心理情绪,简单地说我们会哭,会笑,会沉默,这是我们的心情,别人无可替代的心情,面对这些心理状态的表现,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去生活,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基础。

理论缺少实践是空洞,生活不是情景剧,你没有彩排,只有现场直播,我们需要用经历丰富我们还不够强大的内心,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理由,灿烂地笑,自由地追寻我们的梦想,帅气地活着,承担我们这个年纪应该承担的责任,让自己为自己骄傲一次,激动一次。

曾经在日记本里哭着对自己说我不想一直成为一个仰望别人的旁观者,为什么不可以有那么一次,努力一次,给自己一个不一样的起点和高度呢?我不渴望是否有人仰望我的生活,但我希望我的生活不是别人的复制品,这个世界没有谁是最可爱的,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有自己辨别事物的想法,要不断完善自我,丰富自我。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很多人的成就意识凸显,特别是大学生心中涌动着比尔盖茨一般的成功梦想,为自己设定一个美丽的理想我,也对大学生活进行了理想化的设想。但当他们踏入大学时,现实与理想中情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新生出现了理想真空带与动力缓冲带,一时间找不到自己生活的方向。对理想自我的渴望与对现实自我的不满构成了这一时期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理想我与现实我有一定距离是正常的,它可以激励大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向着梦想飞奔;二是当实现现实我距离理想我太过遥远事,大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甚至自暴自弃,变得平庸无为,变得无所事事,变得没有动力,这个时候我们要健全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矛盾,常常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安或心理痛苦,他们总是力图通过自我探究来摆脱这种不安和痛苦。在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中,大学生自我意识也在不断调整,发展。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越好,人格越完善。但是由于成长背景与个人人生志向等各方面不一样,他们的自我意识整合的结果与类型也不同。从自我意识的性质看,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整合结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自我冲突。因此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去发现问

题,客观认识自我与他人,客观看待成功与挫折,这样才能使自我意识在良性轨道上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总之通过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全面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人既不会事事行,也不会事事不行,要不断吸收别人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同时要保持乐观,性情开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