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0号文库
秋夜月·当初聚散(最终五篇)
编辑:雾花翩跹 识别码:19-766758 10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4 15:17: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秋夜月·当初聚散

秋夜月·当初聚散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见。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

《秋夜月·当初聚散》译文

当时离开的时候,就说了,没有机会再和你见面。最近眉,没有想到我们却再次相遇。闲暇的时候,喝着酒,你皱着眉头叹气。又想起旧时的无限忧愁。

你眼睛里闪着泪光,在我耳边说着你的万种怨恨。但是我也许多的无可奈何,不可叹这样永远陪你。等我没有什么牵绊的时候,我就会和你永远在一起。

《秋夜月·当初聚散》注释

秋夜月:词牌名。仄韵。因尹鹗词起句有“三秋佳节”及“夜深,窗透数条斜月”句,取以为名。以尹鹗体为正体。别格83字,见柳永词。

聚散:离开。

再逢:再次相遇。

叹:叹气。

泪眼:闪着泪的眼。

奈:无可奈何。

伊:你。

《秋夜月·当初聚散》鉴赏

风流才子柳永仕途失意后,终日冶游,过着偎红倚翠的放浪生活,这首俚词可为代表作。年轻时在汴京的一次宴会上,他与一个已经分手的歌妓不期而遇,重逢交谈终于达成谅解。这是一段悲欢离合的事,虽然只是宴会上这一场面,却将词人和她的恩恩怨怨写得细腻逼真。上阕先写彼此散后,突然相遇的神态。他认为没有缘由再与她合好,又见她席上强装笑颜,不时皱眉长叹,那楚楚动人的神态勾起他对旧日恩爱的缕缕情思。只见她双眼泪盈,不顾约束,对着他的耳边倾吐着种种隐藏在内心的肺腑之言。而且她对他情感却始终专一。他表示要她“待信真个”,即割断了一切羁绊,他才“收心”,“共伊长远”对前番误会表示谅解后长远相爱。

柳永的俚词特色多方言口语,既通俗又妥贴而曲尽其意,这是他在接触市民口语中获得的`。也因为他对市民观察入微,摹写入物的情态、语气及心理变化,才下笔如此传神。

《秋夜月·当初聚散》创作背景

51岁时,柳永终于及第,去过福建,留有《煮海歌》,对当时煮盐为生的民众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两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载入了《海内名宦录》中,足可见其在经纶事物上的天赋。可惜由于性格原因,他屡遭排贬,因此进入四处漂泊的“浮生”,养成了一种对萧索景物,秋伤风景的偏好。

第二篇:当初如何造句

1、当初我认为我能改变维克多。

2、这所学校当初很小。三年级用当初造句

3、不管是什么原因,这起事故都应找当初的安装者负责!

4、这家旅馆当初是一位公爵的房子。

5、结核病人安德鲁?斯比克实际的病情比当初诊断的轻一点。当初造句。

6、当初头脑发热买了一本,之后没看过。

7、她当初相信他真是够傻的。

8、很可笑,我一点也不后悔当初选择离开。

9、你如今的一句对不起,讽刺了当初的我爱你。

10、当初的誓言太完美让相思化成灰。三年级用当初造句

11、布鲁克斯当初想入非非的主意,如今已经演化为国家宇航局的正式项目。

12、我当初那篇认赔出场纺文章让读者的电子邮件蜂拥而来。当初造句。

13、大火之后这栋建筑按照当初的设计图重新盖起来。

14、也许你哥当初也喜欢真珠。

15、当初,我很困惑。

16、这就是我们当初会谈取访成功的关键所在。

17、知道忘不掉,当初就不该爱上。

18、这座房子已经恢复了当初的光彩。

19、你以为我当初是真珠经纪人的时候。

第三篇:如果当初情感日记

女生说没事就是有事,没关系就是有关系,当这个电影再一次引起无数少女的回忆杀时,我不禁想起,那些年我看过的青春爱情片。

想起来,我的第一部校园爱情片是周董的不能说的秘密,那是看到的是少男少女是穿的美丽的格子衫校服,周董带着忧郁的眼神在琴房略带忧伤的弹琴,桂纶镁就这样出现在他的眼前,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结局,穿越了时空的爱恋,在桌子的一角展开,他们用涂改液传递着爱。我不懂的是台湾校园的风格,却在那一刹那,突然间就好像明白了什么,因为在我小小的课桌上也是刻满了这样的爱情物语。这种共鸣,一下子就让我记住了那个哭泣的女孩,也许在每个人的青春里,我们都曾经这样过,无关乎你,只关乎爱情。

我看到落泪的一部校园爱情片是致青春,而不是那是大火于内地的那些年,不是比较,只是内地的校园似乎更符合我心中的校园。他们就该这样冤家路窄,他们就该这样无所畏惧。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当郑薇在学校的晚会上唱歌,然后在全体同学的喝彩中,陈孝正默默的离开,那个落寞的背影我当时一下子就没忍住,很奇怪,在不该落泪的地方落泪了。那是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也有过这样一个男孩,也许是偶然,赵又廷饰演的陈孝正像极了我爱的人,当我看到他背影的时候,突然就想起了他,想起来,那些我也曾有过的已经逝去的岁月,所以,这部片子就成了我记忆的青春片,不敢再看,不敢不想。

想起我也曾看过泰国的很火的校园片,初恋那件小事,情节也是俗套,但是确是火了整个亚洲,女孩没有美丽的容颜却希望得到男神的注目,在不知不觉的奋斗中,改变了自己,成为了最好的自己。但是我感动的是男孩从最初就爱上了那个不美好的她,原来爱情真的好简单,就是你路过,我摘下水果问你吃不吃。

这些年,校园爱情片似乎都已经喷井状发展了,打架,怀旧,重逢。但是现实却是,我们不曾,我们不会重逢。这些给予校园最美好的希望都在现实中垮台。哪有这么好的事,我不会再和你相遇了,只希望你过得好,我们的青春不曾那么放肆,但是在与你相爱的那些日子里,我也觉得,我们很快乐,很美好。那些不曾说过的话,希望你都不要再记起,那是青春岁月里,我所留给自己的,最好的回忆。

谢谢你,曾来过我故事里。

谢谢你,曾经让我爱过你。

谢谢你,曾经温暖我的心。

如果当初,但是,我们没有如果,所以请带着你的人民币,去电影院自己找回忆吧。

第四篇:关于中秋节作文:月到中秋 当初的永恒

关于中秋节作文:月到中秋 当初的永恒

喜欢秋天,也最怕秋天,我常常盼着又躲着,走着又停顿着。秋天的美是用文字写不出的,一地的落叶会揭起心痛的感觉,满目的金黄又会掀起收获的欲望。

秋天就这样来了,来得轻松而又简单。秋天有很多的节日可以记忆,比如说中秋节,也是季节中最重的节日,中国人认为团圆的日子。

先前我是很喜欢这个节日的,儿时的快乐在一个又一个吃月饼的时光里翻过再翻过,那时月饼并不多,买月饼都得使粮票,到了中秋节的头两天,就盯着母亲在旧抽屉里翻出层层用布缠裹着的粮票,跟在她的身后,一路蹦着向合作社走去,逢人便说,俺跟娘去买月饼去。人家便回道,噢,买月饼去啊,快去,快去,要卖光了。我就生怕买不到,一路上埋怨母亲,你看,你看,我说你要早买的,去晚了就买不到了。于是她便在我埋怨声中一路加快了脚步,总能买上月饼的,母亲心里很有数。

两只眼睛盯着母亲拿回的月饼直想将口水流出来,依在门膀上,唾沫一个劲儿地往喉咙里咽,直到母亲一层层地打开那草纸的包裹,一股浓浓的香味直冲鼻子扑来,一下子被击倒了,想马上拿来塞在嘴里,可是,母亲总说,等一等,到月亮出来才能吃,那叫赏月,我们哪懂什么赏月,心里只想着那又香又甜的月饼。于是只好忍着,待到月亮升起来,露出极圆极大而又镶着丝丝金黄的脸来,母亲才将备好的月饼端到桌上来,将散发着原木香味的旧木桌子搬到院子中的枣树下,边抬手摘着红滴滴的枣子,边开始品尝想念已久的月饼,那时的月饼真叫香。我最喜欢吃里面带青红丝的那种,馅料丰富又有劲道,还有一直吃一直找的那夹在馅里的小块晶莹剔透的冰糖块儿,如果找出一块冰糖,是感觉最幸福的事儿,象是吃到了一种财富,也吃到了一种神秘,在内心长久地留下儿时最纯真的感动。母亲总是将石榴,栗子,花生,等等所有象征丰收果实的食品都摆上桌子,向嫦娥展示人间生活最美的境况。

那时她总坐在小板登儿上与我们一起围在桌前,指着天上明得让人心动的月亮说,看,看孩子,那上面住着嫦娥与玉兔,还有一棵桂花树,好好闻一闻,有香味儿,桂树的香味儿。我瞅着天,大叫,哪有,哪有,我看不见。她说,好好看就会看得见。于是,在那时,就有了奔月的梦想与对天宫的向往,在透过秋日多彩的云层里,我总希望能找得到神仙,总感觉那上面住着更美的人群,生长着更美丽多姿的植被与动物,有更丰富的食品。

事实上,那种向往到现在还时有存留。那痕迹是划在心灵边上的一道幸福的风景,而那风景在乡村的日子尤其显得清秀持久,全是因为那轮月亮,只有在乡村才毫无遮挡地看得到它的全貌,也只有乡村它才有最亮的释放空间,爽朗地将它洒在任何一个地方,是带着露珠儿的草上还是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小路上,原始却丰富,清淡却雅致。母亲总说,看,小草屋边的月亮是最无私心的,一直到现在我想着这句话,我想那是真的,也是母亲生活在乡村几十年的最深切的体会,她常讲着吃不上月饼的日子,让我们学会珍惜。

如今,又一个中秋的到来,母亲的话成了永恒也成了一种不能回顾的记忆。是在秋天,她与父亲结伴奔月去了,是在一个明月当空的中秋节,八月十五,他们还没来得及再品尝一口人间的月饼,也没有再说上一句关于月亮的话儿。盯着秋天的衣衫,我第一次感觉到了它的裙边上沾满了湿乎乎的泪水。

我始终没有勇气走进乡村的田间痛快地看上一眼那轮明月,从月初到月半,在捅挤的城市的人群里,在高高低低的楼层里,我躲避着月光的来临。没有月亮的日子就忘记了忧伤。

秋天,秋天,在我的生命里秋天是一个停顿的符号,还有月亮,月亮还亮不亮?还圆不圆?月饼的花样越多起来,人们在选择着适合自己口味的那一种,只是吃起来总不是那么香甜。但岁月与快乐匆匆溜走了,却是真的,同时也将月饼的香味儿带走了吗?

我轻轻地将一盒月饼打开,放在父母现在的小土屋上,上面开满了淡黄的菊花儿还有淡淡的香味儿,与月亮上的那桂树的香味合在一起,清淡而悠远。

第五篇:春节聚散有时散文

在这旧历年即将过去之时,还能拾起一份珍贵的友谊,心情爽快。我第二天也回家过年了。虽然工作离家近,但一年中也没有真正几天陪过爸妈。

春节期间,在外面,最忙的是车站,不管大小;在家里,最忙的是妈妈的厨房,不管贫富。

腊月二十三一送走灶神,爸爸就翻着那本红色的小书看哪天日子好,选择一天来作为我家过年的那天。这是爸爸一直以来的习惯。更何况是家庭人口“与日俱增”的现在。前年,妹妹已结婚,我也即将有自己的家庭。在这四个人中,就有三个人要工作到腊月二十八九,我放了寒假,时间充裕。年少了他们四个(我已有一个小侄女),就不能过。爸爸一边翻历书,一边念念叨叨,说腊月二十七日子好,但最终也没有定在腊月二十七,亲情相聚远比历书的胡说重要得多。腊月没两天了,最终定在二十八,妹妹一家三口刚赶回来,小奇也向单位请假回家过年。一家人终于聚齐了。

二十八这天,一大早,我就听见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哐当哐当响,还有坎在菜板上的砰砰声。这声音太熟悉了,那是爸爸挥舞大刀坎猪脚的声音。过年,那一大锅汤是少不了的。我躺在床上半寐半醒,外面冷飕飕的,正想懒床,突然,妈妈的呼喊声翻山越岭似地飘进我的耳朵:“昭娃!起来弄菜——”

今天过年,妈妈说过的,不要人喊,自己起来,今天妈妈又都食言了,我也不想在大过年的今天遭受妈妈的唠叨。更何况在奇的面前。我立即穿衣下楼到厨房。哇塞,一大锅,锅盖都盖不住了,在锅盖缘上还看见煮沸的汤在冒着热气,发出咕咕的声音,还浓浓的肉香。“我的妈呀,才七个人,还加那个一岁多的孩子,能吃得如此多?”我抱怨到。“这么大的人了,爬起来就乱说,你都在教别人了,还要我教你吗?娃娃家,过年不乱讲。”妈妈像我小时候一样训斥我。我此时才闭口不言,因为这是家里二十多年的习惯。我此时才注意到妈妈的打扮,一头光溜溜的头发,挽成一圈盘在头上,一副不进水的袖套,一条红色的围裙,一身干净的衣服,还加上妈妈那白里透着红的脸蛋,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即将上战场的斗士。我看着妈妈嘿嘿的笑着,说道:“才几个人吃饭,弄得像搞宴席似地。”“去弄菜洗碗,一起来就乱贫!爸爸去接妹妹他们一家和小奇。这个老天也是,下雨……”妈妈拿着各种菜去洗去了。

干吧,我也找来袖套,系上围裙,站在案板前看着那些肉:香肠,腊肉,鸡肉,鸭肉……炒的,拌的,烧的,蒸的,一应俱全。

我和妈妈在厨房准备着各种菜品。这该死的天气,落得地面像一个发了酵的面粉缸,我们行走在上面,就像小蚂蚁在面粉缸里一样举步维艰。但爸妈一边抱怨一边也还是乐滋滋的。

拌菜我也切好了,炒菜也准备得差不多了,那一大锅汤也差不多了,妈妈放进了海带。

“妈妈——姐姐——我回来了。”我顺着声音,从厨房的砖

缝中看去,妹妹,妹弟,侄女,小奇还有爸爸四人拖泥带水的回来了,虽然一路踉跄,但不掩饰团聚的兴奋。

妹妹,一身风衣,一头黑色的头发,一个粉红色的玫瑰样式的发夹,一对圆珠掉坠耳环,煞有一种成熟的女人味儿。妹夫,一身休闲衣裤,一头短发,还是那样圆脸大眼睛,大气但不粗狂,文静但不斯文,他很有礼貌的招呼着妈妈和我。小奇,我的未婚夫,走在四人的最后,刚到家时,我就看到他在找我,直到见到我时才有一种释然,我们相视而笑。小侄女,一个红色小帽。一件带有兔形帽子的红色衣服,衣服上还有两朵胸花,一张冻得红扑扑的小脸儿,像苹果,煞是惹人怜爱,我真想一下子抱来啃一口。

“桐桐!来婆婆抱。”正当我想抱时,妈妈放下手中的活儿,径直朝侄女跑去,没我的份儿了。我们逗着小侄女玩耍,一会让她叫叔叔,一会让她叫公公,一会又叫婆婆,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娃娃只有一个,一家人尽是围着她转。妹妹突然说道:“都看这里了,厨房不要啦?!”说完笑着三两步走了进去。“姐姐炒肉,我炸排骨,哥哥拌菜。”妹妹进去没多久就在厨房里吼道。

妹妹还是雷厉风行的样子,曾经叫她像其它女人一样,老公走哪里就带着孩子走哪里,她不干,说女人要有自己的工作,才会有自己的精神。嗯,确实,随她吧。

“我呢?萍萍!”妹夫在一旁抱怨到。“你?嗯——烧火!”妹妹略思考又果断的说道。我们都笑了。一时间厨房挤满了人。我们四人在灶上忙着,妈妈爸爸带着侄女玩耍,像拿着一个看不够,爱不够的宝贝。

“姐姐,我们家好久没这样热闹了吧!”妹妹转移话题了。

“是啊,每次回来就我和你姐姐俩个,加上爸爸妈妈总共才四个人。”在一旁切蒜的奇说道。

“还差一个人!”妹妹又说到。

我知道,妹妹说的是奶奶。要是奶奶在就好了。奶奶在前年五月一号去世了。去世时,小侄女还没有出生,那时我还没有和小奇认识。在奶奶弥留之际,对我说过:“妹妹都有一个家了,你以后自己的事要看准了,奶奶是看不到的了。”而今,奶奶,我也即将有家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不再是一个人颠沛流离了,有一个爱我愿意为我做饭的人来到了身边。奶奶,放心吧!泪,悄然在我眼角溢出,“该死的雨,怎么从瓦缝中掉在我脸上了。”我借口离开了,怕他们看见,更怕妈妈的唠叨,更怕他们牵出更多的关于奶奶往事。在我离开时,小奇担心的看了我一眼。

“我知道还差哪个?”妹弟略感气氛的悲伤,突然插嘴道:“还差姐姐和哥哥的孩子。”我们都笑了起来。妈妈远远的听见了,在一旁说道:“姐姐还没结婚呢!”“妈妈,姐姐和哥哥就是迟早的事,我先说说不行吗?什么年代了?”妹妹从旁帮腔到。“什么年代,管它什么年代,规矩还是需要的。!”妈妈不服。

“哈哈哈……”我们都笑了起来。桐桐也在一旁玩耍,看我们都笑了起来,她抬着小脸儿迷惘的看着我们。

这天上午,我们一家人就围着厨房忙着,聊着。一会儿蒜,一会儿醋,一会儿大火一会儿小火,一会儿孩子,一会儿结婚的,东西南北想到哪里 讲哪里。

“排骨怎么弄?”妹妹像突然发现一个重大问题似地,大声的问着妈妈。“随便你们!”妈妈逗侄女忙得没心思管厨房了。怎么办?我们四人面面相觑。“哥哥,你来,在这方面,这里你最能干。”妹妹突然遇到救星似地转身问拌菜的小奇。“我也没弄过这个,我弄不好。怕你们不喜欢吃。”小奇回答到。怎么办?自己想吧,我们四个人拿着这一盘每块约10厘米的排骨不知怎么弄。最后还是妹妹定下方案:“麻辣是我们的基本的最喜欢的口味,就弄成麻辣的;烧排骨,这个排骨长了,不行;那就这样,先煮熟,再炸,再和干辣椒、姜、蒜,花椒一起炒,最后起锅撒葱花和孜然粉。”这个创意好,我们再也想不出好的办法了。全都赞同。

好不容易,一大桌子菜终于弄上来了。小奇的拌菜,色泽亮丽,辣而微觉甜味,青色的是小葱,红白色的是辣椒和肉;这是妹妹喜欢吃的。热气腾腾的炒菜,一盘又一盘,是我的炒菜,还是小奇言传身教才有我今天的露一手;大冷天的炒菜合适。那一盘排列整齐,充满创意的排骨,是爱弄美食的妹妹自个儿做的。我也叫不出名儿来,就叫麻辣炸排骨吧;桌子正中央是妈妈今早炖的那一锅猪蹄海带汤,……

小奇倒酒,我们一家举杯共饮,恭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开开心心。这顿饭就算开始了。小奇的黄瓜拌鸡肉,辣而香,这是我们一家最爱的口味。特别是妹妹那一盘麻辣炸排骨,麻辣自然是它的主打口味,排骨表层还有点酥的味道。妹妹这盘试炸排骨是成功的。

小侄女看到这一桌子菜,在一旁指着,叽里咕噜的讲些什么,大概可能就是想吃饭了吧。她就是特别喜欢吃肉,而且要和大人一起吃的,不然就叫唤,还很无辜生气的样子。我们可不敢招惹她,私下里叫她肉妞儿。妈妈还专门为她准备了一副碗筷。

小侄女一边吃,不用勺子,用手,而且是左右手都来。她吃饭的时候是不准别人碰她碗的,她就是喜欢自己吃饭,一会儿喂在鼻子上一会儿喂在衣服上,但她管不了那么多。只为自己吃得畅快而高兴。

这种光景,在自己的记忆里都不曾记得多少了。只觉得自己现在每天在吃饭时,还考虑了饭以外的其它事情,再也闻不到像小侄女鼻子中的那种肉香了。

一年之中,也只有今天我们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吃顿饭。父母平时过节过生日,我们很多时候都只是给一个电话,一个个银行卡上的数字而已。或许在父母那里,手机才是每天听他们召唤的儿女,那张银行卡才是儿女的看得见的关爱。数字化时代,数字化的亲情,而这种亲情有没有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升值呢?

今天团年,我们一家只有七个人。爸爸独生子女不说,妈妈共五姊妹,在前年,四舅去世,;妈妈的亲情残疾了。在去年外婆也因病去世。外婆的去世,就仿佛一棵树的根没有了。在今年,大姨三姨五舅外出打工没回家。这份亲情就如随风飘零的秋叶,摇摇晃晃。农村俗话讲: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这句话是多么的残酷,再浓的情也会被时间碾淡,在浓的血也会被时间稀释,不变的是人们代代的繁衍就如一棵树苗不断成长分支直至蔚为大观。有时候,我真希望自己不曾来过这世间,或者我是一个独生子女该多好,这样就不会去承受这种生离的痛苦。看着妹妹,我想,等爸妈百年之后,我们的亲情是否会沦为像妈妈的亲情一样呢?

饭桌上的焦点无疑就是小侄女。看她那嘟着嘴吃肉的样子,我们都忍俊不禁。她却也一点不“担心”自己长胖,一点也不顾及自己的淑女形象,一点也不给爸爸妈妈面子,一点也不看公公婆婆的态度,只是一门心思的不停的吃着。但我们也不觉得什么。这才是真理:这我要,故我在,我吃,故我在,我不管外界的眼光,故我才感觉到自己重要。而我们在坐的往往都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自己以外的事情之上。这个傻侄女,自己没完没了的吃,最终我们不得不以玩具引开她的注意力。此时,玩具又是她的最爱。一时得失不过如此吧。

妹妹谈着她的药店,说着价格,说着顾客,说着管理……滔滔不绝,掷地有声,雄心万丈。妹弟说着他的工地,说着工人,说着工资,说着笑话……有条不紊。小奇说着单位上那点旧事,不温不火,他一向是这样的。爸爸时而听着聊几句,妈妈只是嗯嗯的点头,更多的时候去看小侄女去了。小侄女有她奶奶看着,一年基本回不了几次家。

人生聚散终有时候,聚如泉水,散如烟花,这是它的风格。聚时,嘴累,散时,心累。

愿天下人,都有一汪甜美的泉水,都有一瞬靓丽的烟花。

秋夜月·当初聚散(最终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