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0号文库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赏析范文大全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19-629934 10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11 15:23:0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赏析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赏析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但:只.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违:违背。

赏析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结尾二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谓“自然”,不仅指乡村的自然环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读者应当注意到: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因为这并不是他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手段;也不能把陶渊明对劳动的感受与普通农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为这种感受中包含了相当深沉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现在一小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如果要找相类的表述,读者可以在托尔斯泰的著名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看到。小说中的列文,在某种程度上是作者的化身,也曾亲身参加农业劳动,而从中求取人生的真理,以此来批判贵族社会的虚伪、空洞、无聊。

所以,这首诗看起来极为平易浅显,好像只是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断,其实却有不少需要深入体会的内涵。

首先,这诗中不易察觉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汉代杨恽(司马迁外孙)的一首歌辞: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此诗原是杨恽得罪免官后发泄牢骚之作。据《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说,南山为“人君之象”,芜秽不治“言朝廷之荒乱”,豆实零落在野,“喻己见放弃”。此说大体不错。

将陶诗与杨诗比照,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种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芜秽不治”;“晨起理荒秽”,也是针对“芜秽不治”这一句而写的。考虑到陶渊明对古代典籍的熟悉,这种明显的相似,可以断定不是偶然巧合。

那么,陶渊明暗用杨诗,用意又何在?首先,这种化用,已经把杨诗的'一部分涵意移植到自己诗里了。对于熟悉《汉书》的人来说,马上会联想到“朝廷之荒乱”、贤者无所用这样的喻意。

但是,这诗又并不是单纯地脱化前人之作,诗中所写种豆锄草,都是作者实际生活中的事情。陶渊明既移植了杨诗的某种涵意,表达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又用自己亲身种豆南山的举动,针对杨诗“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的喻意,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在污浊混乱的社会中,洁身自好,躬耕田园,才是一种可取的选择。杨诗结尾说:“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在一定前提下,这也是陶渊明所赞成的。但他通过自己的诗又表明:劳作生活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乐趣。忙时种植收获,闲来杯酒自娱,纵身大化,忘情世外,这就是真正的“人生行乐”。

解析了此诗运用典故的内涵,便可以对诗本身作进一步的分析。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说这是因为陶渊明初归田园,不熟悉农务。其实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种的,他只是参与部分劳动,这话说得没有意思。组诗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有“开荒南野际”之句,可以证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开垦的。所以不适合种其它庄稼,只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这道理种过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虑运用典故的因素,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平淡,给人以亲切感。

草盛就得锄,所以一早就下地了。这是纪实。但“理荒秽”三字,用得比较重,似乎别有用心。杨恽诗中“芜秽不治”,是比喻朝廷之荒乱。那么,在陶渊明看来,社会的混乱,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是因为许多人脱离了自然的生活方式,玩弄智巧,争夺利益,不能自拔。于是天下战乱纷起,流血无尽。“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诗表明陶渊明把自耕自食看作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根本道理。所以,“理荒秽”,亦包含了以自耕自食的生活方式纠治整个社会的“芜秽”之深意。

“带(戴)月荷锄归”,说明整整干了一天。陶渊明毕竟不是真正的农民,既有僮仆和他一起下地,即使他干起活不那么紧张劳累,这一天也够受的。但他的心情却很愉快。因为没有好心情,写不出这样美的诗句。月光洒遍田野,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这是多么漂亮的画面!另一首诗中,陶渊明对田间劳动说过这样的话:“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身体虽然疲劳,却避免了许多患害。这不但包括兵凶战厄,也包括人群间的尔诈我虞。在劳作中生命显得切实、有力,所以是愉快的,美的。

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道路狭隘,草木却长得高。天时已晚,草叶上凝结了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衣沾不足惜”,把这么一件小事提出来,强调一句,好像没有什么必要。衣服湿了,确确实实是没有什么可惜的,陶渊明这么一个豁达的人,按理不应该去说它。但“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征。从前做官,虽然不舒服,总有一份俸禄,可以养家活口,沽酒买醉。辞官隐居,生活自然艰难得多,田间劳动,又不是他这么一个读书人所能轻易胜任的,而且这种境况还将持续下去。高蹈避世,说起来容易,没有多少人能做到。陶渊明自己,也是内心中“贫富长交战”的。只是诗人不愿说得太远、太露,以致破坏整首诗的气氛,只就眼前小事,轻轻点上一笔。

“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坚持人生的理想,以真诚的态度、自然的方式,完成这一短暂的生命。这太重要了。所以一切艰难,与此相比,都变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确做到了“愿无违”,也是颇值得自我欣赏的。

用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表现深刻的思想,是陶渊明的特长。即使读者并不知道诗中运用了什么典故,单是诗中的情调、气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传送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诗人躬耕田亩,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种豆南山下”,多么平淡的口语;“带月荷锄归”,多么美的画面。语言平淡而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

第二篇:归园田居(其三)

归园田居(其三)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的背景、作者及其归隐思想,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3.想象画面读懂意境,且在多层次诵读、想象中品味诗歌平淡质朴的语言风格,领会诗境诗情之美,能独立归纳主旨。

4.在感受宁静恬淡、返璞归真的隐士情怀及醇美的田园意境之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既受到宁静淡泊的高雅志趣的熏陶,亦能认识到其思想局限性。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

2.感悟诗人情感,读懂诗歌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3.透过语言的表象,感悟诗人的隐逸情感。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在不同时代,每个人的生活和人生追求都不一样,有人穷其一生为了功名利禄,无数次地参加科举考试,无数次参加公务员考试,觉得当官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也有人厌恶这种官场生活,平平淡淡,或做农民或成为一名普通工人,如果摆在你们面前有两条路: 做官,名利双收或者做农民,平平淡淡。你们会怎样选择?找一二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不作点评。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这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这一选择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农民之一。《归园田居》写于做农民后的第一年。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走进作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说的是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三、背景资料

晋义熙二年(406),亦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四、整体感知 1.释题

题目中的“归”字隐含了哪些信息?(提问,学生畅所欲言)(1)从何而归? 官场

(2)为何而归? 厌倦官场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3)归向何处? 田园

(4)归去如何? 实现了自我,得到了心灵的宁静。2.学生自读诗文,了解这首诗的大意。

(1)朗读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古诗学习背诵的重要途径,可以先放音频,学生静静地听一遍,然后跟读,最后可找几个声音洪亮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节奏,读出重音。

(2)问题: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侧重写诗人对什么的体验?(学生自主发言)

明确:全诗写了南山下的豆田杂草众生,豆苗稀少,诗人不得不早早起来劳初作,直到很晚才能伴月而归。回家的路上,杂草茂盛,露水沾湿了衣裳,诗人也不在意。诗人觉得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心里就很满足了。他对农耕之事抱着客观而且坦然的态度,不管豆苗繁茂与否,他都尽心尽力地除草整治,而他整治荒秽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求得怎样的丰收,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种植豆苗,别是一种顺任物之自然,顺任人之自然的态度。他在种豆除草这样极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了乐趣,实现了自我,得到了心灵的宁静,看似平淡的语句因此饱含醇厚的诗意。3.分层。

(1)前四句为第一层,写了种豆,豆苗状态和锄草的劳动情形。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是草长得茂盛,豆苗却很稀少,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

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就是“早早地起来”;“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只作肮脏、丑恶解)。第四句说回家已是晚上了,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很有一番情趣。(2)后四句为第二层,借夕露沾衣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五、深入研读

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明确: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2.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了多长时间? 明确:锄草。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3.第五句中“道”指什么?

明确: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

4.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 明确: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5.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

明确: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6.“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愿”强调诗人愿意躬耕南亩,付出身体上的辛劳,以保全自己高洁的人格,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六、赏析与拓展

(1)品出意味。找出并有感情地读出你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或者谈谈诗人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赏析交流感触较深、值得玩味的诗句,提醒学生注意归纳、升华和积累。

(2)想出余地。说说你心中的田园生活和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的弃官归隐引,导学生想象、联想,创造性地阅读诗歌,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意境、形象和主旨。

(3)你认为这首诗歌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平淡、朴实、自然的风格。)

七、小结

在读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颗纯净逸世的诗心。种豆也罢,早出晚归也罢,夕露沾衣也罢。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但使愿无违”。我们未来的路不会一帆风顺,当我们在梦想之路艰难跋涉时,我们可以用陶渊明的诗来勉励自己——“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当我们的付出得不到丰厚的收获时,我们也可用陶渊明的诗来慰藉自己:“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最后送同学一句话:“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

八、作业

1.背诵《归园田居》。

2.赏析《归园田居》其他三首,你认为身处都市的你如何才能常常保持与田园的约会? 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前四句:种豆锄草的劳动情形。

后四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第三篇:《归园田居其三》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其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与技能: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游山西村》这两首田园诗;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还要学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想象去感悟诗人所描绘的诗话的田园。

过程与方法:

(一)课前指导:通过图书、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搜集有关田园诗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能够用一种宽阔的视野来欣赏田园诗作。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让他们写一写对田园生活的理解。

(二)课堂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对田园诗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理解,老师则应做提炼与升华的工作。

(三)情感与态度:通过反复的朗读吟咏,通过对田园诗歌的比较欣赏,真正体会到田园诗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美感,感受田园生活宁静以致远的恬淡旷达。

课程重点难点:

穿过语言的表象领悟陶渊明诗意田园的内涵。

课程实施理念:

以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牵引着学生“披文入情”,再辅以优扬的音乐、美丽的图片,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般地重返诗意的田园。

课程实施:

课前的指导

1、熟读《归园田居》这首诗,并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

2、有能力的同学写出对田园生活的理解的文章。

3、给陶渊明画肖像。

4、找到适合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前奏: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同学们听听这首

歌唱出了乡间的什么样的景色和心情?渲染气氛,为学生理解本诗打下基础。

一、导语

在上这节课前,我想请同学们做两个选择题。

1、如果摆在你们面前有两条路:

A 做官,名利双收

B 做农民,平平淡淡。

你们会怎样选择?找一二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不作点评。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与得。舍和得之间充满的人的一生,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这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这一选择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农民之一。《归园田居》写于做农民后的第一年后写的。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走进作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说的是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41岁,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三首。

三、解题

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

2、提问: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讨论、明确: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四、放配乐朗读录音,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明确:官场

2、明确:官场腐败黑暗、尔虞我诈,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3、明确:田园

他的田园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4、明确:“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

五、重点解读:

1、划分节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①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归园田居》共五首,这是第三首②晨兴:早起。理:治理。荒秽:杂草丛生。

③带月:顶着月亮。荷锄:扛着锄头。

④道狭:道窄。

⑤沾:沾湿。

⑥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回家。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六、提问:你种过地吗?你了解农村吗?请你谈谈你对农民的认识?

明确:

(1)辛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结合自己的经历,详细的描述自己的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充实的生活和丰收的希望: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坦然恬淡的心情 :“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4)朴实的生活,简单的快乐:“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巅。”(其一)“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

(5)淳朴的.乡情:“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邻居)。”(其五)

可能普通人只是看到了劳作的艰辛,而陶渊明看到却是诗意的田园,也是他为什么对农村情有独衷的原因。一个经历过多次仕途生活的发自内心的声音。

七、写作特色:

1、选材的独特性:农村生活;

2、平淡的语言,真挚的情感;

3、诗话的农村生活。

八、拓展讨论:

身处农村的你如何才能常常保持与田园的约会,喜欢农村生活,并能从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明确:略

九、课程小结:

“春无鸟声,夏无蝉声,秋无虫声,冬无雪声,因为四季都有马达轰鸣。”在农村走向城镇化的今天,在人们都不遗余力冲向城市的时代,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面前,在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面前,这句话深深道出了都市人的无奈。“麦场、鸣蝉、草帽、锄头、耕牛、小路……”多么让人留恋的场面呀,常常哼唱《乡间的小路》,常常吟咏《归园田居》,也许它会洗去烦躁、郁闷,让我们的心灵保持一种宁静与旷达。

十、讨论

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

(学生自由发挥,论述有理即可。老师加以适当引导。)

十一、结束语

同学们,陶渊名生活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选择归隐,他成为文学史上最闪烁的明星之一,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的新社会,国家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十年寒窗苦读,希望大家将来都能够先走出农村,不是不爱,因为爱我们还会再回来建设我们和谐美好的家园。

十二、作业

1、陶渊明,我想对你说。

2、陶渊明归隐之我见。

要求:任选一题,写一篇小文章。

第四篇:归园田居其三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归园田居其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1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06页,今天我们来学习30课诗四首。第一首《归园田居 其三》,作者是陶渊明,上个单元里我们学过了他的《桃花源记》。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41岁时,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诗人陶渊明共写了五首《归园田居》,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转身写板书:归园田居 其三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号五柳先生(因宅边种植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未得到证实),东晋著名诗人。

二、整体感知

带学生朗读诗文。

三、诗歌译文(上课时省略)

我在南山山坡下种了些豆子,杂草长得很茂盛,豆苗却长得很稀少。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星月下扛着锄头回到住的地方。道路很狭窄而草木丛生,夜露打湿了我的衣服。衣服被打湿了不足以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思就行了。

四、品读诗文(以问题为主展开教学)

1、这首诗一共有8句,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文。

2、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明确: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3、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了多长时间?

明确:锄草。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4、诗的前四句只记豆田锄草一事。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是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就是“早早地起来”;“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只作肮脏,丑恶解)。第四句说回家已是晚上了。“荷”,担、扛(“荷”是“何”的俗字,“何”的古义有二:担;谁。不用讲给学生听)。

小结:前四句为第一层,写了种豆锄草的劳动情形。

5、第五句中“道”指什么?(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明确: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小结:后四句为第二层,借夕露沾衣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五、朗诵诗文

让同学齐读这首诗,然后试着请同学背诵。

六、板书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兴:起 秽:田间杂草 前四句:种豆锄草的劳动情形。

荷:扛着 长:茂盛 后四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2

《归园田居》(其三)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我们刚学习过他的《桃花源记》,谁来谈一下对陶渊明的理解?

生1:东晋人,曾经不为五斗米折腰。

师:大家补充。

生2:做过彭泽县令,写了五首《归园田居》。他厌恶当时黑暗的官场。

生3:是山水田园诗的鼻祖,他的很多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生4:还有,他好像后来的生活很苦。

师:是啊,人总是在选择中放弃,在选择中忍受的。现在大家结合注释,默读一遍诗歌,弄懂基本的读音和字义好吗?

生默读,交流词义。3分钟后。

一读文本:读出一种尴尬和一种辛苦。

师:早晨的时候我们背诵了此诗,现在我们来进行正式的第一遍朗读——请同学们读出一种尴尬和一种辛苦。然后我让同学带表情和动作地朗读。

生读。2分钟后

生3:老师,我来读。“种豆南山下”(平缓)“草盛豆苗稀”(两手摊开,做无奈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做劳累无奈状,劳累,语气低)“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做无奈状,语气低下)“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甩头做无畏状)

生鼓掌

师:谁来点评生3的表现

生5:基本上把握了诗歌的意思,有尴尬,有无奈。我觉得语气还不够准确。

师:哪里?

生5:最后一句应该读出一种坚定的语气。

师:你来。

生5:读(语气坚定)

师:谁来谈谈诗中的尴尬和辛苦?

生6:辞官高高兴兴来种田,结果是草比苗旺,尴尬;每天要披星戴月地劳动,辛苦。

生7:还有,草弄衣服,露水把衣服都弄湿了,很狼狈。

师:还有补充吗?(过了一会,没有)

二读文本:读出两个转折和一种执着。

生:慢慢品读

生8:老师我读出了。

师:讲。

生8:“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是一个转折,“但使愿无违”是第二个转折。

生9:不是,这其实是一个转折,就是这些小的沾湿累的东西都不必在乎,只要自己的意愿没有违背。

生2:我同意生9的说法。还有一个转折应该是在开头两句,在草比苗胜的现实情况下,陶渊明没有放弃而是早早起床,很晚才归来。

生10(着急举手):老师我明白了,“一种执着”就是战胜荒芜的执着,面对困难不退缩,而是用努力战胜它。(有同学鼓掌)

生11:老师,我觉得他说的不是很准确,这首诗应该是同一种执着,不可能有两种执着。记得在初一的时候你给我们将“学而第一1。1”的时候,你告诉我们很多人都解读错了,一段话不可能有几个主题,所以我认为这首诗中的两个转折应该表现的是同一个执着。

生10:那你说是什么执着呢?

生11:后面有个“但使愿无违”应该是作者的“愿”,结合我们对陶渊明的了解,应该是回归田园的强烈愿望。

生10:那怎么理解第一个转折呢?

生11:哑口无言

师:应该有个结合点吧!(学生交头接耳,没有反应)

三读文本:读出一幅图画和一种愉悦。

师:好,现在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请读出一幅图画和一种愉悦。

师:提示:大家先寻找可能出现画面的语句,然后认真体会交流。

生:读,然后交流。

生12:老师,我找到了。(师点头默许)“道狭草木长”句。我仿佛看到了狭窄的道路两旁长满了草,一个老人在这样充满诗意的田间小路上独行。

师:嗯~(声音拉长)

生4:他找的这幅图画,和开头的草荒差不多,我觉得不准确。(有同学笑)

生7:我觉得应该是“带月荷锄归”句。

师:用“白描”手法概括。

生7:一人,一月,一路。

师:月下散步图?

生9:一锄。

师:劳动晚归图。此图有何意味?

生13:温馨、和谐。

师:请同学们用“没有……,有的是……”的句式说。

生6:没有劳动的艰辛,有的是月下晚归的惬意。

生14:没有官场的黑暗,有的是劳动的诗意。

生15:没有官场的勾心斗角,有的是劳动的快乐。

生16:没有没有耕种好的遗憾,有的是对劳作的享受……'

师:同学生说的很好,有了图画,愉悦也被你们说出来了。第一个转折理解了吗?

生11:理解了。有一种对田园的渴望支撑他不怕劳苦,地荒怕什么,劳动就是了,总比在官场滚混强。(同学们大笑)

师:对,就是这种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的无限向往的执着。劳动的苦中也有乐。那么,苦衷有乐本质也是苦啊,作者写劳动的辛苦的作用是什么?

生17:这个简单,就是反衬官场的黑暗了。你想,这么苦的劳作作者都能苦中作乐,作者宁愿放弃官场,回归田园,不是说明官场对他这种正直的人来说更苦吗?

师:概括得好。

下面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读出一种朴实和一种人格

四读文本:读出一种朴实和一种人格。

师:这里说的朴实是文风。

生读、思考。

生18:这首诗歌的语言好像对面谈话,没有一点含蓄。

生19:这首诗和一般诗歌最大的区别是作者没有选择什么意象来营造某种意境,都平白如话。

生20:你看“草盛豆苗稀”,傻子都知道写的什么东西。

师:这点大家都能理解。不过以后大家不能这样说哟,要用专业的术语来说。现在大家来自由谈谈作者的人

生21:作者宁愿选择劳苦的田园劳动,也不留在官场,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

生22:作者在田园劳动中发现了生活的乐趣,表现了作者的隐逸思想。

生23:作者之所以厌恶官场,表达了作者不与黑暗同流合污的洁身自好。

师:谁能用一句话准确概括。用“这首诗通过……表现了……”的句式

生24:这首诗通过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苦中作乐,表现了作者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恶

生25:这首诗通过作者对田园生活苦中作乐的标绘,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黑暗官场的厌恶;通过对黑暗莞城的厌恶,表现了作者的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

师:好,生25用一组排比,完美地概括了陶渊明的人格。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0课。

课文解读

陶渊明于公元405年辞官还乡,从此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为诗史上的名作,对后世的山水田园诗影响深远。课文中所选的是第三首。

《归园田居(其三)》记晨起至晚于南山为田豆锄草,在辛勤劳作中抒发自己脱离尘俗回归自然的恬静愉悦的心情。但与其它诗作对比来看,这里的“愿”有它特殊的的内涵。陶渊明宁愿归乡务农,也不肯出卖灵魂换取荣华富贵,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知识分子的清高与正直的思想品格。

这首诗语言朴素无华,不事雕饰。然而却在平淡的外表下,包容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一颗纯净逸世的诗心。如青山、豆苗、绿草、狭道、月光、露珠,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一经诗人的笔触,就充满美感,流淌着一种古朴醇厚的涓涓诗意,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淳美的意境当中,使“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而这正是此诗的重要特色。

点评:课文解读,是老师备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解读要富于个性,为课堂教学服务,有所取舍,并不是照搬教参,或堆砌网络资料。好的课文解读,全面、准确、深刻,富于创见,就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论文。这里的解读,简明扼要,抓住了特点,既介绍了时代背景、创作过程,又分析了诗歌内容、写作特点,为课堂教学内容“教什么”奠定了基础。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指出:“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课教学拟据课标来进行设计:以朗读把握诗歌重点词语切入,感知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拓展阅读背景,结合自身生活积累,与诗人对话,感悟体味诗人寄寓诗中的情感。最后,以画面想象读懂意境和诵读演绎情感的形式结束。根据学生特点,本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激趣、朗读、思考、讨论、想象、背诵。总之,不仅要让学生的品味欣赏始终在老师的引导和指导中,更要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思考、展示的天地。

点评:教学设想,呈现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展示教师的理论素养,描述教学设计的思路,谋划教学各个环节,策划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等等问题,不仅要说出“教什么”、“怎么教”,更要揭示“为什么这么教”。这里的教学设想,依据新课标的有关理念,因文而异,因材施教,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思路清晰。尤其是“激趣”等6种教学方法,切合文体特征,富于实效。

教学目标:

1、熟读诗歌,并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2、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3、想象画面读懂意境,了解感受陶诗的语言风格。

4、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感悟诗人的归隐情怀。

点评:教学目标明确,虽然没有明确出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词语,但以上四点,涵盖到了这三维目标的理念。作为大赛教学设计,明确出现“三维目标”的词语,注意对应安放,将会更醒目、明晰。

教学重点:

感悟诗人情感,读懂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透过语言的表象,感悟诗人的隐逸情感。

点评:教学重难点的设计合理,根据古诗的文体特征,以“情感”“意境”的学习理解为重难点,实现突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前预习:

学生:通过图书、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教师:①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良好的学诗氛围。②准备有关陶渊明的生平作品资料,以便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课文。

点评:课前的预习和准备,师生两方面安排得当,培养学生动手搜集相关作家、作品以及时代背景等资料,是提高检索、查阅资料能力,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基本功。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则是赛课者的必备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屏显田园风光图片,配乐。)

播放完毕,师生交流观看感受。

师:在古代,第一位选择弃官回归乡村田园,过着隐居生活的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是否像我们感受到的这般美好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著名诗篇《归园田居(其三)》。

(板书:课题、作者)

点评:设置情境,导入课文。展示田园美景,提示陶渊明的生活,导入很简洁。

二、整体感知

1、释题

①提问:“归”、“居”、“归园田居”的意思是什么?

②其关键词是什么?(归)

交流:诗人从何而归?(官场)归向何处?(田园)

完成板书:

官场 田园

点评:释题,抓住了关键词,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板书十分形象、简洁。

2、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畅。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提示易错读音:秽(huì)荷(hè)

点评:古诗,要多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是第一步。尤其是多音字,要提示清楚。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深入感悟、赏析。

3、理解诗歌大意。

诗人回归的生活如何?请同学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说说诗歌大意。

点评:理解诗歌大意,不等以逐字逐句翻译,而是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述说。这样就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4、把握诗中需重读的词语,理解诗歌主要内容。

①交流:这首诗中哪些词语应读成重音?

②师范读,生听读圈画。

③交流:老师把哪些词语读成了重音?(种豆、草盛、晨、兴、月、荷、狭、长、夕、沾、不足惜、愿无违)

④你赞成老师的处理方式吗?为什么老师把这些词语读作重音?

⑤学生自由读,感知。

⑥交流明确:这些词语主要强调了诗人回归田园后,躬耕生活的艰辛。

点评:对古诗重点词语的朗读感悟,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既培养了语感,也能够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这里,老师的指导十分细致,有利于学生揣摩、把握。

三、理解主旨

1、过渡:

①屏显:“夏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②与《归园田居(其三)》相比,同样抒写劳作的艰辛,蕴含其中的情感是否一致?

明确:不一样,“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评:这里用古诗做对比阅读,启发学生思考,理解本诗的主旨。

2、“愿”指什么?联系诗人的个人经历探讨。

导学案: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明确: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点评:探究本诗重点内容“愿”,联系陶渊明的身世,做到了“知人论世”,突出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境界。

3、讨论:为什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屏显)

19岁,遭遇淝水之战;21岁,司马父子擅权;35岁,司马暴政引起孙恩十几万农民大起义;38岁,桓玄杀司马篡位自立;40岁,刘裕杀桓玄,弑杀晋安帝,立恭帝;56岁,刘裕逼恭帝禅位,篡而代之。

明确:一是本性使然,一是现实使然。

点评:继续提出问题,深入讨论。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探究陶渊明弃官归隐的主、客观原因。

4、思考讨论:陶渊明选择了回归,因为在他看来,(屏显)

这里没有哈腰谄笑,阿谀奉承,有的是,这里没有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有的是。

点评:这里对陶渊明归田园后的认知做出分析概括,启发学生结合诗句思考。思考采取填空回答的方式,进行对比。

5、小结:所以,这位选择在田园栖息的诗人,他在乎的不是劳动的结果,劳动的艰辛,而是这种方式能让他保持清白,不迷失自己的本性,能带给他无拘无束、恬适安宁的心灵体验与享受,让他沉浸于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远中。这就是他的意愿。这也是为什么他面对艰辛的劳作生活不存抱怨,为什么选择回归田园的原因。

完成板书: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追求心灵的宁静自在点评:教师对“愿”的小结,侧重于对学生前阶段讨论的归纳,起到了强化、点睛的作用。板书的语句,对称、精炼。

四、想象品味

1、过渡:就是带着这种独具的诗心慧眼去审视田园生活,所以,他不同于纯粹的农夫,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你看,诗人以豆开篇,将人置身于一个优雅自然的环境中。秀丽的山、皎洁的月、狭窄的羊肠小道、茂密丛生的杂草、还有清凉的露水,信手拈来地组合在一起,却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风景画。现在,让我们运用想象去感受这动人的画面。

(屏显)

例如:我通过“带月荷锄归”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暮色四合,山野四周的景物渐渐模糊了。诗人一身粗布麻衣,独自一人站立在田地中。在静谧的月光下,在混着青草芳香的晚风中,诗人结束了一天的劳动,该是回家的时候了。月下的诗人心满意足地肩扛着一副满沾泥土的锄头。轻轻哼着小曲,迈着轻松的步伐,踏上了归家的小路。路上洒满了银色的月光,索性就把月光带回家吧。让这份明净永驻心头。

点评:这个环节,运用联想与想象,对本诗进行品味,提供了范例,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提升语言表达力。

2、指导:老师在描述画面时添加了那些描写?

交流明确: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屏显)

选择一句或一句以上的诗,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可添加诗人的神态、动作以及相关环境的一些细节。

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表达:

我通过_____________这句诗,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这个环节对诗句写作手法的品析,有利于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运用各种描写,想象诗人耕作的情景,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3、生想象、感受、写作。

4、师生交流评析作品。

5、在同学描述想象的画面中,概括画面特点,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6、小结:诗歌的语言风格。

点评:以上几个环节,侧重于想象力的培养和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培养思维表达力。古诗语言具有跳跃性,概括性很强,启发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转化,能看出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力的差异,因此,不能一带而过,师生评析、交流、引导,也是不可少的。

五、朗读传情

1、感受古老的吟读方式,注重体会其中的情感流露。

2、丰富读诗方式,可以个人读、合作读;可以诵读、演读、唱读。还可创设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来读。

3、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准备展示。

4、生展示各种形式的“读”。

点评:这个环节,侧重于“读”,不是一般的朗读,而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读,既有学生组合形式上的,更有吟读、演读、唱读等风格上的。诗歌,本身就是可以把“诗”的语言,化成“歌”的。进入境界的读,有利于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有利于背诵。

六、课堂小结

在读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颗纯净逸世的诗心。

种豆也罢,早出晚归也罢,夕露沾衣也罢。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但使愿无违”。我们未来的路不会一帆风顺,当我们在梦想之路艰难跋涉时,我们可以用陶渊明的诗来勉励自己——“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当我们的付出得不到丰厚的收获时,我们也可用陶渊明的诗来慰藉自己:“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最后送同学一句话:“选择自己所爱的,爱自己所选择的”!

点评:小结环节,既紧扣了本诗主旨,也联系当今社会生活,启发学生用“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来鼓励自己,传递了正能量。

七、作业布置

(屏显)

1.用散文的手法改写本诗,注重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

2.朗读《归园田居》组诗。

点评:作业设置恰当,要求明确,做到了读写结合,适当拓展。

八、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4

一、走近陶渊明

1、根据提示,说出下面这些课分别指的是哪些人?

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

一个人,登台长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人,登高作啸: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个人,独往湖心亭: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个人,寒江钓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个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复习桃花源记:

根据图片说出桃花源记中的相应句子。

3、陶渊明简介:

“田园诗人”

“隐逸诗人”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二、诗文诵读

1、学生自由朗诵。

2、单个学生诵读。(纠正字音)

3、听诗文范读。

4、配乐朗诵。

三、诗文品析

1、疏通诗意;

2、问题思考;

归园田居: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反映出作者的深刻思想变化。

请找出诗中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并说说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探究: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明确: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体现出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现实中失去自我。

语言特点:《归园田居》用语平淡自然,朴素随口而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

小结:作者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辛勤劳作而心情闲适的农村生活画面,抒发了他辞官归隐,远离污浊的愿望。《归园田居》:抒发了诗人不愿再混迹污浊的官场,而归园田居以求返璞归真的情感。

四、课外拓展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跟乡邻们交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这些诗都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用语自然朴实,很值得品味。下面我们从这组诗中另择几个“镜头”供大家欣赏:

“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一)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邻居)。”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5

教学目标:

1、会朗读(做到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会理解(会借助注释与工具书梳理字词意思以及全诗的内容。)

3、会欣赏(能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会背诵(掌握背诵方法,完成背诵)

5、会默写(能在背诵诗歌的基础上,完成默写)

教学重点:

会朗读 会理解

教学的难点:

会欣赏,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使用教具:

小黑板1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生互动交流:你们说古董值钱吗?他们值得我们去收藏和欣赏吗?其实我们手中也有古董,而且是无价之宝,他们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精髓——古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0课《诗四首》中的《归田园居》其三让我们用脑子来收藏这件特殊的古董,用我们的智慧来欣赏这件瑰宝吧!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假如你们认为有信心完成这些学习目标的话,就跟老师自信满满地跟着老师的板书把学习目标读一遍。(板书:会朗读、会理解、会欣赏、会背诵、会默写)

二、了解诗人

接下来,我首先来考考大家的记忆力如何,看看是否具备了收藏古董的能力: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生在动荡的年代,性格既刚正不阿,向往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进入官场,他认识到了官场的黑暗,因此,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他最终选择了归隐田园。他是谁?——陶渊明。我们这个学期学习了他的哪篇文章?对呀,我们已经从《桃花源记》中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进一步深入体会这位大诗人美好的心灵。(小黑板出示全诗内容。)

三、运用目标探究法学习新知识

1、考学生的听力和朗读能力(完成会朗读的学习目标)

(1)提出听读要求:

①听清老师朗读诗时,有哪些字词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他们的读音?(多音字:兴、荷、长等)。

②听清老师朗读诗时的节奏和感情。

(2)学生明确要求后,认真倾听老师范读全诗。

①问:“听读以后,你知道了那些字词要注意它们的读音?”(学生回答)此诗的节奏怎样划分?(引导学生说明此诗是五言律诗,节奏是“二三”,另外要注意意一诗多种读法,如“二二一”“二一二”的读法,以及相关考试的应对方法)。

②学生集体按正确的读法朗读全诗。然后个别进行竞赛朗,看谁读得更好。(老师适时指导,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并能读出喜欢、闲适的意境。)

2、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完成会理解的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自学全诗,看谁在自学后,对诗歌的字词句等的理解最透彻。

(1)要求学生合起课本,说说对诗中部分字词的理解。

(2)学生谈自己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学生说说各句的大意,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内容板书)。

3、考学生的欣赏的能力(完成会欣赏的学习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欣赏全诗。

(1)你认为那个字词或那句话写得最好?说说为什么?并用你喜欢的语气把它们读出来。

(2)诗人擅长耕作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3)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他快乐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与学生共同体会“带月荷锄归”与“夕露沾我衣”的如诗如画的意境。)

(4)此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了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老师用小黑板出示《归田园居》其一的内容,以此引导学生准确归纳出本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5)通过朗读,你认为这首诗歌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平淡自然的风格。)

(6)学生进行质疑或对诗歌的独特理解进行阐述与交流。

4、考学生的背诵能力。(完成会背诵的学习目标)

(1)让学生说说背诵本诗的.方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好的背诵方法。)

(2)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背诵方法进行自由诵读。

(3)同桌之间进行接力式背诵。

(4)老师随意抽查背诵情况。

(5)老师用问答方式考查学生对诗歌背诵的情况。

5、考学生的默写能力。(完成会默写的的学习目标)

(1)学生在四分钟内默写全诗。

(2)学生互相检查默写情况。

三、总结。

1、围绕四个会的目标进行小结,鼓励学生日后继续运用目标学法多读各位名人的诗歌,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2、鼓励学生要多读才能真正把这些无价之宝的古董据并最终将他们据为己有。

四、板书设计:

学习目标:会朗读、会理解、会欣赏、会背诵

《归田园居》其三——陶渊明

热爱田园生活

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辛苦而执著

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乐此不彼

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热爱劳作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6

知识与技能: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游山西村》这两首田园诗;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还要学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想象去感悟诗人所描绘的诗话的田园。

过程与方法:

(一)课前指导:通过图书、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搜集有关田园诗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能够用一种宽阔的视野来欣赏田园诗作。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让他们写一写对田园生活的理解。

(二)课堂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对田园诗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理解,老师则应做提炼与升华的工作。

(三)情感与态度:通过反复的朗读吟咏,通过对田园诗歌的比较欣赏,真正体会到田园诗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美感,感受田园生活宁静以致远的恬淡旷达。

课程重点难点:

穿过语言的表象领悟陶渊明诗意田园的内涵。

课程实施理念:

以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牵引着学生“披文入情”,再辅以优扬的音乐、美丽的图片,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般地重返诗意的田园。

课程实施:

课前的指导

1、熟读《归园田居》这首诗,并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

2、有能力的同学写出对田园生活的理解的文章。

3、给陶渊明画肖像。

4、找到适合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前奏: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同学们听听这首

歌唱出了乡间的什么样的景色和心情?渲染气氛,为学生理解本诗打下基础。

一、导语

在上这节课前,我想请同学们做两个选择题。1、如果摆在你们面前有两条路:

A 做官,名利双收 B 做农民,平平淡淡。

你们会怎样选择?找一二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不作点评。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与得。舍和得之间充满的人的一生,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这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这一选择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农民之一。《归园田居》写于做农民后的第一年后写的。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二、走进作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说的是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41岁,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三首。

三、解题

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

2、提问: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讨论、明确: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四、放配乐朗读录音,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明确:官场

2、明确:官场腐败黑暗、尔虞我诈,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3、明确:田园

他的田园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4、明确:“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

五、重点解读:

1、划分节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①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归园田居》共五首,这是第三首②晨兴:早起。理:治理。荒秽:杂草丛生。

③带月:顶着月亮。荷锄:扛着锄头。

④道狭:道窄。

⑤沾:沾湿。

⑥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回家。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六、提问:你种过地吗?你了解农村吗?请你谈谈你对农民的认识?

明确:

(1)辛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结合自己的经历,详细的描述自己的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充实的生活和丰收的希望: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坦然恬淡的心情 :“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4)朴实的生活,简单的快乐:“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巅。”(其一)“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

(5)淳朴的乡情:“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邻居)。”(其五)

可能普通人只是看到了劳作的艰辛,而陶渊明看到却是诗意的田园,也是他为什么对农村情有独衷的原因。一个经历过多次仕途生活的发自内心的声音。

七、写作特色:

1、选材的独特性:农村生活;

2、平淡的语言,真挚的情感;

3、诗话的农村生活。

八、拓展讨论:

身处农村的你如何才能常常保持与田园的约会,喜欢农村生活,并能从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明确:略

九、课程小结:

“春无鸟声,夏无蝉声,秋无虫声,冬无雪声,因为四季都有马达轰鸣。”在农村走向城镇化的今天,在人们都不遗余力冲向城市的时代,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面前,在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面前,这句话深深道出了都市人的无奈。“麦场、鸣蝉、草帽、锄头、耕牛、小路……”多么让人留恋的场面呀,常常哼唱《乡间的小路》,常常吟咏《归园田居》,也许它会洗去烦躁、郁闷,让我们的心灵保持一种宁静与旷达。

十、讨论

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

(学生自由发挥,论述有理即可。老师加以适当引导。)

十一、结束语

同学们,陶渊名生活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选择归隐,他成为文学史上最闪烁的明星之一,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的新社会,国家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十年寒窗苦读,希望大家将来都能够先走出农村,不是不爱,因为爱我们还会再回来建设我们和谐美好的家园。

十二、作业

1、陶渊明,我想对你说。

2、陶渊明归隐之我见。

要求:任选一题,写一篇小文章。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7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

2、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3、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法、联想法、点拨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营造气氛

课件展示环境优美,和平安宁的图片。师生共赏,由优雅安宁的世外桃源,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拼音节奏。

2、自由朗读。解词释句

3、词语小测试。

三、研读赏析,解读文本

1、品读

一读:读出农夫的无奈和辛苦。

(草盛苗稀,晨兴月归,夕露沾衣)

二读:读出耕者的乐观和坚定。

(理秽荷锄,精心侍弄,衣沾不惜)

三读:读出诗人的情趣和愉悦。

(带月晚归,悠然惬意)

四读:读出隐士的洁身守志。

(淡泊名利,超凡脱俗)

2、解读陶渊明的性格志趣

四、拓展探究,加深理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五、练习设计,巩固知识

六、深层思考,升华思想

1.评价陶渊明。

2.探讨:你欣赏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吗?

如果陶渊明生活在当代,他还会隐居起来吗?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8

教学设想

本课是学生入学后学习古代诗歌的开始,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归园田居(其三)。具体地说,一是有读一首背一首的习惯;二是有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的习惯。如果在今后一年乃至两年的时间里切实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就可以说是极大的成功——这将给以后的诗歌鉴赏训练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学生在当前的年龄段上记忆力强,又习惯于快读,读上四五遍即可成诵;一旦成诵,诵读的兴趣往往消退,对诗中某些词语的意思乃至全诗的内容大意也欠缺认真的思索,这就不利于上述习惯的养成。教师应针对这种状况采用灵活的教法,耐心加以引导。

教初一学生学古诗,居第一位的是诵读,但讲解也不可废,主要是讲词义和诗句大意,内容稍深一点的也要讲讲背景,但所有这些只宜点到为止,切忌展开。学诗,重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学生能大致说出一点即可,用不着去归纳什么“中心意思”;诗的内容可以多解,因此不必强求“统一”。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挑选某些诗句让学生作具体描述,可以用散文改写诗(全诗或局部),也可以运用启发提问。

教学内容和步骤

[说明]以下内容是按水平较高的教学班的要求写的,水平一般的教学班可据此作适当的调整,少提问,多诵读,用读读讲讲的方式进行教学,或增加默写练习。

归园田居(其三)

一、导入。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他做过几任小官,41岁那年辞官而归,从此住在农村,亲自参加田间劳动,直至63岁去世。这首涛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归园田居(其三)》。附带说一下,在封建时代,皇帝及大臣死后朝廷都要根据他们的行事给一个谥号;陶渊明不是大臣,“靖节”这个谥号是他死后朋友和门人私下给的,为的是表彰他高尚的节操,可以叫“私谥”。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问: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草)锄了多长时间?(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讲:诗的前四句只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i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即今语“早早地起身”;“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穢)”,本作,是草字头,也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只作污秽解)。第四句说归家已是月儿初升之时。“荷”,担、扛(按:“荷”是“何”的俗字,“何”的古义有二:担;谁。不用讲给学生听)。

小结: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劳动情形。

问: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说的?(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问: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讲: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小结:后四句为第二层,以抒情为主。

三、总结。(含背诵检查、默写)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跟乡邻们交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这些诗都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用语自然朴实,很值得品味。下面我们从这组诗中另择几个“镜头”供大家欣赏:

“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一)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邻居)。”(其五)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9

1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陶渊明其人及诗文。

2.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感受田园生活乐趣的欢愉。

2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感受田园生活乐趣的欢愉。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课文

在上这节课前,我想请同学们做两个选择题。1、如果摆在你们面前有两条路:

A做官,名利双收B做农民,平平淡淡。

你们会怎样选择?(找一二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不作点评。)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与得。舍和得之间充满的人的一生,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这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活动2【活动】出示写作背景。

东晋朝廷:政治腐败、争权夺利、门阀森严、结党营私

官场现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钻营取巧、阿谀逢迎

他的性格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四十一岁时,他就辞官归隐,过上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41岁,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三首。

活动3【活动】进入《归园田居》其三的学习

(一)、初读:读字音(听录音)

(二)、读:读文意

1、这首诗一共有8句,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文。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明确: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2、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了多长时间?

明确:锄草。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3、诗的前四句只记豆田锄草一事。

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是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就是“早早地起来”;“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只作肮脏,丑恶解)。第四句说回家已是晚上了。“荷”,担、扛(“荷”是“何”的俗字,“何”的古义有二:担;谁。不用讲给学生听)。

小结:前四句为第一层,写了种豆锄草的劳动情形。

4、第五句中“道”指什么?(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明确: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小结:后四句为第二层,借夕露沾衣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活动4【导入】读:读意境

读:读意境诗意的躬耕。

本诗那些诗句比较有诗情画意?

教师引导学生想像“带月荷锄归”的动人画面。

明确: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这是一幅多么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夕露沾我衣”,露水调皮而多情,他们给了辛苦一天的诗人温柔的抚慰,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可能普通人只是看到了劳作的艰辛,而陶渊明看到却是诗意的田园

(四)、读:读思想(讨论)

1、本诗的题眼为?俗话说,眉目传情。同学们看题目,归园田居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题眼是哪个字,是归还是居?题眼:“归”。既然“归”是题眼,标题中也明确地告诉了我们陶渊明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在这个明显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围绕题眼,我们这节课将一起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从何而归?官场为何而归?洁身自好归向何处?田园归去如何?田园躬耕

(种豆理荒秽)

2、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是哪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但使愿无违”“愿”具体指什么?

享受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这里的“愿”具体指陶渊明的生活愿望,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归隐田园,与官场决裂,保全一个完整的自我。

4、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之情。

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五)、归纳主题

作者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安逸而闲适的农村生活的画面。并表现了他淡薄名利、洁身自好的美好品质。

活动5【活动】心灵碰撞

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勇敢高洁的,那么你怎么看?

“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

陶渊明的一生表面上过得那么平淡,但却是一个深刻的、豪壮的悲剧。陶渊明的悲剧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伟大的诗人和渺小的社会的矛盾,是美与丑的矛盾。

——张铨锡《陶渊明的悲剧及其诗的思想和风格》

教师小结:这些专家的看法仅仅是提供大家参考,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是: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后所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他选择归隐田园,远离污浊官场,独善其身,始终保持自身纯洁,是他人生中最勇敢最高尚最痛苦也是最无悔的选择。因为当时的陶渊明面对的是腐败透顶的官场,物欲横流的世俗,我相信如果在政治清明的时代,陶渊明一定会坚持他少年时“大济苍生”的理想,造福一方吧。

古人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走读书出仕这条道路,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族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普济苍生的壮志。然而东晋社会,不可能实现他的抱负,他在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中感到精神压抑。“达则兼济天下”的路走不通,那就采取“穷则独善其身”的生命态度吧,这是中国文人的选择,也是陶渊明的选择。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

活动6【活动】检查背诵

(八)、小结全文

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这是陶渊明辞官归田后写的第一篇作品。全诗围绕一个“归”字,抒写了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的思想倾向。最终诗人的心情也由归前的无奈追悔变化到归后的释然愉悦,达到了他精神上的超脱,一种自由自在的潇洒境界。

(九)、结束语:

同学们,陶渊名生活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选择归隐,他成为文学史上最闪烁的明星之一,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的新社会,国家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十年寒窗苦读,希望大家将来都能够先走出农村,不是不爱,因为爱我们还会再回来建设我们和谐美好的家园。

(十)布置作业

将其改写成更散文。

第五篇:归园田居(其三)说课稿

《归园田居(其三)》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归园田居(其三)》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十课,这一单元主要是以歌咏山水风光为主的诗文,旨在让学生欣赏美景,陶冶情操,同时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文学思想,学会从景物描写中读出作者的情感。

《归园田居》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帮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诗风和情感都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本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且他的其他诗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会出现,如《饮酒》、《五柳先生传》等,加之陶渊明的诗风对后世影响极大,特别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与陶诗风格一脉相承,而王、孟二人的诗歌作品在初中教材中也屡次出现。所以,帮助学生读懂本诗,教会他们赏析陶渊明诗歌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从这首诗歌本身来看,陶渊明诗风中的朴实自然、意境醇美在此诗中表现突出,字句浅显而颇有情趣,可借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机作进一步拓展。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品味语言,了解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平淡自然)。

2、能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培养学生鉴赏田园诗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凑及韵律,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境。

2、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自然,情真意醇,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首诗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以及品味语言,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我将本诗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诗歌的内涵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确定为:培养学生鉴赏陶渊明田园诗的能力,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还有针对初中学生记忆力强,惯于快读的阶段特点,我采用的教法是:

1、诵读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诵读,把握其节奏韵律,逐步加深他们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教学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于学生对诗歌的整体理解。如对《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进行点拨。

(二)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教法的根本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学生的具体学法是:

1、反复朗读法: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归园田居(其三)》是一篇隽永精美的古诗,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理解本诗内容,感受优美的意境。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我会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本诗中诗人在田间辛勤耕种,但却怡然自得的画面。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我采取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这七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相辅相成:

(一)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是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这样会消除学生上课开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让同学们经过讨论说说对陶渊明的了解(学生应该能答出陶渊明所处的年代,我们也学过他的《桃花源记》,知道他对平等自由生活的向往。)

学生答对后,我将选择一些重要的文句让全班学生一起重复(如“不为五斗米折腰”),以此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我将补充提醒学生注意陶渊明生活的社会环境,他隐居之前的出仕及讲述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为后面的诗歌赏析奠定基础。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全班齐读,教师正音和指导评价。(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注意“秽”、“荷”、“长”等字的读音。此时学生大都还不能理解诗意,朗读语气可能欠佳,教师提醒学生在下面环节注意感受诗歌意境,为读好诗做准备。)

(三)再读诗歌,品味诗意

1、感知诗意:学生自读诗歌时,让他们在脑海中想象景物构成的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我将抓住学生表述中的关键词,把学生带入诗句的理解中。关键词如下:

“南山下”点明地点。

“盛”和“稀”写出野草与豆苗长势的对比,点出锄草的必要。“晨兴”和“带月”体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

“草木长”和“夕露”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田园的荒芜、环境的清幽和夜气的湿寒。

2、理解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知道一首好的诗歌都能做到情景交融,由景生情。根据上一环节对景物的分析,学生已了解到陶渊明田园生活的艰辛,那么陶渊明自己的态度呢?问题提出后,我将让学生从诗句中找出答案。(由答案“但使愿无违”,进一步分析出“愿”字所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即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人格和高洁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并怡然自得。)

3、归纳小结:归纳诗人通过写田园劳作之景,表现他对归隐生活的心满意足的诗歌主旨。

(四)三读诗歌,品味语言

现在学生已经了解这首诗的诗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来读这首诗(这时候学生应该能带着愉悦的情感来朗读)。在此之后,让学生来感受一下这首诗的语言。对此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小问题:陶渊明是一位大诗人,他的诗句深奥难懂吗?下面我就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陶渊明诗歌的语言风格,即平淡自然,朴实无华,但富有情趣美。

(五)知识迁移,能力训练

这个环节的任务是简单赏析陶渊明的另外一首名诗《饮酒》,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学生自读,教师稍加引导,让学生说说能表现陶渊明田园诗特色的一些诗句,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再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只要学生能结合前面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言之成理即可。这也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运用。

(六)总结

经过对以上两首陶渊明诗歌的学习,我将引导学生和我一起总结陶渊明诗歌的总体的艺术特色。

题材:大多为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情感:隐逸、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语言:平淡自然,朴实无华,富有情趣美。

了解了这些,在以后学生遇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加以赏析。达到“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此诗;(为加强巩固学生对诗意的理解)

2、课后学生寻找陶渊明《归园田居》系列中除课文以外的任意一首,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力,用文字或绘画把阅读感受描绘出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可以全面而简明的将授

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草盛”、和“苗稀”的对比体现了锄草的必要,所以诗人要“晨兴”、“带月”早出晚归地辛勤劳作,露水打湿了衣裳,这些都体现了诗人田园生活的艰辛,但诗人认为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辛苦也是快乐。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草盛 苗稀

晨兴 带月 田园劳动的艰辛 愿无违(主题)

夕露 沾衣

归园田居·其三原文及赏析范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