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麦作文300字
精选小麦作文300字合集6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麦作文300字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麦作文300字 篇1春天来了,大地苏醒了,田野变绿了,树枝发芽了,整个世界充满了朝气。
景谷田野里,油菜已含苞欲放,小麦绿油油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了地面,不知名的小花也争先绽开了笑脸,到处都是美轮美奂的景色。
初春时节,放眼乡村,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来到田野,一股浓郁的泥土芳香扑面而来,那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麦田,一直延伸到远方。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床绿色的被子,又好像是一片大地毯。看那嫩绿色的麦苗正在风姑娘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冬小麦是景谷县的主要小春作物之一,各乡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把冬季农业开发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冬小麦种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今年景谷全县冬小麦种植面积达5.03万亩。
目前,冬小麦已进入扬花抽穗期,总体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小麦作文300字 篇2“咱个老百姓呀,今个真高兴呀……”农民们的歌声一声声荡漾在我耳边。
“咦?怎么回事?”我自言自语道。原来呀,是农民们的小麦成熟了,怪不得这么高兴。可我还不明白,不就是小麦成熟了吗,有什么高兴的?
好奇心强迫着我以每秒100米的速度飞奔到麦田里。“哇——”我不禁叫了起来。这时的小麦像披着金黄色大衣的美丽少女,一阵微风吹来,它们翩翩起舞,以美妙的舞蹈吸引着我的眼球。我痴痴地望着,这世上竟然有这么漂亮的舞步。
我慢慢地围着麦田走,害怕错过每一道美丽风景。农民们也是,因为害怕错过他们以辛苦、以劳动、以汗水换来的成果,小心翼翼抚摸着它们的“皮肤”。“多么美妙的风景,多么勤劳的人们呀!”我又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慢慢弯下腰,轻轻一吸,一丝清凉的麦香进入我的鼻孔。啊,好幸福的味道。
是啊,农民们的果实成熟了,他们一定很高兴。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这么迫不及待地来到田里。因为,他们的汗水没白流,他们用劳动换来了成果。从这美丽的风景中我还明白了,想要获得一件东西,要靠你自己的双手,才会使这件东西更有价值。
小麦作文300字 篇310月4日,我走到阳台上看着我种的小麦。呀!小麦长得真高,已经大约7厘米了。9月28日,我把它种下来没想到长得这么快。
小麦起初只有几条白色的根。后来小麦的胡须越来越长,大概有几厘米长。小小的茎也长出来了,它是嫩绿的。过了几天,短短的茎逐渐变长,从短短的0。5厘米长成了1.5厘米。后来又长出一点点叶子,叶子长得最快,从小小的2毫米长到15.5厘米长。它们只有一片叶子,因为网上说小麦是单叶科,所以它们只有一片叶子。
小麦的叶子有点硬,茎有点软,跟有些植物不同。小麦虽然刚长出几天,就有一股浓浓的麦香,真奇怪,于是我问爸爸妈妈,妈妈却说:“小麦当然有小麦味,就像香蕉有香蕉味啦。”
“可它还没成熟呀?”我问道。“难道小时候不行吗?”妈妈回答道。我听到了妈妈的话我又懂了一些知识。
小麦生长的秘密真多呀,那它长大后一定有更多秘密等着我来发现。
小麦作文300字 篇4看,我们村的路你能知道这是怎么了吗?可千万不要说:“有钱的都铺地毯了。”要想知道就听我来慢慢给大家讲。
这就是最原始的收麦子的'方法,把麦子摊在路上让过往的车来回碾压。这些本来都是在自家场里完成的工作,现在大家都把这弄到了路上。也是因为大的片子都让收割机收了,就剩一些收割机到不了的地方,所以人为了省事就放到了路上。
看这位农民伯伯正在收他摊在路上的麦子,这样是方便了农民伯伯,可苦了过路人。人们走在路上都要小心的骑车,一不小心就滑一跤,还不利于农民伯伯的安全,因为路上过往的车辆太多。
我想现在用场的人少了,希望村里能留一块地专门用来碾压麦子,人们就不用在路上碾压。这样不但有利于行人的通行,还保证了农民伯伯的安全。
小麦作文300字 篇5在一次和妈妈的外出中,我意外收获了一袋小麦种子,那可真是如获至宝,欣喜若狂啊!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往里面一瞧,一粒粒可爱的种子呈现在眼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它们呢!好奇的我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它们都是椭圆形的,全身棕黄色,中间还有一道凹槽,好像兄弟两个紧挨在一起,肩并着肩。看着看着,差点都忘记把它们种起来了。我赶紧拿来一个颜色透明、形状像花的盒子,先在里面放了一些碎纸片和化妆棉,然后将麦种均匀地播撒在上面,最后浇上一点水,这就大功告成了。
在我的细心照料下,小麦渐渐长大。一开始露出了尖尖的嫩芽,随后长出绿绿的叶片,就像一根根银针,细细的,直直的。最后小麦越长越高,越长越密,从嫩绿变成了翠绿,它给我的房间增添了一抹绿意,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一份乐趣。
植物的生长充满了奇迹,同时也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小麦作文300字 篇6十月四日,我家种了一排排的小麦,小麦的原产地在西亚,它的种子是金黄色的,非常漂亮。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可我的小麦始终没发芽。我每天放学回家,总是会问:“小麦,小麦你什么时候才可以发芽呀?”,小麦说:“不会太久,等等吧。”
终于,第五天,小麦发芽了,小芽绿绿的,细细的,就好像一张绿地毯。可是小芽又瘦又小,好像风一吹就会倒,我很担心。后来我明白了,这瘦小的幼苗正象成长中的我们,需要松土、施肥,多吸取养分,才能长得更强壮。小麦的根深深扎入土中,一阵风吹过,他们还是顽强地站在那里,所以说只要我们牢固地掌握知识,再大的困难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也无所谓惧。
小麦小麦你快点长大,长得绿长得壮。你给人民奉献食物,长得茁壮,为你骄傲!
第二篇:小麦
小麦-夏玉米、花生稳粮增油高效种植模式方案
一、总体思路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传统的种植方式由于田间小气候恶化,病虫害严重,土、肥、光不能充分利用,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推广增产减灾关键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优化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品质、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推进区域化、集约化生产,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摸索小麦-玉米、花生高效立体种植模式,使小麦产量、夏玉米产量稳定在千斤以上,亩增收花400-600斤。
二、目标任务
以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坚守生态“绿线”不含糊、坚守粮食底线不懈怠,在全市夏粮面积稳定在x万亩以上,总产x亿斤以上,玉米面积稳定在x万亩以上,总产x亿斤以上的基础上,稳步推广夏玉米花生套种稳粮增油高效栽培技术。
三、试验方案
1.土壤选择:选择耕层深厚,排水性好,有机质丰富,富含钙质,疏松易碎的土壤类型。
2.种植模式:小麦纯作,玉米田施行每一间作套种带宽2.4米,种植3行玉米,4行花生。玉米小行距30厘米,大行距170厘米,株距20厘米,亩种植4000株;大行种植花生1-2垄4行,大畦沟宽1m(内种玉米3行),净畦面1.2-1.4m,垄高15-20cm,行距30厘米,株距14-17厘米,每亩0.9-1.1万穴。(如图1、2)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3、茬口安排:10月下旬播种小麦。翌年5月底至6月初小麦收获后,及时铁茬或灭茬整地播种夏玉米,起垅点播夏花生,9月下旬-10月上旬收获玉米、花生。
四、栽培要点
(一)小麦。选早熟、矮秆、耐肥、抗倒伏的许科
316、汝麦0319、平安8号、郑麦9023、郑麦7698、豫农202、众麦2号等高产品种。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纯氮13-15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钾5-6公斤,硫酸锌1-1.5公斤,硼肥(硼砂)0.5-1公斤。施肥方法上为底施和追施相结合,即有机肥、氮肥总量的70%和全部磷、钾、微肥做底肥。耕翻整地后播种小麦。翌年小麦返青后追施剩余30%的氮肥作拔节孕穗肥,灌浆期可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和微肥。适时防治病虫草害。具体措施为: 一是适时收秋腾茬整地:玉米最迟在9月底收完腾完;花生在10月5日前收完腾完。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的要求,精细整地。
二是土壤药剂处理:重点防治野燕麦、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防治野燕麦,可用40%野麦畏每亩300毫升对水40-50公斤,小麦全蚀病发生重的地块亩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亩3公斤,用30公斤细土拌匀,地下害虫、吸浆虫危害严重的地块,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5-3公斤兑细土25~30公斤,或用辛硫磷乳油200~250毫升制成毒土25~30公斤,翻耕后均匀撒于垡头,然后随耙地将药剂与土壤混匀;
三是适期适量匀播:因地制宜,推广‘二晚’技术。在10月底前高质量完成播种任务,亩播9~10公斤,误期晚播麦田,要选用弱春性品种,每晚播2天,亩增加播量0.5公斤。麦播期间,严把防疫关,防止危险性病虫传播,推广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技术。
四是科学应变管理。一是冬前和冬季管理。麦田冬前和冬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壮苗,保证苗全、苗匀,实现安全越冬。小麦出苗后要注意及时查苗补种、剔稠补稀,确保苗足、苗匀、苗全。小麦分蘖后至越冬前,根据苗情和墒情变化,有针对性的采取中耕、镇压、追肥、化控等措施,促弱控旺,争取壮苗越冬,同时搞好冬前化除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冬季要根据苗情变化,合理调控群体结构,适时搞好冬灌、追肥和中耕。二是春季管理。春季以中耕锄划和肥水运筹为重点,实行分类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拔节前对所有小麦中耕一遍。对旺长和群体较大的麦田要深锄断根,控制旺长;对弱苗麦田应浅耕、细耕,尽量避免伤根,促其快速生长发育;在肥水管理上对群体不够,个体较小的麦田,在返青至起身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8-10公斤,以促弱转壮,增加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增加亩有效穗数;对地力水平中等、冬前群体较足的二类麦田,可在起身至拔节初期进行肥水促进;对地力基础较好、群体大的一类田,返青起身期控水控肥,控制春生分蘖发生,基部节间生长过长,加速分蘖两极分化,防止后期倒伏。到拔节中后期再进行肥水促进,促使大分蘖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实现穗大粒多,提高产量。应用化控调优技术,小麦起身后拔节前,对有倒伏危险的麦田要及时选用吨田宝、壮丰胺等进行化控防倒。三是中后期管理。后期管理的重点是养根护叶,适时浇好扬花、灌浆水,及时拔除杂草和散黑穗植株,结合病虫害防治,搞好叶面喷肥。小麦拔节至灌浆期,可多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每次100克,间隔7天左右,根据苗情酌量加入尿素,既能延长叶片功能期预防早衰、减轻干热风的危害,又能加速植株茎、叶营养物质向籽粒运转、提高灌浆强度,增粒增重,改善品质。
五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搞好预测预报,制定落实防治预案及统防统治措施。以防治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和蛴螬、蝼蛄、金针虫、吸浆虫、蚜虫、粘虫、猪秧秧、燕麦等为重点。麦播时重点防控纹枯病、根腐病、黑穗病、全蚀病、黄花叶病、地下害虫。小麦返青至孕穗期,重点搞好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吸浆虫、麦蚜、麦蜘蛛的防治工作。抽穗至灌浆期多种病虫害往往交替发生,搞好“一喷综防”,特别是要在齐穗至杨花期防控赤霉病,灌浆期防控蚜虫。推广高效、低残留、无公害化学除草剂,科学防除杂草。
六防灾抗灾减灾。小麦生育期间,旱涝、冻害、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要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加强干旱、洪涝、冻害、病虫害等灾害监测预警。加强分类指导,推广“四水一早”技术,提高抗灾应变能力。七测产与收获。按10点随机取样测产,测产方法:用事先做好的6平方尺测产框(长3尺,宽2尺),随机套取小麦穗子,计算亩穗数。在取样点从根部握取20株以上小麦查总穗粒数,计算出每穗平均粒数。亩穗数=6平方尺测产框内穗数×1000。产量计算:理论产量(公斤/亩)=亩穗数×平均穗粒数×千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85%
最适宜的收获阶段是蜡熟末期到完熟期。蜡熟末期,全株变黄,茎秆仍有弹性,籽粒黄色稍硬,含水量20~25%,茎秆含水量30~50%。完熟期叶片枯黄,籽粒变硬,呈品种本色,含水量在20%以下,茎秆含水量20~30%。人工收获宜在蜡熟中期到末期进行;使用联合收割机宜在蜡熟末期至完熟期进行,以减少损失,便于脱粒和保证质量,同时也为下茬玉米、水稻争取农时。留种用的麦田应在完熟期收获。
(二)玉米、花生套种
1.玉米铁茬播种后整地种
玉米:选择早熟、矮秆、株型紧凑、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先玉335、晋单51号等。6月上旬收麦后抢墒(或抗旱)铁茬直播,要确保一播全苗。玉米出苗后灭茬松土,适时间苗定苗。根据玉米长势追施苗肥,促进平衡生长,每亩施碳铵6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穗肥于播后40天施,每亩施碳铵80公斤或尿素20公斤,墒情差时适当灌溉。及时防治叶斑病、玉米螟。
花生:选择高产、早中熟、抗逆性强的直立型品种鲁花9号、白沙、罗汉果、宛花2号和驻花2号等品种。小麦收获后,先在茬地内亩施复合肥50公斤、有机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结合耕翻熟化耕层,及时耕地保墒起垄。垄高15-20厘米,垄面宽20-100厘米。单垄面上种2-4行花生,点播,每穴2粒。在播种前种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预防苗期立枯病、炭疽病等。播后整平垄面,喷施除草剂。在花生初花期适时喷施多效唑化控防旺长,后期叶面喷肥防早衰, 注意防治叶斑病。及时防治花生青枯病、锈病、蚜虫、蛴螬等病虫害。
2.统一整地后播种玉米花生
一是品种利用和种子处理。品种利用同前。播前7-8天将玉米、带壳花生晒种3天以上,然后用手工剥壳,大小粒分开。播前用50%辛硫磷100ml加50%多菌灵粉剂100g,对水3-4kg喷拌50kg花生种,防治倒秧病和地下害虫。
二是施足基肥,整地作垄。腾茬后立即进行耕翻,并结合施入有机肥2000kg或商品有机肥50-100公斤、48%复合肥50公斤、尿素20kg、磷肥50kg、氯化钾15kg。精细耕整耙平后放线作垄,要达到垄土细松,垄面平整。作垄时可每亩施呋喃丹1.5kg,防治地下害虫。1米宽大垄沟中间按30厘米行距播种玉米3行,垄面种花生4行。
三是化学除草。除草分两次进行,一次在播种后每亩用乙草胺150ml对水40kg分均匀喷洒进行封闭除草地;二次在生育期内,针对杂草各类不同,分别在玉米和花生田喷施专用除草剂。
四是及时化调:玉米在9-10片可见叶时,花生盛花后期,下针初期或株高达30cm时,每亩用玉米控旺剂、壮饱安粉剂20g对水30kg喷雾。旺长田块,第一次用药15天后再化控一次,确保株高控制在45cm以下。
五是适时追肥。在施足基肥基础上,花生结荚期要施好饱果肥,每亩用尿素10kg在垄上打洞追施。玉米喇叭口期亩施尿素15kg作穗肥。根外喷肥很重要,玉米吐丝-灌浆期、花生中后期每亩用壮丰安或海藻酸精30g对水15kg喷雾,也可用尿素0.5kg加磷酸二氢钾100g对水50kg喷雾。
六是调灌关键水。苗期保持田间持水量60%左右,灌溉关键要做到两点:一是播种时足墒,出全苗;底墒不足时播后要浇蒙头水。二是玉米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后25天这一时期内,若田间持水量不足80%时,要浇好三水(即大喇叭口水、抽穗水、灌浆水;花生田盛花期、扎针期、保果期),确保穗(果)数和穗粒(单株果荚)数、提高灌浆强度。
七是防病治虫。玉米在拔节期可用农用链霉素+多菌灵或三唑酮防治青枯病、锈病人、纹枯病和大小斑病;可用50%消菌灵50g加水30kg喷雾,防治细菌性叶枯病;在喇叭口期用吡虫啉、辛硫磷、甲维盐等防治好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对花生田发生黄化苗田块,用硫酸亚铁+高钙防治。初花期可用50%消菌灵40g加水40kg喷雾,防治青枯病、灰霉病;可用20%粉锈灵30g对水50kg喷雾防治锈病;为防好后期地下害虫,亩用辛硫磷0.5kg对水400kg灌根效果较好。
八玉米去雄。在玉米授粉后15天进行削头处理,只保留穗上部1~2张叶片,即防养分消耗,又能增强光的通透性,提高玉米、花生田光合、灌浆速率。
九适时收获。玉米按10点随机取样测产,每点测量玉米11行距离求10行平均行距,在10行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一行51株,计算株距,计穗数,求得结穗率和每亩穗数。在每个样点(段)内连续取20果穗,测定穗粒数(每穗有代表性的一行行粒数×穗行数)。产量计算:理论产量(公斤/亩)=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被测品种前三年平均数)×85%
水稻按10点随机取样测产,每点测量水稻21行距离求20行平均行距,在21行中选取有代表性的1行21穴,测定穴距,计算每亩穴数;在每个代表性样段内连续挖10穴,逐穴数荚果数,计算平均穴荚果数。百果重按照品种常年平均百果重计算。
第三篇:小麦育种
小麦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和栽培研究
小麦品种改良研究在我国已有近90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育成了数以千计的优良品种,每年“轮番”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服役”的就有300400个,为我国小麦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全面、系统地总结近一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的小麦品种改良工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庄巧生院士牵头、主编了《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的专著。该书共分13章、100多万字。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中国近代小麦品种改良简况,第四节追溯了我国早期小麦育种工作简况,可以使读者对我国在20世纪初叶所开创的小麦品种改良事业的发展有个较系统的了解。第二章至第十一章阐述了我国50年来新育成品种的生产应用和系谱组成;以北部、黄淮、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冬麦区,东北、北部、西北春麦区,以及青藏春冬麦区和新疆冬春麦区等十大麦区分类,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50年代至90年代末的品种更替和育成品种的系谱渊源,包括生态环境与生产概况;并在品种更替与系谱分析中穿插点明各个时期“当家”品种的性状特点和生产贡献;系统分析各个麦区乃至全国的育成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梳理出在选用亲本、配置组合上脉络相同的经验与共性规律;回顾了我国小麦品种改良的进程、成就,阐明了20世纪我国小麦品种改良所走过的历程。在第十二章、第十三章中,对我国小麦育种工作的主旋律即三大病害(条锈、赤霉、白粉)的抗病育种、品种产量潜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加工品质的改良这三大命题,分别做了专门论述与概括。书后附有全国主要小麦品种和重要亲本一览表。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近一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的我国利用小麦种质资源进行品种改良和加速新品种利用的工作历程、成就、经验,汇集了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提炼出来的有关育种理论、方法、技术等,可供后人有史为鉴,有例可循,少走弯路。像这类分析总结一个国家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开展小麦育种工作的专著,在国外还未见到。相信本书的出版对国内以至国外的小麦育种工作都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第四篇:小麦害虫
小麦害虫
wheat insect pests
小麦害虫(wheat inseet pests)小麦害 虫是影响麦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危害可造成减 产和失收。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小麦吸桨虫在 黄河、淮河、长江流域的10余省大发生,小麦减产50 万吨以上。麦二义蚜,麦长腿蜘蛛,条斑叶蝉等在干 早年份,常形成早地小麦的严重威胁。绿麦秆蝇在陕 西、甘肃、山西、内蒙古的局部地区,可造成一些田 块大量囊胎,白穗。麦鞘毛眼水蝇在四川北部,陕南 与青海等高寒地,形成迁飞循环发生区,使该地区小 麦平均损失15%左右。地下容虫在各类麦区都有其适 生种,不加防治,则缺苗,断垅,甚至毁种。黑森痪 蚊,麦茎叶甲,麦茎蜂等虽在局部地区发生,但能造 成严重危害。其他刺吸式口器害虫也造成一定程度的 减产和品质降低。小麦生长季节长,在中国又是唯一 越冬生长的禾谷类作物,多数多食性害虫,如叶蝉,飞 虱,麦蚜、夜蛾类害虫在麦田越冬,繁衍,而成为其 他作物的虫害发源地。粘虫除在南方麦田越冬外,一、二代粘虫也靠麦田增殖,成为秋作物大害。一些刺吸 式口器害虫,本身为害并不严重,但因能传播多种麦 类病毒病。如1965、1970、1978年,中国小麦黄矮病 大流行,波及北方10余省,减产达10余万吨。种类、分布全世界已知小麦害虫在400种以上。其中不少是全世界广泛分布的种类,如麦蚜、非洲缕 站,灰飞虱、二点叶蝉等。但不少种,因受生理、生 态限制,只分布在一定范围内。中国1980年统计,小 麦害虫达237种(包括蜡类)。分属于11目,57科。其中 取食茎叶种子的87种,刺吸,锉吸的82种,地下害虫 55种。绝大多数为古北种类,包括中亚细亚、西伯利 亚及东洋区系,随着小麦种植区域的扩展而扩展,其 中中亚细亚和西伯利亚区系的害虫,又大多是较为适 应干旱和低温的种群,因而中国小麦害虫的分布也主 要在北方较为干燥的地区。南方湿热地区害虫较少,对 小麦生产影响亦较小。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农业生态、种植制度的不同,形成不同麦区的麦类害 虫区划。黄淮平原冬麦害虫区南界大体在江苏、安徽的 淮河以北、河南信阳以北的大部麦区;西界包括陕西 的商洛和关中灌区,山西临汾以南的汾河流域;北界 在河北邢台、山东济南以南的广大平原区。年降雨量 600毫米以上,且多属灌溉地区。冬小麦在10月分播种,密度大.产量高,麦、玉米年两熟。一月平均温度约 在一2℃以上。因土壤、空气湿度较大,是小麦红吸浆 虫的易灾区,是春季粘虫增殖的主要中转地,其他如 非洲镂姑、细胸金针虫、暗黑金龟甲、麦长管蚜等的 发生较多,麦圆蜘蛛、小麦叶蜂发生密度亦高。灰飞 虱、麦二义蚜等还能传播病毒病害。北方冬麦虫害区包括黄淮平原冬麦虫害区以北、以西,直达长城沿线的中国广大冬麦区。小麦播种较 早,多在9、10月间。一月份平均温在一4℃以下,年 降水量较低,除东部沿海与一些川道地区有灌溉条件 外,多为旱作农业。由于小麦苗期生育阶段长,适于 地下害虫和苗期害虫的为害。小麦生长阶段,多干旱,一般适早性害虫发生量较高。本区由于面积大,自然气候,栽培条件仍有较大 差异,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区: ①35ON以南,平原、丘陵区:可两年三熟,冬季 温度较高,地下害虫主要有非洲缕站、沟金针虫、棕 色金龟甲、华北大黑金龟甲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 能以成、若虫在麦根越冬,常形成发生基地。在冬春 干早,高温年份,麦二叉蚜、条斑叶蝉、黍澳蜻、麦 长腿蜘蛛可严重发生成灾,并传播病毒病。栽培条件 不良的麦田,麦秆蝇、麦茎叶甲可大发生。②西北部半干早晚熟冬麦区:丘陵山早地,一年 一熟,以华北蛾姑、华北大黑金龟甲、黑皱金龟甲、宽 背金针虫发生较多。干早年份麦二叉蚜、麦长腿蜘蛛、条斑叶蝉、赤须盲蜷发生量亦大。在一些川道向阳平地,又以非洲蟠站、根土蜷,麦二叉蚜、灰飞虱、条 斑叶蝉、燕麦蝇、冬麦沁夜蛾为主。小麦抽穗后,又 有麦长管蚜、禾无网长管蚜的发生。部分地区有冬麦 穗夜蛾、麦茎谷蛾的发生。③东部灌溉平原区:包括山东、河北、辽宁东南 部一些地区。以非洲缕姑、华北大黑金龟甲、东北大 黑金龟甲、细胸金针虫为主。麦长管蚜、灰飞虱可大 发生,并传播病毒病。后期粘虫能较多发生。长江中下游冬麦虫害区包括淮河以南,湖北以 下的长江沿线,陕西安康地区。一月份平均温度2一 7℃,年降水800一1 200毫米,以麦稻、麦油菜、麦棉 两熟为主。由于地上、地下相对湿度大,甚至造成湿 害,虫害较少。地下害虫以华北大黑金龟甲、暗黑金 龟甲、褐纹金针虫为主。地上害虫苗期有麦长管蚜、灰 飞虱、黄褐叶蝉、麦圆蜘蛛。在丘陵旱田小麦红吸浆 虫可发生成灾。粘虫可以在麦田越冬。长江上游冬麦虫害区包括陕西汉中,甘肃徽县 及四川大部盆地区,以及贵州北部,云南北部等地区。本区雨量丰富、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年平均气 温达17一20℃。小麦种植在丘陵早田。主要虫害是禾 谷缴管蚜、麦鞘毛眼水蝇。冬季干旱年份麦长管蚜发 生较多。个别地区、田块,小麦红吸浆虫、小麦沟牙 甲、红背麦叶蜂、大麦秆蝇可成灾。西南高原冬、春麦虫害区包括云南、四川昌都,西藏东南高原小麦区。由于地处高燥,小麦生长期较 为干早,虫害稍多。以麦长管蚜、麦无网长管蚜、禾 谷隘管蚜为主,麦二叉蚜、条斑叶蝉发生量亦高,黍 廖瞒传播线条花叶病毒,造成严重灾害。东北春麦虫害区包括辽宁北部、吉林、黑龙江 等省春小麦区,年平均气温。一7℃,但降水量达500一 800毫米,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地下害虫以东北大 黑金龟甲、暗黑金龟甲、宽背金针虫为主;地上害虫 则以麦长管蚜、禾谷溢管蚜为主,粘虫常大发生。北方春麦虫害区包括兰州以北,长城沿线以外 的春小麦种植区。气候寒冷干燥,年降水一般在300
毫 米以下,主要靠灌溉。地下害虫有华北蟠姑、宽背金 针虫、华北大黑金龟甲、暗黑金龟甲外,还有小云斑 金龟甲。近些年细胸金针虫密度亦有增加趋势。地上 害虫则有条斑叶蝉,尖头麦蜷、秀夜蛾、春麦穗夜蛾。能严重成灾的则是绿麦秆蝇,个别年份,冬麦地区麦 蚜、黄矮病猖撅流行时,亦进入本区成灾。宁夏一带 黄灌区,小麦吸浆虫亦可并发成灾。西北冬春麦虫害区分两部,东部包括兰州西、南 部高侮拔山区,西部包括甘肃河西走廊,新疆的小麦 产区。东部山区有乌鞘岭、祁连山、山民山等山系,年 降雨量较高,但川道谷地仍多靠灌溉,地下害虫和北 方春麦区相似,地上害虫川地为小麦吸浆虫易灾区。高 寒山地,虽无灌溉,但湿度大,以麦黄吸浆虫为主。麦 二叉蚜、麦无网长管蚜亦常发生传病,麦鞘毛眼水蝇 在此越夏。一些地带春麦穗夜蛾、麦茎蜂能成灾。西 部河西走廊和新疆,年降雨在150毫米以下,为典型大 陆性气候,小麦生产全靠灌溉。但因冬季有雪覆盖,亦 可种植冬麦。由于冬春麦插种和周围的荒漠草原,主 要虫害为麦二叉蚜、灰飞虱、条斑叶蝉、西北麦蜻、小 麦皮蓟马等。特别是新疆麦区,由于靠近中亚细亚,其 特有种为亚洲飞蝗、黑森瘦蚊、冬麦心夜蛾、谷粘虫、锚纹穗金龟等。防治对小麦害虫研究,最早见于记载的是1782 年瑞典学者对黑森瘦蚊与品种的抗性关系的研究。1899 年德国人研究麦茎蜂的发生为害。20世纪初,英国人 研究了小麦吸浆虫与燕麦蝇等虫害。此后,有关小麦 害虫的专题研究就大量出现。中国1923年查良铭即发 表《小麦之疫病及害虫》一文。1936年蔡邦华发表了《我 国最近引起之麦类新害麦秆蝇与吸浆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首先基本 控制了飞蝗的发生为害,接着控制了小麦吸浆虫的发 生成灾,掌握了粘虫越冬、迁飞规律,制定了有效的 测报防治技术。大量研究麦类传毒媒虫与传毒规律,控 制了黄矮病、丛矮病、‘蓝矮病、线条花叶病的发生流 行。地下害虫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查明了中国主要 麦虫的种类、分布和发生,建立了重要害虫的测报系 统。不少省、市对一些区域性麦虫,也分别进行了研 究与防治。1949年以后,中国对小麦害虫防治的基本对策主 要是:第一,大规模改造滨海、湖泊、沼泽地,消灭 飞蝗发生基地。西北地区开垦麦田周围生荒地,消灭 岌岌草墩,使麦蜻类为害大大降低。河西走廊、青海 等冬春麦混种地区,由于缩减了冬麦,或将冬春麦分 区集中种植,从而使麦二叉蚜、麦黄矮病的发展为害 大大减轻。在干早原区,采用了糜麦换茬措施,在西 藏推迟小麦播期,因而消灭了黍蜜蜡赖以交替传播的 小麦线条花叶病。取消麦、棉、玉米的间作套种,从 而控制了飞虱传播丛矮病。第二,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合理施肥、密植、灌溉等。由于小麦群体密度的增加 和生长势的增强,对喜光照的条斑叶蝉、绿麦秆蝇起 到较大的抑制作用;由于密植,植株群体生育期趋于 整齐化,又得以降低麦吸浆虫,麦秆蝇等有效产卵和 入侵量,同时,增强苗期对地下、地上
害虫为害后的 补偿能力和抗耐能力。集中适时迟播,有效地缩短麦 蚜、粘虫等越冬害虫迁入期,减少越冬量。及时收获、晒碾,可压低麦穗夜蛾,麦蜷、麦蛾、皮蓟马等穗期 若虫、幼虫存活量。轮作、翻晒、中耕、除草等,对 多数地下害虫,土栖蛹、卵等有消减作用,并提供天 敌捕食的机会。其他镇压、耙糖也能对一些苗期害虫 起一定杀伤作用。第三,大量选用抗抑害虫的良种。在 小麦吸浆虫、绿麦秆蝇、黑森瘦蚊的防治中,已起到 巨大作用。另外对一些传毒害虫的防治,也正在受到 重视。选出抗虫、抗病、高产、优质相结合的优良品 种,可以压低虫口,提高防治的经济闭值,是麦类害 虫防治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50一60年代,利用有机氯农药防治地下害虫、小麦吸桨虫、其他蛀茎、食叶害虫方面曾起了一定作 用,但出现残毒、污染等问题。至60一70年代改用有 机磷农药,对地下、地上苗期害虫的防治和防病方面 发挥了作用。对某些害虫基地,以及突发性、毁灭性 害虫,选用低毒、低残留、选择性药剂,并改用低容 量机具,适时、适量用药。对地下害虫、麦吸浆虫等 常发性害虫,采用隔年施药,半量拌种等。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土地的充分利用,以及生 产的集约化,从前粗放耕作,不良栽培条件下适生的 害虫,如秆蝇、麦穗夜蛾、麦茎蜂、麦茎叶甲、麦二 叉蚜、条斑叶蝉等已自然减少。但是由于过度灌溉:密 植,使用氮肥,追求高产品种等,又相应地促进了另 一类害虫,如小麦吸浆虫、麦长管蚜、禾谷溢管蚜、粘 虫、细胸金针虫的增长。复种指数的增加,休耕期的 缩短,为一些地上、地下害虫的生长,繁衍提供了有 利条件,为麦田害虫的防治,带来了新问题。因此,从 麦田的总体保健出发,在不同麦区,制定和小麦高产、高品质栽培要求相结合的麦田生物灾害的综合保护体 系,是中国麦类害虫防治的总趋势。(朱象三魏鸿钧)
第五篇:《小麦课题》
结束语
受兵团计委委托,兵团经济研究所承担了《兵团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划》任务,在四个多月的工作时间里,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自治区、兵团十余个有关部门和小麦种植、研究专家、小麦经销部门、加工企业、规划、计划部门和农业管理部门。在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中,由于资料提供单位不同,在同一数据上尚有不一致的地方,有些我们做了适当调整,有些仍保留原貌,但这些在我们分析研究中不会起到影响总趋势和正确分析评价,特在此说明。
在我们开展《兵团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划》的研究工作中,自治区农业厅、新疆优质粮食作物协会、自治区粮食局、石河子大学、兵团农业局、兵团种子站、兵团计委粮食处的同志对我们给予了热情接待和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衷心地感谢。石河子大学的曹连甫教授、王荣栋教授拿出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资料,对他们的倾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王林站长、辜力新同志提供了大量有效资料和数据,对我们课题的完成起到了极大的支持作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们对支持、帮助我们的所有单位和同志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兵团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划》课题组2002年元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