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创收型节目如何与新媒体融合[样例5]
编辑:沉香触手 识别码:20-1086351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31 19:50: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创收型节目如何与新媒体融合

创收型节目如何与新媒体融合

202_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重拳出击,精心打造融合3G手机、视频网络和电视终端的三屏互动、三网合一的多媒体直播频道,与传统电视样态比较,最大的亮点的就是变观众被动灌输式收看为可以互动参与收看,观众由传统的信息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视音频信息的编辑者、提供者,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更为简便的方式随时参与节目表达诉求,真正变“看”电视为“用”电视。这种多媒体互动直播平台的推出,使电视节目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进入了一个全新变革时代。

对于创收类电视节目,新技术、新平台的应用,不仅使节目的表现样式得以翻新,其异地、多点、互动、直播手段的应用更使地方媒体的覆盖和触角都有新的突破,尤其是省略一些在传统电视节目制作中占据很大成本开支的冗余环节成为可能,并使宣传效果因为互联网的参与而产生全新增值回报,这种变革无论对广告经营者来说,还是对广告投放者来说,都是一个新鲜尝试的开始,特别是对一些传统电视节目没有碰触或深度挖掘并放大产能的领域带来了机遇。

本文将尝试阐述新媒体时代,生活(直播)频道计划策划实施的三个创收节目型节目如何与新技术融合与应用,展现全媒体时代电视对受众、对广告客户、对视频工作者的的影响、改变和新要求。

一、这三个计划实施的创收栏目分别为: A医疗健康类栏目——《健康新主张》(暂定,下同)B服务出境商务求学旅游移民类栏目——《伴你越重洋》 C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会展经济类栏目——《南京会展资讯》。

二、这三个栏目的基本情况介绍。

A《健康新主张》——服务于全市的三甲医院,完全以新闻资讯和专家访谈的形式推介医院的医疗特色和最新技术,辅以推广健康养生、健康运动、与保健窍门。从根本上改变医疗类节目在市民心中的服务缺失的印象,尤其是改变民营医院宣传在市民业已形成的不雅观感,真正做出大民生、大医疗的健康节目。一方面让三甲医院有个面对高端的宣传平台,让他们乐于走进电视台演播室,另一方面,真正调动市民的参与意识,实现远程问诊、预约专家,同时能在节目直播过程中是实实在在的现场解决问题。栏目一年的创收保守预计在120万左右。

B《伴你越重洋》——服务于全市的金融机构,权威推介各家金融机构开办的对外金融业务;服务于全市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大学院校,为出国留学和商务活动提供最优选方案;服务于全市的涉外旅游机构,瞄准社会精英阶层为单位甚至高端个人方提供最新最权威的旅游资讯。目前,留学、移民、旅游、商务逐步成为近年最受关注的热点,而南京目前的电视媒体中尚无专门针对以上热点的栏目,几乎是没有开掘的空白地。栏目一年的创收保守预计在160万左右。

C《南京会展资讯》(暂定)——中国会展经济和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上广义的商务活动层出不穷,但在多年来,在南京媒体界尤其是电视界,至今没有相关会展经济和产业经济为主线的商务活动栏目。这为会展资讯类栏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会展产业人士、节庆产业人士、活动产业人士、传媒经营人士、广告经营人士、品牌推广人士等各类精英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以南京为例,目前每年举行的会议达到6000多个,展会和节庆达到400多个,拉到经济达到200亿。市委朱善璐书记明确提出要把南京打造成“国际会展之都” “会”集产业精英,“展”示商业精品;发布权威资讯,引领主流市场,会展经济如今早己成为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栏目一年的创收保守预计在100万左右。

三、新媒体在上述栏目中的实战应用,及社会影响。全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给受众带来的最大变化应该是信息接受的双向性;即既有传统的被动接收,更有新媒体时代的主动索取和选择性接收,通过三网合一,实现三屏互动,抛出问题甚至解决问题的不再单是演播室的主持人、记者编辑,更多的可能是形形色色的社会方方面面的普通人、专业人士,电视机构成为其中的重要桥梁纽带和发布渠道。这极大的拓宽了电视的开放度和网络化趋势。而全媒体时代给电视制作和宣传需求方带来的最大便捷就是解决了距离问题,使观众参与性变的更为简单快捷,使直播变的由庞大的团队行动变为单兵行动,更把电子媒体的单向以时间为轴的线性传播变成了多维传播。

对上述三个创收栏目而言,通过互联网、3G技术实现主持人和资讯提供方、资讯需求方的时时远程互动。三甲医院可以同台竞技,阐述各自的特色和优势,甚至合作诊疗探讨业务,发布最新最权威的医疗信息;医院专家可以和百姓远程对话,远程问诊,求医问药,解决疑难;涉外个人可以和金融界权威人士时时资询,甚至可以在连线国外讲述踏出国门的经验、提醒或警示;对会展经济来说,互动直播给会展产业、节庆产士、活动产业、传媒经营都带来了全新的架构样式。

四、新媒体时代对电视从业者的新要求。

传统而言,电视节目生产一线人员的工作流程是,汇报选题——外出拍摄采访——回台撰稿——编辑成片——送审播出,可以说,电视从业人员在“视频”生产上耗费了其主要精力。而全媒体时代,视频来源多元化、节目生产直播化,极大地解放了一线编导的基础性工作,准确地说一线编导的工作内容产生了巨大变化:从视频的简单制作者变成更为全面的信息协调者、沟通者、筛选者、把关者,并且这部分的工作分量逐步增大。这就要求电视从业人员有着更为敏锐的信息策划、挑选及处理能力,并把节目生产和经营创收完美结合,改变原有节目生产和经营创收两条线、两张皮的局面。

附:A《健康新主张》策划案、B《伴你越重洋》策划案、C《南京会展资讯》策划案。

——————————————————————————————————————————————————

生活频道医疗健康类栏目60分钟直播方案

一、《健康时讯》开场3分钟(每条控制在30秒至60秒)内容摘要:快讯的节目形式,已经逐渐成为观众消费资讯、接受观点的新时尚。“集约化”的形式,使得电视传播手段在“快速消费”时代更好的发挥 “信息筛选机”的作用。帮助观众在短时间内浏览最热门健康话题、最新的健康资讯、国家、省市卫生部门发布的健康提醒、医疗法规,最鲜活的医疗动态、最尖端的技术手段、与健康相关的文娱文化活动,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医患纠纷及处理结果。强化突出“直播健康生活”的理念。

二、《健康贴士》10分(每次连线3至5家,每家2分钟)

内容摘要:发挥本频道三网合一、三屏互动的优势,连线市内三甲以上医院,选择某医院的医疗强项发布最新健康提醒,对时令性、季节性疾病做出预警,对一定时间增多的突发疾病做出健康提醒,同时可以在节目中预告下周各家医院的特色专科的专家门诊时间,便于百姓就诊。既作为一个健康信息发布平台,更是医疗机构信息技术手段的展示平台。除常规性普及基本医疗知识,健康动态;推荐一些健康饮食、健康运动、与保健窍门。

三、《名医访谈》30分

内容摘要:针对不同医疗领域,邀约医院强势特色专科两位专家,来到演播室现场交流。随着节目的成熟,可与相关医院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对其医生进行一定程度的电视包装,展示医疗专家敏锐的触角、独特的见解、灵慧的思维,以及多年的行医经验和判断,针对当前最热门的医疗话题做出分析。并开通热线,接受观众询问,同时可以通过QQ视频,连接场外专家,共同交流,观众远程问诊,求医问药,多方互动。

节目形式:(1)把电视屏幕分成七个视窗:主持人一个窗口,南京市第一医院一个窗口,鼓楼医院一个窗口,军区总院一个窗口;省人民医院一个窗口,儿童医院一个窗口,市妇幼医院一个窗口,(可随着参与医院数量随时增减),由专家针对近期的健康医疗状况做出疾病预警或者分析,巧妙介绍本院的特色优势。

(2)把电视屏幕分成三个区,由主持人连线市民,市民提问反映自己或亲友的病情,由演播室主持连线医院专家远程问诊,可巧妙建议病患去医院做详细检查,引导病人选择医院。

四、《医疗现场》10分

内容摘要:呈现无影灯下惊心动魄的场景,直播某医院最强势的医疗手术或名家问诊、会诊;突发事故的医疗急救,强化医院的医疗理念,为观众展现当前先进的医疗水平和义务工作者良好的职业素养,加强受众对医疗机构的直观认识和信任感。同时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第一手学习的资料。

五、《健康时尚》5分(娱乐元素增强节目可视性)

内容摘要:在秉承专业性、坚持实用性、增强贴近性的前提下,为节目融入娱乐时尚元素。与全市的健身会所、场馆合作,展示运动与健康、时尚与健康;与某些餐饮行业合作,推荐健康、滋补美食的制作方法;与一些美容会馆合作推广健康新理念。把健康的概念推而广之,赢得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丰富栏目厚度和辐射力。

六、《医患关系》15分(增强节目影响力)

内容摘要:医患关系作为当前社会热门和敏感话题,是一档有深度和见解的医疗健康类节目不可回避的部分。对市民举报的的医疗“事故”进行深度追踪调查,挖掘、还原事实真相,通过3G手段时时直播问题解决过程。同时不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选择有利于更合理解决医患纠纷的角度进行报道,可以考虑在栏目运行后期和院方事前沟通把负面的新闻正面做,化解医患矛盾,和谐社会关系。在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搭建起良性循环的纽带。

七、《痛‘病’快乐》

内容摘要:主推慈善企业和慈善个人的热心救助故事,给病人送去温暖和关怀,倡导全社会关爱病弱群体。在提升社会教化作用和栏目美誉度的宗旨下,拉动潜在的医疗消费,便于栏目与医疗机构之间建立更有效的合作关系。

八、《健康主张》

内容摘要:主要针对美容医院、美容机构,或者专项医院发布健康资讯、记录美丽蝶变,炒作美容热点,鼓励小美容大健康理念,可重点突出季节性整形美容需求,如寒暑假期间的近视手术,小长假期间的美容小手术等,可以考虑和医院合作策划美容新闻事件和活动。使健康美容走进百姓生活,同时改变常规美容节目强迫教化的灌输方式,消除观众排斥心理,在轻松健康愉悦的节目基调下,帮助观众建立更健康的美容理念和生活品味。

九、《节点晚会》《广场公益活动》

内容摘要;与市医疗卫生系统合作策划护士节、年底行风表彰晚会,年终向全市人民报告,表彰总结医疗卫生战线的精英,通过一些列为观众所喜爱、医疗工作者所欢迎的表彰活动,增强栏目可信度和知名度,发挥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作用。同时,定期去社区进行医疗卫生知识普及和社区义诊。

十、以上板块自由组合成一档节目,定在周六或周日播出,时长60分钟,全直播节目。

《伴你越重洋》栏目策划案

近年来,中国留学市场持续升温,并迅速步入平民化时代,出国留学不再是有钱人或高考落榜后的第二选择,而开始成为中国学生增加竞争力的主动选择和优先选择。

家长给孩子制定留学规划更加科学合理。留学选择呈现多元化,带动了留学市场整体繁荣。留学投资也成为近年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加上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币汇率坚挺,出国留学的成本大大降低。

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积极筹划大型留学专栏节目《伴你越重洋》,本节目每周六上午直播,充分结合生活频道的特色,发挥电视的优势,为广大想要留学的学生和家长做好参谋,让他们不走冤枉路,不花冤枉钱。栏目设置:

一、资讯即时贴

最快最全的留学咨讯发布,信息来源于权威报章,网站和本栏目记者采集。

二、院校全接触

世界名校的全方位介绍: 气候条件,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学习费用、生活费用以及能否勤工俭学等各方面一一囊括,堪称一部留学攻略。来源既可以是各所院校推广的资料,也可以是语言培训机构和留学中介机构的实地拍摄所得,本栏目记者关注资料来源的准确性。

三、留学大观园(40分钟访谈或者远程互动)(访谈)和出国相关的部门和单位

主持人与嘉宾对话的形式,对留学前、后可能碰到的问题进行深度探讨,为学生和家长梳理思路、提供方法。

为走了弯路的学生和家长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以案说法,普及留学知识。播出安排:

总时长

60分钟

一周一档

周六或周日上午 播出平台、播出形式

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 直播形式播出 栏目目标:

整合社会资源,树立栏目品牌。客户资源

通过前期工作,已经和多家与留学相关的行业进行了接触,包括银行,出国中介,语言培训机构,境外教育机构的国内代理公司,合作意向均十分强烈。招商银行拟冠名本栏目,环亚西文拟在本栏目开辟英语教学专栏,多家出国中介希望栏目开播后将公司的业务植入节目当中。总体来说,留学栏目市场潜力不小,特别是6,7,8三个月,正是留学市场最热的时期,如果能尽快开播,对栏目快速产生影响力意义巨大。

“会展资讯”类节目的策划方案

一、联办会展资讯类节目的意义:

近年来,会展经济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其对拉动内需、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市委书记朱善璐提出,要把南京办成国际会展之都,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在目前的场馆等硬件设施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外,更需要在会展经济的“软件”上做文章。要实现南京会展业在量和质上的飞跃,打造世界一流的专业会展品牌,专业化的宣传企划无疑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目前,南京各家媒体还没有专业会的会展栏目或节目,其对会展资讯的宣传和企划也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对于会展业的促进和发展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在此情况下,专业性较强的媒体宣传显得极为重要。

而南京电视台直播频道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直播”,本集团斥巨资打造的全景演播厅,能实时切入网络、3G和卫星、微波等视音频文件,而这对及实时传播会展盛况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双方强强联手,开办资讯类专业栏目,通过融入新媒体的高科技电视传播手段与新兴会展业的专业性相结合,从而真正达到互利共赢的结果。

二、联办资讯类节目的设置:

节目初拟时长为10分钟,每周一档,初拟与周日上午播出。

节目板块设置如下(讨论稿):

A、会展资讯:介绍南京市会展办工作的相关新闻;对南京一周会展资讯的快速浏览;

B、会展专题:对特别重大的会议、展会予以深度解读和宣传;对重点企业和产品进行重点介绍;对会展活动中传出的最新理念、科技成果加以介绍,并分析。

C、人物访谈:对会展业主管部门、政府高层、企业高层和学者进行针对会展业的专访,提升节目专业性和品位; D、直播连线:对正在进行的重大会展活动进行实时连线,强调现场感。

三、除联办资讯类节目外的其他合作:

除联办会展资讯类节目外,南京电视台直播频道将与南京市会展办公室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根据实际需要,可对一些重要展会活动进行现场直播;可以为需要为重点宣传的展会活动制作宣传片,在频道滚动播出;可以为重点企业进行策划和宣传,等等。

第二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道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道

摘 要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文章从区(县)委宣传部的角度,探索试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道路,剖析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困难问题,最后为融合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新闻舆论;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2_-0360(202_)05-0061-02

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传播手段、方式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被社会认可度、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渐渐成为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新媒体发展势头不可阻挡,相比之下,传统媒体似乎要退出历史舞台?其实不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不是矛盾体,二者各有优势,应该走跨界融合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部分中明确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202_年8月,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202_年2月,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新闻宣传要充分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常德市武陵区深入学习领会中央有关精神,同时结合本区新闻宣传工作实际,整合区属媒体及市级协办媒体资源,在构建“大新闻”宣传格局下,积极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宣传的融合之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宣传平分秋色

武陵区位于常德市中心城区,是常德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心,拥有人口73万。经过大量查阅资料综合分析,202_年前武陵区新闻宣传中传统媒体独占鳌头,重点集聚在纸媒、电视媒体上,仅202_年在中央级媒体上稿17条,《湖南日报》上稿30条,其中头版头条4个,在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节目中上稿30条。传统媒体凭借强大的内容生产力、成熟的传媒运作机制和品牌知名度效应,在武陵区新闻宣传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尽管传统媒体为新闻宣传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新闻发言席”一直是制肘武陵区对外宣传的重要因素。202_年,武陵区委宣传部在经过深入思考后,试水新媒体新闻宣传方式。10月,由区委宣传部全权主办的手机媒体《武陵手机报》正式创刊,凭借优质内容和快速发布迅速在武陵区“走红”,被确定为区委、区政府的机关报,202_年被纳入常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到会媒体,被广大读者誉为常德中心城区“资讯专家”。初次尝试让区委宣传部看到了发展新媒体的潜力与效应,在筹备工作持续了半年后的202_年底,与湖南红网合作打造的武陵新闻网经过多次测试后正式上线,武陵区从此有了具备完全新闻发布资质的新媒体。202_年,区委宣传部努力创新,又推出了“品武陵”微信公众号,一年时间就收获了近3万名微信用户的关注,单条推送内容阅读量超过5万次。自此,武陵区区属新媒体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随着新媒体建设的推进,新媒体新闻宣传开始在武陵区崭露头角。据统计,202_年武陵区在各大新闻网站上发稿3 521条,稿件在门户网站、主流网站上转载1 733条;武陵区在手机报媒体上上稿5 760条。同时,202_年武陵区在中央级党报党刊新闻网上稿15条,省级党报党刊上稿34条,其中《湖南日报》头版头条6条,在湖南卫视新闻联播节目中上稿192条。数据显示,武陵区在拓宽新闻宣传渠道的路上,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大新闻”宣传格局的有力构建

地处中心城区的武陵区新闻宣传,与其他县区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天生的弱点。独特的优势是城区新闻内容具有趋同性和共享性,市、区两级媒体的报道重点时常重合,从而造成了新闻资源单向流动的共享格局,也就是区级媒体可以借用或直接署名转载市级媒体的内容。天生的弱点则是区级媒体在市级媒体的大品牌效应下,很难做出影响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武陵区委宣传部大胆地提出了“大新闻”宣传格局的构想,通过整合资源将区属媒体、市级协办媒体统一起来,共同为新闻宣传出力,而将这些媒体有机统一起来的载体就是武陵新闻网。在统一的思路指引下,包括武陵新闻网、武陵手机报、品武陵微信公众号、武陵新闻频道(电视)、武陵政府网在内的区属媒体,与《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常德民生报》、常德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开始了更进一步的“亲密接触”。

武陵新闻网作为“大新闻”宣传格局的“航空母舰”,在栏目上就设置了外媒关注、视频武陵等专门为传统媒体开辟的栏目,让纸媒、电视媒体的新闻资源第一时间流动到网络媒体上进行推介。同时,武陵手机报还经常会为登上纸媒的优质稿件进行推介。

除了在形式上融合,武陵区还探索了深化内容合作的模式。武陵新闻网在筹备之初,就邀请了纸媒、电视媒体的负责人参与谋划,广泛汲取意见。202_年初,武陵区委宣传部还建立了新闻宣传报道联席商讨制度,对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及重大典型报道,邀请网络媒体、纸媒、电视媒体负责人及区委办、区政府办等部门负责人一同参与,采取“一个内容多个创意、一种创意多种联动”的发展模式,各具重点、百花齐放地积极开展新闻宣传报道。例如202_年7月,武陵区加强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与水平有了新突破,建设“完美社区”过程中在落路口社区引入了湖南省第一台“易办事”自助服务终端,打造了“永不下班的社区”。在确定了该选题后,武陵新闻电视频道率先以便民、为民的角度对该服务终端进行了重点报道,紧接着武陵手机报以建设“完美社区”,提升基层服务水平进行了专栏报道。该新闻在区属媒体上一经发出,《湖南日报》《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常德电视台相继推出相关主题报道。8月,中央媒体《经济日报》在头版以《湖南常德:有了“易办事”办事更便捷》为题关注武陵区创新方式加强社会服务,同时配发记者手记,结合简政放权、提升效率,表示全国各地都应通过武陵区真正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中得到深刻启示。《经济日报》文章发表后,武陵新闻网、武陵手机报再次撰文进行后续报道,将《经济日报》刊文内容核心与当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再融合,更深一步阐释了武陵区党委、政府的执政理念。通过此次新闻宣传实践得出的区级传统媒体+新媒体打头阵――上级传统媒体深入挖掘――区级新媒体升温的报道模式,给予了武陵区新闻宣传的重大启示,促进了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同时结合各自媒体特点释放了更多展示的空间,在受众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如何探寻符合自身实际的二者融合之道

应对媒体融合发展这一传媒领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武陵区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统筹规划,充分运用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的特点,在新闻宣传的路上走稳走快走好。

1)解放思想,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新观念。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202_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的出版传媒集团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区(县)一级新闻宣传主管部门,不能有畏难情绪和惯性思维,最重要的是树立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观念,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武陵区委宣传部确定了通过新媒体发展带动全区“大新闻”宣传格局构建的目标,但依旧需要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实现共享融通,同时挖掘和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自身,满足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抢占新闻宣传时机与先机。

2)发展阵地,形成适应深化合作的新模式。如果没有区属新闻宣传的阵地,与上级媒体采取更多的合作都只能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难以发挥更多的能动性。因此,武陵区将加大投入,发展区属新闻宣传阵地,继续加快武陵新闻网、武陵手机报、微信公众号、电视频道的发展壮大,为武陵区新闻宣传大踏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继续完善“大新闻”宣传格局的内涵、合作机制,在现有雏形的基础上形成完整、操作性强的制度,深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继续保持新闻宣传报道联席商讨制度,加强内容交流,在合作中寻找灵感,形成形式与内容资源双向、自由流动的新模式,借助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动力和海量资源,推进武陵区新闻宣传的覆盖面,借助新媒体传播快捷、随时随地阅读和云数据优势,扩大武陵区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此外,要充分地借力发展,不关起门来搞宣传,什么都自己来建。

3)夯实基础,形成以内容为根本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新闻宣传来说,“内容为王”的原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武陵区将始终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突出位置,以内容优势推动新闻宣传工作。一是追求专业权威,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新闻宣传的融合,进行专业化的新闻生产,提升新闻内容品质。二是注重分众化互动化,即既要提供共性化的新闻产品,也要加强个性化的新闻生产,同时还要注重将大众互动纳入新闻宣传。202_年9月,武陵区全面承接17项城市管理事权,有市民在网络论坛上留言,希望武陵区加大对街面流动摊贩特别是新疆烤羊肉串摊的整治,武陵区创新思维,探索引导新疆兄弟入店经营后的第二天,武陵手机报以新疆兄弟自愿入店经营、在常德安居乐业的角度,侧面对武陵区解决“老大难”城管问题进行了报道,引发了市、区两级的广泛关注。10月,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武陵手机报转换角度,以普通市民欣喜看到城市管理转变,再次对该话题进行了深入报道。《常德日报》持续关注该稿件,并将该稿件刊发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版显著位置。这种探索,达到了市民参与、新兴媒体密切关注、传统媒体借机发力的效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复制性。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传媒领域的一次重大历史变革,同时对于区(县)级新闻宣传主管部门来说,也是一次观念、管理、发力的重大变革。武陵区适应发展潮流,率先探索“大新闻”宣传格局,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对促进武陵区对外宣传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武陵区也将继续顺应融合发展势头,健全、完善“大新闻”宣传格局,大胆创新、砥砺前行,不断开创新闻宣传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强.新媒体:传统媒体强劲的竞争对手[J].新闻爱好者,202_(8):21-22.[2]汤宇时.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转型[J].中国传媒科技,202_(8):58-60.

第三篇: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在这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际交往发生了重大改变。新媒体下,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融合,使得人际传播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传播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么,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如何?校园媒体又将何去何从?

一、相关概念

高校校园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校园媒体指在校园中存在的一切媒介形式,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办杂志、宣传橱窗、宣传板报、广告、简报,新媒体如校园网、LED显示屏、手机短信及数字媒体形式等。而狭义校园媒体一般指大众传播媒介形式,局限在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载体。校园媒体作作为校园重要的文化宣传窗口,承载着学校教育教学成果通报,校园信息传递的重要责任。我探讨的主要对象主要是广义上的校园媒体。

二、校园媒体的使用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来看,在四川大学,传统校园媒体已经不占优势,大学生使用传统媒体的比例明显减少,并且由于不同的特征和功能,传统媒体之间也存在差异。网络(互连网、校园网)等校园新媒体成为了大学生使用的主体。校园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在四川大学发展迅速,校园网络和手机短信这些新媒体的快捷传播等特点得到了师生的接受。

下面简要说明四川大学不同媒体发展情况(就几种主要使用媒体而言,使用较少或没有使用的媒体忽略。传统的优势媒体电视,由于生活方式的原因,无法影响大学生族群,所以也不作考虑。):

(一)校园报纸:

主要分为校园内自办报纸和社会报纸。“川大人“、自在诗文社刊办的校内报纸主要是有针对的内容,信息量小,并且因为发刊不固定、期数少,是非盈利性质的,所以阅读人群小;由于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南方周末等社会报刊具有信息量较大,有权威,固定发刊等特点,在四川大学的师生中也有很大的使用人群,但以老师居多。校园报纸成为使用传统校园媒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主要的校园传统媒体使用形式。

(二)校园杂志:

大学生课余时间丰富,经常看杂志的大学生也占有一定的分额,其中以女性为主。大部分女性对娱乐、化妆、生活等主题的杂志很感兴趣,而许多杂志社正好看准这一点,纷纷推出相关杂志产品,如《昕薇》、《VISTA看天下》等。像《读者》之类的文学性杂志的阅读人群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杂志的使用情况明显高于其他杂志。综合来看,校园杂志也是传统校园媒体的重要部分,使用人数是略低于校园报纸的传统媒体。

(三)校园广播:

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联系便捷快速,并考虑到四川大学的校园情况,使用校园广播的范围及场所有很大限制。校园广播的使用场所主要集中在各大教学楼,用于平时英语听力训练以及考试英语听力的播放。故校园广播的使用不多,已经从过去的主要信息传播工具沦落到几乎被淘汰的境地。

(四)校园网络:

包括校园网和互连网。四川大学校园网主要是用于各级信息传播,同学信息查询...由于是免费的,并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人群数量大,几乎占绝大部分。互连网快速便捷、信息量大、功能多、休闲娱乐等优势,成为了使用人数最多的媒体之一。网络作为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大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很多资源,互连网是他们关注世界的最主要窗口。

(五)手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使用手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几乎可以说是全体都有,甚至有的同学有多部手机。近年来兴起的“微博热”,加之智能手机日益普遍化,手机中短信、通话等传统功能逐渐淡化,手机网络的使用成为了热门。手机的主要用于信息传达,相互交流与沟通,收集信息及休闲娱乐等等。在四川大学,手机也是使用人数最多的媒体之一。手机在校园信息传输中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三、校园媒体存在的问题

1.一定的封闭性。在校大学生与电视媒体接触不多,信息多来源于报纸、互联 网以及手机,信息的来源面不广。2.缺乏合理的经营运作,发展动力不足。像校园内办的报纸主要是学生自主运 营,由学校拨发少量的经费,仅仅能够支付报纸印刊的费用,所以往往报纸的质量上不去。从而导致阅读人数少,也影响了后期发展。

3.对于国家主流思想的宣传不够,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需要树立起强烈的爱国意识,高校校园媒体应该为国家的思想文化建设做贡献。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也应该给予更高的重视度。

四、校园媒体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互联网络正以最快的速度向上飙升,并被誉为21世纪最耀眼的传播媒体。可以预见的是新校园媒体将继续快速发展,而传统校园媒体将逐渐走向消亡。而校园媒体也将开始走向市场,开始商品化。趋势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广泛运用。

趋势二:校园媒体“报网互动”的实践模式,构成校园信息网,资源更加丰富。

趋势三:信息传播加快,并促进人际交流与沟通。

趋势四:在一定时期内,传统校园媒体与新校园媒体进行资源整合,共同构建 和谐校园媒介生态和舆论环境。一定时期后,传统校园媒体将日益消亡。

趋势五:校园媒体成熟化、市场化、商业化,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校园 媒体商业化运作和品牌推广。

趋势六:校园媒体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方面大的提升,积极参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沐阳苏州大学;《新闻传播》202_年05期 G206

[2] 傅晨琦郑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今传媒》202_年01 期G216.3

[3] 栾玉波浙江大学《浙江大学》202_年G206;G641

第四篇: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

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

十八大期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传播党意、汇聚民意的重要渠道。十八大话题成为新媒体的沸点,新媒体成为十八大的“红色阵地”。

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形势下网络宣传工作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他强调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至高点。

新媒体正在成为影响和构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这点已毋庸置疑。然而,由于其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缺陷,还无法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推动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另一方面,由于以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如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传统媒体正面临着持续发展危机,它的影响力在慢慢衰退,但它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影响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群众思想多元化,社会矛盾更复杂,这就要求作为社会稳定器和安全阀的媒体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本质属性,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究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塑造和影响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以及社会文化,推动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将是业界和学界的共同课题。

一、媒体融合的意义和必要性

新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长。当前,数字报刊、移动电视、手机媒体、手机短信、微信、博客、播客、微博客等新兴媒体正在崛起,影响力在加大。我国网民有近6亿人,手机网民有4.6亿多人,其中微博用户达到3亿多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这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高度重视运用新兴媒体,开拓和占领这一新的阵地。传统媒体并不会很快消亡,同时新媒体正在迅速发展,两者之间会出现融合和摩擦的现象是必然。

1、全新的认识媒体融合的价值和特点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是“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它既不分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也不分读者和作者,是多对多的传播形式。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后的新平台将更多具有新媒体的特点,这是可以预见的。新媒体的特殊属性使得它在很多具体的决策中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只有从全新的角度认识和考虑媒体发展趋势,才能在时代进步中保持主动,更好地发挥媒体融合的价值。

首先,充分认识媒体融合,无论出版技术如何变革,用何种网络传输,只要具备媒体性质的功能和业务,都视为新媒体,大力加强建设。

其次,要认识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和拓展,又与传统媒体有明显的差别和不同,要采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新媒体又好又快的发展。

再次,充分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并最终走向融合的关系,积极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展,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新媒体之所以在短短数年间受众人数暴涨,原因就在于它的草根性。特别是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使“人人拿着麦克风,人人都可被关注,随时随地可发布”成为现实,其“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特性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甚至是生活方式。新媒体不只是草根文化和草根视角的简单复制,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新的技术手段重置了社会的组织架构,唤醒了沉睡在草根群体潜意识里的参与社会进程的诉求欲望和权利欲望,这是新媒体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贡献的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力量。新媒体的草根性赋予了它最鲜活的生命力,但其草根视角和草根属性也注定了这是把“双刃剑”。它在向我们提供大量新鲜资讯的同时,也良莠不分、泥沙俱下。

传统媒体则代表着一直在主导社会发展的精英文化。其传播模式从思想层面上来讲,是一种预先策划好的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传统媒体的精英文化属性在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无疑具有重要的方向指导意义。它通过舆论宣传和舆论控制避免了整个社会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容易导致的盲目和冲动,是中国社会能够稳步向前发展的一块基石。尽管互联网使得大众发表观点更加容易,但是大众的网上行为是一种草根文化,传统媒体所代表的精英文化依旧重要,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内容是并行不悖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所代表的不同视角和文化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恰恰相反,它们的相互促进和融合发展才有利于发出最具价值的声音。走融合之路是它们发展的出路,这种有机结合的力量将是非常巨大的,它意味着草根经验与精英意识的结合,几乎可以涵盖所有行业和群体的声音,兼具经验和理性,有利于健全舆论引导机制,聚同化异,扶正抑偏,对于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成小康社会以及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等议题的实施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3、优势互补共利共赢

新媒体在载体和内容上糅合了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表现出数字化、碎片化、话语权的阅众分享、自媒体特征。202_年,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非“微博”莫属。今天,你织“围脖”了吗?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个人时代生活的一种时尚表达。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微博已经从影响个人生活延伸到推动信息传播,甚至社会变革的层面。据学者分析:一种传播媒体普及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可见新媒体发展速度惊人。然而,新媒体也存在自身的问题,首先是新媒体原创新闻不足;其次是新闻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不足;再次是海量信息遮蔽信息价值和知识;最后是网络新闻的趋同化。在目前的环境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在信息传播中,传统媒体在一段时间内仍是主流而难以取代,其内容优势在短时间内不可动摇。因此新媒体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传统媒体的继承基础上。由此可见,传统媒体的舆论环境和新媒体舆论环境实际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只有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联动融合之路,相互依存、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才能真正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舆论环境,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首先,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优势之一是内容生产力。虽然新媒体的崛起挤占了传统媒体的市场,但是新媒体在内容方面对于传统媒体具有相当高的依赖性,大量的原创性首发报道仍来自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在我国,传统媒体在这一点上的优势更是决定性的,这是因为根据我国当 前的相关法规政策,新媒体在新闻报道的采编权限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其发布的新闻信息在很多时候只能是转自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优势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渠道融合成为全球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其次,传统媒体聚集了一大批职业化的优秀新闻传播工作者,这些传统媒体的新闻业者既接受过关于新闻传播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专业训练,又接受过关于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专门教育。对于新媒体来说,组建自己的新闻采集队伍,不仅存在着政策方面的障碍,还存在着无法承受的成本开支,更重要的是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

第三,早期的因特网为技术精英们所创建需要的是技术人才,而今,网络越来越把眼光转向了有新闻背景的人员,传统的新闻规律、新闻实践和新闻经验被因特网所接受和利用。传统媒体的采编经验、采编方法、采编手段等,一旦结合网络的特性,创造性地运用到网络上,必然会结出更好的效果。

第四,传统媒体大都经过了长期的经营和发展,在受众中享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所具有的品牌效应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优势。特别是面对当前传媒产业的纷繁复杂、产品多样且供大于求的媒体市场格局,传统媒体的品牌在受众中的信任度与吸引力,如采用品牌延伸的策略来实现市场份额的增长和原品牌的强化,这正是近年来传统媒体在利用品牌资产方面的一种有效策略,最典型的例子如人民网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

总之,尽管新媒体挤占了部分市场份额,但是传统媒体拥有优于新媒体的人才、资源、权威性及品牌等传统优势,新媒体必然要与传统媒体结合,各取优势,互补短处,形成一个综合的信息传播和互动的平台,推动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策略

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尚未完全规范期,分配出现多极分化,思想出现多元化,正确宣传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升新闻宣传水平,是新闻机构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当今推动社会进步的角色无法由一方单独完成。站在发 展的角度,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而成的新力量,将是今后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之一。

实践证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使媒体核心竞争力发生巨变,既延长了新闻产业链条,突破了传统媒体过去在时间、空间、影像表现方面受到的局限,又继承了传统媒体强烈的策划意识、整合意识、庄重感和携带方便等特性,使新闻产品的传播媒介具有丰富性和可选择性,还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时效,扩大了影响。如何加强两种媒体、两种传播途径的融合,切实担负媒体责任,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扬长避短,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最终可以通过两种媒体的互相结合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1、要发挥舆论引导,抢占舆论主阵地

媒体融合的全媒体时代,仍然是一种舆论工具,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性,使其适应全媒体时代受众参与热情高涨的舆情特点,深入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各种舆论倾向,利用自己的权威性积极和新媒体相结合,发挥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取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凝聚社会力量,化解社会危机,是传播媒介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媒体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2、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扩大新闻宣传的实际效果

加强媒体间的互动,把传统媒体的深度及其传统价值理念带到新媒体的创意和制作过程当中去,不断探索最佳切入点,进一步拓宽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平台,努力打造数字化期刊等产业。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表示:“传统期刊要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数字化将增强了期刊业的传播力。”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不应该逃避或焦虑,而应怀着满腔热情地探索互动之路。

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数字期刊强化线上线下平台互动,建构专业化、深度质量的新闻专题,逐步增强媒介融合的公信力、吸引力及竞争力,即是传统媒体和它所属的新媒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必然。

3、要加速传统媒体的转型

面对新形势,传统媒体必须创新转型,紧跟新媒体发展步伐,在新媒体发展上有所作为。要抓住机遇发展平台、利用平台,坚持内容为王,按照新媒体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按照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整合资源,加快发展。传统媒体可以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实现与新媒体之间的相互整合、融通,以发挥综合整体的优势,从而创立新的发展模式,开辟新的发展道路。首先,政府有关部门应遵循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精神,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以项目支持等方式推动各种新媒体技术的自主研发,实现手机全媒体移动发布,将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融为一体,抢占国际技术制高点,迅速壮大新媒体产业。第二,完善我国移动内容版权的法规,尤其是制定适应媒体新技术发展的配套政策,推动能源节约型的数字媒体普及传播,实现绿色低碳环保、无纸化发行。第三,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受众方面应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分工合作,促使传统媒体转变观念,实现传统媒体数字化、移动化的发展。第四,面对当前多元化、即时性、多样性的舆论环境,政府、企业等单位都要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顺应新闻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技巧。第五,传统媒体应逐步建立起自有的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系统,这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立起自有的新媒体系统,将主动传播与驱动传播、群体传播与个体传播、事实传播与观点传播、随时传播与定时传播一体化,才能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4、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模式,建立全媒体团队

报纸发展全媒体,最大的资源优势是人才基础。在人力投入方面,除了引进必要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之外,可以倡导报社内部记者编辑兼职新媒体岗位。报纸这么多年培养了一大批擅长内容把关、精通内容制作的人员,而随着厚报时代向薄报时代的转换,报业内部也面临着人员重组的可能。报纸在这样的背景下办新媒体,可以借助母报的采编、经营队伍,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模式,建立自办新媒体所需要的团队。传统媒体自办新媒体,在人力投入方面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解决新媒体建设的人才需要问题,反过来也能锻炼和培育记者编辑的新媒体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5、加快新媒体融合的法规建设和监督管理

随着新媒体技术、运营和服务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变革。融合不仅仅发生在新媒体的产业端。政府和行政机关的立法理念、法律体系的建立以及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了二者各自优势的有效融合。

首先,加快新媒体立法,进一步拓展法律监管范围。可考虑研究制定一部关于新媒体管理的专门法,从公法角度对新媒体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从私法角度对新媒体的行为和言论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推进新媒体衍生领域的相关立法进程,完善法律体系,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备的法律依据。第二,加强常规管理。面对纷繁多样的新媒体服务模式,建立和完善新媒体舆情的搜集、研判和反应机制,对重点网站、热点问题等进行全天候监测,准确把握舆情脉动,为引导舆论和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快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加强技术监管平台建设,增强技术防护能力,提高新媒体管理效能。第三,是健全新媒体伦理规范。由于新媒体的特性,实施绝对、完全的监控几乎不可能。因此,加强新媒体伦理规范体系建设,增强新媒体行业自律意识十分重要。第四,适应新媒体技术和服务样式的发展需要,发挥新媒体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制定完善新媒体伦理规范。大兴新媒体文明之风,加强新媒体伦理教育,推广博客圈典型做法,引导新媒体人遵守职业道德,增强自身免疫力。第五,建立健全道德监督机制,预防和查处新媒体失范行为,不断提高新媒体职业道德水平,积极推进新媒体自律。总之,加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必须站在其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的高度来认识;从注意规划、加强建设、充实队伍、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信息产业发展与网络文化发展的统筹协调,坚持依法、科学、有效管理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新媒体,真正使新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和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

第五篇:地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

地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

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速,在地市级区域内的媒体市场竞争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呈现出融合互补、共同繁荣的态势。

增强互动,传统土壤衍生新体系。近些年来,新媒体“攻城略地”的脚步渐快,面对这一情况,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开始行动,从多方面努力谋求转型。地方台更是如此,以往很多的地方电视台受制于自身区域的覆盖面积小、资金流量少等硬件问题难有进一步发展,而如今新媒体广阔的传播渠道,以及海量的受众群体成为了他们拓展自身市场的新目标。他们开始积极地尝试与新媒体进行融合,以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以上饶广播电视台为例,从202_年末开始,所有的广播频率都增开了听众微信互动,借助微信这一互动性极强的新媒体平台,将传统的广播栏目覆盖到了从民生到娱乐的各个层面。在成功留住原有听众的基础上,不断吸引新的听众群加入,从而带来了更多的效益和商机。202_年10月,又开发了《我的上饶》微信客户平台,将电视产品向微信平台进行业务拓展。

数字化再次开发,盘活内容资源。广电媒体历年积累下来的海量音、视频内容若想真正满足市场需求,无论是库存内容的使用,还是新增内容的制作,都需要融入“新基因”。目前,一些地方台虽然积累了海量内容资源,但对于这些丰富资源的开发力度却明显不足,不但缺乏基于新媒体传播特性和用户收看习惯进行的二次开发,也缺少盘活既有内容资源的有效价值增值机制。适应新的传播环境的内容创造、再造将是广电行业“绕不开的命题”。

在这方面,上饶广播电视台也做了一些尝试。首先,主动对台原有网站进行调整。把原来较为死板的次日上传、固定时间整体重播模式,调整成为视频可分集观看、可分类、可评论交流的自主选择模式,并在每一个板块都增设了观众建议留言板,选取优秀、可行的建议进行革新。其次,借助新开发的微信平台,将大量的视频内容进行浓缩,去芜存菁,将观众关心的内容“微视”化,投放至平台APP内,便于习惯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人群观看,以进一步拓展收视群体,为自身创造更大的效益。(作者单位:上饶广播电视台)

创收型节目如何与新媒体融合[样例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