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实践报告正文
编辑:春暖花香 识别码:20-1082913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9 01:02: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实践报告正文

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和谐社会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使是农村新型医疗制度也还处于试点阶段,因此造成了目前农村养老、缺乏必要的保障。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养老所面临的困境,探讨现阶段农村养老的可行路径,是理论和现实都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我们在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进行了一次养老情况调研。

1.调查结果分析 1.1 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202位居民中,农民人数占总人数的44%,学生、个体经营者和教师分别占样本总体的17%、13%和13%。其中,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占61%。由此可见,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调查数据显示,分别有53%和31%的居民将支出优先用于基本生活和教育,仅有7%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养老。农村居民对于养老问题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与其职业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国家公务员和个体经营者因为有较高的稳定收入,对养老问题关注较少,由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较低和巨额的教育、医疗等消费开支,使多数农村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养老便成为困扰农村居民的主要因素。1.2 农村居民对于养老问题的认知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天津市农村居民对养老问题的认知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民对养老认识缺失,医疗保健意识较差。

据调查,67%的农村居民选择依靠自己或子女来养老,仅有9%的居民选择依靠养老保险养老。其中,国家机关公务员和教师希望依靠养老保险来养老;个体经营者和学生更强调以后依靠自身养老;而农民对于社会养老没有认识。

调查中发现,尽管大多数老年人感觉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良好,但57%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而且定期做检查或治疗的仅有22%。虽然有97%的农村老人加入了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但由于受到保障低水平和高限制的影响,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实惠。这样的现状更加深了农村居民“靠人不如靠己”的养老观念。

2、对于由谁赡养,农村居民存在偏见。

近30%的居民选择应该由儿子来履行赡养义务。农村老年人自养能力较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在劳动年龄阶段创造的财产收入基本上都用于子女婚嫁和盖房上,而不是用来储蓄养老。因此,到了老年,经济上只能依赖子女,使农村老年人生活非常艰难,只能靠“养儿防老”。而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和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村老年人面临的压力更大,甚至只能依靠配偶。

3、对精神慰藉认识淡薄,农村老人闲暇生活单调。

34%居民认为给钱给物就是孝顺,而42%的老人对自己的精神生活不满意,他们普遍认为很少与子女进行交流,尤其是面对面的交流。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与迁移,直接导致了农村老年父母身边子女数减少,虽然这些流迁人口仍能在经济上接济父母,但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受到了较大影响。

当前农村老人的闲暇生活以消遣娱乐为主,大多是传统的休闲方式,如看电视、串门聊天,或搓麻将、玩扑克,几乎没有现代科技的踪迹。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农村老人文化程度偏低,不能正常地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第二缺少必要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器材;第三缺乏组织和引导。

4、农村居民对敬老院“敬而远之”。

56%的农民认为子女健在却将老人送敬老院是不孝的表现,会受到亲戚邻居的嘲笑。更有72%的老人选择在家养老,不希望到养老院。这其中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有儿有女,到养老院去是给自己和子女脸上抹黑,怕儿女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或者有的居民经济条件较好,不符合政府规定的到养老院养老的条件,另一些人则认为养老院条件和服务水平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所以不愿选择养老院养老。

5、对外来介入人员认知的偏见。

在解决赡养老人问题时,往往需要有一些外来人员参与进来。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以及外部介入工作效率的低下,人们对外部介入人员还存在一定的排斥和不信任。

受调查居民的态度表明,他们不希望邻居或熟人介入自己的家庭问题,可接受的外部人员主要是政府工作人员、亲戚和社会志愿者,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为老人寻找物质支持,提高老人的精神生活水平如陪老人聊天、组织老人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以及关注提高老人的健康水平(提供健康知识和医疗保障)。而不希望“外人”去调节家人关于养老的矛盾或解决无人赡养等问题。外界介入的仅仅是一些“面”的工作,没有“质”的深入。2.农村居民养老制度的探索

现代社会,中国农村的养老方式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农村养老格局。许多新的养老方式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认真分析比较研究不同的养老方式,寻求一种适合中国农村情况的养老制度,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2.1通过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通过多种宣传工具,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做好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有其现实意义。通过这种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尊老敬老养老是宪法规定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老人不仅是家庭奠基人,为社会创造过财富,年老后理应受到尊敬和照顾,不尊重甚至虐待老人于法于理于情皆不容。并通过社会舆论约束,从道义和制度上规范人们的尊老敬老行为,改变过去片面的女儿不养老和重物质轻精神的养老观念,使老人时刻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颐养天年。

2.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极其重要的经济基础,家庭、社区和社会养老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家庭养老方面,家庭对老年人的赡养程度取决于子女的经济支付能力;在社区养老方面农村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区养老的实现程度;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2.3不断完善家庭养老

加强社会引导。首先,加强对子女的引导。子女是家庭养老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到家庭养老实现程度。因此要大力提倡孝文化,通过宣传,重塑孝文化的主导地位,运用褒扬和谴责的舆论监督,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子女,强化孝顺父母的意识,使“孝”成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其次,加强对老人的引导。必须引导老人在身体健康、心态以及对待生活态度几方面做好准备。同时,也要引导老人爱护子女,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助子女料理好家务,共建和谐家庭。

加强自我经济保障。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获取的收入在逐渐减少,而各种消费支出(特别是医疗保健支出)却不断增加。这就自然形成一个资金缺口,因此必须自我及早做好养老经济储备,尽量经济独立。

加强法制监督。赡养父母是宪法对子女规定的应尽义务,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宣传,强化法制意识,加强法制监督,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督促子女履行赡养父母的责任。2.4搞好社区养老 首先应增加老年福利机构的数目,争取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福利机构。为了减轻集体的经济负担,在经济好的地方可将老年福利机构如养老院等产业化,将个人或企业投资引导到这方面来,这样既可提高服务质量,又可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养老院可扩大服务范围,以适当的收费标准接纳一些子女常年在外打工,独自居住的老人,针对老人的不同需求,提供短期入住、看护、治疗等服务。还可以利用一些身体硬朗的老人以及中青少年志愿者来提供生活慰藉服务。还可以组织接受社会救济的老人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或手工工艺,来增加院里的收入。

其次,应通过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为孤寡老人们提供捐赠。同时,可以在城乡敬老院之间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增加城乡老人的交流,丰富老人们的老年精神文化生活。

第三要做好医疗保健服务。可以通过增加农村社会福利保健服务机构,争取每个地方至少有一个医疗点,以便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第四要大力发展老年服务组织。一方面应扩大老年协会的覆盖面,在有条件的社区都应建立老年协会分会,组织当地老年人开展活动,促使更大范围地实现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在生活、娱乐、法制宣传、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完善的服务。2.5大力推进社会养老

建立新型基本养老保险机制。改变现在的个人储蓄式社会保险模式,建立具有真正意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如:资金以区县为单位统一筹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筹资比例根据各区、县经济状况选择5︰3︰2或4︰4︰2等不同形式。其中,个人出资部分由投保者缴纳,不缴纳者,视为未参加保险,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集体出资部分,可通过税收方式向乡镇企业等单位收取,不足部分由区县财政补贴。国家出资部分主要由财政负担,同时可通过发行农村社保福利彩票等方式筹集补充。筹集的标准按“广覆盖、低标准”的原则确定。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党政府组织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之余,也让我了解到农村孤寡老人的出现,暴露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解决好农村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老人们可以更好地生活,更好地享受生活!

第二篇:实践报告(养老问题)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报告

张 国 栋

一、实践目的: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子女纷纷外出,老人与子女分居,一旦家庭“空巢”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不可避免会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并且,有的家庭主要以务农为主,家庭条件没有多大改善,老人们的养老问题更不能达到保障,许多孤寡老人深受疾病的折磨却没钱医治,即使政府给与了这些孤寡老人极大的帮助,但是单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为此,在寒假期间,我在本村村委会成员的帮助下,跟随村委会成员去低保贫困、孤寡家庭送去来自党、县政府,村支部的新年补助的时候,对本村贫困孤寡老人养老问题做了一份调查,并且采访了本村的村主任王立生主任,希望通过本次调查,引起社会对这些老人的更多的关注,给与他们更多的关爱。

二、实践内容:胶南市珠山街道办事处孟家庄是一个有着3000多人口,耕地面积1200多亩的紧接市区的农村,由于村庄较大,人口较多,孤寡老人的数量也就相对就多。1月27日下午对村主任王立生主任进行了采访。从1月28日开始,“政府温暖送到家”就慢慢拉开了帷幕,一大早,我就和村委会的叔叔伯伯们一起行动起来,将上一级政府送来的米、面、油、慰问补助金送到这些老人的家里。这项活动持续了4天,期间我也组织了小学同学一起去这些老人家里帮忙打扫卫生,给他们洗洗衣服。大家累但快乐着。在最后一天,也就是2月1日,由于部分老人身体状况较差,并且没有什么亲人,所以经过村委会代表的多次细心打听,密切调查,决定由村里自己出钱,将这些老人送去位于海滨五路的今康福老年公寓,那里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有专业的服务人员和医护人员,有很多退休干部也在这儿安享晚年,所以,我便跟随叔叔伯伯们去了一次,临近过年,有些老人已经被亲人接回家过节,有的孤寡老人留在这里一起过年,他们说每天过的都很舒坦,每天可以锻炼身体,娱乐项目很多,大家彼此也关怀备至。

三、实践结果:这次调查虽然时间很短,但也基本达到了我的调查目的,发放工作基本进行完毕,老人们对我们的工作也给与了极大地肯定,我们自己也从实践中得到了很多,心灵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通过对王主任采访,知道我们村虽然养老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但是在这期间,我发现村还存在少量的仍未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也对造成老人生活艰难的原因也做了一个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1、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孤寡老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老人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的经济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调查显示,孤寡老人的年人均纯收入大多数低于农村人平收入,有的子女每年只给父母一些口粮,逢年过节送一点钱物。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子女寄钱回家标准低且缺乏持续性。有些村外出打工的子女只能维持自己的生活,不仅没有钱寄回家,而且留在农村的孙子上学及生活等费用还要靠老人来支付。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差,许多农村“孤寡老人”的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普遍比较艰苦。

2、精神没有寄托。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孤寡老人特别是单身老人、体弱多病的老人感到特别无助。老人最怕的是孤独,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老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孤独感,有事无人帮,有话无处诉说。他们常常一边为外出打工的子女担心,一边为了生活还要辛勤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情感孤独。农村老年人几乎没有文化娱乐活动,孤寡老人活动空间十分狭小,孤独、压抑的情感有增无减。

3、劳动责任没有减少。农村孤寡老人除了需要负责全家的农事劳动,还要负责外出务工者留守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如洗衣做饭、上下学接送等,本来应该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农村老人们,又重新挑起了家务生活的重担,他们倍感心力交瘁,十分无奈。

4、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老弱多病是自然现象。农村孤寡老人中,常年患病的比较普遍,许多人是多病缠身。尤其是老人得重病大病,沉重的医疗费用,使不少家庭陷入贫困境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在农村比比皆是。不少老人由于治疗不方便和怕给子女添负担,往往是小病忍,大病拖,舍不得及时到医院治疗。

四、实践总结与体会: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我深深体会到党政府组织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之余,也让我了解到农村孤寡老人的出现,暴露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解决好农村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加快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政府要加快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民在年老时,也能像城市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样领取养老金,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医保范围,提高低保、医保标准,让生活困难的老年人都享受到低保、医保待遇。同时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补助力度,对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高龄老人,政府应当给予适当的补助。

2、加快农村养老福利事业发展。加快农村养老机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要结合实际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农村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可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及当地能人、善人投资等多渠道兴办养老院。要新、扩建一批乡镇养老院,接纳更多的老人进来养老。对于不能进养老院的老人应由政府出资建设困难老人集中居住点,专门用于赡养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五保户、鳏寡孤独老人,政府要根据情况部分和全部负担农村老人的生活、医疗费用。

3、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思想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全社会都要注重加强对孝文化和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宣传与教育,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通过村民公约的全面推行、落实好家庭赡养协议书,由村组织、老年协会督促子女赡养老人,按时付给生活费,对尊老敬老的群体和个人要大力表彰,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4、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老年组织建设。要将老龄组织机构延伸到村、组,同时加强农村老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老年协会护老维权的作用。同时以老年协会为平台,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自娱自乐、互助互爱等多种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多彩的活动。

5、建立党员、干部义务服务制度。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开展基层党建和创先争优活动,对辖区内的高龄孤寡老人做好登记造册,实行“一帮一”的义务监护和帮扶制度,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帮助,而且要给予精神予以安慰,切实解决老人的孤独寂寞,让农村老人精神愉快的生活。我们周围的老人,将他们的青春奉献在我们生活的这片热土上,他们经历了我们不能想象的艰苦生活,到老是应该享受到一个安详的晚年的,在新型农村,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人性道德更应该上升一个高度,社会是一家,赡养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尊敬老人的光荣传统应该被传承下去,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大学生们要敢于承担起这份责任!附件1:与王主任的采访稿 附件2:活动剪影

实践单位:胶南市珠山街道办事处孟家庄

实践时间: 202_年1月28日 至 202_ 年2月1日

共 5天

土木建筑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0级2班

张国栋

联系电话:***

附件1:

与王主任的采访稿

我:王主任您好 王主任:你好

我:我是本村村民张国栋,现在就读与山东科技大学,我想利用寒假的时间针对我们村的养老问题做一下全面的调查,现在我想对您进行一下采访,请问你现在有时间配合一下吗? 王主任:当然可以,配合你们大学生的工作我感到非常的高兴,有什么问题,我定会全心全意的为你解答

我:感谢王主任的配合,我们孟家庄是一个有着3000多人口,耕地面积1200多亩的紧接市区的农村,由于村庄较大,人口较多,孤寡老人的数量也就相对就多。针对我们村村情我们是怎样应对我们的村的养老问题的呢? 王主任:这个的确是我们村近几年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不过我们村委会经过会议讨论决定,已经初步定制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养老问题的方案。

我:那我们这个方案的大体内容有哪些呢?

王主任:我们主要是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照顾,同时我们村的村民年龄超过35周岁以后都统一入了养老保险,这个是针对以后解决独生子女养老压力的对策,像现在第一批入保险年龄男的超过65周岁,女的超过60周岁,每月都可以拿到160的生活保障金。

我:那那一些没有来的及去入保险,但是年纪已经很大的怎么办呢?

王主任:这一类人我们也是有照顾的,我们会经过调查帮他们申请低保,保障他们的生活,同时我们还会在过节的时候除了我们村每个人发放的福利之外还会额外给他们一些补助,还有像那一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我们会由村里出钱将他们送至今康福老年公寓。

我:那么我们的孤寡老人在北高家庄敬老院能够适应那里的生活吗?

王主任:北高家庄敬老院的生活环境特别的好,许多的退休老干部都在那里安度晚年,那里的老年活动也很多,老人们住在那里一点也不会感到寂寞,因为那里有市里财政补贴,伙食也很不错。而且我们村委会也会定期的去看望那些老人。

我:嗯,这样看来我们村的养老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这主要是咱们村有好的领导,好的政策,才让我们村的村民老来无忧,我代表全村的村民感谢咱们村委会为我们村付出的一切。

王主任:呵呵,同学你过奖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这只是初步解决了我们村的养老问题,在以后我们还要打算达到一定的条件后要建一座自己村的敬老院,让我们村的老人都能够在自己的村里安享天伦之乐,同时也要在其他的方面要有所建树,例如众多的民生问题也要进一步解决。同时我们也欢迎你们这些大学生参与进来为我们献计献策。

我:谢谢王主任的信任,我们肯定会学有所成,为我们村的发展贡献力量,再一次谢谢主任的配合,提前预祝您新年快乐!

王主任:谢谢

附件2

今康福老年公寓

今康福老年公寓活动室

政府温暖送到家

帮老人干家务

第三篇:2.实践报告正文

关于宁晋县乡镇服装企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镇企业获得迅速发展,它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吸收数量众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改善工业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乡镇服装企业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总结了其发展的成就、原因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各方提出的建议。

一、实践背景

宁晋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素有凤凰城之美誉,辖10镇4乡和西城区,346个行政村,是河北省首批扩权县之一,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17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16.2万。宁晋县的纺织服装业,拥有规模企业1498家,以纺织印染和牛仔服装、外贸出口服装生产为主。现有纱绽40万绽,是河北省纺织基地县。服装生产能力2亿件套,202_年获得“中国休闲服装名城”荣誉称号,是北方最大的牛仔服装生产基地和休闲服装出口基地,河北省服装生产基地县。宁纺集团被列入全国纺织行业500强,童泰婴幼儿服饰有限公司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婴幼儿服饰及用品研发生产基地。202_年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99.8亿元,完成增加值22.6亿元,上缴税金8149万元,同比增长3%。

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经济因素的不断变化,在乡镇企业发展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日益增多,并且,有些问题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亟待解决。为此,今年暑假我利用放假时间对我的家乡河北省邢台市乡镇企业特别是服装业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希望能培养自己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进行调查访问、数据分析、人际交往表达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同时,增加对家乡乡镇企业的了解和认识。

二、实践的成果及收获

为了了解宁晋县乡镇服装企业的状况,在暑假期间,我和增美服装企业联系到他

们那里了解情况,作为一员加入到员工的工作中,并且询问了宁晋县最大的服装企业宁纺集团的员工,向他们了解具体的劳资情况、员工待遇以及工作时间安排。我发现这里的服装厂用工制度不够严格,而且在时间上也是没有明确的规定,员工总是加班,每天也就睁五十块钱左右,他们缺乏良好的作息安排,在工作上也是态度不好,这对企业和员工都是不好的。在调查过程中我充分总结了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让我对宁晋县服装企业有了更好的认识。

(一)宁晋县服装行业的优势

自身优势:宁晋县处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属半湿润气候,这种气候适宜服装产业的发展。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服装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的员工都是女性,她们的学历一般最低为初中毕业,最高为大学专科毕业,所以她们在一定程度上受过良好的教育,这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好处。近几年来,投资54亿元实施了新兴路、状元路、宁纺城道路、天宝街东延西伸、凤凰路北伸、北环路等城区交通干线的建设,打通了城区断头路,城区道路总里程达75公里,形成了外围成环、城区成网、七纵七横、交通便利的路网格局,初步打造了37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方便的交通对于商品的出口具有很大的好处。

政策优势: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全党继续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努力提高乡镇企业的素质和水平。”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从宏观上看,银行信贷资金的宽裕和个人投资者的不断增多,给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提供了融资条件。从微观上看,企业的生产经营者有了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和教训,在决策、管理、经营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宁晋县服装行业的劣势

同其他地区一样,宁晋县乡镇服装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以下几大问题。

共 3 页提高,改革困难。第四,企业的管理模式腐化,管理制度不够严密,落后的制度导致企业发展停滞不前,如培养了一大批端着“铁饭碗”的企业干部,造成了工资分配不均,并且与劳动付出不成比例,企业要肩负着养活一大批“闲人”的重担“重装上阵”的情况,以致乡镇企业只能保留其短暂的辉煌。第五,这里的企业服装大部分是作为出口的,出口的服装要求很严格,许多服装在验货的时候不能达到规定标准,所以造成许多劳动和人力的浪费,这样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阻碍。

三、促进服装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些乡镇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呢?要想发展就必须“扬长避短”。不断利用企业的区位优势,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一)乡镇服装企业要在转换企业机制上大胆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乡镇企业的改革方向。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乡镇企业更要注意体制和观念的创新,要积极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要以国家有关政策、法律为依据,充分利用招商引资、外引内联等多种形式对企业进行改造。

(二)在引进与改造的同时,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和外向型经济;通过抓大放小,抓强带弱,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服装企业发展企业集团;对一些亏损的中小乡镇服装企业也可参照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办法,通过租赁、联合、兼并等形式进行要素重组。

(三)针对乡镇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扶持、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依法管理,各级政府部门应转变其职能、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为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引导乡镇企业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使乡镇企业在改革中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四)乡镇服装企业要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拓展发展空间 当前乡镇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重要时期,根据市场需求及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产品类型。

(五)乡镇服装企业要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外向型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四、实践感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乡镇企业将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个

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实现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市场体系、发展产业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这说明政府对乡镇企业有很好的重视,我县服装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个很好的机遇。

这次调查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是在学校里所遇不到的,尤其是在企业里做调查,犯过一些小错误,也明白了人不怕犯错,就怕不改错,经过各种努力终于顺利完成了本次调查。虽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通过本次调查,极大的锻炼了我的社会交流经验和调查能力。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仅仅依靠校园里的知识是不够的,要理论结合实际,不断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做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更应该增强自己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利用课余时间了解、认识社会。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为社会、国家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乡镇企业法》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_.

第四篇:齐齐哈尔市农村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齐齐哈尔市农村居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

计划生育国策的长期有效实施,使得大部分农村家庭趋于小型化,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家庭养老出现弱化的倾向,农村居民养老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近日,国家统计局齐齐哈尔调查队对市郊90户农民家庭进行问卷和走访调查结果表明,家庭养老仍然是当前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

一、农村养老的现状

农村养老以家庭养老为主。农村老人有着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认为养育子女的目的之一就是老有所养。农村老人绝大部分渴望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即使少数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年人,也希望其居住地与子女家近一些,生活和感情上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农村老人也渴望形成和谐的邻里关系,经常能与老朋友、老邻居聊天、交流。据对90户农民家庭的农村养老意愿调查,渴望将来靠儿女照顾的占61.1%;希望将来自己照顾自己的占23.4%;指望将来靠老伴照顾的占13.3%;愿意去敬老院和雇保姆照顾的占2.2%。

敬老院养老只是一种补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到敬老院养老,只有无儿无女且自理有困难的孤寡老人才会到敬老院养老。敬老院没有家庭温馨,老人不愿意去敬老院。另外,受传统舆论的影响,子女碍于面子,也不愿让老人到敬老院。据90户农民家庭问卷调查,83.3%的被调查者不愿意自己或身边亲人住进敬老院;仅有16.7%的被调查者愿意将老人送敬老院。另一方面,当前的农民家庭生活还不富裕,绝大多数家庭财力难以承担敬老院费用支出。在问及“您的家庭经济条件是否能够支付老人到敬老院的费用”时,回答“不能”的占被调查者的50.0%;回答“勉强够”的占26.7%;仅有23.3%的可以承担。

二、当前农村老年人生活有“三难”

一是看病难。绝大多数农村老人没有养老金,他们在经济上主要依赖子女或亲属的供给。55.6%的被调查者认为农村老人看病难,看不起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给农村老人看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一方面其报销比例较低,不是特别严重的病不敢上大医院;另一方面是农村老年人患慢性病、老年病日常用药费用不能报销。特别是一些距县城、中心城镇远的村屯,农村老年人如出现紧急病情,由于当地医疗条件较差,交通不便,极易延误救治,17.8%的被调查者最怕老人突然发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很难应付。

二是生活自理难。如今很多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老人独自生活,农村老人小病忍、大病拖已成一种习惯,一旦病情发作就很严重,家中没有子女照顾。15.5%的被调查者害怕得病无人照顾,生活难以自理。

三是排遣孤独寂寞难。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很少,特别是一些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单身老人和体弱多病的老人感到情感孤独。11.1%的被调查者不同程度地存在孤独感,有事无人帮助,有话无处诉说。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传统美德宣传力度。目前,国家财力还有限,对农村社会养老事业的投入相对较少,农村家庭养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社会保障的不足,而且今后很长时期,农村养老还主要依靠家庭。因此,应加强家庭传统养老美德教育,继续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作用。在农村大力宣传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提高村民的自身素质,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使村民明白父母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知道并体会到只要自己尽了赡养老人的义务,到自己年老时也会成为传统美德的受益者。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提倡农村青年为自己和老人参加养老保险,消除老人的后顾之忧,使老人减少对子女的依赖,也减轻子女的负担。从长远的角度看,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老人安度晚年,是解决农村养老的一个重要途径。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提高报销比例,让农民能看得起病。

(三)加强农村老人活动场所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建立村级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室,作为老人集聚和开展各种活动相互交流的平台。为改变农村大多数老年人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独自呆在家中心情郁闷的状况,应在农村建立较为固定的活动场所,增加老年人活动交流。老年人共同活动还可以相互照顾、相互关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儿女的一些担忧,让老人乐有场所,玩有伙伴。

事业的投入相对较少,农村家庭养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政府社会保障的不足,而且今后很长时期,农村养老还主要依靠家庭。因此,应加强家庭传统养老美德教育,继续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作用。在农村大力宣传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提高村民的自身素质,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使村民明白父母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知道并体会到只要自己尽了赡养老人的义务,到自己年老时也会成为传统美德的受益者。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提倡农村青年为自己和老人参加养老保险,消除老人的后顾之忧,使老人减少对子女的依赖,也减轻子女的负担。从长远的角度看,通过社会保障体系使老人安度晚年,是解决农村养老的一个重要途径。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提高报销比例,让农民能看得起病。

(三)加强农村老人活动场所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建立村级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室,作为老人集聚和开展各种活动相互交流的平台。为改变农村大多数老年人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独自呆在家中心情郁闷的状况,应在农村建立较为固定的活动场所,增加老年人活动交流。老年人共同活动还可以相互照顾、相互关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儿女的一些担忧,让老人乐有场所,玩有伙伴。

第五篇:养老问题调研报告

养老问题调研报告

养老问题调研报告

社会养服务老体系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要求,政府必须承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托起老有所养的幸福梦。

一、我县养老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县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初步建立,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6.8万人(截止202_年底),占全县总人口的18.6%,高于全国水平(14.8%)近4个百分点。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2处,其中公办养老机构8处(7处镇(街道)敬老院,1处光荣院),床位1153张,承担了74.45%的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孤老优抚对象24人,发挥了政府在养老服务中的兜底作用。建成农村幸福院12处,床位240张,已运营3处;建成运营城市日间照料站1处。民办养老机构1处(玫苑老年公寓),床位252张。为336名80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发放了高龄补贴。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博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为符合条件的52名(其中8名城市“三无”老人)特困老人每人每月提供20个小时的无偿上门送时服务。目前全县共有养老床位1449张,每千名老年人21.3 张。养老护理员125人。

二、存在的问题

1.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当前,民政部门主管的养老服务工作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服务人群上,已经由过去主要服务“三无”、“五保”人员,拓展到了包括“三无”、“五保”人员在内的全社会老年人;在行业管理上,已经由过去仅仅管理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拓展到全部养老机构,将各类性质的机构统一纳入行政许可范围;在体系布局上,已经由过去仅注重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拓展到了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并举的养老服务业;在水平要求上,已经由过去简单的、传统的、偏重物质保障,向综合性、专业化、现代化、物质保障与精神满足并重的方向发展。与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相比,我们的养老服务工作尚处在起步、爬坡阶段。

2.与顶层设计不相衔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到202_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无论是服务体系、产业规模,还是发展环境,与顶层的目标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差距。

3.与社会需求不相协调。总体上看,当前老年人问题的实质就是老年人的有效需求和社会支持系统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社会支持系统建设远远滞后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有效需求。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完善、养老服务扶持政策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十分突出。如矛盾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必然使老年人群体成为政治压力群体,老年人问题也将演变为老年人政治问题。解决好当前养老服务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4.与经济发展不相映衬。我县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但在养老服务上一直存在各级政府投入不足,各类养老机构运营举步维艰的问题。公办镇(街道)敬老院存在工作运营、设备维护经费挤占供养经费现象,民办养老机构(玫苑老年公寓)运营一直亏损,村办幸福院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短期运营中初步测算,即使不配备专职管理和服务人员,仅用水、用电、用暖、用气、电视费、电话费等公用费用每年3—5万元,经济薄弱村根本无力承担。

三、工作方向

1.确立宏观指导思想。从县情出发,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努力使养老服务业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2.发挥政府主导和引领作用。政府的责任主要有三个:一是托底,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二是投入,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三是制定政策,营造参与条件,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和服务机构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家庭、个人承担应尽责任。具体到推动措施上,研究制定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的意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按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新要求,实行“三个一起上”,即政府、集体和社会力量一起上,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一起上,统筹协调城乡养老服务一起上,指导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养老服务业发展。

3.建好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设施,是养老服务的手段和条件,施承载着养老服务的各项功能。健全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必然与完备的养老服务设施紧密相连。202_年起,各级在制定城市(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凡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当地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要限期(202_年前)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配备养老服务设施,不得挪作他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要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利用农家大院、闲置校舍等,建设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动站,全面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4.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让老年人不用去养老机构,而是在家庭一样能够享受到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核心是核心问题是服务进家庭,政策来支持和引导服务进家庭:一是要发展居家养老便捷服务,做到即使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也一样能居家养老。政府要支持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同时,也要发挥社区的作用,支持社区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兴办或运营老年供餐、社区日间照料、老年活动中心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二是要发展老年人文体娱乐服务,让老年人精神愉悦不愿离开社区。政府要支持社区利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场所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并发挥群众组织和个人积极性。鼓励专业养老机构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培训和指导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人员。三是发展居家网络信息服务,让居家老年人有求必应。政府要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老年电子商务,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

5.加强养老机构建设。一是增总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今后增加养老机构数量和社会养老床位数量主要靠社会力量,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二是定准位,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公办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作用,重点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同时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三是改机制,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制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积极稳妥地把专门面向社会提供经营性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为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公办民营。同时,加快实现医养结合,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

6.加大政策保障力度。融资难、用地难是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加上养老服务业是投资长、见效慢、回报低、风险大的行业,必须有融资、用地、税费优惠、政府补贴扶持政策作保障,才能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其中。

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实践报告正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