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门外文化礼堂解说词
西门外村文化礼堂解说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在这春光灿烂、阳光和煦的日子里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西门外村文化礼堂。
首先,我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下西门外村的基本情况,西门外村位于风景秀美的龙山镇,村域面积3.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500余人。西门外村的文化礼堂建设采用了典型的“1+X”组合模式,分别为一馆、一园、一台、所有工程至202_年4月底全部竣工,在这里非常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感受西门外村的文化魅力。
大家这边请,现在大家所在的位置就是西门外村的乡风文明馆,此馆占地面积200余平方米,是村里把出租的6间沿街铺面收回改建而成。馆内以图文写真、实物展示等形式,展示内容涵盖了村史村情、古今名人、民俗文化、尚德励志、乡风文明、发展成就等。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整个场馆其实可以用六字主题来概括,“生态、文明、和谐”,这也是西门外村建设美丽乡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大家现在所看到的板块就是古今名人,说起西门外村从落后贫穷到现在的美丽富有,我们不得不提到为之奋斗的每一届村领导班子,更值得一提的就是而今69岁,勤勤恳恳当了20年书记的全国劳动模范陆永康同志。相信在陆书记的带领下今后的西门外村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副巨型石刻是整个场馆的最大亮点。这副巨型古代西门外地图经由多方查找,人工雕琢而成,让人们生动直观地了解古代西门外,体会到西门外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我们在此地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西门外”这个村名的来历,是由村的具体位置因在龙山所西面而得名。
大家现在所参观的板块是此馆最具活力“民风廊”,包括了早先的生活用品和文化习俗展示。在这个民风廊展示品的收集过程中,村民十分踊跃,展示品一时摆放不下,村书记只得劝说先带回,至时再轮流展示。
在这里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其实在西门外村整个文化礼堂的筹备建设过程中,许许多多而今已经定居在上海、宁波等地的的老一辈村民特地回到西门外为我们提供资料。在场馆建成后,他们还特地赶回来参观,许多老人看到自己的祖先父辈出现在我们的馆记里激动的热泪盈眶。文化礼堂的建成真正让村民们感受到了乡风文明。
文化礼堂的大楼同时也是我们村委会的所在地,大厅比较宽敞,村民们办事的时候也不会拥挤,大家各司其职为百姓服务。
大家现在所在的这个广场呢又被村民们叫做村综合楼广场,是我们文化礼堂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个广场也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地方之一,比如说每年的国庆节,我们都会在广场上进行升旗仪式,弘扬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大家现在来到是法制一条街,大家可以看到左手边这些整齐排列的房子是村内建造的第一期农民集中居住区又叫金鹤家园,一共40 套户型,每个户型202平方米,建造面积8000余平方米,全部的工程在202_年竣工,并于次年分房。而今二期的农民公寓“龙门花苑”
也已经施工分房完成。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村落文化小公园,村民们亲切的叫它河滩公园,这个村落小公园别看它面积不大,功能可不小,这里是村民们健身娱乐的好场所,健身器具一应俱全,正前方这个LED大屏,聘请专人定期播放电影和宣传片。晚上的公园就更加热闹了,夏天的时候,老人们拿着蒲扇纳凉、拉家常,大妈们跳起广场舞,锻炼身体愉悦身心。村里也会定期在河滩公园举行文体活动,让大家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市文联举办的“送文艺、进礼堂”,村里的老人们个个乐开了花,因为宁波电台名主持来发和慈溪金黄道地的两位名主持也来到了西门外,当时就像明星见面会一样。旁边的小河道更是钓鱼协会老人们最爱的地方,村里定期放养鱼苗,供钓鱼协会的会员娱乐。
走过这个小桥,前面那幢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西门外村的农民大戏台,又叫喜庆楼,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投资350万余元。这个场所也是村民们为之津津乐道的地方,古色古香的韵味让中式婚礼成为村里嫁娶主要潮流,平时还会开展一些礼仪教化等活动,将中华千年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除此之外,有了这个大戏台,村民们自发成立了戏曲协会,邀请了小百花艺术团的老师来指导,现在村里打麻将的人少了,学唱戏的人多了。
西门外村的文化礼堂建成后,让村民们多了一个好去处。白天,村民结伴参观乡风文明馆,了解村里的历史沿革、古今名人;晚上,去河滩公园健身,拉家常;闲时,去喜庆楼里品茶、听戏。真正做到了文化礼堂建设“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保障”。
今天的参观到这里也就全部结束了,美丽的西门外村文化礼堂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第二篇:文化礼堂毕业论文
德清县钟管镇北代舍村文化礼堂项目管理方案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202_年5月
德清县钟管镇北代舍村文化礼堂项目管理方案
[内容摘要] 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在文化特色鲜明、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历史文化村、美丽乡村精品村或特色村,浙江建起了一批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礼堂。202_年开始试点,使其成为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的家园。
农村文化礼堂主要包括礼堂、讲堂和文体活动场所,可举办节庆典礼、文化仪式活动、村民议事及放映电影等。礼堂可新建,也可由旧祠堂、已有会堂、闲置校舍、厂房等改建,讲堂在功能上与基层党校、老年学校、农普科技学校等共建共享。目前植根于浙江大地上的这1337家农村文化礼堂,为浙江农民搭建了一个释放激情、传承乡土文化的大平台。以家乡德清县钟管镇北代舍村为例,谈谈村内文化礼堂这个项目,由新建文化礼堂至正常有序运行的这两年,该如何有序、有效进行推进与建设?本文也会针对文化礼堂的建设,结合北代舍村实际,对文化礼堂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文化礼堂;北代舍村;建设与管理
一、引言
礼堂,这个用于集会、观看电影和演出活动的场所,改革开放之后农村恢复了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格局,人口快速流动,原有公共空间的组织和制度化形式弱化,人们置身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之中,但感觉在情感上却又相对疏远,农民的精神家园与乡村新型共同体如何重构?为此,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充实基层文化载体,从建设乡村文化礼堂入手,为农民打造精神家园,让其在”身有所栖“后“心有所寄”。
二、什么是文化礼堂
这个礼堂,首先是农民的“精神家园”,是美丽乡村“凝魂聚气”的地方。是整合了各种文化资源,建成一个集思想道德、文体娱乐、知识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在这里,不仅有单纯的文化娱乐,还有理论政策宣讲、乡风文明弘扬、文明礼仪教化、文化知识传授,这是实现“精神富有”在广大农村地区落地生根的具体载体。
这个礼堂,是承载乡愁、弘扬乡风的“村庄客厅”。在这里,有儿童启蒙、成人礼等各类礼节礼仪活动,也有文化讲堂、国学知识以及传统礼仪礼节等各类课程;
这个礼堂,也是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平台。人们在这儿可以得到各种实用技能、科学知识、法律常识、健康生活等教育培训,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都在这儿举
行。
三、北代舍村的简介
北代舍村位于钟管镇的东端,处于德湖交界处。村地域面积 3.294平方公里,拥有水田2499亩、桑地808亩、鱼塘208亩。辖区内有农户487户,下设 15个村民小组,总人1580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22万元,其中补助收入62万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以建设全面小康为目标,以加强班子建设为抓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结合实际,团结带领全村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努力促进全村四个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在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自202_年我村创建了“市级文明村”以来,我村先后创建了县“先锋工程”达标村、县“五星级”村党支部、县“农村信用工程”信用村、县“文体示范村”和“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省级卫生村、市级生态村、省级绿化村、县级科普示范村、“湖州市实验示范村”、“市级档案村”、“村务公开示范村”、“信息化示范村”、和美家园精品村。202_年完成“和美家园”创建之后,有了相应的硬件基础和设施,在202_年开展了“北代舍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工作,按照为民、便民、利民的要求,利用现有的村民会所进行改建,地点是在北代舍村溪南小区,总建筑面积约为521个平方,努力把文化礼堂打造成一个以礼堂、讲堂、文体活动场所于一体的村级文化阵地综合体。
四、北代舍村文化礼堂
(一)文化礼堂中凝聚党心民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堂舞台背景是可以活动式的,根据主题内容更换相关背景。并且按照建设考核细则,配备国旗。国旗旁边展示有“务实、守信、崇学、向善”四个核心词,礼堂内配备投影仪等媒体,也可用于中小规模的政策宣讲、主题教育、知识学习、技能培训。
(二)礼堂舞台背景的对面的墙围绕“文化礼堂、幸福八有”展开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村民喜庆活动、村落文化节、使用管理办法、村规民约、活动计划表等,活动计划表是展示各种活动安排,活动式的,可以定期更新里面的相关活动内容。整体格局合理布置,注重结合,与礼堂的多功能方面相吻合。
(三)紧紧抓住“文化地标”这一定位,努力做到有品位、创特色。礼堂两面墙壁所要表现出来的是符合整个文化礼堂的功能、特色的相关内容,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所展示的内容包括:画家沈红泉的油画作品;道德建设的相关内容,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通俗易懂的民俗风情,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
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四)设置展示展览。为了体现具有宣传教育功能、方便群众观瞻、美化村庄景观的展示展览设施,结合本村实际,以图片、文字等展示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内容。
1、村情村史主要展示本村历史沿革、文化遗存化秀桥等方面的内容;
2、乡风民俗主要展示村规民约、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3、崇德尚贤主要展示本村优秀人才、成功人士王琴芳、画家沈红泉、民间艺术家姚正祥等方面的内容;
4、美好家园主要展示美丽乡村风貌图片、村庄发展愿景规划等方面的内容,结合202_年和美家园创建,收集村庄美丽风景图片,展示精品村创建成果。
五、北代舍村文化礼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认同感有差异,全民参与难度大。村民不能全面认识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重要性,参与热情不高。新农村建设后不少农村旧貌换新颜,但是仍然有一些村民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的事与个人无关,从农民向农村居民转变的过程还很漫长。有些村因为村民的不积极配合导致文化活动难以开展,“文化礼堂”建设还不能说真正成为所有村民真心拥护、自觉参与的活动,村民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还有待挖掘,不文明行为仍较常见。村民组织的文化活动,有些因参与度不够而难以开展,从而也影响了组织者的积极性。
(二)“文化礼堂”软硬件维护困难,缺乏长期日常经费的保证。由于资金短缺,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后续管理可能会空缺。主要表现在:
1、公共设施维护管理难。器械自然磨损、灯具使用到期后,因为维修资金难筹,这些公共设备一旦失修便无法使用。
2、农村文艺人才培养难,虽然村内有两支文体团队,但都是业余的水平,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农村文化内容的创新上,难度较大。
(三)总体感觉北代舍村开展文化礼堂活动比较单一,缺乏特色,内容建设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文化礼堂开始建设时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但是时间一长文化礼堂的内容与形式一成不变,简单机械式复制不能提高村民的兴趣,导致原先就基础薄弱的文化礼堂建设因得不到村民的认同而难以发挥其作用。
(四)没有很好利用文化礼堂的作用。农民群众在文化礼堂建设和运行管理中没有发挥出主体作用,文化礼堂的利用率不高,且没有发挥出文化礼堂的力量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
六、北代舍村文化礼堂的建设与管理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惠民工程,是构筑农民精神家园的灵魂
的工程,特别要注重引导农民需求,创造性地开展建设,形成一条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地方实际、深受群众欢迎的农村文化建设新路子。
(一)政府主导与村级主体相结合。农村文化礼堂的主体是农村,村领导要高度重视,村委思想认识不到位会影响礼堂的运作发展,村委重视的同时各级党委政府也要加强领导,制定规划目标,文广新局要积极扶持帮助建设农村文化,丰富文化礼堂的内容。
(二)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理事。要建立符合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实际的日常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制度、场地使用制度、安全保障制度等,相关的制度要制作上墙,平时要严格按制度办事,使农村文化礼堂的管理走上轨道、实现常态化。
(三)坚持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农村文化礼堂是老百姓自己的精神家园,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包括大众聊天室,各种讲座、宣讲、百姓故事大家讲等,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法,多讲讲感激生活、体贴他人,多讲讲笑口常开、相信自己,多讲讲学会宽恕、心存感恩,尽可能吸引群众参与到农村文化礼堂活动中来,帮助和鼓励群众开展各种自发性民俗节庆和文体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活动中感受到心灵的滋养和情感的熏陶,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建立长效机制,有效发挥文化礼堂的作用。与以往的基层文化活动所不同,文化礼堂的意义更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上,旨在实现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进一步提升领导精神世界的能力和水平。文化礼堂是一个满足农民精神需求的公共载体,为他们提供心灵安放的依托。如何确保文化礼堂得到最大化利用,真正聚“人气”,还需要长效机制来贯穿始终。积极处理好“建设”和“管理”的关系,发挥好农民群众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主体作用,并相应建立配套的行之有效的管理、考核机制,确保村文化礼堂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五)农村特色文化,是把主流文化与乡土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文化。这种特色文化形成的土壤就是农村;要鼓励村民自发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要对农村的文艺骨干进行培训、特色文化活动进行补助,形成农村文化创作的激励机制,防止文化骨干脱离创作,或文化创作脱离农村。只有农民积极参与,并把日常生产生活融入文化活动,使文化形式和内容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使农村文艺作品具有强烈乡土气息,并为当地村民喜闻乐见,这样的农村特色文化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影响农民的价值观。
七、结语
在当下各地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中,建设“美丽乡村”体现的不应只是外部的环境建
设,还要重视内在的精神家园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建设“精神家园”为目标,将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浙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湛,一年多来 1000多座“文化礼堂”改变着浙江乡村的精神气质,钱江晚报,202_.5.17; [2]应再泉,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几点思考,台州日报,202_.08.20; [3]卢春利,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思考,丽水日报,202_.04.13; [4]程建金,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调研文集,202_.05.13; [5]蓝允勤,文化礼堂建设要把握好四种关系,衢州日报,202_.08.03.
第三篇:文化礼堂管理制度范文
文化礼堂管理制度
为妥善管理和维护我村的文化礼堂,充分发挥其在村民问题娱乐、思想道德建设、文化知识、技能学习和提升村民综合素质等诸多功能性,特制订本制度。
一、礼堂是村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升群众综合素质,开展各项文、娱活动的重要场所,未经村委批准不的擅自挪作他用;
二、进入礼堂时,请有序就坐。不准在场内喧哗和追逐打闹。遵守社会公德,讲究卫生,不准抽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丢果皮纸屑,不准乱涂乱画;
三、礼堂内各项设施应爱惜使用,如有故意损坏应照价赔偿;
四、文化礼堂所呈现的节目应积极向上。严厉打击和拒绝非法集会、内容淫秽粗俗等表演;
五、礼堂使用后,全体场务人员按照自己的分工进行检查,特别要检查舞台设备,消防设施。切断电源,管好窗户,进行防火检查,锁好所有安全门。
六、村民在礼堂举办活动期间,应爱护场地设施、维护公共卫生,并应接受管理人员指导。场地使用后应及时恢复原状,如有损毁应负赔偿修护责任。
以上事项请自觉遵守。
第四篇:“文化礼堂”管理制度
“文化礼堂”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文化礼堂”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一、礼堂使用遵循先申请后使用,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二、各类活动必须坚持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原则,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严禁进行违法违纪活动。
三、场地布置及活动举办必须服从管理人员安排,自觉爱护礼堂设施,损坏设施要负责赔偿。
四、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移动、拆卸固定设施,不得随意悬挂、张贴会标和会议材料,自觉维持礼堂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不随处乱涂乱画。
五、注意防火安全,严禁在礼堂内使用明火,不得擅拉电线及使用自带开关电源等电气设备。管理员:
“文化活动室”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文化活动室”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一、文化活动室使用遵循先申请后使用,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二、各类活动必须坚持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原则,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严禁进行违法违纪活动。
三、场地布置及活动举办必须服从管理人员安排,自觉爱护文化活动室设施,损坏设施要负责赔偿。
四、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使用、移动、拆卸固定设施,不得随意悬挂、张贴会标和会议材料,自觉维持礼堂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不随处乱涂乱画。
五、注意防火安全,严禁在礼堂内使用明火,不得擅拉电线及使用自带开关电源等电气设备。管理员:
“文化讲堂”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文化讲堂”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一、建立“文化讲堂”工作小组,落实工作力量,确定专人负责讲堂日常管理。
二“文化讲堂”要坚持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原则,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严禁进行违法违纪活动。
三、“文化讲堂”实行每月一讲制度,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开设讲堂课程,如有临时变动,提前通知并调整。
四、“文化讲堂”工作小组要精心策划好每堂课计划,并做好宣讲资料、音像图片的收集归纳保管。
五、“文化讲堂”宣讲员由村聘请的专家、单位领导、村主要干部和模范人物组成,宣讲工作要做到专心备课、用心讲课、细心总结。
六、“文化讲堂”要做到整洁、有序、文明、和谐。使用遵循先申请后使用,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讲堂学员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互动;管理员要加强管理,保持室内整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障设备使用性能良好。管理员:
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文化共享室”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一、爱护室内财产、爱护公共设备,保持计算机正常完好。
二、浏览内容必须健康有益,不进非法网站,不下载不健康资料,不传播非法信息,不利用电子阅览室电脑入侵非授权服务器和个人电脑。
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得随意删除计算机内的数据资源。
四、不得在桌上乱涂乱画,自觉保持电子阅览室卫生,不得在上机区吸烟、大声喧哗、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
五、上机期间发现异常现象,如机器故障、网络故障、病毒等,应立即向值班人员反映,不得拆开计算机自行处理。
六、使用完毕后应按正常步骤关机。
七、管理人员应加强日常巡查,确保设备安全。管理员:
“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图书阅览室”的有效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一、新到书刊及时登记、验收、分类、上架,建立相关台账;
二、读者借阅书刊须办理借书证,每证缴纳一定押金,借书证使用不受时间限制,读者如需退证,应退回押金。
三、借书证只限本人使用,不可以代借或转让他人,借书证遗失造成的损失由本人负责,押金不退。
四、读者凭证免费借阅,每证每次限借一册(盘),每次借阅限期为10天。
五、借书时读者要当面查看,如发现书刊有污损、撕页、被偷换内容等情况,应立即向书屋管理人员说明;读者所借书刊如有遗失或损坏,按图书定价双倍赔偿。管理员:
第五篇:乡村文化礼堂
浙江:乡村文化礼堂让农民“心有所寄”
新华网杭州8月29日电(记者何玲玲、谢云挺、冯源)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连续28年居全国之首,2012年达14552元。农民在物质生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需求日益旺盛,精神荒漠化也苗头渐显。
为此,浙江省自2012年起,从建设乡村精神文化地标———文化礼堂入手,为农民打造精神家园,让其在“身有所栖”后“心有所寄”。
文化礼堂:村庄的精神文化地标
天目山下的临安市清凉峰镇杨溪村,村里有座孝子祠,如今成了村里的文化礼堂。77岁的陈根莲老阿婆时常去,看着“学子榜”上两个留学美国的孙女的照片,乐得合不拢嘴。
临安市2012年初在全省率先探索兴建以构建精神家园为内核的文化礼堂。文化礼堂包括“两堂五廊”:行礼的礼堂、学习的讲堂和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市委宣传部长张燕说,展示内容有表达主流价值的规范元素,也有结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元素。
这座孝子祠除了原有的匾额、楹联、画像、家训和族谱之外,还设立“孝悌榜”“学子榜”“寿星榜”和“贡献榜”,为村里的革命烈士,劳动模范、孝子贤媳、优秀学子、老寿星、历任村干部等列名。村文化宣传员郎洪荣说,这些资料都是百姓们踊跃提供的。
作为今年省政府十件实事项目之一,浙江省将在全省农村首批建设1千个文化礼堂。这些文化礼堂的建设主要依托已有的旧祠堂、古书院、闲置校舍、大会堂和文化活动中心,不大兴土木,而是通过在室外统一使用LOGO、在室内醒目位置悬挂国旗和“浙江价值观”标语等方式,实现精神内涵的统一。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说,建设文化礼堂是建设当代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和当代乡村的“精神文化地标”,通过党委政府的引导和规范,文化礼堂将以农民群众认同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乡村社会精神秩序,维护乡村社会和谐。
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所长陈野研究员认为,而农村基层文化生活是传承民族文化文脉的根基,农民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主要成员。因此,需要给村庄建设一个“精神文化地标”,而农村文化礼堂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
礼堂文化:从单纯娱乐到精神升华
根据浙江省委宣传部编制的《文化礼堂操作手册》,文化礼堂专门设立了春节迎新礼、学童开蒙礼、国庆成人礼和重阳敬老礼。例如,成人礼选在国庆节举行,就是要体现“与共和国共成长”的主题,体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
临安市上田村今年年初在文化礼堂举行了新人礼,四对新人与全村村民见面、诵村规、唱村歌、向父母敬茶,作孝敬承诺。新人们还把各家的泥土和溪水融合在一起,浇灌在礼堂前的连理树下。新人们都说,这样的仪式让人很快对村子产生了亲切感,一辈子忘不掉。
提到新人礼,村党总支书记潘曙龙说起了几年前的一桩憾事,有一个新媳妇嫁过来没多久就要离婚。“我们村住得分散,现在不像以往,邻里走动少了,她嫁过来了我们都不认识,如果当时就有‘新人礼’,我相信他们就不会闹到离婚的地步。”
陈野认为,这些仪式是以对父母、家庭、族群、家乡和祖国的精神依恋、寄托和回归为基础,从中升华出民族情怀、集体意识、共同价值观等精神家园的支柱。
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说,与以往的基层文化活动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化礼堂寻求家与国、古与今、内与外的结合,注重内生性、延承性、持久性,旨在实现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
文化之魂:为心灵安放提供依托
上田村村民的祖先是武将出身的吴越王钱镠,好武民风也有好勇斗狠的流弊。而如今,村文化礼堂组织了武术协会、书法协会,全村百姓“文武双全”。临安市委书记邵毅说,农民“身有所栖”后就要解决“心有所寄”的问题,文化礼堂是一个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公共载体,为他们提供心灵安放的依托。
“传统村落有市集、庙宇等固定的集会场所,是当时村民互相交流的‘精神家园’,现在的农村同样需要有‘精神家园’。”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顾希佳说。
湖州市吴兴区移沿村的文化礼堂今年要举办12场“幸福舞台”文艺演出,6场“幸福讲堂”讲座,20场“幸福礼堂”文明礼仪培训。村里的大学生村官朱旭峰为此忙得不亦乐乎:“老百姓来看演出听讲座前,还会在村史室里走一走,他们都说,过去的美梦,现在成真了。”
太湖之滨,长兴县滨湖村,夏日里的文化礼堂华灯初上,为村民开启了文化夜生活:电影开播,排舞登场,村民钱凤琴登上舞台,清唱一段越剧,引来大伙阵阵喝彩。村支书史水良说,平时大家办厂经商各忙各的,自从建了文化礼堂,大家又有了聚在一起的机会和理由。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研究员认为,以往的乡村社会是一个以“近距离”为特征的,以个体化关系为依托的人际共同体,由传统道德和文化传统约束农民的行为,而市场经济已经极大地消解了这一共同体,文化礼堂则为重建共同体提供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