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磊孙子兵法与台湾问题
2016年《军事理论》课程论文
《孙子兵法》与台湾问题
张磊(指院研二队2016级软件工程专业;学号:S201602009)摘 要:随着美国战略东移,台湾问题日趋激化和复杂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一个中国原则是这个基本方针的核心,两制并存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合理安排,统一后的台湾享有高度的自治。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针对台湾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本文借助《孙子兵法》,从战略的角度审视台湾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战略框架。
关键词:孙子兵法;台湾;战略;一个中国
一、“兵”与台湾问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近400年来,外国用兵侵入占领台湾达6次之多。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最先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入台湾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从此沦为荷兰的殖民地。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次年近使荷兰总督签字投降,收复台湾。1874年4月,日本人入侵台湾。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中国军队重创,1885年6月《中法条约》签订,法军撤出台湾。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4月,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直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经过八年抗战的中国人民终于收复台湾。次年,统治中国的国民党发动内战,1949年兵败退守台湾,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6月,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同时武装占领台湾,阻挠中国统一达50年之久。
中国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从实践上看,符合400年来中华民族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多次武装入侵占领台湾的历史经验教训。从理论上看,符合《孙子兵法》关于“兵”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的教义。
二、用《孙子兵法》观察台海战争的胜负
孙子曰:“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尝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道”与“台湾独立”。孙子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无畏危”。“台独”分裂势力本是一小撮,势单力薄,显然他们要设法争取“民意”。台湾第一任直选“总统”李登辉一上台,便忘乎所以,以为全岛2300万民众都是他的忠实子民,他说什么,老百姓就跟他干什么,几年时间内由明统暗独变为拒统明独,最后还公然抛出一个“两国论”,结果的把国民党弄分裂了,他自己也被愤怒的民众从国民党主席的位置上赶下来了。“台独”欲打“民意”牌,借种种手段,愚弄民众,但有一个死结,他们是无论如何是解不开的:那便是大陆13亿人民坚决反“台独”、要统一的意愿无法改变。“台独”分子又在国际上大造舆论,“愈闹大愈好”,妄图以世界民意来压中国的民意。但世界上绝大多国家都重申:只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民意,中国民意,世界民意都反对“台湾独立”。“台独”无“道”。
“天”与未来台湾战争。孙子曰,“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军事家历来重视“天”的因素,凭借天的力量,增强已方战斗力,削弱敌方战斗力。《三国演义》有诸葛亮借东风败敌一说。1661年郑成功顺利实现渡海登陆作战,就是充分利用季风、潮汐等天自然因素,保证了收复台湾战斗的胜利。现代军事科学更加重视“天”的作用:在制定战略计划时,掌握与战争全局有关的气候和天气情况在准备使用大兵团进行战略机动时,针对新环境的气候特点,训练部队和考虑各种勤务问题;在拟制战略核防护计划时,考虑全球性的和对核防护有关的气象问题;在制定战役计划时,考虑全球性的和对核防护有关气象问题;在制定战役计划时,掌握与战役全过程有关地区的天气预报,特别是关键时期和主要方向上的天气情况在组织实施战斗时,考虑气象条件对各军、兵种战斗行动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争取战争胜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仅可掌握利用天气情况,而且可以改变局部天气情况,制造“气象”。台海战争爆发,双方都会利用“天”的力量去争取胜利,问题是谁能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台独”分子心术不正,恐怕很难秉承“天”意。
“地”——台海主战场。孙子曰:“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台独”把台湾变成了未来中国统一战争的主战场。台湾四面环海,面积3万5千余平方公里,高山与丘陵占三分之二以上,海岸线长达1600公里。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130公里,人口2300万。台湾地理资源状况无法与中国大陆相比。仅一个福建省,面积就有12万1千多平方里,是台湾的三倍多。人口3211万,多出台湾近1千万。台湾地域狭窄,东西宽为144公里,南北长约394公里,无战略纵深可言,战争一旦发生,攻守进退都不能展开,前后方无法定位,保障不能持续,战争不能持久,是孙子所说的“死地”。
主战场在台湾,国际反华势力或许会干涉,但他们阻止不了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中国政府和人民统一中国的决心。
“将”——“台独”当权人物。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先说智。“台独”当权人物中,高学历的人比比皆是。一般他们都很有知识,在某些方面还是专家。譬如李登辉就是农学方面的专家。但有一个方面,他们共同地显得无知:这门功课便是历史,中国历史,中国近代史,包括台湾的历史。无知到常常会闹出笑话:“台湾地位未定”,“台湾是主权国家”。更可笑的是,自己当了“中华民国总统”,大庭广众之下,他生来就知道自己是哪国人。一个智者,水平最下的底线,是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有什么智可言?
接着说信。“台独”当权人物,是真的对中国历史、台湾历史一无所知吗?不尽然。他们要搞“台独”,就不能认同历史,因为历史的力量必定促成统一。他不实事求是,要从根本就没有的“历史”中,杜撰出一部“台独”历史,包括只属于“台独”的人文史,这样“台湾独立”就可以“名正言顺”了。新当选的这位“总统”,反复申明“要以最大的诚意和善意”对待中国,不是搞“一个中国”,而是要 “以柔克刚”,用他的“诚意和善意”来制止“中国的武力恐吓”,以便他好和平地实现“台湾独立”。中国政府和人民会上他的当吗?
其三说仁。仁者爱人,这是孙子同时代另一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孙子把它引用到兵书中,作为将帅五德的核心内容,可见孙子对将帅要求有多么高的标准。将帅不仁,不爱兵,不爱民,必败无疑。“台独”当权分子仁吗?为了竞选,当着选民开了许多“仁”的空头支票,一当上“总统”,犯难了,“国库”无钱。有钱,那是买神盾级导弹驱逐舰及其它先进武器对付大陆人民的,于是看来只好赖帐了,反正“总统”已当上了。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还有那一位唱黑脸的“副总统”,她也曾到福建老家认过宗,祭过祖,对谁亲对谁爱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可是她1995年4月在日本,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大唱赞歌,说《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是“台湾人的大幸”,你看她对谁仁,对谁狠?她的丑恶行为,只能激起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的刻骨仇恨,这种汉奸卖国贼,会有好下场吗?
其四说勇。古语云,知耻而后勇。“台独”当权人物厚颜无耻,哪有勇可言?胡搅蛮缠一阵,又十分心虚地求救于美国。怪不得美国人说得好,台湾的“烦麻制造者”,就像惹了祸的小孩,每每跑到大人(美国)的身后藏起来,以免挨揍。他们办事总是要先看大人(美国)的脸色,“首先要美国满意”,接着又依仗美国人的势力充横,跟中国大陆人民来“搓火”。依赖国际反华势力搞分裂的小人,中国人民怎么平等待你?
综上所述,在“台独”当权分子中,没有将帅之德和才的战略家和经过实战的军事指挥家,一旦台湾战争爆发,他们唯一的出路是求洋人来指挥。靠洋人指挥就能给“台独”一个出路?还是想想25年前南越吴庭艳“总统”的归宿吧!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以上,依孙子“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分析了“台独”势力的状况,下面再看看中国政府人民方面如何。
第一,中国有“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国际社会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和 13亿中国人民坚决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这是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为此,他们“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
第二,中国“将”有能。经过抗美援朝、援越抗美、西藏平叛及自卫反击作战和台海军事斗争洗礼的中国高级将领们,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制定了完备的军事战略。陆海空高级指挥官都有实战经验,特别是他们具有与强大敌人打“不对称战争”的光荣传统和必胜信心。
第三,中国尽占天时地利。中国大陆地域辽阔、人力物力资源丰富,军备供应自力更生,有持续能力,可打持久战。主战场在台海地域,距台湾近,攻守进退自如,有回旋余地。台海气象,潮汐尽在掌握之中,天机赐我则动。“台独”意欲“决战境外”,只是白日做梦。
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台独”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是一股反动势力。中国政府人民在战略上藐视它们,在战术上十分重视它们。中国能和平统一,那是皆大欢喜。和平统一有个过程,但不能无限期拖下去而变成和平地“台独”,那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决对不允许的。
参考文献:
[1]孙子兵法与台湾问题第五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文 [2]张向荣.孙子兵法解读.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张春英.海峡两岸关系史[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4]范希周.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杨亲华.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祖国”——中国政府对台政策历史之考察[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
第二篇:以孙子兵法谈台湾问题
孙子兵法之谋攻谈台
湾问题
院系:班级:学号:姓名:
0905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U200917926 胡原 孙子兵法之谋攻谈台湾问题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0905班胡原
背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绝不允许分割,台湾问题不仅影响着中国大陆发展,同时也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种种原因,台湾到目前为止还尚未回归祖国的怀抱,但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为了中国的长远发展,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民族的伟大复兴,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变得越来越为迫切。台湾问题能否尽快解决,关系到十三亿中华儿女与全球华人的心。
摘要: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台湾问题复杂化,在长期以来一直未解决的台湾问题这个难题上,孙子的谋攻篇中所说的不与敌人直接交战而使敌人屈服的全胜思想为我们思考如何顺利地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我们应该通过伐谋、伐交、伐兵来统一台湾。伐谋主要在于关顾全局,深谋远虑,做周全的打算,以谋全胜。伐交应该注重外交谋略,对内和对外并重,做到内部台湾统一和外部与各国和平发展。伐兵,万不得已而为之,做好足够的准备,发展军事科技,为突发情况做准备。总之,我们坚持和平统一台湾,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关键词:台湾问题,伐谋,伐交,和平统一;
正文:
台湾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自古即是中国领土,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台湾人民同是中华儿女、华夏子孙,是我们血肉相联的兄弟姐妹。这些一向是每个中国人的共识。而近几年岛内台独势力的猖狂是我们认识到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何时解决俨然已成了中国人民乃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可以说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是和平统一是有前提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更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可商榷的原则。所以,我们也决不承诺放弃武力,以显示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祖国统一。究竟是“打”还是“和”?近来由于台独分子的活动猖獗,再加上某些有不良意图的国家的军事方面的不断支持,大大刺激了中国爱国分子的情绪,所以不断的有“武力解决”的声音传出。然而“打”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么? 不可否认,对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我们确实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然而,在解决台湾问题这个难题上,孙子的谋攻篇中所说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中的不战、非战,都是指不与敌人直接交战而使敌人屈服的全胜思想为我们思考如何顺利地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孙子兵法˙谋攻篇》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破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台湾问题的解决,首先应在于“伐谋”,即在智慧谋略上挫败敌对势力的战略企图,深入了解台湾人民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从而制定更为合理的办法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再就是对台湾问题所涉及诸方面的利益关系和战略图谋有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分析和利用矛盾,分化敌对势力,通过外交手段减少其他国家对台湾的支持,即“伐交”,即挫败敌人的外交。最后是“伐兵”,我们努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武力;为了能应对突发情况,我们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在军事方面,大力发展军事科技,实现一种武力威慑;对台湾在军事武器装备上实施封锁,削弱台湾的军事实力等等。
解决台湾问题,应集中于伐谋、伐交两领域,在伐兵方面作好准备,但尽力避免用武力解决的局面的出现。这样,就能够如孙子说的那样,不用直接交战便使敌军屈服,不硬攻便夺取敌人的城堡,不须旷日持久顿兵于外便可达到统一的目标,以全胜的战略取得完满的胜利。
一、伐谋——关顾全局,深谋远虑
通过长期以来的各种事实表明,台湾人民对大陆存在一种不认同感,主要原因不仅仅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问题,资本主义体制与社会主义体制之间的差异,还在于大陆经济发展不够,跟台湾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均GDP只是台湾的十分之一,台湾人民普遍产生一种情绪,我们要回归一个经济不发达,各种条件比我们差得多的大陆,认为回归大陆这是一种不明智的举措,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台湾也产生一种排斥大陆人的情感,到台湾求学的学生受到各种不平等的待遇等等,而与之对应的是国内对台湾的各种优惠政策,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台湾问题的解决。所以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重心应该放在伐谋上,了解他们在台湾的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影响下台湾人民心中对中国大陆的看法,关顾长远发展,深谋远虑,以实现和平统一台湾。
要伐谋,首先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这是运用任何谋略的基础。中国综合国力的巩固和发展,是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和对台独势力形成压力的根本所在,也是改变大陆及大陆人民在台湾人民心中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改变他们内心的看法,首先实现对台湾人民内心与大陆人民内心的统一,这对以后的统一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原因在于台湾是否能统一是台湾人民说的算,而不由少数台独分子的分裂台湾与大陆的行为所决定,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台独分子是无法实现他们分裂中国的计划的。
同时,各种对台政策也是伐谋的关键,对台政策能不断改善台湾与大陆之间的不友好关系,也能加强双边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在发展综合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与台湾的交流,让民众深切感受到大陆对其的关心。伐谋还体现在对事态发展的主导能力和控制能力上,体现在应变的灵活性和主动性的较量,使事态能够始终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始终使自己保持主动而对方陷入被动,无论情况如何变化,我们都有改变的余地。
不论台独势力如何兴风作浪,也无论国际上希望中国分裂和削弱的声浪有多大,应看到,台湾问题所掀起的波澜,充其量也只是中华民族和文明重新崛起交响乐中的一个小插曲。牢牢地抓住和充分地利用中华民族百年不遇的历史机遇,通过发展而逐渐强大,才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才是成功地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障。
二、伐交——外交谋略,内外并重
台湾问题已经不再是中国与台湾之间的问题,现在受到部分国家的干涉,台湾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之下,外交谋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是与台湾之间的外交,还有与以美国为首的干涉国之间的外交。内部的外交,即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外交是关键,我们必须慎重考虑,精心策划。外部的外交,即与以美国为首的干涉国之间的外交,这是台湾问题的能否解决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内、对外的外交实现内部台湾的统一和外部与其他国家的和平发展。
能够伐交,是因为国家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和求同存异趋利避害的共同愿望,也是由于所涉及的各方之间存在着大量可供利用的矛盾。日本念念不忘台湾,是因台湾扼制着其每年过往七亿吨货物和石油的命脉,美担心台湾一旦回归,中国将突破第一岛链,进入太平洋,但涉及日、美利益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作为台湾问题的最重要的外部力量,美国在反对台独的立场方面与我方客观上有重叠部分,台湾公开独立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中美两国因台湾的独立而走向战争和因而保持长期的敌对状态,将破坏整个亚太的稳定和美国在亚太的根本利益。中美间的上述利益重叠部,就是我们展开伐交,抑制台独的基础。
对内,我们应该加强与台湾领导人的交流,通过外交手段缓和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冲突,同时也通过外交来限制台湾获得其他国家在各方面的支持,尤其在军事方面。环球网消息,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为了因应解放军“跨出沿海”,引进包括航空母舰在内大型军舰,台湾军方也开始大量部署超音速的“雄风三型”导弹,以求发挥所谓“航母杀手”的功能。比如这种军事影响,虽然对台湾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是我们必须通过外交手段来减少这种压力,以免台湾的反映过于激烈。还有其他各方面的外交手段,但是总的来说我们必须掌握主动权,这对于我方极其有利,我们可以随时改变外交手段来应对各种变化。
对外,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世界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以美国为首的干涉国在支持台湾的同时不得不考虑中国,中国作为大国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各国之间共同的利益也越来越多,在此之下,对外外交政策、手段就能很好的控制局面,大国之间不会因为台湾问题而断绝交往,通过外交手段来抑制美国等国家对台独的武力支持,从而使台独分子失去了武力基础。
我们的伐交,确在近年产生了明显的效果,1997年江主席访美后确定两国将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克林顿于1998年访华后,美国作出了三不的承诺,即:不动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具主权国家资格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等等这些都是我国近三十年来伐交的结果,我们不要忽视或忘记自己在伐交方面的重大成就和低估伐交的作用。
三、伐兵——充分准备,万不得已而为之
伐兵,主要是努力实现国防的现代化和切实作好必要的军事准备,因为我若要在伐谋和伐交并用而无法实现和平统一,则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而做好对台军事准备不等同于对台以军事准备为主导,我应尽力避免被紧张形势和反华势力所误导,放弃包括国防现代化在内的综合国力的发展,走上海峡两岸自相残杀的歧途。在主动采取军事行动,如强制封销和局部打击时,应极为慎重。从目前情况看,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正在不遗余力地制造一种局面,以达到最终分裂中国、全面削弱中国、阻止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应该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充分发展国内军事实力,形成军事威慑。
对于目前情况,自从马英九上台后,其基本不与中国国家领导人谈论台湾和平统一问题,这一不明智的举措严重影响了大陆与台湾的友好关系,甚至有媒体称国家领导人已经对和平解决不抱太大希望。这一动向值得我们警惕,我们不应忘记,进入联合国、中美建交、取消台湾的主权国家地位,都是伐谋和伐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我们现在开展对台伐谋伐交,已具有比以往更为有利的条件,我方应利用这些优势,在这两个领域有新的突破,牢牢地把握住主动权。深刻认识到台湾问题的复杂性、重大性和长期性,努力和平统一台湾。我们必须极为慎重地看待伐兵,而主要在伐谋、伐交的领域谋求发展,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孙子看来,谋攻是与全胜是联系在一起的,今天我之所以建议把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定位于伐谋和伐交,就是因为台湾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领土主权问题,事关主权、事关国际外交,事关中国长远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任何短期行为、纯军事方式,就算表面意义的胜利,也是有害的,不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客观条件决定了我们在台湾问题上所追求的只能是全胜。这种全胜,体现为台湾问题的顺利解决,民族之间不因此而产生更多矛盾,体现为中华民族没有因第二次 “内战”而丧失发展机遇,体现为顾全了亚太的总体和平来实现我国的统一,并且保证了我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体现为祖国真正的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孙子兵法与台湾问题(第五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文 源自:陈少华)[2] 台军为对抗大陆航母威胁 大量部署“航母杀手”(http://news.baidu.com/n?cmd=2&class=zhongguojq&page=http%3A%2F%2Fmil.news.sohu.com%2F20110510%2Fn307149992.shtml&cls=zhongguojq)[3] 环球网论坛(http://bbs.huanqiu.com/forum-113-1.html)[4] 军事评论(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5] 《孙子兵法》(网上下载)
第三篇:张磊事迹
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每一件小事
——记大板机务段白旗运用车间兼职教员张磊
选择了火车司机这一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个单调的生命旅程,并且这段生命之旅又注定是不平凡的。2000年集通铁路首次动力转型,张磊就转型成为一名内燃机车乘务员,为了掌握过硬的技术,他想尽一切办法从各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业务水平,同时还积极参加段和公司的技术表演赛,以此来巩固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刻苦学习和钻研,在2009年张磊顺利的考取了工人技师资格,成为集通公司首位工人技师。
正因为他在业务素质和思想认识上的突出表现,2005年被大板机务段聘为兼职教员,在兼职教员的岗位上,他十分注意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勤于思考,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的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2011年白旗运用车间分配来很多新学员,他很快发现这些新学员在铁路基础知识方面非常欠缺,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就自己买来相关的书籍,认真总结,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针对新学员的特点,整理出详细的教案,通过前期的精心准备,通过生动的案例,使这些刚踏入铁路机务行业的学员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在历年的公司和自治区技术表演赛上白旗运用车间都取得了好成绩,2008年取得第一、第二名;2010年取得第一、第二、第三名,2011年取得第一名,为此他获得了“2009年公司优秀兼职教员”的光荣称号。
第四篇:桥教案张磊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过程方法:学生经历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积淀情感的过程,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的人格与精神,借助感情朗读提升语感,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情感态度:感受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沉着镇定、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教学准备】CAI课件、关于山洪爆发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深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桥》这篇课文,谁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老汉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抉择,那么,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呢?
二、精读品味,感悟形象
1、提出问题,自读自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的感受可真不少!你又是从课文的那些地方体会到老汉的这些形象的呢?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结合文中的重点词句加以理解和感受,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提示:文中有多处描写洪水的句子,大家在感悟老汉形象的时候能够结合这些句子相信你的感受会更深。)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自学时认真,讨论时热烈,相信你们的读文感悟一定很多。谁先还谈谈?
(1)研读7——13自然段,体会沉着镇定、临危不惧的老汉 A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预设:“他像一座山”
生:(联系实际)我们平时看到的山高大巍峨,而此时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可以看出他像山一样的沉着、稳重。
生:(联系上下文对比)洪水到来之际,人们都在乱哄哄地逃生,而老汉却镇定地站在没膝盖的洪水中,像山一样一动不动,可以看出沉着冷静、一点都不害怕。
师:(点拨)你真聪明!能联系上下文通过对比,体会老汉的形象,真了不起!
师:除了老汉的外在的形象像一座山,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生:联系上文我知道老汉受到人们的拥戴,在人们心中有威信,危难时刻他是人们获得希望的靠山。
教师可适时引导:“拥戴”是什么意思?你能联系实际想象一下老汉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拥戴吗?你还从哪看出老汉受到人们的“拥戴”?
(人们停住脚步,望着老汉)
师:(小结)大家看,一个形象的比喻,就让我们真实得感受到在洪水面前,老汉屹立如山,威严如山,是人们获得生存希望的主心骨、靠山。
师指导有感情朗读:来,读出老汉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师(过渡):正是老汉沉着镇定的指挥才使全村一百多号人依次奔上木桥。
B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师:(引导)你发现老汉的喊话有什么特点?从中有什么体会? 预设:(语言)
生:时间紧迫,语言简短。
生:指挥有方,提醒惊慌失措的人们,桥太窄,只有不拥挤,排成一队,才能快速过桥,减少伤亡。
生:从“党员排在后面”可以看出老汉是个称职的党支部书记,关键时刻,他把生的希望人给群众,死的危险留给党员。
师:在你的心目中共产党员是什么形象?
师指导朗读:读出你对党员的热爱和钦佩!预设:(标点)三个感叹号 生:形式的紧急,老汉内心的着急
生:语气坚定、果断,不可改变,不可违抗。生:体现出对群众的热爱。
师:(小结)标点符号就像无声的语言,让我们对老汉的认识更深刻。指导感情朗读。
师(过渡):正是老汉沉着镇定的指挥才使全村一百多号人依次奔上木桥。
(2)研读14——16自然段,体会大公无私、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老汉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相机出示课件字幕)
预设:结合下文我们知道小伙子正是老汉的儿子,在危难时刻老汉把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可见老汉大公无私、不徇私情。
师:我们看,老汉此时的动作是(“冲”“揪”“吼”),神情是(“凶得像豹子”)。结合课文插图,你能读懂老汉的心情吗?
生:老汉看到作为党员的儿子贪生怕死,挤在逃亡的人群中很生气,所以“吼”“ 凶得像只豹子”。
生:老汉也很着急,如果党员们都像他的儿子一样,不排在队伍的后面,而是和逃生的村民一起拥挤,很肯可能秩序混乱,影响撤
离的速度,还可能有人会掉进水里。
师:危急时刻,老汉又气又急,发怒地揪出了儿子。他再一次把生的希望让给了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和儿子,这种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的精神真是令人敬佩!好,读出你的感受!
(3)研读18——23自然段,体会老汉的爱子深情,加深对不徇私情的理解
师:(过渡)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老汉把自己的亲生儿子从队伍里揪出来,难道他真的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不是)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师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险情来理解,(出示课件字幕): 生:木桥即将断裂、洪水即将吞没父子二人,情况十分危急。他把儿子推上木桥,又一次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儿子,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就是他的爱子深情啊!
指导有感情朗读。
对比两次“吼”的不同,加深对老汉的认识。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师:在课文中,前后两次出现“老汉吼道”,请同学们对比读一读,相信你的感受会更深刻?
预设:
生:第一次“吼”,是生气,揪出儿子让他排到后面去,我们看到的是老汉不徇私情的一面。
生:第二次“吼”,是着急,用力把儿子推上木桥,让他活下去,我们看到的是老汉对儿子的疼爱。
预设:
生:看到本来可以逃生的儿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要喊出对儿子的叮咛、歉意、无悔,可见老汉疼爱儿子。
师:老汉想喊却没喊出来,就被一个浪头吞没了。我们帮他喊出来吧!
小结:两次“吼”,不但吼出了老汉对儿子深深的爱,更吼出了老汉的不徇私情。
(4)体会环境描写
生:我还从文中感到情况越来越危急,老汉完全可以安全撤离,而老汉却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体会到老汉舍己为人。
师:你能具体说说吗?
师:能!当“水没腿深”时他没有走;“水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时,他也没有走;“桥开始发抖呻吟”时,他仍没有走;“水,爬上胸膛。”他还是没有走。他错过了一次次安全撤离的机会,真是舍己为人啊!
师:他结合了环境来讲,真不错!谁来把这几句话给大家读一读。
师:从他的读中,我们感受到情况的危急和老汉的舍己为人。师:这位临危不惧、沉着镇定的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和儿子。这种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精神怎能
不叫我们感动呢?
(5)师:五天以后,洪水退了,村民们得救了,可那位沉着镇定、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老汉和他的儿子却永远和他们的亲人分离了。(师配乐朗读后四个自然段。)
假如你就是搀扶老太太的那个人,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三、总结升华,探究课题
师:故事读完了,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伟大形象,但课文为什么以“桥”命题呢?
预设:
生:因为文中那座窄窄的小木桥,挽救了一百多名村民的生命,是人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生:老汉是用自己的生命、血肉之躯筑起了这座生命桥。生:这是一座永垂不朽的精神桥梁,它凝聚着老汉沉着镇定、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师:(补充)这座桥梁还是以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心灵之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下面就让我们怀着对老汉的崇敬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谁愿意读一读?
四、领悟写法,激发情感
师:这篇文章感人至深,除了内容之外,还因为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独具匠心。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看看谁的发现最多?
预设:
1、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简短的句、段,渲染紧张的气氛
3、运用大量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小结:正是作者在表达手法上别出心裁,才使整篇文章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五、拓展文本,升华主旨
小结: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在这生死关头,老汉作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了大灾中的大爱。课下,你最想做些什么呢?
预设:
1、写一篇读后感。
2、搜集身边感人的故事,并把它写下来。
3、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希望你们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你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第五篇:张磊转业申请
转业申请
尊敬的站党委:
本人于 年6月从地方大学毕业入伍,2005年8月从 调入 工作至今。从地方到部队,我把职业生涯中最富激情的工作热情献给了场站,同时场站也培养了我,把我从一个普通的地方大学毕业生造就成一名共和国海军军官。玉不琢不成器,通过这所大学校的摔打磨练,使我从脆弱到坚强,从稚嫩到成熟。对部队,对这身军服,我怀有深厚的感情。然而,近一年以来,现实的问题却让我陷入了困惑中,来自家庭、工作和个人的压力牵扯了我许多的精力,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力不从心,很难适应部队的工作环境和管理制度。
首先是家庭方面的原因。我父亲 年因病去世,欠下巨额的债务,母亲年老多病身体状况较差,弟弟正在高中读书,明年就要参加高考,经济条件十分拮据,近年来,随着年岁的增高,母亲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弟弟的学习费用却逐年而长,我爱人在医院做临时工上班,工资只有1000元,并且我和爱人也到了要孩子的年龄,所以家庭压力非常大。作为一个儿子,不能陪伴在母亲身边尽孝,我已心中有愧;父亡长兄为父,我却无法为弟弟做什么,更使我心中难安。同时,作为一名丈夫,因为家庭压力大,经济条件差,无法给予爱人幸福稳定的生活环境,我更觉惶恐不安。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连家庭都尚未能照顾好,又何谈治国平天下?
其次是工作方面的原因。来工作的几年使我学会了很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但毕竟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我在能力素质方面
还有很多欠缺,尤其是担任主官的一年,在一些对上事务的处理方面,经验不够,思路不清,时常捉襟见肘,这给我日常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深感力不从心,时刻担心辜负组织的期望。
再次是个人方面的原因。从地方到部队,生活环境不同,所需专业不同,使我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平时精力涣散,整日缠绕于繁琐的日常事务当中,缺少系统认真的学习,个人素质并没有提高。年龄长了,知识少了,干龄长了,能力弱了。孰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自入伍以来虽然改掉了不少的缺点,但在个性方面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不利于融洽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往往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对工作畏手畏脚,不敢放开去干,使自己感到越来越难适应部队的工作环境和管理制度。随着部队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干部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深感自身能力素质已不能跟上部队工作的节奏,也深感在这个光荣岗位上无法胜任的愧疚。
根据我个人的实际情况,考虑再三,忍痛向组织提出转业申请,希望组织能够酌情考虑,如果组织批准,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将手中的工作顺利完整的移交给接任的同志。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