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中日美二维动画电影鉴赏
编辑:落花无言 识别码:21-1189163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10-27 12:18: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日美二维动画电影鉴赏

中日美二维动画电影鉴赏

经济管理学院 14411207 王鑫

摘要:二维动画片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电影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美国的迪士尼、梦工厂无疑代表动画电影产业的最高成就,同时以宫崎骏作品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也因其唯美的效果和深刻的内涵受到广大影迷的喜爱,而中国动画电影也在不断学习中成长。本文将通过对中日美经典二维动画的赏析比较三国在动画创作上的异同,发现各国动画创作的可取之处。

关键词:取材 主题 人物 情节 画面 音乐

动画电影不仅仅是面向儿童和青少年,好的动画片是受所有群体喜爱的,适合各个年龄阶层。迪士尼动画,是动画电影产业的里程碑和活化石,它在很大程度上参与并且见证了动画电影的成长与壮大,它一直致力于探究动画电影的改革创新,尽管其本身模式可能造成其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局限性,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毫无疑问其代表了当今动画电影的最高成就。而日本动画电影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 的思考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和隐藏在故事背后深邃的思考与淡淡的忧伤形成了它独特的风格。中国动画早期的辉煌成就并没有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在动画产业衰落之后不断探索,吸取好莱坞电影的经验,也有过成功的尝试。下面我们从不同的方面来赏析各国经典的二维动画电影。

一、取材

迪士尼或梦工厂的二维动画电影大多取材于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在各国都不存在熟悉程度的差异,因而在世界范围内都受欢迎。从早期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美女与野兽》到近些年的《公主与青蛙》无一不是出自《格林童话》,早期作品较多地遵从原著,后来迪士尼为了创新,颠覆了青蛙王子的故事,变成了公主的侍女吻了青蛙王子后也变成了一只青蛙,但其取材依然是大众所熟知的故事。还有一部分作品赋予动物人的性格,讲述大自然的故事,例如《狮子王》,这类故事取材更加不存在背景知识的差异,全世界的观众都能看得懂。迪士尼也有较少的作品取材于中国元素,但他能以独特的方式让观众在不知道花木兰的故事也能被这部电影所吸引。随着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美国动画甚至这个电影行业都会有意加入中国元素,当然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吸引中国消费者,打入中国市场,但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中国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例如三维动画《功夫熊猫》在全球市场大获成功。但我很遗憾的是,“功夫”是中国的,“熊猫”也是中国的,可拍出来的电影确实美国的。所以,中国电影还有很多东西学习。

除了美国动画电影之外,以宫崎骏、新海诚等为代表的日本动画也备受观众好评。他的取材源于日常生活,我们不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理解动画片的背景,他真正做到了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千与千寻》、《追逐繁星的孩子》、《弃宝之岛》等故事都是从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开始入手,但后来的发展就远远超出了日常生活所能想到的。

反观中国的二维动画,因为我们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没有完善,所以很少有不错的作品问世,在我看来只有《宝莲灯》、《梁祝》、《小倩》与美国动画有一比之处(这里只是就同一类型的二维动画进行比较,我国早期的动画还是很有特色的,甚至比现在的动画电影要好的多,例如《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现在贺岁档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虹猫蓝兔奇侠传》我不提也罢)。这三部电影都取自中国古典传说,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如果给外国人看他们可能一时看不懂,这正是这些电影为什么只在国内取得不错的反响,而无法打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主题

由于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各国动画片表达的主题也不同。美国的动画片强调个人英雄主义,追求自由,彰显个性。虽然《花木兰》仍保留了中国化的情境和神韵,但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已经渗入其中。例如,皇帝知道木兰是女的还要让她做宰相,这一情节的修改渗透了美国的女权主义。花木兰形象便是美国宣扬女权主义而竖起的一面隐性的旗帜。代父从军前的木兰也是一个处于男权社会下,要靠美丽装扮起来,靠生儿育女给家庭带来荣耀的女性,而天生不是这块料的她对“自我”产生了怀疑。恰逢代父出征的机会,她便本能的做出了惊世骇俗的决定,以彻底的男装将女性身体包裹,像男人一样冲锋陷阵,打破了“女子不如男”的说法。木兰凭借毅力和聪明在训练中赢得尊敬,靠个人机智制造雪崩战胜敌人,在回家途中奋力抢救皇帝,拯救国家,女英雄在创造一系列奇迹时逐渐发现了自我。花木兰形象的塑造便是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在这部电影里的真实写照。

美国动画片出于商业定位的考虑,在主题方面一直偏于浅层次化,多以善恶、勇气、友谊等无争议的绝对价值观作为主题,符合每一位观众的审美。宫崎骏的影片则不同,往往把不可调和的现实世界矛盾作为影片主题,如《幽灵公主》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并未解决,《千与千寻》中的是非标准也如现实一般复杂。日本动画片在看后更让人有种发人深省的意味,它在叙事时突出矛盾,强调主人公心灵的成长。

中国动画片更多强调传统美德,将太多的东西强加于主人公一个孩子的身上,反而显得有些不接地气,往往表现出超出这个年纪的成熟。《宝莲灯》中的沉香就像是中国教育塑造出的乖孩子,缺少了一丝童趣。相反,千寻是个极其平凡的孩子,她爱哭,脸上还有可爱的小雀斑,但她更真实。而《梁祝》无论从任何角度都更符合美国动画片的标准,祝英台与花木兰的性格十分相似,这可能是因为《梁祝》出自台湾。

三、人物设计和情节设计

中日美三国在人物设计上都有共同点,主人公大都是孩子,以孩子的视角看世界。但看到的东西却有点差异,这种差异与电影反映的主题相一致。除此之外,电影都有幽默的设计。美国人固有幽默情结,迪斯尼也一直延续其温馨、搞笑的风格。这种幽默方式也贯穿《花木兰》影片始终。例如,当花木兰从军后,那些“王大哥”、“柳大哥”便构成了整部片子埋伏的笑料。日式动画片中的幽默是一种温馨的感觉,它表现的是孩子的天真和童趣。而中国动画片的幽默在这点上与美国动画片有点相似,他会设计几个人物来烘托搞笑的气氛,如《小倩》中的燕赤霞和白云,二人打打闹闹,笑料百出。人物设计方面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主人公都会有个“小宠物”。比如,花木兰有木须龙,《弃宝之岛》的小遥有布娃娃,沉香有小猴子,这些人物设计使得电影更加生动有趣。

在情节设计上,属日本动画片的节奏最紧凑,可谓环环相扣,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千与千寻》讲述小女孩千寻和父母在森林里迷了路,父母偷吃了食物变成了猪,千寻为了变回父母,她替汤婆婆工作,因为她的天真善良结识了小白、锅炉爷爷、无面人等朋友,在众人的帮助下度过了一个个难关,最后终于救出了父母。整个故事一波三折,叙述有张有弛。而且结局不像中美动画片的大团圆结局,它是开放式的,引导全片的千寻与白龙的关系在片尾留出了一个悬念,让观众在结束观影后仍为之挂怀。而美国动画往往都有一部分歌舞场面,我个人认为如果这种歌舞场面做好了就会烘托气氛,衬托高潮,但如果做不好就会显得情节拖沓,而且过多的话观众会产生审美疲劳。《宝莲灯》在情节设计上太过平铺直叙,毫无悬念。但《小倩》这部电影蕴藏大大小小十几个危机,层层相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令人目不暇接。而且更多呈现出现代感,笑点处处可见创意,在鬼世界里,趣味事不断地发生,鬼的名字与性格都很好笑,楼梯鬼会救人,还有抬胎火车,连燕赤霞的捉妖法宝都变成了一个超巨型的机器人,可谓创意十足。

四、画面及音乐

虽然只是二维的平面动画,但日美的画面效果却给人不同的感觉,其画面美感却不输于当下的3D电影。宫崎骏在二维动画影片中表现3D空间感的手法常被称为宫崎骏三段式。即通过场景设计和调度,让角色或道具在场景中按左右、上下、进深3轴方向多次运动,以延伸观众对画外空间的想象。而迪士尼动画的画风,在早期偏向于简笔风格画,有圆润的弧线感,显得柔和纯真,在电脑动画时期更注重效果因素,可是这两种都缺少了日本动画电影本身对画面的唯美追求和精细处理。《宝莲灯》也是我国第一个向国际潮流靠拢的动画片,它首次采用三维、二维电脑制作,无论是平面动画的纵深感、动作感,还是对三维空间的真实幻觉,都有着高度逼真的幻觉化感受,开始向好莱坞电影靠拢。《小倩》这部电影的画面更加唯美,充分发挥线条变幻莫测的自由度加上画面中山、石、天、地、武器等场景的细腻感和真实感,让观众身临其境。

背景音乐的烘托更有助于烘托电影氛围。电影《花木兰》邀请了著名歌手Christina Aguilera 献唱,其主题曲《Reflection》开头温柔动情,表达了木兰从军之前作为一个女子的温婉动人,副歌部分铿锵有力,把木兰勇敢面对自己的决心和从军的坚毅表达得淋漓尽致。《千与千寻》的配乐起伏有致,含蓄优美,与内容及其相符,比如千寻在幻境中逃跑时,音乐诡异地表现出魔幻世界的不可预测性和主人公内心的恐惧,而到了结局时,美丽的景色加上悠扬的音乐,极好地烘托了气氛。《宝莲灯》是中国动画片首次子啊电影中出现插曲,而且是三个插曲,这部电影也捧红了这三首歌《想你的365天》、《天地在我心》和《爱就一个字》,为影片增色不少,甚至有种喧宾夺主的意味,观众可能已经忘记电影的剧情,可这三首歌却深深地印在观众心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配乐与剧情就比较做得比较成熟,片头曲采用我国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梁祝》,表现出对原作和对故事经典的崇敬之情,虽然小提琴并不是中国传统乐器,但是由小提琴表现的拥有着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的效果,让人感到眼前就有两只蝴蝶在翩翩飞舞,运用与影视作品中效果自然不言而喻。刘若英为本片而演唱的歌曲《蝴蝶》作为本片的主题曲,以柔和的曲调和优美的歌词描述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符合本片的主题,因此在本片中,先后两次都予以采用,贯穿整部电影。本片插曲以萧亚轩的《你是我心中的一句惊叹》,以坚定而又自由的旋律,表现梁祝之间的爱情,也表现出梁祝不甘于当时传统说教思想的束缚,勇敢自由的爱情。

一部好的动画片,是由全方位的精心设计制作共同打造的结果。国产动画片不够优秀,不仅仅在于故事的问题,或是制作技术的不足,更多的是缺乏大规模、全方位的影片设计。想象力是动画的本质,有想象力的动画永远会有观众,无论如何,优秀动画的尝试和创新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中国动画片曾经创造过令人难忘的辉煌,如何结合传统文化,借鉴国外动画艺术的创作经验,提高中国动画艺术的创作水平,是我们应该努力的发展方向。希望国产动画电影迎来崭新的春天!

第二篇:中日美企业文化比较

中、日、美文化之

价值观的联系及差异

文化既与该国的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关系,更与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密切关系。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摇篮,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一旦形成,就将对该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了这一地区的企业管理方式和方法。世界各国在长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因而造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日本文化的特征

日本属于典型的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历史上长期盛行单一的种植经济,从而使其倾向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加之日本是民族单一的国家,因而这种重视集体力量、发挥集体智慧的思想就更浓厚。公元一世纪,中国儒家文化传入日本,日本人接受了儒教中的等级观念、忠孝思想、宗法观念等思想,逐渐形成了“稳定性强”的具有大和民族色彩的文化,它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管理方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民族昌盛愿望。

2.永不满足的学习精神。

3.忠诚精神。

4.“家族”意识和强烈的团队精神。

5.亲和一致的精神。

二.日本人价值观

1、勤劳意识“日本人非常勤劳”这一评价,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当今在国际上已经被公认。例如成日本人的经济活动为“经济动物”。不过对于日本人来说,工作未必意味追求利益是首要目的。有一种说法,日本人是在工作中发现自身价值的。据评论家山本七平说,所谓日本人的勤劳,用佛教的话来解释,是为了成佛的修业,经济利益被赋予了宗教动机。在当今企业活动中,勤劳精神继续充满活力,可以说还是这种精神产生出独特的所谓“日本式经营”。

2、集体主义赖肖尔在《论日本人》一书里,谈到日本人和欧美人最显著的不同点是日本人重视集体意识,对这一见解,连日本人本身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吧。的确,日本人重视集体普遍如此,在过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于隋”和集体自杀的悲剧、“一亿人一条心”的口号,至今在企业经营、职员阶层里重视集体内部的和睦气氛,乃至学校里学生的制服等方面仍均有表现。“树大招风”这句谚语直接表示了日本人的处事方法。凡是和集体唱反调、背离集体者就要受到“断绝来往”的处罚。正因为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瘠、自然灾害频发式内心具有危机感的日本人由此学会了集体调和这种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智慧。

3、虚心学习日本人在对于国外文化有一种略显卑微的谦虚态度,对于国外的文化日本人极少挑剔,几乎来者不拒,一方面使新技术的引进和技术改进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使国外的一些糟粕文化大量的涌入。“拿来主义”几乎成为了日本人学习国外文化的代名词,毋庸置疑的是,正是这种谦虚和狂热的学习态度,令日本的科技技术在极短的时间里不可思议的迅猛

发展,并使其技术力量在全球始终保持优势。工蜂式的劳作和谦虚求学再加上坚忍不拔的意志,使“日本拥有世界上最优质的劳动力”,可以说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国民的这些优良的传统是密不可分的。一美国文化的特征

1.个人主义。

2.冒险、开拓、富有创新精神。

3.自由、平等精神。

4.实用主义。

5.物质主义。

二.美国人的价值观

美国人的种族、职业、信仰多种多样,因此,美国文化是最多元性的文化之一。煤矿工人和公司经理、爱尔兰血统的波士顿天主教徒和新奥尔良的科利奥尔人——他们都是美国社会的一部分,同时也为美国文化增添了光彩。但是,尽管存在着这些差异,某些共同的价值观模式还是能够清楚地被区分出来的。

1.个人成就。个人成就是所有美国人评价最高的价值观之一。美国人赞扬和奖励那些才艺出众和成就辉煌者,尤其是那些通过艰苦工作而取得成就的人。一个人的价值常常被赞同于其在商业、艺术或其他重要领域中的成就。但是,对成就的这种强调,特别是往往用经济方面的状况来衡量成就,就与尊重一个人仅因为是其自身的原因的观念相冲突。

2.工作。美国社会是建立在艰苦工作的基础上的。来到这片荒原的早期移民必需努力工作,这不仅仅是为了争取较好的社会条件,更是为了能生存下去。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们的生产提供了可能性,同时,这些殖民者也意识到,一个农民、猎人或矿工的劳动不仅仅给他自己,而且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财富。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价值观,工作被视为是取得较好的社会条件的手段。这个新国家开放流动的社会结构也为那些努力工作的人们提供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到现在为止,工作仍然是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价值观。

3.道德关怀和人道主义。作为美国人虔诚的宗教信仰的一部分,早期美洲殖民者对那些比他们不幸的人们的福利有关深切的关注。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美国人并不经常把这种价值观付诸实施。同时,人道主义价值观与美国人其他的一些主要价值观存在逻辑矛盾。比如,个人成就的价值观就使很多美国人难以接受国家福利计划。在他们看来,让社会的一部分人来养活那些根本不工作的人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其他人显然是由于其自身难以抗拒的原因而陷入贫困的(例如水灾受害者),则大部分美国人的态度是十分慷慨的。要解决诸如上述个人成就与道德关怀之类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是很困难的,而且很容易导致个人层次的混乱和不稳定。

4.效率和实用主义。美国人倾向于用实用主义来评价事物:这是否可行呢?是否值得这么做?这种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是受美国边缘地区传统的影响。边缘地区的危险环境使当时的殖民者对那些缺乏效率和不够实用的工具、武器甚至人都十分轻视。

5.进步和物质增长。作为一个建立在希望之上的国家,美国一直对进步的思想感兴趣。这种思想的源泉之一就是对工作的重视,它直接导致了这样一种观念,即艰苦的工作将有助于建立一个美好的世界。早期的美国人努力提高他们的物质繁荣和享受的水平,这种努力使进步的思想和技术革新相联系起来:如果一种事物是新的,那它肯定就是好的。由于进步的思想和物质增长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它们都意味着“美好

生活”。由此,在美国的公司和企业中出现诸如“进步是我们最重要的产品”这样的口号也就不足为奇了,广告也竭力使我们购买它所宣传的产品,因为它是“新的”和“进步的”。

6.平等。由于早期的美国殖民者大多来自殖民国的中下层阶级,所以他们大多反对严格划分阶级的观念。因此,“旧世界”的许多不平等现象在美国则不是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这个国家具有大量的自然资源能够为所有人提供充足的供应,从而更增强了平等的观念。

7.自由。在所有美国人价值观中,自由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对美国人而言,自由意味着行为不受约束,又代表着一个明确的、完全的自由体制,包括:新闻自由、和平集会的自由、维持多党政府的自由以及私人经营企业的自由等。

8.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大部分美国人相信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而且应被其他国家沿用。即使到今天,那些对美国社会提出建设性批评的美国公民有时会被认为是不爱国的。

一.中国文化特征:

1.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

2.重视群体的合作精神,倡导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3.重视人和,注重协调人与人、人与物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张一种和谐、协调的总体观念;

4.主张从总体上去把握事物,强调用个人的直觉和内心的感情去认识世界;

5.重义轻利。

二.中国人的价值观

1、“富贵”。

就是指金钱美女、权力地位名誉。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先贤的这句格言一语道出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真实的人生追求,这是最现实的问题。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谓“以禄取人,人可竭”,历代读书人十年寒窗,谋臣武士“修得文武术,卖与帝王家”,为的也无不是富贵二字。多少英雄豪杰拎着脑袋打天下,也是被“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所激励,背后的动机都是富贵二字。孟子衡量大丈夫,也是把“富贵不能淫”放在第一位,可见这富贵二字在中国人心中的意义。而且不管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来看,这都是符合人性特点的。

从现实来看也最契合实际。在当下中国,成功与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就算不是唯一也是首要的标准。不但是社会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也是个人衡量其自身人生价值的标准。而当今所谓的成功,无非就是富贵这种价值观含蓄文雅一点的说法而已。一个人拿到了世界金牌,但是沦为搓澡工,没有人会认为她是成功的。邓稼轩为国家造出了原子弹氢弹,但最后贫病交加而死,也为有识者戒。所以说,如果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富贵是否为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还有待商榷,那么作为当下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却应该没有多少疑义。

2、太平。

也是举国一致追求的理想,包括平安,平静以及和等意思。

太平是治理国家的第一法则,是衡量政治的最高标准。如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等。太平也是生活的第一法则。对老百姓,普遍的生活追求也是安居乐业,安享太平岁月。有俗话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老百姓求的就是太平”,“平安就好”,“好人一生平安”等等;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和为贵”,“息事宁人”等格言,其本质都是追求太平;在生活中,人们对那些不安分动不动就想求变求新的人,也往往加以斥责:“太平日子不过,为什么要左搞右搞!”“又要搞什么名堂!”,“好好的日子不过,搞什么搞!”等等。

3、忠孝。

在中国社会的地位可说无与伦比,所谓“以孝治天下”,“百善孝为先”,孝的地位是无可复加的。在中国社会,如果一个人被指责为不忠,还可以出来见人,如果被指为不孝,那就没法做人了。所以,哪怕是无恶不作之徒,只要还能尽孝,就可以获得最后的道德庇护所,灵魂也可以得到最终救赎。我们看到很多故事,某人奸淫烧杀,做下无数灭绝人性之事,人人欲食其肉,但只要最后有一句:“不过此人是个大孝子”或:“此人事母至孝”,大家就会给与一丝原谅,觉得此人本性并不是那么坏,还有救。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文化心理,就像西方人,只要最后有一句:“不管如何,此人信仰上帝”,那他的灵魂就可以得到拯救,而不管他身前有多少罪恶。

忠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三纲之中的第一纲——君为臣纲,讲的就是忠。民间崇拜第一人——关羽,也是忠义的化身。忠孝忠孝,从来都是忠在孝前,忠孝不能两全时,要优先考虑忠,从这个角度,似乎忠的地位还要高过孝。关于忠,中国人同时存在两个互相对立的观点:一是“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一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符合辩证法,左右逢源,提供灵活性;弊端则是可以各取所需,人为取舍,损害原则性。

4、仁义

仁是儒家的核心概念,为五常之首,儒家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所谓“仁本第一”,所以应该够格入选核心价值观。义”的概念,包含的范围则比较广泛,义除了本身有他的内涵,同时也可以涵盖仁、孝、忠、节等方面,比如可以认为仁也是一种义,叫仁义;孝也是一种义,叫孝义;忠叫忠义;节为节义;德是德义;信是信义等等。所谓“孔子重仁,孟子尚义”,义和仁同为儒家的两大核心概念之一,地位虽略低于仁,但对中国社会普通民众的影响,则要远远超过仁。

中国人在官本位思想影响下,普通中国人的价值观就是——升官发财,讨好上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提拔一下我。于是乎,就见到许多下层、没钱没背景的中国人拼了命地入党,为了入党什么脸皮都不要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是还是有人喜欢跪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 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其他文明同样可以孕育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所谓现代的、先进的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不再是西方文化的专利品。

第二, 文化具有民族性,即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将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和管理模式。

第三,文化具有普遍性的规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先进的企业文化理论、经验的传播速度将大大加快,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之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共同性。当然,这需要一个与本民族的文化、国情相融合的过程。

第三篇:中日美动画差别

中日美动画差别

从动画这门艺术产生至今,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在这百年间,世界各国的动画业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

为美国动画乃至世界动画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当数迪斯尼公司。Mickey和他的创造者沃尔特·迪斯尼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了一股动画旋风。随着迪斯尼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梦工厂”等动画新锐的逐渐崛起,一部部的动画精品纷纷问世。美国动画的风格也日益凸现。

(1)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注重细节刻画,适合大众审美口味且音乐优美动听。

1937年,迪斯尼出品了电影史上首部长篇剧情卡通片《白雪公主》,还有皮克萨(Pixar)出品的《海底总动员》,迪斯尼的《花木兰》,“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等影片,都以其感人,曲折的剧情吸引着观众

(2)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要。1937年出品的彩色动画《白雪公主》,白雪公主的美丽善良,七个小矮人的活泼可爱和白马王子的英俊潇洒以及影片的美好结局都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并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3)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型差别不大,形象优美。花木兰,无论从外貌特征,衣着打扮,以及其孝顺勇敢的优点都与亚洲人的审美相符。丹凤眼,柳叶眉,小嘴巴,黄皮肤,黝黑的头发更是典型的中国古典美女形象。(4)动物形象都大幅度夸张

“梦工厂”于202_年出品年的《怪物史莱克》中的主人公史莱克,他庞大的身躯,及与之不相称的小头和一双硕大的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十分淘人喜爱。

经历了70年的风风雨雨,日本动画一其独特的方式完成了它在艺术舞台上的独幕表演。

归纳起来,日本动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日本动画的风格更适合情感表达含蓄的东方国家观众。(2)日本动画能够很好的把握住超现实主义和现实的差异,使之很好的结合,具有科幻或魔幻的因素。

(3)日本动画注重精神层面的事情,体现为对人的感情生活的关注。如《Orange Road》 《Touch》《 H2》等都已被国内动漫观众所稔知。

总之,日本动画以其多元化的视角,深刻地思想含义,以及善于描摹人物间微妙感情的特点,使观众一步步走进故事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观众体味到日本民族奇特的思想观念。

说过了美国日本的动画发展与创作特点,现在来说说我们中国自己的动画业。

中国动画的起源即第一部动画片的产生是1926年万氏兄弟制作的《大闹画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动画取得了不少卓越的成绩。1942年创作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57年成立。大批动画艺术人才汇集于此,大量的优秀动画电影应运而生,如《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国动画,可以说是令人骄傲的。

然而,今天的中国动画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美日等动画大国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差距越大,发展的空间余地也就更大,发展潜力也更大。

现在,中国动画所面临的问题或特点包括:1 对动画片概念的错误认识及对观众年龄层的狭隘定位,造成中国动画“幼稚”化的模式。人们错误的认为动画就是儿童片,是专门为儿童设计准备的。而在美国日本,他们的动画片所面对的是所有观众,有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影片,也有老少皆宜的。动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不应受到年龄的限制。.动画片题材陈旧。.我国传统的动画制作模式,注重技术,轻视故事情节。近十年的动画方面的空白,使我国动画技术较之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不容忽视的客观原因,造成了中国动画制作人员水平和观念上的问题。

以上四个问题是束缚中国动画进步发展的枷锁,如果能够克服,那么中国动画的明天将会是光辉灿烂的!

第四篇:总结中日美动画

美国的动画可以说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但是他们的漫画总是落于俗套,单纯搞笑和单纯教育式的动画片太多,不像日本将动漫涉及到了日常生活、心灵感受等领域。

不用说,典型的动漫大国,动漫业的发展涉及生活各个领域,周边产品层出不穷。而且对国外有很深的影响(比如中国、美国)。日本漫画剧情引人入胜、画技高超。动画制作精美,技术应用也恰到好处。

中国动漫现在还在动漫的初级阶段徘徊。主要的问题:人们的观念落后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动画制作者总认为动漫是给小孩子看的,而家长对动漫中稍涉及“情感”方面的问题特别敏感(如《虹猫蓝兔七侠传》),所以动漫低幼倾向严重。不仅如此,中国的电脑特技、影视技巧方面有待提高,也应该改改一味模仿的毛病。相较于国外动画,中国动画缺少创新,在技术上落后,在剧情和人设上也有很大差距。

在人物设置上,中国动画习惯用低龄的儿童,3头身的大头宝宝或动物与人混杂,普遍低龄幼稚化,缺少多样的画风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动物不是人类,即使拟人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儿童却少成熟的思想与处世能力,人设缺少吸引人眼的要素。

中国动画曾无比地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有适合它发展的艺术规律。对中国动画发展脉络有一个了解,对今天的动画创作是大有裨益的。既可从中借鉴吸收优良传统,又可发现总结中国动画的不足之处,找到一条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的发展道路。

第五篇:中日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中日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Z理论,7S管理架构)Z理论是由威廉·大内在1981年提出代表日本式管理的理论。其内容为

1.畅通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应保证下情充分上达;应让职工参与决策,及时反馈信息。特别是在制定重大决策时,应鼓励第一线的职工提出建议,然后再由上级集中判断。

2. 基层管理者享有充分的权利 基层管理者对基层问题要有充分的处理权,还要有能力协调职工们的思想和见解,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开动脑筋制定出集体的建议方案。

3.中层管理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层管理者要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统一向上报告有关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

4.长期雇佣职工整理和改进来自基层的意见,及时 企业要长期雇佣职工,伎工人增加安全感和责任心与企业共荣辱、同命运。

5.关心员工的福利 管理者要处处关心职工的福利,设法让职工们心情舒畅,造成上下级关系融洽、亲密无间的局面。

6.创造生动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不能仅仅关心生产任务,还必须设法让工人们感到工作不枯燥、不单调。

7.重视员工的培训 要重视职工的培训工作,注意多方面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

8.职工的考核 考核职工的表现不能过窄,应当全面评定职工各方面的表现,长期坚持下去,作为晋级的依据。

7S管理架构即: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s)、人员(staff)、风格(style)、技能(skills)、共有的价值观(shared value),其中前3项属性属硬性管理,后4项属软性管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关联,而共有的价值观(即组织文化)是核心.硬件要素分析 战略:根据企业的内外环境,对可得资源进行分配,以适应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 结构:战略需要健全的组织结构来保证实施,组织结构必须与战略相协调,结构的组织要素包括企业的目标、协同、人员、职位、相互关系、信息等,将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就是企业结构。制度:企业的发展和战略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证,而实际上各项制度又是企业精神和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制定与战略思想相一致的制度体系,要防止制度的不配套、不协调,更要避免背离战略的制度出现; 软件要素分析 风格:包括组织结构的文化风格和领导者的管理风格。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7S模型的核心,如组织对战略的理解和掌握、组织的信仰和态度; 人员:员工是产生效能的源泉,也是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技能:员工的个人能力是企业作为整体多反映出来的独特竞争力,但是员工要掌握一定的技能,需要依靠严格、系统的培训。

中日美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一,从雇佣期比较:

1中国的国有企业采取长期雇佣制,员工一旦进入企业,一般不会被开除,直

至到达退休年龄,并且退休后可获得退休金和一定的工资以保证其生活保障。而私营企业通常是短期的雇佣关系,员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在期间可能会因为个人情况或公司的情况被辞退或员工自己辞职。

2日本终身雇佣的用工制度。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是一种发展了的带有忠诚主义、温情主义、集体主义特色的家族制度,其特点是员工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企业的初级岗位上的基本工作,只要不严重违反公司制度、没有重大责任事故和不主动提交辞呈的情况下,可在企业中工作直至退休,一般不会被解雇,即使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或者不能胜任某职位,工资的增加采用年功序列制,即使没有职位上的晋升,但只要随着在本公司工作年限的增加,员工工资也会增加。终身雇佣制也是忠孝文化在劳动雇佣领域具体表现;同时“大和精神”所倡导的无阶层文化即在非正式场合的上下级亲如一家的和谐人际也有效支撑着终身雇佣制的落地

3美国采用自由雇佣制,在美国辞职和解雇是经常发生的。短期雇佣制造成了员工的临时观点和短期行为。导致公司的员工流动性强。

二.从管理特点比较

1中国强调集约式管理。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2日本企业大多数都是实施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日本企业管理最突出的地方就在于重视对人的管理,日本企业的经营者认为,“人是有感情的”,要把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使职工在感情上觉着企业就是自己的“家”,在利益上与企业“共命运”。日本企业普遍重视对职工的培训教育。在他们看来,任何先进的技术,都要靠人去掌握、使用、创造,企业经营水平的高低、竞争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职工的素质和才能。创造了一整套全面的适合本国国情的质量管理体制。日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强调预防为主,强调全员综合管理为主,但也不忽视成品的检验,而是不断加强成品的检验,并且不断增加现代化自动化的检验设备。持续创新的危机管理。日本一些企业都成立了综合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企业风险.日本企业危机管理比较注重由“危”向“机”的转化.日本企业认为危机管理的关键点是“发现风险”,以“寻找风险为龙头”实施危机管理。从“查找风险”开始,而风险主要是在下面、在生产一线,所以他们的管理制度形成必然是“自下而上”。流程是:(在岗位)找到风险——(在管理层)制定防范计划——实施对策——对业绩(管理方案)进行评估——进一步改善。核心是“不断地消除风险”。

3美国重视契约规制,美国企业重视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比较重视硬性管理。企业对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各种定量方法,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尊重科学、依章办事、追求合理,很少受人情关系影响。强调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从实际需要出发,解聘或解雇工人完全靠合同契约维持员工

之间的关系,较少考虑情面关系。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影响劳资关系。

重视冒险与创新,宽容错误与失败。.美国企业鼓励寻找新的事物,和解决新的问题,鼓励员工打破常规,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从挫败中学习,从失败中总结,从成功中得到鼓励。并为员工提供创新的平台。创新总免不了要犯错误和失败,但美国企业只要员工去做了,无论失败与否都给与奖励。

三从社会责任感比较

1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正逐渐加强但仍然相对较低。一部分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丧失了自己经济行为的底线,漠视自己对社会、对消费者应该承担的责任,这种扭曲的经济行为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2、日本,内外协调的社会责任感.很多日本大型企业的经营理念大多是强调社会责任,它们虽然竭力追求利润,但并不把“赚取利润”定为首要目标,而是强调企业对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所负的责任。

3、美国企业重视社会责任,支持社会公益。美国立法部门制定了许多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并将社会责任明确地写进企业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活动中。美国的一些企业为了更好地对有关社会责任的问题进行管理,纷纷设置了直属董事会领导下的企业道德委员会或道德责任者等专门机构。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商机,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形象诉求的重点,成为旨在塑造品牌形象的非价格竞争手段。企业公开社会责任报告,建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察和管理制度并建立和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制度。

四 从企业共有价值观比较

1中国以人为本,以德治企。受儒家仁德的影响,中国企业注重以德服人,实行人性化管理。使企业充满和谐的氛围。并重视职业道德。受人本思想影响,认为人才是企业成功的第一要素。企业积极吸收人才。为人才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企业给做出成就的员工给与奖励。给有才华的员工升迁的机会。强调诚信经营,追求创新。诚信是一个企业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企业的立业之本。企业用诚信铸造辉煌,用诚信教育员工,用诚信和以义取利精神来善待顾客。创新是企业的动力,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企业坚持不懈的追求创新。

2、日本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或者说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它要求将组织内的人放在要素首位,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充分尊重和关注人的生命、个性、自由、尊严、解放、价值与幸福。

日本企业重视集体价值认为自我是成长的障碍,因而要求个人行为与集体活动一致,并在企业生活中对谦虚和自我控制给与很高的评价。日本企业管理人员的权利来自于他们以往的成绩和长期的工作经验,权利的本身并不是目标而是为了将工作做好的条件,因此并不害怕与别人分享权利,并能坦率的承认下级和普

通职工的价值。

3、美国重视自我价值,突出个人能力忽视集体价值。美国企业文化不着眼于整体,而着眼于个人,鼓励个人努力奋斗,突出个人能力,企业内部充满平等自由精神,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重视员工的个性发展,崇尚个人自由,尊重个人价值。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物力、人力对员工进行知识和岗位能力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并为员工搭建展示个人能力的平台。重视企业价值观建构,强调以个人奋斗为核心。强调个人负责、个人决策,根据个人完成任务,尽职尽责情况,给与个人奖励。有力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美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重视权利的价值,轻视下级和职工的价值。重视利润目标的价值,忽视社会、环境和人事关系目标的价值。

五.从人员和人事政策比较

1中国企业较重视员工的福利待遇及培训。在进入企业前通常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鼓励员工学习。但只比较关心员工的工作情况,不在乎员工除却工作外的其他需要。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

2日本管理人员认为,照顾一个人的整体生活是企业的职责,而不能推卸给其他机构,认为只有当个人的需要在公司内能得到满足时,他们才有精力从事生产工作。并且重视人员,重视管理人员发展人力资源的技能,并将这种技能传授给他们的接班人。重视员工培训,对员工非常关心尽量缩短企业与员工的距离。3美国,认为企业的使命仅限于满足职工的经济需要,把满足人的其他需要的责任推给国家、教会、社会和家庭。美国的高级管理人员,往往把人看成是用来达到他个人目标的客体,是被动受管制的工具。因此并不重视人的作用。美国企业喜欢与职工保持一定的距离,不重视训练和指导下属人员。

六.从作风上比较

1中国企业的官僚作风严重,办事拖沓、遇事推诿,呈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只知道发号施令、搪塞应付,不关心工作效率、企业效率 2日本的作风是事必躬亲,深入现场,谢敬员工,培育下属,赏罚适度创造和谐。崇尚体谅和同情的作风,有礼貌的语言,不使人过于难堪的行动,处处以赢得人心为最高准则。

3美国企业喜欢保持紧张的气氛,不断增加压力,坚持重奖严罚。崇尚强硬的管理作风,强硬的语言、强硬的行动。

中日美二维动画电影鉴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