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逻辑及其启示五篇
编辑:轻吟低唱 识别码:21-976038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6 01:55: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逻辑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逻辑及其启示

陈泽高

社体1301

2013811064 摘要:中国的近代史,通常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而其社会发展的逻辑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具有重大意义。研究社会发展的逻辑也是对社会发展的规律研究。

关键词:近代中国; 社会发展;革命;制度

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由于本身制度的落后等多方面原因受尽压迫,传统的封建制度已经极大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国,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很大的解体作用,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的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使中国在实质上丧失了从前完整的主权国和独立国的地位,但在表面上,它仍然保持着独立国的形式。

第二、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著的优势。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四、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和激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这就是中国革命的深刻的社会根源。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性质。那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民主,这两大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的统一。近代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八十余年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及其走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戊戍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但是,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历史表明,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们担负不了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任务,改变不了中国的命运。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政党来领导,需要新的思想指导,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也就成为必然。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及后来多次斗争的失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北洋军阀对内独裁专制,卖国对外投降造成的严重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预示着新的革命的发生和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和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而唤起的中国人民及其先进分子的新觉醒、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又使得中国革命实现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成为可能。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实现是通过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而完成的。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使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发生了在本质上有别于过去八十余年的一切革命运动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批受十月革命影响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成为运动的指导力量,五四运动因而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有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进入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就是说新民主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呢?这对于中国的启示又有那些呢?

第一、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资产阶级应当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中国资产阶级也确曾为此努力过、奋斗过。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使中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担负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中国革命客观上要有新的领导阶级,走新的道路,中国无产阶级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第二、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这也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自身优点决定的。

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集中,容易团结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与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三大特点,这些优点,必然使它成为近代中国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第三、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是坚持无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的领导权这条马克思主义原则的要求。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领导的实质就是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能了解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能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始终站在革命运动的最前头,把革命一步、一步引向胜利。

第二篇:简论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建设模式

简论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建设模式

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是我国文化发展和建设中碰到的一个基本问题。它之所以成为一个基本问题,是因为:一方面,民族文化的发展不可能离开世界文明的大道而在封闭的文化圈中进行。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必须实行开放政策。吸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的文化。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确实存在着不少的冲突。因此,如何处理好中外文化的关系,是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具体到中西文化关系中存在着四种主要的模式即:中体西用的模式;全盘西化的模式;中国本位的模式;中体西用的模式。所谓文化模式──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这种模式出现的先后次序不同,有的选择模式的原始内容和意义虽然已消失,但在其抽象的形式上则一直影响至今。

一、“中体西用”是最先提出的选择模式。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的输入,是随着战争而来的。首先时舰船与枪炮,随后是铁路、开矿与其他科学技术。随着西学西艺输入与日俱增,古老的中国文化与近代崛起的西方文化的冲撞便按照历史的逻辑的必然性展开了。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的思想家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是中体西用的先声。到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明确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中体西用”的基本原则就是:保存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固有的文化传统,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器具、中心思想是一个“保”字,即在保科、保教、保国、保民的前提下进行“变”,也就是在中国旧“体”的框架应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所谓“道为本,器为末,器可变,道不可变。庶知所变着,富强之权术而非孔孟之常经也”,“取西人器数之学,以为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就是“中体西用”论的典型表达。虽然立足于“保”,但其用心却在努力阐明“西用”之必需。直至“五四”时期,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的论战中,出现了“文化取代”论和“中西互补”论两种观点。“文化取代”论一方面主张输入西方民主和科学的精神,通过激进的文化革命来彻底改革中国旧文化,以争取中国的文化复兴;另一方面又未解决新文化究竟怎样形成和怎样取代旧文化的问题,为以后的“全盘西化”论留下了地盘。

二、20年代末和30年代,在中西文化上又发生了一场大

论战,形成了“全盘西化”论和“中国本位”论的对垒。1929年,胡适在位英文《基督教年鉴》写的《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一文中,提出了“全盘西化”和“全力现代化”的主张。岭南大学教授、留美博士陈序经在他1932年写成、1934年出版的《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中,对文化问题上的“析衷派”、“复古派”提出批评,认为中国文化唯一的出路,在于“全盘西化”。这是第一次确定无误地用中国文字宣传“全盘西化”论的主张。1935年1月王新命等10名教授在《文化教授》杂志上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提出了建设中国本位文化的主张。认为:在近代的几次文化运动,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但没有解决中国文化上存在的问题,反而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失落,在文化的领域,我们看不见现在的中国了。因此,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必需从事本位的文化建设,用三民主义文化统一中国。于是,一场文化的大论战爆发了。“全盘西化”论和“中国本位文化”论都遭到了批评。反对“中国本位文化”论的人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好不容易给中国文化的建设带来一些清新健康的空气,怎麽能在退到“中国本位”上去呢?要想维持中国本位是绝不可能的。如果一定要维持中国本位,那只有从现在起隔绝于一切文化的接触,恢复一切固有的道德文化。提出“中国本位文化建设”,无非是重谈“中体西用”的老调。

三、“中国本位文化”论者。他们认为:“全盘西化”

论,忘记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民众,忘记了全盘西化也会把西方垃圾箱的垃圾用来代替中国人饭碗中的白米饭;只看到西洋的好处,没有看到它的不足;是想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否认了中国本位的民族自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是西方文化,决不能把两种对立的文化都吸收进来;把文化变动的历程当作“优胜劣败”的过程,否认文化的选择有科学的方法做标准,而一个国家是可用它的政治权力来统治文化,确立文化之标准的。在中西文化的关系上还有即反对“中国本位主义文化”论又批评“全盘西化”论,又主张“根本西化”论者,也有“西体中用”者。

四、“西体中用”的模式。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在30年代的文化论战中有人提出过,并把他解释为:“全盘吸收西洋文化之根本精神”来“调整中国固有之优美文化”。这是“全盘西化”论的修正观点。到80年代,有的人又把他进一步明确为“西体中用”,所谓“西体”,就是现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它是社会存在的本位和本体意识。他们虽然都是来自于西方,确实全人类和整个世界发展的共同方向。所谓“中用”,就是说这个由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现代化进程仍然必须通往结合中国的事迹,也包括中国传统意识的实际,才能真正实现。这也就是现代化为“体”,以本民族化为“用”。“西体中用”论与“中体西用”论相对立,与“全盘西化”论亦有区别,似乎也想“补充”和“修正”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提法。因为“西体”虽然包括马克思主义,但又不归结马克思主义,甚至主要不是指马克思主

义。

以上四中文化模式,是对中西文化冲突的不同回应方式,是中西文化冲突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对中西文化进行不同评价,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的现实矛盾、发展趋势有着不同的分析,对未来文化怀有不同理想的结果。在学习中国文化建设与西方文化关系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免以偏概全把西方现代化文化看成是全新的西方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看成是中国全部文化。面对目前中国进行的又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如何看待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呢?首先要面对现实。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与发展史,但是悬昧保守的封建思想使得中国早在封建社会末期就已经落后于世界的先进的发达国家,他们利用中国的四大发明最基本的原理加以发展创新,返回来侵略中国。鸦片战争的教训没有忘却。我们确实在科学技术、生产力的现实问题上早已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奋起直追,在这一点上我国现在搞改革开放正是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以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最终会使中国文明古国的风采和发展的现代化在世界的舞台上重放异彩。

中西文化的关系渗透于各个领域,要抱着正确的态度,理智的面对,取其之长,补我之短;客观的面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其判断的标准,就看它是否有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把传统的和当今全球最先进的结合起来,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第三篇:杨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纲要

杨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B06040531 魏畅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统治阶级为了谋求封建国家的“富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倾向。洋务派是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以消除“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其内容虽然十分广泛,但核心一直是创办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陆海军的军事活动。

洋务派对清朝军队进行武器和训练的革新,与顽固派的愚昧守旧态度相比较,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中国军事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1865年到1895年,洋务派在各地创办了20多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船舰的工厂。在自制和外购的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淮军已“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为洋枪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其战斗力有所增强。洋务派的海军建设成效尤为卓著。经过苦心经营,洋务派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师。尤以北洋水师实力最强,其规模时居世界第4,其中定远、镇远舰的购置,给日本以很大的威慑,推迟了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间。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重创日本海军,阻止了日本侵略军的长驱直入。因此,洋务运动中的近代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起到了“御侮”的作用。

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虽然不是旨在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但它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客观上却冲破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桎梏,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进程。洋务运动不仅使中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而且间接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洋务派企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并且孕育了新的阶级力量,这些都在客观上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西学的大量引进和新式学堂的建立,不仅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也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传统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洋务运动把西方近代文明成果呈现在对其茫然无知的中国人面前,使人们开始耳闻目睹和亲身体会这些成果的优越之处,从而逐步澄清了对“西学”的种种误解,由一味抵拒,渐至批判地吸取。盲目自大的心态日见改变,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客观地面对现实,承认两方科技的进步,不再反对把“西学“引入中国。

但是,洋务运动所具有的封建属性,决定了它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的存在。首先,因为洋务运动由清王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所主持,其根本目的又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所以,他们大规模引进的只是西方的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对西方的社会经济制度讳莫如深,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则坚决抵制和反对。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其次,洋务派所兴办的企业均由洋务官僚操纵,经营管理大权都被其委派的总办、会办、帮办或提调等把持,他们经营不善,管理腐败,不可避免地使企业内部充满了封建性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这些企业在封建性的严重束缚下,或瘫痪停办,或被帝国主义侵吞,或转让私人经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再次,洋务运动的变革措施与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和本末观发生了冲突,受到传统心理的束缚。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抑商是历代统治者沿袭的基本国策,重义轻利是历代统治者提倡的修身准则,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僵化少变的生活方式,使人们习惯于安定平静的生活,具有较强的心理惰性,面对社会变革,求稳怕乱,抗拒抵制。尽管西学的输入打乱了中华民族独立发展的轨迹,但长期以来民族发展的惯性,使很多中国人仍然按照本民族特有的观念去看待世界和社会,这就妨碍着他们去接受新的东西,同时也妨碍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总之,洋务运动处于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它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消极的不良影响。

Page 1 of 1

第四篇:县年初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尤其是以**集团30万吨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为代表的项目建设、以“引诺入*”供水工程为代表的“利民行动”、以构建新农技推广体系为代表的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截止8月末,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881万元,同比增长13.96%;新口径工业实现总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税1084万元,同比增长34.7%;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4.92万人。

一、以园区建设为牵动,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牢固树立工业立县、工业兴县思想,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上项目,大上工业,推动工业经济提档次、上水平。一是大力辟建工业园区。在**路两侧规划辟建了总占地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已完成征地70公顷,入驻企业8户,实现合同引资4.7亿元,到位资金1.5亿元。在工业园区的牵动下,全县招商引资成果不断扩大,截止目前,共运作投资百万元以上的项目46个,合同引资11.6亿元,到位资金1.7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项目3个、5000万元以上2个、千万元以上20个;生产加工型项目36个,占项目总数的78%;35个项目有资金到位,合同履约率达76%,引资到位率达27%。二是积极抓好新项目建设。重点抓了六个项目:(1)30万吨马铃薯精深加工项目。该项目由嵩天集团投资3亿元建设,达产后年可生产马铃薯精制淀粉5万吨、变性淀粉1.5万吨、马铃薯蛋白5000吨、蛋白饲料1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安排就业上千人,实现税金超千万元,带动马铃薯种植面积30万亩。一期工程将于10月份竣工投产。(2)庆东集团的木材深加工项目。该项目投资近亿元,主要生产高档家具及中高密度板,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4亿元,年上缴税金1200万。目前正在与庆东集团进行项目洽谈。(3)秸杆发电项目。国电环保集团拟投资5亿元上马生物质能发电项目,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实现利润6000万元。(4)陶粒页岩加工项目。哈尔滨龙电集团和我县鑫秀实业公司分别投资3684万元和5000万元,建设了两户陶粒及砼制品加工企业,目前企业正在进行土建,设备正在采购中,预计明年初可开工生产。(5)石材开发项目。由山东东大集团投资5000万元,进行碎石开采、火烧板和石材加工。(6)冷饮食品加工项目。引进大连鹏宇冷食品有限公司投资7100万元建设的高档冷饮食品项目,预计11月份投产,达产后年产值近亿元。三是突出发展老工业企业。对粮办工业,借助董氏集团实力进行改造,开发新产品。集团拟投资2.5亿元,上马米糠油加工项目。同时,对艾斯精细化工、纤维板厂等企业也进行了扶持发展。首批列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计划的艾斯化工四氢噻吩项目,总投资5500多万元,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目前土建工程已竣工,并一次试车成功。

二、突出**特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从群众最企盼解决的“六难”问题入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定县党政领导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每人联系一个村,县直部门、中省直单位分别包扶全县76个村,一定三年。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了62名干部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副书记,任期三年。对任职期间超额完成任务目标、业绩特别突出的第一书记可直接作为乡镇长人选,任副书记的一般干部可提拔为副科级。为调动村级党组织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年初我们将实绩突出的3名村党组织书记上挂为乡镇党政副职,并提出利用5—10年时间,使业绩特别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全部纳入财政编制,或代交养老保险,享受“退休”待遇。二是制订建设规划。制定了全县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和202_年实施方案。规划突出了“五新”目标,着力构建“五个体系”。即发展新产业,构建质量效益型农业生产体系;拓宽新渠道,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体系;打造新村镇,构建功能齐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倡导新风尚,构建乡风文明的和谐发展体系;健全新机制,构建务实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全县各部门、试点乡村也研究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规划及实施方案。三是着力解决“六难”问题。把解决农村“增收难、吃水难、行路难、入学难、就医难、养老难”等“六难”问题作为突破口,促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在解决增收难上,突出培育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业三大产业。全县按绿色食品标准组织生产面积100万亩,各类畜禽饲养总量达121.54万(头)只,转移劳动力4.92万人,劳务总收入达到1.2亿元,取得了超历史最好水平、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户均转移超1人的可喜成绩。在解决吃水难上,投资700万元新打人畜饮水井20眼,解决40个村屯1.2万人的饮水难问题。在解决行路难上,开工建设通乡通村公路250公里,总长46公里的**路已竣工通车,结束了**农村没有白色路面的历史。在解决入学难上,投资820万元新建了5所农村中小学;投资320万元,为县一中新建4800平方米的教学楼,全县高中毛入学率已由202_年的26%提高到60%。争取上级支持,将“九校合一”的县职业技术学校建设成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星火远程培训基地。在解决就医难上,投资300万元武装了县医院,达到省内县级医院先进水平。投资465万元对5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改造,增添大型设备,改善医疗条件。在7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了平价门诊、平价病房,对30种常用药品实行了“零加价”。在解决养老难上,将乡镇敬老院院民的生活标准提高到3000元;为全县8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营养补贴5.78万元;投资320万元,建设了面积为3480平方米、可集中供养200位老人的高标准老年公寓,主体工程已完工。四是强化试点村建设。通过省市县三级部门的帮建和农民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1

第五篇: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专题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1999年,党中央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青海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开发的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时期成为青海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基础设施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一、经济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

(一)经济实力得以提升,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经济总量快速扩张。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超过了两位数,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全省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239.38亿元飞跃到202_年1081.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1倍,年均增长11.9%。人均生产总值由4728元提高到19454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9%。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4.8个百分点。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3.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3.0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趋向优化。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按照稳定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和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向,不断调整经济结构,经济结构逐步趋向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99年的17.5:39.3:43.2调整为202_年的9.9:53.2:36.9。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成为带动全省增长的主导力量。

政府财力不断增强。1999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23.04亿元。202_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66.46亿元,比1999年增长6.2倍,年均增长21.9%,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年均增速高7.9百分点,比西部开发之前十年的年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

(二)高原特色农牧业成效喜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使农牧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实现了主要农畜产品自给,农业稳步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202_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07.4亿元,比1999年增长41.9%,年均增长3.6%,比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年均增速高1.3个百分点。

积极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近年来,我们立足高原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坚定不移地实施特色优势农牧业和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规划,全力打造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带。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湟水、黄河谷地和脑山地区为主的优质蚕豆、果品、马铃薯、蔬菜、油料等5大农产品生产基地。202_年,全省薯、豆、油、菜、药、花等六类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比重已达到65.6%。

加强农牧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十年来,全省加大农牧业主要产品和重点产品标准的推广和实施力度,通过种植业基地、养殖业基地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建设,有效地降低了农牧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重点扶持建设了一批以农畜产品加工转化为主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奶业、牛羊肉、绒毛、马铃薯、油菜、中藏药材等产业,延长加工产业链条,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鼓励开发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扶持建立了一批优质高效的生态农牧业基地。

(三)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支柱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加快资源开发,先后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钾肥基地、食盐生产基地、硅铁冶炼基地、西北最大的水电基地、油气生产基地,形成了四大支柱和四大优势产业,全省工业快速发展。202_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70.33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16.1%,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速高5.6个百分点,比西部开发之前十年的年均增速高8.1个百分点。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5%,比1999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工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支柱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青海围绕加快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进铝电联营、水电、钾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生物制品、新型材料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精深加工能力,构筑了具有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体系。重点发展了石油天然气开采、电力生产、有色金属、盐湖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培育了冶金、医药制造、畜产品加工和建材四大优势产业。202_年,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283.71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64.5%,;四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64.52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14.7%,四大支柱和四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9.2%。循环经济助推结构调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任务的生态立省战略。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抓手,随着柴达木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批准列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青海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2_年,两大试验园区实现增加值308.06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70.0%。

(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步伐,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快速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99年的103.32亿元增加到202_年的398.54亿元,增长1.9倍,年均增长11.2%,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年均增速高1.4个百分点,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年均增速高1.5个百分点。内外贸易繁荣活跃。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消费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2_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47亿元,比1999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2.6%。通过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全省对外贸易额不断增长。十年来,全省累计进出口总额44.28亿元,是1978-1999年(21年)进出口额的2.7倍,其中出口30.54亿元,进口13.74亿元。202_年,海关进出口总额5.86亿元,比1999年增长4.4倍,年均增长18.4%,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年均增速高4.6个百分点,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年

均增速高13.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2.51亿元,增长1.9倍;进口总额3.35亿元,增长15.0倍。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西部开发以来,青海省大力实施基础优先战略,一大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202_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0.51亿元,比1999年的128.13亿元增长5.2倍,202_-202_年累计完成投资达3862亿元,占1979-202_年累计投资额的82.7%,年均增长19.4%,与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相比,年均增速高3.5个百分点,与西部开发之前的十年相比,年均增速高0.2个百分点。

三、积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努力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华水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到中下游的生态安全。西部大开发以来,为保护全省生态环境,并构筑全国稳固的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逐步明确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思路。202_年,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等工程项目;调整种植结构,改变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设立柴达木和西宁经济开发区两个循环经济试验园区,推进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依托丰厚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通过强化环境全民宣传教育、规范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措施,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2_-202_年,全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累计达到47.55亿元(其中202_年12.23亿元,比202_年增长1.4倍)。财政支出中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达到28.98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6.0%,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四、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城乡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202_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达8.89亿元,比202_年增长98.0%。年末实有道路铺装面积1173万平方米,增长95.8%;供水综合生产能力94.88万吨/日,增长97.7%;供气(人工、天然气)总量11.84亿立方米,增长6.5倍。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899辆,增长68.8%;出租车6600辆,增长14.1%。截至202_年底,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180公顷,增长99.5%。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广泛开展,省委、省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坚持整合资金、整体推进、集中力量办大事,实施了生产设施建设、水电路话“四通”、农牧民转移培训、扶贫整村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新农村规划和村庄环境整治八大工程,有力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牧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社会保障为群众撑起“安全网”。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程加快,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铺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不断完善,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弱有所济。202_年末,全省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1.3万人,比1999年末增长41.2%,其中,在岗职工52.0万人,离退休人员19.3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6.0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60.5万人,其中,城镇单位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5.7万人,比1999年末增长5.0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6万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34.3万人。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1万人,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8.0万人。

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逻辑及其启示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