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某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案例分析[共5篇]
编辑:独坐青楼 识别码:21-1114096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3 13:30: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某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案例分析

某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案例

作为高科技民营企业,公司抓住国内电力领域市场化、科技化、能源化的有利时机,成功抢占江苏电力市场高地并辐射河北、湖南、四川、广东、云南等地,业务也不断扩展到其它公用事业领域,公司知名度和综合实力持续提高。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和IT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强劲挑战,而管理缺陷也越发成为制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整合更是公司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举措。针对公司的发展战略及公司人力资源现状,我就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和近期的工作规划提出几点看法。

一、建立全员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各部门职能和业务不断扩展,管理越来越专业化、精确化、程序化,根据国内外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和公司的特点、传统,必须建立由公司领导层、人力资源部、各部门主管及普通员工四位一体的科学分工又相互协作的全员、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公司领导层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制订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支持人力资源部、各职能部门开展人力资源实务,为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

2.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制订工作规划,开展职位分析,组织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做好人力资源事务性工作。

3.职能部门主管在人力资源核心业务中把握关键环节,如工作管理、招聘中的面试选拔、培训实施、部门人员考核、反馈、部门人员工资定位与奖惩等(必须切实提高部门主管的管理理念、技术和水平)。

4.员工可以通过工作分析会、座谈会、面谈沟通等渠道参与公司业务、管理、考核、工资福利、培训等方面的建议和修正,不断完善公司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体现公司管理的公平、公正、透明和持续改进的原则。

二、完善职位分析、规范工作管理

1.对公司的组织机构和各部门职位进行梳理、整合,编写规范的部门职责、职位描述、工作规范、作业说明书,确定各部门、各职位的工作职责、任职条件、考核方法,杜绝因人设职、职位业务重叠、部门职责交叉等不合理现象,使公司机构和职位设计流程清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协调方

便、沟通流畅。更重要的是明确各部门、职位在日常工作或项目实施中面对业务问题尤其是突发问题的职责、反馈渠道和应急措施,使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便于追溯,形成“人人在管事,事事有人管”的良好作风。

2.公司中高层主管必须切实认识到,出现员工没有按规定开展工作或其它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生产效率提高缓慢等不良现象,不一定是员工意识差或方法不对,可能是工作流程上存在缺陷,是我们管理体制上存在漏洞。那么,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工作质量、工作规范,必须从工作流程本身着手,根据IT行业特点和人事配合要求,分析人、机、料、法、环等制约因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工作管理规范,使每项工作都形成清晰的流程和相关责任人,每个项目从市场调研、论证、接洽、竞标、签署、方案、开发、实施、验证、维护都能形成完整的程序和资料,既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思路和习惯,更能有效降低人员流失带来的风险。

三、重视人才引进、储备和培养

1.公司应正确认识到IT行业人才流动的特点,在保证关键人才和公司着意培养的人才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于一些不适合公司发展或能力达不到公司要求的人员要有计划的放弃。公司还要根据业务发展和岗位空缺情况,建立系统的人员需求统计和人才储备机制,制订年度人才引进计划,保证空缺岗位能及时补充、及公司的部分关键管理岗位的人才储备。

2.改变目前单一的岗缺招人的被动的招聘模式,利用网络、报刊、人才交流会等途径发布长期人力资源需求信息,提高选择的余地和应聘人员的素质。

同时优化面试流程,通过对应聘人员的道德品质、基本素质、专业知识、社会实践、应变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全面考察,选拔出符合要求的人才。

3.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协作和轮换,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减轻由于专业化程度过高而产生的工作枯燥感,工作效率降低。提高员工多种业务能力,加强部门和岗位间的协调沟通,充分利用公司人力资源的优势和潜力。4.公司应有意识的引进或培养一些如项目主管、客服主管、销售主管这类骨干人才,既能协助部门经理开展工作,又能协调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的业务分工和人员调配,更能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绩效。

5.目前公司销售环节管理水平不高,应规划在适当时机引进高级营销主管,2 既能统筹策划、又能开拓市场、更能管理队伍,还使总经理从繁杂的琐事中脱离出来,致力于公司战略管理。

四、健全培训制度

公司近几年十分重视培训,但效果不太理想,主要是培训没有系统化,仅以应急培训和产品培训为主,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要想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需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不断改善:

1.加强入职培训力度,由人力资源部和所在部门联合实施,对新进员工进行公司概况、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和部门职责、岗位知识、沟通机制等知识培训,不能因业务急就简略行事,要使每个新进员工了解那些应该做、那些可以做、那些不能做,能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定,为以后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2.规范日常培训,公司应根据年度业务发展需要和项目实施要求,制订详实的培训计划。通过有序系统的产品知识、工作技能、工作规范、业务技巧等方面培训和成熟经验交流推广,让每个员工都能得到提高和锻炼的机会,使他们既熟悉产品知识更具备良好的业务技能。

3.重视中高层主管培训,通过委外培训、厂内班培训等方式切实提高中高层主管的管理理念、管理技巧、激励方法和业务能力,以适应当前管理、业务发展的要求和员工多变的思维模式,保证分管工作或本部门工作高效精确开展。4.培训方式要多样化,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学、现场分析讲授、互动式探讨等方式,提高培训的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扩大培训效果。

5.完善培训反馈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对培训对象进行考核、面谈、笔试、工作跟踪等方式评价培训效果,并深入了解各类人员的培训需求,以修正公司的培训计划、培训方式、最佳培训时间等要素,并为培训学到的知识提供应用的环境,达到提高培训效果、降低培训成本和切实改善工作的目的。

五、构造工资体系和绩效考核系统有机结合的激励机制

1.不断完善公司薪资政策和薪资结构,建立全体员工的鉴定考核体系,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使每位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贡献大小与个人工资、晋升充分挂钩,激励先进,鞭策、淘汰落后。对于经过多次培训和考核仍达不到公司要求的员工应有计划的调整、降薪、限制使用乃至辞退。

2.不同的发放薪酬方式对员工的激励效果差异很大,对于高科技型企业员工来说,福利模块更能解决他们关心的问题,使他们感受到公司的尊重和关怀。公司可以借鉴一些先进企业管理经验,调整工资结构,有针对性地考虑交通 补贴、住房补贴、节日奖金等员工福利在工资中的比例,在工资总额不变或增长很小的情况下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绩效。

3.对现有工资体系不断调整完善,使员工收入水平随着公司业绩上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稳步上涨。同时根据“20%与80%的不平衡法则”,重点培养和激励属于20%的如部门经理、助理、项目主管等骨干力量,来带动另外80%的员工,并且注重不断引入新的人才,让20%得以新陈代谢,从而使全公司人员素质、工作效率、经营业绩不断攀升,这就需要工资政策的真正倾斜和激励机制的差异性。

六、修改完善管理制度

公司目前的各类规章制度管理比较散乱,许多文件或条款已经不适应现在形式需要,更有不少文件已经与实际情况脱节,既不利于员工对制度的理解,更不利于管理部门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必须尽快整理、完善。1.文件体系目录:

行政综合类:保密规定、办公用品管理规定、办公辅助设施管理规定、餐饮管理规定、仓库管理规定、会议管理规定、文件管理规定、业务接待管理规定、印鉴管理规定等。

人力资源类:人力资源管理条例、招聘管理规定、薪资管理规定、职务分析、培训管理规定、绩效考核办法、企业文化等。

财务管理类:各类财务管理规定。

技术开发类:软件开发规范、技术资料管理规定、工作任务考核办法等。

市场管理类:市场信息管理方法、竞标管理方法、项目实施管理规定等。2.执行、检查、监督制度

管理是规范正常,发现异常,文件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工作,有章可依。文件适用范围对象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认真执行,同时部门要负起日常检查的责任,人力资源部门要进行监督,不要等出了问题才分析原因。同时对于发现

的一些异常要积极制订防范和改进的方法,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相关部门不断修改完善文件,保证我们使用的文件是有效和唯一的版本,能够符合我们工作的需要。

七、营造特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整个公司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共同价值观的长期艰巨的过程。它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风格、激励机制、团队精神、企业礼仪、共同价值观等涉及企业发展的各方面,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共同价值观是维系公司员工的一条无形的精神纽带,只有全体员工能够了解公司的战略意图、管理风格、激励方式,并得到他们的认可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充分珍惜自己的工作,以身在公司为荣,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更通过公司的各种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使全体员工能齐心协力为实现企业战略而努力。针对当前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员工责任感不强,集体意识淡漠,凝聚力欠缺等情况,必须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营造环宇特色企业文化: 1.强化全体员工企业精神和企业礼仪教育。公司员工言行举止和精神风貌代表企业的形象和实力,制订公司的企业礼仪规章制度,规范员工对内、外人员的接洽或交流要求,并不断对员工进行企业精神和礼仪培训和检查督促,既有利于提升公司在客户心目中的整体印象,更便于内部的协调沟通及团结协作。

2.给员工营造一个宽松的生活、文化氛围。公司由于人手少、任务急、项目紧的特点,也缺乏必要的文娱措施,员工业余生活比较枯燥,长期下去会影响员工凝聚力和协调性。因此公司可以建立员工活动室、图书角、文体娱乐、参观等活动,改善员工业余生活水平,提供再学习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集体凝聚力。

3.建立一个平等、互信、互动的交流平台。本着着眼公司未来、关心员工发展的思想,通过日常交谈、座谈会、分析会、集体活动、培训等各种机会,部门之间、岗位之间要认真思考项目、工作的协调和开展、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更要积极和员工交流、沟通、反馈,了解员工的思想方法、工作业绩、生活境况,同时也传达公司的最新发展动向和实际问题,并及时解决员工比较敏感或感兴趣的问题,让员工切实感受到平等、5 信任和效率。

4.企业文化的营造是以制度建设和严格管理为前提的,要想引导员工按公司战略要求开展工作、发挥活力、规范行为,必须先制订全面、详细、合理、可行、公平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约束员工的行为,让所有人明白应该做什么、鼓励做什么、限制做什么、严禁做什么,对于符合奖励或处罚条件的根据规定实施奖惩,并视公司时势需要调整奖罚力度,从而不断鞭策、激励员工。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市场条件和公司境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企业文化也必须随着公司业绩的提高和所处环境的变化对各个有机环节不断健全完善,才能不断丰富、发展、适用,与公司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并相互促进。

案例的分析

我认为该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相对较为合理。

公司的人力资源分别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立足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趋势和公司正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制定了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目标。同时又考查了现阶段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战略的分解实施过程中利用相关制度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从公司的发展战略出发,在人员的引进和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应制度。

选人:改变单一的岗缺招人的被动招聘模式,开辟网络,报刊,人才交流等多种招聘渠道,长期储备合格的优秀人才。对于一些重要岗位的管理人员,除了自身培养外,还注重利用猎头公司等挖掘。

制定了程序化的面试流程,和多维度的考查方面。不仅注重员工的职业技能更注重员工的道德素养。

育人:基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延伸出的对员工数量和技能水平的要求。要提前培训,定期为员工制定工作技能的课程。

对于新员工进行严格的入职培训,让员工了解企业的文化和制度规定。同时也为中层的管理人员制定相关的培训,让他们理解先进的管理理念适应员工的多思维模式。

用人:公司秉承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领导与员工双向沟通制定相关的工作目标。并由人力资源部门执笔所做的详细工作说明书和工作流程,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尽量做到人尽其用。

留人:在企业整体的文化建设下,制定公平,公正的薪酬制度,和奖惩措施。并注重员工的薪酬结构调整以激励员工以更好的状态去工作。同时企业注重员工的业余生活,使员工在工作的同时也能做到劳逸结合。

缺点

企业在选人的阶段只有大体的思路概况,并没有制作详细的人员数量规划,和招聘 渠道的具体运用流程。

企业在留人阶段没有注重对员工家庭的关心。以上是我对该案例所做的评价。

第二篇:人力资源规划案例

人力资源规划案例

1D集团在短短5年之内由一家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食品制造商,企业最初从来不定什么计划,缺人了,就现去人才市场招聘。企业日益正规后,开始 每年年初定计划:收入多少,利润多少,产量多少,员工定编人数多少等等,人数少的可以新招聘,人数超编的就要求减人,一般在年初招聘新员工。可是,因为一 年中不时的有人升职、有人平调、有人降职、有人辞职,年初又有编制限制不能多招,而且人力资源部也不知道应当多招多少人或者招什么样的人,结果人力资源经理一年到头的往人才市场跑。

近来由于3名高级技术工人退休,2名跳槽,生产线立即瘫痪,集团总经理召开紧急会议,命令人力资源经理3天之内招到合适的人员顶替空缺,恢复生产。人力资源经理两个晚上没睡觉,频繁奔走于全国各地人才市场和面试现场之间,最后勉强招到2名已经退休的高级技术工人,使生产线重新开始了运转。人力资源经理刚刚喘口气,地区经理又打电话给他说自己的公司已经超编了,不能接收前几天分过去的5名大学生,人力资源经理不由怒气冲冲地说:“是你自己说缺人,我才招来 的,现在你又不要了!”地区经理说:“是啊,我两个月前缺人,你现在才给我,现在早就不缺了。”人力资源经理分辩道:“招人也是需要时间的,我又不是孙悟空,你一说缺人,我就变出一个给你?”„„

问题:试用人力资源规划理论分析D公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人力资源规划案例 2

“增加还是不增加?”

在飞翔印刷厂的人力资源办公室里,二车间的王主任正在和人力资源部的张经理正在谈论着什么,就听见王主任说:“张经理,我需要增加一名排字工人,你却要我为此提供依据,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车间原来有10名工人,其中有一名刚刚辞职了,所以我现在就需要一个人来顶替他。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3年的时间,这个部门一直都是10个人,以前这个部门需要10个人,当然现在一定需要10个人”。

问题:张经理该如何回答王主任呢?是增加还是不增加呢?

要求:结合人力资源规划相关理论内容加以分析和说明。

第三篇:人力资源规划案例

人力资源规划案例

江苏省某大型国有卷烟厂在制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时,其指导思想是积极为该厂发展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励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完成和超额完成企业近期和长期的目标任务。根据这一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的指导思想,该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具体的人事政策时,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员工的衣、食、住、行、康、乐等各个方面,规划方案首先考虑本厂的经济承担能力,人员编制、工资福利、晋升、奖励、招聘、辞退等各个方面都必须根据人才需要和供给可能来决定。人事部门根据生产规模和业务发展,广泛收集人力,补充流失,遵循适当增加又防止人浮于事的指导原则,从严控制,在执行过程中,各所需部门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增加或减少人员编制。例如业务开展不如意的部门,即使总厂在规划时多给编制数,他们也可以先不要;另一方面,当厂里部署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时,人事部门在做人力资源规划时会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人员扩编,例如对外公开高薪招聘具有卷烟品种开发技能、具备专业财务知识、市场分析能力等特殊技能的专门人才。该厂在制定职工管理人事政策时,必须遵守现有的法律规定,并且根据法律规定的修改或变动,随时修订人事政策,如果工厂违反了法律规定,任何一名职工都可以随时投诉,追究其法律责任。根据该厂的人事部门主任介绍,他们员工的工资水平属于同行业国有厂的中上等,在其他福利待遇、培训教育和工作环境上也优于同行业,这一点正好适应了当代工人做工不仅讲工资,而且讲发展、讲环境的就业观点。人事部门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遵循“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管理理念,注重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来提高员工对精神待遇的满意度,譬如赋予员工控制和管理自己工作自由的权利等等。充分授权、委以重任,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参与感,特别是能根据人才的特长设岗,最大限度地做到人尽其才。因此,该厂高中级技工的平均流动率一直较低。

第四篇:人力资源规划案例 (精选)

某工程公司核心人才的招聘配置规划与选拔培养实施案例

一、项目背景属某工程公司是由中铁三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铁道部第三工程局第一工程处职工持股协会和兰州铁一院工程经济咨询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以建筑工程施工为主,同时兼有勘察设计、科学研究、工程监理、技术咨询等功能的国家一级施工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案例。主要经营范围包括:铁路、公路、市政、工业和民用建筑、水利、机场、港口、城市轨道交通、地基处理、结构加固等工程的施工、设计与监理;混凝土和土石方等工程新材料及其质检设备的研究、生产与销售;新型轨道结构及与道桥相关技术项目的试验与研究;各类建设工程的技术咨询与服务。现有员工2661人,拥有各类先进机械设备743台(辆),资产总值3.5亿元,年生产能力8亿元。该工程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在施工方面,先后参加过30条国家铁路新(复)线,287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及12项国外项目的建设,其中有15项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工程奖;在设计方面,共完成铁道部建设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和国家、地方重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200多项,并有54项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工程项目勘察、优秀工程设计、优秀软件及科学进步奖;在科研方面,主要负责全路重大课题的科技攻关、科学试验、作业标准编制。研制了轨道检查车、高速铁路桥盆式支座、减震型无碴轨道和各类提速、高速道岔等产品;共取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百余项。近年来,随着国家总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该公司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正在承担的工程项目达到34个,其中重点工程27个。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各专业工程师、项目财务总监等关键岗位的人员出现匮乏。为此,公司领导层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对核心人才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需求,希望在外部咨询机构的协助下,对公司关键岗位的人力资源做出2-3年的规划,并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以满足未来公司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中铁三局的领导对该项工作非常重视,董事长和总经理亲自对包括诺姆四达测评咨询公司在内的多家测评咨询机构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最终,诺姆四达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测评咨询项目经验从众多测评机构中脱颖而出,成为该公司的项目服务提供商。

二、项目目标1.对公司的两大关键岗位——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做出2-3年的人力资源规划,建立后备人才梯队;2.建立两大关键岗位的胜任力模型,明确选拔的标准和要求;3.根据以上胜任力模型,对这两个岗位可能的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挑选出这两个岗位的后备人才人选;4.根据两个岗位后备人才的能力素质特点,明确其发展方向、与目标岗位的差距和培养提升要求;5.针对不同岗位后备人才的能力素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计划与培养计划。

三、实施方案

(一)前期调研,进行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预估将来需要的人力资源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内外部信息;2.收集公司整体战略规划、企业组织结构(尤其是项目管理部的结构设置)、市场预期与规划、新项目规划等数据信息;3.了解公司与两个关键岗位相关的人力资源政策、公司文化特征、公司行为模式特征、薪酬福利水平、培训开发水平、绩效考核制度、在职人员的人事信息、人员的流动率、人员的年龄结构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为制订行动计划做准备;4.选取同行业的一些标杆企业(如中铁12局、2局等)进行调研,了解其在人才的规划和培养方面的成熟做法,为公司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5.在以上调研访谈的基础上撰写《公司关键岗位人力资源诊断分析报告》;6.在以上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专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工具和方法(如比例趋势预测法、马尔可夫法、回归分析法、德尔菲法等),考虑近年来两个岗位的人员流动率分析结果,制订项目管理部中两个关键职位(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的职务编制计划(主要是指正副职的设置和后备人才配置的数量、素质和结构要求)——两个关键岗位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二)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评价(人力资源普查),进行内部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评价现有的人力资源1.在工作分析访谈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两大关键岗位(或岗位系列)的胜任力模型,明确其岗位任职资格要求;2.确定两大关键岗位后备人选的范围(即接受测评的人员的范围);3.根据两类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对这两个岗位可能的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4.根据后备人才的测评结果,结合两类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分别提出每一岗位后备人才的继任等级,如,一级继任(★)——基本适合目标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当出现岗位空缺时,马上可以继任;二级继任(★★)——与目标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经过一定的培养和锻炼后可以胜任;三级继任(★★★)——与目标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有些能力在短期内也无法加以快速提升,只能重新设计其职业发展计划;5.根据以上评价结果,提出公司内部两类核心岗位人员的供给预测,调查报告《人力资源规划案例》。6.根据公司两类人员的配置计划(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结果),制订两类人员的接替和提升计划(接班人计划或后备人才计划);7.根据人员配置计划的实现情况,分析人员供给的缺口;8.综合以上结果,提出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报告。

(三)对内部人力资源的供给缺口进行分析,对外部人力资源的供给进行预测1.针对缺口提出弥补方案(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2.明确需要外部补充的人员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要求;3.外部补充人员的来源(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短期聘用、人才租赁等)及可靠性分析;4.结合两类岗位人才市场的相关调研和分析,提出外部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分)。为了保证外部补充人员的素质要求,需要在公司内部建立一套较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并对内部评价人员(内部评委)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满足公司未来发展对人员评价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满足公司内部后备人才评价的要求。

(四)进行供需平衡分析,制订公司的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制定满足未来人力资源需要的行动方案1.人员供给计划——主要阐述人员供给的方式(外部招聘、内部招聘等)、人员内部流动政策、人员外部流动政策、人员获取途径和获取实施计划等;2.人员招聘计划——招聘的流程、评价的方法体系等;3.员工培训计划——为了提升两类核心岗位后备人才或企业现有员工的素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对相关员工进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测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该培训计划中应包括培训政策、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等内容;

(五)基于测评结果的反馈(培训的预热阶段或动员阶段)1.对每一名继任人选的测评结果进行反馈,使其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增强自身能力培养与提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以个人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切入点,采用一对一沟通的形式,利用个别辅导来促进其准确了解自身综合能力素质状况,为未来的针对性培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3.与继任人选就其有待发展能力的提升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培养建议;

(六)基于测评结果的后备人才能力提升培训方案设计1.总体要求Ø基于测评结果的个性化的培训Ø针对目标岗位的培训Ø基于组织与个人的双途径培训体系2.相关建议Ø根据测评结果,结合个人的能力与素质特点及公司对后备人才的发展要求,提出每一名后备人才的使用建议;Ø针对后备人才有待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提出相应的培养和提升途径,以此作为公司后备人才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资源库;Ø对于“一级继任”和“二级继任”的后备人才,建议针对目标岗位(两类核心岗位)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使用,对于“三级继任”人员,建议重新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在公司和本人对其职业生涯计划确认的基础上,为其设计个性化的培养计划;Ø由外部测评专家、公司人力资源部或后备人才的直接上级以及后备人才本人三方共同研讨,形成后备人才的个人职业发展与培养计划;Ø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分别与后备人才、相关职能部门或责任者(如直接上级)签订《后备人才能力培养与提升目标责任书》,并制定相应的监控措施或制度;Ø具体制订什么样的培养计划,开发什么样的培训课程,需根据对公司两类核心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和个人测评结果的分析后进行相应的设计与开发;Ø后备人才的培训按能力素质的专题进行,如,根据胜任力模型的特点开发8—10个专题培训课程,分阶段集中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后要求被培训者结合自己的培养计划制订培训的后期跟踪计划,测评机构协助公司人力资源部或后备人才的直接上级对被培训者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Ø每年对所有的专题进行一次轮训。培训期间,可以适当扩大培训的范围,保证培训人数符合培训形式的要求(如小组活动);Ø除此之外,公司还应辅以岗位轮换、内部教练(直接上级的指导)、工作经验研讨与分享、项目实践等形式对后备人才的有待提升的能力素质加以培养和强化。附:公司后备人才培养方案的形式与内容后备人才的培养应从知识、技能、理念、职业素养(包括企业文化、价值观、职业操守等)和能力等五方面进行,但重点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且是以岗位胜任力为指向的培训。除一些通用的培训项目外,对于后备人才来说,为了体现“备用结合”的原则,一定要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的边际效用。为此,必须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这样的培训内容对后备人才来说最有用,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会最高,培训的效果也会最好,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益也最高。“缺什么”——培训需要的分析:根据对测评结果和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确定后备人才个性化的培训需求,而这种培训的需求更多是有关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补什么”——培训计划的设计:公司人力资源部与测评培训机构紧密合作,对后备人才的培训需求进行归类,按照不同的能力素质类别设计不同的培训课程和培训计划。但总体来说,通用的培训课程应围绕“公司两类核心岗位胜任力模型”中的能力素质指标进行设计,这样可以保证参加培训的人员的数量(可能会有一批人都缺乏某一项能力或素质,便于组班)。除此之外,可以根据个别人的特殊培训需求制订个性化的培训计划(个人教练计划)。该课程的特色是把与每一能力素质相关的知识理念培训与行为训练相结合,通过培训,不但从认知层面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行为演练使培训的效果得到了强化,真正做到了“认知”与“行为”的结合,即“知行合一”。

四、测评环节的实施形式1.主题:公司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与辅导培训以职业发展规划辅导与培训的方式进行本次测评活动可以达到以下目的:Ø淡化后备人才选拔的主题,使被评价者能将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有利于对被评价者的岗位胜任力作出准确的评价;Ø避免在测评过程中对被评价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在测评结果反馈时对其积极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其在公司内部发展的稳定性;Ø在某种程度上将培养活动与测评活动真正结合起来,使测评过程本身对其能力的认知与提升产生积极的效果;Ø真正将后备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Ø大大提升后备人才自我提升的积极性,为公司后备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氛围。2.形式1)专家讲座Ø测评专家主讲“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Ø通过讲座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做一些心理和认识方面的铺垫,增进被评价者与测评专家在测评与培训活动中的合作;Ø使后备人才真正作为一个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参与到项目中去,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测评方法Ø标准化心理测验(了解一般的潜能、管理风格、团队角色、个性特征等)Ø结构化行为面谈Ø小组讨论Ø案例分析Ø公文处理(管理事件处理)Ø角色扮演Ø管理游戏此案例由诺姆四达公司提供

第五篇:人力资源规划案例

人力资源规划案例:华日公司

华日公司的前身是一家主要经营地毯等纺织品的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家具制造厂,由于经营观念落后,以及经营体制等各方面的束缚,企业连年亏损,濒临倒闭。1995年,企业改制,吸引了部分外资,成立了华日公司。公司与原来的老企业相比,从组织结构到管理体制等各方面都作了重大改革。公司主要有家具部、纺织品部和纤维部三个生产部门,其中纺织品部下辖六个分厂,分别生产服装、地毯以及其他工业用纺织品。应该说这种改革顺应了当时的经济潮流,使公司能够轻装上阵,转变经营理念,及时把握商机,改制后两年多来,华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企业的规模也得以扩大,员工人数达900多人,管理人员也增加为140人,此外还有产品开发与设计人员10人,营销人员20名。华日公司的总经理钱明从公司 成立伊始,就被公司董事会任命为总经理。钱明从一开始就强调公司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所有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和学历很重要。公司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钱明本人也经过两年多的在职学习,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华日公司,受教育和培训的经历是员工进行工作流动和升职的必要条件。华日公司的这些举措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公司的员工都热爱自己的工作,乐意通过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技能来提高土作的质量和效率。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十分融洽,由于公司的效益良好,因此,员工的报酬也很丰厚。每个员工都为自己是华日公司的一员而自豪。

但是到1998年,公司的效益出现了大幅度的滑坡,1999年年底的财务报表显示,公司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导致公司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公司的外部环境来说,日益加剧的竞争,导致很多原来是公司拳头产品的市场萎缩,消费需求的下降也是公司产品销路不畅的一个原因;从公司内部的原因来看,产品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钱明的心腹之患,前几年,因为公司产品畅销,产品的质量问题也就被忽略了,迟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许多竞争对手价廉物美的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亲睐,相比之下,华日的产品更显得质次价高。另外,公司产品缺乏创新也是华日产品日渐失去消费者的原因所在。处于窘境中的华日公司总经理钱明向董事会提出了精简组织结构以及裁员的报告,获得了董事会的同意。但是究竟应该保留多少员工?。这是钱明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前几年中,由于公司发展迅速,人力资源部的主要任务是不断为新增加的职位招聘员工,并且为公司所有员工的薪酬福利等事务服务,至于人力资源规划上的问题,似乎从来没有提到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议事日程上。

经过董事会和公司管理部门的多次开会讨论,最终决定了裁员后的公司组织结构,新的公司有两个主要的生产部门:家具部主要生产各类家庭及办公用家具;纺织品部有两个分部:一个分部生产地毯;另一个分部以来料加工方式制作各类服装。这样重组后公司将保留一线员工625人,其中家具部400人,地毯分部125人,服装分部100人。此外,公司将削减管理人员至88人,产品研发人员的数量增加至32人,营销人员36人。钱明深知,在具体执行减员下岗工作时,一定还有许多的困难。

案例分析题:

1.结合华日公司的实际情况,谈谈人力资源计划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

2.华日的人力资源计划与其公司战略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3.如果你是华日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你将采用哪些人力资源供求的预测方法?

4.华日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分流被裁的员工与管理人员?

某公司人力资源规划案例分析[共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