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民族团结教育歌谣
编辑:静默星光 识别码:21-603729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28 15:45:4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民族团结教育歌谣

民族团结教育拍手歌谣

作者:熊伟

单位:乌市第118小学

你拍一,我拍一,民族团结争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维稳大局处置快;你拍三,我拍三,坏人面目要揭穿;你拍四,我拍四,遇事不能自顾自;你拍五,我拍五,破坏稳定是耻辱;你拍六,我拍六,民族兄弟是朋友;你拍七,我拍七,和睦共处要珍惜;你拍八,我拍八,互相帮助人人夸;你拍九,我拍九,各族情谊更长久;你拍十,我拍十,共同富裕最真实。

新疆好

雪莲花,博格达,天山美景闻天下。二道桥,大巴扎,民族特色人人夸。维吾尔,哈萨克,团结友爱似一家。共建新疆大发展,美好明天我爱她。

作者:熊伟 刘菊花 单位:乌市第118小学

第二篇: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在我小的时候,妈妈就经常教导我: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因为有这么多民族,我们就需要懂得保护和平之花,首先就是民族之间要团结。这几句简短而又有份量的话语,说得那么坚定。从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好孩子,保护祖国和平,增强民族团结,为祖国版图上增添更美的颜色。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因此,我们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民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所以,我作为一名小学生从小就应该好好学习,为将来祖国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村小学一年一班朱予彤

第三篇: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考点梳理

考点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为什么这么说?

① 我国有56个民族,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的所有民族的总称。② 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③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a.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b.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c.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d.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的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e.各民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意】

a.参考《政治生活》第七课P73。

b.参考《民族理论常识》或《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考点2 我国的民族政策适合我国国情

(1)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 ①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 ②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③ 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 ④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

⑤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政策; ⑥ 尊重少数民族习惯的政策;

⑦ 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⑧ 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 ⑨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2)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什么?

① 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它是中国政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采取的旨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

②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3)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民族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① 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 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既考虑了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经验和新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又充分考虑了我国56个民族在发展水平和文化风俗上存在的差异性。

③ 我国民族政策的实践,对发挥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巩固国家的统一,产生了巨大的作用。(4)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是什么?

① 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进步,保障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极大地调动了各族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 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人民各项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各民族平等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注意】

a.参考《政治生活》第七课P77—79。

b.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的民族政策不等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考点3 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1)为什么要加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① 民族的团结是我国统一、独立、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②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

③ 党和国家继续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根本原则。④ 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⑤ 民族团结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共同愿望,反对民族分裂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⑥ “3.14事件”和“7.5事件”警示我们当前妨碍民族团结因素依然存在,没有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集中精力搞社会主义建设。

(2)怎样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当:

① 要铭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神圣责任和义务。② 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③ 要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充分认识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坚决同少数分裂分子作斗争。④ 要人人都说民族团结的话,做民族团结的事,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做一个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好公民。

【注意】

a.参考《政治生活》第七课P75 b.参考本书《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考点,即: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四篇:浅谈民族团结教育

浅谈民族团结教育

上街完小

黄伟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实践表明,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全局工作,必须深刻认识、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民族团结教育是爱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不仅可以可以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还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操,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粗浅、直观、固执等特点,在这个时期对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在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后,往往会坚持很长时间,不会轻易改变。当代的小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系到他们的本质是否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大业的兴衰。因此,我们针对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也是对小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和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五千年的磨难、五千年的磨砺、五千年的沧桑,铸就了中华民族龙的精神。我们的民族之所以历尽了五千年的沧桑,依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不畏惧一切困难,越是遭受苦难越是团结凝聚的民族,这是是我们中华之魂,是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根本动力!

在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持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各民族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学校全面、深入、坚持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核心源泉。

三、民族团结教育的复杂性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若干次分裂的局面,但都是短暂的,最后总是归于统一。国家同时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承文化,小学阶段想要深入了解学习各民族的民族的特色,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是比较困难的。根据学生的年龄,可以根据不同年级阶段,制定相应的民族团结教育层次,总结如下:

1、一、二年级属于低年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民族团结教育主要以图片、音乐、故事的欣赏为主。

2、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基础的认知,这个阶段应该是在“了解中尊重”。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课程中有这样一句话:尊重是友谊的前提。相互尊重,是各民族兄弟姐妹在我们这个大家庭和谐相处的前提,也是每一位青少年应该明白的道理。在对各民族民风民俗有了基本的了解,从而学会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五、六年级的学生则是在“尊重中了解”。相比三、四年级的学生,五、六年级的学生不管是从身体年龄还是心理年龄,都有了很大的成长,对各民族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青少年学生在懂的尊重的前提下,不断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民族服饰、风俗习惯、民族歌曲、民族英雄、民族节日等民族常识。例如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课程中,就有了对傣族泼水节、藏族锅庄舞、朝鲜族荡秋千、彝族火把节、白族服饰文化和壮族三月三歌节等内容的介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在探究的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结果。

4、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实际情况,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漾濞县是以彝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地区,共有彝族、汉族、白族、回族等17个民族,其中彝族占人口总数的47%。民族学生多,民族种类多,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对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树立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观念,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学生民族意识、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不屈不挠的奋斗。学校应定时组织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团结合作意识,荣誉意识,互助互爱精神,努力拼搏精神,增进他们的友谊,征文和演讲比赛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以及其它方面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增进学生团结和友谊。

四、民族团结教育的长期性

习近平在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民族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要坚决依法惩处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全面、深入、持续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没有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没有国家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生活在漾濞县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我们应当增强以对国家和民族高度责任的态度,长期、有效、切实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

第五篇: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三个离不开”思想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思想,精辟概括了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结成的休戚与共、互助合作的紧密联系,集中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三个离不开”思想,成为新时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指导原则。

“三个离不开”思想生动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历史。中国众多的民族,起于多源。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周边的少数民族,以中原地区为核心,汇聚成为统一、稳固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之后,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绢马互市、茶马互市和西汉王昭君出塞、唐朝文成公主入藏都是典型的例子。在各民族共同开拓祖国的疆域、共同捍卫祖国的统一、共同推动祖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特征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特别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三个离不开”思想,是对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

“三个离不开”思想生动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发展谁也离不开谁的实际。我国各民族在发展中各有优势、互补共济。总体上讲,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有优势,而少数民族聚居区地域广阔、资源富集、地理位置重要,在诸多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比如,民族自治地方草原、森林、水力、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各具特色。因此,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把汉族地区和民族地区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发挥出来,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三个离不开”思想是防范渗透、抵御分裂的有力武器。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下,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不断变换策略和手段,进行反动宣传,极力挑起事端、制造**,煽动民族对立、民族仇视,妄图从民族关系上打开缺口,以达到分裂祖国的险恶目的。在长期的反分裂斗争中,早已根植于广大各族人民心中的“三个离不开”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们防范渗透、抵御分裂的强大武器。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携手并肩、团结奋斗。特别是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增多,民族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但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我们就一定能形成中华民族磅礴伟力,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推向前进。

民族团结教育歌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