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知识(推荐)
前 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_年“两会”工作精神,扎实推进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促进“三集五大”体系有效落地和高效运转,国网人资部会同总部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公司“五位一体”协同机制顶层设计工作,研究建立公司层面统一的标准流程体系,基于流程融合职责、制度、标准、考核、风控等要素,形成“五位一体”顶层设计参考库,并推广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开展应用。
1.“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背景
全面建设“三集五大”体系是公司党组从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电网企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管理变革。经过努力,27家省公司的业务、机构、人员已经调整到位,体系运转“硬件”条件已经建立,公司管理效率、经营效益、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充分体现了“三集五大”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但长期以来,各专业管理体系由专业部门独立构建,管理体系多为孤岛,管理目标分散、界面不清、管控能力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难以统筹发挥“三集五大”核心资源的效率和效益,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精益化管理水平,制约了“三集五大”体系全面落地。
刘振亚董事长在公司二届三次职代会暨202_年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健全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五位一体”新机制。在公司202_年“两会”报告以及二季度工作会议上,多次阐明建设“五位一体”协同机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出202_年是“三集五大”巩固深化、务期必成的攻坚年和决胜年,最紧要的任务是建立“五位一体”新机制,保障新体系高效运转。“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是“三集五大”体系运转必要的“软件”条件,是在“三集五大”实践探索中提出的重要创新举措,也是巩固和深化“三集五大”创新成果的客观需要。
2.“五位一体”协同机制概念及内涵 2.1.“五位一体”协同机制概念
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五位一体”协同机制是以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职责体系为保障,制度标准为准则,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保障“三集五大”高效运转的协同管理机制。按照“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整体部署,公司将在202_年建成具有统一集约、协同开放、资源共享、信息交互特征的“五位一体”协同机制。2.2.“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内涵
五项要素中,流程是所有业务运转的“脉络”,是连接其他各要素的主线。“五位一体”协同机制的实质是,以流程梳理、优化为基础,将业务展现为流程,将制度标准匹配至流程,从流程中提取绩效指标,将流程环节匹配至岗位,形成岗位职责,以考核促进责任落实,推动公司各管理体系协同运转、持续优化。“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打通流程与职责、制度、标准、考核、风控等各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通过流程有效运转,带动管理要求融入日常业务。员工只需熟练掌握业务流程,无须查阅大量制度、标准等,就能够清楚了解各专业管理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尤其在机构调整、业务界面及各种管理要求发生变化时,可实现动态、快速调整。2.3.“五位一体”协同机制优点
传统的流程梳理方法,难以实现流程相关要素的整合,流程、制度、标准、表单等要素均以文档形式分散存在,员工难以全景了解各体系管理要求。岗位手册由人工编写,容易造成制度、执行“两张皮”现象,难以适应组织结构和管理要求的快速变革。相比传统管理机制,“五位一体”协同机制的优点如下:
一是实现多管理体系协同运转。整合职责、流程、制度、标准、考核等各管理体系,便捷实现各体系管理和调整。建立各体系间的关联关系,各体系间既可动态引用又可动态修改,单体系调整会非常便捷地体现到其它体系中。如新印发一项制度,通过拆分匹配,可以快速落实到流程、岗位。
二是实现机制“自完善”。通过开展各类定量、定性分析,分析流程与岗位的匹配度,验证岗位设置的科学性;通过流程与制度、标准的匹配度分析,检验制度、标准是否存在重复、遗漏的情况;基于风险控制要求,对流程实施风险评估,发现问题,持续改进,促进体系“自完善”。
三是快速适应组织机构变化。若组织岗位发生变化,只需修改岗位、岗位与流程的匹配关系,便可动态导出新岗位的岗位手册。若管理要求发生变化,只需将新的管理要求匹配到流程环节,便可快捷落实到岗位,各级人员就能够快速了解所要遵循的全部管理要求。
“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了流程在“五位一体”中的核心作用,以流程描述形成岗位职责,将制度拆分到流程,提炼流程绩效指标,形成闭环考核。员工登录“五位一体”协同管理平台查看岗位手册,即可全面了解岗位所要遵循的全部管理要求,实现“五大要素”各项要求落实到岗到位。
3.“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原则和工作计划 3.1.“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建设原则
一是坚持集约化、专业化和扁平化工作方向,提升效率和效益的原则。支撑业务流程更集约、更专业、更统筹、更注重基层,进一步转变公司发展方式,实现“三集五大”核心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坚持顶层设计、兼顾差异的原则。结合国网天津、江苏、四川电力试点建设经验,国网人资部组织总部各业务部门,编制公司通用流程和非通用流程,完成通用流程与制度、标准、考核等要素匹配,形成具备可操作性的顶层设计成果;省公司完善非通用流程、梳理补充流程,全面完成要素匹配,逐一落实到岗位,确保“三集五大”体系落地。
三是坚持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原则。从业务过程出发进行流程建模,避免各业务部门独立描述。通过流程纵向穿透和横向链接,打通专业、部门、层级壁垒,将“公转”要求通过机制运转贯彻到执行层面;通过对流程效率、效益的监控,有效推动公司从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不同管理体系相互依托、协同运作、持续改进,推动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篇:浅谈五位一体建设(定稿)
浅谈五位一体建设
摘要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今年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习十八大精神,充分领悟其思想精髓,对指导今后的工作、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现代化建设提出“五位一体”的构想,这个“五位一体”指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本文就分别对这“五个建设”的重要性和方向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和认识。[1]
关键词: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建设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如果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生动摇,整个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全国党政军民都要以经济建设为大局,从这个大局出发,照顾大局,配合大局,在这个大局下行动。正如邓小平所说:“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二十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一指导思想,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国民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3]
政治建设
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所以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同样要加强政治建设一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人民大众。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
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4]
文化建设
文化是第二生产力,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5]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应该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内容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6]
社会建设
过去的五年里,我国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4]
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7]
总结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深刻理解五大建设的丰富内涵。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报告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落实这些新要求,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加倍努力。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相关部署。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束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五位一体总布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是当代中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积极应对新矛盾新问题,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
宏伟目标鼓舞人心,美好前景凝聚力量。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必将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1、百度百科
2、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14期)作者:李景治
3、期刊《党建研究》,作者:王一中
4、十八大报告
5、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作者:杨生平
6、光明日报 记者 郑晋鸣《专家研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7、《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新意解读》环境要闻,作者,徐琦
第三篇:加强协同监督 重在机制建设
加强协同监督 重在机制建设
加强协同监督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内部管控和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推进,有利于整合企业内部的监督资源,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实现内部监督一体化和监督效能最大化。协同监督涉及多个部门,由于供电企业专业性比较强,职能部门工作性质不同、业务范围不同、监督主体不同,要把监督资源整合起来,必须构筑职能责任权力协调统一的运行机制,使协同监督工作更加有效地成为促进企业规则制度落实的抓手,更加有力地推动企业反腐倡廉工作,营造人人讲监督、事事有监督的良好氛围,为企业发展创造健康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协同监督必须建立“定职明责”的责任机制
加强协同监督关键在组织领导。必须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体系,企业党政主要领导要牵头挂帅,承担第一“监督人”的职能;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在抓业务的同时行使监督的责任,做到管事与管人有机结合;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监督组织领导机构成员,不仅要积极参与公司层面的监督管理,而且要加强对所分管部门和业务相关领域的监督管理;基层单位同样应当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的组织机构,同时要建立员工监督的制度和平台。上下衔接、纵横贯通、覆盖全面,形成“党政统一领导、部门紧密协同、分级落实责任、群众广泛参与”的协同监督工作格局。
协同监督重点是部门监督。要“定职明责”,围绕“人、财、物、权、钱、事”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细化部门监督职能;要具体到每个人、每件事、每个重要的部位、每个关键的环节;要明确监督的内容、重点和责任,做到凡事依法合规、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要规范部门监督流程,制定细化监督工作流程图和任务书,把监督工作的重点、难点作为切入点,按照项目化管理的要求和风险管控的方法,运用监督、查处、问责等手段,解决好如何监督的问题;要统一监督的标准,把上级方针政策的贯彻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作为监督的依据,用执行力、规范性、风险性、公信度作为监督的标准。
协同监督必须健全“履职尽责”的运行机制
加强协同监督,各部门要凸显职能优势、资源优势、业务优势,围绕人财物集约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认真履行监督职责,行使监督权力。一是做到监督范围全覆盖。各职能部门要把监督工作融入专项行动和具体业务之中。通过专业分工、协同配合、信息互通、相互衔接,形成监督范围全覆盖。二是做到监督对象全方位。供电企业具有点多线长分散的特点,管好事首先要管好人。因此,必须加强对人员的全面管理和监督。要研究人力资源的开发应用,完善激励措施,建立员工诚信体系,规范权力行为、经营行为和廉政行为。要加强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建设,认真查找单位和个人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划分违规风险、违纪风险、违法风险,实行分类监督。三是做到监督实施全过程。要注重细节管理和过程控制,运用ERP系统、网络监控系统、审计检查、民主监督等手段,发现问题,落实整改,纠正偏差,防范风险,把预防有方、监督有效、惩治有力的工作方针贯彻于监督实施的全过程。
协同监督必须完善“失职问责”的考核机制
协同监督不是被动式的监督,而是要求必须具有主动行为。职能部门既要承担监督的责任,也要承担监督不到位的责任。为了增强部门监督的主动性和协同监督的实效性,必须完善“失职问责”的考核机制。一是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制定职能部门协同监督考核管理办法,完善协同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党风廉政建设状况分析制度、风险管控分析会议制度等,以强化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促进职能部门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二是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即协同监督领导机构、绩效管理部门、被监督单位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通过绩效评价衡量监督部门是否责任明确、履职到位,是否能够做到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积极主动帮助被监督对象整改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是否按照监督的程序办事,不越权、不添乱、与被监督单位实现上级监督与自我监督的有机结合。三是建立问责考核体系。把监督与被监督的责任同等化、一体化。不依法办事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是失职、渎职,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没有履行好监督职能同样是失职、渎职,应负有连带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只有构筑责任明确、权力对等、标准统一的问责考核体系,才能确保协同监督工作有力、有为、有效。
第四篇:建设基层协同治理机制心得体会
建设基层协同治理机制心得 体会
基层治理是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的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治理的核心任务在于处理基层公共事务、化解社会矛盾。基层治理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均在基层,基层治理必须建立常态治理与非常态治理的协调转换机制,实现资源的快速有效整合与配置,解决基层社会问题。其中,常态治理是指日常状态下的治理,而非常态治理则是在处于紧急状态下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特殊制度。基层治理既要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实现治理的规范化;又要建立应急工作机制,保持治理的灵活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机制切换,以提高治理效能。
首先,坚持党建引领,巩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基层治理更应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使其成为基层治理转型和组织动员的重要推动力量。基层党委和党支部作为党中央在地方的代表,往往被视为基层的“战斗堡垒”,能够将上级方针政策运用到基层社会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以党委牵头开展基层治理工作可加强基层的资源调配能力,通
过促进各部门的相互协调,引导各方主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把握基层治理方向和原则,化解“碎片化”治理困局。同时,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便于收集群众意见,取得群众信任,调动其参与积极性。一旦进入应急状态,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基层党组织能够迅速运转,实现紧急情况下的及时响应。
其次,激发社会活力,释放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内生动力。社会组织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中坚力量,能够在职能上补充行政和市场的不足,调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唯有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鼓励和引导,其在基层治理中的地位和角色获得尊重与认可,才能充分释放社会组织的内生动力,发挥其凝聚社会共识、传递社会需求和提供社会服务的功能。尽管政府的简政放权为社会组织提供了活动空间,不少社会组织承担了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项目,但社会组织尚未成长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
再次,扩大群众参与,调动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的积极性。完善基层治理的根本在于集中人民智慧、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只有保障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才能实现基层治理的民主性与科学性,提高其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意识。为此,必须切实保障基层自治组织的合法权力,引导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自治组织是实现基层民主的重要载体,是组织和动员群众的有效途径。人民群众通过基层民主选举形成相应的自治委员会,选举相应代表参与基层治理,依法表达个人诉求,有助于提高基层治理的针对性与回应性。在利益多元化背景下,群众诉求的集中收集和表达需要依靠自治组织来实现。唯有以健全自治组织为本,才能实现公民社会的构建。
最后,强调互动协同,群策群力平衡常态治理与非常态治理。新时代背景下的基层治理必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基层治理格局。这就要求构建多元主体的互动机制,围绕公共利益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整合多方资源优势,形成协同治理的合力。在面临突发性危机时,能够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及时传递决策信号,共同应对非常态情境。例如,企业和社会组织在此次疫情中分担了党政系统的压力,在社区居家隔离情况下为居民生产和输送蔬菜水果等食品和日用品,避免了因人群聚集造成的病毒传播风险,满足了基层群众的生活需要。
基层治理的现代化需要多种力量的结合,治理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各方主体的优势互补。基层治理应当以培育公共精神为突破口,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增强社会组织与党政系统之间的信任,建立协调机制,实现相互配合。一方面,要赋予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以
相应的决策权和配套资源,确保其职能行使不受限制,增强基层治理的领导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企业承担适当的社会责任,发挥行业协会的决策咨询和建议功能,集合各方经验与智慧,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不同主体凭借自身优势在不同时段承担不同的责任,既能在常态治理中保持合作,又能在非常态治理时相互补充,实现两者的顺利转换。
第五篇:AAA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机制[范文模版]
AAAAAAAA协同创新中心规章制度
创新文化环境建设机制(试行)
AAAAAAAA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努力突破制约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在管理体制、人事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资源配置与共享、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同创新文化等方面进行探索,争取更好地创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坚持“开放、包容、协同、持续”的基本原则,以中心为主体,各参与单位密切协同,构建创新文化体系,培育创新精神,营造良好创新文化环境。
一、创新文化建设目标
构建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
二、创新文化建设要求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尊重个性、保护个性
强化意识、协同发展
加强激励机制、倡导原始创新
三、创新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心文化建设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文化,坚持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体从以下三个层面推进中心创新文化建设。
1.精神层面。中心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需要大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1)革新理念,形成特色。中心要在充分发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注重理念创新,根据自己的学科特色、资源优势、地域文化背景,逐渐形成独特的创新理念和文化风格,努力营造有个性的学术氛围,孕育创新文化。
(2)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宣传科技创新人才,必须把推动历史前进的科技工作者放在优先的地位。自主创新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激发出一个民族无穷的创造能力。为了提升我国的国家竞争力,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大力进行自主创新。
(3)培养文化自觉,构建创新文化价值体系。目前我国亟需在清醒认识全球文化和自身文化的基础上,既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又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文化的有益成果。协同创新中心要把西方文化的创造力吸收进来,树立起创新为荣的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科技观,开放协作的竞争观。还有要提高中心科研创新的包容力。包容力决定其学术创新的天地。中心要正确对待科研风险,提倡理性的怀疑和批判精神,逐步形成有自主学术特色的创新文化价值体系。
(4)发扬中心的文化引领功能,推动先进文化发展。中心不但要培养自由包容的学术环境,推陈出新的学术氛围,努力汇聚各学科领域有独立见解的专家学者进行科学研究,孕育形成新文化的各种元素,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国际先进文化和先进学术思想的交流,在社会创新文化的建设中起到纳新、育新、推新的文化中心作用。
2.制度层面。创新文化的构建,不仅需要观念的不断创新,更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保障,需要落实到体制、机制和具体程序上来。
(1)增强中心自主意识,建立学术型管理制度。中心应树立独立自主的管理意识,在育人、管理、科研的一些关键环节建立更完善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学术自由是追求真理的价值观体现,有利于学术创新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
(2)改革课程设置,优化教学环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中国应实行广博教育,充分重视基础学科﹑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培养具有广博知识积累、浓厚人文气息、丰富创新意识的时代精英。另一方面,实践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学生从实践教育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有探究的方法和能力,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对学生加强实践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3)注重科研队伍建设,实施有力的科研奖励机制。中心创新文化的构建迫切需要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中心要改革科研奖励机制,改变目前片面追求论文数
量的评价体系,以严谨的学术标准衡量论文质量,鼓励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中心要加大对团队合作攻关的技术创新的支持,深入改革人事制度和管理模式,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合作的高校学术创新环境。
(4)设立协同创新机制体制研究项目。面向协同创新的各个创新方面,开展创新政策和措施的效果评估,改进方案和可行性论证工作。按照协同创新的创新方面,项目分为“人事管理制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等。课题所形成的成果必须包括现行政策和机制的评估和系统创新措施的改进方案。
3.环境层面。大学创新文化的构建必须基于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中进行。创新环境包括推动创新的具体活动、创新文化建设相适应的校园环境和体现创新文化的物质基础。
(1)完善激励机制。实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即激发中心科研人员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又通过宣传先进事迹,广泛激励更多科研人员提升科研质量和创新效果,实现科研创新的“自驱动”模式。
(2)强化互动交流。实行“横向交流、纵向培养”机制,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方针,比如邀请学术大师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学术沙龙,鼓励学生成立创业团队或发起学术论坛等,提供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引导和鼓励中心科研人员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交流学习模式,开拓视野,转换思路,激发创新。建立中心协同体视频系统。
(3)加强中心文化建设与宣传,促进中心独有的创新文化环境。要把学习、科研环境看成是创新文化的重要表现,以长远规划的眼光来实施新的建设工程,逐步形成具有鲜明主题、独具特色的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