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案例2
在细微处感染孩子
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这个孩子,“多动症”、“捣乱”、“难管”等等一些字面上不怎么漂亮的词似乎都不能很好的诠释。他是我们班的问题大王,不爱学习,偷懒不做作业,满脑袋都是一些奇怪的想法,喜欢玩恶作剧,感觉样样坏事都有他的份。这样的学生,自然受到了我们的特殊“关照”,上课的时候要提醒他不要随意讲话,遵守课堂纪律;下课的时候还得解决他和同学之间的各种纠纷。一想到他,整个脑袋就不自觉的疼起来。
时间就在我和他每天的斗智斗勇中度过,渐渐地,我发现他并不是如他自己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令人讨厌,在我们班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尽管这个捣蛋大王平常会欺负同学,但在班里他居然有着很强的号召力,做事很有主见,大扫除的时候,他能合理安排同学们的值日工作;闹哄哄的大中午,他只要大声一喊,教室立马能安静下来。我为自己发现的这些现象窃喜,一味地批评与责罚对他根本就不起作用,或许对症下药才是治标又治本的好办法。
或许回归到问题的本质,这只不过是一个可爱的男生想要用他的办法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力,只是没有用对方法而已。意识到这一点,我开始珍惜每一能表扬他的机会,让他帮着收收本子,抬抬饭菜,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告诉他,老师把检查教室卫生这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争取每天能和他聊聊天……在一点一滴中,让他感受到在这个班集体中,他是多么的重要。慢慢地,他开始写回家作业了,尽管正确率不是很高,但至少学习态度端正了;上课依旧会走神,但至少不会讲话睡觉了;这段时间也不再欺负同学了;最让我欣慰的是,对于我提出的一些意见他会点头接受了,这些都是他进步的标志。
我知道改变一个人是不容易的,可能在这过程中即使需要付出很多的情感,也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我觉得这都是值得的。
第二篇:师德案例精选
师德案例精选
1、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
⑴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⑵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参考答案:
⑴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⑵分析:该班主任对于“班级里学生丢10元钱”事件,采取了学生“投票”选“贼”的办法,并以此作为证据来处理,这是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有悖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①教师要模范遵守宪法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带头遵守《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坚持德法并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②教师要学法、知法、懂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全面履行教师的义务和正确行使教师的权利,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学生和自己的合法权利。
2、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
⑴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⑵案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⑴教师扮演了“学生楷模”的角色。
⑵分析: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会把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的模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给学生起奠基作用。案例中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注意小节,“自己也迟到了”、“随手扔粉笔”、“用教鞭敲击讲台面”等等,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给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⑶启示:①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细节中,要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②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要担当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角色;③教师的榜样作用,构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师要成为学生真正的楷模。
3、高中历史课上,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古希腊和中国古代神话的两段描述,然后,提问:“从这两段描述中,可以发现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神话有什么不同?”
学生甲回答:“希腊神话有比较完整的系统,而中国神话比较零散。” 教师点评道:“这位同学的回答很不完整,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
这时,甲同学羞得满脸通红,而班里则是一片宁静。
(1)教室里为什么会出现“一片宁静”?(2)请对老师的“点评”进行点评。参考答案:
⑴教室里出现“一片宁静”的原因是教师的点评不仅伤害了甲同学的自尊心,而且也对其他同学产生了消极性的暗示,挫伤了他们踊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⑵相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高中生的自尊心更强,他们在课堂上能主动举手发言的并不多。应该说学生甲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总结出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神话的一个不同之处,是难能可贵的,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肯定的评价。可是教师的点评,却是一种否定性的评价,挫伤了学生甲和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是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情况,如果教师换一种说法:“这位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已经找到了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神话和一个不同之处,很好。大家再想想,还有没有其它的不同之处?”这样的点评对甲同学是一种褒扬,也必然能激励其他学生继续思考,踊跃回答,课堂教学效果肯定要好得多。4、202_年2月,美国一所中学28名学生在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时,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的材料,被任课女教师发现,判28名学生生物课得零分。他们还将面临留级的危险。在一些学生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学校要求女教师提高学生的分数,女教师愤然辞职,学校有近一半的老师表示,如果学校要求老师改分数,他们也将辞职。教师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的考试更为重要。社会上一些公司也要求学校公布这28名学生的名单,以确保公司永远不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
⑴案情说明了什么道理?⑵那位女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参考答案:
⑴案情说明了“诚实守信”教育的重要性。
⑵分析:案例中,学生抄袭作业是不诚实的表现,应当予以教育。但是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教育?面对一些学生家长和学校要求提高分数的压力,那位女教师愤然辞职,并得到了近一半老师的支持。这位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做到诚实守信,而且自己首先做到诚实守信,坚持原则,不给学生加分数。这位教师不仅能自觉按教师道德要求行事,认真履行道德义务,而且还能敢于与违背教师道德的人和事作斗争,以强烈的道德责任感维护道德的严肃性和正义性,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学生和教师。⑶这位女教师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
①诚实是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中人人必须具备的起码品格。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我们应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教师的言行必须起示范作用,教育学生本分做人。
③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是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③“教育学生成为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课的考试更为重要”。要让诚实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风气,必须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
5、在课间时,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不慎在厕所里弄得将裤子、鞋子上都是粪便。张老师给她脱掉满是粪便的裤子和鞋子,一遍遍给她清洗身体,并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当这位学生接过衣服的时候,两眼含着感激的泪水说:“张老师,您比妈妈还好。”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不知有多少次,她给呕吐的学生打扫脏物,给学生系裤子,擦鼻涕;又不知有多少次,她给学生买早餐,从家里端来开水,给学生服药,一连两个月给患眼病的学生上眼药,背着烫伤脚的学生上厕所,送回家。有多少家长拉着张老师的手说:“孩子交给您,我们心里踏实。”
⑴请分析说明张老师担当的角色? ⑵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角色的认识。参考答案
⑴张老师扮演的是“家长代言人”的角色。⑵分析:案例中的张老师给学生清洗身体,洗净衣服,打扫脏物,而且经常给学生买菜送饭,送水送药,上学放学来回接送,真正做到了对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爱戴。⑶认识:
①教师与其他职业人员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教师要经常扮演慈母的角色。②从学生角度来说,中小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很象对自己父母的态度,视教师为长辈,充满尊敬、依恋之情。从家长角度来说,他们已将管理、教育孩子的责任部分地移交教师,希望教师成为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指导者和释难者;同时也会要求子女听从教师的教诲。
③教师对学生充满热情、希望和信心,不仅反映在学习上悉心指导,在生活和情感上无微不至关怀,而且还要反映在安全上给予保障。
6、初中数学课上,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讲完了规定的内容,老师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全班学生大声说:“听懂了。”老师又问:“谁还有没有听懂的地方,请说出来,老师再详细讲解一下。”张同学站起来怯生生地讲了不懂的问题,老师认真做了解答。最后,老师说:“记住,今后要专心听讲啊。” 请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发表评价。参考答案:
①按照新课程理念,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知识基础不同,对教师的讲授,有听不懂的地方完全是正常的。②案情中,教师认为学生有疑问就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显然是武断的结论。老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今后要专心听讲”,实际上是向全班学生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那就是学生有不懂的地方肯定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哪个学生原意戴上“不专心听讲”的帽子呢?学生有没有听懂的地方,本身就很难为情,是鼓足了勇气才向教师请教的。
③教师的这句话,极有可能扼杀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自信;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再也不敢承认有“不懂”的地方了,这对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7、某班主任将一位调皮学生送到学校政教处,结果他的双手被手铐拷在了办公室窗户的铁棂上。请对学校政教处的做法阐述您的见解。参考答案:
①案例中的教师以权冲“线”,是违法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严重的伤害。②政教处是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部门,按照正常的情况,应该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并积极与班主任取得协调,这是它的职责,也是职业的底线。案例中,政教处对待调皮学生不是采用耐心说服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而是用对待罪犯的方式进行处置,把学生拷在办公室窗户的铁棂上,这是对学生的合法权益的明目张胆地侵犯。他们把职责当成了权力,膨化“管”的手段,恃强凌弱,再加上歧视后进生的情绪化因素,便一时性起,无所顾忌,致使丧失了校规、校纪的约束力。
③案情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职业的人必须承载起比普通人更多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社会的政治与法律也赋予了教师职业更多的权力和义务。教师心中要有职业“底线”。
8、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一个基督徒问牧师天堂与地狱之间有什么差别,牧师把基督徒带到地狱,看到地狱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满丰富食物的铁锅,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长,他们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结果只能空着肚子饱受饥饿的煎熬,望锅兴叹。牧师又把基督徒带到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满食物的大锅,人们手上也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但天堂的人们却没有饿着肚子,而是在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其乐融融。为什么天堂的人这样快乐?原来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去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差别。(1)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哲理?(2)请您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参考答案:
①这故事告诉我们要建立“双赢”的人际关系。
②分析:故事通过“天堂”与“地狱”的差别的比较,提示了人际关系。我认为:首先,人人互助就是天堂。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双赢思维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和资源,而非你死我活的敌对式竞争。双赢思维鼓励我们共同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信息、力量、认可和报酬的分享。其次,助人者自助!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事业中取得成功,一定要广结善缘,乐于助人,在帮助别人获得成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成功——达到“双赢”的功效!
③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团队中教师必须本着双赢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重任;双赢思维是教师之间协作的首要原则。
第三篇:师德案例
1、师爱无垠
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称其为“教书匠”,所谓“人类灵魂工程师”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来,“德”是赋予人类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
她很平凡,平凡得就像那大海中的一滴水,没有光辉的历程,没有显赫的业绩,但就是在这些平凡的日子里,她的心却实实在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充实。如果说非要找出什么原因的话,我想,那便是因为心中有爱。
她便是浦江一小的陶蓉玉老师。陶老师是个非常爱学生的一个,很少严厉地批评过谁,性格温和的她,说话时总是面带微笑,同学们都很爱她,她也特别爱学生。
说到爱学生,我这里还有一个关于她的小故事:在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子叫遥遥,非常地聪明可爱,我刚来时陶老师就跟我说了遥遥的情况:孩子很聪明但是很内向,她的父母离异,现在大多数时间都是跟着奶奶过。遥遥对紫菜过敏,只要是吃紫菜汤陶老师总是及时提醒我,有时她会把自己的菜分给遥遥,陶老师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关心着每位同学。
我们班吃饭时,全班同学的饭菜都要给老师看了以后才能出去,开始时我还不知道陶老师的用意,每天中午孩子们总会把吃剩下的饭菜拿过来,说:老师我吃不下了,陶老师总是看后说再吃两口,那么多,再吃点,要不然下午会饿的。简短的对话每天重复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使我明白了她的用心,陶老师是在用她的爱心,她的热情关心着这些孩子,关心他们的生活,像妈妈一样关爱着孩子们。
记得有一次下着小雨,我们班的小胖墩俊俊的爸爸因为临时有事没能来接孩子,于是陶老师就送他回家,可是车子没气了,一路上就推着小胖墩,自己却淋着雨。
陶老师的故事很平常,我想每一位老师都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但她用行动述说着对学生的爱。“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感情,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创造出我们光辉和伟大的事业。
2、我身边的师德典型
师德的基础是人格,人格的核心是信念,是对更高人生境界的追求。
当你来到浦江一小的财务室,你总会发现一位勤恳工作、不求名利的老党员,日复一日默默地做着财务工作。孙老师既是学校的出纳,还要负责学生各种医疗保险、校服征订发放工作,还协助工会做好帐务管理,学生杂志款的费等,保险公司、银行、学校来回地奔波,他却是毫无怨言。
每当一张张的工资单送到老师的办公桌前、一份份业绩奖发到老师的手里时,我们何曾想到这是一位临近60的老党员上上下下把偌大的学校跑了个遍。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心与心之间距离最短的桥梁。”孙国金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用微笑对待每一位教师、家长的人。记得一个休息日,轮到我值班,一名学生家长找到学校询问学生住院保险的事情,由于我不清楚保险的事情,就把电话打到孙老师家里,刚买完菜准备做午饭的孙老师听到情况后,马上放下手里的事情,赶到学校向学生家长解释住院医疗保险的具体事情,并给家长出具了学校的有关证明,方便家长到医院办理手续。每个月老师们的医疗理赔单填写工作,孙老师总是想老师所想,用飞鸽等形式同志老师不要忘记。有时老师们来不及填写单子,孙老师的一句“放这里吧,我来帮你填”就会很自
然地响起,让人有一种沐浴春风般地温暖。为了保证每月十日老师们的工资打到卡上,孙老师经常利用双休日来加班,却从来没有向人提起。
一个人要有脊梁骨才能挺立,一个教师的脊梁骨就是师德。也许,用“爱岗敬业、老骥伏枥”并不能深刻地描绘孙国金老师,因为他对教育事业的认识是如此深遂,人格是如此有魅力。他把事业看作是一种过程,一种追求,每天的点滴学习,每日些微浸润,日积月累,正不断壮大其生命的容量,在精神生命的追求中创造着自己也创造着别人。因为他始终相信:收获属于勇于锤炼自我、突破自我、努力耕耘的人。
3、爱心,恒心,有心
——撑起教育事业的蓝天
现今,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完备,学校软件、硬件设备不断完善,教师的专业术养不断提高。半年的教育教学生涯,我的身边围绕着很多优秀的教育教学者。在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经验。他们让我知道,一个教育工作者要有“爱心,恒心,责任心”。张慧老师在她的教学生涯中指导、引领着学生。她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教学工作者。
爱心。“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张老师将学生视如已出,把她的爱洒给每一个学生。对于优等生,她引导她们不骄傲,培养她们各方面能力;对于中等生,她引导他们认真塌实,一步一个脚印;对于学困生。她耐心辅导,找出学生发光点,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张老师,她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亲近感,能走进学生心灵。她会洞察孩子的变化,懂得呵护孩子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孩子,会发现孩子的亮点,长处和不足。
恒心。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许多人跋涉至成功的边缘,却又功亏一篑。在这样的放弃中,信心磨灭了,成功擦肩而过了,一个也许会成就大器的教师星光暗淡了。所以说,“对一个教师的成长来说,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非常重要。”张老师就具有这样的恒心,她对调皮的学生不会袖手旁观的,也不会直接去批评他,指责他,而是会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尤其是能尊重那些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的学生,尽管有时她也会批评,但她绝对不会采用过激的言词,她总是能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让学生接受,以致于学生心服口服。
责任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张老师对班级学生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名次、分数,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学校生活学习中,从一点点
小事出发,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她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与学习中,我们都应有责任心,应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对待生活。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张老师教育生涯中以身作则,时刻以行动表明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师德案例
洪家楼第二小学 五年级二班谈文
第四篇:师德案例
有人说做教师是一件苦差事,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外,还有没完没了的班级管理工作。也有人说教师是一份“不食人间烟火”的职业,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都要做到“为人师表”,难!可见教师的工作量之大、心理压力之重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气吞山河,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琐碎。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就在这平淡、琐碎中,就在我的身边,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师德故事。
所以,我能够骄傲地说,我们学校每一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楷模。师德师风其实是一种状态,就是老师们的温文尔雅,精益求精;师德师风是一种行动,就是老师们对学生的悉心呵护,耐心辅导;师德师风也是一种精神,是老师们的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师德师风更是一种风格,是老师们的朝气蓬勃,安定从容。
你看,在晨露微曦的清晨,匆匆赶往学校的葛校长,她总是第一个到校,为大伙开启一天的奋斗之门;你看,在满天星斗的夜晚,和那星辉交相辉映的,是学校办公室里还亮着的那一盏盏灯。灯下,赵阳老师,胡玲老师,李聘老师,于凌云老师,全昀老师,张锦妮老师,陈昕茹老师,赵媚老师,刘鹏娟老师,李群老师。。。大伙依然在紧张的忙碌着,尽管葛校长一遍遍的催促着大家赶紧回家,赶紧回家,嘴上虽然答应着,但是,却没有停下手中的笔。要批阅孩子们刚刚收上来的作业呢;要准备明天的课呢;要和淘气的孩子家长沟通呢;要完成领导分配的新任务呢。。。忙碌的手实在是停不下来啊!耳畔时常回响着葛校长的殷切嘱托:“我们要打造精品学校,我们要为人民奉献优质的教育。”没有超常的付出,没有加倍的努力,怎样去达成那个完美的誓言呢忙碌的身影还在继续出现,还有更多的人志愿加入这个队伍。领导没有要求,学校也不给付费,但是他们依然停止不住加班的脚步。
在我身边的范例不胜枚举,那我就说一说和我搭班的吕老师。吕老师她虽然没什么豪言壮语,也没什么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但我却从她身上我却看到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优良品质。吕老师是个十分爱孩子的一个人,很少严厉地批评过谁,她性格十分温和,说话总是很温柔的,就连批评孩子的口气都柔柔的,但调皮的孩子听了也会难过的掉下眼泪,因为他们明白吕老师说的十分有道理。班级里有一位学生在刚转来我们班的时候,每一天的家庭作业一个字也不写,吕老师每一天不厌其烦得教导他,慢慢的,从不写到开始写一点儿……这位学生在这半个学期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吕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潜力,比如:在每一天的午饭之后,她会要求学生在家里看一本课外书,这不仅仅能使学生养成每一天阅读的好习惯,还让学生明白饭后乱跑乱跳会影响健康,这样一举多得的事比比皆是。
以前以为,高尚的师德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像黄继光堵枪眼一样壮烈,向瞿秋白就义一样凛然。此刻我想说高尚是朴素的,它不仅仅没有闪闪的金光,而且朴素的不着痕迹,就像春天的小雨,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滋润着学生的心,浸润着同事的心。此刻我就工作在这些朴实、高尚的人们身边,他们的高尚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小而言之,他们是身边的师德榜样;大而言之,他们是祖国教育的脊梁。这就是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第五篇:师德案例
鼓励和赞美是教育后进生的法宝
黄艳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个性差异的学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不同的优缺点。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使来自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文化背景,处于不同经济地位,有着不同性格的学生,如何和谐相处,如何和谐发展。也就是如何适应时代要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有这样的三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
事件一:常常有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烦闷”的情绪,若要问他为什么烦,自己找不出原因,也有学生甚至直接对我说,一整节课发呆、难受„„,学生关键是精神提不起来。我给过他提醒,给过压力,给过责怪、批评、甚至打击,其结果仍不凑效。
事件二:我们班有一部分比较调皮和成绩不好的学生,经常违犯校纪班规,我批评过,惩罚过,甚至变相体罚过,可对他们来说,一点作用都没有,我往往会对他们失去信心、耐心,有时气急了就想随他们去吧,又不是我的孩子。
事件三:我们班中的椹嘉旭同学,可以说是一个双差生。在一次英语公开课上,他积极发言。课后,我努力的表扬了他5大优点,在做得不好的方面提出了期望和鼓励。别说,他真的有所改变。他把我鼓励和表扬的话转给了他妈妈,连他妈妈对他也另眼相看,对我也表示感激。
通过这三件事,我受到启发::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么爱他、期望他、教育他;要想让别人取得进步走向成功,就不能总盯着别人的错误。如果始终给学生传递一种良好暗示,他会出现转机,或者变得更加出色;但是如果给学生传递一种不良好暗示,他会真的变得很糟糕,因为不良好暗示有对人的贬低、歧视,它会让人消极自卑,乃至一事无成。所以有人说:
鼓励和赞美能使白痴变天才,批评与谩骂能使天才变白痴; 鼓励和赞美是培养学生自信的源泉;
鼓励和赞美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萌发的动力。而我说:鼓励和赞美是教育后进生的法宝
鼓励和赞美是激励学生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中最有效的手段,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渴望鼓励和赞美的心理需求,只要我们认真寻找就会发现许多应用鼓励和赞美的机会就在我们的面前。例如:
1、学生的生日,不妨给他们几句鼓励、赞美和祝福的话
2、每节课,可用1分钟来鼓励和表扬突出者,我称之为“1分钟管理法”; 例如,课堂听讲专注的学生; 作业字迹工整的学生;上课积极发言的学生; 如果学生的正确行为得不到老师的及时肯定,那么他在向正确方向迈出更大步子之前,会有顾虑,唯唯诺诺。只有每一步都受到鼓励,学生才敢于尝试迈出更大的步子。
戴尔·卡耐基说过“当我们想改变别人的时候,为什么不用赞美代替责备呢?纵然部属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应该赞美他,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别人,不断地改变自己”。有些学生不知道天高地厚是应该打击一下,但对于经常受批评的学生,就要考虑发现可以鼓励和表扬他们之事,只要适时适度的好听语言,总是可以为我们赢得听众!
胡正楠同学经常抄作业,被同学们誉为优秀记录员,每次作业总是鼓励他自己独立去完成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可找同学或老师帮助,我经常询问他独立作业部分有多少,鼓励他增加独立部分的比例。
汤权惠子同学是一个爱疯、爱闹、好动的女孩,但她作业认真,就是正确率不高,有几次让她当我的面作业,正确率提高了很多,分析原因那是入静、抗干扰的结果,我在表扬她作业认真的同时,鼓励她改掉爱疯、爱闹的毛病,用意志力去克服好动的习惯,渐渐地作业质量有了提高。
只要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的今天和昨天相比,就会发现学生是在不断成长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鼓励和表扬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的力量,学生在接受教师表扬和赞扬中,他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优点放大发挥,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成为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在不知不觉中消除。
身为任课老师,要注意对犯错的学生进行开导,慎用批评、质问的语气,尽量不要死死地将自己的目光锁定在学生的错误上,事后的责备并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它根本一点用处也没有,最重要的是心灵和未来。我们知道刮胡子的时候,事先会在脸上涂上肥皂水,这样在刮的过程中,才不会让人觉得疼痛,这就是“肥皂水效应”。针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我们不妨把赞美当作“肥皂水”,这样会更有利于“剃下”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抓住问题学生恰好做对了事的一刹那,我们经常这么做,他们会觉得自己称职,以后他们很可能重复这些来博得赞美。
真诚欣赏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在鼓励和赞美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长处,弱化学生的短处,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知正确的做法。
目前我带的学生问题还很多,但本学期开学课堂纪律较好。但看到逐步在向好的方面转变,我感到欣慰。
让我们不再去想自己的成就和自己的需求,让我们试着去想别人的优点,然后忘却恭维,发出诚实、真心的赞美。称许要真诚,赞美要慷慨,这样人们就会珍惜你的话,把它们视为珍宝,并且一辈子都重复它们——即使你已经遗忘以后,人们还重复着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