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社区警务:公安部门治理变革的典型案例
编辑:空山新雨 识别码:22-852386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9 12:51: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社区警务:公安部门治理变革的典型案例

社区警务:公安部门治理变革的典型案例

(摘要: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各国兴起的社区警务策略,是一种维护社会治安的新思维、新观念,体现了西方各国行政改革和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所蕴涵的“治理”观念。本文从治理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西方各国社区警务改革的实践历程及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我国“社区警务”改革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适用于社区警务战略的合理建议。)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由于经济衰退、财政危机以及公民对政府服务普遍不满等原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均开始了以“治理”为特征的行政改革。从这些国家的改革实践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治理”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总体上看,治理意味着统治的含义有了变化,意味着新的管理过程,或是以新的方法来统治社会。从本质上讲,治理意味着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不仅限于政府权力,不仅限于政府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有责任使用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引导。从方式上看,由于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必须依靠其他组织;为达到目的,各个组织必须交换资源、协商谈判。这就改变了以往权力自上而下的运行方式,而代之以一种上下互动的方式,也可以说,治理主要是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警察组织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在任何国家中都承担着维护统治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同时其自身也面临着不断提高效能以适应不断变化形势的艰巨任务。近年来,美、英等国提出有别于传统专业化“快速反应、犯罪侦查”的“社区警务”制度实施之后,不仅明显改善了警民之间的关系,更是对陈旧警务理念的转换、警务机制的再造,体现出警察机构在维护公共安全过程中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其基本理念已经被我国接受并在全国由点到面的逐步推行。但是我国警察组织中固有的官僚封闭特征及落后的警务理念与组织文化,造成了在警务社区改革进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警察组织中产生了沟通不良及抗拒改革的状态,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简要的探讨,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一、社区警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及其理论蕴涵

从世界范围来看,已经经历了四次警务革命:第一次是1829年,英国人建立了都市警察;第二次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警察专业化运动;第三次是70年代欧美警察现代化运动;第四次是80年代以后至今,社区警务运动。其中的第三次革命,着重警察内部建设,使警察组织发展到鼎盛时期。各国警察不仅大幅增编,而且警察的薪金大幅提高,现代化装备也武装到牙齿。尽管如此,犯罪并未得到有效抑止。随之而来的有三个问题:警力和犯罪同步增长;警察成为“机器人”后造成警民关系恶化;警察装备的现代化并没有同步提高对犯罪的认知率。人们逐渐意识到,警察好比一棵大树,想要蓬勃成长,根必须扎进社区。因为产生犯罪的根源在社会,抑制犯罪的主力也只能是社会公众。由此,“社区警务”的理念逐渐清晰,并很快被世界各国所广泛认同采纳,如今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

所谓社区警务,根据休斯敦警察局的定义是指存在于警方与社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其要旨是警察和社区居民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而我国的学者在此基础上的新概括“旨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的治安问题”,应是对社区警务更有针对性的界定。因为社区警务战略要通过密切警察与社区的联系,要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来预防和减少犯罪、再造社

会和谐。

社区警务在做法及主要构成活动要素上,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是改善警民关系,实现社区的犯罪预防(Community-Based Crime Prevention)。警民关系是社区警务的基础,国外的警务工作中同样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许多增强警民关系的措施。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重组巡逻活动(Reorientation of Patrol Activities)。传统的警务策略着重于群众见警率高低及是否能快速反应打击犯罪来论定是否可以有效阻止犯罪,但是这种做法在近几年来遭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并逐渐转变为更有前瞻性、更有实质效益的“预警式犯罪预防巡逻策略”(Proactive Crime Prevention)。在美国,80年代末期以前,警察在社区的执法工作主要是驾着警车在街道上巡逻,警察与公众直接接触的机会很少,警民关系冷淡,民众也很少向警方提供有关犯罪的线索。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局面,80年代后期到现在,美国各地警察局让警察在社区内走出警车,步行、骑马或骑自行车,在人口稠密地区或商业街道上缓慢而目标显著地巡逻。这样警察能广泛接触民众,对社会上不稳定青少年能产生一种威慑作用,从而能减少警务区的违法犯罪活动。通过徒步巡逻增进警民间的接触机会,通过家宅的个别拜访,建构警民合作、联系、预防犯罪网络。这一策略不只是可以做好事前犯罪预防的宣传、联系、合作的渠道,而且可以形成多元化巡逻勤务的重整与合作,在犯罪发生之时及发生之后,基层民警可以掌握到更多、更快的治安信息,有效维护社区内的治安品质。警察在执法与维持秩序的同时,还积极为社区公众服务,以增强警民关系。据调查,在美国警察接报案的电话中,只有20%与犯罪有关,80%是社会服务性的要求。越来越多的警察部门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区警务方面,如,警察有责任对伤病人实施现场急救,协助寻找失踪者,帮助迷路者、老弱病残者,等等。这样就给社区居民了解警察、认同警察并进而协助警方控制犯罪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社区警务中的警民关系、警民协作对防控犯罪、维护社区治安秩序意义重大。

二是采取适当的警务措施,加强犯罪防控。警务措施是防控犯罪的重要手段。社区警察可以通过监控个别犯罪多发或易发点来防范犯罪。在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对有问题的人即重点对象,警察应做到心中有数。社区警察应有很强的侦查意识,对在社区内发生的刑事案件除对受害人的紧急救护和现场保护等责任外,还应严格负责地进行对犯罪嫌疑人的排查工作,避免社区警察与刑事侦查相脱节的现象。如,社区警察在案发后有责任迅速赶赴现场并注意采访受害人和目击者,尽量收集有关证据,为刑警侦查破案提供方便。社区警务措施应是多方面的。

三是提升民警责任感(Increased Police Accountability)。社区警务的策略,在于增进社区民警与社区内群众接触的机会,让警察与社区居民间能互相了解、相互体谅,培养彼此间对社区的归属感,进而通过群众自发性参与民警的工作及活动的中,达到协助及监督的目的,利用社区内资源共同来解决社区内的问题、提升社区治安,进而让群众对民警更有信任感,增加警察执行工作的责任感与热忱,促进警民双方真正的合作。以加拿大为例,警察在实施社区警务时,即强调:所谓的“社区”包括了内部及外部的意义。内部而言,警察组织必须对其成员的需求和问题有所回应,授权给员工,提供基层警员决策的权力及弹性,以提高基层警员的士气与成就感。此外,也通过训练、领导、内部咨询等方式达到组织重组与警务革新的目标。对加拿大来说,这项内部的改革,比外部的作为更重要,因为他们深信:希望警员怎么待人,就要如何对待自己的警员;在改变别人以前,要先改变自己。至于外部的“社区”则包括所有顾客、警察服务的市民、各级政府机关、与其他警察常接触的公司团体。加拿大

政府要求这些顾客必须对警务服务有更高的参与程度。警察推出青少年援助计划、市民巡逻计划等,这些计划专案经过媒体、快报、特别刊物等方式宣传实施的结果,再犯罪率下降明显,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效果十分显著。

四是指挥的分权化(Decentralization of Command)。每个社区因为其环境及治安状况的不同,因此有不同的警务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警察工作必须适时改变策略来适合各个社区的要求。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视情况充分授权给各个社区内的分支机构,使其自行制定符合该社区要求的策略。在此策略之下,各个社区内的民警,因为自主性较高,所以工作成就感与满意度相对地提升,这样一来也会使基层民警工作的热忱与效率大大提高。

社区警务运动对原有警察组织结构、理论观念所构成的冲击还不仅限于上述方面,还体现在价值目标、力量主体、工作重心、警务风格、绩效标准等诸多方面。一句话,社区警务体现了公共治理的基本蕴涵。具体而言,一是在警力方面,从人、财、物的巨幅增长转向“无增长改善论”。英国的警务改革最有代表性,针对增长警力编制的种种弊病,英国力争在不增加人员编制、器材装备的前提下,通过警务改革提高警察完成工作目标的能力。二是在警务风格方面,从单一的被动警务转向重视主动提前警务。针对反应警务日益显现的弊端,西方国家已把工作重点从快速反应转向预防犯罪,强调调查研究在先,以预防为主。三是在工作重点方面,从单一的巡逻与刑侦模式转向社区警务模式。由于传统警务工作在打击犯罪方面收效甚微,警察不得不把工作重点放到社区警务上来。四是在衡量标准上,从单纯重视犯罪率与破案率到多种指标综合评估。许多西方警察和犯罪学家都认为犯罪率不能真实反映犯罪现状。隐案、漏案现象是各国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片面追求低犯罪率等于变相鼓励弄虚作假。现在英美等国已开始以多种指标综合评价警察的工作,这些指标有:被害人调查、安全感调查、公众对警察的满意程度调查、对警察工作的重点评价调查以及警民关系调查等。五是在力量的主体认识上,从以警察为主体到以社会为主体,逐步认识到产生犯罪的根源在于整个社会,打击犯罪的主体也在于整个社会。只有通过整个社会才能减少犯罪。六是在领导体制上,中央集权与地区自治的差距越来越小。以英美为代表的地区自治正在向加强全国统一协调、统一领导的方向发展;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中央集权警察逐步向分散权力、建立地方警察的方向发展。总之,西方警察体制正在发生明显的交融现象。七是在警务合作方面,从单一的警察行动向地区与洲际的警察行动发展,除了交流、协调行动式的国际刑警组织外,国际与洲际的实质性合作也在不断发展。八是在警察队伍的性质方面,军事化与平民化警察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军事化与平民化互相包容。一方面,随着反**、反恐怖的实战需要,平民化警察根据需要建立了军事化、武装性质的快速反应部队。另一方面,由于暴力对抗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限制武力论”成为西方警察行动的准则。宣传上的平民化与准军事化,是警务改革的趋势之一。九是在警察队伍构成方面,国家警察与私人警察共同发展,警察社会化的趋势明显。

总之,社区警务运动是涉及警察组织内部与外部的一场综合性改革实践,在组织内部,以管理主义为指导原则,倡导合理授权,实行参与管理,积极引入企业化管理方式;在组织外部,以公共选择理论为指针,寻求建立警民之间“同伙”关系,试图通过警民携手合作,共同鉴别影响社区品质的问题,进一步找出问题的根源,再由警察与群众共谋解决对策,达成增进整个社区治安的最终目的。简言之,西方各国社区警务改革体现了对经济、效率与效益等多元价值目标的追求,包含了警察组织内部企业化,外部市场化、社会化等改革内容,蕴涵了管理主义、公共选择、社会控制等理论原则,是西方各国行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篇:社区社会治理典型材料

古州镇丰乐社区社会治理典型材料

古州镇丰乐社区位于榕江县城南端,与城关场坝社区紧邻,含丰乐村、头塘村、杨家湾村和生态移民安置示范区,国土面积14.6平方公里,202_至202_年完成以摆王、摆拉为主的770户3100人生态移民整村搬迁后,目前共有3753户13400人,5个党支部82名党员,现有社区工作人员6人,网格管理员9人,设有楼长57人。丰乐社区虽是202_年12月新成立的生态移民安置示范区,如今却是全州、全省的平安社区示范点、生态移民安置示范点和“创建廉洁社区”示范点,曾在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播出和报道过。丰乐社区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由于上级领导重视,思想宣传到位、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制度完善、保障措施得力,充分调动和依靠广大居民共同参与治安防范,社区治安秩序良好,居民安全感普遍明显增强,打造“平安社区”已见成效,构建了一个和谐稳定的居住环境。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全面落实综治责任制。

丰乐社区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做到统筹规划、统筹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切实把建设社会治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建立了以“综治例会”为形式的综治、“平安创建”工作汇报、研究制度,综治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度召开综治例会一次。二是建立健全综治领导机构。按照上级综治部门的统一要求,我社区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治保小组、民事调解、普法、帮教小组、治安巡逻、法律咨询室等组织,综治维稳工作站、调解室、群众工作室、警务室有固定办公地点,办公设备齐全。三是落实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采取了“书记、主任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干部具体抓,居委全体成员划片包干共同抓”的工作责任制,形成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的工作机制,真正把综治创安工作落实到具体人身上。

二、加大投入、保障有力、筑牢基层综治阵地。镇党委、政府在“人、财、物”上优先向丰乐社区各项工作倾斜,为社区配备了电脑16台、打印机3台、投影仪2台。一是社区成立了综治维稳工作站。并实现六有,即:有一块牌子、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有一个办公场所、有一套工作制度、有一支巡逻队伍、有一块宣传阵地,从而进一步整合农村治安资源,使治安巡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安置帮教,法制教育、平安宣传等各项工作在基层得到进一步落实。二是在我社区头塘村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坚持每月召开本辖区治安形势分析会议一次,每月坚持开展以治安防范、法制教育、卫生清理等为内容的创建活动,使综治、平安建设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认真落实排查调处责任,坚持每周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202_年全年共发生民事纠纷13起,调解13起,调解率达100%,成功13件,成功率达100%。四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202_年没有发生民房火灾、爆炸等事故,在节日期间,居两委人员坚持轮流值班,以全面加强社区节日安全保卫工作。五是建立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重点做好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人员的帮教、管控工作。组织开展以包教育、包管理、包转化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帮教活动,大力推广“二帮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做好教育转化工作。两年来社区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12人,接回10人,帮教12人,帮教率达100%。

三、加强防范,群防群治,营造平安和谐环境 基础防范,提高治安防范水平。202_年3月,丰乐社区警务室正式挂牌成立并投入使用,警务室配备两名干警、两名协勤,安装报警求助电话1部,配置必要的器械和防护器材、办公用具,有效推动了辖区治安防控工作的全面开展。丰乐社区警务室的建立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对构建“社区筑平安”,进一步提高治安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设置社区警务室后,派出所将进一步加强对社区警务工作的领导,加强与社区保卫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坚持完善合作机制,加强对包片民警的培训教育,提高包片民警的综合素质,社区居民可在家门口获得民警帮助,为社区提供更好的服务。

全民共防,联动织网良好格局。为了提高本社区的治安能力,自202_年起,先后组建20人治安联防队。按照“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发挥效能”的要求,健全巡逻队组织、加大对治安联防队的培训力度。在队伍建设中,治安巡逻队以社区治保主任为队长,社区楼道长为成员,制订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治安巡逻队出勤、值班、休息、奖罚制度,使治安巡逻队工作有章可循、有文可依,提高办事效率,从而组建了一支有较强凝聚力、威慑力和战斗力的治安巡逻队伍。治安巡逻队制定了常规巡逻和重点时间段巡逻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在日常的巡逻中突出重点,任务明确。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巡逻,协助民警加强暂住人口与租赁房屋规范化管理,对村外来人员的基本情况登记造册,督促其办好暂住证和私房出租户办理相关手续,外来人口和私房出租户登记率达100%。充分发挥了巡逻队员在发现犯罪、打击犯罪、预防犯罪诸多方面的作用。

科技防范,共同捍卫自身安全。在廉租房小区全部配备楼栋长和楼道长,由楼道长兼任“十户长”。“十户联防”信息系统平台将居住相邻的用户用信号紧紧联系起来,即每十户组成一个群组,当群组中任何用户遇到紧急情况时,拨打联防群组报警号码,其他相邻用户便会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求助信号。同时,该报警系统将同步上报至联防管理平台,实现监控区域内的联防警讯信息共享,并及时向联防队员、区内家庭以及联防治安管理机构发出预警,有助于农村治安防范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十户联防”,增强了村(居)委会的综合治理和群防群控的能力,编织了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科学防范的管理体系,起到了一家求助,多家支援的效果,为辖区治安管理提供了更有效的防卫武器,筑牢了基层综治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四、创新管理,网格服务,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丰乐社区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实施“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各司其职”的“一格一员”管理模式。将社区划分为10个网格,经过层层严格选拔,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责任管理员,并保证经费投入,县财政把网格员工资纳入预算,确保网格员每人每月1500元工资到位。同时,出台定人、定责、定岗、包网格“三定一包”责任制,要求网格员要做到“三知三掌握”,三知即知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知家庭成员就业情况、知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情况;三掌握即掌握社情动态、掌握高危人群、掌握热点难点问题。在工作中,网格员通过发放便民利民卡、网格员名片等,听取群众意见,全面采集网格区域内各类信息,建立民生、计生、卫生等6类服务台账,将重大社情民意及时向社区、镇党委政府反馈;同时在社区公开栏公开网格员管理区域及联系方式,网格内群众可致电咨询、预约所需办证服务、民政优抚、培训就业等各项服务,网格员一站式全程代理。社区网格员“零距离”的便民服务,让群众跑腿变为干部跑腿,有效的提升了群众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社区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后,“社区居民的琐事难事烦心事找社区网格员”已成为居民的习惯。202_年,通过网格化管理,社区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00余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切实解决并村后“人难找、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五、丰富生活,提供就业,建设精神文明的特色社区 为使生态移民能迁得进,住得好,有保障,县委县政府、县生态移民办和古州镇党委政府坚持“2+5”生态扶贫模式,一方面加强移民的技术技能培训,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致富的能力和信心;另一方面积极创造就业机会,通过公益性岗位、进厂务工、微型企业扶持等形式,千方百计为移民创造增收。如家住丰乐安置点B11-1-301的石岩付,一家4口人,他和妻子两个人在宇泰木业务工,一个月收入6000元以上,家住B13-2-104的龙天保,在福兴达砖厂上班,妻子和他每月共6000至7000元的工资;龙开伍和妻子在蔬菜基地务工,公司包吃包住,固定工资1500元,每月也有3000元的纯收入。202_丰乐社区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28元,其中有50户以上超过7000元,与搬迁前实现翻番。

社区文化建设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精神支柱,是组织居民共同参与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途径。为使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社区定期组织开展各项文化娱乐活动,成立了一支25人组成的丰乐社区文艺宣传队。每逢民族节日,文艺宣传队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安全防范、禁毒禁赌等知识,使群众的法制意识在潜移默化中的到增强,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和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勾画出了邻里共享和谐幸福的生动画面,发挥了基层精神文明阵地作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社区基础建设上,加大社区硬件设施投入力度,高标准配置的社区服务中心及社区文化广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办公、活动用房面积达220平方米,室外健身活动场所1处,让社区居民有场所、有设施开展娱乐健身活动。

社会治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丰乐社区在社会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始终把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作为社会治理的突破口,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靠服务来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如今的丰乐社区,正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平安和谐的居住环境、廉洁高效的社区形象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社区警务

社区警务的基本含义

答:一般理解,社区警务是指存在于警方与社区之间的,旨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的一种互动合作过程。

社会性治安防范组织的含义

答:指公安机关的指导和支持下,以维护社会治安为活动内容和目的的群防群治性质的社会防范单位

治安情报工作的含义

答:治安情报工作是指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通过收集,存储,分析,传递等手段,有针对性地利用治安情报为治安管理和预防犯罪等公安工作服务的活动

治安耳目的含义

答:治安耳目是由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工作中专门建立和使用的,用于收集并反映治安信息的秘密力量 治安情报的含义

答:一般的,我们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信息称为治安情报

凡是与治安管理工作,社会治安状况与环境有关的人,地,事,物,等情况都属于治安情报范畴。

安全防范的基本含义

答:狭义的安全防范是指治安基层组织为维护社会的安全,依靠社会力量对各种社会治安问题依法进行预防和控制的活动。

广义的安全防范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维护社会安全对可能影响社会安全的各种因素和条件进行的预防和控制活动的总称。

公安派出所的含义

答:公安派出所是所在市县公安机关直接领导的派出机构,是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保卫一方平安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社区群众工作的概念

答:社区群众工作是指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警务活动中主动服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努力构建和谐民警关系,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基础性工作 社区警情的含义

答:社区内发生治安和犯罪事件后,必须有社区民警来维护社区稳定的突发性事件或者说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

社区警务的基本思想

一体化思想:一体化思想是社区警务基本思想最高层面的概括

犯罪与社会一体化:犯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权利与义务一体化:是指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对警察与公众双方而言,权利又是义务。

警察与社区一体化:是指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对警察和公众而言,既有权利又是义务。

警察与公众一体化:警察与公众一体化,是强调与公众融为一体的共生关系。

两大原则:社区警务具有预防为主和民警合作的两个原则

预防为主原则:社区警务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根本价值目标是预防犯罪

民警合作原则:警民合作是社区预防的基石 三个导向:社区警务的工作导向

以社区为导向:社区警务工作坚持社区导向,是指要求社区民警以及警务工作必须以社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以服务为导向:社区警务坚持工作的服务导向,就是强调实施社区社区警务战略,必须紧紧依托,依赖,服从于社区的发展与建设。

以治本为导向:社区警务工作坚持治本导向,是指社区警务必须将预防犯罪作为首要任务,更加注重社区发现,预防和控制犯罪机制的建设。

四化特征:社区警务的基本特征是社区警务本质舒属性的外在表现形式

警察形象柔性化:社区警务工作的基本内容就是为社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警勤服务。

警民关系伙伴化: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推行社区警务战略的前提条件,也是社区警务的内在要求。

警务工作社区化:社区警务工作的立足点在社区,其必须依托,依靠,服从,服务于社区,并积极整合和发挥社区功能的系统作用。

警察对策前置化:社区警务以民警合作为基础,预防犯罪为根本的主动性警务战略

治安情报收集的方法: 调查访问法 行政登记法 情报交流法 技术手段法

安全防范的途径 人员控制 物品控制 时间控制 空间控制

公安派出所的任务 实有人口管理 收集治安情报 进行治安管理 开展安全防范 打击违法犯罪 服务人民群众

社区民警的工作方式 走访调查 宣传发动 巡逻守护 实地检查 警情通报

四次世界警务革命 现代都市警察建立 警察专业化过程 警察现代化建设 社区警务的建设

社区警务的社区工作法 准确的把握社区居民治安要求 加强社区警务民主协商 着力培养社区治安自治功能 积极培育多元化社区治安主体

专业工作法 广泛收集安全信息 积极开展防范教育 系统强化,治安管理 努力普及自卫互助 不断完善技术防范手段 有效进行巡逻支援 相应改善自然环境

社区民警的工作方法 走访调查 宣传活动 巡逻守护 实地检查 警情通报

我国社区警务的目标要求

答: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 我国社区警务内容

答:(1)社区情报信息工作

(2)社区人口管理

(3)开展社区安全防范工作

(4)社区群众工作

(5)打击社会违法犯罪活动

传统警务模式可以表述为

快速反应------出现场------侦查------破案

公安派出所的种类 答:①地方派出所

②专业派出所

派出所的岗位设定与职责

答:(1)社区(农村)警务工作岗位的职责:①收集掌握,上报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2)巡逻防控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

(3)治安管理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

(4)案件办理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

(5)综合内勤工作岗位的主要职责

派出所的职权

答:(1)治安行政管理权

(2)治安行政处罚权

(3)当场盘问检查和留置盘问权(4)依法执行社会监督改造,监督考察权(5)采制行政强制措施权

(6)依法实施刑事案件调查权和搜查权(7)内保工作和治保工作检查知道权

派出所等级评定

人口管理(20分)治安管理(15分)安全防范(20分)执法办案(15分)服务群众(10分)队伍建设(10分)内务管理(5分)后勤保障(5分)

派出所的勤务方式(1)巡逻盘查(2)警情处置(重点)① 敬请处置的一般规定

1.接到出警指令后迅速到达现场 2.及时报告现场情况 3.保持通讯联络 4.维护现场秩序 5.保护群众安全 ② 一般刑事案件处之规定

③ 严重暴力案件现场处置规定(3)案件办理

派出所档案(1)业务档案(2)户籍档案(3)文书档案(4)试听档案

治安情报收集的方法 答:(1)调查访问法

(2)行政登记法

(3)情报交流法

(4)技术手段法

治安耳目的种类 答:(1)情况耳目

(2)控制耳目

(3)专项耳目

社区警情的分类 答:(1)咨询类警情

(2)求助类警情

(3)纠纷类警情

(4)涉案类警情

(5)投诉类警情

治安情报收集的途径 答:(1)人口管理

(2)治安管理

(3)阵地调控

(4)案件查处

(5)群众工作

第四篇:社区警务

社区警务

(1)社区发展是一种过程,即由人们以自己的努力与政府当局配合,去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社区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以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为背景,努力增强社区功能并提高其实现程度的过程

(2)社区发展离不开社区警务的建设和发展。社区警务是社会居民在警察带领、指导、支持下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方式,充分研究社区问题;开采社区资源;改造社区环境,强化自卫互助;以全面、系统、长效维持社区公共安全的思想,活动和方式方法体系的统称。社区警务实质就是要求警察立足于社区,积极开展各项宣传工作,动员和组织社区群众,实行警民合作,不断增强社区民众参与社区各项治安管理、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它的立足点在于社会是产生违法犯罪的根源,因而预防和减少乃至根治违法犯罪也必须依靠社会。它的工作范围是以社区为主导,以社区为基本单位

(3)存在的问题:①对社区警务认识不足。一些领导或民警认识不到位,不理解社区警务的内涵,片面地认为社区警务不过是将过去的民警责任区工作进行改名,无非是设立了警务室,多挂一个招牌,是“换汤不换药”。在这些错误认识的影响下,必然对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工作仍然是默守成规,没有开拓性。②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社区警务工作不规范。由于不了解社区警务的概念,对社区警务没有形成共识,加之不少的基层公安机关没有实行派出所工作的重心转移,以致有的社区虽然挂有社区警务牌子,但并没有建立其规范的运行机制,甚至唱起了“空城计”;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制度,开展了一些活动,但运行机制很不健全,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有的社区奖惩激励机制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使得社区

民警工作缺乏动力、压力,坐在警务室里无所事事,致使警力资源严重浪费。③社区民警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社区民警缺乏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对做群众工作存在畏难情绪,遇到问题不懂处理,处理问题不能说服群众,联系工作团结不了群众;有的社区民警的工作浮在表面,上班时间到警务室坐一坐,下社区多是走马观花,工作上怕吃苦,喜欢讲待遇、讲攀比,不愿深入基层一线,警民关系得不到有效改善。④警种间协调沟通不够。社区民警与其他警种民警沟通少、协调不够,一些社区信息没有及时通报给其他警种,其他警种掌握的信息也反馈不到社区,信息共享受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警务的深入开展,限制了其他警种工作的改观。⑤社区警务社会化程度不够。有的社区民警不善于利用社区资源,没有把“治安蛋糕”分给社区群众,不会组织社区群众参与到预防犯罪和治安管理工作中去,仍在唱“独角戏”,致使警务工作陷入被动。

(4)对策: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实行社区警务,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密切党群关系和警民关系的有益探索,是推进治安工作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因此,社区民警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打破常规,创新思路,摆脱传统警务的束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开拓社区警务工作。②大力加强社区警务规范化建设。要明确社区民警工作职责,使其工作内容具体化、操作程序化、考核指标数字化,进一步完善警务工作规范。要明确如何将管理融入服务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如何从发案中查找漏洞和开展人防、物防、技防,如何排查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如何帮助挽救有前科的人员和失足的青少年,如何灵活把握公开与秘密结合、动态巡逻与静态守值结合、日常管理与重点教育控制的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工

作规范。要结合社区警务工作的特点,认真研究探讨,进一步建立完善目标责任明确、考评科学简便、奖惩制度兑现、注重实际绩效、不搞形式主义的绩效考核机制。要建立健全定期或不定期下社区巡查制度和听取社区群众意见制度,检查社区民警工作是否到位,督促社区民警积极开展工作,及时发现、整改问题,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③合理、科学配置警力。在警力调配中,要充分考虑到基层基础工作的延续性,注意新老、强弱、经验、能力搭配,实行优势互补。要将善于做群众工作、会做群众工作、会管理、会服务、肯吃苦的民警配置到社区警务工作中去,让他们能够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社区群众打成一片,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从群众的立场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处理问题,把社区群众要办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办,做到大事小事认真办,不推诿、不拖延,切实把社区警务室建成警民关系的“连心桥”。④理顺关系,强化协作。要理顺各警种民警与社区警务的关系,从机制上增强社区民警与各警种之间主动协作的意识。社区民警要把日常工作中掌握到的信息、线索及时通报给其他警种民警,共同研究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协助侦查破案。其他警种民警要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将抓获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员信息、敌社情、刑事犯罪最新动态等通报给社区民警,为社区民警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提供可靠依据。⑤最大限度搞好社区资源挖掘。要吸纳新的管理思想,把行政职能的一部分由社会力量承担,由社区群众担当起维护社区治安秩序的中坚力量,既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要常与社区群众接触,多与社区群众交流,广泛发动社区群众搜集社区信息,对一些不安定的苗头性因素,及时发现,共同化解。要积极开发社区内的治安辅助资源,最大程度激活“邻里守望”制度及“联防巡逻”制度,引入更多的力量参与社区的治安防范控制,切实实现“警力

有限,民力无穷”。

第五篇:社区矫正典型案例

社区矫正典型案例——东门街道陈某的个案分析

日期:202_-6-24 14:48:57 人气:1495

一、接案及建立专业矫正关系

随着深圳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开,202_年7月19日,陈某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被分到了东门街道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作为东门街道司法所第一批社区矫正人员,陈某受到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他们向陈某详细介绍了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考核及管理规定、社区服刑人员奖罚分细则等社区矫正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方法。在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帮助下陈某填完一系列表格,并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上签了名。矫正关系初步建立。

二、资料收集

陈某在转入社区矫正前,一直都在东门派出所的管辖下,从派出所转送过来的材料以及之后社区矫正工作者通过家访收集到陈某的一些基本情况。

(一)个人资料

1、个人基本资料

陈某,男,已婚,195X年10月出生,大专文化,广东XX市人

2、主要犯罪事实及处罚

陈某在任广东深圳市XX对外经济发展公司总经理期间在无履行能力的情况下,采用虚构事实的方式获得巨款1200万人民币。被判定为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罚金三十万人民币。刑期执行期限自202_年11月28日至202_年6月13日止。

3、身体状况

陈某中等偏胖的身材,体虚多病。202_年1月12日经XX监狱医院鉴定,陈某患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高血脂症、左眼失明等疾病并准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

4、服务对象的能力及特点

陈某曾任广东深圳市XX对外经济发展公司总经理,人称陈总,掌管拥有几千万资产的公司,口才很好,能力也较强。

(二)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陈某妻子现年55岁已退休,夫妻恩爱。儿子在英国读书今年刚毕业,目前在英国工作。有5个弟弟,兄弟感情不错,据悉陈某出事后,其弟曾为其多方奔走。父母健在,父母对其十分疼爱和关心,经常电话联系。

2、社区环境

案主住在一个比较好的小区里,据了解其房子是拆迁补偿而来。小区内都住着许多原来的拆迁户,彼此都相互熟悉。老领居对陈总评价都比较高。

3、出狱后的表现

陈某出狱后,能够认真守法,按时报到和参加公益劳动,但很少外出,人较敏感,谨言慎行。

三、问题的界定及分析

1、社会适应困难

陈某在监狱服刑多年,保外就医时,外面的社会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房子被拆迁,熟悉的街区已不在,老朋友的搬迁,社会关系的瓦解,使其在社会适应上存在问题

2、社会交往出现障碍

陈某回归社区后,大多时间在家里读书看报,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出狱1年多来没有交过新朋友。仅维持与部分老朋友的联系。自尊心较强的他害怕被人挖苦和嘲笑,更害怕他人知道他社区服刑人员的身份,因此他选择了逃避。

3、心理压抑问题突出

(1)曾经事业有成、春风得意的陈某在从陈总的角色一下降至社区服刑人员的角色。从一个成功者沦为街下囚,强烈的社会心理反差使其很难适应自己的角色变化,他觉得自己是被冤屈的,他不断重复着自己的案子,强调自己会被平反的,他有满腹的苦闷无处发泄,心理非常的压抑。

(2)陈某有过坐牢的经历,在狱中,与之相处的都是罪犯,都是平等的,甚至他觉得自己还会比他人罪犯优越一些,因为在牢里大家都知道他是陈总,对他都相当恭敬。但是保外就医后,环境不同了,原来的社会生活环境全部发生了变化,现在的他再也不是陈总,而是一名罪犯,罪犯的标签压抑在心中难以释怀,因此他说话行事的小心谨慎,必恭必敬。

(3)作为一个中年人,本应是事业有成的时候,而今却一事无成,加之身体状况较差,对未来也没什么打算,严重的挫败感使其将成功的希望放在了案情平反上。

4、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陈某患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高血脂症、左眼失明等疾病,此外还常常饱受失眠的困挠。各种大小病不断(最近又患上病毒性皮肤病),看似肥胖的身材给人一种虚胖的感觉。

四、矫正计划

(一)目标

1、化解相关疑虑,接受社区矫正。通过与陈某的倾心交谈及实际行动,让陈某感觉工作者是真心帮助他的,能够理解他的处境,他的行为,他的压力和痛苦。从而获得陈某的信任,打开心结,接受社区矫正和工作者的帮助。

2、整合医疗资源,关心案主健康。工作者主动为陈某在网上搜索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病人日常生活的禁忌,寻找饮食和养身良方,获取最新的医疗信息,积极为陈某联系社区免费医疗。整合医疗资源,为陈某提供热心细致的服务。同时还积极跟陈某讨论如果保养和锻炼身体,让其感受到工作者的关心,真正接纳社区矫正工作者。

3、整合家庭资源,寻求家庭帮助。陈某有个非常好的家庭,家庭凝聚力强,家庭力量不容忽视。弟弟们的生活条件都很好,个个事业有成,弟弟们正向的生活引导,直接的经济援助和心理支持,都是陈某潜在资源优势。

4、参加公益劳动,积极融入社会。安排陈某参加公益劳动和各种集体活动,创造各种机会鼓励陈某与他人接触,减小其与他人相处的戒心,能够以正常人健康的心态融入社会。

5、布置家庭作业,熟悉法律法规。综合陈某体弱多病,害怕社交的客观实际。工作者将陈某的公益劳动安排在社区图书馆担任临时管理员协助做好社区图书管理工作。使其可以与更多的人接触,一点一滴的融入现代生活。另外工作者借助陈某在图书管工作的机会,适时给陈某布置了参阅法律书籍的家庭作业,使其从法律的角度对自身的案子有更全面的认识,安心配合改造。

6、挖掘陈某特长,分享成功经验。这次坐牢经验给陈某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排斥社会交往、自我认同低下、心理压抑大等各类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引导陈某分享过往成功经验,发掘陈某兴趣爱好所在,寻回自信,寻找生活重心意义重大。

(二)理论依据

1、活动理论的观点认为: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和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多种影响。活动是人类认识的起点和心理发展的过程。心理发展源于人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马克思的社会互动理论也认为:人的需要是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而社会互动则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可靠保障。物质交往是人类交往的基础,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等人的精神交往,则是人们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陈某排斥社会交往,排斥与他人互动,最终会导致其再社会化过程受挫,社会价值及自我形象的模糊,个人定位偏差,从而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矫正工作者主动采用各种方法帮助陈某扩展社会交际面,积极参与社会,提升社会互动的能力。

2、陈某现在50多岁,从人生的社会发展阶段上看,陈某现在正处于成年中期,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成年中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婚姻问题(包括结婚与婚姻稳定)、精神健康问题和就业方面的问题。中年阶段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期,由于年资、经验和人脉的多年累积,不少优秀人士的才华和潜能得到发挥,在事业、地位和财富上达到巅峰,如果在生活与工作中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则有可能陷入“中年危机”。

3、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许多人在遭逢重大的变故之后,心理会因受到重创而形成「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痛苦或害怕的经验反复在脑中呈现;反复梦见此创伤事件的发生;个体会持续地避开与创伤有关连的刺激,例如试着避开与意外事件有关的活动,或是把某些经验的记忆封锁起来;有消沉、沮丧的感觉;有持续提高警觉的状态,诸如长期的紧张或暴躁。陈某一方面总是对工作者反复重复着他会平反的事,让人感觉他内心非常的紧张。陈某在行事说话小心谨慎,生怕做错了什么,个人保持着持续的警觉状态。另一方面他总是逃避自己,刻意躲避与他人的交往,一年多没交过新朋友,刻意避开知道其背景经历的老朋友。相见也只是打个招呼而已,便匆忙离开。生怕自己过往的伤疤再被人揭起。更多的时候他将自己封闭起来呆在家中不与他人交往,陈某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较为明显。

五、社区矫正介入

1、在与陈某建立矫正关系后,工作者与陈某不间断的进行联系。通过家访和陈某每月的电话汇报和思想汇报了解陈某的思想动态,关心陈某的身体健康。鼓励陈某与妻子一起外出活动,游玩,分享妻子的家务劳动,经常参加家庭聚会,与社区居民多多交流等。

2、在给陈某安排到社区图书馆担任临时管理员后,陈某非常感谢,他表示这是他出狱以来的第一份“工作”,他一定会认真做好,尽心尽力为社区居民服务。在肯定陈某认真工作的同时工作者还同陈某一起整理图书,参加公益劳动,使陈某感受到了平等被重视和尊重。

3、每月将陈某的表现情况及评分告知他本人,通过评语、评分、加分、表扬、升级等肯定陈某的表现,平复其自我无用感及挫败感,采用认知疗法,鼓励他正视自己,肯定自己,能够积极的面对过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

4、在特别的节日(如中秋、春节)等矫正工作者亲自上门送去节日的慰问和慰问品。对陈某表示关心。

5、在街道和社区举行的一些集体活动,如法律进社区,法制大课堂,全民普法教育,派发法律问卷、法律案例讨论会等活动时,工作者会主动邀请陈某参加。陈某均会欣然应往。在法律案例讨论会中,陈某也常常发表一些独到的观点和看法,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六、案主的变化及矫正计划的调整

在矫正工作开展以来,陈某都能认真遵守日常管理规定的要求,按时汇报和报到,积极完成公益劳动。社区工作站的同志对陈某的表现是肯定的。这几个月来,工作者也明显感觉到了陈某的变化:从最初的敬畏和说话小心谨慎,到目前能够较为信任工作者,会与工作者谈起他的一些经验和感受,包括他的婚恋史、家庭史、事业、个人的兴趣爱好及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和感悟等。每次报到也不再畏畏缩缩,交完思想汇报就走,而会主动找工作者坐下聊聊近况。工作者发现陈某开始懂得关心他人,他对中草药颇有研究,还时常向工作者介绍他的中药养身之道。说起他的特长,陈某对其有几十年的团委工作经验相当自豪。他说他比较乐于做青年工作,他了解青年人的心声,以前在狱中他还曾担任过青少年组的思想政治老师,他希望如果有机会他乐意作为一名志愿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服务。陈某的个案还在继续跟进中。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中工作者已经能取得了陈某的信任,引导陈某顺利的走出封闭的自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工作者将适时调整矫正计划,继续从如何整合资源为陈某服务的角度出发,帮助陈某寻找社会定位,重塑社会角色,很好的完成社区矫正。

二○○八年五月二十日东门街道司法所

社区警务:公安部门治理变革的典型案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