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的计算能力
编辑:轻吟低唱 识别码:22-772246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7 16:03: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的计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数学是人们

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性,计算的正确性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学习能力要求。但学

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严重影

响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的计

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

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一)、分析原因: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方面的原因

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

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口算不熟,笔算

不准。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

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2、学生心理方面原因

感知比较笼统,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品质差。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

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

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

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瞬时和短时记忆易出错。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

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情绪不稳定。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琐时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

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3、习惯方面的原因

有的学生在计算时不认真审题,做完后不愿检验;书写时马马虎虎,字迹潦

草,0写得像6,6写得像0,5写得像8,把7写成1等,有的笔算不打草稿,无论数字大小,一律用心算,有的没有专用草稿本,乱打草稿。这些不良习惯,也是导致计算结果出错的重要原因。

(二)纠正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计算的关键

有些计算错误是由于运算的基本概念和算理不清造成的,为防止学生出现算理方面、计算法则方面的错误。教学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加强算理计算的教学,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算理、计算法则,这是正确地进行计算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将基础知识掌握,灵活运用计算法则和计算技能,那么,学生的计算正确性就不能得到保证。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学生必须掌握运算的顺序和简算方法,运算顺序搞错,那么计算结果也就错了。再如教学多位数的乘法中,面对每次乘得的积的对位问题,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竖式的对位形式,可是遇到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错误率就会增加,因为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对算理的理解也是模糊的。针对基础知识出现的错误,平时在布臵作业的时候,每天都让学生做5道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对每位学生的计算我采取认真批改并加以评比。贵在坚持,学生的计算兴趣和能力等方面都提高了。

2、加强口算训练是计算的基础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的基础,笔算就无从谈起。因此,培养计算能力,要从加强口算着手。计算一道笔算四则运算题,有时用两三个,多则用二十多个基本的口算,而这些基本口算中若有一个出现错误,那么整道笔算题就全错了。我在一年级就开始注意训练20以内的加减口算,每位学生都必备一本口算题卡,在班内常常举行口算比赛。对进位加、退位减,表内乘法和除法,更应让学生熟练计算,每天坚持3到5分钟口算训练,形式应灵活多样,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口算练习要做到天天练,逐步熟能生巧。要求学生做到正确熟练、脱口而出。这种口算训练习惯我班从一年级坚持现在,通过坚持不懈口算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学生的计算水平和正确率取得了明显成效。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的保证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平时计算时要求学生做到:认真核对数字和符号,计算题是由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的,比较单调。计算过程中容易产生视觉感官的疲乏,相似的数字和符号容易混淆。因此,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和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因为抄错数字或运

算符号而白忙一场。认真书写、审题和计算,特别演草本要认真书写。作业、练习的书写一定要工整和规范,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隔,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必须先审题,弄清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动笔计算。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等这样能保证计算的正确率高。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主编:苏霍姆林斯基

3、《吴正宪与小学数学》主编: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组编

4、基于小学生数学作业错例分析的校本研训模式研究

作者:范新林;朱国平;王俊杰等《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第02期

5、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生数学作业错误的原因

作者:骆昌雄《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年第X3期

6、对小学生数学作业错误的反思

作者:郭木生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8年第2期

7、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在数学教学中,常有很多知识点,课堂上讲解的非常详细,并且学生也掌握的十分好,但是在下一步的作业中却显现出了不一样的情况。到底是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是存在别的因素,影响干扰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呢?这需要我们教师引起重视,并进行探索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以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分析和纠正方法为研究内容,通过收集三、四年级学生计算中的错题,并根据其错误原因加以分类,然后认真分析导致计算错误的原因,针对这种原因,寻找应对的策略,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在中年级各选部分

3、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1)、初始阶段:2012年5月申请课题。

2012年5—10月:阅读与课题有关的著作《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实施阶段:2010年3月—10月:阅读《小学数学计算研究》。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重点是错误的原因,然后初探解决的策略,积累材料。

2012年10月—12月:阅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总结得失,并进行过程性小结。

2012年12月—2013年2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3)、整理阶段:2013年3月—5月 :整理与收集上述过程中积累的材料、分析与反思,并准备构思和撰写结题报告。

在阅读的同时做好读书笔记,认真反思,错例分析跟随研究进度进行,随时把握好自己研究过程中的目标性,让读书笔记与错例分析与课题研究相辅相成。选择与课题有关的书籍,有重点地加以阅读,做好学习笔录。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与课题有关的信息和动态。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

4、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写作阶段安排:

(1)、读书笔记:读《小学数学教学研究》2012年5月之前完稿

(2)、读书笔记:读《小学数学计算研究》2012年10月之前完稿

(3)、读书笔记: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2年12月之前完稿

(4)、读书笔记: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2013年2月之前完稿

(5)、教学案例:(2篇)2013年2月之前完稿

(6)、研究成果:论文1篇(或课题总结)2013年4月之前完稿

(7)、整理材料,提交结题申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经过一年的研究,分析了本年级学生的计算错误原因,采取针对性纠错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和正确率。通过测试反馈,发现我们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正确率都比其它年级学生有所提高。在2012的雁塔区质量检测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结合实际我们的做法是:先分析错误原因,再采取纠正措施。

通过对本班四年级学生计算题失误成因的分析研究,采取对大量的错例分析,采取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减少、避免了计算中

一些不必要的错误;通过研究学生在计算中的一些不良心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通过整个研究与实践,我总结了以上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年来在本实验开展的过程中,感觉时间过于短,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个别学困生计算正确率还有待于加强训练,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学习好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性,数学学习是一个前后连贯的过程,数学技能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对整个小学阶段的计算错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纠错方法,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正确率大大提高。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初探

考试一结束,学生们总会抱怨:唉,又是计算错误!在讲解试卷之前,老师又会说:要是计算不粗心,大家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可见,计算成了很多学生数学学习上的进步的拦路虎。因此,计算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 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二、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计算依据法则,而法则是根据数的性 质以及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推断得来的。充分重视算理,驭理入法,方能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计算能力的提高也就有了切实的保证。在计算8+6的教学时,教师没有停留在算法多样上,更没有让学生“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而是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法相通的地方,都是通过凑十来达到口算的目的,使学生懂得这种题目通过“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的方法口算,这种“凑十法”的口算策略同样适用于后续学习8加几、7加几的进位加法,因而这种策略的优化其潜在价值巨大。“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课堂上,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之法。同时,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几种算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时对“多样化”进行“优化”,寻求简洁、容易、快速的方法。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交流,感受不同策略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做出合理的判断和价值评价。为了使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 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

2、对比明理法。如:二年级学习三位数加、减法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三、培养学生计算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看错抄错题目;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计算时不打草稿;一位数加、减、乘、除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做完题不回头检查等。这些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那如何让学生细心呢?

1、教师要做好示范和表率。教师的板演,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比如我教给学生计算的检查方法是: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

3、加强口算训练。学生做计算题的速度及正确率与每个学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练习,基本上采用听算和看算训练。持之一恒,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4、教育学生养成验算习惯。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 检查等学习习惯。我们要要求学生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复核或验算。

四、练习题的筛选要恰到好处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学好,那么小数的加、减、乘、除法就很难学会。因此说,计算教学需要做到新旧结合,精讲巧练,持之以恒。

第三篇:加强计算教学研究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加强计算教学研究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010年3月9日,在我校五楼会议室,举行了五中、四中、二小、四小、四校联研活动,教研室领导刘主任莅临指导。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加强计算教学研究,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我们知道,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学生必需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是数学学习与数学能力发展的根。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小学生计算能力出现下降趋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怎样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哪些有效教学策略,怎样有效发挥传统计算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我们本次数学教研活动研究的专题。本次活动的内容是:集体单元备课研讨、先行课观摩、互动评课、专题讲座、专家报告。在集体单元备课这一环节,葛荣老师就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这部分内容从教材的结构、课标的要求、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情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然后同教研组的老师对这部分内容的解读进行了交流,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观摩和互动评课,第一节是我校四年级的郑春梅老师执教的《加法运算定律》,第二节是三年级王付美老师执教的《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两节课都能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落实教学活动,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评课时,大家畅所欲言,就两节课的优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在王秀珍老师的专题讲座《 小学生计算出错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她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计算出错的原因以及对策。并提出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加强口算训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最后区教研室领导刘主任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研究,提高集体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虽然现在科学如此发达,有许多问题借助计算机就能解决,但对小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认真而负责的学习态度,对他们的未来还是大有益处的。

第四篇:如何提高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思维灵活性在计算方面的体现,它反映了这个人数学基本素质的高低。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直接影响。在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能力,并要达到正确、迅速,同时要求方法合理、灵活。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之达到上述要求呢?

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认识。

一、要充分认识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有些教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视不够,没有让学生去发现计算的规律和情趣。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大障碍,必须除之。计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

1.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又离不开数与计算,形体大小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因此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个公民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数与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甚至其他科知识的基础。这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学生无法进入以后正常的学习中。

3.数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掌握数与计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掌握数与计算知识的过程中也发展了抽象概括能力。

4.数与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概念是随着人类生活和实践的需要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教师要教学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可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讲清算理,提高计算教学质量。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教具演示,讲清算理。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明确算理。

2、学具操作,探索感悟。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我们就请出小棒来帮忙,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弄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是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例如在教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单位的进率关系,讲清小数点必须对齐的算理。

4、重视感知,加强刺激。对于学生易忽略的部分,要注意加强其刺激强度(比如强调进、退位,强调小数点的处理等),吸引学生注意,留给学生一个鲜明、正确的印象,避免和减少以后计算中的错误。

5、加强辨析,比较强化。根据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有意识地把相似的概念、法则、算式进行辨析比较,促使新旧知识的精确分化。

6、及时练习,巩固提高。开展针对性练习,强化计算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力争当堂巩固。

7、注意反馈,及时纠正。及时反馈,找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

三、处理好笔算和口算的关系。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都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另外,口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所以,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进行口算、听算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1)口算教学必须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低年级安排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安排一些作为笔算基础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级在习题中安排一些利用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算能力。每一册教学参考书都对本学期的口算提出分阶段要求,教师要使口算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2)合理安排口算。义务教材把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放在笔算之前教学,而一些较难的但又不是最基本的口算,则放在笔算之后教学,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是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只教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中,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如27+6,27+30,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因此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笔算之前,只教学口算;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掌握要困难些,所以一年级先教笔算,二年级再进一步要求会口算。这样使学生既能学好笔算,又能形成较强的口算能力。

(3)注意口算算理的教学。口算例题都要注意通过直观的淙演示和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

(4)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要使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方法是多样的,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千万不要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口算两位数加法:28+37,我发现有的学生是这样想的:8+7=15,个位是5,十位上是2+3+1=6,十位写6,这完全是笔算的思路。其实口算应当这样想:28+30=58,58+7=75才对,不用在脑子里出现竖式。

实践证明,加强口算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水平,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使用简便算法,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简便计算是一个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方法。简便计算常常运用一定的运算定律,如进行加法计算时常会用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进行乘法计算时又常用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将一些计算由繁变简,由难变易。简便计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减少计算的错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了简便方法的教学力度。

另外,让学生记住一些常用数据,也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人13岁以前的记忆力是最好的,他在这一阶段可以记住很多东西,虽然这其中有一些他并不知这为什么这样,怎么会这样,但这些并不成为影响他记忆的障碍,这些知识中的未知原因将会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见闻的增多而破解。因此,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记忆力,特别是13岁以前的记忆力。中、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没有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我对此进行的强化训练主要内容有:①在自然数中1~10每个数的平方结果; ②个位上的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结果的口算方法;③一些特定的计算结果,如125×8=1000,25×4=100,0.25=,0.75=,0.125=,0.375=,0.625= 等。这些特殊的计算结果在练习、作业、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熟练地掌握、牢记,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收到良好的作用,产生较高的效率。

五、注意培养仔细审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计算教学还要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及认真检查的习惯。对于学生不能光喊“要细心!”,要教会方法,严格要求,形成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检验是一个好办法,它能让人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加强验算的教学,让学生针对一道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切实掌握检验方法,熟练运用该方法去判断相类似的题的答案的正确性。

验算常利用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六个关系式。估算常常根据积与商的变化规律来进行。比如:根据乘数>1,积>被乘数(0除外);乘数=1,积=被乘数;乘数<1,积<被乘数(0除外),不通过计算就能判断下面哪几道题的积大于被乘数,哪几道题的积小于被乘数,哪几道题的积等于被乘数:8×、9×、1×2、0.9×16、5×1、3×、×1。根据除数>1,商<被除数(0除外);除数=1,商=被除数;除数<1,商>被除数(0除外),不计算便可判断 ÷14、8÷1、21÷、÷7、2 ÷1、0.45÷ 的商是大于被除数、小于被除数,还是等于被除数。

六、丰富学习活动,乐教乐学,激发学生兴趣。

计算题是由数字与抽象的运算符号构成的,学生容易感到烦躁和厌倦。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做计算题的兴趣,才能促进计算的正确性,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1、运用电教媒体,增强数学计算趣味化。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了录音、投影等电教媒体,分散重点,突破难点,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去。

2、组织游戏竞赛,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谓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是注意不稳定、不持久,无意注意起主要作用,且好奇好动好胜。在教学中适当用一些游戏,有利于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下面列举了一些游戏活动,供大家参考:

●转陀螺,比计算。用硬纸板和火柴棒制作一个旋转陀螺,让学生们将陀螺倒下时所指的数字与陀螺正中的数字相加,看计算得又快又准。

●掷骰子,算加减。准备两个骰子,同时投掷,让孩子算一算,两个骰子上数字相加起来是多少。还可以让孩子将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看谁先算出正确的得数。

●摆扑克,比能力。同桌为一组,摆扑克牌,将摆出的牌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加四则运算,谁算得快,摆出的牌就属于他的了,看谁得到的牌最多。

●买商品,学本领。商店是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最好教室。提高孩子的加法计算能力,最能发挥作用的方法莫过于数钱币了。把钱币交给孩子,让他计算“花了多少”、“还剩下多少”。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可以称得上学习的捷径了。如“5个一角为5角”,“用一元钱买一个4角钱的草药小蛋糕,应该找回6角钱”。教师可以在班中举行“小商场”的活动,也可以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商店买东西,给孩子锻炼、学习的机会。

●班级数学计算大王擂台大赛。每一周都定时举行一次班级数学计算大王擂台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谁算得最快最准,就是当周的擂主。

●小学生计算能力过关检测活动。这活动是模仿社会中计算机能力等级考试、普通话等级过关考试等设计的。将学生分组进行检测(分笔试和口试),学生的检测成绩发给学生计算能力等级证书,不达到一定标准(标准由教师根据本班的学生水平来确定)的学生,要补考直至过关为止。

七、加强各年级阶段计算教学的密切联系。

小学各个年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平时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各个年级阶段计算教学的联系。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从一年级抓起,直到小学毕业,只能靠日积月累,不可能突击完成。每一节计算课的教学,应该把它放在整个计算教学的系统中去理解教材,实施教法,使之上下贯通,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此外,各年级的教师必须加强平时教学的沟通交流、团结合作,促使各个年段的计算教学、整个学校的计算教学融合成一个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如何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加强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我认为注重口算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因为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它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直接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的正确率高且速度快;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笔算速度慢且错误率高。所以我每天安排2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二、注重算理,提高计算技能

计算,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必须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算理上。小学生对计算法则的运用,往往出现一些错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算理不理解,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一定要注重算理。

学生只有理解了算理,才能真正的提高计算的能力。

三、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

很多学生计算结果不正确是马虎,粗心等不良习惯的造成,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切实有效的办法。

首先,要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现在的学生读题目的时候是一看而过,没有认真的去读。其次,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训练学生作题要有耐性,不急躁,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演算时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方便检查。最后,培养及时检验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的计算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