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思考
编辑:心上人间 识别码:22-774147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9 01:04: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思考

人口和计划生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没有具有新型生育观念的农民,没有健康和谐的农村家庭,没有普及先进生育文化的农村,那么新农村建设是不完美的。人口计生部门应清醒看到,新农村建设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顺利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机遇。在建设新农村的大环境中,人口计生部门应在保证日常管理的情况下,努力寻找新的工作突破口,以实施“新家庭发展计划”为出发点,做好融入文章,建立工作新机制,搭建人口计生工作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强化措施,全力推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水平。要做好新农村和新家庭计划的建设,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服务网络。稳定和健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队伍,采取区聘、镇管、村用方式,加强基层计生专干队伍的建设。重点强化基层计生队伍的业务和技术培训,落实村(组)人员工作报酬,保证基层队伍作用的充分发挥。各镇、村应建立新农村新家庭建设领导小组,各村民小组要有新农村新家庭建设宣传员。健全村级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协会等组织机构。村级服务室配备专(兼)职人员。人口学校设施齐全,有文化大院,配备必要的服务设施。

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女儿户给予教育、职业培训、就业创业、信贷、扶贫、社会保障、土地承包、宅基地发放等方面的优惠。建立健全胎儿性别诊断技术使用制度、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管理制度、终止妊娠药品管理制度、跨区域协作制度、群众举报监督制度和综合治理情况通报制度。重点治理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的地区,严格执行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法律法规,依法追究违法者的责任。

三、巩固和完善生殖健康服务工程。加强镇服务站、村服务室标准化建设,更新现有技术设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专业技术操作规程,提高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技术服务人员的管理理念,加强技术人员技术交流,开展技能练兵和竞赛,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季普查服务,定期做好“环情孕情”检测,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减少非意愿妊娠。实施生殖道感染干预,大力开展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免费进行生殖健康检查服务。

四、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完善生育指标和生育管理制度,实行生育第一的子女登记、第二个子女持证制度;坚持月例会和台帐登记;强化分类入户访视和环孕定期服务制度;建立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育龄家庭需求和服务信息收集、反馈制度;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民主讨论决定、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和干部绩效考评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尊重群众的选举权,维护群众的知情权,落实群众的参与权,体现群众的监督权,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五、深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坚持依法行政。在农村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把先进的生育文化送到千家万户,把人口文化融汇到各种文艺演出中,宣传“生男生女一个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男女平等思想,把生育文明建设与乡风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促进农民新型婚育观念和科学婚育行为的形成。加强农村生育文化宣传载体和阵地的建设。在建设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中,创建人口文化生活载体,宣讲国家的人口形势和人口政策,逐步引导农民崇尚先进的社会主义人口文化,使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在农村蔚然成风。加强普法宣传,切实维护村民计划生育合法权益。

六、加大对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力度。

落实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认真落实兑现独生子女奖金,对放弃二孩生育的家庭给予一次性奖励,给予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户计划生育家庭年满60周岁的夫妻以奖励,对独生子女意外伤残、死亡的家庭给予困难扶助。继续开展“少生快富”工程,重点扶助一个子女和双女户贫困家庭致富。通过对计划生育优惠奖励政策的落实,引导群众转变生育观念,少生快富。

七、进一步加强对新农村新家庭建设的组织领导

在开展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活动,各乡镇要将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活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紧紧围绕全区总目标,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同步实施。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制定出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活动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加以计划生育配套措施,安排专人进行负责,区计生局加强业务指导,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从而带动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二篇:关于提升民政工作整体水平的几点思考

关于提升民政工作整体水平的几点思考

李善君

当前,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奋斗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过程中,民政部门扮演举足轻重角色,发挥基础性作用,民政工作者将肩负越来越重要的历史重任,如何提高民政工作整体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状况和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既成民政部门当务之急,又为民政部门健康发展创造难得历史机遇。

一、志当存高远,勇担民政大事业

民政工作,攸关民生。新时期新阶段,民政工作领域越来越宽广,内容越来越丰富,任务越来越繁重,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

1、民政工作体现为国之大政。民政工作“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具有维护稳定的重要功能,发挥助推发展的重要作用,体现社会和谐的重大主题。要从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出发,从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出发,把民政工作融入经济发展大格局,把民政工作放到重要战略地位加以重视和研究,把握民政工作前瞻性的时代意义,突出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引,议民政之大事,解百姓之急难,关爱民生,保障民主,维护民权,实现民利。

2、民政工作体现为民之根本。“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惠民”。民政工作件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桩桩包含人民群众殷切希望,事事体现党和政府深情关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不仅是民政宗旨的生动概括,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之所在。为此,民政部门要强化宗旨意识,不断深化群众观念,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

需要为出发点,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为判别点,一切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归宿点,在为民服务中推动民政工作新发展,在民政工作发展中更好为人民服务,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民政工作体现为义之永恒。“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永恒的工作主题,为民理政、为民之政折射的是人道主义灿烂光辉。其理念远涉历史,跨越三千年,传承为“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施行为“民为邦本、本固帮宁”的治国之道,体现为关爱弱者、尊老爱幼的人文精髓。民政部门要进行民政工作再认识,做到时代内涵再丰富,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民政工作,为民服务更主动,为民解困更有效,为民造福更实在,充分展现民政工作民本风范。

二、锤炼新境界,铸就拳拳赤子情

民政工作的最高境界就是爱民,就是权为民用办实事、情为民系解难事、利为民谋办好事。

1、要以竭诚为民来深化公仆情怀。要身怀爱民之心,勇担为民之责,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时时刻刻想着困难群众缺什么,优抚对象少什么,特困家庭愁什么,“五保”老人盼什么。积极实施救灾救助,深入开展双拥共建,认真落实基层民主,把民政工作深入到户,具体到人,落实到项,保障人民群众民主政治权益,重民而亲民,惠民而安民,助民而富民。

2、要以雪中送炭来强化奉献精神。“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要先群众之忧而忧,后群众之乐而乐,把当好群众贴心人作为最大荣誉、最大乐趣,把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作为最大愿望、最大政绩,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要积极访民之苦,解民之忧,敢于顶烈日、跨山涧、攀峭壁、啃干面;要

切实安民所盼,成民所愿,查实情、干实事、务实效、出实绩,成为人民群众的知心人,成为排忧解难的贴心人。

3、要以淡泊名利来净化人格操守。要把得住方寸,抗得住腐蚀,经得起诱惑,保持清正廉洁品行,构筑强大思想防线。要以设身处地之心去体会老百姓的忧愁,以情同手足之情去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以刻不容缓之急去解决老百姓的困难,用好民政资金每一分钱,使好人民群众救急救命款,充分发挥民政资金扶危赈灾作用,打造“阳光民政”良好形象。

三、勤勉展风华,真心服务葆先进

民政部门是政府重要的职能部门,要树立民政工作大服务、大协作、大发展观念,努力践行党员先进性,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更好服务群众。一要提高民政事业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市场化、社会化是民政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要扩大民政工作的社会参与领域,从舆论上、政策上、机制上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关心民政工作、参与民政工作、支持民政工作。要把政策作为资本进行投入,探索民政事业民办公助、公办民营,采取承包、联合、兼并、租赁、托管、合资合作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盘活民政资本存量,实行资产重组提效。

二要提高民政设施的多元化、产业化程度。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是民政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物化载体,也是展示民政部门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在建设投资上,不仅要坚持自力更生,而且要用活民政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实行资源整合,实现民政基础设施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企业化,发展产业化。三要提高民政工作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是推进民政工作上水平、上标准、上品位的重要保障。因此,要继续加快民政信息化建

设,实现工作手段创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当前要突出抓好部、省、市、区(县)四级民政网络联通。同时要发挥各级民政信息网站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无纸化办公,使各项民政工作业务集约运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要提高民政队伍的专业化、知识化程度。人才是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和保证。现代民政事业发展,需要大量高智力、高水准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因此,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严把用人关,面向社会招录和启用能人;努力打造一支讲政治、能表达、善研究、懂经营、会管理、敢开拓的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民政干部队伍。(作者系中共南江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

第三篇:强化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

强化六项措施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

餐饮市场是食品安全整个链条的末端,也是重要防线。2011年3月1日我局正式接管餐饮监管工作以来,全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告示法律法规和上级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及换发《餐饮服务许可证》为契机,以举办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班为突破口,举全局之力,积极引导餐饮服务企业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大力改善餐饮环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改变了全县餐饮服务行业的形象,提升了全县餐饮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使餐饮业朝着科学、文明、健康、安全、便捷的方向发展,使县城的餐饮服务行业整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改观。全县餐饮业的稳定发展对方便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我局自接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以来,多次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餐饮服务行业创卫工作,积极主动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报告,决定把餐饮行业创卫工作作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重要措施,作为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局之举,把创卫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首位,举全局之力搞好整改,夯实监管基础。为此,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结合《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要求,制定了《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科学有效的整治目标、措施、标准、步骤和时间要求。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8月18—19日,我局在县城举办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暨创卫工作培训会。县城区内的学校食堂,大、中、小型餐饮企业的法人或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员、厨师长、餐厅经理等共420余人参加了会议。县创卫生办、县政府办、县“四创”办、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卫生局等部门领导、专家应邀到会进行指导。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负责人就我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标准和要求作了详实的讲解。培训期间,印了《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教材》,授课老师采取条文分解、列举事例、图文并茂等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向与会人员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添加剂及其他化学物质管理、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业务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和业务指导。同时,我局充分利用信息简报、县政府对外网站、电视台、我局网站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是力量组织到位。根据县城餐馆数量多、问题多、整改任务重的实际,我局创新举措,每科室除留一人值班外,抽出全局的执法人员组建了工作突击队,分管副局长亲自率队,全体工作人员全部深入一线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同时,构建了县、乡、村“三位一体”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横到边、纵到底”的监管体系。聘请了县级协管员2名、乡级协管员13名、村级信息员165名,增强了我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力量。

四是责任落实到位。根据餐馆分布情况,将县城区化分成4个责任区域,由4个执法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一个区域,形成了“分片包干、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局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专门抓、小组长分片抓、工作队员具体抓的良好工作局面,切实保证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责任制的落实。

五是严格规范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全县餐饮服务单位全面进行登记备案。存在突出问题的,坚决停业整顿;整改未达到要求的,必须关闭吊证。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企业及其责任人,依法从重处罚。坚决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基本条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餐饮单位。涉及刑事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查处。

六是整改效果到位。自3月1日以来,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共出动执法车辆489辆次,执法人员1070余人次,受理行政许可634件,换发和新办《餐饮服务许可证》526件,不予行政许可65件,责令限期整改146件,现场检查指导980余次,发放培训合格证404份。县城餐饮单位用于硬件建设投入资金达110余万元,整改“前厨后店”157家,添置消毒柜237个、灭蝇灯197个,增设各类水池749个,《健康体检证》持证率达到95%。经过整顿,全面规范了食品原辅料采购索证验收、餐饮具清洗消毒、库房管理、食品留样、从业人员管理等经营行为,进一步强化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守法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推进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了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采购台帐的登记管理,提升企业职业道德修养,有效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有力保障广大消费者餐饮消费安全,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全面推动了餐饮服务单位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县餐饮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篇: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计划

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的关键之年,是我市三年决战工业300亿、争先进位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我镇本届党委、政府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今年镇党委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壮大镇域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廉洁自律建设为主线,以创建“五好党委”和“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着力抓好落实、规范、创新,切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的新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证。

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1、围绕经济转型,切实做大经济总量。紧紧围绕全市决战工业300亿的战略部署,拓展招商引资工作的广度,创新思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广开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加大培育支柱产业的力度,依托尚兴、德辉两家石材企业,创办大理石加工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利用价值;按照“法律保障、规范引导”的原则,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并促使他们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做大做强。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打造特色种养基地。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规划,力争发展具有旅游、观赏、无公害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巩固养猪、养鸡和油菜、水稻、辣椒等传统农业产业,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强化科技服务,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业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3、加强集镇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发展环境。切实加强集镇管理,不断优化集镇功能,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改善人居环境。

4、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按照“强化宣传、深化服务、依法行政、综合管理”的原则,切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切实做好优抚救济、农村低保、社会福利、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大力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关心妇女、儿童、老年人等事业。

二、抓住关键,整体推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以立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为落脚点,继续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对照查摆出来的问题做好整改落实,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进一步查漏补缺,不断巩固和扩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分类管理、监督约束、联系群众、民主参与等长效机制,确保各项活动长期坚持,取得实效;结合建党89周年纪念,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全镇范围内推荐、评审、表彰一批先进典型支部和个人,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2、以提高领导班子整体合力和执政水平为着力点,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机关干部和村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规范村干部管理办法,完善村干部“双述双评”工作机制和考核办法,加大村书记、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制定村干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大力加强干部的能力素质培训,全面提升村干部的整体综合素质。同时,加大村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力度,建立村后备干部管理办法,完善后备干部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4、以突出提高先进性践行力为目标,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全面开展“农村能人入党”工作,大力吸收各类优秀人才入党,全年计划发展新党员25名,(其中农村能人不低于80%),严把党员入口关;落实党员分类管理,对年老体弱党员“关怀管理”、对流动党员“跟踪管理”、对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管理;积极开展“组织暖党员、党员暖群众”的“双暖”工程,重视关心生活困难党员、下岗职工党员和老党员,开展贫困党员结对帮扶和走访慰问,切实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建立“流出地为主组建,流入地为主管理”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

5、以振奋精神、鼓舞斗志为切入点,强化思想政治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把中心组学习与专题研讨、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充分发挥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建立“四个一”学习制度,即干部每天学习1个小时,机关及村两委每周组织1次学习,党委中心组及支部每月组织学习1次,每年至少读完1本书,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村等活动,着力构建学习型社会;深入做好群众教育引导工作,驻村领导每月要到蹲点村做一次宣讲活动,大力宣讲中央、市委和镇党委重要精神,多做群众的宣传解释和教育引导工作,以进一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为依托,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生态村、文明信用户、十星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

6、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进一步强化全镇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和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加强职业道德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建设,全面落实“九制保廉”各项制度;加大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大力整治损害群众利益及行政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等不正之风,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坚持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法律监督相结合,预防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和失职、渎职行为;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和“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开辟宣传栏,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在办公室悬挂、摆放廉政格言警句,努力营造浓厚的廉政氛围。

三、标本兼治,群策群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强化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扎实做好信访、司法、调解工作,发挥镇“说事中心”及村级“说事室”的作用,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加大领导督办力度,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工作时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控制越级访、集体访,降低重复访;切实抓好学校和网吧等公共场所、道路交通、食品卫生、易燃易爆物品、企业生产等安全工作,坚决避免重大恶性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安全隐患,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teniu.cc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五篇: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监管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监督管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

谢萍

张辉(中华医学会

北京)【摘要】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根据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于近期颁布了《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该管理办法充分结合实际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以落实十一五规划为核心,在保证继教项目质量,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具体的规定。涉及继教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对项目评审、抽查及相关监督管理费用的财务管理工作,也一并进行重点阐述。【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监督;抽查;财务管理 1有关背景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卫生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 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的关键时期。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缓解医患关系,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居民对卫生服务的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已经成为医疗卫生单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卫生技术人员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因此,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要求不断完善继续医学教育法规和制度建设,逐步实现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勇于改革创新,针对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深入调查研 究,积极探索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继续医学教育运行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注重质量和效果。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具体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定期对各地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评估,每年都要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项目数不低于10%自9总体目标。并针对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监督管理薄弱等问题提出了纲领性措施。2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内容

为适应2l世纪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贯彻落实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加强中华医学会对所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切实解决目前继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根据国家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继教工作情况,于近日制定颁布了《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于公布之日起试行。管理办法的内容围绕继教项目全面管理展开,对于项目申报、审批、执行中的管理、评估和监督等各个环节给予相应规定。特别在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加强项目监督管理方面提出较为具体的工作措施。管理办法的实施使得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学会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监督管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的前提和条件。

百事管为先,规范管理是一切的基础,管理环节薄弱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管理办法紧扣“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措施,重点在于如何监督管理好项目,具体体现在相应的条款上。

2.1根据规划中“面向基层、注重实效,积极开展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有关规定,本管理办法在项目内容须符合的条件中,除了体现先进性的内容,还加入面向基层(如社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适用知识和适宜技术以及涉及医学法律法规、指南规范的相关内容。2.2明确学会项目的申报时间,符合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有关规定,从时间上较好地配合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时间为每年两次,每年12月底之前和每年6月底之前。具体时间和申报事宜以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发布的申报通知为准。

2.3收取一定的评审和监督管理费用。凡申报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且通过形式审查的需交纳项目评审费,作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审批和监督管理费用。收费标准为每个单次项目1000元(包括备案项目)。费用将完全用于项目的管理,包括评审和监督的各项工作。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提升项目质量,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实现继续医学教育从数量向质量,从形式向内容的转变。有关该费用的财务管理情况将在下文详细阐述。2.4充分发挥医学会专家的优势和作用。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科专家组由学会领导和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其职能包括:

(1)根据继续医学教育有关规定,制定相关工作标准、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2)评审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审结果作为批准项目的依据;

(3)对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开展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评估,即参与实际的项目抽查工作。

2.5规划要求加快继续医学教育信启、化建设,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信息,构建多功能、高效率、方便适用的信启、管理体系。要建立省级继续医学教育数据管理中心,实时了解、掌握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情况和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学分完成情况,建立统计报告制度,提高宏观决策的科学性和主动性。数据是检查监督的依据,也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本管理办法注重收集翔实数据,并逐步加以利用,使之更好的服务于项目管理。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将建立有关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数据库,以便实时了解、掌握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情况。各项目主办单位在项目活动结束后十五个工作日内须同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提供项目有关资料,包括:项目总结、项目活动正式通知、实际执行的日程表(课程表)、培训教材(讲义文本及幻灯片、授课录像录晋、网络继续教育课程的课件等)、学员通讯录、试题、授课专家名单(包括专家姓名、在项目中承担的工作、所在单位、联系方式)、赞助单位名单等。文本文件须装订成册,电子文件须按指定方式提交。所有资料需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主办单位存档,至少保存五年,以备审查和查询。如拒绝提交上述资料,或逾期未交者,将影响该项目的备案或该主办单位其他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

2.6规划中提出的措施之一为检查监督、定期评估。要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继续医学教育监督制度,强化约束机制,定期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本管理办法做出有关项目抽查的具体规定,规定被批准项目应接受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的监管。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每年不定期对批准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可以指派专人实地抽检。抽查项目数不低于举办项目数的10%。抽查到的项目主办单位应积极配合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做好检查评估工作,主动提交自评报告和项目有关资料,不得存在任何欺瞒行为。检查评估工作人员有权进入会场考查,并向学员、主讲人进行情况了解和调查。各项目主办单位须将确定的项目举办时间提前两个月报送到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将于项目举办前二十个工作曰内通知项目主办单位对该项目进行抽查。

管理办法颁布以后,应加强执行力度,严格管理,并进一步细化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建立相应的标准、模板和SOP,重视相关收费及费用的财务管理。在一段时期内试行,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修正和完善有关规定。3 项目管理中涉及的财务管理

根据《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继续医学教育所需的经费,采取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渠道筹集的办法解决。在“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增加投入,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资金筹集使用的良性循环机制,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经费。中华医学会作为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是其一项具体而又重要的社会使命,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对相关费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亦是重中之重。

为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有效使用经费,节约成本,提高继教项目评审和监管经费的使用效益,使之发挥真正作用,顺利展开对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监督抽查工作,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从而促进整个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本文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逐步落实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

3.1依法对继教项目评审和监管经费进行科学管理

首先,相关领导要重视财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继教项目监管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要按照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逐步建立起比较规范、科学、完善和自律的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各项工作流程。在分工协作的原则下,明确管理岗位和人员职责,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严格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审批程序;同时要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结合财务管理上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制定财务计划、成本费用管理、支出管理等配套管理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再次,与相关的价格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办理好有关收费的各项审批手续,使之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现合法收费。3.2强化预算管理,做好财务预测

应以继教项目管理的客观情况为基础,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全面反映所有收入和支出,将预算编制与项目管理办法和项目特点紧密结合,科学合理地编制详细预算,保证预算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坚持严肃性、权威性和约束性,坚持按项目、按时间、按进度支出,坚持以收定支,不准随意变更预算,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事后考核和分析。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或追加支出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

3.3编制财务计划,从严控制支出

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继教项目评审和监管经费使用计划,加强成本核算,参照企业成本管理方式,制定适合自身的内部成本核算管理。认真测算继教项目评审和监管经费开支情况,厉行节约,严格控制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最大限度地将经费用于项目的评审和监督管理,对于容易出现问题和漏洞的薄弱环节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真正做到取之于项目,用之于项目。

继教评审和监管费用的支出范围主要包括:

(1)工作人员、专家劳务费;

(2)工作人员、专家的往返交通费,评审及监督抽查期间必要用车的费用;

(3)工作人员、专家评审及监督抽查期间的食宿费用;

(4)工作人员、专家的邮电通讯补贴;

(5)有关文件及证件的印刷费和制作费;

(6)有关办公用品费用,办公设备和会议场所租金;

(7)工作人员、专家因监督抽查工作而产生的医疗费用;

(8)其他必需的支出。3.4建立财务审批制度,杜绝浪费现象

DDI虽,财务风险意识,建立严格的支出审批制度。对于继教项目在评审和监督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一笔开支,都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权限经过审批后予以报销。制定规范的报销程序,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的单据,并附有关批件,由经办人员签字,主管领导审批,财务人员审核后才能给予报销。加强继教项目评审和监管经费的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坚持按制度办事,抵制不合理开支,杜绝浪费现象。3.5加强票据管理,合法使用票据

税务发票是收费的合法票据,应由各财会部门统一领购和管理,其他内设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购买,严禁使用不合规票据收费。有关经费支出应取得真实、完整、合法的原始票据,否则应拒绝报销。

3.6强化对于继教项目评审和监管经费的控制和监督

严格遵守财经法规,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财务控制,建立相应的管控体系,配齐专职财务人员,规范收支行为。对继教项目评审和监管经费定期地进行财务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或解决,并制定防范措施。定期公开财务,增加经费使用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完善有关考评办法,科学考核评估财务管理状况及经费使用效果的各项财务指标,通过制度化的考评促进中华医学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效率与社会公信度的提高。3.7建立财务分析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财务分析制度,对一定时期的继教经费财务活动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可以客观地揭示财务工作中的问题,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和完善财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时,通过财务活动分析,让有关领导及时了解费用的支出情况和管理状况,不断地改进和加强财务管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和问题,还要不定期地开展专题分析,及时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

3.8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现代财务管理要求财会人员由传统的“核算型”向 “管理型”和“经营型”会计转变,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较高素质。要结合单位具体情况,对财务人员经常进行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方面的培训和内部考核,以各种形式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财会政策水平和专业素质,促使其严格履行职责,增强责任心。把好用人关,是实施良好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条件。4 小结

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卫生人才战略的重要措施。应切实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提高对继续医学教育在卫生事业改革以至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以此管理办法为契机,努力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继续医学教育有效运行机制,不断地完善和落实,使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推进继续医学教育法制化建设。严格按照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要求,强化各个工作环节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保证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逐步使卫生技术人员树立“只有终生教育,才能终生执业”的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把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转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卫科教发[2006] 349号,2006.9.[2] 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办法(试行),2007.4.[3] 孟群各国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八制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8.[41 李朝0军,胡巧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审计与理财,2006.(4):56.

[5] 赵佩荣,姜青梅.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做法[J].中国农业会计,2004.(6):22. [6] 刘玉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思路[J]财务与会计,1999,[5]:59—61.

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