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揭秘名校与培训机构的利益链条
编辑:心如止水 识别码:23-1132979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9 18:56: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揭秘名校与培训机构的利益链条

202_年9月4日,大部分高校刚开学。位于广州市五山路的华南理工大学(后文简称“华工”)教工活动中心,一间不大的教室里挤着250名学生及家长。他们情绪激动,对前来维持秩序,探求究竟的华工老师出口爆粗,他们声称学校招生诈骗400多万元,甚至已致电110报警。

此时,华工上下皆茫然,这群年轻人从哪里来?究竟是被谁骗?他们何时与华工扯上了关系?

学生被骗:名校招考,松了戒备

今年7月下旬,各大高校录取工作接近尾声,数百名广东落榜生,突然接到自称华南理工大学招考人员打来的电话。对方声称,可以帮他们进华工读自考学位,“第一年读专科,第二、三年就可以升本科”,并且可以享受和该校本科生同样的教学资源,毕业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

起初,学生们对这类送上门的招生电话还心怀戒备,但听说假期招生办有专车免费接送学生入校参观,就决定去看个究竟。7月28日至8月25日期间,不少接到电话的学生,或独身或在家长陪同下,由专车接至华工参观了教学楼和宿舍楼。招考人员给他们分发了《202_级新生入学须知》,明确了学生报到时间为8月25日;地点在华工东区教工活动中心,这与电话里口头承诺的入学安排相符,所以取得了不少学生的信任。

据统计,在规定时间前来报名的共有400多名学生。他们在报名当天上午缴纳了第一学年的学费,包括技能培训费、学费、考试费、住宿费、保险费、军训费等,共计1.1~1.3万元不等。奇怪的是,学校出具的两张收据上并未盖华南理工大学的公章,而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老教授协会”和“广东省科技职业培训学校”。

来不及推敲这两个公章背后的用意,当日下午,这400多学生就被直接拉往位于从化的广州南洋英文学校开始为期10天的军训。

军训结束后,9月4日,学生们被包车送回华工所在的广州市天河区,但车子却过校门而不入。下车后,学生才知道被安排在华工附近的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和紧靠华工西区一座培训学校的宿舍楼内住。部分学生反映,“那边没有装修过,十几个人住一个宿舍,蟑螂、虫子到处乱爬,根本就不能住。”而老师对此亦“哑口无言”。再三逼问后,学生才知,他们将要住的宿舍并不在华工校内;而他们的课程,也和华工学生大不相同,除了一些号称由华工老教授教的基础课外,其他大多是培训课程。一切的一切,都跟“招考人员”承诺的大相径庭。直到此时,学生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联想到收据上的诡异,他们蜂拥回教工活动中心讨要说法。骗局被识破后,培训机构难敌学生家长的激动情绪:承诺愿意全额退款。

9月5日,培训机构派来两名老师正式开始退款,因无点钞机,每人万元的学费全为人工点钞,持续了三日才将钱款悉数退还。而400多名学生就因这样一个骗局,错过了报考他校的机会。骗局:再三出现,招数不变

其实早在202_年7月,一模一样的诈骗招数在华工就发生过一次。

202_年,有一批广东学生收到了一份招生简章。该招生简章的抬头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徽与LOGO,中间是华南理工大学五山路381号正门的图片,下方则注明“高技+大专(本科)双学历——国家高技能大学生培养新模式”。招生简章的内页,则是华工的简介和专业设置,地址标着“广州五山华南理工大学西区体育馆北侧”。

学生拨通招生简章上注明的招生电话后,对方声称是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办,对有意报名的学生,学校有专车接至校内参观。信以为真的学生在参观完学校后,被领到华工体育馆旁,一栋标有“学院教学二部”的五层建筑内。负责接待的老师拿出了另一版本的招生简章,这份简章的封面除了华南理工大学外,还出现了“广东省科技技工学校”的名称。但老师强调,学校就是“华工继续教育学院二部”,是华工办的。授课老师来自华工,学生毕业可获得盖有华工印章的毕业证书。学生可享用华工校内的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资源。因网上报考该校的人数“有几千人”,如果要报名,首先要缴纳1000元的留位费。

两份截然不同的招生简章,还要收取1000元的留位费,这一切,都让人心生怀疑。在学生及家长的投诉和媒体合力挖掘下,结果发现,这是一场子虚乌有的合作。“广东省科技技工学校”并未与华工联合办学,双方只签署过一份协议,该协议显示:该校学生考上华工成教,华工优先录取。而这些学校之所以敢打着华工的旗号招摇过市,是因为华工旁边有很多技校,就贴着华工围墙,不知情的学生或家长,会误以为学校在华工校内。

随后,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证实,广东省科技技工学校的确有正规的办学许可证和招生资格,不是“山寨学校”。而当媒体质问广东省科技技工学校负责人与华工的关系时,对方此次的回应却与华工老师所说基本一致,但对招生老师所说的——隶属华工,与华工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及收取留位费一事只字不提。

这件事,最终因双方澄清及时,并未给学生等造成影响,而平静收场。可是,招生老师为何撒谎?他们的虚假招生背后是否有更隐秘的利益关系?这一系列问题无人回答,亦无人调查。或许,正是这些类似事件的不了了之,才促成了两年后的华工又陷入了招生骗局。

名校和培训机构的隐秘利益链条

由于这次招生事件发生在华工校园内,就在250名学生大闹教工活动中心时,华工派出工作人员前去现场查证。第二天下午,华工发布官方申明,称此事与华工继续教育学院无任何关系,纯属校外培训机构盗用华工继续教育学院名义进行虚假招生,并表示已向天河区五山派出所报案。

但学生们对此申明表示怀疑。华工各个进出口都有学校保卫处所设的交通卡,外来大巴没有学校的批条是不能进入校园的,除非保卫处领导同意才能临时放行。当时将近10辆大巴多次进出校门,通行无阻;400多名学生在校内大张旗鼓地报名缴费,学校会完全不知?

对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华工宣传部负责人的解释是,华工教工活动中心是学校离退休人员和在职教职工业余休闲场所,华工老教授协会也位于此幢楼内。当时,该培训机构只是租用了华工教工活动中心的一些场地,但“没想到他们盗用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名义进行欺诈式招生”。该负责人还进一步证实,不仅该培训机构承诺的“在校园内住宿”是虚假的,“在校园内上课、与华工学生共享教学资源”也是不可能的,“连华工的继续教育学院都不允许在华工校园内授课,而是在校外设立教学点”。该负责人强调,这些学生根本不可能拿到华工任何种类的毕业文凭。

针对学生收据上“华南理工大学老教授协会”的公章,华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协会中的确有个别人参与了这件事。“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邀请一些退休的老教授教书上课,于是有一些人与所谓的广东省科技职业培训学校合作招生,答应为后者上课,并收取一定比例的学费作为报酬。”但华南理工大学老教授协会为广东老教授协会团体会员,系群众性学术团体,虽然打着校方的名义,但校方对其并没有多大的约束力。

这样的解释貌似严谨,但是否有足够的说服力?

据华工知情人员透露,9月8日是广州天河区人大选举日,而选举的地点恰在华工教工活动中心,为了尽快解决学生聚众的现况,华工不但负责招待自9月4日起滞留在校的学生及家长食宿,甚至还帮助培训机构筹措偿还的钱款,而筹资中,还包括了部分华工领导的个人财款。由于学生缴费时,800元军训费已在军训时交予教官,这400多人共30多万的钱款,培训机构一时根本拿不出。为了不影响8日的人大选举,学生必须遣散,退款一事要在3日内完成。华工只能紧急筹款帮助退还。

不管是为了声誉还是为了保护学生利益,华工的这一举动,表面上是收拾残局,但其背后的利益关系明眼人一看就知晓。因为9月8日后,这间诈骗机构在归还完学费后,消失了。能将整个事件探求究竟的,恐怕只有接到报案的五山派出所。

目前,五山派出所和广州市公安局以“案件还在调查中,不能透露任何消息”为由,拒绝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可另有知情的华工老师猜测,这次事件应该是华工的继续教育学院与广东省科技职业培训学校的一次合作,双方可能签订协议,诸如该校学生考上华工成教,华工优先录取或毕业后可能获得华工继续教育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等。不然,校外巴士怎会在学校进出自由?事发后,学校怎会帮助培训机构赔钱安抚学生情绪?

事实上,根据本刊记者调查,华工继续教育学院在外与一百多所培训机构都有合作关系,合作程度不一。这样的合作办学,大多是基于某种资源的共享,如,东方标准中心与华工继续教育学院签定网络成人教育直属班联合办学协议,成为华工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网络成人教育直属班的实训基地等。在这个合作过程中,培训机构提供了实操的场地和课程,校方则至少提供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名声等无形资产。对于多数培训机构来说,和名校发生关系是生源的主要保证。

培训机构:骗招常见,奈何屡试不爽?

你或许想问,广东省科技职业培训学校这次能成功诈骗400多学生,它的招数有何独特之处?你或许还想问,为何类似的招生诈骗频频出现,学生还会频频受骗?骗局不能被制止的“漏洞”究竟在哪里?

先看这次事件的主角——广东省科技职业培训学校,在网络上基本查不到关于它的任何信息。仅在一个天天招生的网站上,留有一则该校的招生通告和学校简介。

点开学校简介的链接,上面写的是:广东省科技培训学校,成立于1993年,隶属于广东省科技协会,是我省普及科学技术的一家著名培训机构,主要从事计算机教育、会计教育,职称教育。学校地址位于五山路科技新街(华南理工大学正门),并留有联系电话,但当本刊记者拨打电话时,提示已是空号。另有网页提供的学校地址是:广州越秀区连新路171号,但联系电话同样为空号。除此之外,网上再也没有该校的任何信息。

不过如果仔细看的话,你可以发现“广东省科技职业培训学校”的学校简介链接上,介绍的是“广东省科技培训学校”,这两个名字究竟是不是同一学校?当记者致电广东省科协时,其负责人却明确否认,表示属下没有叫这两个名字的机构,“完全是一个民办、可能还是非法的”培训机构。为何非法的教育机构能存在十多年之久,这些机构谁来监管?这显然是个大问题。

其次,培训机构名称相似,以假乱真也是个问题。与“广东省科技职业培训学校”校名相近(仅有两字之差)的学校至少有五六家。仅在华工附近就有三家,他们或位于华工正门,或位于华工西湖,或位于体育馆附近。以广东省信息科技职业培训学校为例,该校位于华南理工大学西湖边,跟广东省科技职业培训学校所说的学生住在华南理工大学西湖边的信息极为相近。而该校也恰与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办学——网络教育直属班、广信动漫培训中心,目前也正在招生中。当记者致电这所学校时,工作人员也说有很多学生家长以为他们学校就是这次诈骗招生的广东省科技职业培训学校,因为校名实在太像,媒体也有类似错误的报道。

不仅校名相近,有的甚至连学校的LOGO都极为相似,难免容易引起误解。一两字之差的校名,注册时也能审批通过,但更多的培训机构是毫无备案存在的。

这些年来,本科生收入不及专科生,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尚不及技工,媒体上诸如此类的报道,着实伤了学生的心。一方面,年轻人彷徨读书何用,倒不如让自己有一技之长。另一方面,许多学生的家庭条件都不会太差,花钱买学历也并非难事。所以,当成绩欠佳落榜时,这些刚成年的孩子,只能由家长陪着四处寻找合适的专升本学校。当发现一所既有名校参与办学,又能低分入读的学校时,自然喜出望外。许多培训机构正是看中了这类人群,所以每逢七八月,落榜的学子总会接到许许多多培训机构的电话,说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大学梦。而学校则不用干任何事情就可以坐收渔人之利,在日益功利化的中国大学,这种做法实在太常见了,只要不发生特别恶劣的刑事案件,一般不会引起社会的关注。至于培训机构是从何处得到这些落榜学生的名单,进而可以精准地寻找目标客户,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第二篇:国人赴韩整形利益链揭秘

国人赴韩整形利益链揭秘

据公开信息显示,今年初,韩国政府制定了到202_年吸引100万外国医疗游客、医疗观光收入达到30亿美元以上的宏伟计划。按现在的比例测算,预计届时每年将有约8万中国人赴韩整形,相当于目前人数的4倍以上。若相关医疗环境得不到改善,对于那些考虑赴韩“造美”的人来说,真是隐患重重。

韩国整形乱象背后推手到底是谁,他们构成一个怎样的利益链呢?

国内中介以各种形态存在 整形行业被韩国当成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来看待,它所生产的利益不言而喻。国内著名整形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孙宝珊告诉记者,韩国将整形旅游作为国家策略进行推广,帮韩国整形推销的人,显然都是有好处的。赴韩整容乱象背后,隐藏着一根利益链条。国内中介以各种形态存在,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美容院”及美容网站机构。孙宝珊介绍,很多国内消费者经各种渠道被介绍到韩国,其中“美容院”就是一个重要的主角。例如,一位患者在韩国做隆鼻,收费10万元人民币,美容院从中捞取的中介费用就高达5万-7万元,提成率达到手术费用的50%-70%。“在国内一些正规医院,普通医生做一台”综合鼻整形“手术的费用仅有两三千元人民币,最好的专家来做也不过1万元左右。”

鉴于高额利润的吸引,一些美容院的美容业务成了副业,专心当起了“黑中介”,有些医生甚至入股到了美容院。

整形失败受害者舒雪及百合,都是从一个名为“新氧网”的美容综合网站了解相关信息,其中百合就是通过“新氧网”走上赴韩整形之路。今年1月份,百合在位于韩国狎鸥亭奥德罗的拉菲安整形医院接受双颚手术,现在咬合错位,不能吃东西,交流困难。她说:“新氧网承诺医院和医生资质在他们公司有存档,现在却拿不出来。”舒雪告诉记者,整形失败后,她在新氧网发的投诉帖子曾被屏蔽甚至删除。像新氧网这种网站算不算中介?记者联系到新氧网副总裁张帅。他给出的答复是:“我们不是中介,不收医院的钱,不会偏袒任何一方。”但这并不能排除人们的疑惑,孙宝珊的说法是:“这中间你没有利益,你为何要介绍患者去韩国?反正我是不相信。”

韩国“假专家”来国内练手 某些国内民营医院从韩国请来一些所谓的“专家”,其实水平非常一般。有了“韩国专家”坐镇,民营医院就能堂而皇之地收取高价手术费。据孙宝珊了解,民营医院和“韩国专家”即使三七分成,仍能赚取高额利润。比如一台鼻整形手术收2万元人民币,医院方面净赚6000元,比国内大型医院的利润率高出很多。孙宝珊介绍:“目前,我们国家没有门槛,韩国水平最差的医生都可以来中国做手术。相反,顶尖的中国医生不可以出国问诊。”

民营医院为何不聘一些真专家呢?“请不到。”孙宝珊介绍,大韩整形协会车尚勉、安太奎两位会长,在媒体采访中也提到韩国具有整形医生资格的医生只有202_位。100名整形医生中只有10名具有行医资格,但韩国目前开业的整形医院有2万多家。韩国官方也承认,目前市场上只有10%的整形医院是比较正规的。孙宝珊补充说:“国内的明星都来不及做,哪有时间来中国?”

“韩国医院”爱宰中国客 手术费的大头已被中介拿走了,韩国整形医院怎么赚钱?韩国整形市场上充斥着“宰客”的不良风气,尤其是宰中国人。在韩国,同样一台手术,整形医院收取中国人的费用是韩国人的10倍左右。不论是否通过中介,只要开口说汉语,就收10倍手术费。这种现象在非整形医生所开设的医院里较为普遍。普通患者如何甄别这些医院的优劣?“没办法甄别。”孙宝珊坦言:“国内患者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当地90%的医院都不正规,跳入火坑的几率很大。”

正规的10%的韩国医生水平如何呢?孙宝珊表示,这个问题业内早有共识,论医疗水平,中韩整形医生相差无几,某些顶尖领域中国整形外科医生更胜一筹。因为韩国的整形医院都是小作坊式的,可能某个技术比如割双眼皮比较好,但不是所有项目都会做。但中国的一些医院都是巨无霸,无论硬件、软件,都是领先的。单看医疗器械方面,韩国也不如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家,韩国能买得起的器械,国内大医院都有。

医术不高的情况下,医德缺失就更加可怕。与众多赴韩整形失败的患者沟通后,孙宝珊了解到,几乎所有的患者术前都没有与医院进行充分沟通,医院不听取患者的意见,患者不要做的硬要求患者做,美其名曰“全面打造”,其实是医院自己谋利的需要。

推波助澜的“整形节目” 靳魏坤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档名为《许愿清单2》的整形节目在中国招募参与者,立即报了名,并入选。面试中,靳魏坤被JW整形医院选中,于去年1月在韩国进行了免费手术。

靳魏坤告诉记者,她去年3月15日见到了JW的薛院长和节目组康导演,他们说4月会把她带往韩国,为她处理眉毛和脸部的问题,再进行手术。2人要求她好好配合录节目。迫于各种压力,靳魏坤只能在浓妆艳抹及发型的掩饰下,强装笑颜地说着违心的话配合着录完节目。谁知节目录完,对方便没了音讯。

靳魏坤后来发现,《许愿清单2》 根本不是像最初宣传的那样由韩国KBS电视台与上海某电视台联合打造,这个所谓的热播节目根本不存在,只是由韩国一家名为CARA Media的媒体公司制作出来,再“盗用两大知名媒体名义,打造的营销广告”,最后在韩国一家名为MBC皇后(MBC QueeN)的电视台播出。靳魏坤事后找到这家电视台讨说法,对方表示,他们只是做节目筹备,靳魏坤的事与他们无关。

靳魏坤说,节目中她或许是一个成功的整形案例,但实际没播出的是,手术失败的靳魏坤再次赴韩找到JW整形医院时,院方将她的照片做成了展板,放在街头展览,并对她进行诽谤,还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伪造签名,到首尔法院拿到一份对她实施罚款的判决书。?笪摘自《新闻晨报》

第三篇:色情网站利益链条揭秘

色情网站利益链条揭秘

互联网上淫秽色情内容呈泛滥之势,已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记者从不久前开通的“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获悉,网民已检举和揭发出国内互联网黄色网站多达300余家。

“黄色网站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是背后有巨大经济利益在驱动,少数电信运营机构、内容服务商(网站)与一些金融部门已结成了

利益关系。”一位知情者气愤地对记者说。

手机短信成敲门砖

根据举报,从一些淫秽网站链接的内容分析,这类网站的收费渠道主要有两种,大部分是通过手机注册收费,其次是通过收费卡收费。如“全国最大的性感网友视频下载基地”网站,号称通过用手机注册“可搞定5000部激情大片”。网民打开任何一家这类网站,都会处在网络色情的包围中。有的网页上会弹出一个广告窗口,上面写着:“今夜不回家,只需10秒,给自己一次艳遇的机会!”虽然有的广告煞有介事地标明“未满18岁者不得进入”字样,但事实上,只要输入手机号码,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一个网站发来的密码,根据这个密码再加入一个交友俱乐部,就可以开始一次“猎艳”旅程。

小网站月收入数十万

据记者跟踪,所有黄色网站几乎都是收费的,绝没有“免费的午餐”。无论是交友俱乐部、观赏黄色电影,还是在线“性交流”社区或QQ,都通过手机或特制的收费卡买“点”结算。各网站“点”的金额各有不同,有时100元钱只能观赏几部电影。为了吸引网民延长在线时间,有的网站还采取返点奖励的办法。

据一位会员说,他参加的交友栏目,每个月注册费要5元,成为会员要交30元,升为星级会员再加10元,自定约会每次另加收费。如以此推算,一个同时在线人数5000人的黄色网站,每月收入至少有数十万元。如此暴利,难怪许多人趋之若鹜。

服务器提供者参与分成这些黄色网站大都没有合法注册登记,又是如何开展经营的?据了解,它们多数只申请一个域名,然后把网站或网页挂在别人的服务器上,有的隐身链接在大的门户网站上。如前一阵子绍兴市有一家“逍遥网”网站,它自己不做内容,而是向其他内容服务商提供服务器支持,结果被别人用来做乌七八糟的内容。据了解,为了延伸产业链,相当一部分门户网站纷纷发展自己的网络或短信联盟,依靠这些中小网站,最大范围地推广自己的信息服务。这些门户网站按月与个人网站分成收益,比例从20%到最高60%不等,个人网站高的月收入可达几十万元。

一些商业网站或不法分子昧着良心赚黑钱已经令人发指,更令人心寒的是个别电信运营机构和金融单位为了自己发展业务,不仅对淫秽色情内容装聋作哑,不闻不问,有的反而为其提供结算上的方便,客观上充当了黄色网站的帮凶与靠山。

“互联网无论是作为工具还是媒体,都是面向公众的,是直接对社会产生影响的,网站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应该自觉地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举报中心负责人向记者谈到,他们目前面临的压力很大,困难不少。因许多淫秽网站带有病毒,工作人员的每一台电脑都被感染,不断造成死机,给工作造成极大影响。近日来,举报中心工作人员还收到不少谩骂和威胁电话。为此,举报中心召开了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大家统一思想,一致表示,绝不向邪恶势力低头。这位负责人指出,打击黄色网站已形成全国一大热点,已到了下大决心解决和整治的时候了。

第四篇:高档会所会员卡利益链

高档会所会员卡利益链

202_年06月06日

近期的会员卡清退活动对高端会所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5月27日,中央纪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在职干部、职工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做到“零持有、零报告”。

这里所谓的“会员卡”,指的是一种特殊有价凭证,大多由一些行业机构比如娱乐、健身、美容、旅游、餐饮等,以及商场、会所、宾馆、俱乐部等发行,持卡人可凭卡消费或享受折扣。

这是纪委内部掀起的一场自我清查行动,直指会员卡消费。众多观察人士评价称,此举意味深长,可视为我国未来反腐的重要一步,将从公开场合向私密领域延伸。

近年来,一些政府官员以“会员”身份出入高级会所,相对隐秘地进行奢侈消费,已经显现出了一种新型的“会所腐败”。这些会所或伫立在城市高楼之中,或隐匿于市井红墙绿瓦之间,往往低调却奢华,充满神秘感,仿佛一个磁场,对一些腐败官员极具吸引力,而成为他们权力寻租、享受奢靡的理想场所。

这些神秘的会所,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运营规则,隐藏了怎样的利益链条?

“清卡”风暴 自从中纪委作出清退会员卡指示后,目前全国各地的纪检监察系统已刮起“清卡”风暴。公开报道显示,5月27日,全国各地省、市、县、乡镇一级的纪检委书记,都出席了当地的分会场收看电视电话会议。这是中纪委首次以电视电话会议这种一竿子到底的会议形式,部署会员卡专项清退行动。

清退对象包括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在职各级纪委委员,纪检监察机关干部职工,各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中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

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会上说,会员卡虽小,折射出的却是作风建设的大问题,反映的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职工按时清退,真正做到“零持有、零报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指出,率先从纪检监察系统开始清退会员卡,体现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思路,这将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为向全党全社会推广做准备,“下一步会扩展到整个公务员系统,特别是领导干部系统。”

“现在我国反腐形势复杂,腐败现象比较普遍,可能会涉及到很多领域和方面,特点之一就是存在很多„灰色地带‟,比如会员卡、购物卡等各类卡,已成为社会上所谓沟通关系、送礼的一个主要形式。部分官员通过购物卡套现来行贿受贿,还有一些人以„会员‟身份出入于高档消费场所。”马怀德分析。

购物卡、会员卡属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其实,202_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就曾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直指商业预付卡市场存在监管不严、违反财务纪律、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公款消费和收卡受贿等突出问题,助长腐败行为。

以上意见要求,严禁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中收受任何形式的商业预付卡。凡收受商业预付卡又不按规定及时上交的,以收受同等数额的现金论处;对涉嫌受贿的,依法严肃查处。

此次中纪委开查会员卡,无疑是对“收卡腐败”的又一次正视和打击。

“会员卡腐败”

“清卡”风暴从另一方面亦表明,“会员卡腐败”现象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调研报告显示,随着国家对腐败犯罪打击力度的加大,一些官员已提高警觉,直接收受钱财或银行转账等传统的职务犯罪形式开始被摒弃,而变相在一些高档会所进行隐蔽性消费。而相较于购物卡,会员卡具有更强的隐秘性,往往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其消费带有特权色彩。一些官员认为,相比于直接送礼等方式,收受会员卡风险小。因此,会员卡成为不少行贿者的“利器”。

事实上,从近年来的一些官员贪污、受贿案判例中,都能发现“会员卡腐败”的影子: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总经理唐若昕,因索贿、受贿300余万元,被判刑14年,妻子刘志宏也被判刑11年。经反贪部门查实,唐若昕夫妇收受手表、高尔夫球会员卡、“打折”房款等合计355万元,光高尔夫球会员卡一项,价值就高达百万元。

因受贿等罪名被查处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原司长郝和平,是一位高尔夫球爱好者,生活中经常坐飞机前往各地打球。他被查出收受高尔夫俱乐部会籍卡、会员卡有3张,折合人民币50万元。而国家食药局药品注册司原司长曹文庄案的突破,也是从一张会员卡上找到线索。

相关办案检察官剖析称,包括收受高尔夫球卡、办理高级美容卡在内的涉“会员卡”腐败案件,均实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脱离了监管。脱离监管也使这种贪污腐败行为极具隐蔽性,也令犯罪官员抱有侥幸心理。而涉案会所还通过所属公司开具不同名目的发票,为腐败官员到单位平账提供便利条件。

奢华顶级会所

“会员卡”腐败的背后,是奢华而神秘的会所生态。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以“会员卡”为门槛的形形色色会所遍地开花,其中有专门为商界精英和政要人士服务的“顶级会所”、“私人会所”,服务内容包罗万象,有高尔夫会所、美容养生会所、温泉会所、雪茄会所等专门会所与综合性会所。

在《小康》杂志的相关文章中,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黄纪苏表示,会所在中国大量出现,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使然,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分化的结果,当前中国出现了所谓的高端人群,会所将这些高端人群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组织化——他们不仅需要消费和娱乐,还需要符合自己身份的消费和娱乐。

在这些高级会所中,华丽的外观和装修是最基本的门槛。北京一家著名会所,乘坐电梯半分钟就可直达位于50层的餐厅,在这里可360度鸟瞰整个北京城。除各类宴会厅、会议室外,顶级的综合性俱乐部一定会配有世界一流的健身器材和各类场馆,内容更丰富的还包括阅读室、红酒博物馆、雪茄吧、小型电影院等。除了硬件的奢华,会所还绞尽脑汁地为会员提供“专享”服务。年近三十的阿娟曾在上海一家高端会所做了6年领班。她被要求能准确喊出每一位会员的名字,并记住他们每人的要求。比如有的客人血糖高,那他来的时候肯定不会吃到含糖的东西;有的客人是左撇子,他来就餐的时候,餐具就一定是摆在左边的。

上海另一家会所的服务宗旨是满足会员的一切需求,无论是你想在下飞机后与市长会谈还是希望某个明星在你的发布会上站台助威,这一切会所都会帮会员搞定。

而高级会所最大的王牌,则是强调私密性。一些会所规定,不同时接待两拨客人;或用特制的罩子将会员车牌盖起来等。有些会所的服务人员还经过专门的私密性培训,内容之一就是不听客人谈话,不向外透露客人的任何信息。此外,很多会所还特意避开公众视线,保持低调,门口不挂招牌,甚至没有警卫和接待。

然而,不是有钱就能成为高级会所的会员。这些会所对入会者都设置了较高门槛,并需经过严格的审查。据时代周报调查,入会费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并且还要求要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身份才能加入。

上世纪90年代,香港马会的申请人必须由一位原顶级会员提名,并获得另一位顶级会员附议,再列举三位准备支持其加入马会的会员,才有可能被接纳。

故宫建福宫会所仅有500席会员席位,入会条件是拥有全球顶级富豪的身份,缴纳入会费100万人民币,这还不包括每个月的月费。

“来消费的,都不是一般人。”阿娟坦承在她所在的会所客人中,官员不乏其人。“来的客人哪个是官、哪个官最大,我们能一眼辨出。”

隐秘的利益链

“在顶级会所里所接触到的人物,不是领袖级的企业家,就是高官要员,这对商人来说,无疑对企业的发展和开拓都有极大的帮助。”一位温州企业家说。

鉴于会员们的这种结交心理,行政部门官员尤其是有一定级别的官员,事实上已成了众多会所争相拉拢的稀缺资源。

202_年8月9日、10日,温州媒体以整版或半版的篇幅连续刊登当地高尔夫协会的成立广告。在广告中,有近30名温州在职领导干部,以名誉主席、名誉副主席、顾问等职务名列高尔夫协会之中。这份“史上最牛高官高尔夫名单”经媒体曝光后,引起舆论热议。其实,这乱象背后潜伏着一条隐秘的利益链条。这些高级会所由于在发展会员时门槛都很高,逐渐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且地点私密、空间封闭,无疑为官商利益输送提供了最佳载体。

“会所非官员成员,希望有权力的官员以各种方式加入进来,为自己接近权力资源创造机会;一部分官员则想通过加入这样的会所,将其权力资本转化为上流社会的社会资本。”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欣在《瞭望东方周刊》上表示。

因铁路系统出现严重腐败问题而浮出水面的女商人丁书苗,就曾在202_年成立英才会所,目标是世界顶级会所。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等多国政要和前政要应邀担任该会所的高级别咨询理事。据接近丁书苗的知情者透露,凭借英才会所这个平台,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政府官员,都被丁编织进了她的人际网络。

国内会所主要盈利方式是收取会费和会员的日常消费。但上海一位高级会所的管理者称,即使会所定的价格很高,也未必能做到账面上的收支平衡。据媒体披露的某咨询公司的调查数据,目前广州会所中约90%亏损,北京会所约60%亏损,上海的美洲俱乐部甚至由于长期亏损而最终倒闭。

上海这位会所管理者表示,无论综合还是主题性会所,建设时投资太大,但实行的是会员制,接待人群非常有限。赔钱是国内会所业目前的共性,但大家仍然没放弃,就在于大家考虑的不是账面的东西,而是看重这个平台带来的人脉资源。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做增值业务获得盈利。”以上人士说,许多企业经营会所,目的在于,一是可通过会所平台推广企业品牌;会所还可用作企业的内部招待载体,内部消化招待费用。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可以方便地维护与政府和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对主营业务有更大的回报。

“中国式送礼”最尴尬的是烧香找不到庙门,高级会所让商人在这方面少走了许多“弯路”。浙商冯云(化名)经营着一家涉外企业,非常渴望与海关的官员打交道,“但平时花钱也见不到,最后参加一个会所召开的主题会议时得到了机会,会议邀请官员中正好有海关的。”在冯云看来,会所的附加价值是可以收回经济成本,高效创造出有效的交流机会,从而为各方提供商机。而会所凭借资源能力又赢得会员的青睐;官员亦获得寻租通道。

冯云曾参与过一个会所饭局。他称那个包房的消费标准惊人,三个人一顿花费达数十万。一通胡吃海侃后,同行矿老板将一官员搀送上车,顺手放下一个箱子。监管的难题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中国式的消费特色是,高端消费里很难撇清贪腐的空间,一些产业甚至因为贪腐空间的存在,极为兴盛。会所业就是一个例证。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富人经济圈、富人消费圈,这在大都市成长得很快,就是会所消费。会所消费有合理性,即高端消费开始分层,某个群体围绕某个主题,大家形成讨论、研究,注重精神、文化的交流,而不完全是高端的物质消费。”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法律并没有禁止高级会所,只要守法合规都属于正常经营范畴。”张孝德强调,当前应该关注奢侈浪费被打压后向私人会所转移的现象。

世界上一些国家,已对治理会所腐败有所行动,明确规定,严禁政府工作人员参加商人出钱组织的娱乐休闲活动,对持有奢侈消费场所“会员卡”也有诸多限制。在我国,尽管各级纪检部门都出台了类似规定,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具有很大的缺陷。

1998年,央行与国家工商总局联合颁发“会员卡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央行负责审批会员卡的发行,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会员卡发行、转让及相关活动进行管理。

然而,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修改和央行职能的调整,上述办法于202_年被宣布废止。我国目前对会员卡的监管处于法律的真空地带。

此次中纪委清退会员卡,引起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有评论认为,这或将成为我国全面打击会所腐败的前哨战。

但仍有很多担忧之声。曾在某高级会所担任行政策划的董佳音表示,“在会所中,很多会员卡根本不是以官员的名字登记的,有些是一些富豪直接把卡放在会所,然后由与之相关的官员进行消费。使用者只需知道卡号,就可签单消费,查起来难度很大。”

“还有的根本没有任何凭证,也不需要名字,完全靠会所工作人员对宾客进行„刷脸‟认证。贵宾的脸就是会员卡。”董佳音说。

更有业内人士反映,还有许多私人会所并不对外经营,因此相当一部分都没有办理任何证照,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没有餐饮执照,没有卫生许可证,属于无照经营,其运营根本得不到有效监管。“打击腐败的难度非常大,因为腐败中的个人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在网络状的利益链条中。反腐能够深入到哪一步,还有待观察。”李成言认为,治理会所腐败关键在于要管住官员8小时之外的生活。

针对会员卡背后可能暗藏的腐败,据《人民日报》,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一方面出“重拳”治理,斩断背后的利益链,有效地约束权力;另一方面,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对以会所为代表的高消费场所的监管,对会员卡的购买、使用严格实行实名登记制度。

“退卡令”震荡北京会所

在繁华的北京以及其他中国大城市,各种隐秘、豪华的会所经常成为老百姓远远观望的对象。所谓会所(会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出现的一种新的消费、生活方式。自从上世纪90年代,物业会所伴随着住宅小区的大规模兴建从香港引进内地以来,各种行业性的会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仅在北京,大大小小的各种会所就在万所以上。

长久以来,会所一方面成为许多权力与经济利益交易的场所,另一方面,其内部奢靡华丽、高昂的消费乃至暗藏的不法活动又成为许多老百姓想象的题材。会所,可以说是中国“都市传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近日中纪委的清退卡活动,很有可能对这些会所腐败构成重大的冲击。因为清退卡的主体,就是针对这些高档豪华会所的会员卡。据新华网的解读,长期以来,各种高档会所的会员,往往成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其消费带有特权色彩,加之其有私密性,难以监管,也容易沦为腐败的温床。随着反腐力度加大,“变相在一些高档会所进行隐蔽性消费”,逐渐成为腐败官员们青睐的方式。

价格不菲的会员卡

会员卡,顾名思义,是进入很多高档会所的门槛。无论主营的项目是高尔夫、美容、健身、餐饮、歌舞还是洗浴,这些会所都需要会员卡。

以北京某国际俱乐部为例,其会员卡分四种—终身制会员卡、VIP贵宾卡、家庭卡、商务卡,分别针对不同客户群。此次中纪委清卡行动的内容实际上是针对会籍卡和会员卡两种类型。会籍卡是指取得某会所入门资格的基本条件,一般会对会员身份有比较高的甄审,会员卡一般是指可以充值使用的卡,与身份无关。在北京,丽池(中国CEO)会所颇有名气,很多熟悉北京的政商人士都去过或者听说过那里。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丽池会所的会员卡分为两种,一种是全国卡,一种是地方卡,两种卡的消费和优惠政策不一样。

这几种卡怎么区分?“全国卡现在是充值1万送5000,3万送3万,6万送7.5万;而像北京的门店的卡优惠就比全国卡更大,充4万可以消费10万,充5万可以消费13万,充6万可以消费16万。”丽池俱乐部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如果没有会员卡的话,那么想进入丽池会所就得买门票。光门票就要398元,可以享用的项目包括免费提供的一些餐点、淋浴、桑拿、冲浪池等。但是它的消费也是不低的,比如追加一些饮料、果盘什么的,一个人轻轻松松千把元就可以花掉。

工作人员介绍,丽池也经常举行一些活动,邀请会员参加,许多人是冲着他们这个“中国CEO”的名头加入的。简单来说,名气,是丽池吸引顾客和会员的一个很大卖点。

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知名会所的入会资格审核相当严格,大多数是知名人物和富豪。以前述的长安俱乐部为例,入会不光要有千万资产,如果是个人会员的家人持卡前来消费,还会审查户口簿,以验证持卡人是否会员的真正家人。

如果是这些级别的会所的话,会员卡一般难以转让或进行腐败性消费。而隐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的大大小小的商务会馆和行业性会所才是容易滋生腐败的地方。

而根据时代周报记者的调查和媒体的报道,近期的会员卡清退活动对行业性会所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退卡令”的“对策”

据《北京晚报》,北京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罗猛指出,过年过节,请客送礼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甚至还有人将办理会员卡赠送政府官员的行为视为正常的„公关‟,认为只要按照实际情况开具发票、如实入账既不违规也不违法,殊不知可能触犯刑法,构成贿赂犯罪。”

上海市一位身家过亿的富豪陈牧民(化名)经常穿梭于京沪之间,他向时代周报记者坦承,一些腐败是很难避免的。

而《法制日报》报道,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莫纪宏认为,会员卡在腐败行为中属于危害性最大的一类。

“会员卡表面上没有直接的受贿嫌疑,使用却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莫纪宏说,其危害性在于,官员不可能与其他持有者一样付出相同的价钱,不存在对价交易。亏空的部分,会员卡发行人必然要利用持卡官员手中的权力变相或直接寻找机会,获得更大的回报,“发卡人向官员发卡,必然隐藏„红利‟回报的心态。”

对于目前紧缩的风声,丽池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就表示:“目前会员卡销售没有感觉到受什么影响。”

但是,行业知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这些会所的入会资格的放宽和充值卡优惠力度的加大来看,会所的生意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

“过去,会所门口都是车,如今不行了。不敢那么嚣张了。现在大部分会所生意基本都门可罗雀,会员的消费水平明显降低。比如过去每次消费6000元左右的,现在基本都降到202_-3000元。洗浴按摩住宿行业的会所也是降低到很低了。很多会员是不敢消费了。会员卡有的是退了,像那些送礼的卡有的也就不退了,也许就留作纪念了吧。”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媒体的关注也形成对会所生意的冲击,有经营者向时代周报记者抱怨,现在常有记者在门口偷拍,吓得很多有政府背景的人真的不敢去了。但是外地人或者商人没事,还是有去消费的,但价格明显降低了。

然而,陈牧民透露说:“其实对于日前中纪委的清卡行动,各地的官员早有应对之法。” 陈牧民自己常去的一家会所,就采取应对办法。过去那里的会员都是持卡消费,现在都改现金了,去消费前,拎足钞票,吃饭的酒是自带的,发票分成几张开。有些会员提前把酒存放在会所,吃饭时直接让服务员从专柜拿出来。

陈牧民介绍,一般高档的会所发展会员是走高端路线和圈子以及口碑效应。比如一家会所开业后,他最初的会员就是老板生意上的朋友和管理部门的官员,他们对会员的身份、可靠程度一般做严格的挑选,对那些可能会危害会所安全的,坚决不接纳。新的会员一般是由老会员推荐,然后会所进行审查后接受。对于不同级别的会员,他们分别有不同级别的服务,服务的隐私度和会员的级别有相当高的关系。一些重要的会员会有相对固定的服务人员。

第五篇:真烟非法流通“利益链”斩

真烟非法流通“利益链”斩

“要狠抓专卖内管,下决心遏制真烟非法流通蔓延势头。”202_年年初,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卖司组织召开全体会议,除了传达学习202_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精神,还安排部署专卖司202_年工作任务;国家烟草专卖局专卖司司长程佳华强调,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凌成兴讲话对行业专卖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其中就包括“要狠抓专卖内管,下决心遏制真烟非法流通蔓延势头。”

“真烟非法流通是当前行业的一大隐患,如果任其蔓延扩散,必然导致行业‘自毁长城’”,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赵洪顺不久前公开说道。

事实上,这并非新话题。但是,“今年的行业形势不乐观,所以滋生了更多真烟非法流通的不正常现象”,上海地区某销售经理对笔者坦言。真烟非法流通主要是指根据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本应在本辖区销售的真品卷烟非法流出到本辖区外销售或辖区外卷烟非法流入到本辖区销售的违规违法行为。

当前,真烟违法违规经营主要存在几种形式,包括“内外勾结、为违法活动提供便利”“冒用零售户订货权套购卷烟”“卖大户”“虚拟客户”“甩卖卷烟”“捆绑销售”“人为篡改卷烟生产经营信息”“不按规定打扫码”等(详见小常识)。

真烟违法违规经营存在的几种形式

“内外勾结、为违法活动提供便利”是指行业内人员为烟贩提供货源信息、帮其组织货源或者为烟贩结算烟款提供结算卡等便利。

“冒用零售户订货权套购卷烟”是指擅自利用零售户的订货账号订购卷烟,以零售户的名义形成订单,再把这些特定卷烟收集起来进行集中违规销售。

“卖大户”是指向零售大户集中投放卷烟,利用卷烟零售大户倒卖卷烟。

“虚拟客户”是指利用停歇业户或者在卷烟订货系统内编造的虚假零售户套购销售卷烟。

“甩卖卷烟”是指严重超出实际消费需求,以集中区域、集中少数零售户投放的形式销售卷烟。

“捆绑销售”是指利用紧俏烟强行搭配滞销烟的方式,甩卖不按市场实际需求组织购进的卷烟,导致卷烟外流的。

“人为篡改卷烟生产经营信息”是指擅自修改行业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数据、擅自更改零售户基础信息、擅自修改零售户订单等。

“不按规定打扫码”是指卷烟工业企业无码生产卷烟、未经扫码出库卷烟、无证运输卷烟,商业企业接收无码卷烟、卷烟出入库不扫码、不打码或不按要求打码等。

真烟非法流通现象是客观存在。“按市场化取向改革是对的,按烟草专卖法是错的”,某市烟草商业公司营销中心主任如此向笔者阐述对于真烟非法流通的理解;虽然此说法“绝对化”了一些,但也有一定道理。《202_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报告》中的“第三个千方百计”,即千方百计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详见小链接1)。

千方百计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

必须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积极探索在专卖体制内市场配置烟草要素资源的新途径、新举措。

一是改革卷烟交易管理方式。积极推行“按订单组织货源、按需求衔接计划、按价格调整策略”,在坚持“总量控制、稍紧平衡”前提下,今年先拿出2%的计划资源来“打擂台”,作为行业市场化取向改革的突破口。即:工业调出计划按商业调入计划100%下达,商业调入计划按98%下达,剩余2%在季度补货阶段执行。工业调出计划与商业调入计划发生的差额部分,依据工业计划基数不变、各地利益格局不变的原则,通过合作生产方式自愿协商。

二是改革卷烟订单采集方式。健全完善卷烟营销网络,加快零售终端建设,全面推行网上订货,逐步将现行订单采集模式由地市级公司统一采集调整为省级公司统一采集,切实尊重零售客户自主订货权利,有效避免人为做单、删单、改单等不规范行为。积极推动全国统一订货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是完善卷烟货源供应规则。坚持所有货源供应政策及货源信息向零售客户公开,按照“市场需求基本满足、零售客户有所选择”的要求,加强客户订单总量管理,严控大户订货总量,允许中小客户订货总量上下浮动,实现品牌规格全部由客户自主选择,坚决杜绝强制销售、搭配销售。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今年先在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开。

对此,另一位烟草商业系统内从业者则认为,这与烟草专卖法的监管无太大关系,从某个角度来讲是“国家专卖异化成地方专卖,市场调节成为人为调控”。本质上,真烟非法流通就是体外循环,表现为零售户私下调剂卷烟,更深层次来看则源于利益链。深究起来,根源在于货源管理的不透明,货源分配的不合理,货源价格的不科学,当然还可以延伸到其他层面。

某大型烟草工业集团一位管理者提供给笔者类似的观点――凡是非法流通越严重时期,地方专卖越是猖獗;凡是非法流通越猖獗,地方专卖越是严重时期。此乃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博弈,实质是在考验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从营销角度考虑,真烟非法流通是由于卷烟产品货源投放量加大;尤其是销量任务逐年增长,而消费需求稳定,从而造成区域间流动”,某市烟草商业公司营销中心一线人员对笔者说道。确实,卷烟投放量与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是真烟非法流通的主要原因。

“真烟非正常渠道流通属于市场正常现象,起源于产品价格区域市场的高低不同和某些产品在区域市场的接受度不高”,一位烟草经济分析师告诉笔者。

这是从市场因素来看,而从行业特殊属性来看,地方保护、品牌培育扶持也是导致真烟非正常渠道流通的关键。

对于烟草工业企业而言,也“乐见”某些产品的非正常渠道流通。比如,某中烟在上海周边地区进行的渗透战略,你上海不卖我的“**”烟,那我就向江苏、浙江几个地方超量投放,让产品自然流入上海市场。

市场化规律,有价差的地方必然有流动。换言之,产品如水,按价格流动本身就符合市场规律。

不过对于烟草商业公司而言,真烟非正常渠道流通明显干扰了市场秩序和产品价格走势。

而烟草产品出现非正常渠道流通只能说明工商企业在衔接的过程中,存在某些非市场的因素;虽不可完全禁绝这一现象,但从行业管理者的实际操作而言,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真烟非正常渠道流通的问题。

对于卷烟零售户而言,这是非常无奈的一个问题。以前真烟外流是为了盈利,很多投机的客户(主要指卷烟零售户)会参与;现在的这种行为,更是库存变现的无奈之举,被动的因素更多。

真烟非法流通也是真实市场和主观市场之间的一个矛盾体现;流通满足了市场的真实需求,但与烟草公司的实际调控之间是有矛盾的。事实上,各市局也一直在“治理卷烟非法流通”上有所行动,以防控真烟非法流通。比如,北京烟草方面,每月月初,内管部门根据市场监测数据、非法流通数据查找预警问题,发布月度专卖内管通报,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详见小链接2)。

北京市局防控真烟非法流通

一是监测市场变化。专卖内管处每月组织全市内管人员对重点关注品牌表现进行监测,掌握滞销品牌的市场价格和社会存销比,查实非法流通品牌的流出地和目的地以及各品牌价格结构特点、需求趋势。

二是公布重点监管户和红黄蓝预警品牌。及时公布总量购进量大的零售户、非法流通量大的零售户、单规格购进量大的零售户、总量购进量大且非法流通量大的零售户、总量购进量大且被行政处罚的零售户,督导各单位加强重点监管;对社会存销比大、价格倒挂、流通量大的品牌及时发布红黄蓝预警,为治理非法流通、辅助经营决策提供了支持。

三是发布考核结果。每月及时发布各区县局的流入流出数据、点对点流向数据、查获真烟占全市比例、流出控制率数据、码段录入率数据等,让各单位及时了解自己的考核结果,找出短板,及时改进,减少非法流通数量。

四是督导问题整改。专卖内管处每月核查存在的卷烟经营问题,提出治理卷烟非法流通和整改不规范经营问题的建议,及时反馈给各级营销部门和专卖部门,并监督整改落实。

但必须提出的是,真烟非法流通背后的利益链涉及烟草工业企业、烟草商业公司、零售户、卷烟大户和烟贩等层层叠叠的关系,更关乎烟草行业内“计划”“合同”和“订单”中隐含的无穷故事情节。这并非简单的治理可以防控,而在于能否真正斩断真烟非法流通背后的“利益链”!

(主文请详见本月刊《“非烟”之惑――解密真烟非法流通背后的“潜规则”》。另,为保护受访者,本文中受访者均不具名。)

揭秘名校与培训机构的利益链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