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高一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 》导学案及答案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23-1029474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0 01:09: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一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 》导学案及答案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创作本文的时代背景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重点词语的意义

3、朗读全文

一、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以及十几部杂文集。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等14篇作品;《彷徨》,包括《祝福》等11篇作品;散文诗集《野草》,包括《秋夜》《过客》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其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毛泽东称其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解题(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祺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君:是对人的尊称。(4)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纪念了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么?(提示:作者不止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

3、有关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

二、朗读

1、学生自读文章,初步感受。

2、读时注意字音,给下列字注音。

抵()菲()桀()骜()赁()喋()骸()攒()渍()绯()

3、解释重点词语

寥落: 桀骜: 菲薄: 深味: 微漠: 黯然: 喋血: 浸渍: 殒身不恤: 长歌当哭:

4、生有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

2、分析刘和珍人物性格特征,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一、理清文章思路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文章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

2、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含义。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着?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苟活者在惨淡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得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复杂性深刻性

一、小组合作探究: 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请找出来,结合全文认真体会,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发展脉络?

二、鲁迅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持什么态度?怎样表达?由此总结出怎样的教训?

三、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四、背诵课文2、4节 课堂达标与迁移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徘徊(huai)追悼(dao)毫不相干(gan)长歌当哭(dang)B寥落(liao)菲薄(fei)暂得偷生(zan)素昧平生(mei)C伤痕(hen)山阿(e)黯然泣下(ti)殒身不恤(yun)D屡次(lu)依稀(xi)阴谋诡计(gui)和蔼可亲(ai)

二、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缘由 爆发 授课 欣然前往 B羽翼 洋溢 推测 走头无路 C和蔼 微漠 流驶 阴谋鬼计 D压抑 屠戮 祭品 英雄气慨

三、默写

1、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惨象,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_。

3、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第二课时

一、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是为纪念烈士,二是为警醒庸人。第二部分(3、4、5),追忆刘和珍的生平,共三层:分别是认识过程、遇难经过概况及遇难经过特写。

第三部分(6、7),“三一八” 惨案的思索,分两层,分别论述情愿方式不当和精神永存人间。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文章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 答案见教参60页

2、理解句子含义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沉默”,就是“默无声息”。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育的“沉默”,“于无深处听惊雷”,预示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同样的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就在沉默中走向革命,走向解放。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3)、“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在前文,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是“苟活到现在的我”,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而“真的猛士”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着”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三·一八”惨案表明勇毅者大有人在,这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恰当地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依稀微茫,而猛士们会在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第三课时

一、小组合作探究:

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还有一些,请找出来,结合全文认真体会,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发展脉络? 答案见教参59页

二、鲁迅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持什么态度?怎样表达?由此总结出怎样的教训?

讨论明确:不赞成徒手请愿。

运用比喻,大量木材——小块煤;大量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徒手”,更多血——更不能推动进步。

反动派的本质是“吃人”,应该改变斗争方式。

三、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说明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与青山同在,万古常青,还是会给世人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人们会永远纪念死者,记住惨案的教训,从而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选择题

1、D

2、A

第二篇:《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

《记念刘和珍君》必修一

篇一: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

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的当天,鲁迅先生就写了《无花的蔷薇之二》,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后在《死地”》《空谈》等文中,连续猛烈地抨击了中外反动派“诱杀”青年的“禽兽”行为,揭穿“流言家”的谎言,哀悼和歌颂爱国青年。1926年4月1日,鲁迅先生再次写下了忧愤深广、感情浓郁的叙事性悼念杂文《记念刘和珍君》。

【合作讨论】

1、听朗读,正音、正字,并体会作品的情感。

在听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再自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提问①: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提问②: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提问③: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

小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探究突破】

分析第一部分(一、二节)的思路

1、学生齐渎后,思考本部分写作的缘由,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文中具有提示性的语句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必要”何在呢?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

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板书:奠烈士醒庸人

2、学生讨论:从写作的缘由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第一、二部分为什么老围绕这一点展开?

明确: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 9 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段政府诬指为“暴徒”的遇害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出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表现了作者的爱憎之情,体现了由爱到憎的逻辑思路。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讨论、探究文本

教学过程 :

【讨论、探究】

分析第二部分(三、四、五节)的思路

指名3位同学分别朗读三、四、五节,读完后组织学生讨论:第二部分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怎样理解三、四、五节内容之间的联系?

明确:第二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作者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她遇难的经过。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第三节侧重写刘和珍生前的事迹,即她在女师大学生运动中的出色表现。鲁

迅先生写与刘和珍的关系,谦虚地自称为“苟活到现在的我”;在写向刘和珍致哀时,又用了“奉献”一词,充分表达了对烈士的高度赞颂和深切的悼念之情。接着作者写刘和珍在学生运动中和平时的表现,反复写到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为下文刘和珍惨遭枪杀作了铺垫。正因为刘和珍君的出色表现,刘和珍君的“温和”“微笑”使鲁迅先生“不料”“也不信”,“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

君”会“无端在府门前喋血”。但面对血淋淋的残杀,无耻的诬蔑和卑鄙恶劣的流言蜚语,鲁迅先生不能不感到:“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极度的愤怒使鲁迅先生发出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呼喊。由此,鲁迅先生在第五小节中怀着悲愤的心情追叙了刘和珍等无端遇害的具体经过,赞扬烈士临难沉着、勇敢和互相救助的精神,进一步声讨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

分析第三部分(六、七节)的思路

(学生齐读两遍)

提问:这部分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痛心地指出爱国青年的牺牲没有解决什么问题。非人的世界“依旧太平”。并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然后将笔锋一转高度评价和热情歌颂了她们“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肯定了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鼓励“真的猛士”要奋然而前行。可见这部分是按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小结:全文共七节,可以归并为三部分。因为一、二小节交代了写作的缘由,三、/ 9 四、五小节记叙刘和珍君的生前事迹和遇难经过,六、七小节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深远意义。最后一节肯定烈士的勇毅对于将来的意义,全文收束在高昂的斗争精神上,更有鼓舞人心的力量,颠

篇二:《纪念刘和珍君》(高一必修一)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要让学生接受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先生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还要学习过去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可以联系时代背景,调动学生已有的中国现代史知识,认识三一八惨案的背景、过程、影响,并了解刘和珍等学生的情况,以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感受、理解。语言精辟却难懂,思想厚重却不易把握。

教学设想:据以上分析,可先介绍相关背景,也可调动学生课前了解;再熟读文本,弄清写作思路、文章结构,最后就一些重点句子共同讨论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掌握“寥落、桀骜、屠戮、喋血、洗涤、浸渍、菲薄、租赁、殒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的含义。

b.能力目标:

1.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2.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c.情感价值目标:

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3.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训练并培养学生自行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教法:1.朗读法:通过播放录音,教师范读使学生掌握语句的抑扬顿挫,体味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通过齐读、默读、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中加深理解。

2.讨论法:结合具体文段,给学生设置若干个思考题,指导学生利用文章背景材料、课文下面的注释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

教具:多媒体及课件

课时设计:两课时

课前预习:1.将课文读两遍;

2.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一部分大意;

3.认真阅读注释;

4.找生词难句,自己先试着理解,难以理解的词句,可以与同学讨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2、通读文章,辨识读音;

3、弄清文章整体思路。

课时教程: / 9

一、导语: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篇三: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优秀教案

202_-10-14楚水闲云文章来源阅 6793转 8

5转藏到我的图书馆

微信分享: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4)君:是对人的尊称。

(5)有关时代背景(参照课文注解一)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见课文注释①)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

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

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 9 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二、整体把握课文

1.请同学默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思考以下问题:

问1:本文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问2:第一、二部分的作用?(教师板书)

2.在理清总体思路下,让学生概括各段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感情线索。

这篇课文题为“纪念刘和珍君”,但作者不止纪念了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对“三·一八”惨案发表评述。

教师提问:从文章整体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她们的勇毅,告诫(斗争方式),激励“更奋然而前行”。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棋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教训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感情线索可以概括为:“悲”、“愤”。

三、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理清课文感情脉络

2、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一、二节为什么老围绕这点展开?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总体思路和“线索”

二、具体分析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三部分)

(一)分析第一第二部分(听音频朗读)

提问回答上节课作业:“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一、二节为什么老围绕这点展开?”

提示原因:第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 9 了。①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不屈服。②反动势力方面:“几个所谓的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③庸人方面: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第二,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怒,造成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问1:开追悼会时,为什么鲁迅先生“独在礼堂外徘徊”?(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悲愤的思想感情。)

“徘徊”一词,表露了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再用一“独”字,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地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 深切、真切。

问2:分别提到了哪两种人?

真的猛士:“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勇敢直面残酷的现实,自觉承受人间的“哀痛”,主动选择生命的沉重,英勇清醒、永不回避。

庸人: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麻木健忘,苟安满足,不奋起反抗、斗争,客观上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

问3:采用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

问4:“哀痛者”“幸福者”的含义?

哀痛者:为人民的深重灾难而哀痛

幸福者:以勇往直前地斗争,为人民谋福利为最大幸福。

问5:找出文中的三处“必要”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三处必要的含义?

三个“必要”(写作缘起):

1纪念死者。

2要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

3为了使庸人勿忘,要人们牢记教训。

问6.课文从第三部分才正式进入记念部分,那么一、二两部分可否去掉?

不可去掉,因为这两部分分别提到了这样的内容:

(1)这两部分分别提到了哪三种人?

(2)说明两周以来三种不同的人的动态:

(3)表明自己悲愤的感情。

(二)分析第三部分:回忆认识过程

1、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 9 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师板书:

2.为何反复强调“微笑、温和”?

反衬敌人的凶残,流言家的卑劣

三、布置作业

思考三、四、五节之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第三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的作业以此导入这节课的内容

(一)三、四、五节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提示:思路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第三节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反抗性,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去请愿“欣然前往”,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无非是流言家开罪、嫁祸之辞。作者不但写刘和珍的斗争性,而且着意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意蕴在于表明,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值一驳,反而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节,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二)齐读第四节进行分析:抒写惊愕、义愤

1.作者为什么强调“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作者写“始终微笑”“和蔼”的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请愿,却无端在执政府前中弹、喋血、死掉,表现出作者对此毫无准备,反衬反动势力的凶残出人意料。

2、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沉默”,就是“默无声息”。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

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3、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一样吗?

不一样。一是愤激之词,一是因为“惨象”和“流言”使他们害怕而不敢说,表明了他们的麻木与落后。其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的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四)分析第五部分:叙述遇难过程 / 9 / 9 / 9

第三篇:记念刘和珍君学案答案

《记念刘和珍君》学案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重点语句及关键词。

2. 通过预习题目对课本有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之上深入研讨文本,挖掘作品深层次含义。3.了解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资料链接】 1. 解题

文题中的“记”相当于“纪”字,并非鲁迅写了错别字。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有些用词并不是很规范。也有一说,认为鲁迅曾留学日本,他的用语用词受到过日文的影响。“记念”一词来自日文,义同中文的纪念。

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三一八”惨案中,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2. 知人论世

【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________,字______,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有小说、诗歌、散文、杂文,其中小说和杂文影响最广。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其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3. 背景链接

“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 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

1926 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

本文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1926年4月12日第4期,后由作者编入杂文集《华盖集续编》之中。

【基础知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A.徘徊(huái)

踌躇(chòu)

长歌当哭(dāng)B.寥落(liáo)

桀骜(ào)

殒身不恤(yùn)C.菲薄(bò)

赁屋(lìn)

不惮(dān)D.浸渍(zì)

喋血(diã)

语言犀利(xī)2.下列词意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

A.噩耗(消息)

不惮(怕)

黯然(忧伤)

流言(流动)

B.长歌当哭(当作)

销行(销售)

菲薄(微小)逝者(走了的)C.立仆(倒下)

罗网(罗织)

喋血(流血满地)勇毅(果决)

D.殒身不恤(死亡)

尸骸(骨头)

桀骜(性格暴烈)沉勇(沉着)3.《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鲁迅的(B)A.《南腔北调集》B.《华盖集续编》 C.《且介亭杂文》D.《呐喊》 4.《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线索是(A)A.沉痛的悼念与愤怒批判相结合 B.刘和珍的事迹 C.总结历史经验

D.揭露军阀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无耻。5.作者结尾写道:“呜呼,我说不出话来。”这样写的用意是(C)A.心情过于激动、忧伤,实在写不下去。

B.表示还有许多话要说,但故意虚设,让人们共同抨击反动当局。C.与第一部分照应,作者深感“言不尽意”,还有许多话要说,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D.表示作者该说的话已说完,是以此来记念刘和珍君。

6.下面这段话,依次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C)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败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对比、反问、反复、对偶 B.对比、设问、反复、对偶 C.对偶、反问、反复、对比 D.对偶、设问、反复、对比

【合作探究】

1.全文共七个部分,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其大意。

第一部分:说明写本文的起因、意图,抒发作者的悲愤感情。

第二部分:进一步点明写作本文的最主要的目的——让“死者永远埋在活人的心中”,这是最好的记念。

第三部分:通过对刘和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爱憎分明的精神品格的描绘,表达作者对

她的哀悼和崇敬。

第四部分:写听到噩耗后的愤慨心情,控诉反动派的凶残和“学者文人”“流言”的卑劣。第五部分:记述惨案发生的情景,赞扬爱国青年的沉勇友爱,痛斥反动派的凶残无耻。第六部分:评述请愿,指出惨案的社会影响。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人们奋勇前进。2.鲁迅笔下的刘和珍有哪些特点?鲁迅为什么称赞她是“真的猛士”? ①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②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③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④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⑤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鲁迅称赞刘和珍是勇敢面对残酷现实、英勇清醒、勇不回头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是虽遭阴谋密计,压抑数千年的勇毅的中国女子,是能够让苟活者看到希望,猛士更加奋然前行的大写的人。3.了解作者笔下的其他人物以及作者态度。“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具有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麻木健忘,苟安满足等特点。他们靠忘却的救主,洗涤旧迹,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于是,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作者不仅指出了他们的特点,而且指出只有唤醒他们,才能使这非人的世界走向尽头。作者对他们持批判的态度。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人?“惨淡的人生”是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革命者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

5.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明确:作者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一针见血地指出在黑暗的社会里,若想推动历史的每一小步前进,必然要付出惨重的流血和牺牲的代价。在此前提下,明确表达了自己对请愿斗争方式的看法,对“三一八”惨案作出了客观中肯的评价,从中总结出深刻的历史教训,激励人们更加坚决而有效地斗争下去。【课后巩固】

1.下列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A.长歌当(dàng)哭

菲(fěi)薄

寥落(liáo)B.桀骜(ào)锋利

莽(mǎn)原

儆(jìng)戒 C.折(zhã)本

威慑(shâ)

立仆(pū)

D.抚恤(xù)

山阿(ē)

陶潜(qiǎn)2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组(D)

A.毅然

呻吟

和霭

洋溢B.洗涤

回僻

秘决

淋漓 C.造形

诧异

桀骜

菲薄D.干炼

恶耗

付债

菲红 3.下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A.告:正面。

深味:体会。

B.歌当哭:当作,代替。

首当其冲:面对着,向着。C.稀:模模糊糊。

黯然泣下:小声哭。D.屋:租借。

恢复旧观:观点。4.填空

①A.碟 B.谍 C.喋 D.牒

间___ 飞___ 通___ ___ 血 ___ ___ 不休 ②A.扑 B.仆 C.赴

单刀___会 前___后继 ___朔迷离 ③A.殒 B.陨

___ 石 ___ 身不恤 ④A.黯然 B.毅然 C.奋然 D.欣然

a.工地上千万盏电灯光芒四射,连天上的星月也___失色。b.他___接受了党组织交给的光荣任务。

c.当理智与情感发生冲突时,她___放弃了情感。d.真的猛士会踏着烈士的鲜血___前行。

答案①谍、碟、牒、喋、喋喋、②赴、仆/赴、扑 ③陨、④a.黯然 b.欣然 c.毅然 d.奋然

5.词语辨析。①此时的山村早已在___的月色中睡着了。②这次淡话,他的观点虽然有些偏激,但也___。(D)

A.渺茫 无可厚非

B.渺茫 无可非议 C.微茫 无可非议

D.微茫 无可厚非 6.选出关联词使用最恰当的一组(D)

但我对于这些传说,___至于颇为怀疑。我___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___我还不料,___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___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___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A、竟

不但

而且

尚且

B、更

向来

然而

况且

C、更

虽然

但是

尚且

D、竟

向来

然而

况且

更 7.对下文理解最为恰当的一句是(C)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人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A、对段政府的残酷屠杀,作者感到极大的哀痛和愤怒,因此要写文章进行斗争。

B、“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是本段的中心句,表明自己要在痛定之后来写作文章进行反击。

C、政府的残酷屠杀,使作者感到极大的悲愤,而反动文人的造谣、诋毁,又使作者感到极大愤怒,因而要写文章进行战斗。

D、文中的“学者文人”指依附军阀政府的势力迫害进步学生的校长杨荫榆。作者对他的做法十分愤怒,因而要写文章批驳。8.对下列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A)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揭示了沉默的结果,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与激励。

B、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突出沉默的作用,表达作者最大的愤怒。

C、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表达作者的愤怒,并呼唤激励后死者,语气高昂激跃。

D、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先明而有力地预示了沉默的中华民族爆发革命惊雷。

第四篇:《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教师版)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编号:gswhgzbx1---------007

文华高中高一语文必修 1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教师版)

编制人:张玲

审核人:聂文嘉

编制时间:202_ 年 9 月 29 日

学习目标

1、能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2、能通过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3、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

1、能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2、能通过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学习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1926 年 3 月 18 日,段祺瑞执政府军警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22 岁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在这次惨案中遇难,她的老师鲁迅先生闻讯后悲愤交加,饱蘸血泪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

二、知识链接

1、作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三闲集》《二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2、刘和珍其人

1904 年 12 月,刘和珍出生在南昌一个职员家庭。14 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遗下

寡母和两弟一妹。母亲为了供孩子上学,每天纺纱到深夜,并把位于毛家园的两间住房 也租赁给别人,一家人挤在一个房间里。艰难的生活,使刘和珍自小就很懂事。每天放 学回家,她都要帮母亲挑水、劈柴、做家务。她不爱多说话,常常微笑着,凡事都喜欢 在心里想个明白。

1918 年夏天,刘和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当时,新文化运动

正在全国兴起,刘和珍广泛阅读《新青年》、《新潮》等进步书刊,视野逐步开阔。在“女师”求学时,女生都留着长辫子,这给刘和珍带来了很多不便。有一天,刘和珍

断然把辫子剪掉了,在刘和珍的影响下,很多同学都跟着剪发。封建卫道士们坐不住了,抨击刘和珍等人大逆不道,刘和珍回击道:“我们剪发不是有伤风化,而是要轻轻松松做人!”刘和珍等人首先在南昌发动女子剪短发运动,一时轰动全城,从那以后,南昌女生一律留短发。

岁时,刘和珍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当时全省保送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只有 人,刘和珍便是其中之一。入校不到一年,她就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并且成为当时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刘和珍的果敢与刚毅,在女师大期间再次体现出来。当时校长 杨荫榆实行封建专制管理,以刘和珍为首的进步学生据理抗争,发起了一场“驱羊(杨)运动”,最后把杨荫榆赶下了台。

在女师大期间,鲁迅、李大钊等著名人士成为刘和珍的老师,许广平、杨德群等成为她的同学。刘和珍十分喜欢鲁迅的文章,鲁迅编辑的《莽原》半月刊发行后,她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订了全年的《莽原》。女师大在宗帽胡同办学期间,刘和珍几乎天天去听课,逐渐与鲁迅熟悉起来。刘和珍反抗黑暗势力时勇猛顽强,在日常待人接物时却非常友善,这一点给鲁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1926 年,“大沽口事件”发生后,日本联合英、美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无理要求。女师大等学生团体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 3 月 18 日在天安门前召开国民大会。月 18 日上午,刘和珍正患感冒并呕吐,但她还是毅然参加了活动。天安门集会结束后,下午 2 点左右,游行队伍进入铁狮子胡同(现张自忠路)东口,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广场上请愿。这时,军警突然朝群众开枪。“快卧倒!”游行指挥者一边高呼,一边组织疏散,但有备而来的军警四处扫射,段祺瑞执政府门前不到两百平方米的广场上血流成河。刘和珍跑到东辕门时身中数弹,同学杨德群、张静淑等人上前营救,也中弹倒地。22 岁的刘和珍就这样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三、自主学习

1、给下列字注音。

抵(dǐ)菲(fěi)桀(jié)骜(ào)赁(lìn)喋(dié)骸(hái)攒(cuán)渍(zì)绯(fēi)义。寥落:稀少。

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做。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菲薄:这里指微薄的意 思。造化:指自然界。深味:深深地体会。微漠:依稀,淡薄。黯然:忧伤的样子。

喋血:流血满地。喋,血流出来的样子。浸渍:渗透,浸润。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

3、从文章的题目看,“记

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主要集中写了“刘和珍君”?明确:三、四、五节。

4、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5、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三、合作探究

1、先来学习文章主体部分第三、四、五节,结合全文思考回答:文章主要写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可看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写刘和珍的内容:

开头:“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第三节第2段:“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校长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

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蔼;)“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2、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多么优秀的革命青年,然而却被杀了。齐读第四节,分析一下作者听到噩耗后的心情?

明确:听到噩耗后的最初心情:“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这里用“居然”一词表听到噩耗后的惊诧,用“而”,“即”把这种种惊诧之情又推进了一步,下面用“但”字一转表示怀疑,用“颇”表示怀疑之深,因为这种残暴的屠杀“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

3、结合第五节,看看刘和珍是如何遇难的,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府门喋血?

明确:喋血(遇难)过程: 请愿――中弹――未死-→ 头胸被猛击两棍――死掉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同时反驳流言,二是赞扬了三个 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注意这里的句式特点,短促,表达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4、学习一、二节,讨论: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明确: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①青年的牺牲,使我悲痛万分艰于呼吸视听;②所谓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又使我的悲哀出 离愤怒。

这样写既揭露了政府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

5、学习第六七节,思考:第六部分是如何探究事件的教训影响的?第七节是如何进一步探究事件的意义的?

(1)、①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 —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

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说明,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2)、①是一般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 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

②是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讴歌了中国女子勇于献身的精神,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反思

附节节过关检测题答案

1、B

2、D

3、①指学生请愿是受人利用

③指写这篇文章

②指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虽

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

4、“中国人”泛指所有的中国人,尤指统治者;“苟活者”指有一定是非观念但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真的猛士”指“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

5、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加勇敢地去斗争。

6、D

7、C

8、B

第五篇:《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教师版.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②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③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④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学会直面人生 ⑤掌握课后要求背诵部分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2)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关键句”来理清思路,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文中关键句子,从而把握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愤”的情感

【学习难点】

领会文章的写作主旨:哀悼死难者,控诉反动派,唤醒麻木的民众 【学习设想】

本学案分三个部分:预习案、合作探究案和巩固案合作探究案实施前首先分组检查预习案,然后合作感知文本、品情悟境,再进行探究,最后联系现实,进行拓展巩固

本课安排3课时

【学习方法】 阅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案)

一、知识展示:

1、展示内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四个知识模块第一模块:字词音义形的识记辨析和词语(成语)的运用;第二模块:语言的运用(病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第三模块:诗歌鉴赏和文言翻译;第四模块:新闻阅读、文化经典、小说阅读

2、展示要求:课外选好材料,小组合作写出展示答案,当堂讲解,其他同学做好笔记

二、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1881-1936),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此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鲁迅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于上海葬于虹桥万国公墓曾任《晨报》副刊编辑的孙伏园撰写了一副挽联:

“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众《彷徨》” 2.写作背景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党军队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与英、美、法、意、荷、比、西等8国公使,于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种种无理的要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北洋政府3月18日,60多个团体、80余所学校约计5000余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会后,群众结队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要求段政府立即驳复八国通牒,段祺瑞担心局势失控,命令执政府内的预伏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结果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也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泰晤士报》称这次事件是“兽性”的“惊人惨案”3月23日,北京各界人士、各社会团体、各学校齐聚北京大学大操场,为亡灵们举行“三·一八死难烈士追悼大会”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

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

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刘和珍(1904一1926)女,江西南昌人

3.刘和珍 出生于贫民,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她与进步同学一起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后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人我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

3月18日刘和珍正患病,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 刘和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

4、课文初读,掌握下列字词 ①给画线字注音 追悼(dào)徘徊(pái huái)洋溢(yì)菲薄(fěi)淋漓(lín)洗涤(dí)踌躇(choú chú)诧异(chà)桀骜(jiã ào)喋血(diã)尸骸(hái)虐杀(nǜe)辗转(zhǎn)积攒(zǎn)攒射(cuán)屠戮(lǜ)创伤(chuāng)羽翼(yì)绯红(fēi)②字形 Liáo(寥)落 姓liào(廖)编jí(辑)通jī(缉)和ǎi(蔼)暮ǒi(霭)浸 zì(渍)yǔn(殒)身不恤 yǔn(陨)落 àn(黯)然神伤 â(噩)耗 fěi(菲)薄 fēi(绯)红 ③词义

寥落:稀少;冷落,冷清 喋血:血流出来的样子

踌躇:犹豫;停留,徘徊不前;得意的样子

黯然:阴暗的样子;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桀骜不驯:性情倔强不驯顺 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屠戮:屠杀

赁屋:租借房屋

深味:深深地体会欣然:高兴的样子 洋溢:充满而流出 诧异:惊讶

菲薄:这里是微薄的意思

广有羽翼: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多含贬义)

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殒身不恤: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考虑殒身,死亡恤,考虑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三、四、五节详述刘和珍的斗争事迹与牺牲经过 ⑴ 回忆往事,刻画性格 ⑵ 惊闻噩耗,唤起民众⑶ 追述经过,激浊扬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2、第一、二小节主要是写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两节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⑴ 悼念烈士,抨击敌人

⑵ 歌颂猛士,批判庸人交代写作缘由

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3、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总结历史经验,探究此事件对将来的意义

⑴ 评论请愿,缅怀先烈

⑵ 颂扬逝者,激励后人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4、文章的结构脉络是靠什么来组织的? 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刘和珍等烈士的沉痛悼念和高度赞扬之情,对杀人者及其帮凶的无情鞭挞和愤怒控诉之情,对革命后继者有力鼓舞和热情激励之情悲——愤——激励

4、你能归纳本文主旨吗?

纪念刘和珍君,赞颂烈士们的崇高精神,控诉反动政府和反动文人的卑劣行径,严肃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与意义,热情号召人们继续“奋然而前行” 第二课时(合作探究案)

一、知识展示:(同前)

二、熟读课文,探讨下列问题(课选作)1、开头时间交代意图何在?

明确:开头用“中华民国”纪元,引女师大全名并标出“国立”,不仅表明态度郑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讽剌之意和愤慨之情──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政局不仅没有什么改变,反而愈演愈烈,演出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的丑剧当局不但照旧像历代统治者一样地杀人,而且杀到了手无寸铁的堂堂大学的女大学头上,甚至公开把“执政府”门前变成了屠场可见,段棋瑞执政府已经凶残到何等地步“中华民国”早已不是人民的国家;所谓“民国政府”,那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民国的敌人,屠杀人民的刽子手一个时间状语,就准确地交待了悼念的来由和背景,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为全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2、鲁迅先生写文章记念刘和珍,那么刘和珍是一位怎样的青年呢? 明确: 预定《莽原》-→追求真理(毅然)“风潮”领袖 -→敢于反抗

事迹 虑及母校-→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黯然)欣然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欣然)

难中救助-→从容善良 从这些记述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刘和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

3、文章单单的只是为了纪念刘和珍吗?对于刘和珍等人遇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

明确:明确:不是,是纪念以刘和珍为代表的热血青年,如: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等真的猛士文章对烈士怀有敬仰之情,对流血牺牲表示了自己十分的悲痛,作者在文中予以热情的歌颂和鼓励刘和珍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

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4、本文除了写刘和珍之外,还写了哪些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明确:“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 “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

“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写了一些与人民为敌的人,如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等,他们污蔑烈士,对此类人作者予以了抨击和揭露

还写了一些麻木的民众,如庸人、无恶意的闲人等,他们对烈土的牺牲比较淡漠,易于忘却,对于这些人作者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

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5、探究请愿喋血的意义,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理解? 明确:不赞成,应改变斗争方式

“大量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作者以“煤的形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6、作者是怎样评价烈士死难的意义的? 明确:a、高度赞颂——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b、将来意义——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①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②“苟活者”首先是说自己,因为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同时也是为映衬刘和珍等人的勇毅形象“苟活者”也说那些不敢斗争,暂得偷生的“庸人”,鲁迅先生希望这些人能看到希望,起来战斗,这也是战斗的号召

7、“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正如《可惨与可笑》等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见书上注释)

8、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

9、试分析本文的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

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世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以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各有侧重第一层次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第二层次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第三层次以抒情为主,兼有议论且无论记叙或议论都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叙述、议论、抒情的紧密结合,是杂文的写作特点之一一篇杂文往往是用叙述的方式,反映激烈的社会斗争;用议论的方式,表现对事件的深刻观察,对敌人的彻底揭露,对人民的热烈支持;用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从而感染读者,激励读者如此把三者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杂文的特殊形式

本文正是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以第四部分为例:先叙述听到噩耗,指出这一杀害出乎意料之外在叙述中已经表现了作者对事件的看法和对爱国青年无辜遇害的痛惜,对反动军阀屠戮学生的憎恨

接着叙述死者的身体上的伤痕又证明“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罪证俱在,无可狡辩;而反动学者文人散布“流言”,说请愿者“受人利用”,为他们的主子掩

饰罪恶这里不单是事实的叙述,也有对事实的分析,包含了作者的态度 至此,作者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愤,写道:“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其使我耳不忍闻”这句话既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又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极度的悲愤使作者忍不住问自己:“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当然,这是作者感到说不出话,而非真无话可说于是他以最大的愤怒,发出革命的号召:“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精辟的议论,也是战斗的抒情

铁一般的事实,说服力极强的道理,沉痛而又充满信心的感情,水乳交融,完美结合

第三课时(合作探究案)

一、知识展示:(同前)

二、理解文章内容,探究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可选作)

1、“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后,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阵阵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2、作者为什么再三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流卑劣

3、怎样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惨

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正视”,正眼看不回避“怎样”,多么;“哀痛者”、“幸福者”分别指“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4、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 a、“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默无声息”了

b、“沉默”有两种含义、两种结果:一是“爆发”,沉默的过程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是爆发的先兆;一是“灭亡”,甘受压迫,国家、民族更加衰颓下去作者选用选择复句,启示人们:事情已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用,必须起来斗争,表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殷切期望

5、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

a、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

b、“伟大”一词有 “赞颂”说与 “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

“当„ 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一致

c、“文明”“伟绩”“武功”部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心情

6、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段话

明确:句中的“中国人”是指反动的统治者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然而”一转,指出段政府这一次坏到连作者都怀疑了——阴险狠毒之甚真是坏出了格

7、怎样理解“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平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这段文字共三句,第一句是赞扬中国女子的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第二句用“至于”这个连词和上句连接并把意思推进一层,歌颂中国女子在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崇高品质特别要指出,从“至于这一回”到“消亡的明证”是一个单句,其主干成分是:“事实为明证”,“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是“明证”的定语第二句的内容既照应了第五部分第2段的记述,更深刻地指出了中国女子的勇毅是任何反动派也消灭不了的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用“阴谋

秘计”压抑她们,勇毅精神消亡不了,“三?一八”惨案中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足可证明这点那么今后,这种革命精神将更加发扬,这于“将来”意义重大所以第三句总结上两句的意思,“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于此”这一段三句话,第一句第二句是承接关系,连接的词语是“至于”,第三句是前两句的总结

本段段意可以归纳为“歌颂中国女子的伟大,指明烈士牺牲的意义

8、怎样理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在前文,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是“苟活到现在的我”,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而“真的猛士”先是作者的自我策励当然,“暂得偷生”的“庸人”大有人在,真正的“苟活着”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三·一八”惨案表明勇毅者大有人在,这正是中国的希望所在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句恰当地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依稀微茫,而猛士们会在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三、感悟文章的艺术形式 1、散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散文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学体裁,可以分作抒情、论说、叙述三类叙述性散文往往通过对某些生活片段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事件社会意义《记念刘和珍君》就是这样的作品下面我们研究一下散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与小说、戏剧不同,散文不要求借助完整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但是它仍须注重在事件中活动的人物的描写,注意刻画好人物的性格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的精髓是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主要抓住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特征,与她在关系国家命运、民族危亡的政治风浪中“欣然前往”联系起来,从而突出这个人物的爱憎分明、坚定勇毅,同时寄托了作者对她的深沉的敬重之情 语言描写是要写出这一个不同于那一个的语言,以简短的话语传达丰富的意义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程君请求鲁迅为刘和珍写文章的话:“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短短一句话不仅表现了程君态度之诚恳,更从侧面反映出刘和珍生前对鲁迅极为热爱的感情

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因为行动本身最能显示人物性格的特点高尔基说过:“为了使艺术作品有说服的力量,必须尽可能使主人公多行动”例如

《记念刘和珍君》中对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三人在执政府门前互相救助,斗争牺牲经过的描写,突出了人物一系列的细节动作,令读者感到惊心动魄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想法、感触等心理活动的揭示,旨在刻画人物的精神世界与思想品质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通过描写人物的表情,触及人物的内心世界难过、忧伤的心理,正表现了刘和珍思想的深沉与责任感的强烈

人物描写的这几种方法,可以在正面描写中运用,也可以在侧面描写中运用还要学会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2、读写拓展创新:

请你从上述描写人物的方法中选择一种,写一个人物描写片断 《记念刘和珍君》巩固练习

1.选出加点词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从容(cóng)不惮(dàn)桀骜(jiã)菲薄(fēi)B.赁(lìn)屋 诧异(chà)立仆(pū)殒身不恤(xù)C.攒(cuán)射 寥落(liáo)下劣(liâ)长歌当哭(dāng)D.惩创(chěng)尸骸(hái)喋血(xiě)浸渍(zì)(A.fěi C.dàng D chãng xuâ)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委曲求全 殒身不恤 不径而走 妄自菲薄

B.广有羽翼 桀骜不驯 故步自封 阴谋诡计 C.黯然神伤 惨淡经营 淡装浓抹 前仆后继 D.耳提面命 礼上往来 冠冕堂皇 出离愤怒(A、径——胫 C、装——妆 D、上——尚)3.依次填入下面文句横线上的词语,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是(B)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 这样凶残,一是流言家 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女性临难 如是之从容 A.竟至 竟会 竟会 B.竟会 竟至 竟能 C.竟能 竟会 竟至 D.竟至 竟会 竟至

4.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对比 设问 顶真 对偶 B.对偶 反问 间隔反复 对比

C.对比 反问 顶真 对比 D.对偶 反问 连续反复 对比 5.选出标点符号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

A.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B.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C.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D.倘使我能相信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A.亲见;B.去掉引号;C.句号应在引号里面)

6、《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D A.《二心集》 B.《华盖集》

C.《且介亭杂文》 D.《华盖集续编》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A学习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发扬百折不回的精神,才能学有所得

B父亲去世后,他无比悲痛,经常伫立在父亲墓前吟咏诗句,长歌当哭 C听到“基地”组织再次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事件,我心里出离愤怒到了极点 D这位老船工给我们讲述了横渡长江时惊心动魄的场面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真的猛士,,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②、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沉默呵,沉默呵!,就在沉默中灭亡

高一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 》导学案及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