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正观美术馆开馆、正观
编辑:流年似水 识别码:23-971820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2 19:49: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正观美术馆开馆、正观

正观美术馆开馆、正观·文脉30家中国画

展开幕仪式

11月23日,正观美术馆开馆、正观·文脉30家中国画展开幕式在琉璃厂举行开幕式由正观美术馆运营总监张春艳主持,馆长孙志中致欢迎词。国务院参事室主任、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当天上午到访,对美术馆的开馆寄予厚望。中国画学会会长郭怡孮对于正观美术馆的开馆做了高度评价,北京市文化局林增伟处长代表北京市文化局出席并讲话,艺术家史国良发言。

孙志中馆长致欢迎词(右一)运营总监张春艳(右二)

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右一)来馆参观,馆长孙志中(右二)正观画廊经理范

雯雯(右三)陪同

中国画学会会长郭怡孮发言

北京市文化局林处长发言

画家史国良发言

到场艺术家有:

中国画学会会长郭怡孮老师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王镛老师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杨春华老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田黎明老师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进安老师 北京画院常务副院长袁武老师

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周京新老师 台湾画家白丰中老师 花鸟画家李文亮老师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庆和老师

浙江画院花鸟画室主任赵跃鹏老师 中国美术学院林海钟老师

北京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张明弘老师 北京画院李雪松老师 天津师范大学马骏老师

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徐加存老师 黄丹老师 唐勇力、范扬、李孝萱、张江舟、何加林、张捷、武艺、张鉴、李桐、杜小同、秦修平、潘汶汛等几位老师因事不能出席开幕式,但都来发来了贺电,表示对本次展览的祝贺。

到场嘉宾有:

中国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主席,原经济日报社社长武春河先生 中国移动集团副总裁李正茂先生

中信信托董事长蒲坚先生,首席财务官李青女士 中国汽车报社社长李庆文先生 中国书画杂志社社长康守永先生 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党委书记、美术馆投资方的合资公司中邮万维电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亚东先生

北京保利拍卖李思莫总经理 人民大学陈一冰付校长

工商银行总行办公室刘德奇主任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书画协会秘书长张莉女士 一得阁墨业总经理宋万新先生 收藏家华汇矿业于建波董事长 中贸圣佳王润生老总 中国联通、惠普、华为、中国电信、光大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的个人业务和私人银行部领导及迪斯尼中国公司齐勇总经理,特别感谢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三十多家媒体的到来!

第二篇:正观

正观·文脉30家中国画展开幕式精彩瞬间

202_-11-25 正观美术馆

孙志中馆长致欢迎词

画家郭怡孮到访开幕式

画家郭怡孮到访开幕式

正觀·觀點:[郭怡孮] 师承深厚家学,从传统起步推陈出新,引领了花鸟画的发展。法国的访问学习是他自我革命的开始,或许莫奈的睡莲让他震撼,于是他用20 年的努力让中国花鸟画在鲜活的色彩和新的图式中再获新生,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传统花鸟画的一大贡献。他以“大花鸟精神”成就了烂漫卿云般的绘画艺术,确立了他在当代画坛的领军地位和开创性价值。

画家王明明参观画展

正觀·觀點:[ 王明明] 天资超逸,取法百家,重视笔墨和传统,蕴藉诗意与哲思,开创人物与场景融合的新画风,书写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作品造型简约准确,格调清新,笔墨利落,以“气格”二字独步今时。他对传统审美的坚守、对创新的坚定性和明确性,使他成为具传统功力、造型能力和文化使命感的时代性文人画大家。

郭怡孮(左一)、王镛(左二)、李文亮(左三)参加开幕式

正觀·觀點:[王 镛]“书画本同源”,风气始于宋元文人。当今画坛,能画者众,善书者寡,而书画印三栖,王镛第一,并达成了印家之印、书家之书、画家之画的专业水准。其印朴拙,其书古雅,其画则兼具细密博大而成雄浑之气。

画家李文亮接受媒体采访

正觀·觀點:[李文亮] 存心恭,落笔松;骨法用笔,柔中寓刚;墨分五彩,灰中见亮;书卷清幽,古玩雅赏;将满腹孤高才情流诸笔端,形于素笺,抱持“古雅”气韵,李文亮文人花鸟画之逸格第一。他曾凭审美天赋与丹青手段,以渲染性新图式早年成名,却自甘寂寞回归写意传统,秉持笔墨,雕琢文心,有慎终追远之志。文人画一路,自古至今素无早成者,而晚成之器,大则未可知也!

画家刘进安接受媒体采访

正觀·觀點:[ 刘进安]“我不画我所见到的,我画我所感受的”,我想这也许是刘进安想说的话。他是一个自信的的孤独行者,是一个自我挑战者,中国的笔墨和西方式理念他都要,用来熔铸独立的艺术自我。他的线条有质感,气息在流动,翡翠般的山水世界让人流连忘返。他着意于个人感觉的映像,这种主观性的抽象笔墨和图式使他的画难以读懂,这一点跟黄宾虹的追求何其相似;他另一个难懂之处在于画路的多变,这种敏锐和勇敢又很像毕加索;但将留驻艺术史的刘进安就是他自己。大道无形,大成若缺,我愿意象期待他的定型一样期待他的变化。

画家刘庆和接受媒体采访

正觀·觀點:[ 刘庆和] 他是一个为表现而着迷的人,他是当下中国式观念绘画和表现主义的独家高手。他笔下的人物造型精准,似是而非的感觉如同针尖上的舞蹈,但他的一切造型手段包括笔墨从属于他所要的表现。他要表现什么呢?不要去猜他的谜底,因为他的谜面也是一个谜,让你思考和着意正是他智者绘画的效果。他远离了文人画,与中国主流文化关爱若即若离,他的个人主义风格正是真正的艺术价值所在,刘庆和的独特性无疑已在当代水墨领域独领风骚。

画家田黎明接受媒体采访

正觀·觀點:[田黎明]有徐蒋而无卢周,当代中国人物画或许迷途不返;“八五思潮”,中国画坛鱼龙共生,洪波涌动,而北海有鲲,化而为鹏,扶摇直上九万里者,是为时代英雄。田黎明或许是一个等待被美术史定位的人物,他师从卢沉,熔化西学,独创风貌,蔚然成家。他把中国文化的精神性和绘画语言的创新性融合的如此完美,正如他纯净自然的道家心性。此乃心性率真的境界,岂瞋目攘臂之可为哉!

画家杨春华到访开幕式

正觀·觀點:[ 杨春华] 出身绘画高第,性情率真,以版画和油画的素养成就国画面貌,用线条唱歌,用色彩跳舞,且色彩敏感度异乎寻常,率笔之下绘成生动华美的人物形象。心手相随,恰如佛法的随缘和庄子的自在,其圆通无碍的天性和极高的审美天赋,证明杨春华在绘画上是一个生而知之的人。

画家袁武到访开幕式

正觀·觀點:[ 袁 武] 他师从姚有多,并追随卢沉的写意性而前行更远,他的画面蕴藉多重对立统一的要素信息,人物变形夸张而合理,大块面构成森然而灵动,体积感和重量感强烈,形成厚重肃穆的独家气势。画面兼具表现主义气质,悲悯关爱,朴美无华。

画家白丰中到访开幕式

正觀·觀點:[ 白丰中] 在台湾文化大学经历过对传统画“正反临摹”的训练和西方美术的全面学习,有些不同于大陆的学院派画家。,他的画具有正反交错、中西融合的表达逻辑,或许与此有关。他又曾师从郭怡孮先生,这使他的绘画视野更加开阔。他本来就是一个色彩的魔术师,毫无疑问也是一个造型的高手。他直率而热烈的画风,独树一帜,风格鲜明。

画家李雪松到访开幕式

画家黄丹、张明弘到访开幕式

画家张明弘

画家马骏接受媒体采访

第三篇:正观美术馆介绍及画展前言

正观美术馆介绍及画展前言

正观美术馆开馆、正观・文脉30家中国画展开幕式于11月23日下午圆满举行,馆长孙志中诚挚感谢各位宾客的到来。

“观以正,明以诚”

正观美术馆是北京市文化局主管、北京市民政局备案的民办公益美术馆,扎根于北京传统艺术中心琉璃厂-大栅栏地区,致力于中国书画艺术的收藏、陈列、展示、交流。

正观美术馆坚守“观以正,明以诚”的艺术态度,秉持“发明正见,观照人生”的审美宗旨,遵循“尊重传统、关注创新、传扬文脉、艺术至上”的学术立场,强调流派演进、师承关系、个性风格和时代精神四要素,对体现文脉延续的优秀当代艺术家包括老中青三代精心遴选,以自有资金为主结合私募艺术基金的发行,以及艺术家和藏家捐赠,形成独特的馆藏机制。

正观美术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25号一得阁三层,使用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陈列厅、第一和第二展厅、媒体制作区、沙龙交流区组成,除了自办多个品牌展事,还将有选择地邀请优秀艺术家举办高端个展及联展,并提供立体化展务服务,包括出版、媒体宣传(报刊、电视、网络、手机等)、装裱运输、客户邀请与接待等,位于一得阁首层的“正观画廊”则提供相应的艺术品销售服务。

正观美术馆将与艺术家、各地美术馆和画廊真诚合作,以协作模式和品牌化运营形成琉璃厂艺术产业升级的新突破,在北京和全国发挥积极影响,对国际艺术交流做出贡献。

正观·文脉—30家中国画展前言

首届“正观·文脉——30家中国画展”是正观美术馆的开馆展览,今后每年都会举办,将结合其他单项展事,持续宣示自己的学术立场和艺术使命。办展览,尤其是主题性展览是件大事,因为展览面向大众,既是服务于创作者的学术展示,更是服务于投资和收藏界的指向引导,不可不慎。近年来艺术品市场转热,画家人群和投资人群双向增加,对艺术价值作出判断愈加重要,也愈加困难。除了观赏者个人专业知识的限制和独立态度的缺失,造成误判的外部干扰因素很多,例如体制原因带来的画家社会身份的二元化结构(所谓体制内外);画家政治地位和社会名衔的干扰;画家关注、参与和主导市场的能力差异;艺术风格、技法体系、绘画理念的多样性形成的审美认知门槛;经营者以其趣向和利益为导向的推波助澜等。高价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投资风险的加大,价值判断须由感觉转为理性,若无审美“慧眼”,被一堆表象因素障目,失却“正见”,随波逐流,必不能收获艺术所本来蕴积的一切美好。办好展览的关键在于甄选画家,此处须持公道心、责任心、担当心,深入仔细研究比较。本次参展画家的选择和邀请,力求破除那些艺术评价的“伪边界”,不为园囿,只取最优。有人说艺术没有对错,但有高低,就是说审美是有标准的,只是无法精确计量。设定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画家是好画家?我始终认为坚持这样的基本观点:好画家会让我们尊敬和感动,因为他们以真诚纯净的心怀,长期训练的能力,巧夺天工的运思,写成物我两化,钟

灵毓秀的丹青画卷。他们首先是技法高超的画工,绘画能力成熟而独到;然后当深具知识与学养,以及由此而生的和而不同的观念和思想;最后他应该拥有人格要素中异于常人的性情、气质、品格与审美天赋,逐令作品的境界与格调至高至妙,美轮美奂。

以这样的高标准遴选出一个少而精的画家名单,并非易事,需要经过反复推敲和多方咨询。按老中青的简单划分,此次入选的30人里中年画家占了多数,这是因为他们兼具确定性和发展性,大多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横空出世,能力强大,语言完整,风格独特,已经受到后来者追随,来龙去脉清晰可见。年轻画家的选择难度很大,他们人数多面貌新,纵使布局领先者,中盘未可知,最终入选的几位,都是基础好、路子正、才华隽秀、可期于远的青年才俊,年龄暂止于七十年代末。最值得尊重的老画家群体,巨擘众多,均已硕果累累,本应多作邀请,无奈展事初创,于匆忙之间,锦上添花难有益,忙中出错堪所忧,于是仅诚邀风格鲜明、成就突出者为代表,余者另作筹划。

此次展览既以“文脉”立主旨,便不得不面对中国画边界划定的专业问题,限于水平,此处不求究竟,仅以自我之朴素认识做出判断。当前的画坛呈现重度多元化,简而言之,有的人守望传统,而唐宋以降,中国画的传统已越千年,一路演进,于今回归何处难免各作取舍;有的人追随西方,或于理念,或于观念,或于技法,必定面貌杂陈;有的人于中西之间融合,体用二字,斟酌参合,遂成万千形态⋯⋯无论哪一路哪一派,本次所选画家具有中国画最基本的共同点:一是以笔墨为核心语言,强调笔墨的独特审美价值,或者起码承认笔墨的功能性,即以笔墨为造型手段并能熟练运用;二是敬畏中国文化,表达当代中国人所能理解的观念和思维,或者我们所熟知的感情、感觉和感受。这两点也就是中国绘画传统的主体的或根本的要素,除此之外,如描绘对象的选择,各种技法的创新,立意与视角的独特化,精神内涵的形质差异等,则属于艺术个性的范畴,我们应给予充分尊重和热忱包容。我认为,画家在笔墨语言和文化体统之上的一切能力生发,都会集成为一个审美效果,那就是在中国人文语境下,令观赏者产生文化共鸣、情感慰籍和灵性升华。这正是中国画的终极价值所在,中国画画家及其作品的品质高下将由此处而见分晓。

本次所展百余幅画作,多为正观美术馆的开馆首藏,我十分感谢30位画家的信任与合作,并期待同道中人从本次展览中发见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画的文心与脉络,感受中国绘画的生动气韵。以心观画,让艺术的真善美返照心灵,物我交辉,色空不异,这是艺术欣赏的堂皇正道,更是佛家持“正见”以“观照”的修行境界,这便是“正观”。

第四篇:观《广东美术馆》有感

观《广东美术馆》有感

专业:出版与发行(网络编辑)姓名:黄俊萍学号:3012薄雾为门,和风为窗,一路随珠江水环绕流过的河道为指引,跳跃着脚步奔向那充满艺术浪漫情怀之所——二沙岛。

岛上风轻云淡,云雾萦绕仍能依稀可见远处高耸入云的“小蛮腰”,交织成网的钢铁架作为“小蛮腰”的外衣,令人不禁赞叹这伟大的工程建筑。游船缓缓驶过划破江面,河的两对岸满是无尽的春色,绿树红花,姹紫嫣红,美不胜收。二沙岛四周点缀着形态各异的艺术雕塑,广东美术馆和星海音乐厅洋溢着浓浓的艺术气息,穿梭的行人不时驻足停步拍下这如画的风景。

参观广东美术馆中,身•豪——豪尔赫•马林雕塑展览让我折服。马林是墨西哥当代雕塑家,他青铜雕塑的创作极大的体现了他的艺术天赋和非凡的想象力。这也让他在国际雕塑界中贴上了属于自己个性的标签。他的作品主要分为几个系列,一是寓意性的人物和精灵;二是男性身体,展示其生命活力和身体随时间衰老的变化。在展览中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展示作品。第一部分为:平衡。他通过马戏团的表演表现出来,例如表演者的紧身服饰以及显露的身体。第二部分为:精灵。将精灵和人体结合为一体,如他的雕塑作品中的《人马怪与天使》,《木排上的维多利亚》等。第三部分为:人体美。利用青铜的原本色泽表现出人体皮肤的魅力,作品《带翅膀的天平》中的一个带面具的天使一脚直立在正方体中,四肢上的青筋被细致的刻画出来,充分的表现了人体的线条美。他的作品不是衍生的艺术品,也不是旧作的复制品,是艺术家重新利用和再次塑造形象的精湛功力的体现。这是最值得令人惊叹的。

光的现代性,1850—1950意大利托斯卡纳的油画展中,我深刻了体会到了托斯卡纳地区的非凡艺术气质。这个地方孕育了欧洲的文艺复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展现出不同的美学意蕴。利用“光语言”的艺术家们在油画中诠释了他们的创作。如17世纪的维米儿,被称为”谜一样的画家”,他的画作充分利用自然光源来营造优雅的气氛,其中微妙的光感透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这也是让我最为佩服的,无论是作品还是画作技术都无时不刻充满了神秘。菲拉德尔福•西米的《阿尔罕布拉宫泳池》是最为印象深刻的。咋一眼望上去,这幅帆布油画似乎平平无奇,仅仅描绘了一个泳池前的门,但望久了,会不禁感叹:太妙了!利用颜料的颜色表现出照在宫殿门上的太阳光,色彩的明暗也错落有致,仿佛阳光一缕阳光此刻就照射在画上。作家还细心的画了栏杆,非常的精致,让人忍不住赞叹他的细腻追求细节美。艺术是一个无法用言语体会的词语,它的内涵包括了许多领域的成就,在参观广东美术馆后,内心似乎多了一份平静,精神上无法言语的满足源于对艺术的一种追求。愿我们在感受艺术中陶冶性情,学会欣赏艺术,享受艺术,创造艺术。

第五篇:观于永正课后感

举重若轻,大巧不工

—听于永正老师《珍珠鸟》有感

青州市邵庄镇普通小学 刘义荣

听到于老师要来青州讲课,因为课程安排相冲突,学校没有让我来听课,可我真想一睹大师的风采,前几年在教育学院也听过于老师的课,由于场地太小,天气闷热,我们山区的老师被安排在最后排的角落里,所以那堂课听的太模糊,一直引以为憾,现在怎么可以放过这个机会呢?感谢我们的校长,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让同事帮我看班,不过,再三叮嘱我听过课后要回来好好地讲一讲感想。

第二天,冒着霏霏小雨,来到旗城大礼堂,这次我们山区被安排在了前排,我抢占了第一排的中间,我旁边坐着一位拄双拐的老师,她是来自西苑小学的张林杰老师。张老师是青州名师,我也是久仰她的大名,看到她身边的拐杖,不断有老师过来询问,面对大家的赞扬,张老师淡淡一笑:“我的偶像来了,我怎么着也得来呀!”心细的张老师还给我看她搜集的于老师的资料,我对张老师不由又多了一层敬重。

于老师来了,一别五年,于老师身板依旧笔直,红润的脸庞衬着银发,显得特别精神。勿需繁文儒节,于老师很快转入正题,进入授课。于老师的课有几个特色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语文教育在生活之中,处处皆可为我拈来所用。我们基本都有外出讲公开课的经历,课前一定要与学生沟通。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情。陌生的师生在一起上课,课前沟通即是备学情。良好的沟通能让师生快速消除拘谨感,为上好课做提。于老师像我们一样,也是先向学生介绍自己,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对于老师到来的感情。从让学生说“老师好”谈语气平淡与欢喜给人不同的感受,到“一个意思,用的词不一样,表达的感情不一样”的教诲,于老师让我感到教育如此细微,如此灵活多用。

第二,备课据情而变,只要学生不会的就要教。

于老师说,语文不要备死课。学生是多变的,学情是没有固定模式可以“套现”的。于老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时先写了一个“蔓”字,正巧,这个字学生所持的教材上读音印错了,于老师由这个字讲到这个词“绿蔓,叶蔓,垂蔓”再到句子“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个别读,抽读,示范读,齐读,丝丝入扣,讲了正好十分钟。课后于老师说,语文要教,“不教学生会的,不教教过的,就要教学生不会的。”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这样吧。

第三,删繁就简,以点带面,抓重点。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于老师只提问了一个词“雏儿”的读音。这算是课文里比较难读的一个词,如果学生能读的很准,想必整篇课文也能统读下来。

然后,抓重点句子“真好!”引出全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理解。同时也引出了问题,让学生带问题读课文,使学习高效化。学生先自读课文,为什么说真好,好在什么地方?再默读全文,把好的地方做好标记。

接着师生相问相答中又抓重点句子“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的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来理解课文寓意。最后抓重点段落“有一天,……难道是在做梦?”有感情地朗读,落实朗读的教学目标。

一环又一环犹如散文写作过程的教学到这里,再谈到课文的结尾就是水到渠成,十分自然了。

第四,学会表达,学会应用,落实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第二课时于老师先是让学生谈我们俗称的“感想。”在教学实践中,这是很多学生不感兴趣的。但于老师话题一变:“如果你是小珍珠鸟,冯骥才对你们怎么样?”孩子们马上兴致盎然,话匣子哗啦啦就打开了。转换(假借)身份更易于表达感情,这是于老师给孩子们的启示,于我也同样深有启发,这不仅会影响我以后的语文教学,对我在生活中同样也有影响。然后,学习了就要应用,说是整理思想的方法,是应用;写作是整理思想的更高层次,是终极应用。孩子们当场写作。偌大的会场如此之静,六百多位青州同行和我一样在享受这诗意一般的安静,我们仿佛听见笔尖蹭过纸张的沙沙声,这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拔节声”啊!

第五,示范,教语文的好办法。

上学时,校园的雕塑上的大字每天都在提醒我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于老师在课上不仅让学生写作,他也亲自准备了两篇风格不同的下水作文,让我一面重温了师范时母校的期望,也感受到老师怎样做才更有魅力,即身先示范。

第六,创造生活,享受生命。时光阻不住生命之花绚烂开放。于老师已七十三岁高龄,这是大多数人在家做饭抱孩子,颐养天年的年龄,有的甚至需要家人照顾才能生存。但于老师依旧在全国各地传经送课,他依旧能中气十足,唱出十八岁婉转的少女之音。我为之惊叹,也深深思索,三十年后,我会是什么样子?还算是青年的我,能为我的中年,老年储备些什么?除了金钱,我最应当储备的是什么?我愿与各位老师齐勉共思!

正观美术馆开馆、正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