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潍坊市临朐县丧葬礼俗
潍
坊 丧
市葬县
临 朐
礼 俗 临朐县丧葬礼俗
“逝者已去,死者为大。”在临朐丧葬习俗中,这是最大的规则。一切的人员活动都要以死者为大,围绕丧葬安排自己的活动。
只要是正常死亡者,三至五天葬埋。仪式隆重程度按年龄划分,老者葬礼比较隆重,年轻人的葬礼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该有的流程还是都有的。
凡老丧者,其丧仪复杂,礼节繁冗,具体有以下程序:
在确定老者“命不久矣”之前,儿孙要守护床前,为其洗脚、修剪指甲。家人会准备好丧服,以备突发情况,必须要让老者“寿终正寝”。所谓“寿终正寝”,如果死者是男性,则为其剃头、修饰胡须;若是女性,则为其梳好头发、擦好脸;咽气前都要穿好寿衣。死者死之前的大约一分钟之内身体会抽搐、颤抖,这时候家人会按住死者的身体并捋顺,以确保死者“走的好”;还会请殡仪馆的人来给死者整容、定相,确保死者投胎后“长相好”。家族比较大的死者或是家里比较有钱的死者,会用水晶棺盛放尸体,而家族比较小的死者则会用木棺。然而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家族的老年死者会启用“丧乐队”。从死者死的那天直至殡葬,儿女早晚焚香,昼夜燃灯,不断烧纸钱。
死者殁的当日,即请阴阳先生给“看”茔地,开始修墓穴(有土穴和砖穴之分),并根据死者生辰八字和寿终时辰,确定落葬时辰。并开始向亲戚报丧,并派族人请“大客”(男舅家、女娘家)前来吊丧。一般死后第二天为吊丧,在灵堂里摆放撰书挽联,门外悬挂纸幡,将死者生卒年月日时、落葬时辰及五服以内之兄弟、子、侄、孙、曾孙等按服规开列详明,张于门前,以告亲朋。而吊者多为己亲、近邻,他们会站在棺材旁对死者进行沉哀告别,瞻仰遗容。吊丧时只用汤饭招待,点纸后即辞去。
不仅死者要更换服装,凡死者之亲生子女及孙、曾孙等都需变服,且披麻戴孝,“头上长孝遮面容,身穿縗服不饰身”,男性需手持丧杖,丧杖则为“父竹母桐”,即取竹或桐枝二尺许,外用白纸和纸钱包住后再用麻线绑住。服孝者须“坐席守灵,寝苫枕块,通宵达旦,不离丧茨”,表现在临朐风俗中是跪坐在天井中设的灵堂两侧,且低头看地,有人来吊唁则要磕头回礼。五服以内其他服规者均须头戴孝帽,鞋鞔素布,鞔鞋深浅,按服规之轻重而定。而孝帽也有区别,并不是所有的孝帽都是统一的。
我们家族是五世同堂(老爷爷、爷爷、爸爸、哥哥、侄子一共五代),老爷爷死的时候,我侄子(大伯的孙子)已经5岁了,我和弟弟是老爷爷的重孙,侄子便是老爷爷的曾孙。葬礼上,爷爷(即第二代)戴的孝帽是白色的,上面有没弹(带着籽)的棉花朵;爸爸(即第二代)是白帽子蓝穗头;哥哥和弟弟(即第三代)是戴白色的帽子上面有红色的穗头,侄子(即第五代)孝帽是纯红色的,没有穗头。第六代实属罕见,没有见过或听说过,也没有确切的资料表明孝帽的款式以及颜色。
每一场葬礼都会有一个总管,且有外柜,方言说“帮忙的”。他们专管丧事过程的礼仪,和灵前来客、祭奠事宜。五服之内选取德高望重之人,管理操办内务、修造墓穴、陈设丧棚、布置灵堂,搭盖宾棚,并拟定执事榜,明确分工,以应待客之事。还要请奏丧乐的喇叭手,每隔两个小时跟着逝者子孙“哭村”,即绕着村庄哭丧。
“三日”是最隆重的日子,这一天也是死者活化并下葬的日子,称为出殡。亲朋献祭的礼品,牌、幛、匾等虽有,但是是不普遍的,大多以“纸活”为主祭献品,即筒纸、灵亭、美男美女、仙鹤、车马俑等火葬品。凡属大型祭品均设仪式,鼓乐相迎,孝子跪拜,以示死者寿终德存。
出殡之前逝者子孙要挨个去看逝者最后一眼,并从棺材上抓一小把粮食,粮食有玉米小麦高粱等多种组成,看完最后一眼就开始往屋外走,门槛处有一个管事的会给每个人手里塞一点馒头,这个馒头角只有出了大门口才可以松手,不然不吉利。等所有人都瞻完,抬棺者会扣紧棺盖,这时候开始哭殡。需要强调的是棺材底下用大的土块(老屋垒房用的那种),在抬棺之后要立起来,表示逝者启程离家。送殡到离家1000米之外才可以停下,据说讲究“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送完殡都要回主丧家,进屋门之前,会看见一个面盆,里面盛着水,盆地有一些硬币,每个人抓一个才能回屋。进屋之后地面上有一张席,上面放着大块的豆腐和大盆的面条,每个人都至少吃一口豆腐、吃一点面条,去那张席上坐一会儿(至于有什么说法,老人也说不清楚,只说是祖祖辈辈那么传下来的)。
家中壮年会跟随火化场的车去领骨灰盒以及孝章,紧跟其后就是圆坟。即把骨灰盒放进事先挖好的坟中。圆坟后,丧礼基本结束。但在葬后三七、五七、七七、六十日时均设祭。五七时,必须由孝子亲手焚烧纸糊的彩人。据说以此可减轻死者生前罪过。七七四十九天为尽七,百日为“百期”。六十日焚烧纸糊的船轿,传说可使死者的灵魂渡过混河。除此,在死者的诞日、祭日(一周年不得去上坟)和清明节等,晚辈再到坟前祭奠。这就是临朐丧葬礼俗的流程,具体村庄可能有的地方不太一样,但是大体流程是差不多的。
第二篇:丧葬礼俗
丧葬礼俗
■ 丧 葬
平遥自古以来一直用“土葬”形式。其丧葬之礼仪繁简,则随丧主贫富而异。早年贫者老丧,不少人是以生前仅有的箱柜改制,权作棺木使用,草草入土为安便是了。更有甚者,丧主被子女以破被或破苇席卷包,横系三道烂麻绳,择郊野荒滩处掘穴而埋,撮土为坟。穷亲属们无可奈何地痛哭一场作罢,无所谓什么丧葬礼制。当然也偶有子女跪街乞讨,甚至卖身葬父母者,汉民族文化以孝为本,这些愚孝者自然也就成为世人称颂之事了。
富者居丧,其礼仪就十分繁杂了。花费巨资,场面壮观,竭尽铺张之能事,以父母平生艰苦奋斗所积攒的财富,大办特办丧事,向社会夸耀子女孝悌之心,钓取名誉。民国24年(1935年)冬,祥泰隆、隆泰裕、广发店三联号总管(董事长)、平遥富商董枢的母亲、富商乔怀瑾、乔怀玠的亲二姐乔氏,享年86岁老丧。家业富庶,四世同堂,丧葬礼仪自是十分隆重。
平遥多数人家办丧事,场面及花销量力而行,但丧葬礼制却是丝毫不能马虎的。平遥的丧葬礼制,清代以来一直是遵循顺治初年制定的“士庶人丧礼”。清康熙四十六年《重修平遥县志》中,对明代及至清初平遥丧礼程序等,也作了简要记载:“丧礼。初丧时即成服,吊客尊者送孝带,等辈给以孝巾。每七日作佛事。葬日始设铭旌。奠用鼓吹演戏,陈刍灵幢纸。男丧祭方相氏,女丧祭引路菩萨。来奠宾客,旁亲朋友代宴,名曰歇主。奠礼或丰或俭不一,至亲带客来奠,礼银十数两,作祭幛。及发引以僧道鼓吹导丧,多不祀土,亦多不题主。葬毕三日则祭于墓,小祥、大祥、除服亦祭于墓。”
丧葬之制到清代后期,可能由于大量捐官、捐功名、捐封荫,难以分辨品官和士庶了,加之清廷腐败、外夷入侵、西方文化冲击等,民间“四礼”之制已无人顾及。有钱有势者“越制”操办丧事已无所谓了。丧主之后人为显风光,互相攀比,侈风越来越烈,更有独出心裁者不断发明新项目,加之“十里不同俗”,平遥境内的丧葬礼制都不一致了,但基本程序及突出“礼”和“孝”的主导思想还是一致的。
□ 病 笃
人的生死本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回避,但人们心理上都很忌讳死亡一事。死亡是人生的最大灾难。尤其作为家庭基石的主要成员之死,更是整个家庭的惨祸。因而在病人即将死亡前,家庭其他成员必然要竭尽全力,设法延长病人生存时间,以便安排后事。
旧时平遥人称病入膏肓、无力挽救之病情为“病沉”,一旦发现病人病沉,就要想方设法使病人的死期避开不吉利的日子。平遥人讲究“男怕初一,女怕十五”,还忌讳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一天,认为这一天是“四离”、“四绝”的日子,这一天内连嫁娶都忌。认为这一天婚丧“主破散、绝灭”,因而家人必须努力避之。
病人病沉后,更是子女尽孝的最后时刻。首先是不惜一切代价问医求药,子女日夜轮流守护;其次是恳请病人留言、吩咐家务、训诫子孙,一一记录,成为遗嘱;还应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商定料理后事。
后事中首当其冲者为寿衣和棺木。清末的寿衣是品官穿朝服,但不让花翎入棺。普通人则男穿宁绸棉袍,红青宁绸马褂,内衣用白布,足穿布袜、圆口鞋或云头福字履。女子上身红青或棕色大褂,下穿长及足面的夹裙,豆绿、深蓝色最为常用。
民国以后,穿寿衣也随时入俗,但至今平遥对寿衣仍有几忌:一忌禽兽皮、毛、革制品,免致亡人死去在“六道轮回”中转为畜生;二忌寿衣用扣子,要用带子结系,大约有后继有人之意;三忌衣料用缎子,因缎子和“断子”谐音;四忌寿衣件数用双数,避免“重丧”。
棺木是平遥古城沿袭202_多年土葬民俗中的主要葬具。人死后,先殓入棺,再埋入土。平遥人称棺木为“棺材”,是人们死后的房子,较为重视。平遥有句口头语:“活着有副好铺盖,死了有口好棺材。”说明了人们的心理。所以不少老年人活着时就提前置办了“寿材”,里面放一个不倒翁,平遥土语叫“扳不倒儿”,喻意寿材的主人倒不了。棺木尺寸厚度不同,但大小一致。平遥旧时的棺木是“够不够,六尺六”(指长度),宽则一尺八寸,也有说“天下棺,七尺三”的。厚度则各有不同,由于棺木大致是头大脚小斜方的,所以使用材板也是前厚后薄。有“三、四、五材”,即底三寸、帮四寸、盖五寸;有“四、五、六材”,即底四寸、帮五寸、盖六寸(平遥人称“足五寸”);有三寸材,即前三寸、后二寸五分;还有二、五材,即前二寸五分、后二寸。木材的质量也有讲究,早年豪绅富商有从南方购回楠木做棺材的,上乘者为金丝楠“独幅板”,即棺盖、两帮、下底都是整板,也有在当地采用柏木制作的,代价十分昂贵,有的贵达上千银元。多数百姓用柳木、松木,但无论何种木材做棺,四板之间头、脚部的挡板(平遥人叫“挡头”)必须用柏木,俗传用柏木可防止穿山甲吃亡人的脑子。
平遥人用棺木时,要进行漆画,漆用红、棕红、黑色皆可,棺帮画“五蝠(福)捧寿”、“二十四孝”等,棺头刻云饰木主牌位,上书“清故显考(*)X翁讳X X之灵柩”,脚头挡头上有画,男用蛇盘兔,女用莲花。
平遥人讲究农历闰月时,给老年人提前做寿衣、棺木,寓意哪年哪月也轮不上我使用这些。
□ 衣 殓
衣殓即给即将死去的人穿寿衣,平遥人叫“装裹”,也称“小殓”。平遥之俗,病人重危、必死无疑时,一定要抢在咽气前换上寿衣,即使换寿衣后,“死人”又活过来了,也没有关系,因为平遥人认为这是穿寿衣“冲喜”的结果。然而咽气后再穿寿衣,民俗认为等于让病人赤身赴阴曹地府,为大不孝,终身悔恨。其实,咽气前或刚咽气,未出现“尸冷”、“尸僵”,穿衣容易些,旧时不过是把这种务实做法托信于鬼神罢了。
病危病人衣殓前,要给病人沐浴、剃头,此程序在平遥民俗中也是必须的,意味着让死者干干净净离开这个世界。宗教习俗认为不让亡人把今世的尘垢带入来世,或带入“天国”。给亡人洗浴,男用子孙,女用子媳、孙媳。先洗脸、洗发,依次洗上身、下身、下肢。上下身各用新毛巾一块拭之。剃去前额及两鬓头发,后面不剃,谓之“留后”。剪去指甲,装入小布袋,大殓时置入棺内。洗浴水要刨坑埋掉。
衣殓时讲究给亡人戴首饰,但首饰过多常引来盗墓者,此俗近年来已不流行。
殓物还有铺盖,但被子要称“衾单”,因为“被”和“背”同音,皆乃背兴,大不吉利。可见平遥民俗中时时、事事都有讲究。
衣殓后即进行倒床,平遥旧时多用一自家门板,平置炕上,移亡人平躺其上,头枕新土坯。旁点一麻油灯,谓之长明灯,勿使亲人之魂行茫茫幽冥夜路。口中放一“玉蝉”,平民百姓放一铜钱而已。此礼古代即有。《后汉书·礼仪志》云:“登遐,饭含珠玉如礼。”并下注引《汉旧仪》云:“帝崩,含以珠。”
衣殓后,病人一般已死,孝子及全家老小吊哭于亡人前,以示送别亡灵。然后由老伴或年长妇人,将亡人枕头撕一小口,待棺殓后置于棺下,盼其早超生。出殡之日,烧于大门外。
□ 报 丧
平遥人所谓之报丧,即亲属初亡衣殓后,立即由孝子未成服而先报丧,首先以“三五麻纸”张贴于大门上,男左女右,如夫妇一方早已亡故,则需左右皆贴,称报丧纸。告知乡亲邻里,本宅有人亡故。特别重要的是立即向“人主”报丧,“人主”即亡人之“主”,男亡报娘舅,女亡报娘家。孝子头系三角白布,鞋要偃后而趿拉着,亡父偃左,母亡偃右,双亡皆偃。进到人主家,双膝跪地,泣报丧情,呈上按礼制规格扯下的孝布,孝子叩请人主即去探视验看,以便入殓。人主未验看尸情并表示无疑义前,是绝对不许入殓的,否则为废礼违法,必受追究。平遥早年书香门第有丧还要在门外张贴讣闻,并发给死者生前主要亲友、世交、邻里等。平遥人也叫“讣闻”为“引状”,类似今之讣告,讣闻除介绍死者生卒时间外,还要将出殡日期、路径及出殡前的行魂、超度等活动标清,以资死者的亲戚、朋友、同僚、同年、世交、邻里等届时参加。对必告之亲友,要将印制的讣闻派人送达。当然,讣闻都是在“阴阳先生”的推算指导下,确定各种丧礼日期后,才能草写印刷。旧时拟写讣闻,对直系亲属的“五服”关系书写排列,要求很严格,绝不能有半点差错,因此许多人需到“印局”或刻字铺花钱印制,印局中有各种服制关系的式样,而且拟稿人也有多年实践经验,所以专门赚此钱。
第三篇:传统丧葬礼俗
传统丧葬礼俗
丧葬
1、送终 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 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是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 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有没有子女送终,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来送了终又是老人 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在老人临危之时,家人要将其从卧房移到正庭中临时铺设有板床上,板床在较穷的地方就用 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因为民俗以为人若在床上死。灵魂就会被吊在床中,无法超度。有的 地方也把死老是否在板床上死看作是子女是否尽了孝道的标准,老人在床上咽的气,子女往 往会受人非议。夭折的人,家人虽不会将其移入正庭,但也会将其移至床前地上。如果死者 之上还有长辈,死时,也不移入正庭。在许多地方,人死之后,家人都会烧纸钱,称为“烧倒头纸”,有的地方更明白,叫:“烧 落气纸”。此外,还人鸣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归西,二是向邻居报丧。人死之后,家人要围在死者身边恸哭,未死时,则禁止哭泣。
2、报丧 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 吊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 论长幼,都要叩首。
3、入殓 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以白绸(有的地方 也用纸钱)掩面。民俗以为,不能给死老穿皮衣皮裤,否则死者会转世为兽;为死者穿衣时,不要将眼泪滴到死者身上,否则以后做梦就见不到死者。有的地方要求为死老配木梳一把,镜子一面。在死者死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要由专人选择好时刻,正式将尸体移入棺中,入棺时,死者一 般是头朝里脚朝外。
4、守铺 死老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老铺侧,以示服孝,叫做“ 守铺”。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
5、搁棺 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枢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棺 ”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 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6、居丧 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穿孝服,戴 教帽。孝子在居丧期间(一般为一月或百日)不能理发,不能同房,不能会晤亲友、参加宴会、进寺庙等。尤其是在安葬之前,这些习俗必须严守,否则不吉。
7、吊唁 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吊唁时,与死者 关系的远近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不同。死老子女在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尽一切努力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 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到家后,先要在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亲朋友邻,虽不致于和孝子一样悲痛,但也要尽量表现得比较哀痛 一些。亲友前来吊唁的时候,孝子要保卫祖国接,陪同。比较亲近的亲友,一般要在灵前正式举哀 哭悼,直至有人劝慰。如果不是较亲近的亲友,则可以在灵前烧化几张纸钱即可。亲友前往吊唁时,一般都要携带礼品或礼金。礼金用黄色、蓝色签封好,在正中的蓝签上写 上“折祭×元”。“奠敬×元”的字样。礼品有匾额、挽联、挽幛、香烛、纸钱等。
8、接三 接三也叫“迎三”、“送三”。民俗认为,人死了三天,他的灵魂要正式去阴曹地府,或者 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迎接去了。并不是每一个人死后都能进入天堂,但若在死者去世三 天灵魂离去的时候,为他请僧众念经礼忏或者放焰口救度恶鬼,就能使死者赎罪积德,进入 天堂。相对于神来说,是迎接死者的灵魂进入天堂;相对于死者亲友,是送别死者的灵魂进 入天堂。因此,这个仪式叫“迎三”,也叫“送三”。送三时,要用纸扎一些车马,以供死 者上路时用。放焰口是接三中最重要的礼俗。据说焰口就是饿鬼饿鬼,在地狱受苦受难。民间举行仪式,摆放三宝,即佛、法、僧,便可以让饿鬼得到救助,脱离苦海。焰口有佛教《瑜伽焰口》,比较常用。还有道教的《缸罐焰口》。在丧葬礼仪中,还有做道场的。其作用与放焰口类似,这种道场常由僧人、道士一起做。
9、出殡 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出殡之前,先要 辞灵。先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 埋在棺材前头。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然后用新笤帚、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财起官”的意思。出殡的程序为:先转棺,将棺材移出门外,再抬起棺材头,备好祭祀用口,由礼生主持礼仪,丧主跪拜,礼生读完祭文后,由僧道引导孝男教妇“旋棺”,在棺材周围绕行三圈之后,再用绳索捆好棺材,盖上棺盖。抬棺即将起行,送葬队伍也要准备好,一般是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孝属 们持裹着白纸的“哭丧棒”,大儿媳抱“馅食罐”。准备妥当后,即可起杠,伴随起杠,还 有两项礼仪:一项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拆开,把里边的荞麦皮等和枕头套一起烧掉;另 一项礼仪是“摔盆”,即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这个盆叫“阴阳盆”俗称“丧盆 子”,不过也叫“吉祥盆”。这个仪式很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是关系非 常近的人,如果无儿无孙,而不得不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式就会使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变近,甚至确立财产继承关系。摔盆讲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为按习俗,这盆是死者 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送葬队伍随行。出殡的顺序一般为: 草龙--铭旗--孝灯--吉灯--放生笼--铭旌--香亭--像亭--魂轿--纸桥--乐队--灵柩--遗族--僧道--金童玉女--送葬亲友。当然,各地风俗不同,出殡的队列、形式也有差别。富裕人家仪式隆重讲究,冥器齐全,穷 人家的葬礼,则可能要简单得多,讲究也会少一些。在传统丧礼出殡路上,还有几项礼仪。如扬纸钱,摆茶桌路祭等。扬纸钱是扬撒由白纸做成的状如铜钱的纸钱,一般由专人在孝子前面扬撒。在起杠后,遇有 路祭,经过十字路口,河沿,桥梁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都要扬撒纸钱。茶桌和路祭棚多为丧家的亲朋摆设,对丧家表示哀悼和慰问。茶桌供孝子和亲友饮水,孝子 要跑下叩谢。路祭是指在出殡队伍所经之路设供桌或祭棚,祭奠亡灵,遇有路祭,送葬队伍 一般要停柩进行祭奠和答谢,祭奠完毕即起棺继续前行。
10.落葬 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墓坑,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龛内,扫去脚印,然后 将棺木徐徐放下,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由丧主铲土掩棺,并堆土成坟堆。
11.居丧 在亲人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必须要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进行节制,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 思念。这就是居丧。居丧之礼节,对于孝子要求更严。在古时候,孝子要居丧三年。为什么 是三年呢?因为按惯例,小孩子在出生以后三年不离母亲的怀抱,因此,父母死后,孝子应 服丧三年,以示回报。三年之间还会有很多小的礼仪,礼仪繁多,要求严格。在现代,人们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但有人仍要居丧,只不过比古时短得多了。
传统丧葬礼仪在人们心目中已经日益谈化了,旧时的很多丧葬礼仪,人们已不再遵循。但老 人的去世仍会继续,作为家庭的一件大事,丧葬也必须还有一定的礼仪,那么新式丧葬礼仪 又有哪些呢?新式丧礼一般有以下程序:
1、移尸:确认老人已经死亡,可将其遗体移到厅堂或灵堂中,一般仍要燃放鞭炮,点上香和 烛。
2、报丧:死者家人在亲人去世后,应尽快通过各种渠道通知亲友,通知的方式可以是电报、电话、讣告或亲自登门通报。
3、整容:为死者擦洗身子,梳好头发,换上比较整洁的衣服,并将其移入棺材。
4、讣告:用讣告的形式向亲友近邻进行通报。
5、开追悼会 追悼会一般在丧家所设的灵堂里举行。先要布置灵堂: 灵堂要庄严肃穆,在正后方墙壁上要扎“花牌”,一般以深绿色为底色,配上黄色花朵图案。花牌正前方放灵桌,灵桌后方正中央放死者遗像,周围放黄色鲜花,灵桌上可置备素色鲜 花,中间放灵位。会场中央悬挂黑色或蓝色横幅,用白纸黑字书写“×××追悼会”字样,遗像正后方花牌上挂孝家的挽联,灵堂两边的墙壁上则可挂客人送的换联换幛。花圈、花篮 则放在屋内门口两侧。灵堂内左右可摆放长桌子,并配座椅、桌子,可旋转茶水,以备吊唁 者休息时用。在灵堂门外两边分别放一长桌,一处用来收礼,一处用来签名。追悼会一般在原设灵堂举行,也可另找场地,死者的骨灰盒要摆放在灵堂中间的桌子上,遗 体未火化的,可放于灵堂中间。在追悼会仪式上,亲属一般站左边,主要亲属在前排,吊唁 者站正中,面向遗像或像体。主持者站前排左边,侧身,一半向着死者家属,一半向着吊唁者。
追悼会的仪式大致为:
①在会场门口迎候亲友和来宾,并发给白花功黑纱。迎候者一般为丧家委托的亲友。
②宣布追悼会开始,奏哀乐。
③宣读悼词。
④来宾致衰辞或发言,宣读唁电、唁函。
⑤众人绕遗体一周,向遗体告别。
⑥慰问逝者亲属。
⑦追悼会结束。
吊唁者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谈吐,不可穿红戴绿,浓妆艳抹,不可三五成群,窃窃私语,不 可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行礼时动作要真挚自然。6.丧服 现在丧葬提倡不穿白戴教,只在左胳膊上带一黑布,上面写一“孝”字,表示老人去世,自 己正在教期,还表示对亡者的哀思怀念。一般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去世后,举行追悼大会时,在场的同志左胳膊上也都套戴黑布,表示对亡者哀悼,但不写“教”字。最后要强调的是现在大力提倡火葬,因此一些传统的丧葬仪式有些变化。
第四篇:河洛地区丧葬礼俗
河洛一带丧葬习俗:“寄埋”与“做七”
寄 埋 洛阳民间有寄埋之俗。凡亡人不应在祖茔入正穴,必须暂借坟角或暂借他处荒地短期埋葬者,叫“寄埋”。如少亡之男女青年及先夫而亡的女棺,一般有男等女,女不等男的惯例,即男先亡,可入正穴等女,以待合葬圆墓;如果女先亡,则不能先入正穴,必须通过寄埋,待男亡故后,才能正式合葬。但也有许多地方寄埋没有男女之别,老人过世,若夫妻一方健在,则先将死者暂葬于土洞或土窑中,待以后夫妻合葬时,再将死者先柩取出,人土下葬。母亲和父亲都是无神论者,但也尊重家乡习俗。母亲生于战乱时期,大概受了当时东躲西藏的影响,年轻时在我家老宅的两孔窑中间挖了一个“拐窑”。父亲说,这个“拐窑”使我们家人丁兴旺,把母亲的骨灰安放在里面最好。我们听从了父亲的要求,前天临近中午时,把母亲的骨灰安放在窑洞里面,母亲对这个窑洞太熟悉了,也许会喜欢这个地方。
做 七 从死者亡故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七”。逢“七”之日,家人要上坟祭奠,称之为“做七”,共有“十七”。洛阳民间一般在“单七”为大祭日,如“头七”、“三七”、“五七”等。丧家的直系亲属要到坟上烧香、磕头、烧箔。其中“五七”最为隆重,洛阳老城一带,丧家要大待宾客,死者之女要带一只白公鸡,到中午十二点时,死者在阴间要过关,五阎王好吃鸡,又没有女儿,他听到女儿的哭声,吃到公鸡,就可使死者顺利过关。偃师一带,五七这一天,亡者之女除带公鸡外,还要带一纸扎的摇钱树,以祭鬼神。“十七”也称“满七”,丧家也要大宴宾客,再到坟上烧香烧锡箔。贫寒之家或因其他原因不作“七”的,丧家要在居丧第三天以前分送“阻贴”予先阻谢。“做七”中,忌讳“犯七”(即做七之日,正好是初七、十七、二十七等日,叫做“犯七”),尤其忌讳犯五七。如果犯了“五七”,儿女们按照亡者的岁数,做相等数量的五色纸旗。用此旗在坟上扎一小圈,叫做“护灵城”。所有的孝子孝妇们要通宵守墓,并不时呼叫死者到“城”里去“躲灾”。偃师、栾川、新安一带若配偶一方先亡,须给生者“留七”,即六天为一“七”。明天是母亲的第一个祭日--头七,今天傍晚我们几个儿女要到“寄埋”处做一些准备工作。
河洛地区丧葬礼俗——以洛阳为例
202_-07-18 13:21:38| 分类: 默认分类 阅读31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河洛地区丧礼保留着华夏最传统的习俗,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葬礼是洛阳民间礼俗里的一个重要部分。自古以来,无论官方、民间,无论贫富,都将其视为人生礼仪的极重要的一环。
在走进另一个世界之前,垂危之人往往要对亲人嘱咐、安顿一番,或委托别人照顾幼子,或希望女嫁某家,子娶谁人,如同历史的“托孤”。民间认为,若有什么心愿未了,死者会含泪不瞑,这就是所谓的“死不瞑目”,对此,家人一方面振振有词地告慰死者,使其“放心而去”,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合拢死者的眼睛。垂危之人一旦停止呼吸(洛阳人称“断气”),整个丧葬礼仪即开始。
洛阳历代丧葬礼仪可分为浴尸更衣、报丧奔丧、大殓入棺、成服备葬、出殡安葬、除丧守孝六部分。3.1 浴尸更衣
浴尸更衣是死者断气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浴尸是为死者擦洗、梳发、整容,目的是让死者整洁地走。早在周代即已成俗,延至今日。全身洗净之后,就为老人穿上“送老衣”。在这个程序里,主要有以下几个礼俗:
3.1.1“口含钱”
浴尸更衣时,要在死者口中放入一块玉石、珍珠或硬币,以避免死者再生时变成哑吧,所谓“口含钱”或“口噙花”。
3.1.2“打狗鞭”、“打狗饼”
另外,个别县区还要求死者两手不能空着,一手要执用谷草秆拴上麻批所制的“打狗鞭”。一手要握用生面捏成饼系成串的“打狗饼”,以提防冥路上被恶狗咬伤,有似古之“握手”。双脚用麻绳捆在一起,以防所谓“猫惊尸”。
3.2报丧奔丧
“报丧”又叫“赴告”、“讣告”。在洛阳,人死之后,孝子要随即向主子(男死者, 主子为其外祖父母、舅父母和表兄弟。女死者, 主子为其父母、兄弟和侄儿)报丧。报丧是非常讲究的, 孝子需披麻戴孝, 手持哭丧棒, 跪对灶君神位不语。
出门在外的子女及亲友接到丧讯后,要及时奔丧、吊丧。接到讣闻的子女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等,不顾一切地上路奔丧。这里讲究:
3.2.1“望乡而哭”
即亲友奔丧时,临到家们就要开始“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更是要一路哭着走来。到家后先到灵前跪叩、哭悼,直至有人来劝慰才能止哭并站起来。
3.2.2“硬礼”(“礼钱”)、“全饭”
在洛阳,尤其是农村地区,亲友吊丧时一般都送“硬礼”,或称干礼(钱币或钞票)和纸礼(锡箔或纸锞),还有面粉和活猪(白事用馍多,面粉需量大,助其急需,最为实际)。情深谊厚者,则从急丧家之急出发,抬送丧饭——馒头20斤、菜肴四大盘、稀粥一大桶,俗称“全饭”。也有只送馒头一篮者,叫“半饭”,供丧家及其宾客随时食用。执事人当即记下送饭者姓名及数量,以便事后致谢。
城市目前多为现金,称为“礼钱”。有孝子安排人对来访亲友送的“礼钱”进行及时地进行登记,以此作为日后“还礼”的依据。
3.2.3“跪叩迎接”
亲友来吊丧,孝子要出门跪叩迎接,跪送孝帽和孝布。注意,孝帽的层数、行制,孝布的大小不同,都可以分别出亲疏尊卑。
这里要强调的是,无论来者身份尊卑、年龄老少,孝子必须出门跪迎。这个礼俗目前在城市仍然非常讲究。
3.2.4“披麻戴孝”
孝子贤孙要穿孝服,着白鞋,腰里系麻丝一缕充当腰带,这就是所谓的“披麻戴孝”。孝服多不锁边,断处外露,但“五服”之制不那么严格。
3.3装殓入棺 浴尸更衣之后,家人间将死者移至正屋明间垫有谷草的灵床上,谷草为死者每岁一根,顺放,用白纸盒盖上面部。接着将做好的“纸马”在大门外烧掉(有的是在出殡前才烧),民间认为,是象征着老人骑马上上天。
3.3.1装殓
接下来便是子女在遗体前一次哭悼,初步祭奠及装殓入棺。装殓在洛阳称为“入殓”,死者入殓时的衣服穿戴、下铺上盖,无论贫富都比较讲究,首先要新,里外三新,旧衣不能用来装殓;其次要全,衣裤鞋帽都得有,并且夏穿冬衣,被褥亦如此。
死者在棺内的姿势应为仰身直指,即身体洋面朝上,四肢并拢,这实质是睡眠的,意思是让死者平稳安睡。
3.3.2入棺、“躲钉”
遗体在棺内放稳后,子女及晚辈便抚棺大哭,向遗体告别。然后盖棺封钉,这在洛阳称“躲钉”,躲钉时,工匠及帮忙的人都要大声呼叫“躲钉、躲钉”,意思是告诉死者躲过钉子,以免被钉子所伤。
3.3.3“人主”闹丧
与装殓有关,在洛阳有闹丧习俗,这种习俗基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死者与“人主”的关系,人主如监护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应的人主。比如男子与族族长,已婚女子与他们的父兄。这种关系平常并不明显,只有到发生纠纷或进行礼仪活动时才显得重要。尤其是已婚女人与人主的关系,在丧葬中表现得十分突出:人死之后,必须报知人主,只有人主到来,问清死亡原因及丧葬规格等,觉得没有奸诈欺瞒,丧礼的操办也合理,才准许入殓盖棺,否则不得入棺。倘若未得到人主的同意就入殓下葬,忍住有权要求丧家开棺启墓。闹丧的目的是尽可能为死者争得一个华贵的装殓及隆重的葬礼。
3.4 成服备葬 3.4.1成服
死者装殓之后,所有亲属按同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分别穿着不同的丧服,叫做“成服”。成服之俗来源于周代的“五服制度”。周代的丧服,按亲疏分为五级,故曰“五服”,即斩缭、齐、大功、小功、缌麻五种。两千多年来,洛阳民间的丧服形制基本上是按五服制度从繁到简,沿续至今。
通常在家守灵的3天内,孝子要戴孝帽,孝女戴孝布。男女孝衣均为大襟,且都无小领,又因有“丑孝丑孝”之说,故皆松而宽。在男女孝衣上合缝处和边沿处,子、女、媳为毛边,其他则为光边。女婿的孝衣独为对襟,称为“孝褂”,其合缝及边沿亦皆为毛边。这些孝婿,亲疏不同,所佩孝布长短各异,佩戴方法也不一样。
3.4.2守灵
装殓入棺之后,通常要摆放在家里正堂3天,由孝子在旁守护。第三天中午过12点后才能抬出家门下葬。
守灵3天,孝子孝女几乎不能离开灵柩,灵柩旁一定不能离开人。孝子孝女通常要求穿上孝服长跪于此。另外,灵柩前通常摆上一张“八仙桌”,其上放香火和一些祭祀的用品,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守灵三天,该香火一定不能灭,否则有“断香火”之说。
3.4.3备葬 出殡前一天,就要开始准备下葬的事宜,通常就是去请出殡安葬时所需的各类执事人首先要请出殡安葬时所需的各类执事人,如点主官、祭道和祀土的“土官”、“阴阳先儿、龙杠头,特别要请一位善于组织、照应的殡仪总管,负责安排各项事务。
同时要布置宅院和灵堂,租借各类所需器物如龙杠、棺罩等;讲究的还要准备放置“魂牌”、“神主”的“灵轿”,置死者遗像的“像楼”,供礼宾、土官和病弱孝眷乘坐的轿车、马车,以及铭旌楼、提吊式檀香炉、传锣、伞扇、瓜灯、群灯、彩旗、撑杆等。另外,要邀请鼓乐队(俗称“响器”,多由女儿出资)。
3.5 出殡安葬
出殡送葬,可谓是整个葬礼的高潮,洛阳在这个程序上,特别讲究一个“隆重”、“风光”和“排场”。
古礼“三日而殡,三月而葬”,这个时间实在太长,冬天尚可,夏天则根本无法避免实体的急速腐坏。因而,现在停丧守灵的时期大大缩短,在洛阳民间一般为一、三、五、七天不等。出殡的日子由阴阳相生选定,出殡时间多安排在午后,过了12点才能出门。出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礼俗:
3.5.1启灵
往往安排一个身强力大的人“扛大头”(即背注棺木大头,主要是给扛大头者封钱),其他人抬住棺木两侧,一声令下,迅速抬起棺木移至大门外两根横
放的板凳上,并绑好抬棺的杠子。3.5.2摔盆起杠
盆即放在灵前烧纸用的瓦盆,俗称“老盆”。摔盆有讲究,要一次摔碎,越碎越好,因为这个盆是死者的锅,摔得粉碎才好带到阴间去。一次不能摔碎的,被视为非常不吉利。通常由长子摔“老盆”,一般认为:
“老盆”一摔就如令下,扛夫迅速起扛,摔盆者扛起引魂幡驾灵而走。3.5.3出殡仪仗
在洛阳,出殡仪仗的顺序是:吹吹打打的“响器”班子;扛着引魂幡的孝子;手拿花圈及各种明器的帮忙者;着孝服、柱哭丧棒的孝子贤孙;放有七尺红绸的灵柩,最后是送殡的女眷。这里的礼俗讲究有:“买路送灵”,即一路上要有人撇纸钱,俗称“买路钱”,以买路送灵。每当灵柩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便停棺一次,有鼓乐队绕棺歌舞演奏,直至安葬。民众以为,这样既能吊唁了死者,又安慰了丧家,冲淡了丧伤的气氛,使丧礼隆重而热闹。
3.5.4到达墓地
到达墓地之后,先将墓坑整理干净,把随葬的衣饭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的龛内,臊气脚印,据说脚印留在坟墓里会给生者带来不详。
3.5.5棺木入墓
将棺木(目前城市的火葬,就是将骨灰盒)缓缓放入墓坑中填土埋葬。填土先由孝子进行,他们拍成一行,沿着墓边,用手将土里一把、外一把地洒向墓坑和墓外,转一圈为止,俗称“圆坟”。
个别县区讲究“点汤壶”:即墓室封严圆气之后,孝子要亲自执锨填墓道,撂土三锨之后,跪请封墓人一起填土。单棺者封丘为椭圆形,双棺者封丘为正圆形,不能弄错。封丘拢妥,由孝眷手提“点汤壶”(水壶盛满水,撒人白面一把,即点汤壶),沿墓周边哭边洒,叫“点汤”,必须正转三圈倒转三圈,意在画圈为界,纸质孝帽及所有纸扎焚于坟前。
把所带纸扎焚烧,“送别”至此结束。3.6除丧守孝
古语云:“生事毕而鬼事始”,丧葬礼仪结束之后,事鬼事神的各种活动又开始了。3.6.1“除丧”
亡者安葬后,其亲属处理丧后之事,称为“除丧”。洛阳老城一带出殡后,族人立即将灵堂中的铺草等一并清除到门外焚烧,把一块生的带皮猪肉和肉汤埋在原来停棺的地方,以求吉利。将室内打扫清理干净,然后供奉家神。
3.6.2“谢孝”
葬后第二天,孝子挨门挨户向乡里邻里磕头,行酬谢和回送之礼,俗称“谢孝”,标志着丧礼完毕。3.6.3“出殃”
即死者灵魂的“回访探视”。民间认为,人死之后,其灵魂还存在,几天之后要回家探视一次,具体日子由阴阳先生预测。那一天全家人都要离家在外,并且要在院子的树上或木杆上挂一块红布,给死者的灵魂指引方位。待灵魂探视完毕,腾云驾雾踏上归途后,家人即可燃放鞭炮,返回家中。
3.6.4“守孝”
在洛阳,尊亲死后,还要守孝。孝子在一定时间内穿孝并停止娱乐和交际,三年内不许结婚以示哀悼(目前城市一般为一年)。所穿孝服主要是白鞋。第一年,穿白鞋,孝子孝女穿毛边的,孝孙辈穿光边的;第二年,孝子孝女可以穿灰鞋,鞋口沿白边;满三年,孝子孝女及孙辈就穿孝衣到坟上,磕头烧香烧纸脱孝,以示三年守孝期满。家人去世后,第一年春节门上不许贴对联,不走亲戚,第二年可贴蓝色或绿色对联,第三年才可贴红对联。
3.6.5祭祀
祭祀时子孙备供品向死者致祭行礼,表示崇敬并要求保佑的活动。在洛阳民间,最主要的祭祀活动有“做七”和“过周年”。
3.6.5.1“做七”
人死后,不管先葬后葬,七天为一个祭奠日,七个七天为“尽七”。子女乃至孙辈都要端上食品、携香火、萡等到坟前祭奠死者。尽七时参加祭奠的人较多,规模稍大一些。
3.6.5.2“过百日”
即人死后第一百天, 家人和亲戚祭奠死者。祭礼较为隆重, 家人要设宴招待前来祭奠死者的亲友。过了百日,隆重祭奠后整个丧葬仪式全部结束。
3.6.5.3“过周年”
即死者的忌日之祭,它从死者葬后一周年开始,连续三年。其规模大于“做七”,特别是过三周年,其隆重程度与出殡之日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3.7其他重要的礼俗
3.7.1“哭丧”、“嚎丧”
哭丧是洛阳民间丧礼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远近亲疏,男女性别的不同,各有约定俗称的限度。死者若没有哭丧或哭丧的人较少,不卖劲,人们认为他(她)人员不好,或者子孙不孝。该哭的人(多位妇女)不哭,别人会认为她不知礼、不孝顺,会讥讽她“白吃饭来了”。哭得种类也颇多,男子多不出声地“泣”,出声也不成调,没有词;妇女则不仅哭出声来还要涕泪交流,哭出调来,哭出词来。所“哭”之词不外乎称颂死者的贤良能干以及他的死给家人、亲族带来的不幸、损失等。哭声之大,声震于耳,故又“嚎丧”之说。
3.7.2烧纸
没有哭丧任务的亲友,他们的责任是烧纸。一般灵柩下方有瓦盆,即前面说的“老盆”,旁边还有纸钱、火柴,吊丧者进门就要跪叩。从人死到出殡之前,所有的亲友都要到场,因此,它可看作是一次亲友与死者的告别聚会,而整个的吊唁、哭丧、筵宴(出殡前丧家药举行筵席以招待宾朋及乡邻帮忙之人),则可看作是话别、饯行,接下来便是隆重的送别。
“ 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当然整个河洛地区丧葬礼俗定有差异。一切主要是根据经济条件而定的。而且,时代在发展,丧葬礼俗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事实上,目前城市地区已经简化很多。
第五篇:潮汕丧葬礼俗“做功德”[定稿]
潮汕丧葬礼俗“做功德”的调查与思考
——以揭西县棉湖镇**村为例
内容摘要:潮汕民间为死者超度的仪式俗称“做功德”。“做功德”是潮汕丧葬礼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时至今日,“做功德”这一丧葬礼俗仍然在潮汕地区盛行。本文正是通过这一现象,以自己家乡*****为例,走访村里一些熟知这方面民俗的老人,了解到“做功德”的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盛行的几点原因,最后对潮汕丧葬礼俗“做功德”在其盛行的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
潮汕丧葬礼俗
“做功德”
影响因素
潮汕民间为死者超度的仪式俗称“做功德”。丧葬礼俗中的“做功德”活动开始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1] 蔡汉铭先生是这样介绍潮汕“做功德”的起源的:“(潮汕民间的磬事活动)传说始于元末明初。宋末元番入侵中原,大肆屠杀汉人。后来,被杀的汉人后代子孙为了纪念被惨杀的先人,就仿照佛教的盂兰盆会——‘目莲祭母’故事形式,聚众念经祈求佛祖忏悔先人灵魂,为死者消除孽障,祈望佛祖接引亡灵善往西方乐土。这种形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为死者作功德的善事”。明清、民国时期,“做功德”的活动在潮汕地区盛行。[2] 而时至改革开放后的今日,“做功德”的活动仍然在潮汕地区十分盛行。
现时笔者家乡以及邻近乡村的“做功德”活动只是一个简化的过程。旧时丧家举行“做功德”,在时间上,简者一天半日,次者两到三天,隆重者则是连续倒第七天。[3] 而现时“做功德”一般只用半天时间,如果是停柩三日,丧家选择在第三日出殡前先为死者“做功德”。具体时间,以前是第二天下午午时过后开始持续到第二天凌晨,或从下午晚饭后开始持续到第二天凌晨。而现时“做功德”的时间更为简短,一般是从出殡的前天下午2点至3点到当晚的10点左右就结束了。
而虽然说现今的“做功德”活动是一个简化的过程,但其过程中所包含的前期准备和环节却还是相对繁杂的,只不过是相对于以前来说,简化了而已。
一、“做功德”活动的前期准备
现时“做功德”,除在灵前念经超度外,隆重者多在宽敞地方“设厂”(搭棚)举行[4]。而在笔者家乡,无论其隆重与否,一律都在宽敞地方“设厂”(搭棚)举行,而且“设厂”都是设在祠堂前。“设厂”也就是“做功德”所用到的道场,其道场与佛堂相似:在道场底厅里端悬持佛像,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像,两旁各为一观音菩萨像,在释佛前摆香案,而在笔者家乡不仅是悬挂佛像,而且还要把当地的“地头老爷”(三山国王和伯公伯妈)、死者家里的“灶王爷”(潮语:师面公)和死者的祖先的香案一起请到道坛上去,一起供奉(这据笔者猜测,应该与该地区独特的民间信仰有关)。在整个“做功德”过程中还要准备很多粿品,因为在整个“做功德”过程中有很多个环节都需要用到粿品。此外,还要准备纸钱、纸鹤、纸箱、纸柜、纸塔、收音机、电视机、汽车等等供死者在阴间使用或升天使用的模似物品。
二、“做功德”活动的程序
以笔者家乡为例,其“做功德”的大致程序为:发关、报关、追荐、沐浴更衣、吊拜、礼佛(男用)或礼血盆(女用)、挨塔(男用)或挨莲池(女用)、过桥、谢佛等这些程序的仪式过程如下:
(1)、发关,是“功德班”念经者念经请佛降赴道场。
(2)、报关,即向佛祖报告。其过程中,功德班会拿出一张特制的黄纸,然后叫死者亲属
写上死者的名姓、出生时日、死亡时日以及死者的孝子(女)、孝孙等,然后由一名经师跪在道坛前向佛祖做口头报告,然后再把此报告书委托“童子”(也就是纸扎的童鹤)向佛祖报告。其报告书内容大致是: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潮州府**县**镇**乡**村人,生于民国**年**月**日,卒于公元**年**月**日,孝子几人,大子**,次子**„„
(3)、追荐,即追荐死者三代祖先,召请其降赴道场听以受祭;期间亲眷需多次上香拜祭三代祖先。而旧时追荐环节中,要追荐死者五代祖先,但由于某些原因,现在都改为追荐三代。
(4)、沐浴更衣,是召请亡灵降赴道场,为死者“净身”。经师拿一“脚桶”(潮语),内放一面盆,又用草席将脚桶围起,如一帐幕(因是沐浴,不可让人看见),也就是“面桶盛水草席围“为亡灵象征性地沐浴更衣,使亡灵浑身洁净以达西天。沐浴完毕,将死者遗像、香炉、灵幡(俗称大旗)引至功德棚,接受眷属、亲友及乡里老大瞻仰(也就是下一环节的吊拜)。
(5)、吊拜,即是亲属到死者遗像前祭拜。其祭拜顺序由亲及远,眷属者由小到大,乡里老大者由大到小。而祭拜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一般以辈分区分,辈分比死者小的,一般要行三拜九叩之礼;而辈分相同的,可以行三拜九叩之礼,也可行一拜三叩之礼;而辈分比死者大的,只行鞠躬之礼就行了。
(6)、礼佛(男用),也叫“读灵前经”。其过程较礼血盆(女用)大为简单,只是念几段简短的经文礼佛。
(7)、礼血盆(女用),妇女因产男育女,被佛家认为“带产有污秽”。若不为已亡妇女礼血盆,其死后便要下了狱进血盆中受苦。在礼血盆中,除念经为其超度外,还有大量歌文唱诵,如“目莲救母歌”、“十月怀胎歌”、“养儿大”等。歌词大意主要是歌颂母亲的生育之恩。礼血盆是追悼女性死者特有的环节。
(8)、挨塔(男用)或挨莲池(女用),即由念经者带领亲眷(长子(孙)手捧香炉,走在最前,余众亲眷人手一香,从内到外,由亲及疏按顺序依次排列)围绕“宝塔”或“莲池”边走边念经。这两个环节中的经文、歌文、仪式可通用,不同的是男用纸制“宝塔”来做法事,女则用纸制“莲池”。在最后要将纸制塔(池)捅破,谓之“开塔(池)门”和“开塔(池)角”。
(9)、过桥,该环节已接近整场“功德”的尾声。亡灵要通过地狱需经过奈河桥。在道场中竖摆一长板凳(潮语春椅)象征奈河桥,念经者带领亲眷由面向佛像的一端过春椅,即表示过奈河桥。过桥顺序、形式跟挨塔(男用)或挨莲池(女用)一样。过了一次“桥”,又绕走半圈回来继续过“桥”。念经者与亲眷不断重复“过桥”仪式直至该环节结束。每过一次“桥”,每位亲眷都得向“桥下”即春椅下投钱币(现为面值较小的人民币)。这是因为奈河桥的桥门有长官把守,亡灵需用金、银和粿品献给他才能顺利过桥。亲眷投钱到“桥下”即为亡灵付“过桥费”。在“过桥”该环节中,死者亲眷投到盆里的“过桥费”总数从几十到上千元不等。这些钱钱归“功德班”成员,成为他们的额外收入。过完奈河桥,再经过念经超度,亡灵免于在地狱受苦,顺利到达西天。完成“送灵”仪式后,念经者带领亲眷由“奈河桥”(即春椅)的另一端走回来即逆转回阳间。这样“过桥”仪式结束。(10)、谢佛,是整场“功德”的最后一环节。谢佛也叫送佛,也就是将在“做功德”前请到道坛的佛祖、地头老爷、灶王爷和祖先恭送回去。此过程只通过念经拜谢诸神佛。答谢完诸神佛,将死者遗像、香炉、灵幡(俗称大旗)引回灵堂。最后将做功德前准备的纸钱、纸鹤、纸箱、纸柜、纸塔、收音机、电视机、汽车等等供死者在阴间使用或升天使用的模似物品和死者生前所穿过的夏装、冬装衣服各一套一起拿到功德棚前焚烧。焚烧过程中,众孝女眷各执一青竹跪于焚烧物四周,并放声大哭,直到其烧完才能止声。然后再将手中青竹把焚烧物围成一圈,意为不让它被孤魂野鬼拿走。这样,整个“做功德”仪式就此结束。
在上述程序中都伴有经文唱诵(皆用潮语唱诵)。所用经文大致有:观音经、地藏经、三千佛经、水忏经、金刚经、弥陀经、往生咒和劝世文等。“功德班”除唱诵大量经文佛曲外,还唱诵许多潮语歌文(由于条件限制,未能收集到歌文内容)。如在礼血盆过程中,唱“目莲救母歌”、“十月怀胎歌”、“养儿大”等;在挨塔或挨莲池环节中,唱“廿四孝歌”、“请八仙”等。经文、歌文的唱诵要配以乐器演奏,也有加以表演的。
三、影响“做功德”活动盛行的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极力倡导并强制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潮汕丧葬礼俗中的“做功德”活动当然也处在破除之列。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做功德”活动在“文革”的强压之下停止活动了二十来年。改革开放后、80年代初正当全国忙于“拔乱反正”运动的时候,“做功德”活动在潮汕各地乡村以极快的速度得到恢复。即使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国务院以至广东省人民政府重新强调、并多次强调要破除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习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而时至今日,潮汕各地乡村的“做功德”活动为何依然盛行?其中又有什么原因呢?
为何由于本人的知识内涵,本文就单从民众心理这一方面浅析潮汕各地乡村的“做功德”活动依然盛行。
1、灵魂观念的因素
现时乡村的“做功德”活动以至整个丧葬礼俗之所以根深蒂固,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普遍存在于乡村的民间宗教信仰。其核心思想就是相信另一个世界的存在(如存在天堂和地府),相信另一个世界里的生命(即神佛鬼怪)会对阳世的人产生或好或坏的、高深莫测的影响。为死者“做功德”,就是要超度鬼魂。人死后,变为鬼,其初神志不清,通过超度,使其能顺利到地府报告,以免滞留人间危害活人。再者,超度更主要的是使鬼魂免在地狱中受罪,或顺利转生为人而非动物,或使鬼魂能达西天极乐世界,最后再成为具有庇佑降福作用的家神。“做功德”是乡民所持精神信仰的一个综合体现。
2、从众心理的因素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当有人率先作出示范性行为后,别人便仿效和重复。“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而在农村,作为一个村社集团的一员,每个人都不愿脱离群体,都不想成为公众的评论焦点,所以每个人都在尽力保持与群体一致的行为与信念。
旧时“做功德”这一礼俗只有大户人家才办得起,但自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从众心理催化,现时“做功德”成了办丧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位被访谈者说到:“别人都有搞自已不搞说不过去,而且给已亡父母“做功德”是让已亡父母到了地府免遭罪罚,不搞就是对父母的不孝,会被村里人骂为‘不是人、不孝子’,一般人背不起这样的骂名。”这似乎是在说不按村里的大众意识办丧事会让人无法在村里生存,抬不起头。所以作为一个群体的成员在受到群体的压力下,心理上不可避免地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所在群体的意见为准则。
在从众心理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人们的另一种心理,那就是攀比心理。主要体现为:“就算没钱,比不起富人家,但也不能输人家太多。”丧事花的钱越多,搞得越热闹脸上就越有光彩,越被人看得起;而如果连丧事都办不好,在村里也一般会被人‘看衰’”。
3、孝道观念的因素
古代言孝有如: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则祭致其严。五者各矣,然后能事亲。这实际上是在说,要做到孝子,就必须在父母生或死之时都要敬顺,善待他们。而孔子亦有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衰也,祭则观其敬也。”养生送死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也是我国故有的伦理道德的真谛。所以事死是与事生受同样的重视。而丧葬仪礼则是事死这方面的展现,可看作是后代之孙对长辈的最后一种尽孝的形式。
虽然在现代生活中提倡“厚养薄葬”的孝道观念,但在农村,人们还是认为,报答父母不仅要生前厚养,还要做到死后厚葬,这样更能体现出对父母的孝顺,才能更好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为了体现对长辈的孝敬之情,哀戚之心,孝子贤孙都会尽量用人间的生活方式去安排死者死后的生活环境,使其灵魂安宁,让其在九泉之下也能生活得跟生前一样幸福。据被访谈者透露:“不为已亡父母‘做功德’、超度是不人道不孝的,祖先的灵魂得不到超度,就无法真正的安宁,他的灵魂在阴间也不会得到善待,这是对祖先虐待的表现,会被人唾骂的,是非常不孝的。”虽然这句话在我们现代无神论社会看来是很不科学,而且带有很重的迷信色彩,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其中也蕴含着对祖先要行孝敬忠的道理。
四、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潮汕丧葬礼俗“做功德”虽带有铺张浪费、迷信的消极一面,但同样的它也存在着积极地一面。例如就单从“做功德”的起源这一点来说,“做功德”是后代子孙为了纪念被惨杀的先人,为死者消除孽障,祈望佛祖接引亡灵善往西方乐土而演变过来的。能起到教导后代子孙要追远敬宗,对待长辈要尽善尽孝社会教育作用。而且纵观“做功德”的整个程序,其中“礼血盆”、“挨塔(男用)或挨莲池(女用)”、“过桥”等环节,及在“做功德”过程中,唱“目莲救母歌”、“十月怀胎歌”、“养儿大”、“廿四孝歌”、“请八仙”等歌文都有体现为人子弟要敬宗孝亲的伦理思想。周镇昌在介绍亡灵过桥中也提到:“亡灵过桥的迷信色彩很浓,但也包含有一点人子孝亲的伦理道德观点”。[5] “做功德”存在着积极和消极的相互对立,但如何将它转化为相互统一?这也许要看当事者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态和意图:是怀着对父母尽最后的孝,还是以为已亡父母行“做功德”仪式为借口,炫耀自己的经济和社会等地位?
同时,潮汕丧葬礼俗“做功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研究与整理,如“做功德”的程序中体现的儒道佛三教合一(在进行“做功德”前要请佛祖、地头老爷、灶王爷等同台祭拜)与中国民间信仰的关系、“做功德”过程中的唱词——“廿四孝歌”、“请八仙”、“十月怀胎歌”、“养儿大”等所包含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等都很值得研究。
“做功德”虽说在当今的潮汕大地上仍然盛行,但它终归还是一项迷信活动。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政府对禁止这类封建迷信活动的教育与宣传,相信这种民俗活动会逐渐地从潮汕大地上消失,会被新的、更为文明的丧葬仪式所代替。但是,消除迷信是一个方面的事,但整理保存好民俗、民间文艺资料是另一个方面的事情。“做功德”是潮汕大地上一项独特的民俗活动,而这项独特的民俗活动该何去何从,值得社会、政府和个人的思考。
参考文献:
1、[1],[2],《潮汕民俗大观》,方烈文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P153;
2、[3],[4],《潮汕百科全书》,潮汕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著—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P756;
3、[5],《潮汕民俗大观》,方烈文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P155;
采访人员:
1、沈爱娟,女,78岁,棉湖镇**村人,熟知“做功德”程序并对民间婚丧喜庆有经验。
2、沈乌妹,女,68岁,棉湖镇**村人,“功德班”成员。
采访时间:
202_年5月1日——202_年5月3日 采访地点:
棉湖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