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新闻发布会(采访陈刚稿)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202_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当前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对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做出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对于推动体育产业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将体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有效推动了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省政府于6月9日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是向大家介绍《实施意见》出台背景、主要内容和特色亮点等。应邀出席发布会的有:省体育局局长陈刚先生,副局长颜争鸣先生和王志光先生,省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顾晔先生。还有省财政厅教科文处、省发展改革委社会处相关负责人在前排就座,也可以就有关问题进行回答。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联络处处长肖学亮,受省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肖泉先生委托,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由我主持。
首先,请省体育局局长陈刚先生发布新闻。
陈刚: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把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新兴产业、健康产业,连接生产、服务和消费,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新时期,正逐步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省在加快发展体育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体育公共服务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体育产业加快发展。202_年,全省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626.11亿元,这个数字在全国排第二,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06%,202_年初步估算为7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08%,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2_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做好意见贯彻落实工作,曹卫星副省长就起草好我省相关政策意见提出明确要求,并亲自牵头组织文件起草工作。去年底以来,省体育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起草实施意见,重点对我省体育产业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以及组织领导等内容进行顶层设计,力求《实施意见》既能符合我省实际,又能体现江苏特色。省政府办公厅在充分征求20多个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经多轮修改完善后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6月9日,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意见》。
该意见的颁布,为全省体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未来一段时期我省体育产业的行动指南。《实施意见》分三大部分、共35条: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共3条;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共25条,包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集约发展水平、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场馆运营管理、扩大消费市场供给、营造健身良好氛围等8个方面;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共7条,包括推进统筹协调、完善投融资政策、完善健身消费政策、完善税费价格政策、完善规划建设与土地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智力支撑。在起草修改实施意见的过程中,我们在贯彻国家意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突出发展目标导向。力求目标与省情相适应并适度领先,根据我省体育产业统计调查结果和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经过科学测算,提出到202_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2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6%,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左右,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80万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500万等定量指标。
二是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实施意见》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重点任务的第一条,提出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方式,推进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加快推进体育领域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和管办分离,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推动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建立公开透明的体育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要向社会开放等具体要求。同时,强化政府规划、政策、标准引导,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宏观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对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鼓励社会参与,繁荣体育市场,促进体育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突出发挥社会力量主体作用。《实施意见》在多处提及鼓励社会参与、吸引社会投资等内容。一方面,强调参与主体和领域更加广泛,提出促进体育领域资源全面开放,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参与体育产业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事业,推进竞技体育社会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另一方面,突出参与形式更加多样,强调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体育领域,并实行更加多元的参与方式。比如: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和大型体育场馆采取单独组建、合作联办、冠名赞助等方式参与职业体育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体育场馆建设运营;鼓励体育场馆通过合作经营、连锁经营、托管经营、服务外包等方式,改善运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益。
四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方面,体现了专业化、集约化、特色化的现代产业发展思路。在专业化发展方面,提出加快培育骨干体育产业,积极支持中小微体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市场主体作用,利用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孵化培育一批创新型体育企业。在集约化发展方面,以载体建设为支撑,培育国家和省级体育产业基地以及体育产业集聚区和功能区,实施一批体育产业重大项目,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品牌和园区。在特色化发展方面,鼓励发展特色体育产业业态和产业集群,培育体育产业特色县(市)和体育器材、体育旅游等特色乡镇。
五是突出多元融合发展。重点强调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注“体育产业+相关产业”,促进体育与健康、养老、教育、文化、旅游、传媒等行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康体服务,引进和培育一批康体服务品牌项目;推动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综合开发。二是关注“互联网+体育产业”,提出构建覆盖全省的“智慧体育”服务网络和平台,推动体育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鼓励利用APP等手段扩大体育消费,加强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
六是突出促进体育消费主题。《实施意见》从扩大消费市场供给和优化健身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体育消费的思路措施,引导人民群众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消费习惯。注重扩大消费市场供给,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体育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场馆设施,积极培育一批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体育消费产品和活动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和群众性赛事活动。与此同时,强调营造健身消费环境,从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等方面,为群众健身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体育市场监管,强化标准化建设、安全服务管理和诚信体系建设,使体育市场活而有序。
七是突出重点领域改革。按照问题导向和补齐短板思路,针对体育领域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比如:提出制定综合性和单项体育赛事管理办法,建立省级体育资源交易平台等措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组织、承办体育赛事;制定落实职业体育发展政策措施,鼓励多元投入职业体育,培育一批高水平职业体育俱乐部;制定全省足球发展中长期规划和青少年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推动足球事业与足球产业协调发展;改革体育场馆运营机制、提高运营效能、建设体育服务综合体等,实现场馆公益性定位和市场化运营有机统一。
八是突出政策支撑保障。《实施意见》在落实国家、省现有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从完善投融资、健身消费、税费价格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更多侧重政策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投融资政策方面,继续安排省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设立政府引导、由社会资本筹资的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的信贷品种和金融产品,鼓励成立体育类担保机构等。在健身消费政策方面,安排一定比例体育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支持群众健身消费;在全省范围试行面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时间发放体育消费券;促进互联网金融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为体育消费提供服务等等。在税费价格方面,明确对体育场馆自用房产和土地,符合税法规定的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企业从事文化体育业、体育企业创意和设计费用、符合规定向体育事业的捐赠等,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体育场馆等健身场所水、电、气、热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同时,在用地、人才等方面也明确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以上是《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此外,《实施意见》还要求,建立省体育产业联席会议制度,省体育局作为牵头单位之一,将密切与省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联系,统筹推进全省体育产业发展。近期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实施意见》政策宣传,发表专题文章,开设在线访谈,进行政策解读,举办学习贯彻培训班。二是按照《实施意见》明确的重点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要求,抓紧落实相关重点任务。三是加强对各地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工作的指导,建立跟踪督查机制,确保意见落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我的发布就到这,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陈刚局长的详细发布。下面,各位记者朋友可就体育产业政策的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到202_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达到7200亿,还有十年的时间,十年的时间是要完成现在基本上差不多10倍的规模,请问江苏会通过什么样的工作机制来完成这样的目标?
陈刚:谢谢你关心具体的数字,国务院46号文明确要求到202_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我们这次实施意见提出来7200亿发展目标,刚才这位同志听得很仔细,听了我刚才的发布说是我们202_年目前状态是700亿,到7200亿要10倍的增长。这里面有一个数字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我们现在所提的700亿是增加值的概念,目前总规模大概在202_亿左右,因此就是翻两番的概念。要达到这个数字差不多增长的速度也要在20%以上才能够做到。我们也做了比较仔细的测算,包括整个江苏经济规模的发展,人口稳定的水平,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等等因素。刚才我们发布了一些措施,其实都跟这一目标有密切关系。因为江苏在全国要走在前列,这是体育总局对我们提的要求,我们提出这样的目标是充分考虑到一个实现的可能性,以及整个经济发展的态势,再加上我们目前实施意见和国务院文件整个政策效应带来的拉动,以及老百姓对体育消费非常旺盛的需求,在未来我们还会创造新的需求,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提出这个目标,我们认为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一是制定了详细的重点任务分工及工作进度安排表。工作任务分工表包括40项具体工作内容,涉及20多个省级部门,而且每项工作任务均有具体时间进度要求。二是强化了地方政府的职能作用。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同时进一步强化体育产业工作职能,要求各地充实体育产业工作力量,保证各项工作持续推进。三是建立省体育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促进全省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四是加强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统计监测工作,健全体育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和年度统计工作制度,定期发布体育产业统计数据、消费指数、研究报告和投资指南等,做到全过程掌握体育产业的发展动向。
记者:发展体育产业离不开体育企业和社会组织市场主体,接下来我省在更好发挥体育市场主体作用方面有什么具体部署?
颜争鸣: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体育企业和社会组织作用,这是我们必须要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我想在陈刚局长发布内容的基础上再做一些补充。体育产业发展离不开体育企业和社会组织,因为体育企业和社会组织是真正的市场主体,主体作用发挥的如何是衡量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当前体育产业发展面临如何提高体育市场主体活力的问题。为他们做好服务,做好引领,做好帮扶,让这些体育企业和社会组织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或者说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我们政府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重要的课题。
这次实施意见从三个方面来做出部署,第一个方面是加快培育一大批体育龙头骨干企业,这方面我们江苏现在有一批骨干企业,但还是不够的,要实施骨干企业的培育计划,通过规划布局,通过政策引导以及市场环境的优化来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有品牌影响力,辐射带动强,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竞争力的骨干龙头企业。我们今年4月份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已经正式挂牌,今后对于这样一批骨干体育企业要加大培育力度,我们的目标是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使江苏大型龙头骨干企业达到100家以上,也鼓励这些大企业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走出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第二点是促进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加大扶持力度和发挥中小微体育企业的作用,引导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特别是培育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新的增长点,来丰富我们的市场供给,更好满足群众需求。比如要鼓励发展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体育赛事或者体育重大活动的运营企业,再比如说积极支持一些健身企业连锁经营,现在大大小小健身企业很多,但是这样的品牌企业不多,我们鼓励支持健身企业连锁经营,包括重点支持体育培训、体育创意策划等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这是我们的一大板块,因为我们体育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第三点是加快社会组织建设步伐,切实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这方面这段时间在媒体上也看到很多报道,确实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市场的繁荣呼唤着体育组织的发展,当下也是体育组织发展的大好机遇。主要的举措包括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的社会化、实体化、专业化发展,再比如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扶持社会组织等等,通过这些举措我们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丰富类别,让社会组织类别要丰富,同时要提高它的覆盖面,不断壮大体育社会组织的规模、数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提高组织的规范化程度和发展能力,发展社会组织这项任务是很重的。但是随着体育产业的深入发展,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化,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步伐一定会加快,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真正发挥值得我们期待。我就做这些补充,谢谢。
记者:刚才陈局提到试行体育消费券,具体情况如何?还有场馆开放工作,像学校因为安全问题很难做到开放,有没有具体措施来推动开放?
陈刚:关于体育消费券问题,大概在202_、202_年的时候,在南京市发布旅游消费券,当时市政府拿出一部分钱,各个区也做了一些配套,发放消费券到乡村旅游点去消费,当时好象拿出来大概四千万左右。你问的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只是一个计划,还没有把这个项目具体化,比如说拿多少钱,向什么人发,发多少,还没有最后确定,但是这件事我们今年下半年开始就要筹划,今年没有列入预算,明年预算里可能会排这项工作进去,具体多少,什么时间发放,向什么人发放,我们经过深入研究以后会有详细的方案,请快报记者关注。
第二个关于学校以及一些企业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情况,场馆开放以后对学校的运营教学秩序会不会带来一些影响,对于学校的安全、对于学生的安全会不会有影响,这方面我们跟教育部门也正在研究。学校场馆开放有些已经做的很好,就是单独开一个门,时间基本跟学校教学要错开,另外因为发生过一些事,有人在学校场馆发生过意外,这之间的责任问题怎么去鉴定,怎么去对待,或者出了一些情况怎么去处理处置,我们有些细节问题要进一步的去完善。我相信这个实施意见下发以后,各类学校包括企业会积极响应,我们共同来商量更加完善的办法,把这些场馆开放出来,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实惠。
记者:关于互联网+体育产业,提出构建全省覆盖的智慧体育服务网络平台,现在的进展情况怎么样,是什么样的方式上线?对服务百姓来说是什么样的域名?以及怎样让老百姓更加实惠受益?
陈刚:“互联网+”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个热点,目前大家也注意我们中央媒体对创业创新包括互联网有很多的宣传和报道,体育这块也一样,因为现在的体育活动不是一个人的走路、跑步或者是球类运动,而是一个隐性群体在一起,最典型的就是APP,原来没有这些软件,就一个人走一个人累,现在在虚拟社区里可以分享自己从事体育健身的成就感、快乐等等感受。所以互联网+跟体育融合会带来体育健身业的一次重大变化,我们认为无论是从管理效率提升、信息分享等,不管哪个方面都应该把互联网+体育产业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刚才这位人民网记者问的很专业,是不是要有统一的运营或者统一的步调、统一的域名?在目前的情况我们没有这样,我们鼓励大家都参与,我们不用统一的域名,谁来做,谁成功谁就有品牌,我们扶持所有做的好的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让脱颖而出真正为群众健身服务做出贡献的企业优先发展。我们最近做了一些工作,在13个市编制一些健身指南,把商务和健身人群需要的一些信息汇编在一起,通过纸质印刷和网络分享两条路推进,让这些咨询信息更快更完善更方便的到达健身人群或者消费者手里。这项工作还在推进过程中,希望媒体朋友们继续关注支持。
记者:我想请问一下,我省体育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国六分之一,规模虽然比较大,但是服务业占比比较小,结构性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请问下一步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王志光: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省体育产业增加值202_年是626个亿,到202_年是700个亿,这个数字在全国排第二位,占全国产业增加值六分之一,这里存在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我们体育服务业占的比重还不到20%,从我们省政府提出的实施意见,到202_年占比达到50%的目标,差距还很大。同时我们体育产业很多产品还比较低端,产品还比较单一,特别是知名品牌还不太多,大部分对外出口,真正形成消费能力的还不是很多。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是积极促进体育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大力培养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体育竞赛等体育服务业,同时拓展体育旅游,体育创意,运动康复等新兴服务业,通过创新发展来打造服务业品牌,来扩大和丰富体育服务供给,提高服务业水平。第二是推动体育用品业转型发展,要继续支持体育用品业的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同时不断创新产品开发,比如鼓励开展一些体育用品的私人定制服务等,真正支持体育服务向更高层次发展。第三十引导职业体育健康发展,实施意见专门提到制定职业体育发展政策措施,特别是扶持三大球的发展,作为我们体育部门下一步要积极思考。特别是足球改革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如果把足球做大的,老百姓的消费特别是体育消费水平将大大提高,所以我们想通过职业体育发展来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生活,筑牢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根基。
记者:我想问一下关于江苏省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情况?
王伟中:截至202_年,全省共有校园足球学校329所。今年初根据教育部关于新的青少年足球发展要求,目前江苏省正式上报教育部的特色学校一共是628所。
记者:江苏省青少年足球发展纲要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
王伟中:江苏省青少年足球发展振兴纲要,这个振兴纲要经过多轮论证,包括请专家、教育部门,请方方面面人员做综合调研,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意见稿,下一步我们也积极争取能够以省政府的名义来进行布局和推广。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有关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具体问题,可以会后与在座的各位领导交流,同时也可以和有关部门联系,我们将提供便利条件,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二篇:“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工作计划”体育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为目标,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机遇,推动全市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体育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为率先实现体育基本现代化,深化幸福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二)总体目标。在加快发展全市体育事业、提供广覆盖的优质体育公共服务的同时,积极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初步建立起以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生产、体育休闲旅游为主的符合现代体育发展规律,门类多样,结构优化,运作规范,具有一定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体育产业体系。紧紧围绕创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目标,全面推进具有特色的“中国区域性体育产业综合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中国马术产业基地、区域竞赛表演中心和体育休闲旅游地区“三大体育产业基地”,积极扶持、培育体育彩票销售华夏第一县(市)、马术产业中国第一镇、游泳设备国内第一品牌“三大体育产业品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体育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品牌,建成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促进体育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5%以上,体育彩票发行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保持领先。
二、主要任务
(三)大力兴办体育竞赛表演业。以市体育中心为龙头,建立体育赛事合作开发平台,完善政策扶持、协会监管、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体育赛事开发模式。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商业性体育赛事,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体育赛事,努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积极申办国际国内赛事,组织大型体育赛事和体育表演活动。每年举办省级以上大型赛事8项次以上,确保国家级以上大型赛事5项次以上。
(四)重点扶持体育用品生产业。支持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引导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产业企业扩展生产规模,大力发展体育服饰、水上运动项目设备、健身设施、体育赛事特许商品等产品的生产经营,以积极打造“四方”游泳设备国内第一品牌为带动,加大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不断推动体育产业品牌建设,以品牌优势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培育2—3个国内驰名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同时,积极推进体育用品生产认证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增强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六)创新培育体育训练基地培训业。充分利用丰富的体育教育资源和特有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军体训练基地,丰富训练经营模式。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立一批省级和国家级体育项目培训基地,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攀岩训练基地、龙舟休闲体育基地、马术省队市办基地、女足训练基地为引领,积极推动自行车、游泳项目训练基地创建,力争省级以上训练基地保有率在6家以上。
(八)联动开发体育体验旅游业。增强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互补,以市镇体育中心、国际马术表演、龙舟训练、自行车赛道、高尔夫练习场、国际攀岩设施、户外拓展训练等体育元素丰富内涵,以独具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和大型赛事提升其品位,构建具有特色的“体育休闲旅游基地”。客镇冠名省体操队、艺术体操队、蹦床队、技巧队为带动,鼓励社会资本冠名资助国家及省市运动队,引进专业知名体育团体,丰富体育体验旅游资源。
(九)稳步推进体育彩票业。着力推进体育彩票的销售系统、管理队伍和品牌建设。抓稳概率、即开和竞猜三条主线,抓牢新品上市,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拓展体育彩票销售市场,同时,严格操作规程,推行标准化销售服务,确保体彩销售省内领先地位。抓实专管员和销售员两支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体彩销售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体彩销售市场的安全有序。规范体彩公益金支出和使用管理,提高社会效益,提升公益形象,打造“体育彩票华夏第一县(市)”。
(十)优先发展新兴体育产业。以引进省马术队为平台,完善设施建设,打造国际化综合马术表演运动基地,推广马术运动。实施跨国合作,配套完善高档服务设施,开发集马术竞赛表演、马术俱乐部、马术训练学校、马术文化、体育健身旅游休闲于一体的马术产业链,做强“马术产业中国第一镇”。推进体育动漫、电子竞技等体育创意产业加快发展,加强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新兴业态的联合开发,延伸体育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强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鼓励和支持各类体育组织、个人注册专有名称、标识,依法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十一)规范助推体育用品销售业。加强对现有体育用品销售市场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整合现有商业资源,依托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区域优势,着力推进体育用品集聚市场开发,助推规模化经营,重点建设寿山路“体育用品销售一条街”和“体育品牌销售集散市场”。
三、保障措施
(十二)完善体育产业扶持政策。
1、设立配套经费。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通过开展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创评活动,以资助、贴息等方式给予扶持,培育具有影响力的体育经营自主品牌。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由市体育局和财政局共同研究制定,加强对资金投入产出效益的评估、监测和考核。
2、拓展融资渠道。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投资兴办国家政策允许的各类体育经营活动。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体育企业,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内,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或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积极推进银体合作,探索开发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体育消费服务功能。完善融资担保体系,鼓励担保机构为体育产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筹措发展资金。
3、优惠税费政策。体育产业享受国家和省有关扶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符合条件的体育类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可按税法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企业发生的体育冠名、广告性赞助、公益性广告费等支出,可按规定享受税前扣除政策。对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体育场馆、体育学校自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向体育赛事活动、优秀运动队、公益性体育设施等捐赠,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体育学校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居民使用价格执行。排放污染物达到接管标准并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体育企业,缴纳污水处理费后免征排污费。
4、给予用地支持。合理安排公共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发展用地供应,居住区在规划建设时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配套体育健身设施用地,对公共体育设施、重点体育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给予优先支持。对因城乡建设确需拆除或改变其功能、用途的体育场(馆)等设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经批准拆除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按照规划要求择地重建,一般不得小于原有规模。迁建工作应坚持先建设后拆除或建设拆除同步进行的原则。迁建所需费用由造成迁建的单位承担。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场(馆)等,在用地方面给予支持,在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依法简化体育企业用地的审批程序。
(十三)提升体制机制创新功效。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营利性与公益性分开原则,深化体制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加强业务指导,规范依法监管。实施“管办分离”,进一步深化体育场馆市场化管理;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服务功效,充实体育协会业务职能,提高其自我发展、自律规范的能力;规范体育彩票经营市场管理,完善销售管理监督机制。
(十四)规范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依法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体育市场主体行为,促进体育市场健康发展。对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依法确定严格、规范、公开、透明的准入开放条件、技术要求和服务规程,加强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推行体育服务质量认证制度,加强对体育广告赞助、体育中介等经营活动的管理,建立和完善服务规范,促进体育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十五)大力实施人才强体战略。加强与高等体育专业院校交流互动,深化对体育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强化体育经纪人队伍建设,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国家级资质认证。加强体育产业高层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鼓励体育产业的优秀和特殊人才、体育名人来我市创业和工作,并可参照享受《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的人才政策。
四、加强统筹协调
(十六)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创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各镇(街道)为成员,负责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
(十七)强化设施监管。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建设模式,积极推进镇镇体育馆、村村灯光球场建设。严格按照《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加强设施建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维修、管理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对体育健身设施的运行维护单位给予经费补助,对免费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助。积极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公共体育设施在全民健身日实行免费开放。
(十八)强化统计引导。健全体育产业统计制度,促进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常态开展。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按照业态归属,分别从经营项目、经营面积、从业人员、财务状况、单位荣誉等方面进行汇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工商行政部门要主动配合体育主管部门,做好体育经营活动备案登记工作。
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工作计划责任编辑:陈老师 阅读:人次teniu.cc范文网【www.teniu.cc】
第三篇:北仑区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
北仑区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
(送审稿)
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对拓展体育发展空间,丰富群众体育生活,培养体育人才,提高群众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和竞技体育水平,促进体育强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文件精神,加快我区体育产业发展,使之成为我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构建“宜居宜业、民富民安”和谐新北仑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体育健身服务业,积极打造品牌体育赛事,着力培育特色运动休闲旅游,稳步发展体育彩票业,做大做强体育用品制造业,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逐步建成符合体育发展规律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政府保障群众基本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的体育产业新格局,努力使体育产业成为我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发展目标。
——到202_年,我区体育产业总量初具规模,结构逐步优化,布局日趋合理,地位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包括体育健身服务、运动休闲旅游、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制造、体育用品销售、体育中介、体育彩票销售等体育市场和产业体系,完成北仑区体育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全市乃至全省确立领先地位,体育人口比例达到48%,产业增加值年递增10%,占GDP的比重达到0.5%以上。
——到202_年,顺应体育产业加速发展态势,培育1-2个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建立以体育健身服务为重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形成与国际接轨、管理规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体育服务贸易较快发展;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1%以上。
二、发展体育产业的重点任务
(一)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竞赛表演是带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北仑要紧紧依托国家体育总局及相关运动管理中心的支持,充分发挥北仑作为国家运动队训练基地这一优势,积极引进和承办国内、国际高水平的体育赛事,进一步做大我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提高体育竞赛表演的商业化程度,鼓励社会各界承办体育赛事或以冠名、特许、指定、专营等方式赞助体育赛事,为企业提供一条树立自身形象的宣传途径,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并带动相关广告、传媒、旅游、宾馆、餐饮等行业的发展。
(二)打造中国女排品牌赛事。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发展体育产业一定要打造品牌赛事,如环法自行车、NBA、意甲、英超等赛事,影响力覆盖全世界,每年产生的体育消费金额数以亿计。北仑要在引进第一轮、第二轮女排主场的基础上争取女排主场永久落户北仑,把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站比赛打造成北仑的品牌赛事,并利用这一品牌赛事促进我区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三)发展体育服务业。加大投入,鼓励和扶持多元资金投入全民健身领域的各类经营服务项目。重点培育或引进品牌连锁企业,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健身服务业,促进其快速发展。引进国际、国内一流的体育经纪公司在北仑设立分支机构,借助他们的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带动全区体育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四)发展运动休闲旅游产业。运动休闲旅游既能丰富和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带动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北仑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海资源,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打造集休闲度假、生态观光、运动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运动休闲旅游功能区块,突出该区域的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重点打造商务运动休闲、徒步山水游、极限户外运动、海钓海滩运动、海洋体育运动等一批运动休闲基地,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森林、融入海洋、享受自然氧吧、体验宽广情怀。
(五)做强做大体育产品制造业。加大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培育1-2个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大力培育引进体育健身设备制造企业,研发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体育用品制造专用设备;规划体育产业园区,形成户外运动设施、游艇制造、垂钓、运动服装等制造基地,并借助滨海新城和梅山保税港区体育休闲公园建设和引进国家级高尔夫训练基地契机,加大高尔夫运动器材等生产企业的档次提升和引进力度,打造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高尔夫产业集聚区。
(六)建设体育用品展示与销售基地。争取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举办综合性或特色项目体育用品博览会,吸引国内外体育用品采购商和生产商参展,使之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博览会。重点依托北仑体育训练基地、国家运动队知名运动员代言和其他相关展览及销售机构,完善基础设施,搞好配套服务,规划建设辐射华东地区的体育用品展示和销售基地。
(七)稳步发展体育彩票业。继续适度扩大我区体育彩票销售的布点规模,在规范销售行为、方便群众参与的基础上,挖掘体育彩票的文化内涵,提升服务质量,展示诚信形象。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确保体育彩票业健康发展。
(八)探索发展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业。坚持公共体育设施公益性原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新模式,不断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使用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体育服务。
三、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政策。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根据财力可能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设立体育产业专项资金,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体育产品、服务、项目和企业给予扶持,培育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品牌。
(二)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体育产业。放宽准入条件,鼓励非公有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体育产业。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兴办国家政策允许的各种体育经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规划建设、土地征用、税费减免、从业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等的待遇。投资体育企业,设立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允许其注册资本在三年内分期注入,首期不低于所需注册资本的二分之一。允许投资人以商标、品牌、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价出资组建体育企业,作价入股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不超过40%。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
(三)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在我区新注册创办的体育服务企业、体育中介企业,三年内按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予以奖励,上述企业如若入驻区科技创业园和数字科技园,同时享受两园区的优惠政策。关于体育竞赛表演等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可以按照税法规定予以抵扣。对单位和个人从事与体育产业有关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体育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依据相关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体育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体育企业纳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税收管理权限报经地税部门批准后,给予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鼓励投资者来我区兴办体育产业龙头企业,经过有关部门的考核与认定,可以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来确定。
(四)建立体育产业激励机制。对新办达到一定规模,在我区购置商务用房且符合相关条件的体育企业,经营期满一年后经评估认定的,注册资金50万元及以上、经营面积1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给予5万元的开办补助;注册资金100万元及以上、经营面积150平方米及以上的,给予7万元的开办补助;注册资金150万元及以上、经营面积200平方米及以上的,给予10万元的开办补助。根据《浙江省体育运动休闲基地评估标准》,开展体育服务业示范企业、体育用品制造业示范企业和运动休闲基地的创评工作,对获得国家、省、市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称号的单位,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8万元、5万元的奖励,不重复计奖。对举办省级以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体育竞赛和品牌展会,经评估认定,给予4万元补助;承办市级活动且有较大影响的,经评估认定,给予2万元的补助。对于非公有资金投资体育场馆建设给予一定补助,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及以上,投资额度在每平方米3000元(指建筑造价)及以上,给予300元/平方米的一次性补助;投资额度在每平方米3500元及以上,给予400元/平方米的一次性补助,最高限补400万元。
(五)加快体育市场法制化、规范化建设。加强体育经营活动的安全监管,对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活动,加强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及产品质量检测,确保消费者人身安全。推行体育服务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体育服务规范,提高体育服务水平。开展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体育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六)加强体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经营管理人才、体育经纪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体育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实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战略。加强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建立体育产业教学、科研和培训基地。加强在岗培训,组织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到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培训,提升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
(七)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要紧紧抓住当前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利机遇,将体育产业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机制等管理创新,并将体育产业发展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营造体育产业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范文
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依然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非常迫切。我们应深刻认识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重点,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使之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更大贡献。
充分发掘文化产业资源。文化产业资源是可供文化产业开发利用的、体现国家和民族独特精神文化气质的文化资源,如文化典籍、社会风俗、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传统与现代艺术作品和工艺品等,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文化“本钱”。我们应保护、开发和利用好文化资源宝库,努力把文化产业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本及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开发利用地方文化产业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其个性和本土特色,避免开发利用方式的趋同化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同质化。
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新兴文化产业有别于传统的、常规的文化产业业态,是利用现代高新科技手段发展的具有跨领域、综合性、信息化等特征的文化产业业态,是推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电影、图书、戏曲等行业相继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对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业态略显单调,水平仍不够高。因此,“十二五”时期应在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以形成新的文化消费热点,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创造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并通过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推动文化市场繁荣,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我国今后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扩大对外文化贸易。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应进一步建立健全鼓励、支持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出口的长效机制;积极组织大型文化会展,在向世界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同时进行文化产业招商引资,促进文化产业“引进来”与“走出去”协调发展,共同带动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从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开发重大文化产业战略项目入手,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提高我国文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抓紧强化政府文化职能。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引导支持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文化领域发生广泛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应抓紧强化文化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和引导支持,借鉴国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成熟经验,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引领文化产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从税收、金融、准入门槛等多个方面制定配套政策,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进一步增强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执笔:王雅卓尉西杰)
第五篇:对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发展我市体育产业,扩大体育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推进“健康中山”建设,根据国家和省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促进体育与健康、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带动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引领。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对体育产业的规划、政策、标准引导。
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体育市场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激发体育市场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引导其树立创新理念,提高体育类产品和服务质量。
坚持协调发展。推动体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动区域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针对不同行业类别,实施分类指导,提供精准扶持。
(三)发展目标。
力争经过 5-10 年的努力,体育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市场更加活跃,体育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力争到 202_ 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中山市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 2%,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扶持范围和发展重点
(一)扶持范围。
凡在中山登记注册的体育产业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本意见所指的体育产业是指符合《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中所包含的所有行业。
(二)发展重点。
1、体育服务业。重点培育发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实施“体育+”战略,推进体育与旅游会展、体育与文化、体育与互联网、体育与健康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2、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加强体育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体育产业龙头企业,扶持体育企业打造国内外知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品牌。
3、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充分改造利用现有体育场馆或新建一批体育场馆,依托公园、水库(湖)、湿地公园等设施,发展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汽车露营营地、航空航模飞行基地、游艇码头等体育休闲设施,形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布局合理、共享共用”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新格局。以国家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打造一批体育特色小镇。
三、政策措施
(一)创新体育产业发展机制。
1.探索建立体育赛事(活动)市场化机制。公开全市赛事举办目录,选取一批更能传递运动精神、提升中山城市活力、激发市民参与热情的体育项目作为试点,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举办,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市场化为主的办赛机制。在试点基础上,加快探索行之有效的赛事组织推广模式,打造一批有中山特色、社会影响大的赛事。
2.建立健全《中山市体育产业企业名录库》。建立体育产业企业名录库,入库企业优先享受体育产业政策、资金扶持。完善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动态分析体育产业发展情况,为我市体育产业做强做大提供数据支持和信息服务。
3.探索建立中山市体育产业服务平台。探索建立中山市体育产业服务平台,体育产业服务平台重点服务《中山市体育产业名录库》中的企业,为其提供信息查询、技术创新、品牌提升等专业服务。
4.推动成立中山市体育产业协会。鼓励我市体育产业企业自愿结成体育产业协会,组织研究探讨体育产业发展规律,挖掘和整合全市各类体育资源,通过开展相关研究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支持。制定行业规范和行业公约规范,大力推进体育产业稳定快速增长。
5.探索建立体育类创业孵化园区(基地)。推动体育主体创新创业,建立体育孵化园区(基地)。入园创业人员可享受免费的创业政策咨询、项目推介、融资咨询等服务。进入市级创业园区或孵化基地的体育产业创业团队,可享受小额贷款贴息、创业项目资助、创业项目推介、创业教育和培训等政策。
(二)加大体育产业资金扶持力度。
加大体育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力度。根据体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中山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府〔202_〕108 号)有关规定申报体育产业发
展资金,批准后以配套资助、贷款贴息、奖励、项目补贴、政府购买等方式支持体育企业(项目)产业化、集聚化、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扶持和带动作用,放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效应,促进我市体育产业链完善。
1.扶持体育产业品牌发展。实施体育产业品牌战略,强化品牌意识,形成体育产品和服务的品牌效应。
(1)扶持一批有前景、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体育赛事。对在我市举办的国际高水平、全国性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按项目类别、赛事等级、竞技水平、影响力等,分别给予相应比例的办赛资金补助;对于在我市举办的其他具有自主品牌,且社会反响好、引导带动作用强的单项体育赛事,根据其规格、规模、效果等给予一定比例的办赛资金补助。
(2)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体育企业。鼓励体育龙头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对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体育产业企业,对取得国际认证标准的体育类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在我市设立企业总部,享受我市总部经济优惠政策。对于在中小板、创业板、海外板上市的体育产业企业给予相应的支持。获得省级以上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的给予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3)打造一批体育产业集聚、展示、交流平台。打造一批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集聚平台,并以此为载体引导产业、企业集聚发展,推动大中小微企业以产业链进行协同技术改造及创新,构建现代体育产业新体系。被认定为体育特色小镇、市级以上体育产业园区(基地)等的产业发展集聚地,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全民参加的形式,构建体育特色产品展
示区,举办如体育产品集市(体育节)、体育产品展销会等体育特色活动。对参加国内体育类专业展会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参展费用补助。
(4)支持一批核心技术研发和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坚持需求导向,探索建立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体育装备的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制造技术与设备升级改造获国家或国际官方体育组织认证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2.促进“体育+”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发展“体育+互联网”“体育+旅游”“体育+健康”“体育+文化”等新兴业态。对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企业或项目,给予配套的政策、资金扶持。积极打造一批在国内外知名、具有重大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体育旅游产品或项目,对评为市级以上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等的企业给予配套的资金扶持。
3.培育体育俱乐部职业化发展。推进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的职业化发展,推动高规格体育俱乐部在我市落地生根。参加全国体育职业联赛主场设在我市并落户我市体育职业俱乐部,按俱乐部赛季总投入金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国内外知名体育俱乐部(企业)在我市登记注册、纳税且业务开展正常,并在我市重点培育的亿元楼宇购买和租用办公用房的,前三年给予全额租金补助,享受补贴的办公用房三年内不得对外租售。
4.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商业银行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创新开发有利于体育产业企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和贷款模式,加大对体育产业企业的信贷投放,增加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特点的信贷品种。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发展体育产业。对注册地在我市的体育企业符合条件的体育项目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
企业和项目符合多项扶持政策的,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不重复获取扶持资金。
(三)强化人才、用地、税费等支持。
1.人才支持。加大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将体育用品研发、体育活动策划、体育赛事运营、体育培训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列入《中山市培养引进紧缺适用人才导向目录》,对经认定的紧缺适用人才给予入户、子女就学、购房补助、“一站式”服务等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我市有条件的中高等院校设立体育服务、体育传播、体育经纪等体育产业相关专业,建立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的专业基地。
2.用地支持。将体育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全市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计划,对体育设施项目用地予以优先安排。新建或通过城市更新建设的体育产业项目,参照市政府优先发展产业用地标准计收地价。
3.税费价格支持。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做好体育服务、体育用品制造及其支撑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管理工作,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 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落实企业从事文化体育业按 3%的税率计征营业税的政策。对体育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对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创意、设计费用和研究开发费用,按规定享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捐赠体育服装、器材装备,支持体育产业发展,对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体育事业捐赠,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符合条件的体育场馆自用的房产和土地,可免征或享受有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体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教育和体育局、发展改革局、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科技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旅游局、文广新局、卫计局、各镇区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和体育局,负责日常工作。各镇区要把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体育产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辖区内体育产业工作。
(二)建立考核机制。
市体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工作安排中明确每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分解到各部门和镇区,并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注重宣传推广。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络、户外广告以及其他各类媒体,加强对体育产业项目、体育重点赛事,以及对我市体育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企业和个人的宣传,提高社会对体育产业的认知度,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