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每个孩子都有花开的时节(转载)
每个孩子都有花开的时节(转载)
春天里最先开是是樱桃花、梅花,接着是桃花、梨花、槐花„„夏日炎炎有牡丹花„„秋高气爽有桂花„„白雪皑皑有梅花„„每个孩子都有花开的季节,只要健康成长就会开花,只是花开的时间节点不一样而已。
不同的季节里,花朵微笑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橙色等,每个孩子成长绽放出的颜色更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生命精彩的颜色,所以才有了“万紫千红”。
再说说花儿散发的芳香,百合要浓一点,薄荷要淡一点,臭牡丹要刺鼻一点,每个孩子奉献的芳香更是与众不同,都是醉人心脾的味道。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会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朗读到“弘扬”二字时,她停顿了一会儿,好像不认识,旁边有同学急忙小声给她提醒了一下读音,也就只有这么一点小小的朗读瑕疵。在师生的共同期待中,她流利地朗读完答案。话音刚落,大家情不自禁地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振奋人心的掌声。那是大家对她成长生活的肯定与赞扬,精彩绽放地欣赏。要知道,刚上初一的时候,她上学回家都找不到回家的路,需要父母护送。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花开的季节,请学会帮助,等待,唤醒,宽容点赞,最先看到这道美丽的风景的一定是你。
第二篇:花开时节
花开时节
人间尘外,一种寒香蕊。疑是月娥天上醉,戏把黄云接碎。——宋·向子諲
一阵伴随着桂花的清香微风从远而近,直窜入我的鼻中,那沁人心脾的幽香让我身陷一种莫名的喜。我不禁想说:桂花花开时真好。
美好与痛苦总是结伴的交叉在一起,包括这美好时节。外婆的住院使妈妈操碎了心,终日的陪伴,也使她身体健康直线下降。为此我常劝她,今天休息一日无妨,她却总是笑着摇头,是无耐的,像失去香郁之色的桂花。
一日,我也随妈妈的去。一路上,我是欢快的,浸身于那份属于八月的花香中。母亲也是很开心,平日里一直波澜不动的眼睛,此刻也洋溢着花香给予她的欢快。
突然,她静静的站住了,我奇怪看着。她轻轻“摘着”桂树上的“小星星”,她大概很喜欢这些小星星吧!她摘得如此细心,全部放在双手上。同时也细心的选择那一些完整的。有趣的是,一阵大风的袭过,桂花纷纷掉落,洒满了母亲的一头,像满天星一般,很美,很香。我们都笑。我们又漫步走向医院,每一步都是那么轻快。
到了病房,外婆看见我们母子俩,闻着由母亲带入的桂花,咧着嘴笑了,因为外婆也喜欢这种味道,母亲以开始细心照顾,为外婆喂饭、喂水,这一切都像照顾一个孩子一样,一切都无微不至。在为外婆倒水时,怕水太热,轻轻得吹,怕外婆伤着。此时,妈妈拿出了饭盒,里面盛放着为外婆精心准备的排骨汤。那香味飘散开来,隔床的老爷爷猛吸了几口,打趣说道:“啊!你们真有口福,还有一个贴身仆人来为你做饭。”我们都笑了,外婆的笑意甚浓,就像窗外那桂花般。这时,外婆有了下床的意思,妈妈一只手轻轻垫在外婆头下,另一只牵着外婆的手。我望见了两只布满沧桑的手是同样的想像,只是一只略显年轻罢了。只听她说带外去走走吧!我从她眼中看到一丝渴望。外婆在妈妈的帮忙下摆动着她那僵硬无力的腿。妈妈见状,松开了牵着外婆的手,把外婆腿垂放在地上几次都失败的,妈妈眼里有那份耐心,最终还是成功了。外婆在她温馨的搀扶下站了起来。母亲微笑点点头,随即三人来到了外面。我牵着外婆的右手,妈妈牵着左手。我们仨嗅户外的清香。桂花香随风都附在我们身上,过了一会儿,外婆身上充满桂花,以及那么舍不得的桂香,外婆笑了,她很开心,此刻她闻到香味欲浓,夹杂一份孝心。
歌德说过:“能将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连在一起的人是幸福的”。外婆有了一个苦的起点,母亲却希望用花铺满前往终点的路。这就是花开时节,何处不被花神洒下那精致、浓郁的桂花。但是那些桂花中会夹杂着一份份热爱,因为花开时节将带来世界最美的情感。
我终于懂了它
如果心是一座空城,那就把它装满梦想。——题记
当我看到这片叶子在风中起舞,我开始读懂了它。
那年我五岁。妈妈牵着我的手,在草地上玩耍。我看到一棵树上,叶子们纷纷落下,无数片叶子随风飘落。树的枝桠上,一片叶子被风无情的撕扯着,好像随时会落下,但它依旧拼命挣扎着,不肯随风飘舞。我问妈妈“为什么这片叶子不肯落下呢”妈笑着,告诉我“为它有梦啊,它想飞上天空,也许这是片执着的叶子呢。”似懂非懂,却开始对这片叶子有了兴趣。
我慢慢忘记了这片执着的叶子。五岁的我很容易记住一件事,也很容易忘记。
直到我十岁那一年。那时的我萌发了梦想的嫩芽,开始追求我想做的。我想起了那片叶子。也许它是一片平凡的叶子,又或许它是一片离经叛道的叶子,这真是一片耐人寻味的叶子啊。十岁的我把记忆中的这片叶子埋藏在心底。当我感到梦想遥不可及时,总想起它,它让我有了追逐梦想的勇气。
时光荏苒,转眼我十二岁了。那一年,我对梦想逐渐失去了信心。那片叶子,不过是我用来自欺欺人的理由罢了,也不知道现在那片叶子是不是早已化成泥土。长眠于地下了。时光太残忍,它终会泯灭我们仅有的希冀,不是吗?那时,我选择遗忘那片叶子,只剩下绝望。
现在,我坐在教室里,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叶子。我在想,有没有一片曾离经叛道的叶子,执着地追求梦想,想飞上天。
叶即是叶—这是事实。
叶子永远不可能像鸟一样飞上天——你说得对。
但叶子也可以有梦想啊——我看到了你的微笑
也许我们曾想跨过高山,穿过沙漠,在行走的过程中,磨破的脚而渗出的血,会被风抹去,但想到达海洋的心,永不磨灭。
就在这一刻,我读懂了这片曾离经叛道的叶子。
我听说,叶子在风的帮助下,飞上了天空,看到了绝美的风景。
——后记
第三篇:一直相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
一直相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看到学生在运动会上坚持跑完800米赛程,我总是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多勇敢的孩子啊!”看到在零下3度依然有学生在用湿抹布擦窗台,我又会激动不已,“多可爱的孩子啊!”在批作业劳累时,感到肩上有几只小手在轻轻地捶打着,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暖流,“多懂事的孩子啊!”学生回报我的点点成绩,丝丝温情总让我感叹:只有孩子才是这世上最可爱的人!
但是每当上课看见学生交头接耳时,批到邋遢的作业时,我就全忘了他们的闪光点,真有一股恨铁不成钢的失望。于是总忍不住咆哮起来,学生就在我严厉的目光下开始躲躲闪闪,在我转过身的时候做鬼脸,在我不在班时开“茶话会”,不管自己有多努力,始终没看见自己所希望的“风平浪静”,于是越发地心浮气燥,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什么是孩子们所需要的?难道我这样严格要求他们,不知疲倦地唠叨,错了吗?夜深人静时,我总是问自己。看了许多名家著作,经历了许多故事之后,我才明白,真的错了!知识和能力固然是孩子们所需要的,但他们更渴望的是理解、沟通、交流,需要一种老师从心底流淌出的温情关怀。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应该是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不仅需要教师的召唤,更需要学生的回应。课堂也不应该是一座精心修筑的围城,更应拆除墙壁,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丽,呼吸鲜活的气息,吹拂挟带着花朵幽香的微风。
“蹲下来看孩子”。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是否也有过他们一样的恶作剧,是否也曾令老师头疼过?不久前,翻开自己中学时代的一篇作文,才记忆起小时侯我也曾在泥沟中流连忘返而丢了书包,也曾用七彩水笔抄写过词语。那么,今天我有什么理由要求学生必须像盆栽一样循规蹈矩呢?人为地修剪或移栽,如果过分抑制了自身的天性,结出的果子只可能是苦涩的。载歌载舞、琴棋书画、文学、经济,我也并非无所不能,学生又怎可能是全面发展呢?明白了这一点,看待学生的目光就宽容多了。
有人交头接耳,稍停片刻,当作是课间的歇息,然后俯身探询:“有什么要紧的事需要大家帮你参谋的?”回应我的多半是羞涩的微笑,战战兢兢的眼神,“对不起,老师!”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再戴上一副“优点放大镜”,你会发现他们都是一颗颗稀有的钻石。再把他们放到属于他们的那片阳光中去吧!美术不行的到赛场上去,体育不行的到舞台上去,艺术不行的到科技园去吧!让钻石的光芒不仅点亮他人的眼,更让阳光的温度暖透钻石的心。
传递给学生一片温情,这一缕温情将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促使他们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第四篇: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叙事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你的性格 你的爱好
你的特长 你的优点
你的缺点
看到这,我忽然想:“快一年了,这些天真、可爱、淘气的孩子们我又真正了解他们多少呢?趁这个机会,让我来好好的了解一下他们吧。”于是我就让同学们做了这道题。五十多只小手在哗哗地写着。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让我疑惑的事情,平时连铅笔都不愿意端起来的宋晓臣竟然也在很“卖力”的写着,还不时用橡皮狠狠的擦了几下。眼神中是少有的专注,这孩子今天怎么了?
说起宋晓臣还得跟大家好好介绍一下。宋晓臣是我刚接这个班级时转来的学生,所以我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个学生刚来没几天,就有很多学生来告他的状,“老师,宋晓臣下课打我”;“老师,宋晓臣在我本子上随便画画”;“老师,我的钱丢了,好象是……”;“老师,宋晓臣没完成作业”……到最后再没有人愿意和他同桌了,我也经常找他谈话,但是效果甚微。有一次他甚至逃课跑出去玩。我对他基本失去了信心。
我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他身旁,俯下身轻轻问他:“我可以看看吗?”他抿了抿嘴,使劲地点了点头。“我的性格:脾气暴躁。我的爱好:交朋友。我的特长:体育好。我的优点:写字大。我的缺点:偷东西。”我心里咯噔一下,就像一块石头堵在胸口,压抑的很。此时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为他的坦白感到惊讶,更为我的教育感到羞愧。一个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孩子为什么在班级里人缘那么差呢,难道我没有责任吗?我低声指着我的缺点那一栏说:“这个可以换一下”。这时他眼神里流露出了感激的目光。同学们都写完了,我让愿意交流的同学大胆地起来说说,许多同学都起来说了。宋晓臣没有举手,也没有说。这是我意料之中的。
“大家说的都很好,那么你们知道宋晓臣同学的爱好是什么吗?”紧接着我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大字“交朋友”,同学们也跟着读了出来。“喜欢交朋友的小朋友请举手。”这时全班几乎都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已经有朋友的小朋友请举手。”他们还是同时举起了手。“有朋友好吗?快乐吗?”“快乐!”多少张小嘴在大声地喊着。“没朋友多孤单啊,当朋友犯错误时,我们应不应该去帮帮他,让他树立信心?”“应该!”“宋晓臣和咱们大家一样,他多么渴望朋友!多么渴望友谊!愿意和他做朋友的小朋友请举手!”没有太多的话,这时,全班同学都把手举了起来。不难想象在班级中没有朋友的孩子他的心情会如何。他先是看了一下全班举起来的小手,然后是看着我笑,笑的那么天真,那么开心,还有着一丝感激。当时我并没有想太多,我只想让他树立信心,能够和同学们交朋友。但是他却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他不再不完成作业;上课不再捣乱,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甚至会主动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借给其他同学。看到他的这些举动,我知道,他的变化源于那堂课。
这时,我有一种感动,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我相信了。
反思:宋晓臣的转变对于刚毕业从教的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欣慰与鼓励。没想到语文课上的一道题目会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我感到很幸运,这是我从来没想到过的。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但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我们要抓住机会,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关爱学生,让春天的阳光洒满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第五篇:读李振西《每个孩子都有故事》范文
读李振西《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读书体会
六沟学区 杨帆
最近一阶段拜读了李镇西老师主编的《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这本书,这本书既是教师日常学习和阅读的优秀读物,也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极好案头书。书中呈现的正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故事。本来看了一两个故事后,不想读了,因为他讲的是中学里发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故事,似乎跟小学联系不是太大,转念又想既然借来了,看看也无妨,这本书通过记录56个师生教育生活点滴的生动故事,我可以看到孩子们学习、生活、成长的样态,也能够体会到老师们凝结于文字之间的教育真心和爱心。本书共分为四辑,第一辑用心灵赢得心灵;第二辑我做班主任惊心动魄;第三辑今天,他们令我很感动;第四辑那天,我故意迟到。它既是教师日常学习和阅读的优秀读物,也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极好案头书。
想想到自己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我感觉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看着这些孩子成长,我感觉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今天我想重点说的有两个方面。让学生知道你在乎他。作为一个正常人,大家都希望别人在乎自己,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虽然不一定能得到他人的赞美,但至少从内心里希望别人在乎他。一旦他知道对方很在乎他,就会从内心深处,甚而做一些事来表达他的感激。
由此我又想到我们班里的一名学生刘伟业,在以前的交流中,我也说过这名学生,说实在的,刚遇到这种学生时,我还是满腔热血的想教育好他,找家长,找他谈心,都试过,但都没有见过很好的效果。索性本学期我就直接处于不理他的状态,而且还让他自己单独一张桌,坐在教室的最后边。开学的几周,我对他是不闻不问,他也落了个自由自在,其实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只是没有过多的去询问。
但接下来的几件小事,让我转变了自己的想法,心想应该让他知道我其实还是在关注他、在乎他的。第一件,交听写的词语本,我只是对他微微一笑,他就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第二件,主动打扫卫生,前几天班里安装黑板、微机,弄得教室里乱糟糟的,无人打扫,经我一提示,他是为数不多拿起扫帚打扫的第一个人,我趁机又表扬了他。或许这个孩子感觉到老师对他在乎了时,他心里也会萌生出一种舒服的情绪。现在,我给他安排上了新同学桌,感觉他的变化又是不小,能主动找我检查作业,主动给我背诵经典诗词。读完了这本书,我还学到了一个好办法,利用同学的信件鼓励和帮助这名学生,这将是我下一步的做法。希望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
一句话一辈子。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尽管已气急败坏,但一定不要口不择言,只图一时解恨。因为我们的一句话有可能伤害到他们稚嫩的心,影响他们一辈子。其实我们都明白这么这个道
理,只是有的时候冷静不下来,有时候确实被学生气坏了,在当时的情景下,看到学生的纪律很乱,某一件事没有做到我心目中的标准„„自己就很急躁,会说出一些让学生难以接受的话语,现在想想他们还是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何必呢,我想再对自己说以后尽量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也想对各位老师说一下,在气急败坏的情况下,一定不要随便说出让他们伤心的话,这样会让孩子的心灵更加脆弱。
在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中》就有一个转化后进生万同的故事。万同是一名初中生,刚刚开学便偷走了同学的一千多的随身听,本来是一个非常顽劣的孩子,在李老师的特别关注与呵护下,健康的成长起来。由随身听的问题开始,李老师进行家访,然后巧妙地帮着万同化解了这个恶名。随后给这个孩子找帮助人,帮着他、督促他的上课纪律,慢慢地发现他的优点,并且夸奖他。一次作弊后,老师发动全班的学生来帮助他、教育他。李老师说“失败和屈辱是我们的教育给他的唯一馈赠”。我想:当这个孩子,感觉到老师与同学们的关心后,才开始慢慢转变的吧。现在我想,万同在学校里受到的失败与屈辱,都是在小学啊,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时代得不到健康的教育,慢慢的他的心里就会歪曲,小学老师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从李老师的书中我明白了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作为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反思一下,作为老师觉得很惭愧,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
多多与孩子们交流,多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读懂孩子们的故事,这应该是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本领吧。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
-----读《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有感 六沟学区 杨帆
暑假里有幸读到了李镇西老师的《每个孩子都是故事》,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是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在他们的身上都展露出不同的个性特征,需要我们认真小心地呵护。这本书通过56个记录师生教育生活点滴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成长,也能够体会到老师们凝结于文字之间的教育真心和爱心。
翻开目录,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教育,是一种悲壮的坚守。因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很多时候不得不在良知与现实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比如,面对家庭教育或以前所受学校教育的缺陷,和孩子自身养成的恶习,以及他本身存在的学习接受能力方面的缺陷,有的孩子不但表现很差,而且学习成绩也很糟糕。如果凭着“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或“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良知,我们当然会对他倾注爱和智慧,让他能有所进步,至少“学会做人”,但升学的压力,可能会让我们不得不放弃这个孩子而“面向多数”。教育的复杂性就在于,并非面对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有时辛苦了很久,也未必有好的效果,我们通常都会这样安慰自己:尽管他的成绩不好,但是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已经把真善美的种子播种在他的心田,在将来它一定能开花结果的。
这篇文章中有几个小故事很吸引我,信任的力量,看到标题,我不禁心中一紧,信任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有着很重的分量,信任是一种爱,是一种鞭策,是一种鼓励,是一种力量。当你把信任给了孩子,他就会感受到身上的担子的沉重,会感到温暖。想要教育好你的孩子们,首先应该信任他们,相信他们可以展现出自己最棒的一面,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拥抱。多一些宽容和期待,每个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们,当孩子们犯了错误的时候不应该一味的指责,批评,多一些倾听,理解孩子的想法,多一些包容,在“严厉”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理解和尊重。在听惯了批评、呵斥之后,哪怕是老师“微笑着轻轻说”一句话,也会让犯了错的孩子们感动,并产生向上的信心。同时要让孩子们知道你在乎他们,作为一个正常人,大家都希望别人在乎自己,不管是老板还是职员,不管是领导还是下属,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虽然不一定能得到他人的赞美,但至少从内心里希望别人在乎他。一旦知道对方很在乎他,就会从内心深处,甚而做些事情来表达他的感激。我能做到的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
孩子。记得我这次暑期培训的时候,一个外教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海星的故事:讲的是在海边居住着一个村庄,村里面的人们主要以捕鱼为生,所以总是早出晚归,有个小男孩每天都会到海边去送他的父亲,他每天都会做一件事情,就是把海浪冲到沙滩上的海星扔回海里,我们都知道这么做于事无补,因为还是会有很多的海星被冲上岸,可是小男孩却说了一句:“我能救一只救一只。”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那么小的孩子每天都做着一件事,就是拯救海星,不禁让我想到教学,孩子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我们,能帮助一个是一个,我应该尽我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他们,让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这些故事会一直在我的心得荡漾,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来编织他们美好的故事,陶行知说过:“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做一个让孩子们喜爱的老师,去呵护每一个花朵。
坚守——读《每个孩子都是故事》心得体会
六沟学区 杨帆
教育是一种悲壮的坚守,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在良知与现实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摘自《每个孩子都是故事》
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聆听了李老师的报告,也有幸让我买到了李老师的几本书,其中《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一口气拜读完,心里久久难以平静。书里面56个师生教育方面的故事个个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禁为书里各位老师锲而不舍的坚守而感动流泪,为书里孩子们的成长进步而欢呼雀跃,为不良社会氛围对“坏孩子”和“不务正业的教师”们的不公平对待感到愤愤不平,也为李老师“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故事”这句话大声叫好。现在,学校让我们写读书心得,我又一次打开了《每个孩子都是故事》,又一次看到书中呈现的师生共同成长的故事,又一次体会到老师们凝结于文字之间的教育真心和爱心,让我又一次经历洗礼——“教育是一种悲壮的坚守,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在良知与现实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
“教育是一种悲壮的坚守。”一直喜欢“悲壮”“坚守”这样的字眼,有些许凄美、苦涩,又有些执着、坚持。自己一直在琢磨: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守?面对教育,为人师者又能坚守什么呢?回顾踏入师范校门的3年学习生涯,我的师者的谆谆教诲;走入教学岗位23个春秋,与孩子们度过的日日夜夜,今天又一次拜读《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我苦苦求索,终于明白了:坚守是一种理性,是一种对教育意蕴的真正理解;坚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对教育思想的执着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坚守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而庄严的使命。为了孩子的现在和未来,请我们用真诚的心灵,去坚守真善美。因为教育只有坚守,才有教育智慧的流淌;只有坚守,才有教育思想的生成;只有坚守,才有教育新的超越。只要顽强地坚守教育的本真,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教育的精彩。
一次又一次地拜读《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我苦苦求索,终于明白的道理,让我想起自己平时的工作里也有很多感动、很多故事啊。比如:
“在我办公桌的抽屉里,珍藏着一份份宝贵的礼物,有学生的贺卡、信件、作品、作业本、日记、阅读剪贴册、照片、荣誉证书……而最为珍贵也最令人心寒的是一份保证书:„再上网就砍掉我一个手指头‟!犹如一根断指就放在我的面前……”这是我在2008年征文比赛中的文章“由一份保证书所想到的……”开头一段。文中的张道恒,现在已经升入初中,是一名小组长,上周还到我家里来玩呢。可张道恒的保证书,至今还历历在目,还在告诉我为人师者的那份真爱。
教育是一种悲壮的坚守!就让我们都坚守这份永恒的爱——用心灵去赢得心灵,用真心去换取真心。为了那份悲壮的坚守,我们无怨无悔!因为心中有了这份坚守,我们只顾着一路风雨兼程!因为心中有了这份坚守,我们“累,并快乐着”。
因为心中有了这份坚守,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艰苦跋涉,用热血和汗水去灌浇一茬茬幼苗,去摧开一簇簇花蕾,去托起一轮轮明天的太阳!
教育,是一种悲壮的坚守。而我,愿意作李镇西老师的同行者,一起坚守到永远!
读李振西《每个孩子都有》有感
六沟学区 杨帆
今年有幸读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看完后心中忐忑不平,每位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位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每每家长会时看到孩子父母满载的希望,心中很不是滋味,总是责故事备自己没能把每一位学生教好,尤其是后进生,这个时候我心中总会觉得很难受。从那一刻我就暗暗下决心要把每一位孩子教好,要对得起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要让每一个希望都微笑,每一个希望都插上翅膀,勇敢地飞翔,虽然我知道有些不好实现,但是有目标就有希望。
一看到书名就甚是喜欢,个人偏爱阅读教学案例,而不喜欢读纯理论的教学论,除了觉得教学案例比较生动,更重要的是能够讲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学以致用。由于前段时间忙于家事,耽误了读书时间,以至于到现在为止只看了一半。里面一个个发生在现实生活的故事让我感受颇深,面对残疾孩子、迟到孩子、不完成课业的孩子、学习态度恶劣的孩子等等一类问题孩子,老师们都在里面花了相当多的心思。首先,我想应该是倾听,的确每个孩子都有故事,但作为老师是不是你真的都有去了解这个孩子的故事,进入他们深层的内心世界?我扪心自问,没有。其次,是理解,孩子毕竟是孩子,即使他撒谎也说明他有自尊心,老师要正确地引导,而不能一味地指责。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爱,每个问题学生都有一定的原因,无论是内在的心理原因或者外在的环境因素,老师都应该认真分析,对症下药,书里面的老师对于问题学生的分析是很透彻的,哪里出了问题,就把注意点集中到哪里,然后用自己的关爱抚平孩子的创伤。最后,是监督,不可能所有问题学生在你的开导下都蜕变成优秀学生,问题学生的不良学习情况经常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时好时坏,这时候就得用足够的耐心再次引导他。
李镇西老师说过,成功的教育,离不开一个“磨”字,这个“磨”,就是持之以恒的耐心,这是爱的一种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应该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尊重,而不是当作敌人来征服!我们教师经常会犯同样一个错误,就是和学生形成对立面,缺乏耐心和爱心,似乎管得住学生,镇得住学生,就是能带好班级的表现。有时候课堂上弥漫着不绝于耳的窃窃私语声,却只知道用大嗓门、高分贝来控制学生的言行,改正他们的陋习。而不是用爱心和耐心来化解师生间天然的冲突和矛盾,效果很明显并不理想。看过《每个孩子都是故事》后,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孩子的需要。他们需要的是不仅仅是我上课的热情,更多的是尊重和耐心。一个“磨”字道出了我缺乏耐心的不足,也给我指明了以后教学和管理工作前进地方向,今后我必将改进教育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