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各国民族服饰.时装秀图片
各国民族服饰.时装秀图片
肥肉妈妈 的其他图片墙沙雕.冰雕.雪雕 555海底世界 465蜡染 262蝴蝶.昆虫 588动画 478景泰蓝 615玩偶 404宝贝
683我喜欢的植物 446一起去旅行 1230指尖上的艺术 329百鸟争鸣 620相亲相爱 251我喜欢的动物 702明星.名人 413晶莹剔透 1124芭比娃娃 309包你满意 617钟表 966巧手编织生活 306桌面壁纸 286运动与极限 312踏歌起舞 459香气逼人
592文房四宝及紫砂器具 649实用与美 1021漆器 294建筑风光 433刺绣
516知道吗?保健养生 285牙雕he瓷雕 460剪纸.皮影.布贴 690插画美图 1623画
1594我喜欢的配饰 2040玉.石雕塑 2290足下生辉 975编出你的美丽 160我喜欢的婚纱 1517美陶 1173葫芦雕刻 188摆件 495青花瓷 414美食之菜谱 741主食与汤 375鼻烟壶 397妩媚 580甜蜜的诱惑
702分形艺术画。立体透…690木浮雕.纸雕 263转收
喜欢
喜欢
喜欢
喜欢
评论Gareth Pugh 2014春夏发布
喜欢 评论K
喜欢 评论K 转收
喜欢
评论Simon Gao•高杨时装发布会
喜欢
评论Zhang Jingjing•张京京高级定制时装发布会转收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评论NE•TIGER 2014高级定制华服
喜欢
喜欢 评论1 转收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最新大片:春季里的大花丝巾风潮
喜欢
评论最新大片:春季里的大花丝巾风潮
喜欢
评论最新大片:春季里的大花丝巾风潮
喜欢
评论最新大片:春季里的大花丝巾风潮
喜欢
评论最新大片:春季里的大花丝巾风潮
喜欢
评论最新大片:春季里的大花丝巾风潮
喜欢
评论最新大片:春季里的大花丝巾风潮
喜欢 评论4 转收
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Tony Bowls couture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1 转收
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1 转收
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7 转收
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中国服装设计师之家1群_腾讯微博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纳西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维吾尔族 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土家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仡佬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裕固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塔塔尔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塔吉克族 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赫哲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景颇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撒拉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普米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锡伯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蒙古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门巴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拉枯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拉枯族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傈僳族 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珞巴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柯尔克孜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哈萨克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俄罗斯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高山族 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鄂伦春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独龙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东乡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布衣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布朗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达斡尔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壮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彝族转收
喜欢
喜欢
评论摇摆的最炫民族风转收
喜欢
评论华夏各民族传统服饰一览。转收
喜欢
评论艺术大观少数民族服饰欣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藏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白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汉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侗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回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傣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京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毛南族
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满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仫佬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苗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怒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羌族 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畲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瑶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水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佤族转收
喜欢
评论56个民族传统服饰手绘_土族 转收
喜欢 评论toby 转收
喜欢 评论toby 转收
喜欢 评论toby 转收
喜欢 评论toby 转收
喜欢 评论toby 转收
喜欢 评论toby
喜欢
评论哥哥,我就要转过身来
喜欢
评论旗袍风情1
喜欢
评论旗袍风情(26)转收
喜欢
评论旗袍风情(26)转收
喜欢
评论旗袍风情(114)
喜欢
评论旗袍风情(110)(洁妮)
喜欢
评论旗袍风情(70)转收
喜欢 评论旗袍风情(70)转收
喜欢
评论旗袍风情(70)转收
喜欢
评论旗袍风情(75)转收
喜欢
评论#礼服# Marc 转收
1喜欢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1 转收
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1 转收
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2 转收
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由本地上传转收
喜欢
评论极致旗袍写真大片:红玫瑰
喜欢
第二篇: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图片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图片大全(组图)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
波兰国家馆效果图
上海世博会朝鲜馆图片
上海世博会越南馆图片
上海世博会俄罗斯馆图片
上海世博会日本馆
世博会巴基斯坦馆
上海世博会美国馆
上海世博会马来西亚馆图片
上海世博会泰国馆图片
上海世博会阿根庭馆图
片
上海世博会韩国馆图片
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图片
海南馆效果图
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图
片
韩国馆
英国馆
阿联酋馆
爱沙尼亚馆
非洲联合馆
上海世博会巴西馆图片 荷兰国家馆的名字为“快乐街”。整个设计是沿着一整条街进行布置。设计师准备了17幢不同装饰风格的房子,每幢都是一个小展馆,来展现荷兰在空间、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创新。届时,这些小屋将像熟透的苹果一般挂在快乐街上,而不是呆板无趣地列成一排,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这条快乐街。快乐街希望告诉人们:路,还有另一条。即使现实中不可行,但能在快乐街
英国国家馆
英国馆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为“创意之馆”(a Pavilion of Ideas)。计划明年夏天之前将开工建设。创意展馆是一个独特的展示装置。它安置在一个乡村田间,上面是森林遮盖,两侧是草地形成的斜坡,观众席,展览区,商店以及接待区均座落其中。
芬兰国家馆
瑞士国家馆
高智能瑞士馆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错综复杂的建筑结构、太阳能科技和网状帷幕、互不包容的元素,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设计师参照中国阴和阳的原则,将缆车作为一个游戏性元素纳入到设计中,它带着乘客从负荷沉重的城市进入馆顶的自然世界。该设计完美地呼应了2010年博览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主题。
澳大利亚国家馆
澳大利亚将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内自行建设一座占地面积达4800平方米的国家展馆,其主题是“战胜挑战:针对城市未来的澳大利亚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探讨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化和全球化等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及展示澳大利亚自然风光,向参观者呈献“世界上最适宜居住地”—澳大利亚如何缔造城市建设和自然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和谐。
波兰国家馆
波兰馆主题是“人类创造城市”,分为“人类,创造力,城市”三个概念。
整座展馆像用几张剪纸粘贴而成,阳光透过“剪掉”的缝隙照进大厅。近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波兰国家馆展馆建筑设计方案揭晓,该馆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主题外观,通过视觉的刺激,让观
众获得有趣的体验。
波兰馆将是波兰建筑成就的一个展示,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都将以其独特的外观吸引参观者。其外部由相互交织的剪纸图案组成,阳光可以透过缝隙照入大厅。展馆的展示空间呈几何状,可以被分割成几个小区域,用于小型展览、音乐演出、售卖物品等。
主展馆的灯光将营造一种明暗错落的效果,内部的墙体也可以作为银幕,播放波兰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视频。同时,展馆的设计同样充满着人性化,比如在开放式的餐厅处为排队的游客提供了遮
阳的场地。
法国国家馆
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法国馆模型展开幕式上,上海世博会法国参展局总裁何塞·弗雷谢斯公布了上海世博会法国馆设计方案,由法国著名建筑师Jacques Ferrier领衔设计的“感性城市”脱颖
而出,成为最终获选方案。
“感性城市”外观简洁明了,将以脱离地面的漂浮形式展现在参观者面前,突出法式庭院风采,尽显水韵之美。据了解,设计师将平衡理念作为设计背景,从各方视角探讨法国形象标志和魅力,并通过创新的科学技术,在节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示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
题。
日本国家馆
新西兰国家馆
意大利国家馆
该建筑由20个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着意大利20个大区,犹如一座微型的意大利城市。
意大利政府将在世博园区滨江地带建设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的自建馆。意方表示,意大利馆设计方案通过层层遴选,从65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暂名为“人之城”。该建筑由20个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着意大利20个大区,犹如一座微型的意大利城市。从外观看,整个意大利国家馆如同分裂的马赛克,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关系。参观者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集上海石库门弄堂与意大利广场为一体的城区。
德国国家馆
德国以独立展馆的形式参展上海世博会,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呈现一座“和谐都市”。德国政府于2006年6月13日正式确认参展,是第一批确认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之一。
“动力之源”厅是展馆的磁场,它生成的能量维系着都市的生命力。最多可以有750名参观者进入展馆,分布在环绕着展厅中心的螺旋状回廊上,观看金属球。直径达3米、重量是1000公斤的金属球从大厅顶部悬垂直下,表面上装有3万根发光二极管。这里将有一个5分钟的节目。在这五分钟之内,球面上将显现不同的图像、各种色彩和图形。它将成为德国回应2010年世博会倡议的象征。要想使金属球做出回应,参观者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发明档案馆”展示的是德国的设计产品,以及“德国制造”的、显示未来发展趋向的新发明,并且使都市生活显得更美好。参观者即可观赏也可以探究这些展品。
未来规划室的地面和墙上都布满了巨幅设计图、建筑模型、设计草图和城市交通规划图。在展厅末端能够看到未来的设计:一种都市共同生活的新形式,一种人类未来如何共同生活的设想——不论年龄和社会地位的差异,不论国籍。
尼泊尔国家馆
尼泊尔国家馆的主题是“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截取了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上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尼泊尔展馆将重点突出本国在环保、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方面所做的努力。
卢森堡国家馆 卢森堡国家馆在设计理念上将突出卢森堡被称为“欧洲绿色心脏”的国家特殊身份。展馆的设计者设想出了一种几乎只用独块巨石的雕刻方法,这实际上受到了中文传统译名“卢森堡”的影响。中文“卢森堡”的意思是“森林和堡垒”,所以卢森堡展馆自喻为一个周围绿树环绕的开放式森林。展馆的建筑结构就像有许多通向邻处的宽敞出口的堡垒,环绕着中世纪塔楼。
加拿大国家馆
展馆由三幢大型几何体建筑组成,展馆的中央是一片开放的公共区域。参观者可以经由包括一个表演区的公共区域进入展馆。根据加方预计,加拿大展馆将吸引总共550万名访客前来参观,平均
每日多达3万人次。
丹麦国家馆
主题为“幸福生活,童话乐园”的丹麦馆。
新颖美丽的丹麦馆将由两个环形轨道构成,形成室内和室外部分,并由一个连贯性的平台连接,它将呈现包括一个盐水池、上百辆自行车、或许还有小美人鱼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展示内容。“幸福生活,童话乐园” 的展览主题是指生活方式,消费和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思考紧密联系的状态,它将为世界各国的民众提供体验丹麦城市生活的机会。
第三篇:《民族服饰》教案
《民族服饰》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对民族服饰的热爱。
2、增长学生有关民族服饰、装束设计和民间美术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一套服饰。
难点:学习民族服饰的特点,并应用。
课前准备:
师生:相关民族服饰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汇集成绚彩、风格多样的中华服饰。他们或斑斓厚重,或丰富华丽,或简洁朴美,最为完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理想。
二、授课
1、欣赏、分析民族服饰。(1)出示图1:傣族姑娘的服饰 提问:这件服饰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师:傣族的服饰有许多纹样。(2)出示图2 :藏族妇女服饰 提问:这件服饰的色彩上有什么特色? 学生讨论。
“藏族的服饰色彩鲜艳,有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各种颜色搭配。”(3)出示图3:汉族妇女绣花衣
提问:汉族的服饰衣服上的花纹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4)出示图4:布依族服饰、图5维吾尔族服饰、图6苗族服饰。提问:你能找出这些服饰的不同之处吗?那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布依族按民族习俗,头上所缠绕勒条的数量,代表了少女的年龄。苗族服饰的标志是银饰,装饰图案以龙凤花卉和象征吉祥的植物为主,寓意高贵、华美。”
2、出示范例,讨论制作方法。
师:多变的款式、鲜艳的色彩、丰富的装饰纹样、精巧的戴饰,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织锦、刺绣、挑花、蜡染等民间工艺,在服饰上被充分地展现出来,美丽的民族服饰蕴含了各民族的风俗、礼仪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学生分组讨论制作的方法。
分别从:款式、颜色、花纹、材质几方面讨论。
3、老师示范制作(1)剪出衣服的款式;(2)上色、添加花纹;(3)制作服装的配饰。
4、学生小组制作
要求:根据民族服饰的特点,设计一套服装。要美观、实用、有民族特色。老师指导。
5、展示学生作业,讲评作业。
服装表演,学生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表演。集体评议。
“你认为谁的服装设计得好?好在哪儿?”
三、小结
师:“服饰还有一定的含义,有一定的环境意识,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课后同学们多去了解学习一下更多有关民族服饰的知识。”
第四篇:民族服饰报告
民 族 服 饰 报 告
一、我们选择的题目是民族服饰,选择原因如下:
1、历史是社会的影子,它完全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兴衰存亡,毫无保留的记录着人们在不同时期内生活状况;而服装,也堪称历史的镜子。这面镜子是独特的,因为服饰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细致的观察某个时期的服装形式、风格,会发现它恰恰把历史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服饰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外,还同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想意识,风尚习俗及审美观念紧紧相连,服饰是体现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想要通过此次学习活动,让大家对中国传统服饰有更深入的了解,让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传统文化,这也是我们选取这个主题的原因。
2、民族服饰是指各民族本身文化中独有特色的服饰,也可以称为地方服饰或民俗服饰。在一些民族国家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在日常的时间虽然多以西装打扮为主,但在节庆、宗教仪式、国家典礼和其他正式的场合中,则会以民族服饰打扮出现,通常在服饰上的一些装饰品中可以推断出穿戴者的婚姻状态、社会或宗教地位等。
二、民族服饰
汉服简介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是汉服。相传为黄帝发明,西周起汉服已具基本性质,到了汉朝已经全面完善并普及。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既有交领右祍又有直领圆领,袖子分为广袖、小袖、胡垂袖等。
清朝初年,满族统治者执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着汉服,蓄长发。从此汉服渐渐从人民生活中消失。
庆幸的是由于清廷的“十从十不从”政策,汉服并没有完全消失,人们仍然能看到她的影子。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侣服饰就保留了下来。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都借鉴传承了汉服的特征。汉服历史悠久,款式众多,历朝历代皆有自己的特点,但主要特征不变。而汉服又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加之以冠,以示成年。上古时期
中国传统古籍的观点一般认为,华夏衣裳为距今约五千年的黄帝所制或黄帝时期所制。例如,汉代《世本》记载:黄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之妻嫘祖养蚕制丝,以作衣裳。考古发现则证实,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中都发现骨针、纺轮,说明当时人们已会纺布制衣。到了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但大量发现纺轮,还在陶器上发现大量布纹的印痕。同时期的遗址中还发现了苎麻、蚕茧。说明此时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用苎麻织成的麻布和饲蚕得到的丝纺来做衣服,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只是,此时期的服装实物,在考古发掘中至今尚未发现。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服装继承了上古时期的特征,并且已有充分的实物可证实汉服的基本特征已在此时确定:交领、右衽、系带为最基本的典型特征,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样。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种字形中,很常见的一种字形的“衣”字即为交领右衽上衣的形象。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着此种特点的服装,该玉人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饰造型。与交领、右衽、系带的上衣相配的下装是“裳”。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至今汉语仍然用“衣裳”这两个字作为服装的统称。秦汉时期
秦汉服装基本沿袭战国时期,仍然以深衣为主,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都是男女均可穿着。秦汉时期曲裾深衣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由于汉代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
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妇女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消失,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
汉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荣、强大,汉族由此而得名。此时期的服饰礼仪制度也极大完备,并由此出现了一个成语“汉官威仪”来称颂汉朝的服饰制度。“汉服”的名称也间接由此而来。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遗俗汉朝,但由于当时的风气汉服的风格变得潇洒飘逸。魏晋的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款式参见《北齐校书图》。或许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原男子在这一时代也开始流行上衣和裤装。绔、裤互称。由于南方的湿热气候,高齿木屐开始流行。袿衣(杂裾)是魏晋女服中的礼服。魏晋时期衣冠承于东汉,一秉东汉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袿衣即是衣两侧有尖角的款式,魏晋时,人们将尖角家常,敝屣旁边加以垂饰飘带。服装看起来一场飘逸,这便是彼时辞赋中的“华袿飞髾”。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汉服开始高端创新发展,但不脱离汉服基本特征。隋唐妇女的主要服式仍然是襦裙是裙、衫、帔的统一。女性当中十分流行齐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贵妇当中,也穿钿钗礼衣。汉服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颜色大胆。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前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五代时期服饰基本筵沿袭了唐朝服饰,无太大变化。宋朝时期
由于宋代初年的政治风气,汉服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宋朝汉族男子服饰服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宋朝汉族女服在沿袭上一代的基本制式的基础上,相比男装要富于变化些。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宋代中后期国家富足,人们的服饰也开始奢华起来,人们大多穿起了丝绸。元朝时期
元代虽然是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并没有推行类似满清的剃发易服政策,故此民间仍然以汉服为主。元朝宫廷的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蒙族妇女也穿长袍。而汉族妇女仍着汉服,其中襦裙较为流行。只是在风格上蒙古服装和汉服多多少少都受了对方的影响。明朝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后,诏令天下“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因此明朝服式恢复了汉服传统。男子服饰基本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饰特点,发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饰。明代妇女的服装仍以襦裙为主。需要说明的是,明制女袄、女衫较有特色也很流行,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除了一直流传的衫、袄及裙子外,还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鲜样式,衣服的多变与款式做工达到一个高峰。
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宽大的直身,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明代也开始流行用金属扣和纽扣,但系带依旧存在。清朝时期
1644年满清入关,推行了剃发易服政策,禁止穿着汉服,使汉族传统的服饰制度被迫中止。
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汉服款式(十从十不从中:男从女不从),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
为保护文物衣冠,汉族各阶层人士以各种方式反抗清朝政府的政策,各地人民屡次起义反对剃发易服政策,但都被清政府镇压了下去,酿成了扬州十日的惨案。
清代的农民起义,如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等都大量穿着汉族风格的衣服。有些太平军将领拒绝混入满族元素的服装,而宁愿穿戏服作战。民国至今
1910年(宣统二年),资政院议决剪辫易服案,中国各地各族人民开始群起剪辫。遭清政府禁制的汉、回、苗等各族服饰文化也有人主张恢复。由于民国时期主张向西方学习,当时中国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装,女人的衣服也有原来宽大的长袍加入西方剪裁变为旗袍,大部分汉人渐渐以为西洋剪裁融合的旗袍、马褂即使传统的汉族服装。在今天,部分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而开始思考对于传统文化的修补与复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有志者加入了复兴汉族传统服饰于文化的队伍当中,但社会依旧存在很大的争议和各种各样的阻碍。部分国人,汉族同胞心中并没有这个概念,由于政策和生长环境,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缺失,汉服运动并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活动,也掺杂了各种各样的人。
汉服,只是文化的载体。想要复兴整个民族的文化,必须要有更多的人的加入和指导。慢慢理合今天汉服的缺失点,完备整个汉服体系,才能更好的复兴民族的文化。注意
①、汉服非自然消失,而是人为消失。
②、汉服不是汉朝服饰,而是汉民族服饰。所谓“唐服、宋服、明服”全部为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
③、汉服不是复古也不是COS,而是复兴。以服装为载体所进行的汉民族文化复兴活动。④、汉服只是民族服饰,不是国服复兴的目的也不是成为国服,复兴汉服的人既可以的汉族人自己也可以是少民同胞,而不是所谓什么爱好者。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三、小组活动过程记录:
雷帅:PPT制作。
郭静梅、孙普、陈正一:搜集材料,撰写报告。任艳芳、孙寅婷:演讲,演讲稿。
第五篇:民族服饰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2.能够辨别南北民族服饰。3.根据服饰判断属于哪个民族。4.了解民族饰品。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大家想一想《还珠格格》的小燕子、紫薇的服饰及泼水节中傣族人民的服饰各是什么样的呢?
二、1.通过观察满族、傣族服饰,明确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区不同,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不同,服饰上也有较大差别。2.观察南北几个民族服饰。
北方: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 南方:苗族、壮族、彝族、白族、3.分析
北方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少数民族多靠狩猎畜牧为主,南方湿热多雨,山地相同,多从事农耕。
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心理,也造成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特点。4.总结 服饰的多种多样,不同的特点十分突出,构成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三、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各民族服饰的特点。2.观赏民族服饰。教学过程:
一、展示收集的服饰小故事 分组活动,各组派代表发言。
二、观察民族饰品
多媒体出示民族饰物,感受民族文化。
师:民族服饰种类繁多,形式各样,集中反映了民族特色,展示了民族文化。
四、课堂总结
中华民族是个和睦的大家听,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创造和谐社会一起努力!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蒙古族服饰的不同特点及其运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满族妇女的服饰特点是什么?
讲:满族妇女服装代表性外衣是旗袍,直腰身,宽袖,袖口平而大,袍长至脚面,领口、襟边、袖口镶边服饰图案中多刺绣福、寿、万字。
二、导入新课
蒙古族是我国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那么大家知道蒙古族历史文化及服饰文化吗?
三、新课内容
1、蒙古族的历史。
讲:蒙古族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对亚欧历史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
“蒙古”史书记载最早见于唐代,公元13世纪初成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13世纪《蒙古秘史》是蒙古族的一部重要的历史文学名著。
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
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蒙古袍一般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腰带多用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2、蒙古族的文化风俗。
讲:(1)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以畜牧业为主,善于训马和射箭摔跤。(2)蒙古族人民多信仰喇嘛教。
(3)“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的传统节日。
3、蒙古族的服饰文化?
讲: 蒙古族服饰注重色彩的搭配与运用,在色彩上是个“尚白”的民族。多以皮为服饰面料,而今蒙古族人民喜用缎、绸、丝绒等面料。蒙古族各部落之间、地区之间在服饰上有一定的差异。
(1)巴乐虎服饰:无论男女均穿宽下摆长袍,男子靠下摆系腰带,以袍上提为美,妇女见分晓以靠上腰系腰带,使上身袍子紧巾身为美。(2)布利亚特服饰:
讲:布利亚特服饰有其独特的风格,他们的红缨帽和妇女的分割式长袍保留着部落和姓氏特点,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蒙古族服饰。(3)乌珠穆沁服饰:长袍款式肥大,色彩绚丽,以镶边工艺著称。
讲:在长袍外面还有套穿坎肩的习俗,青年男女穿有4个开衩的大襟短坎肩,已婚妇女穿对襟长坎肩。(4)鄂尔多斯服饰: 讲:鄂尔多斯蒙古人以讲究礼仪而著称,鄂尔多斯是蒙古语“宫帐守卫”的意思。长短坎肩是鄂尔多斯服饰中最有特色的衣着,多以缎为面料,用金黄织锦镀边。已婚妇女头饰以金、银、珊瑚、绿松石等珍贵原料制成。鄂尔多斯民族女服以素为美,男服以蓝色、白色、棕色布棉为面料。女式长袍长至脚面,有大开衩以素为美,男式长袍肥而短。
四、课堂讨论:蒙古族不同地区服饰特点、区别。
五、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能分辨部分少数民族的服饰。
2、了解南北少数民族服饰的差异,知道是由于环境、气候不同 所致 教学重点:了解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能分辨部分少数民族服饰。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激趣揭题:
1、欣赏音乐,在音乐中感悟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家亲。
2、欣赏视频,感受服饰的绚丽多彩。
3、同学们看完表演后你有什么感想?畅所欲言
4、导课:你想对它有更多的了解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绚丽多彩 的民族服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学习新知
1、看书读文了解服饰不同的原因以及民族服饰在生活中的意义
2、出示图片体会南北方的气候。板书(北方:冷
3、区分南北民族服饰特点
4、教师介绍学生欣赏
5、学生观察总结服饰特点
6、再读文体会加深印象 南方:热)
三、活动环节
1、出示并欣赏邮票
2、点邮票识别民族
四、故事环节:
1、提问:你知道汉族服饰的特点吗?
2、学生读故事
五、重点释疑
1、欣赏其它民族的服饰。
2、小组讨论南北方服饰的特点: 板书(南方:轻盈 北方:厚重)
3、读课本上的话与自己总结相对照
六、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我们中华服饰 不仅绚丽多彩,设 计也非常多样化,我们对我国各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真是无比赞叹,我们 为他们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服饰文化为之感到自豪。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汉族服饰的特点。2.观赏汉族服饰。教学过程:
一、汉族服饰简介
汉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是汉服。相传为黄帝发明,西周起汉服已具基本性质,到了汉朝已经全面完善并普及。这一时段直到明末清初,汉族人着汉服已有几千年历史。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既有交领右祍又有直领圆领,袖子分为广袖、小袖、胡垂袖等。清朝初年,满族统治者执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着汉服,蓄长发。从此汉服渐渐从人民生活中消失。由于清廷的“十从十不从”政策,汉服并没有完全消失,人们仍然能看到她的影子。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侣服饰就保留了下来。汉服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都借鉴传承了汉服的特征。汉服历史悠久,款式众多,历朝历代皆有自己的特点,但主要特征不变。而汉服又有礼服和常服之分。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加之以冠,以示成年。
二、汉服特点。
汉族: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汉族人装饰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喜饰玉佩玉。
上古时期:中国传统古籍的观点一般认为,华夏衣裳为距今约五千年的黄帝所制或黄帝时期所制。例如,汉代《世本》记载:黄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之妻嫘祖养蚕制丝,以作衣裳。考古发现则证实,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中都发现骨针、纺轮,说明当时人们已会纺布制衣。到了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但大量发现纺轮,还在陶器上发现大量布纹的印痕。同时期的遗址中还发现了苎麻、蚕茧。说明此时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用苎麻织成的麻布和饲蚕得到的丝纺来做衣服,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只是,此时期的服装实物,在考古发掘中至今尚未发现。
夏商西周时期:这一时期的服装继承了上古时期的特征,并且已有充分的实物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汉族服饰的特点。2.观赏汉族服饰。教学过程:
一、汉服特点
秦汉时期:秦汉服装基本沿袭战国时期,仍然以深衣为主,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都是男女均可穿着。秦汉时期曲裾深衣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由于汉代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妇女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消失,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汉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荣、强大,汉族由此而得名。此时期的服饰礼仪制度也极大完备,并由此出现了一个成语“汉官威仪”来称颂汉朝的服饰制度。“汉服”的名称也间接由此而来。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遗俗汉朝,但由于当时的风气汉服的风格变得潇洒飘逸。魏晋的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款式参见《北齐校书图》。或许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原男子在这一时代也开始流行上衣和裤装。绔、裤互称。由于南方的湿热气候,高齿木屐开始流行。袿衣(杂裾)是魏晋女服中的礼服。魏晋时期衣冠承于东汉,一秉东汉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袿衣即是衣两侧有尖角的款式,魏晋时,人们将尖角家常,敝屣旁边加以垂饰飘带。服装看起来一场飘逸,这便是彼时辞赋中的“华袿飞髾”。隋唐五代时期:隋唐汉服开始高端创新发展,但不脱离汉服基本特征。隋唐妇女的主要服式仍然是襦裙是裙、衫、帔的统一。女性当中十分流行齐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贵妇当中,也穿钿钗礼衣。汉服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颜色大胆。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前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五代时期服饰基本筵沿袭了唐朝服饰,无太大变化。宋朝时期:由于宋代初年的政治风气,汉服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宋朝汉族男子服饰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宋朝汉族女服在沿袭上一代的基本制式的基础上,相比男装要富于变化些。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宋代中后期国家富足,人们的服饰也开始奢华起来,人们大多穿起了丝绸。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汉族服饰的特点。2.观赏汉族服饰。教学过程:
一、汉服特点
元朝时期:元代虽然是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并没有推行类似满清的剃发易服政策,故此民间仍然以汉服为主。元朝宫廷的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蒙族妇女也穿长袍。而汉族妇女仍着汉服,其中襦裙较为流行。只是在风格上蒙古服装和汉服多多少少都受了对方的影响。
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后,诏令天下“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因此明朝服式恢复了汉服传统。男子服饰基本沿袭了大襟右衽交领和圆领这两种传统服饰式样。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饰特点,发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饰。明代妇女的服装仍以襦裙为主。需要说明的是,明制女袄、女衫较有特色也很流行,外衣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缘边领子加护领,下裙多配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除了一直流传的衫、袄及裙子外,还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鲜样式,衣服的多变与款式做工达到一个高峰。
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宽大的直身,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明代也开始流行用金属扣和纽扣,但系带依旧存在。
清朝时期:1644年满清入关,推行了剃发易服政策,禁止穿着汉服,使汉族传统的服饰制度被迫中止。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汉服款式(十从十不从中:男从女不从),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为保护文物衣冠,汉族各阶层人士以各种方式反抗清朝政府的政策,各地人民屡次起义反对剃发易服政策,但都被清政府镇压了下去,酿成了扬州十日的惨案。清代的农民起义,如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等都大量穿着汉族风格的衣服。有些太平军将领拒绝混入满族元素的服装,而宁愿穿戏服作战。
民国至今:1910年(宣统二年),资政院议决剪辫易服案,中国各地各族人民开始群起剪辫。遭清政府禁制的汉、回、苗等各族服饰文化也有人主张恢复。由于民国时期主张向西方学习,当时中国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装,女人的衣服也有原来宽大的长袍加入西方剪裁变为旗袍,大部分汉人渐渐以为西洋剪裁融合的旗袍、马褂即是传统的满族服装。
在今天,部分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而开始思考对于传统文化的修补与复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有志者加入了复兴汉族传统服饰于文化的队伍当中,但社会依旧存在很大的争议和各种各样的阻碍。部分国人,汉族同胞心中并没有这个概念,由于政策和生长环境,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缺失,汉服运动并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活动,也掺杂了各种各样的人。
汉服,只是文化的载体。想要复兴整个民族的文化,必须要有更多的人的加入和指导。慢慢理合今天汉服的缺失点,完备整个汉服体系,才能更好的复兴民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