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高州市石仔岭街道办秋林(秀林)村历史人文
编辑:悠然小筑 识别码:23-846650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4 19:21: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州市石仔岭街道办秋林(秀林)村历史人文

广东省高州市石仔岭街道办秋林(秀林)村历史人文

编写(202_年)

秋林村位于广东省高州市西南引淦河和天然大坑交叉部,距离高州城两公里左右,总面积为2.3平方公里。东邻惠迪商贸城、省汽车客运站,南邻高州市第三中学,西邻石仔岭瓜棚和浦康工业园,北邻塘口村和三宫山村。与高州市民政局救灾物资仓库(原秋林精神病医院)、石仔岭敬老院、高州市污水处理厂、华润天燃气位于一线。

秋林村行龙逆水回龙顾祖,村头建有秀林大道门楼,村身环境优美,是下四府出入高州城的必经之路,在还没有建拱桥(即六儿桥)时是由秋林梁氏人家用竹排把往来行人撑渡过河出入高州的。六儿桥有一段很美的传说,当时有一位富贵人家快临产的夫人神色匆匆来到这里,催促着撑渡人快点把她撑过对面,撑渡人关心问道:“是不是快要生了?”夫人答道:“是啊!麻烦快点。如果能及时到高州城,我家将出钱在这儿搭建一座桥。”撑渡人说:“好啊,夫人真好心,如果你生的是儿子,你家出钱建桥大家出入就方便了。”结果那个富贵人家的夫人真的生了一个儿子,于是她家如约出钱建了一座桥,往后人们就把这座桥叫做六儿桥。在202_年政府征收土地时,六儿桥被埋在高州市惠迪商贸城和雅景花园脚下。

秋林村有泥质优美的鳝泥,是铸造缸盆、碗碟的优质工艺泥土。早在宋代时期制造的缸瓦盆和碗便为进贡佳品,因为制作出的瓷碗晶莹剔透格外秀丽而被官员们称为秀林村。秀林也因此得名!从此秋林村分为秋林社和秀林社至今。当时烧制出来的瓷碗盛极一时,惊动天人。相传上天便派了一位神仙下凡买一只瓷碗,工人们说一只碗不出售,要买就一封十只。后来神仙就说了句“以后你们就一封封卖吧。”就走了。至此以后,此处烧制出的碗都是十只连在一起分不开的,后来人们说土地公报梦说上次来买一只碗的是神仙,他下咒你们以后烧制出的碗是十只分不开的。慢慢碗窑厂便开始没落了。碗窑厂旧址位于现冷冻厂正门左侧,七十年代已改建为冷冻厂,挖出好多十只连在一起分不开的碗,一样晶莹剔透,地下至今还埋有好多十只连在一起分不开的碗。

秋林村在民国时期属茂名县南宫乡,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仍属南宫乡,一九五七年属茂名县环城乡,一九六三年属高州县环城公社荔枝圩大队,一九八五年属高州县环城区荔枝圩乡,一九八六年属高州县高州镇荔枝圩管理区。一九九三年后属高州市石仔岭街道荔枝圩村委会至今。秋林村现有姓氏为:卢、梁、苏、陈、萧、黄、钟、杨、程、周、汤、李、张,总人口1108人。其中卢姓303人、陈姓200人、汤姓160人、梁姓133人、苏姓130、杨姓68人、钟姓33人、黄姓36人、程姓15人、萧姓13人、张姓8人、周姓5人、李姓4人。秋林村因为距离高州城近,又是通茂名市、湛江市出入口要道,还建有缸瓦碗厂,村民们能在此安居乐业。早期很多人远迁而来,最早迁来秋林村居住的是黄氏族人和梁氏族人。但由于近民国时期此处鼠疫经常发生,导致梁氏和黄氏人口递减,据说梁氏族人最严重的一天有8个人离世。

秋林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村民的外出经商和就业,以及农业方面(水稻、番薯、龙眼、荔枝、蔬菜)的收入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秋林村家家户户于202_年起饮上了自来水,出入走的都是硬底化混泥土村路

秋林村有梁氏族谱(重修于202_年),卢氏族谱,但是没有宗祠和拜祖的众厅,各家各户都是在自有住家屋拜祖。

秋林社年例属农历正月十五日,参加做年例的只有200人左右。秀林社年例属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参加做年例有800多人,还有高州市惠迪商贸城、雅景花园都是属于秀林社年例。秋林村主要的宗教活动是年例,又叫春祈年例。春祈就是值一年的开始向天帝祈福祝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是是秀林社年例。从正月初十起,大庆四天。

第一天:正月初十日出花孙灯。上一年添了男孙的民户要在这一天出花灯一盏在庙张挂。办三牲(鸡、猪、鱼肉)果品、宝锦、香烛、炮竹,集中在庙内摆放拜神,男孙多的年份有十几、二十份。花灯有六门七彩发光,花灯下吊有薯菇、苼葱、苼蒜,村民都齐着观看,看谁家的鸡肥大,形态美观。新婚夫妇还没有生有男孙的就轮择薯菇,希望明年也能出花灯。村中道路、惠迪商贸城、雅景花园都插上彩旗,晚上开始演男孙戏,年例的气氛开始了。

第二天:正月十一晚上当班的社民在庙里打钱、封钱,凌晨十二点整升庙门前的两面大旗左边是秀林泰山府,右边是秀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周边还插有许多彩旗飘扬庙前。

第三天:正月十二,各家各户都在准备着摆醮的祭品,打扫村中大小路巷的卫生等年例工作,而最有特色的还是当晚上的男孙头柱香的敬奉。出男孙的都会在凌晨十二点前来到庙等候,当道士到点打开庙门,等候的人们便会争先而入,把带来的三牲(鸡、猪、鱼)摆上,争头柱香,以表神心,保佑来年顺顺利利、男孙聪明伶俐、快高长大。

第四天:正月十三的摆醮、游神、菩萨巡门是年例的主体内容。正月十二晚道士在庙内开始做法事,调朝、封神、班符开光,至次日凌晨两点钟各项巡门工作准备好后,开始到村中、惠迪商贸城、雅景花园巡门,村中可毎户或几户以上设一台醮、摆三牲(鸡、猪、鱼肉)果品。道士充当天师,令命菩萨天兵天将进行捉鬼除魔,火把引路、彩旗开路、花船随后,十位扶神人员用神桥抬着康皇大帝、天皇娘娘、土主菩萨,一百多人的仪仗队伍浩浩荡荡阵容庞大入村户巡门。锣鼓声、唢呐声、长笛声、军号声,响彻夜空,旌旗招展,巡游队伍经过社民门前,社民进行放鞭炮迎神,鞭炮频鸣。巡游队伍到达村中的醮坛后,扶社人员抬出三位大神菩萨在醮台上端坐,社民在神像前上香,给菩萨挂红包、行三跪九叩之礼,祈求神灵庇佑。这时候,游神队伍中的小喇叭手要连续吹响乐曲,直至跪拜结束,而长喇叭、锣、鼓、锵等则间有伴奏。跪拜结束后,道士便诵念经文,同时施驱魔逐鬼之法,从而保佑社民平安。道士使用的道具除了青蛇、七星剑,还有“祈保三校”,阴阳圣校大多是由一节数厘米长的竹节破开两片而成,竹片的外表为阳,内面为阴,所以阴阳圣校有阴阳天地之分。用到这种道具时,通称“打圣校”。道士便将阴阳圣校放在神像的手上,再由扶神人员轻抖神像让神像手上的圣校滑落地面,意为此校是神像所打。道士从中观看征兆,两块竹片的内面都向上叫作阳校,两块竹片的内面都向下叫作宝校,而一块竹片内面向下一块竹片内面向上则叫圣校,要顺序不限的连续打出上述这三种校,才算打转校,也即表示神灵满意了高兴了,妖魔鬼怪也已一一制服并收押了,道士随即告知此处摆醮大功告成可以离去。游神队伍在离去时,户人大都牵着一长串已点燃的鞭炮紧紧追随,直到燃放完毕才止步,此举意为送神。一坛醮完成后给社民发放三张班符“邪除正辅”除邪外出,引福回堂。游神队伍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处,就这样一坛醮坛挨着一坛醮、一户挨一户去捉鬼,直到全部醮坛都完成后,晚上巡游队伍再次在村中巡游一次,然后回庙,这时全村的社民都会拿鞭炮到庙里烧,是为了庆祝菩萨回庙的意思。还有男孙炮,是上年添了男孙今年出花灯的社民为了赢得康皇大帝的银项链,而竞争鞭炮多,烧最多鞭炮的一家就可以得到康皇大帝项链一条,第二名是天后娘娘的项链一条,第三名是土主公公的项链一条。这时开始逛神(逛菩萨)就是八人抬着菩萨桥在庙地上转圈,旁边还有数人拖着燃放的鞭炮追赶着轿夫,轿夫会怕鞭炮,会跑动很快。行程一幅很热烈的庆祝图画。时至差不多了,菩萨就要进行打校回庙将“阴阳圣校”放在神像的手上,(还有专人说:“阴校鸣鼓收兵,阳校逛”。)再由扶神人员轻抖神像让神像手上的圣校滑落地面,两块竹片的内面都向下校,菩萨就要进庙安坐。如果没有两块竹片的内面都向下校,菩萨还不可以进庙,还要继续逛,直都菩萨打到两块竹片的内面都向下校,才可以进庙安坐。当菩萨大神都全部进庙了,道士进行做法事,班钱(是把十一晚上打的钱、钱封进行分发给菩萨大神,天兵天将)烧掉,班完钱后。就把囚禁鬼的花船抬到村的下游河边用火把烧掉,烧掉花船后往回走的人员是不可以走来时的路回去的,更加不可以出声说话,不可以回头张望即“翻转头”,要一直回到庙堂才可以说话和张望。当夜当班人员就要下两面大旗。至此整个年例活动下来完成,历时一天两夜。

正月十三当日各家各户都摆上几围甚至十几、二十围酒席,邀请亲戚朋友来相聚,交流一年来的生产、生活、生意和工作的情况。

秋林庙是始建于1996年,敬奉着康皇大帝、土地公公、土地婆婆。而秀林庙建于明嘉靖年间。秀林社,敬奉着天后娘娘、康皇大帝、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丫环2个。

相传秀林庙原址位于白石岗田坎上坡大石边,此处正是现高州市惠迪商贸城秀林社白石岗土主境位置,由茅草搭建的土神菩萨庙,地处荒野,树木茂盛,蛇鼠鸟兽众多,山路曲折,逢年过节社民拜祭还要过桥过坑,甚是难行。在明嘉靖年间,全体社民齐聚祈求菩萨选择一片风水宝地,便于社民拜祭敬奉衆神。就在村民集体拜祭时,忽然天昏地暗,突如其来的一阵大风把三片茅草吹了起来,社民们纷纷好奇追随茅草而去。茅草飘呀飘,飘呀飘,正在社民们快追不上之时,茅草就在前方绕了几个圈后慢慢降落了。正巧社民们也追上来了,脸上都不约而同地显露出激动和欢喜。大家纷纷停下来观望着,只听见村里最德高望重的一位老人说:“这就是天意啊!一定是菩萨显灵了!”此处地势平坦,四通八达,是个极佳的风水宝地。众人便决定在此建造秀林社新庙三间,新庙落成之后随即成为高城之南最早的青砖公庙。

公庙在乾隆年间被拆除三间建成二特三间中天井的青砖白灰新庙;随后又于公元一九六七年因破四旧立四新而被拆除,直至公元一九八七年村民再集资复建成二特三间红砖桉木房,面积达100多平方米。由于当时的建造技术及瓦质,岁月沧桑,寒暑炎凉,公庙逐渐变得墙颓室残。

在公元二零一五年,在国家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引下,重修公庙筹委会奔走村民与各届人士,并将重修秀林公庙付诸公议,四方善士闻之无不欣慰,竞相踊跃捐助善款,总金额达一百八十万余元,故重修公庙一事得以顺利实施。秀林村重新征地一千多平方米,于公元二零一五年二月初六日,公庙动土重建,于公元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十二日竣工。新公庙实际面积达三百多平方米,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门前双龙石柱;庙顶双龙吐珠,双凤朝阳,龙楼凤阁;庙内外设有诸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共计六十多幅的如意瓷画。公庙设有文化室、篮球场及羽毛球场等运动娱乐设施,周围还种有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自此,慕名而来拜祭敬奉的各方人士络绎不绝,平时也吸引了大批村民到此打篮球、打羽毛球和跳舞。

秋林还有很多关于做籺的节日,比如每年过年前几天,即腊月二十六、七、八、九的时候,村民们便会做籺,一来表示送旧迎新,二来可准备一些以“摆年”(即将籺放在家中跨越新旧两年),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生活美好。而正月最后一天,叫“正月穷”,即正月结束的意思,还有另一层含义,在本地“正”与“蒸”同音,“正穷”即“蒸穷”,是将穷苦病患从人间“蒸发掉”的意思。当天会做艾籺。五月初一端午节是包粽子;七月十四“鬼节”和 冬至都会做籺。籺的做法有二种,一种是煮汤籺,一种是寿头籺。籺的做法很简单,先挑选上好香糯米,将其洗净、晾干、打成粉,接着用在锅里烧适量开水,然后将小部分糯米粉倒进开水中,并不断用铲子搅动至熟浆状,再铲出放在备好的粉堆里;将煮熟的粉浆不断揉进糯米粉搓成团(直至粉团没有裂痕),然后分出一个个小面团,然后压扁成直径大约七八厘米的圆形薄籺皮。最后,把调好的馅料放进籺皮中,将籺皮对开包起来,用拇指和食指沿皮缝将籺皮捏紧,籺就做好啦。如果是煮汤籺就直接放进熬好的骨汤中煮熟就可以吃了。寿桃籺就有最后一道工序——印籺,即是将包好的籺放入木雕“寿桃”形或方形的籺印(籺印是用木板雕成寿桃的形状,中间刻有个“寿”字)中铬一下,随即用蕉叶或者是菠萝叶垫好摆放至蒸锅里,蒸熟后取出再在籺中间点上一红点。吉利喜庆气氛已从白里透红中即刻显露出来。其味道别具一格,可谓是秋林美食特色——籺中之王了。“天增岁月人增寿”,新的一年开始,对老人来说是添寿。为祈祝老人延年益寿,人们会做“寿桃籺”赠给老人。

籺的主要材料是糯米。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秋林村种植的糯米气味格外清香。把上好的当地香糯米打成粉用作籺皮,能增强黏性,特别有嚼劲,使籺的口感更加弹牙。煮汤籺的馅料有多种多样,常用的有韭菜、猪肉、白萝卜、花生、虾米等,多产自本地,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籺一般用汤煮着吃。煮熟后的籺鲜味四溢,糯米粉团润滑可口。煮汤籺形如边月,又如鸡冠,也像放大了的饺子。煮汤籺也可以煎着吃,煎好后芳香扑鼻、金黄诱人,吃起来香滑软糯,令人齿颊留香。

寿头籺做法与煮汤籺不同,用绿豆、花生、瘦肉粒、虾米、芝麻炒熟、炒香,但有个别地方的人喜欢用红豆、黄豆、眉豆或椰子丝做馅,这不过是地方习俗不同而已。绿豆必须去皮泡软,黄豆也如此,还要碾碎一点,便于消化。

第二篇:石岭村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石岭村在这里与在座的各位一起共同探讨“城乡文明同创共建活动”的开展情况。石岭村地处太和镇政府的东北边,我村有8个生产合作社,693户,202_人,总面积202_多亩,现有耕地860亩,总产值8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3900元,1、3、4、7社与场镇紧密相连,大部分地块已纳入太和的城镇规划建设,是太和典型的城乡结合部。

一、在城乡文明同创共建活动过程中,我村存在着以下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

一是人多地少,在我村的城乡结合部建有重啤六厂、丝厂、绸厂、三级客运站、学校、供电所、曾防站、火车站、广场等,共征用土地400多亩。

二是流动人口多,人群关系复杂,矛盾纠纷较为突出。三是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经济收入差。我村多年来,没有抓基础设施建设,因场边条件较好,没有申请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的社边50分公宽的石板路都没有,旦遇到下雨,村民们上街、出行非常困难,给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便,制约了我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最差的是桐子沟水库所在5社和6社,目前,两个社以种养殖业为主,盛产各种水果,水果种植面积达到了120亩,养鱼面积(含水库)有近100亩,这两个社是本村离太和场镇最偏远的,由于未通

公路,农副产品的销售运输存在严重问题,纳进运出全靠人工肩挑背磨的干,用马匹驮运都无法实现,影响了种、养农户的积极性,土地撂荒严重。

人蓄饮水和生产用水:目前只有3、4、7社基本上全部吃上了自来水,其它的各社有的打井和挑水吃,最困难的2社(廖家坡),由于地势较高,打井无水,遇到天旱时期就到找水吃。1、4、6社受到城镇和企业的各种污染,影响了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特别是4社的生产用水大部分是靠天吃饭,溪沟的水被啤酒厂和场镇下水道所污染,4、5、6社的渠沟多年没有维修和整治,对几个社的生产用水带来极大的影响,到今年村委会才组织群众对部分进行了整治和清理,暂时解决了几个社的生产用水问题,这条渠沟全长1500米,多数已垮塌,必须进行大型维修,各社的堰塘多年失修,已关不起水,必须进行整治。

二、我村的发展思路

1、利用本村的地理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农家乐),将石岭村5、6社的公路修通约1.5公里,利用现有的各种果树,将荒山荒地造林(农业局、农办已规划200亩经果林和生态林),水库周边的几片山扩大绿化带和发展经果林,山上还可养野鸡、山羊,形成以水库为中心的风景线,形成太和的绿化亮点(从合川到太和大佛寺有森林的感觉),再利用水库资源,将水库下的大约100亩稻田进行土地流转,进行整

治,喂养鱼苗和成鱼,并开放钓鱼,打造出一个休闲娱乐、观光的农家乐旅游景点,并将这两个社的100多户村民集中起来,建立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实现新农建设的目标。

2、石岭村2社(廖家坡),有寺庙1座,大型风景树2棵,果树50亩,塘堰4口,并有铁路、火车站,离旧城不足1公里。利用这样的地理条件,将路与1社连通,再发展林业(农业局、农办已规划100亩经果林和生态林),以寺庙为中心,扩大绿化带,形成一个小型公园,给太和人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今后的打算

1、逐年对各社的路多方筹资、筹劳进行修建,给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每年整修1-2段),今年就将2社铁路涵洞到寺庙的大路200多米进行了硬化(组织群众出力,借移动公司建网站提供的材料),对石岭村5社至啤酒厂的一条200米长的石板路进行翻修(群众出力、出资)。

2、计划在202_年,待重庆市的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安排下来,对各社吃水难的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逐年多方筹资,对渠沟、塘堰逐步维修,解决生产用水的问题。

3、将两个风景点绿化带形成,吸引投资商,发展生态旅游业,给村民创收。

4、我村人多地少,实施蔬菜产业化和养殖业(目前,1社已发展40多亩鱼苗基地)的结构调整,组织外出打工,增加收入,让村民尽快富裕起来。

总之,石岭村面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敬请得到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投资,我相信石岭村是有发展潜力的,一定能早日实现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奔小康的目标。

第三篇:石家岭村整改方案

石家岭村整改方案

一、后进原因:由于村民自治、依法治村规则不落实、不到位,特别是村庄整体搬迁给社会治安带来很多管理治理上的困难和不便引发了部分村民对方案不理解、不配合,致使多次到镇上访,矛盾加剧,以致影响了整个工作的进展,使村干部与部分群众产生矛盾纠纷,造成盗窃等治安案件。

二、整改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坚持经济建设与和谐稳定相结合,坚持村民自治与依法治村相结合,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及时调处化解矛盾与纠纷,为该村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氛围。

三、整改措施:

1、加强两委班子规范化建设,按照“班子、经济、治安”同时抓和村级“五个好”的要求,解决好为谁服务,为谁办事的问题,使班子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发挥好班子核心作用。

2、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发挥好两委在执行法规中的带头作用。202_年新居住区启用后,根据新的住宅布局落实好综合治理各项职责,健全充实队伍,从根本上解决治安防范及矛盾调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及涉及群众利益的重点问题,杜绝影响干群关系的矛盾发生。

四、组织领导:

落实领导责任制,镇党委委成立整改领导小组,针对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暴露的问题与矛盾,按照不同责任与分工,认真梳理各方面存在的矛盾,靠上做工作,做到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整治合力,确保该村年底前达到一类村标准。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2_年7月20日至8月31日,调查摸排。整治领导小组进村入户对全村铺开的旧村搬迁工作进行调查了解,找准制约工作进展的症结,结合制订的措施开展工作,按照上述村民自治、依法管理的路子对该村理出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状况的转变路子,促进整改。第二阶段,9月份开始至年底,建章定制,巩固提高。通过调查摸排,查准影响各项工作的线索与原因,抓好重点部位、重点群、重点工作的帮教,协调与查处,做到领导与队伍责任落实,管理规范,工作制度与秩序规范,确保年底评估前该村达到二类村标准。

六、整改领导小组

组长:

李佰强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副组长:刘振春

里辛派出所所长 成员:

时汝茜

里辛司法所干警

任绪军

里辛派出所民警

第四篇:石岭子村事迹介绍

石岭子村事迹介绍

彰武县五峰镇石岭子村位于五峰镇的东南端,全村耕地面积15142亩,7500户,2674口人,9个村民组,多年来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全村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发展主题,深化产业调整,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民主管理,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朝着富裕、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202_年农民人均收入达5693元。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

石岭子村以生产发展为中心,着力于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避灾农业和订单农业,既从当前出发,采取尽快见效的具体增收措施,又着眼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以龙头企业金禾实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宣传、动员广大农户种植甜玉米1000亩,农户亩纯收入700元;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土地优势,广泛种植花生种植面积达1200亩,亩纯收入1300元以上;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石岭子村现有农田作业拖拉机200台,实现了从春播到收获的全程半机械化生产作业;对5000亩农田实行了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改善了土壤品质,提高了地力,为农业生产创造条件。植树造林面积达600亩,目前全村森林覆盖率达41%,为农户构建了“绿色银行”,形成了林业产值 达20万元。大力发展畜牧业,完成了猪饲养量7900头,出栏7500头,牛饲养量700头,出栏400头,羊饲养量2500只,出栏1330只,禽饲养量6万只,出栏5.1万只。防疫灭病及时到位,保证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农业总产值达2703万元,农业增加值1363万元,人均纯收入6350元。

----发展“一村一品”,致力于农民增收

石岭子村致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共发展养蛋鸡专业户280户,蛋鸡饲养量达20万只;今年积极为农户协调资金,又增加了10万只。为开展这项事业,把这项事业做大做强,成立了养鸡协会,为养殖户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咨询等服务。同时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效益上下功夫,在三户养鸡专业户中率先应用蝇蛆绿色生物养鸡法,鸡蛋价格大大提高,养鸡效益大大增加。

---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

开展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由于现在种植业,大部分靠机械化来完成,解决了大部分劳动力,使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以主导产品花生为基础,引导农民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并切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从而实现以农产品为牵动,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中介服务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农产品附加值大大增加,我村发展贩粮大户七户,花生加工大户5户,全面实现供销一条龙。充分利用林木资源优势,兴办木材加工厂二个,同时带动商饮服 务和第三产业在我村兴起,我村设立化肥经销点两处,为农户提供优质化肥和测土配方服务;建规模超市一个,方便了群众生活。目前我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有200多人,实现产值430万元,营业收入983万元以上,利润80万元,增加值125万元以上。

---实施村民道德教育工程,实现乡风文明

石岭子村以构建“和谐五峰”为主题,以《村民道德实施纲要》为基础,在镇宣传、文化、妇联和共青团等报名指导下,广泛开展“平安和谐家庭”、“十星级文明户”、“优秀儿女”、“双合格家长”等评选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家乡富裕我光荣,家乡贫困我有责,我为家乡做贡献”为主体的宣传教育,使全体村民知荣明耻、扬荣弃耻,通过开展“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体村民团结友善,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开展“让爱心感动五峰,让五峰充满爱心”、“美德在农家”、“伸出友爱之手,共建美好家园”主题活动,在全村形成了友善、和睦、亲情、和谐的文明之风。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人居环境

全村共有9个自然屯,全部由土路变砂石路,实现了村通油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成了一万多米村屯路养护任务,三个精品屯保持了净化、美化、绿化、被市政府评为“环境美化示范村”,投资4.3万元修建了高标准的文化广场,增设了体育器材,组建了一支农民秧歌队,建农民书屋一个,投放图书1万册;农民利用休闲时间到广场娱乐,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全村上下实现了“土路变沙石、油路通镇区、欢歌笑语遍农户”的新局面。

---强化公共职能,大力实施民生工程

在西窝卜屯实施了防氟改水工程,打八个村水井4眼,铺设主管线路16130延长米,支管线路21220延长米,入户443户,解决了1520口人的安全引水问题。完善村卫生所,配套了高素质医护人员,药具齐全,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搁;儿童免疫达100%;2329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建设,被省确定为农村社区试点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我村的低保户做到了应保尽保,并为他们建(修)房屋,把改善贫困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做扶贫帮困切入点,把送信息、送致富项目作为工作着眼点,统筹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设立了计划生育组织。

----发挥两委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民主管理

石岭子村把党员干部建设作为重要工作,着力提升两委班子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立为民服务思想。按照“民主定事,制度理财,群众评官”制度规定,推行“六步工作法”,凡村重大事项都首先由村支部提议,党员大会通过,村两委议定,交村民大会讨论后,及时公布公开,完善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使群众充分使 用民主权利,提高了村干部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五篇:卦石村的传说与历史

卦石村的传说与历史

湖南株洲游建国

在现在的株洲市芦淞区姚家坝乡,有个以当地的天然形成的像卦一样的石头——卦石而命名自然村——卦石村。

在卦石石头的上首一条冲名叫乌石冲,乌石冲的冲尾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形状的黑色的石头,像锣鼓铙钹;乌石冲的中央有一座山形似乌龟,冲口有两眼泉水,泉水甘甜不腐,长年不涸;在卦石石头的下首的田中又有一座独立的乌龟型的石头山,乌龟的头、尾、四足皆全;

在卦石的西边山形状似凤,卦石的东边山形状似鹰。

传说在上古的时候,有一条孽龙私自偷了玉帝的宝珠逃到了现在卦石这个地方,玉帝命一凤、一鹰二龟四将帅天兵来捉拿孽龙,四将和孽龙大战后仍然无法取胜,只得将孽龙暂时围在此地,去请佛法广大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来到此地,将金猫化作一只猛虎榨住了这只孽龙,又将手中的卦化作石锁锁住孽龙,所以后人将金猫榨龙所在地成为榨下龙(榨下垄)。观音菩萨离开后,天兵天将用来迎接菩萨的锣鼓铙钹就化成了乌石冲尾的散落的黑石,凤鹰和二龟四将也化成山在此地镇守。

当然,传说是不知道那朝那代的人根据风水山川而想像而成,并且流传着一偈语:榨下垄头地、卦石江边起、有人站的中、翎子镶满地!

卦石村从汉朝到民国时期一直隶属于醴陵,位于醴陵北乡的中心,明、清时期属于为醴陵北乡八都梢岗境,境中有双牌驿和梢岗铺两个重要的驿铺,卦石在这两个重要的驿铺之间。

唐代的时候,湖湘还被称为蛮荆之地,在王勃的《腾王阁序》有“控蛮荆而引瓯越”的记载;到五代的时候,南唐携带大唐帝国的余威财富据守东南,与马殷的长沙楚国在现在的萍乡老关分界;马殷为繁荣长沙楚国的经济文化,下令开放长沙到江西的驿道,并不得对商贾征收税赋;于是驿道边的卦石便开始有人从事商业活动,由于商贾身带重金,安全很难保证,在周边的地方便有了谋贾客之风,(将商贾杀害谋其钱财,早几年在附近村民劳作的时候,在沼泽中发现了身佩长剑着古装的男子尸体)于是,马殷在现在卦石的马王嘴的官冲曾据兵保护,后人就把马殷到过的山嘴叫马王嘴,据兵的小山冲叫官冲。

五代后期,马殷的长沙楚国渐渐富庶,南唐打败马殷的楚国占据了醴陵,国界在现在的白关云盘(原名营盘)的界牌湾,卦石村就成了两个国家贸易的前缘了,南唐国军事的大本营。

南宋时期,自江西经驿道进湖南内地的人更多,现在的湖南人中有一部分就是经驿道从江西而来,但是那个时候驿道的安全还是没有完全的保证。

到元末乱世,江西到长沙到驿道兵祸连连,陈友谅割据两湖,朱元璋割据两江,连年战祸,十室九空,卦石村等驿道沿线已经不再有明朝以前的居民了。

到明洪武初年,朱元璋命大将徐达收服湖南,江西的士族跟随做好经济保障;“程门立雪”的主人公北宋名卿游酢的后代游崇荣携四子一侄进驻醴陵北乡梢岗铺卦石乌石冲,掌管醴陵北乡八都梢岗境;善于修造的刘侣松同行,游氏出资刘氏施工,在现在的游家大屋、徐家坪、台冲里、梢岗铺江背晚、桥背湾修大屋五座,在徐家坪修大坪供徐达的将士操练,并在徐家坪造铁匠炉若干座由刘氏族人为其打造兵器,并在桥背湾利用水流造草纸和草席厂(一直用到到1980年代);游崇荣携姻亲旷大侣同来,旷大侣住驿道边称嘴上屋,并告诉族人:游旷二姓是一家。

游、旷、刘三姓世代通婚、世代姻亲。

大将徐达用了四年的时间收复了湖南,湖南十室九空,也就是后人所称的朱元璋血洗湖南,为恢复生机,繁荣经济,命游崇荣的长子游镒管理醴陵到湘潭、湘潭到浏阳的驿道沿线即现在白关铺到朱田铺到株洲河西到湘潭东门外;次子游锡掌管善化(长沙县)一带的驿道沿线,即云天铺到跳马铺到白田铺到南门口,和大托铺到洞井铺到南门口;三子游鑑掌管醴陵到湘潭、醴陵到浏阳的驿道沿线,并号令四县游氏族人;四子游铿掌管湘阴到岳阳的驿道沿线,侄子游万昂掌管湘阴到平江的驿道沿线;即形成了后来的“湘省四邑游氏”。

到明永乐时期,游家的游德诚在南京刑部任职,在永乐帝将帝都从南京北迁至北京时,为永乐帝的亲身护卫,永乐北迁后敕建宫屋给游德诚居住,游家大屋于是得以扩大到100多间,后人称“游家大屋”,到清朝称“大夫第”。自此,游氏子

弟在科场不用参加笔试,或从孝荐,或从乡举进入仕途。

明初,江苏扬州修大运河,游家的游寅为宝应修河主簿。

游家在明朝即在梢岗铺办学校“立雪斋”为梢岗境的境学,游姓在此可以免费上学。清末宣统元年将老式学校“立雪斋”改为“私立游氏立雪小学”,国民政府时期同时挂牌为醴陵北乡十四保国民小学。

旷家在民国四年在卦石龙骨湾开办“私立旷氏敦本小学”。

卦石旷家的旷宗舜在明朝的省试中考到第一名解元,醴陵县在卦石的驿道上为其修了一座“解元坊”。

明清两代,游家产生的监生、禀生、附生、邑痒生、太学生、国学生、将军共计达106人之多,其中:游学德、游邦兴、游登洙、游策鉁、皆被朝廷封为“朝仪大夫”(正四品);

游新榘、游新梁、游策熙、游广垂、游联蕊、游联珠封为“儒林郎”(正六品);游联萼被授“翰林院待诏”。

从北宋游酢“程门立雪”便世代书香门第的游家,在民族危难时机,毅然自己优秀的子弟送到保家卫国的队伍;

卦石的游氏子弟没有跟随曾国藩去镇压太平军的,倒是将自己优秀的子弟送到左宗棠收复新疆、平定伊犁的队伍中;

其中,游策远、游策光被授“蓝翎千总”,游策爌被授“军功议叙六品”,游联铠(官名振廷)在收复新疆、平定伊犁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正二品“武威将军”,“简放总兵”,“锐勇巴图鲁”(巴图鲁的称号清王朝授予满族勇士,极少授汉人)。

卦石游家乐善好施,醴陵县志记载:游学德将借他钱无力偿还者当面将借据烧毁;

游邦兴、游登洙、游新榘、游新梁三代人几次出谷千担救醴陵北乡民众;游登洙将驿道上的木桥改修为石桥,并和四位乡绅重修醴陵渌江桥,醴陵北乡各族联合给游登洙送匾额“惟善思颐”,醴陵县知县送匾额“积厚流光”悬于游家大屋(七进大夫第)正厅中。

游登洙去世后其夫人张氏出千金命其子游新榘、游新梁、游新荣重修驿道为石路。

到清末民初,卦石旷家的旷若谷到日本追随孙中山先生,是最早的同盟会员,后参加北伐,为程潜挚友,谭延闿的入党介绍人。

北洋政府时期,游家的游逸鲲和同里刘家的刘咏尧(台湾女星刘若英的祖父)追随孙中山革命,一起入广州的黄埔军校第一期,游逸鲲在黄埔一期毕业后任黄埔三期区队长,东征后染疾病在黄埔军校去世。

游逸鲲去世后又有游家的游特夫、游守耕、游正再、游正榜进入黄埔遗族学校学习;游春生进入黄埔军校长沙分校学习,游涤渊进入黄埔15期,游涤泉进入军医学校学习。

1932年,卦石旷家的旷壁城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成为醴陵第一位进入清华女生,后在长沙创办清华中学,解放后任湖南省教育厅付厅长、长沙一中校长。

在1927年大革命时期,游家的游湘云参加领导了秋收起义,游家共有7位被反动派杀害,游湘云受党的命令嫁到开明地主家中为革命募集经费,在红军长征后和党失去联系,后重新入党,在解放后任衡阳市委副书记,文革被打倒,文革后平反享受正厅级待遇。

在1931年“9.18”事变后,国民政府为战争做准备而大事在中部修筑路网;卦石旷家的子弟参加修筑粤汉铁路;

卦石游家的游筱云、游寿堂、游佑生和刘子孝负责修筑醴陵到安仁到耒阳的湘赣

战备公路(当时称军路),并在1937年 “淞沪会战”上海、浙江、江西沦陷到1944年“衡宝会战”衡阳沦陷的7年中,为保证日军不通过公路侵入湖南,要迅速的破坏公路,而中国军队要通过湘赣战备公路上前线的时候,又要迅速的恢复公路,据时任湖南公路总工程师助理的游筱云回忆讲:这样的修路、破坏、恢复、破坏在7年中有很多次,也保证了日军没有从江西侵入湖南。

1949年解放后,游筱云、游寿堂、游佑生作为国民政府工程技术人员留用,修筑了耒(阳)宜(章)公路;郴(州)资(兴)桂(阳)公路;宜(章)桂(阳)汝(城)公路;道(县)永(州)公路。

1937年,为响应国民政府的防止日军从江西侵入湖南而发动的“毁路运动”,卦石游家的游氏族人和全体民众一起,将游家先祖修筑的宽近三米的石板铺陈的驿道,挖成了不到一尺宽的仅供一人通过的石条路。

1944年,日军从浏阳侵入姚家坝卦石,在卦石的旷家山设据点,在旷家祠堂据军,一位加入了“别动队”的游氏族人为攻打日军据点,到旷家祠堂日军驻地内刺探情报,被日军发现其身份而将其活埋。

在清末买田到卦石村游家大屋的言家,三子一女全在解放前参加革命,老大言乃昌解放后任331厂党委书记、后任航天航空部副部长,老二言拜昌解放初期即为省党校正处级调研员,57年打成右派,后落实政策。老三言以昌为早期的空军飞行师长,言家是卦石村名副其实的革命家庭。

1949年解放后将乌石冲、台冲、打卦石、羊牯冲、榨下垄、游子冲、洞莲冲、马王嘴、三鸡塘从梢岗铺分出来成立了卦石村,隶属于醴陵,1958年叫“卦石大队”,隶属于株洲郊区,1966年成立株洲县后隶属于株洲县,到文革的时候曾经改名为“新胜大队”,1970年代又改名为卦石大队,到1980年代初期又改名为卦石村,202_年开始隶属于株洲市芦淞区。

1963年,卦石村借用言家的房子成立了“卦石小学”,1970年在游家大屋生产队建了土墙的校舍,“卦石小学”有了正式的校舍,到1995年在凤型山的下首,石龟型的旁边建卦石和梢岗铺(梢岗铺小学为私立游氏立雪小学的旧址而建)两村合修的小学称“石岗小学”,到202_世纪初期学校合并后被废弃。

在文革时期,卦石的石头中的一块被成份好的袁姓和喻姓人以破四旧的名义做成了石料被卖往它乡;剩下另外一块还立在原来的地方。

游家在卦石村的三座“大夫第”全部被毁;

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村委会将卦石下首的原为游家坟山的石乌龟山做成了采石场,到1990年代,石乌龟山石头被全部采完。

到202_年代,在文革中没有被破坏的正四品“朝议大夫”游登洙的墓几次被盗;

原游家的管家李氏(据称是李立三父亲)的墓多次被盗。

在株洲市芦淞区领导的关怀下,卦石村的卦石和乌石冲奇景的自然风光被重视,卦石村厚重的文化历史被重视和挖掘;

期待着在明、清、民国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经济和军事地位的卦石村,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朝中能重新焕发青春活力,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有理由相信:卦石的明天会更好!

高州市石仔岭街道办秋林(秀林)村历史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