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4号文库
马原考点整理
编辑:雪域冰心 识别码:23-523810 1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4 16:23: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马原考点整理

【题型:填空、判断、简答、材料分析、论述】

填空

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精髓):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与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前进性与道路曲折性的统一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两条相对立的认识路线: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是不是对)和价值尺度(有没有用)的统一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马克思的两个最伟大的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量变质变规律观点: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判断

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有的认识都是来自实践(√)脑力劳动创造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马克思主义是为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服务的(√)哲学有科学的与非科学的

价值观有好坏之分,好的起促进作用坏的其阻碍作用

简答

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正确的认识世界)与革命性(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统一。

二、共产主义的特征

1、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2、实现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学习的方法:理论联系实践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四、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它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因此要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应该学会哲学思考。

五、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唯一特性;

一元论认为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只有一个本质;

二元论则否定了世界的统一性。

六、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和运动是分不开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运动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七、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八、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同一次劳动的具体与抽象两面)

九、简述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提供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十、简述事物的辩证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批判与继承。

十一、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答一:

1、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材料分析角度: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答二:毛泽东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十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时间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什么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时间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十三、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两者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十四、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含义与相互关系

生产力:认识和改变自然的能力,基本要素有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生产工具: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生产关系:人与人在生产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本要素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二者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十五、阐述意识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表现在哪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

2、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3、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十六、简述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答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多样化的世界是有统一的本原的,这就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答二:

1、世界是多样的;

2、世界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

3、世界是多样统一的。

十七、改革的作用

首先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其次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最后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文明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条件,但是我国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还有不完善之处,科学文化水平还比较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和创造性。

十八、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的步骤

1、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抓重点,看主流。

第二篇:马原的常规考点(范文模版)

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导论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几个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3.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及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这些鲜明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也体现出马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6.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2.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3.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7.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既有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存在和思维没有同一性,既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8.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应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9.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及其内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某一物质作为本源来解释世界,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层次——原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客观实在看作世界本源。

10.唯心主义的两种历史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11.意识的起源、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起源这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体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1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15.联系的涵义、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最后,联系具有条件性。

16.联系的普遍性的三层含义。

联系的普遍性具有三层含义:

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17.发展及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内涵。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1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涵。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矛盾无处不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个矛盾的各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20.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21.适度的原则。

度就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度不是一个点,是个范围。这个范围的极限,也就是这个范围的两极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成为了他事物,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做事情,必须在度的范围内活动,才能保证我们做的事情不变质。这就是适度原则。适度原则即是度的方法论意义。

2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3.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24.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25.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基本结构和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基本特征:第一,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第二,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实践的形式:一是物质生产实践,二是社会政治实践。三是科学文化实践。四是虚拟实践。

26.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的表现。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7.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第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29.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学习把握这一规律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启示及意义。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30.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3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复完善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32.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坚持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即对于我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意义)。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他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第一,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第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他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3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因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的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4.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及具体内容。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一种是唯心史观。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分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5.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具体构成。

社会存在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根据不同的层次,社会意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在社会意识形式中又存在意识形式和非意识形式之分。

26.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历史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活动。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38.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和表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39.生产力、生产关系含义及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及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

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最基本),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4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41.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含义。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措施。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4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原因。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法,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43.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科技革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44.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

首先,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其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45.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原理。(其方法论意义: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一定社会形态总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就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和手段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46.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的表现。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47.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8.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政治经济学

49.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特殊的具体活动、一般抽象劳动

50.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1.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52.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客观要求:商品的价值量是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53.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4.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5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涵义和基本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基本形式:第一种: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在生产过程。第四种:宏观调节。第五种:微观规制。

56.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第一,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第二,贸易全球化。第三,金融全球化。第四,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57.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第三,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第四,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58.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第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第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第三,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

59.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斗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出不显示的优越性对当代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社会主义

60.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十九世纪初期,圣西门、傅立叶、欧文。61.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错误倾向。

第二,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第三,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6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63.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1.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64.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首先,从时间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其次,从层次上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最后,从范围来看,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第三篇:2017-2018年马原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点整理

考试时间: 2018年1月9日 9:00-11:00

考试说明:本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占30%,网络成绩30% 因此要求阅卷教师严格按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评卷,同时要做好平时成绩的记载与整理。题型分为辨析、简答、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1)从它的 创造者继承者 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鲜明特征: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统一的

三、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的。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指的是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彻底性,以及实事求是的客观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是辨证统一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源于对工人革命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以客观实际为依据的,因而具有科学性。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的行动指南,因而具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四、实践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形式

概念:(主观见之于客观)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基本特征:

佐 a、(物质性)唯物主义实践观与唯心主义实践观的区别;b、(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的区别;c、(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与生物消极适应活动的区别;d、(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基本形式: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科学实验及精神生产实践。

五、如何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是,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 实基础。

二是,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 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 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 成百上千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 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

六、怎样看待人类社会生产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论述)

可以从矛盾的同一性、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对立统一等角度解读

矛盾的同一性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1)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对立的统一。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3)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严肃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热情结合起来。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盲目蛮干、急于求成;又要发扬大胆创新精神,反对因循守旧、不求进取。

七、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坚持用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看问题

1.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规律 2.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佐 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食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 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3.发展观点: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在时间上的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八、事物发展的三大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2.量变质变规律: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3.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九、坚持辩证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都顶,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想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十、尊重客观规律性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其意义*

十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

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实践给解决新课题提供经验资料,提供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人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十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生物的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以理性认识为基础。(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要求。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思考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十三、真理绝对性、相对性的关系及其意义*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

(l)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3)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l)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一切科学理论。

十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十五、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创新。创新是对旧事物辩证的否定,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发展的过程,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而创新又以实践为基础,所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十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最终决定生产方式的存在。但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反而,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让生产力的发展陷于停滞状态甚至倒退。

生产力是指社会成员共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日益增大,邓小平同志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无法脱离人的创造发明和使用,因此人在生产力中地第一要素。

生产关系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生产过程的组织与分工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意义:

①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这是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活动是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从而最终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并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是人们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可供测量的客观标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具有能动作用,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是有限的,归根到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十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在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时,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基础完善、巩固和发展;不适合自己经济基础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第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辩证的统一。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是“基本适合一不适合一基本适合”的过程,它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原理来观察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就可以看到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我国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单一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 度,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解决政企不分,克服官僚主义,消除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佐 法治国家。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原有政治体制的弊病,实现团结安定,政府廉洁高效,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十八、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正式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邓小平提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的途径是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变化,发展就是是通过改革,使基本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而实现的。改革直接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障碍,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发展。

十九、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应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首先,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的深刻影响。其次,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科技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另一种情形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二十、人民群众的概念及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概念: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作为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劳动者,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统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创造者原理。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二十一、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关系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两个因素。商品的兼职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佐 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来那个中规定。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就哦那个键上市同意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利益各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属性。

二十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资本有机构成

【1】既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2】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的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只是转移自己的价值,并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所以叫做不变资本。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①揭示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 ②得出剩余价值率的科学概念。它表示资本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资本根据价值转移形式区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资本根据流通形式区分为:固定资本/可变资本

【3】资本的技术构成是由技术决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比,即C比V,这是实物之比,是由技术决定的,技术水平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少。例如有了蓝翔的挖掘机技术,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少。

资本的价值构成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比,同样是C比V,这是价值之比。

资本有机构成:有三个因素影响C比V的结果,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比的结果,第一个因素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价格上涨即工资上涨;第三个因素是技术,技术进步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导致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比例变化;在这三个因素中,不考虑前面两个价格上涨因素,只考虑技术对最后结果的影响。由技术决定并且反映技术变化的价值构成叫有机构成。

所以,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只影响价值构成变化,劳动力工资上涨也只引起价值构成变化。技术变化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比例变化才引起有机构成变化。

人类社会有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就是技术不断进步,最后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工人失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所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资本积累的规模不断增大有三个结果:贫富分化、工人失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二十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其具体表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发生一生产力过剩为基本特征的危机。

二十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实质与根本原因

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商品生产过剩并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二十六、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b、国家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c、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发达国家过剩资本的一个出路,而且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也在增加。(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大体可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三方面来考察。

a、生产的全球化。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高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的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配合的趋势。

b、贸易的全球化。国家贸易活动虽然已有很长有历史,但它的全球化则是近几十年来在工业和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发展得更快。

贸易全球化发展的原因有:新科技革命中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高效率、大批量生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普遍提高了;新的更便捷更灵活的贸易方式,以及国际协调对贸易限制的减少,也都从不同方面促进了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意味着资本国际化开始出现。近二三十年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形成了资本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势态更加显著。由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导致了任何一国的内部经济不平衡都会引发外部经济不平衡,进而影响到与其具有密切经济关系的国家,最终不同程度地“传染”给所有国家。

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主权、特别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有的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步,包括世界贸易组织的历次减让关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以及一些国家为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而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等。佐 还有的则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各国经济主权的干扰。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跨国公司和国际游资许多国家的经验都表明,在汇率动荡时期,跨国公司常常是大规模货币投机的主要责任者。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资本账户逐渐开放,资本管制的有效性不断下降,为国际游资的冲击打开了“方便之门”,使不少国家饱受外来资本冲击之苦。

例:(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 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加速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发展中国家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利益。

消极后果: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抖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二十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及实质

①基本形式:

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溶合为一体,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或外部的结合等三种形式。②实质:

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为其利益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与国家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从国家资本的作用看。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经营宗旨来看,追求高额利润并不是它的主要目标,其宗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协调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第二,从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各种资本的作用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垄断资产阶段利益服务的工具。第三,从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来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段的利益。

二十八、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佐 局的变动演化。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能够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会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中走向辉煌。

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

第一,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第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第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二

十九、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3,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十、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思想领导方面、政治领导方面、组织领导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领导方面、政治领导方面、组织领导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

十一、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3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4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5精神境界极大提高;6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7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第第二阶段和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并不是各自独立的两个社会形态,它们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佐 依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必将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往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的过渡和更迭,是由新的、性质完全不同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实现的。

第四篇:《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马原》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理论来源、经典著作、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答: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经典著作:两人《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

《新莱茵报》

马《资本论》

《法兰西内战》

《哥达纲领批判》

恩《反杜林论》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卷

鲜明特征:

(1)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2)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按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

(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可知论VS不可知论;唯物史观VS唯心史观;辩证法VS形而上学)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

派别

划分标准

基本思想

代表人物

唯物主义

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可知论

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

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人的意识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不可知论

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古希腊怀疑论者

皮浪,唯物史观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辩证法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形而上学

3、物质观(物质的含义、意识的含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运动观(运动的含义、运动与静止、运动与物质的关系)、时空观(时间的含义及其特点、空间的含义及其特点、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答:(一)物质观

物质的含义: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觉得意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注意: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二)运动观

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与静止: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对立统一关系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三)时空观

时间的含义: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特点: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的含义: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

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一)意识统一于物质。

(二)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类谋取物资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联系的含义、特点;发展的含义、实质等)

联系的含义: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发展的含义: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6、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

原因与结果:这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的一对范畴。

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因果关系就是包括时间先后顺序在内的一种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的普遍联系

现象与本质:这是揭示事物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一对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内容与形式:这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反映事物的一对范畴。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必然性与偶然性:这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的趋势。

现实性与可能性:这是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

现实性包括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7、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等范畴的含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①矛盾是反应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二、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两边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度”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辩证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向旧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8、如何理解“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P53(五大思维)

一、思维能力包括: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

二、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树立大局意识,放眼未来。善于观大势,把握工作主权。开阔视野,紧跟时代步伐。)

三、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知道现实工作的能力。

(善于运用历史智慧推进**的思想观点。加强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学习,总结历史经验,把握认清规律,更好的走向未来。)

四、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卖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要勇于进取,稳扎稳打。发展的眼光,全面,普遍联系)

五、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勇于创新,不因循守旧,满足现状。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断积累经验。)

六、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锋线上,做好对策,争取最好结果。

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9、实践观(实践的含义、特点、类型、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三、实践的类型:

(1)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基本

性质和面貌。

(2)社会政治实践: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政治关

(3)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

四、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5)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非理性因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Ⅰ.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不能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③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是能动的反映论。

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非理性因素: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它的突出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它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因而具体局限性。

理性认识: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具备的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基础。

(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将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也包括不自觉、非逻辑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直觉、顿悟、灵感等)

(1)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2)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人是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我们应当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

Ⅲ.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的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从认识到实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3)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11、真理的含义及其属性;价值评价的含义

1、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2)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或者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具有正确性,真理的发展具有无限性。其具体含义有:其一,就真理的内容而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因此,承认了客观真理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就真理的发展而言,其前景是无限的。由于人类依其认识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所以,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三,就真理发展的最终结果而言,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为绝对真理。所以,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3)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有条件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世界的正确把握具有近似性。其含义有三层:其一,从认识的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认识。其二,从认识的深度上看,任何真理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其三,从认识的进程看,任何真理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

价值评价的定义:

价值评价即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

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社会存在的含义,社会存在的要素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分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社会存在的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社会存在的要素: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Ⅰ.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其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其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Ⅱ.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和永恒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Ⅲ.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

3、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构成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体意识、群体意识;

根据其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低级的自发的社会心理和高级的社会意识形式;其中社会意识形式可以进一步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又称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占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反映经济基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包括语言学、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其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其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其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其具体表现有:

其一,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步性。

其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其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社会意识起作用的形式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1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生产力的含义:是人类在生产事件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的含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Ⅱ.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的含义: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其表现形式是经济体制,即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上层建筑的含义: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辩证统一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具体表现有:

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第三,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反对和排除与自己性质不一致的生产关系。

14、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学说

Ⅰ.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含义: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作用:(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

(2)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

(3)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5)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Ⅱ.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学

答:(1)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离开了阶级斗争,就无法理解阶级社会发展。“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2)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5、商品经济的含义、产生条件、特点

含义: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产物。

产生条件:(1)存在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特点

(1)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

(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

(3)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4)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商品生产者为获得更多的价值实现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不断增加投入,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16、商品的含义、商品二因素及其辩证关系、商品的价值量

含义: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因素或者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二因素及其辩证关系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关于使用价值:(1)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由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离开了商品它就不复存在。(2)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关于价值:(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2)价值是商品所特有地位社会属性。

(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辩证关系

(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其对立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3)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

(1)首先,价值量是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

(2)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3)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饿关系。简单劳动书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17、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有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18、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9、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它包括三个部分:

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是劳动者家属的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20、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获取更多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

其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途径

途径:第一,第Ⅰ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即

Ⅰ(v+△v+m/x)=Ⅱ(c+△c)

第二,第Ⅰ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即

Ⅰ(c+v+m)=Ⅰ(c+△c)+Ⅱ(c+△c)

第三,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即

Ⅱ(c+v+m)=Ⅰ(v+△v+m/x)+Ⅱ(v+△v+m/x)

2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

23、资本主义选举制度

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选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制度运行中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机制。

24、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二,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第三,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五,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六,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的过渡。

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实践中不能僵化地教条地对待它。

25、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态的约束。

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巨大的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的平等。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国际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进攻主要是武力方式,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后,进攻方式则往往转变为一和平演变为主。一是通过军事、政治压力盒有限的经济、科技的合作和援助,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屈从其经济政治。二是通过文化渗透,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制造经济、政治、思想等种种混乱,阻挠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26、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辨析题)p286

(1)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形态发展与更替的规律是一般的历史规律,是只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的规律。

(2)每一个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都会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而旧的社会形态走向没落并为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3)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转变,它不是具体制度的更新,而是整个社会的根本改造,因而必然是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27、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p275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第五篇:马原

从实践中深刻了解教学经验

我们在高中和大学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正确地指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即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认识来源于实践,我们平时在大学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认识都是前人在经过大量实践记录并整理出来的。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呆在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既读有字之书,又读无字之书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大二一年,我们很幸运的有了俩次见习机会。对此我很感激,这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做老师的感觉,从而对我们以后发展成一名语文老师有很大益处。

大二上学期见习涪陵实验小学,我见习的是小学三年级,五天的时间听了十几节课,小学生很活泼,看到他们稚嫩的脸庞,看到熟悉的课堂,仿佛我回到了儿童时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们的三笔一话。老师在上课时普遍说普通话,但普通话却不尽人意。甚至我一度怀疑重庆人总是说不好普通话是不是有一部分原因和小学老师有原因。怎么说呢?学校里面老师大都是重庆人,所以普通话不是很标准,这样,老师在讲课,朗读时发音不标准,会对小学生造成很大影响。我们都知道学生受老师影响很大,所以作为师范生,尤其是重庆本地人,我更应该练好普通话。还有,我们还需练好三笔,这同样重要。其次是课堂秩序与课堂纪律如何平衡。小学生纪律很难管,我们如果做到上课既有纪律,学习氛围又活跃。敷衍了事了。

大二下学期5月份我们见习的是涪陵九中。因为初三即将中考,怕影响他们成绩,我们见习主要听课对象是初

一、初二年级。一周有5天,每天听课至少五节。听课科目主要是语文,有时候也会听英语、数学等其他科目,很少。因为带队老师说英语和语文都属于口语方面,所以也适当增加了英语课的次数。听课目的在于向已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学习,看他们如何教课,如何在课堂上管理学生,怎样随机应变处理突发状况(这种能力需要我们都学会并逐渐提高)等等。在听课的同时我们也要动笔记录听课过程,为日后我们怎样做老师作一个参考。在听完课,下课期间我们会做教学设计(知道老师提前备教案也很辛苦),采访老师,与学生交流并帮助老师批改作业。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知道老师工作量也很大,俩个班同学100多人,一百多份作业,每天至少有一份作业,那么一天至少也要改一百多份,认真改作业会改几个小时。

我懂得作为一个教师并不像外行业说得那么轻松,觉得老师只要每天上俩节课,不仅周末放假,而且还有那么多寒暑假时间,多么轻松的职业!其实只要进入了教师这一行职业的人,都知道教师并不容易,我们都应该尊重教师这一职业。要想作为一个好老师,要尽心尽力教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对调皮的孩子更应该尽心,同时还需要和家长和领导相处愉快。

在大一大二我们已经上完俩门课:心理学和教育学。告诉我们要掌握学生心理,上课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见习课堂上,老师逐渐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分组讨论,老师不再是滔滔不绝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想问题回答问题。如有一节语文课《端午的鸭蛋》,“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句子有什么特点?在教学目标里面已经提到文学色彩特点,老师就不断引导学生往这方面想,小组讨论出来后,这个句子具有文言色彩。接着老师又让学生从课文里面在举出几个这样的文学色彩。总之一节课我们都能感觉出学生为主老师为辅。

从见习中我们能感受到很多书上的理论认识已化身为实践,从实践中我们又能更深刻理解教学经验。学习是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哲学意义上讲,学习属于认识范畴,即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理论最终要运用于工作,能动地指导实践并经受实践的检验,使认识不断推移,不断发展。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运用于工作、生活中,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认识不断深化发展,学习对我们来说才会更加有意义。我们要博览群书,这是掌握本质规律、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同时要重视实践的功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原考点整理
TOP